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跳出体制,夏陈安首谈自己的"野心"

前段时间,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前浙江卫视总监夏陈安离开体制的话题持续发酵,让这位电视行业的幕后操盘手一下子收获了不亚于娱乐明星般的关注度。

今天(3月15日)上午,夏陈安以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的全新身份亮相,参加由万象“7+1"节目基金(国内首支节目专项基金)主办的“中国2015春季电视节目营销趋势论坛”。

节目市场热度有增无减,未来节目营销的发展趋势将走向何处,这是行业内人普遍关注的焦点。作为嘉宾的夏陈安以《节目模式的演变和进化——在媒体重组中的意义》为题发表演讲。

舆论对于他的关注无外乎聚焦于两点:为什么要离开?离开后去干什么?从前的夏总、现在的夏老师,显然对于行业内人的需求和痛点非常了解,一口气将这两个问题全部道出。

换个活法,时势方能造英雄

“想换一个活法”,夏陈安说这是“离开”的第一个原因,他说自己是一个出了名的不安分的人,喜欢挑战,渴望有一个全新的转型和规划。离开工作了25年的体制,换一个活法,如今,新身份也尘埃落定,北上母校中国传媒大学,担任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同时也担任经管学院和EMBA学院导师。

“离开”的第二个原因,在夏陈安看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文化产业迎来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期,在他看来,同其他产业相比,目前正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政策红利期,这是大势所趋,而时势能够造英雄,“蛋糕”已经摆在面前,此时不抓更待何时。

夏陈安认为,电视节目也会像电视剧一样,必定走向民营化、市场化、资本化。“我相信今后的综艺市场一定也是掌握在民营公司、社会公司手中。”但目前市场上真正能够具备很强实力的民营公司并不多,机会还有很多。

事实上,可以说正是2012年还是夏陈安统帅的浙江卫视与灿星制作就《中国好声音》开启的全新对赌分成的合作模式,打开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化发展的全新局面,电视综艺节目的制播分离进一步推进,民营公司、市场化力量随后开始纷纷进入,体制内力量跳出也成为一种现象,为社会化力量补充能量。

离开体制首次公开露面的夏陈安多次表示了对老东家浙江广播电视集团的感恩,在他看来,体制有体制的优势,“目前所有的现象级节目都是由体制内或者从体制内出去的人生产出来的”,这是人才优势,而强大的试错空间也是目前体制能够给到的。

但他也说,体制也有局限,例如员工的激励机制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尽管夏陈安在体制内的时候也有过很多激励机制方面的尝试和调整,但社会化能给到的体制内无法做到,一样挡不住人才的流失。

夏陈安说,体制已经给与了他能够给予的最大回报,而“不安分”的他在将近知天命的年龄想去体制外看一看,在体制下已做到极致,想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看看能不能创造出一个新的高度。

1990年从广院毕业,进入浙江广电工作,27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频道副总编辑,并成功将教育科技频道打造成地面频道的“四小龙”,2008年起担任浙江卫视总监,在上任之时立下“军令状”:两年内进入卫视三甲。如今浙江卫视已稳居中国卫视江湖的第一阵营,在夏陈安的身上,似乎不乏传奇,因此他的去向受到关注自然也不足为奇。

离开体制,回到母校,夏陈安除了担任经管学院和EMBA学院的研究生导师之外,还受邀加盟担任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本来三月份就有课,但被他调到了五月份,夏陈安说,想好好做准备,给学生上一堂让他们一辈子都能记住的课。

“我一定要把中国的原创模式研究出来。”夏陈安说自己这个执行主任肯定不是挂个名而已,将模式和产业结合起来,将模式的研究、研发、研制三者结合起来,做出一些成果出来。

在夏陈安看来,中国目前出现的现象级节目,包括2005年的《超级女声》、2008年的《我爱记歌词》、2010年的《非诚勿扰》、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2013年的《爸爸去哪儿》、2014年的《奔跑吧,兄弟》。

它们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都是引进模式或者间接引进;第二,出现现象级节目的周期越来越短,以前是三五年,现在几乎是一两年;第三,现象级模式都有一个简单但非常强大的核心环节,如“好声音”的转椅子,“跑男”的撕名牌;第四,现象级模式会在一段时间内改变和影响中国综艺节目的制作形态,即所谓跟风,当然跟风也经常会带来双响炮。

由此可以再推论,中国目前原创的现象级模式还没有、真正的网台联动的现象级节目还没有、出现于互联网平台的现象级节目还没有、真正制播分离的现象级节目除了“好声音”以外还没出现第二个。这四个“没有”,给市场化、社会化中包括从体制内出来的有做事理想的人提供了机会。

不打无准备的仗,研发原创模式、注重网络新媒体

机会、挑战,是夏陈安分享中经常提到的字眼。全新的身份,夏陈安不乏慷慨地阐述了自己回到广院、来到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的几个重大使命。

“我们将比任何一家制作公司更加注重源头的挖掘、模式的研发,不打无准备的仗。”夏陈安说,所谓好的模式,在他看来,关键是要对当前的社会思潮、观众心理需求有非常重要的把握。“好声音”满足的是弱势群体渴望平等的需求,“跑男”满足的是老百姓渴望快乐的需求。只有找准了这样的点,才有可能找到下一个现象级节目。

目前国内外好的模式节目已经不多,这种情况下,对成功模式节目进行总结、归纳与创新非常重要,重视原创模式的研发,这是夏陈安在新岗位上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们也将比任何一家制作公司更加注重网络新媒体的作用。”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要电视和网络两者兼得、内外兼修,观众群的设计向新媒体靠拢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为新媒体订制,反向输出卫视也是一种可能的路径。因为,“网络视频代表着未来”。

“粮草未动,模式先行”,夏陈安总结道,首先要努力创造出、找到好的模式,其次要看是否抓住年轻族群,下一个现象级节目相信在不久之后就会出现。“希望未来的模式、营销、投资的力量能够融合起来,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做出无愧于自己的节目。”

楼主 鸡蛋过敏啦  发布于 2015-03-16 09:06:00 +0800 CST  
=====夏陈安演讲摘录=====

之前我在北京待了一个多礼拜,从北京直接开车开回到杭州,开了1338公里,这是过去从来没敢想的事,因为没有这个时间可以这样去做,我准备下周再从杭州开到武汉、长沙去拜访一些老朋友,也测试一下自己的体能。

今天突然又回到这样一个像过去卫视经常要做的演讲有点不太习惯,开始之前我想还是谈谈出来以后的新的体会,这个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我有几个体会,一个是新媒体给我带来的震撼,这是出乎我的意料。刚刚辞职那几天我看了一下微信、微博,网络的热度貌似好像一线明星的那个感觉,传播速度之快出乎我的意料,春节的时候我回老家,完全是农村,我的两个舅舅60多岁,基本上是没有网络的,他的描述跟网上的描述是一模一样的,我在想,我的舅舅是通过什么途径可以知道几乎是跟网络描述一个字不差的,所以我觉得这个太可怕了。

其实我想跟大家说的是,我的辞呈是经过非常严格的组织程序,最后通过浙江省常委会通过,因为我算是省管干部,我是非常感恩我们的广电集团,感恩我们社会宣传部,感恩省里。我把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向组织上做了汇报,经过了严格的审核,包括审计,一系列的规范。

我说说为什么要辞职这件事儿,先说说自己的经历吧,可能大家也知道一点。我是27岁就担任浙江教育科技频道的副总编,这个在全国可能也算是最年轻的,40岁的时候担任卫视的总监,1990年就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毕业。

这些年来我是带着深深的一种感恩之心,从广电集团到浙江的各个上级部门,其实在一个干部的打造上花了很大心血。我广院毕业以后又送我到清华EMBA学习,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国务院特殊津贴,这些你在体制外是不可想象的。

我能够今天走出来还有些底气,还能干一些事情,我觉得来自于过去所在的平台带给我的东西,否则我有什么呢?没有什么。

所以我说到人才优势主要还是来自于体制内。为什么之前我觉得很有信心?因为目前中国的制作团队真正可以说最稀缺、最专业、也有突出业绩的制作公司凤毛麟角,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机会。

我为什么要走?我想是两个原因:一个就是我这个人就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我喜欢挑战,我给组织上汇报的时候也说了,25年的传统媒体、25年体制内的工作、25年在杭州这个城市,对我来说已经觉得急需转型,急需离开,渴望有一个全新的规划。换一个说法就是,就想换一个活法。

第二个我想说更重要的原因,我觉得文化产业迎来了难得的机会,国内像样的制作团队,我认为很少。强大的真人秀团队的民营公司目前还没有。崔总说他想转行做制作,我说我劝你慎重考虑,入市需谨慎,没那么容易,咱在电视混了25年,你要跟我从零开始竞争,那没那么容易的。

我最近其实虽然出来玩,还是跟很多大的公司有接触。一个非常大的公司,他想去办一个境外的卫视,让我做。我说平台我不想再做了,我认为对我来说要做内容。

他说要找中国最好的制作团队,从零开始,让这个团队为这个电视台生产。我说对不起,像我这样的早就埋伏在各大卫视门口等着那些人走出来,我相信我除了你能给的钱以外,我能给他们的真正的是理想。

所以我想说的是,我觉得文化产业现在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我认为我是看到了,龚立波也看到了,要不他放弃的比我还多,田明比我们看到的还早,所以他走的更早,还有很多人没看到。

我认为中国大多数成功的企业家是来自于中国给他的政策红利,过去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有道理的,这叫时势造英雄,那么接下来这一轮红利是什么?我认为就是文化产业。

当然我要说,为什么不可以留在体制内做啊? 体制内它有体制内的优势,比如说我在浙江卫视有一些成绩,不是在于我的能力有多好。刚才我讲了,还是机会,除了这个以外,体制能够试错,比如说我在体制内我敢拍板几个亿的项目,几个亿的项目我就敢拍板,但是你真正让我自己做一个公司我肯定是战战兢兢的。

我想说体制内也有体制内的问题,有些是无法解决的,比如说员工的激励问题,挡不住你们在座的这些如狼似虎的投资人挖人,这个太可怕了。我的优秀的员工,包括别的卫视一样都逐渐在流失,我相信以后会越来越严重。

我分析认为,电视剧的今天就是综艺节目、电视节目的明天,明天的综艺市场我相信逐渐也是掌握在民营公司、社会公司,就像灿星已经撕开了一条血路,当时我把灿星用对赌分利的形式引进了浙江卫视,我跟卫视的团队说,我引进了一条鲶鱼,我要激活你,后来我才发现引进了一条鲨鱼,为什么?我们的团队吓破了胆子。

所以你说这个,我很想有心在体制内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做贡献,其实我这个人真的对钱一点概念都没有。但是,我觉得我在体制下已经做到极致了,就我个人来说,我无法为我们今天的企业做出再大的东西了。

所以现在在一个知天命的年龄之前给自己一个挑战的任务,可能是最后的一次挑战,看能不能创造出一个新的高度。

我出来以后重回母校,让我担任经管学院和EMBA学院的导师,我还是非常喜欢回到我们的母校北京来工作的,最开心的是,最近我的母校让我加盟担任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这个“执行”两个字是我自己要加的,我现在不在乎什么头衔,有人可能替我惋惜,堂堂一个台长变成了中心主任,而且还是执行,我一点没在意,我觉得很吃惊目前的雾霾状况还是比较好。

我要做这个执行主任我就不是挂这个名,我一定要把中国的原创模式研究出来,一定要把我们的模式跟产业结合起来,所以要把这个模式的研究研发研制三个结合,这是我想要的效果。

我们来现象级节目总结一下这些节目有什么特点?我认为有四个特点:第一,都是引进模式,或者是间接引进。第二个,出现现象级节目的周期越来越短。

第三个特点,这些现象级模式都有一个简单却非常强大的核心环节。比如说转椅子,撕名牌,很简单,想想也很容易,但是你能想出来就花了很多年时间。这个撕名牌,不光是力量的较量,它背后的人性,中国人的这种人性跟勾心斗角都在这里。

第四个,我觉得现象级模式在中国都会改变相当长一段时间综艺节目制作形态。中国人就是跟风嘛,反正什么好吃,全是。当然我们也会看到这种跟风也会带来什么?经常有双响炮。像《中国好声音》,然后随后就有《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好,那《爸爸回来了》也不甘示弱。

这是我为什么要讲这个节目模式。根据以上特点我们来推论一下,还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原创的现在级节目模式还没有,原创是一定是要走的,我说看谁来喝这个头壶水。

第二,我的体会是真正的所谓网台联动的现象级节目也没有。这个谁来把过程,我们一直说媒体融合、网台联动,现在没有出现一个节目是网络和电视台联手制作的。

第三个出现于互联网平台的现象级节目没有。电视剧有,《来自星星的你》当时我就跟我们的团队说,狼真的来了,以前我不太相信互联网也这么厉害,节目行业还没有,所以这个将来我相信一定会有,互联网毕竟钱多,钱多肯定总要造出自己的现象级

第四个就是制播分离的现象级节目只有一个,只有一个现象级就是灿星的《中国好声音》,这个制播分离,能不能有第二个?

所以我觉得这四个“没有”,给我们在座以及包括我这样渴望出来做点事的人创造了一些机会。

所以我要接着讲讲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的历史选择的重大使命,这就是我想讲的。

第一,我们比任何一家制作公司将更加重视源头的挖掘,模式的研发,不打无准备之仗。我认为没有好的模式,投资存在巨大的风险,也许下一个现象级节目仍然是引进模式,但是到底谁会先发现呢?

我记得当时我们在做《好声音》《奔跑吧兄弟》的决策的时候,阻力也是很大的。为什么?当时转椅的模式在某两个卫视已经都播过了,转椅的收视率很低,当时我记得广告找过宝洁、联合利华,都不予投放,认为这个模式一般,真的是开播前还是裸奔,没广告。当然,浙江卫视决策也不是都正确,也错失了很多机会,《非诚勿扰》当时我们也在研究要不要做。

我个人的经验是,这个模式是不是对当前社会思潮、观众需求心理的把握非常重要。《奔跑吧兄弟》,收视率最高的就是撕名牌,它就是中国人这种勾心斗角的东西,心理战。

《中国好声音》的转椅子,弱势群体,渴望自由,渴望平等,他们希望导师们不要以貌取人,我觉得这就是这个节目成功的原因。《奔跑吧兄弟》的成功原因就是在于中国老百姓现在需要简简单单的快乐,他不需要你再来跟我说教,《奔跑吧兄弟》就吻合这个心理。有些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咱不能要求每个教育都那么敲锣打鼓,我们就得让老百姓看到那个矮小的王祖蓝正能量迸发的时候,他不就得到教育了。

还有,我认为能引进的节目好模式已经不多了,有些太过糙浅。比如现在很多人又在搞韩国的《三时三餐》,我认为韩国的《三时三餐》现在引进来你看吧,收视率跟纪录片是一样的,很难做。这都跟我刚才讲的是有关系的,你的观众还没到这一步,你做这个有点难。

所以现在可能好模式不多的情况下,像我将要去做的网络视频研究中心,我觉得加以组合、归纳、创新非常重要。好的是没有了,但是我可以把这些好模式中的桥段、环节进行重新的结构,把一把枪拆开了重新组装,可能能够产生一个新的好的模式。这是我想讲的我们会更加重视模式的研发,不打无准备之仗。

然后我想讲的是我们会比任何一家制作公司都更加重视网络新媒体的作用。今天在座的我们尊敬的广告贵宾们,我相信你们已经不仅仅是重视收视率了,你们可能更在乎的是这个节目光有收视率是不够的,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现象级模式它必须是两者兼得,内外兼修的。因此这个节目的定位,观众群的设计要向新媒体靠拢我觉得是必不可少的。

我还想说的是要密切关注现在新媒体新媒体的定制设计,再来反向输入卫视,这种模式将来会越来越多,这个也是我在网络视频中心我觉得要干的一个事情。所以这样的考虑我觉得为什么要加一个网络视频中心,而不是中国视频研究中心,我觉得网络视频是代表未来的东西,这个要重视。

我总结一下,一个就是粮草未动,模式先行。我觉得对大家来说,判断模式的优劣是投资与否、投资成败的关键。第二个体会是,对好的模式我觉得你至少要问三个问题:一、是否与当下的社会需求密切相关。第二,要问一个问题,是否具有简单而与众不同的核心环节。第三个我想说的是,是否抓住了年轻的族群,是否抓住了网络的总体人群,我觉得这个是很重要的。如果你问了这三个问题都回答OK的话,那我觉得这个模式至少不会太失败,肯定60分是有的。还有一点,有一个会就是一定会有下一个现象级的模式,在不长的时间内会横空出世。

资本的力量、民营公司越来越强了,电视台竞争越来越激烈,网络越来越想做现象级节目。但是最重要是规律,现象级模式规律产生一定是越来越短。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中国传媒大学强大的学术背景支持下,在有我们这样一批非常懂得节目内容制作以及不同平台规律的这样一些人,还有我们在座的那么多投资人和客户的支持下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我们一定会做出无愧于自己的节目。

所以我期待我们未来的模式、营销、投资或者说资本这些力量能够融合起来,结合起来,能够产生不一样的化学作用。

我在这里也宣布,我们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也和万象传媒广告有限公司,一起做一些深度的合作,一起真正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做一些事情。

楼主 鸡蛋过敏啦  发布于 2015-03-16 09:08:00 +0800 CST  
感觉夏总还是有情怀,现在不想做平台,只想做内容。下一个原创的现象级节目模式,会由他打造吗?

楼主 鸡蛋过敏啦  发布于 2015-03-16 09:09:00 +0800 CST  

楼主:鸡蛋过敏啦

字数:6884

发表时间:2015-03-16 17:0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1-21 16:49:34 +0800 CST

评论数:4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