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影音】专访《盛世衣冠—汉唐服饰文化艺术展》策展人琥璟明

有条路,我要靠自己去走

专访《盛世衣冠—汉唐服饰文化艺术展》策展人 琥璟明
作者:老贝 九哥
来源:Arteye微文化生活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Arteye20151015
相关链接:
吧主带大家全程体验文物展
http://tieba.baidu.com/p/4158685254
博物馆内的汉服T台秀展示古代服饰之美(组图)
http://tieba.baidu.com/p/4160277944
《盛世衣冠—汉·唐服饰文化艺术展》全国巡回展第二站——武汉博物馆
http://tieba.baidu.com/p/4472249677


楼主 汉服吧文艺小组  发布于 2016-06-28 10:13:00 +0800 CST  
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琥璟明,在他房间里,窗下的沙发座上,他默默地注视着我们,如果不说话,就很容易嵌进背景中。他对不太熟的人,有种天生的腼腆;回答问题前,也会习惯性地沉默两秒钟;而一旦聊开了后,可以说是思如泉涌,妙语连珠。我从第一眼就觉得他很眼熟,但一直没想起来;直到今天,我整理采访稿时才突然意识到,他像《风声》里的张涵予,不光面容,还有给人的感觉:带着点距离,却又觉得可靠。


我第一次听说他,是因为武汉市博物馆办的一场展览《盛世衣冠— 汉唐服饰文化艺术展》(可参考2016.4.28发表的《女人永远的爱好),在4月的那个清晨,我走在空荡荡的展厅里,却感到了满满的诚意。它有很多细节令人感动,比如:特地找了地方做面料的裸展,让观众近距离的接触锦、绮、绢、甚至铁甲片;它还在每套古装旁边配了真人穿着的相片,让人直观的感受到衣服的魅力;最重要的是,展板和铭牌上的解说说人话了!!如果你曾饱尝各类专业术语之苦,你就会明白这点有多重要!


所以,当我得知他就是这个展的策展人时,我很好奇;当得知这个展览的部分服饰是他亲自制作时,我很惊讶;而当知道他竟然是个90后的男孩子时,我更加不解;而这个男孩子还一直致力于汉服运动的推广......听到这里,我的下巴就一直抬不起来了。终于,经过两个月的辗转联系,我们在撤展前夜采访到他。


楼主 汉服吧文艺小组  发布于 2016-06-28 10:15:00 +0800 CST  
他是90后,但看着又不那么像90后:不嚣张、不多话、好像也不是那种“说要出去看看,就立马撂辞职信”的人,于是我顺手要了他的身份证,确定了年龄与姓名的真实性。


整个采访从晚上八点开始,持续到深夜12点,整整四个钟头,严格没有按照采访大纲来,我们聊了很多,有他的困惑也有我们这代人的疑问。可以说,汉服是他解不开的情缘,散不去的执念。

从初中时期,他就注意到了汉服,但那时只是远远的观望;到了高中时期,他已经开始较深入的研究汉服;而更因为这个原因,他报考了服装设计专业;到如今,在木雅文化公司里,他依然从事着与古代服装相关的工作。这是个一条路走到底的人!


楼主 汉服吧文艺小组  发布于 2016-06-28 10:16:00 +0800 CST  


Arteye微文化生活(以下简称“A”):可以简单介绍下你和汉服的渊源吗?
琥璟明(以下简称”H”):其实我最早了解到汉服,是在初中。是通过网络来了解的,知道有一群人在做这个事情。但那时我只是远远的关注。


A: 你记不记得当时给你印象最深的新闻或某个时刻?
H: 好像是04年底有个新闻,说几个年轻人穿着汉服组织活动,结果被某些网站恶搞,把标题改成了“寿衣上街”,后来还因为这件事打了官司,可以说是汉服诉讼第一案。


这篇报道给13岁的琥璟明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没想到中国人穿着自己的民族服装上街,竟然会被同胞们嘲笑。太讽刺了!从此他对与汉服相关的新闻、知识、文章特别留心。到了高中,当他的同学把不多的休闲时间用来关注游戏、体育时,他已经开始思索自己的未来。


A: 听说你高中时,自己主动转到了文科?
H: 对,我很清楚我以后的路就是研究古代服饰。所以在高中文理分科时,就选择了文科班。其实我理工科比文科好。但是你要选择艺术,就只能选文科。那没有办法。


目前,在国内所有的高校都没有服饰考古这个专业,只有硕士和博士才能有这个选修方向,所以上高中的小琥不得已选了最靠近理想的服装设计专业。而这个专业只有艺考生才有报考资格,而艺考属于文科。于是在某个初夏,一个16岁的少年辗转反侧几宿后,终于还是放弃了同样爱的化学和物理,坚定地选择了艺术。


A: 这个问题有纠结过你吗?
H: 有,但当时没想太深。只是权衡后,觉得艺术或许更适合些。然后慢慢就往这条路走了,当时只有十六七岁,还没有想太多。
其实这也是我们关注的地方,我们觉得“文理分科”是件既扯淡又严肃的事,你一个十多岁的小孩子怎么就把自己的未来给定了呢?我们不确认他是特例,还是90后的共性?


A: 你父母没有什么想法吗?
H: 他们支持我的选择。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画画,父母就帮我找老师。要是我选择理工科,他们其实也会支持。(笑)


A: 你有没有后悔过?比如,如果不转文科,或许你的发展空间会更大?
H: (笑)没有。我现在的工作、研究也用到了理工科知识。而正因为基础在那里,所以我学得特别快。很多老师傅教你时,他不是站在科学的角度教,他是站在经验的角度。如果你没(理工科)基础,你就理解不了。比如,有人说你不能用生锈的铁锅染红色,而且一再跟我强调:你要把锅洗干净!后来我想了一下,就是因为那个铁锈(氧化铁)会和染料发生化学反应嘛,那我为什么一定要用铁锅呢?我搞个搪瓷锅不就行了吗?你用个完全不含铁离子的容器,不就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嘛!我干嘛还要去洗锅呢?(我们哄堂大笑)


我们讨论的很热烈,但是背后却藏着一丝无奈。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像琥璟明那么幸运,那么小年纪就确定了目标;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琥璟明那样开明的父母;更可悲的是,大部分人甚至还没搞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就到了文理分科的岔道口,面临两难的选择。


楼主 汉服吧文艺小组  发布于 2016-06-28 10:20:00 +0800 CST  
上大学期间,琥璟明可能是那一届60多个人中,唯一一个研究古代服饰史的,算是偏门。一开始,也有老师和朋友不太理解,他们关心的是很现实的问题:你这样以后怎么就业呢?


A: 那你没对就业有过担心吗?
H: 我相信一点,只要你走到那步了,自然会有一条路让你走。大四时同学都去找工作,到处面试。我就只想一件事:做一个展览(也是我的毕业设计)。机缘巧合,在筹备展览的过程中,我认识了黄石博物馆的周馆长,也就是现在木雅文化的主任。基本上我一毕业,她就把我给带过去了。所以我根本就没有找工作,到了那步水到渠成了。


A: 这算不算偶然?
H: 算吧,但也有必然的成分。我上大学四年,可以说没有浪费时间。我一直在为我喜欢的、追求的东西而努力。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机会来的时候你是抓不住它的。


A: 在你的同学中,把兴趣爱好发展成事业的人多吗?
H: 不多,但是有。那几个人也是我们班上专业技能比较强的。所以说如果你没有一技之长的话,机会来了没有用。


A: 你大学学的是服装设计,可你感兴趣的是服饰考古,你怎么融汇起来?
H:虽然学的是西式裁剪,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不论是西式服装还是中国的传统服装,他们服务的对象都是人。所以一旦你了解了人的身体构造和思维方式,再回头看古代服饰,就会变得容易很多。像国内最早研究服饰史的专家沈从文先生、周锡保先生,他们更多是从史料、文献、文物方面去考证,所以后来,我从自身专业角度来看,发现这些大师对于某些服装的推论,是有问题的。
A: 比如说?
H: 比如马山楚墓的衣服,现在在荆州博物馆。专家说穿上以后肩背后倾、胸部隆起,其实他没有考虑到这个衣服的规格,远远超过了人体胸围,他穿的时候其实是会把衣襟绕到背后去的。专家们了解文物,可他们不了解人体。好像还有一位学者,看到古代的裤子是开档的,就说会不会把人的屁股露在外面。其实穿的时候,裤子腰围很大、一米多,臀部会被盖上的。所以如果你了解人体,你一看那个尺寸,就会知道不可能那样。


提起一件事,琥璟明仍然很兴奋:因为他终于证明自己大三时做的一个推论是正确的。他根据马山楚墓一件衣服的图片,和简报上提供的几个关键测量数据,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把这件衣服的数据全部推算出来,结果证实简报上的图纸画错了。而就在上个月,他终于有机会去荆州博物馆的库房看到了实物,证明他的推论是正确的。实际上在看到实物前,琥璟明已经在前年的《武汉文博》上发表过该论文。5年前的推论,上个月终被证实为正确。


A: 所以说,这里面是有规律吗?
H: 是的,最好是同时期的横向比较一下。比如汉代,现在虽然内地只出了马王堆(的衣服)是完整的,但新疆也出了衣服啊,你和新疆的去对比下,就会发现他们很像。
A: 你细说下。
H: 比如说新疆的衣服,那种大的袍子,他会分裁,从腰间断开。这和汉代是一个做法。还有袖口的处理:他不是用一整块布对折过来,他会像卫生纸卷心一样,把布料斜拼成卷筒,再翻折过来。这其实和马王堆是一样的。包括袖口,他不是直接开的,他是收口的,这和马王堆一样的。
A: 所以说这里面可以找到很多的共性?
H:对,然后要去总结这种规律,还要去注意这种裁剪法对应的是哪种造型原理、造型效果。所以以后你一看到某个雕塑或图片,你就应该通过他表现出来的着装状态,对应到是哪一类衣服的哪些结构;然后你把这些结构拼在一起,就可能是这种衣服的裁剪。


谈起感兴趣的事情,他口若悬河。我觉得他就是艺术生中的理工小强,逻辑性超强。这让我不禁思索起始于1977年的文理分科制度,其实是源于苏联的,在二战中他们损失了大批知识分子,因此战后重建急需各类专业人才,怎样最快的得到这样的人才?分学科教育!的确有效,可弊端也显而易见!琥璟明其实可以算是这个制度里的另类,但依然有过选择的艰难,但他会因为兴趣明确,而用所有的闲暇时间来弥补缺失的部分。


H: 这就是推理,其实不复杂。因为早期的服饰样本并不多,所以要把每个规律、每个细节都吃透。你要观测到它非常微妙的一些细节,并且推测这些细节的造成。你看新疆出土的汉代衣服,有些两个袖子接缝是不对称的,可马王堆的衣服都是对称的,为什么呢?
我推测啊,西域的衣服,他布料拼得很碎。因为那里的丝绸是花了大价钱采购来的,是很珍贵的,为了节约面料,把很小的布块都给拼进去了。而马王堆的呢,她本来就生活在丝织业发达的汉地,她的家族又很富有,所以她没必要这样去折腾面料,所以裁剪就很整体。
我就像个小学生一样,完全沉醉在细节里,这简直就是一个破案的过程,我们的猎手冷眼而客观的注视着每一点蛛丝马迹,在头脑中将离散的点给连起来,星星之火,是这样燎的原吗?我发现他的思路很清晰,并且很善于发现规律。
他摆摆手,说了这个晚上让我记忆最深的一句话:其实美就是建立在秩序之上的。所有的美都在找一种秩序,你看音乐和噪音的区别。所以你要必须把一个无序的变成有序的,一旦有序,就会变成规则,那自然就会有规律。


楼主 汉服吧文艺小组  发布于 2016-06-28 10:22:00 +0800 CST  
A: 你之前一直在研究民族服装,但现在你走到了木雅文化里面,这是某种妥协吗?对理想的妥协?
H: 我不这么认为。木雅文化反而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像我这个研究方向,有两个东西特别重要。一个是原始资料、考古资料,在这个平台上会更容易得到这些资源。第二个就是传播平台。做展览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它远比你发在报纸上要好得多。我也有很大的自主权,像涉及到服饰相关的展览,基本上都是我在主导。


的确,博物馆就是座桥梁。不仅连接起 考古 与 大众 ,也连接了历史 与 现实。对于任何一个策展人而言,如何说好一个故事就尤为重要。


A: 你在准备这个 (盛世衣冠)展览时,在哪些地方最下心思?
H: 有几套衣服,我希望可以出人意料。比如武则天时期那个低胸的女装,还有汉代官员的那件黑衣服。他刚好就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观念:古代女性会穿得那么暴露吗?或者官员的服装应该是华丽丽、金灿灿的吧?但没想到实际是这样的,这就形成了落差,从而记住这件展品。


A: 但会不会因为你故意要找这种落差感,反而让你选件时有偏差呢?
H: 首先,这类服装是历史上客观存在的。其次,不会在每件展件上呈现这种落差感,只会选几个,像高潮一样。


A: 你在掌握一种节奏?
H: 对,这其实是策展的一种技巧。包括你前面说的裸展,包括我们用真人的照片。很多人一看到真人照片就会想,这个衣服穿在我身上会是什么感觉?这和许多传统展览是不一样的。


的确,有些布展方习惯性的把玻璃一罩,再把艰涩难懂的解释往下边一放,自然就会造成一种距离感,就让人觉得他们离我很远,没有亲和力,我不会想到使用它会是什么样子。如果我们不把自己和展件联系到一起,就更别谈有什么衍生的想法:比如能不能把它变成我作品中的一个元素?他就不会对这个人产生影响?所以这就是现代博物馆思维的转变。


楼主 汉服吧文艺小组  发布于 2016-06-28 10:24:00 +0800 CST  
A: 《盛世衣冠》里的衣服都是你设计的吗?哪套衣服是你做的最烦心的?(笑)
H: 那几套铠甲真的是做得…呵呵…
他抬起头来,倒吸了一口凉气。我们忍俊不禁。


A: 铠甲是你做的?
H: 那几套铠甲涉及到三个团队的合作,里面有一个头盔是我亲手敲出来的,我也参与设计的。


A: 敲是什么意思?
H: 就是做!从铁皮到铁片,敲完后还要淬火,用火去烧,不烧就是银色,烧了以后才会是黑色。淬完火之后还要打孔。这套3000多片的鱼鳞甲盔甲是最变态的。


其实已经过去这么久了,但提起这套变态之最,他仍历历在目、心有余悸,想必当时一定是印象深刻!

H: 这套是我朋友敲的,我敲的头盔。我们在铠甲上面花的时间最多,因为他和布料不一样,它是刚性材料。为了适应人体,我们还要提前做实验。而且他不能用普通剪刀去剪裁,所以他需要特殊工具加工,特别花时间。每个甲片又小,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可整套铁甲却有35斤重。这3套铁甲的制作超过半年,投入的精力是最多的。






A: 那最满意的哪件呢?
H: (笑)还是铁甲吧。
因为有些衣服,我觉得还是不太满意,像唐的那几件。那个印花是数码印的,其实应该是 套色夹缬。可这个技术我们至今仍没解决。这个技术现在在日本很成熟,可以做大面积的面料,可在中国只能做成一块手帕,做不了裙子。这个技术原本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可在中国却失传了。


楼主 汉服吧文艺小组  发布于 2016-06-28 10:27:00 +0800 CST  
A: 除了这个展,你还做了哪些展?
H: 我主要还是以服饰主题为主。像那个鞋履展《步履生花》,去年在武汉也展过.后来这个展览太……
话没说完,我们异口同声“太小众”,他笑起来,抓抓头发,摇摇头说“不是”。我突然间发现,其实他笑起来很孩子气,带着点调皮,也有点倔强。
H: 不是,有些人觉得(这个展览)意识形态有问题,是封建糟粕(笑)。
我们一片嘘声。
H: 可能还是有顾虑。这个展不是我一个人策划的,但我的观点是:既不去批判它(三寸金莲),也不去表扬它。我不用语言告诉你这是好是坏,就用物件陈述这一段历史。我们甚至还在展板里加了一句话:这种有悖于健康的审美,绝大多数已淡出我们的视线,但它绝对有遗存,比如现在我们的整容和整形。他就是以伤害健康获得美的。就是让别人有思考,这种审美是没有灭绝的。


A: 假设有一天你没办法依托木雅文化这个平台了,你可能会考虑做什么?
H: 我可以去经营一些和汉服相关的产业,我自己可以造血。我用这个产业产生的利益来支持汉服的相关研究。


A: 你究竟是为了更深入的做古代服装的研究,才参与的汉服运动?还是为了更好的推动汉服运动,才去做服装的研究?
H: 我认为推动汉服运动才是最主要的。我希望学术最终是要产生价值,学术不应该是拿来被供奉,他应该对现实有所指导。如果你做出来之后,对现实没有影响,被供在那里,虽然这也叫学术,但我不喜欢这样。


A: 你是希望这个学术,是可以慢慢生长的?
H: 对, 我希望他是有生命的。不是说挖出来摆在你眼前,死东西。我是希望挖出来以后,再赋予他第二次生命。



楼主 汉服吧文艺小组  发布于 2016-06-28 10:29:00 +0800 CST  
为了这次专访,我们特别了解了一下汉服运动,因为这是琥璟明最看重的,他也是“汉服吧”的现任吧主。百度中对汉服运动这样定义:是汉民族借由复兴传统服饰的方式,来推广汉族的传统文化。第一时间,我就产生了以下疑问:1.哪一种汉服可以代表汉族传统服饰?2.是否要全面恢复汉服?3.汉服运动是否会引发大汉族主义?会不会影响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共处?其中,我对第三个问题尤为关注。


A: 汉服,应该不仅仅是指汉代的服装吧?
H: 现在我们对它的定义,更多指的是汉民族的民族服装。


A: 那到底是哪个阶段的哪种服装?
H: (停顿了五秒钟) 我现在就在做一个事情,完善当代汉服体系。因为当代的汉服是一个重建的过程,是消失过后的一种重建。所以目前在国内是没有规范的,也没有形成共识。而我认为的汉服,应该是当代的汉人,为了现实中的穿衣需求,广泛的汲取过往汉族服饰中的原生态审美所构建的。


这一长串的定语让我当场呆住了,过了好几秒我才大致明白他在说什么。


A: 你是说要先精炼出最能代表汉民族服装原生态元素,以及它演变的规律,然后我们再把原生态的东西进行重组与创造,这就是当代的汉服,他其实不属于任何一个朝代?
H: 对!其实真正能代表汉族原生态审美的,就是周、汉、唐、宋。因为商朝,服装的审美还没定型,处于婴儿期。而周代,它就基本上已经定型了,有严密的服饰体系。不可否认这四个朝代的服饰也有主动吸收外来元素,因为那时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底气在哪里,所以外来元素一进来便会被巧妙的消化吸收,这里面充满了自主和相互的尊重,而不是被强加之后拙劣的嫁接。所以说这四个朝代的服饰是最能反映汉族的审美旨趣,最纯粹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和琥璟明讨论了很久。主要根源就是这个“原生态”审美、以及“纯粹”的定义。在我们看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是有过与外民族的交流或战争的,而不论是文化交流、物质交流抑或武力侵略,都是会对人民的吃穿住行造成影响,这些痕迹势必会在服装的变迁中吸收。纯粹的界限究竟在哪里?你逼迫我灌了一瓶水,和我后来自己喝了一瓶水,一样的结果但区别在哪里?


H: 我觉得任何一件事情或事物,我们在讨论的时候要看到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的,就像你刚才说的,东西你送给我和强加给我,在物质层面是一样的,但在精神层面就是不一样。有时候我们不能忽略这种感觉,如果长期这样,人就会变得没有感情。这一块我觉得也是我们目前中国人很缺的。缺了以后,人就容易变得麻木。



楼主 汉服吧文艺小组  发布于 2016-06-28 10:32:00 +0800 CST  
A: 其实你们所推行的汉服运动,不仅仅只是服装、服装只是契机,你们是要推行汉族的民族文化?
H:对。服装是民族文化的载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不论是对自身、还是社会。


的确,现在光“汉服吧”的注册会员就已达到数十万人,不可谓不多。我们甚至发现,喜欢汉服的人都有共性:受过高等教育、喜欢传统文化。他们执着的不仅仅是衣服。有一个事件,我们不应该忘记,就是“嘉定三屠”。满清入关后迫使汉族臣服的第一大措施就是“剃发易服”,而这个在地图上几近无名的嘉定,仅仅因为人民为了保留穿自己民族服装的权利,而遭到了屠城、再屠城、再三屠城!这里,你没有把服装仅仅看成服装,我也没有把服装看成区区服装,这里是精神、是民族大义!



A: 你们是希望全面的恢复汉服吗?
H:那也有点不现实。我是觉得可以在有民族特色的节日、盛大庆典、婚礼、寿辰、丧礼时穿就可以了。人需要多一点仪式感!
A: 为什么选择节日,以及这些重大时刻?
H: 因为在和平年代,节日是维系一个民族认同感最重要的纽带。而且节日是一个能让你去穿民族服装的很好的契机。人生中重要的时刻是需要仪式感的,这是种宣告:一个阶段过去了,快点准备迎接下一个吧。
我默默的听着,想起来前些时看过的文章,文中说“我们都是默默长大的一代”:突然间我们就毕业了、突然间我们就为人父母了 …… 很多时候我们心里并没有准备好,这种仪式或许就是拍电影中的那个“咔”;是分手后剪掉的长发;是和自己潜意识的一种对话。


A: 汉服运动是否会引发大汉族主义?会不会影响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共处?
H: 不会。首先这是汉族内部进行的文化复兴和风俗习惯的改革,这个权利是受宪法保护的;其次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重大节日也会穿着,这个时候汉族作为主体民族穿着西式服装反而是不和谐的,有种搞特殊化的感觉。现在的汉服推广主要是民间发起的文化运动,我们并不会强迫汉族在内的任何民族必须接受。汉族曾经的服饰体系是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最完善且精密的,他就像一个文化枢纽,不断吸收周边民族的优秀成果,同时也很大程度上的辐射了周边民族。而现在的汉服复兴很明显是有选择性的,我们在选择的时候会有意识的规避掉那些暴力和血腥背景下产生的服装元素,换句话说我们只选择那些美好的东西,不美好的我们跳过。


A: 10年前的汉服运动所做的事情就是在推广,10年后还是在推广。这种现象到底是怎么造成的?
H: 我认为这种现象是必然的,而且还会持续更长时间。目前这个趋势或是模式很合适这个阶段。我一直有个观点,我们的老一辈,我们不要去试图改变他们。我们只要学会和他们和谐相处就行了。不要去改变过去的人,我们要影响未来的人。
你说的原地打转,是因为很多的参与者都是学生,学生有个特点,虽然很好学、很有精力,可是他们没有社会资源,但我相信,只要你把种子播下去,他总会发芽。
还有,我觉得其实还是有很大发展的。至少在中部地区,现在的汉服社团已经深入到三线城市,而且很多大学都有。说不定哪天,这里面可以诞生个国家主席呢,或者出一个马云或马化腾那样的商业精英呢?我们要等这批人慢慢长大。


A: 你理想中的汉服运动取得成功,希望他达到什么状态?
H: (语速很慢,一字一顿)汉服应回归于你衣柜里面一件可以选择的衣服!衣服应该回归到衣服!它最终改变的应该是我们的气质和精神!


楼主 汉服吧文艺小组  发布于 2016-06-28 10:35:00 +0800 CST  
采访后记:如今,我们提起90后,多半是负面的:什么飙车、吸毒、工作敷衍、任性…… 总结起来就是“玩得酷、靠不住”,也正是出于这种好奇,我们选择了琥璟明进行专访,因为他是90后,他也很“酷”,但是总感觉得到“是有哪里不一样的”。
他身上的特点太明显:从自主选择文科,到选专业,到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我们在他身上看到了90后的“任性”,但他是绝对有底气的。他并没有一味抱怨分科限制了自我的发展,也明白选择一条自己的路,就要靠自己去搏杀,不能享受家族的社会资源。这已经不光是90后的特点了。其实,仔细想想,当我们还是20多岁的青年时,我们也常被50后、60后所诟病;再想想,哪一代人不被前代所诟病呢?这是种规律吧!其实中间或许还隐隐夹着前代殷殷的目光和期许,为什么?因为他们正当年!
但我没有想到的是,这篇文章写完后,我略为沉重。有时候我在想,他们会不会太过于理想主义了?少年操着国家大事的心。可我突然想起他曾提过的一个词“麻木”,或许正是需要这样的热血,这样的责任感,社会才会进步吧!
毕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全文完-
作者:老贝 九哥
来源:Arteye微文化生活 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Arteye20151015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异议,即提即删。)

楼主 汉服吧文艺小组  发布于 2016-06-28 10:40:00 +0800 CST  

楼主:汉服吧文艺小组

字数:1060

发表时间:2016-06-28 18: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8-15 10:18:58 +0800 CST

评论数:12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