【一声叹息】致《万历十五年》

就这样,到万历十年时,早已空瘪的大明国库居然又一次充盈,百姓又一次富足,边境又一次安宁,军备又一次振兴。这真是一个奇迹。
从历史大局看,张居正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
但是,世间已无张居正。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3:55:00 +0800 CST  
万历皇帝不理解张居正,申时行理解,但却没有张的本事及机遇,所以,皇帝只能继续和官僚集团空耗,从而就有了更加古怪的第四章。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3:56:00 +0800 CST  
第四章:活着的祖宗
岳飞名言,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是朝廷之幸。可大明倒好,文官虽然不贪财,可也不怕死了。不怕死也是好事啊,但是要命的是,众多大明言官只热衷于不停的表现自己的政治正确,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那些有利于国家社稷建设的行为也是大加贬斥。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3:57:00 +0800 CST  
他与他们斗的筋疲力尽,变得无所作为,最终成为活着的祖宗,是一个可以上香、可以祷告的活着的对象,但绝不是走下神台,亲自过问具体事务的一个对象。
就这样,从万历十五年起,一直勤政的万历突然在这一年开始了长达32年的怠政罢工。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3:58:00 +0800 CST  
32年中,因为前5年有申时行撑着,大明的国力还不至于江河日下,但申时行被迫退休后,朝廷中就再没明白人,从此大明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不过,在这里还是要替万历说一句话,虽然他恨极了张居正,但张居正的严格要求,还是把他培养成一个有能力的皇帝,万历三大征就是典型,面对内叛外侵,他极具战略眼光,坚决出兵,一举确定华夏西北、西南边疆和东北亚半岛的安宁。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3:58:00 +0800 CST  
万历三大征,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这三场大战巩固了中华疆土,维护了明朝在东亚的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万历并非无能之君。设想,如果万历锐意进取,而非消极怠工,大明会是怎样一个局面?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3:58:00 +0800 CST  
这样的人,就是古代社会最推崇的道德样板。但就是这样的海瑞,依然无法挽救大明朝。原因不是海瑞无用,而是不能有一个能够孵化更多海瑞式官员的制度出现。
固执的海瑞终其一生都在同僚的怪异眼神里度过,成为了一个古怪的模范官僚。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01:00 +0800 CST  
所以黄仁宇用海瑞道德完备与备受指责两个看似矛盾,但又合理的现象相互交叉叙述完成了这一篇,再一次论证了道德于管理上的无力。
毫无疑问,海瑞是作为“道德模范官员”被提拔起来的。海瑞从童年起一直专心考到36岁才中举人,终生没有中进士。在明代和平时期,非进士出身而能身居二品的,仅海瑞一人而已。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01:00 +0800 CST  
事实上,自古以来,以道德治天下的朝廷,都很重视并有渠道挖掘真正的“道德模范”——所以很快海瑞就接到吏部公文,连升六级成了七品知县。这年他45岁。三年后,吏部考评为优,升任嘉兴通判,不到两年又升任户部云南司主事,成了京官。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02:00 +0800 CST  
海瑞当县令时就敢和地方一把手总督对着干,到了京城,就和皇上干,最有名的一句就是“嘉靖嘉靖,家家干净”,气的嘉靖要弄死他,在一旁的首辅徐阶说了一句话,保下了海瑞。他说:“皇上如果杀了海瑞那就上了他的当了。此人只求激怒皇帝,然后以死求名而已。”
嗯,你看徐阶这样的顶级官僚多么有本事,想救一个人,连说话都是如此费尽心机——这句话一出,只要不是昏君,肚子里有再大的火,也不能杀人了。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02:00 +0800 CST  
张居正主政时期,海瑞被罢官不用。他曾写信给张居正,希望能够出来做事,但张居正回复说:“三尺之法不行于吴久矣。公骤而矫以绳墨,宜其不堪也,讹言沸腾,听者惶惑。”

翻译一下:“那些开国时制定的国家大法现在早不适用啦,你突然用这些法律行事来严打,恐怕不成啊,造您谣的开了锅啦,民众也被搞迷糊了。”一句话,你继续休息吧。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10:00 +0800 CST  
但没有人否认,海瑞是一板一眼,任何事都要遵循道德、礼法规矩,而且是严格遵守律法,非常有法治精神的一个人。可是在有明一朝,这种精神就行不通,所以连皇帝都说他迂腐。于是海瑞活的就很显古怪,死的也很寂寥。
总之,万历十五年,海瑞死了。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12:00 +0800 CST  
第六章: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戚继光孤独在哪里?
他首先孤独在明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13:00 +0800 CST  
黄仁宇仔细分析了明朝的军事制度,提出了他的见解,就是明朝的军事制度不足以应对一场大的对外战争,尤其是后勤保障。其次,明朝的将领选拔制度几乎是世荫制,这让明朝中后期的名将尤其难得。
明朝只需要打赢一场战斗的勇将,而不需要戚继光这样具有运筹帷幄能力的统帅,这是戚继光孤独的第二个原因。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13:00 +0800 CST  
这一章大篇幅介绍了戚继光的戚家军是怎么练成的,他所有的努力,亦证明了他的成功在他的时代,是个孤例。尤其是他的成功依附着文官的成功。当谭伦、张居正这些支持他的文臣一个个离开后,戚继光的辉煌也就结束了。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14:00 +0800 CST  
可以说,戚继光的辉煌是异常值得国人骄傲的。在中国和日本所有的战斗中——从明朝抗击倭寇,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人交手,一直到二十世纪抗战结束——只有戚继光打日本打得最痛快,让国人感到最爽。
为什么感到爽呢?因为戚继光每次和日本人打仗,只有一个原则:全歼!——就是对小鬼子要统统干掉,一个不留,统统死啦死啦地。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14:00 +0800 CST  
有人说,戚继光是世界军事史上唯一一个每次都以歼灭战为目的的军事将领。
戚继光为什么能打那么多大胜仗呢?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务实。而这也造成了他孤独的存在。
我们知道,除了练好兵,将领还需要有当局的支持才能打好仗。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15:00 +0800 CST  
这就是明朝军队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戚继光当然不能改变这一现实,张居正也是有心无力,然而戚继光足够务实,更幸运的是,他遇到一个同样务实的张居正,所以张在任的十年间,张戚二人的关系逐渐升温,以至于戚担任蓟州总兵期间,同僚不听话——换;下属不听话——换;上司不听话——换。当然,也换来了京城十年的和平。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15:00 +0800 CST  
戚继光有多务实?兵部有领导下来,他请客;他到兵部去,还是他请客;酒桌上拜把子拉兄弟更是其长项,久而久之,他在兵部扎根,上级领导对他也十分重视。
和戚关系很好的大才子王世贞在批判张居正的同时也把戚带了进去,说戚大量地送给张居正美女以及高级礼品。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16:00 +0800 CST  
这些我们都无从考证了,但这就是另一面的真实戚继光。也许有些见不得人,也许不得体,也许该被谴责,但从历史纪录里我们看到,他镇守东南时,“百姓欢悦,倭寇丧胆”;他离职后,“领将军印三十余年,家无余田,惟集书数千卷而已”。
他的收入,不管合法还是不合法的,都用于交际了,而他自己,是清白的。他的交际纯粹为了实现他的远大理想。

楼主 斗篷客  发布于 2020-02-16 14:16:00 +0800 CST  

楼主:斗篷客

字数:8818

发表时间:2020-02-16 21:3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22 22:38:05 +0800 CST

评论数:7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