岣嵝二字另文章,《禹碑》虽解犹愁肠

镇楼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05:00 +0800 CST  
左起第1列:金木水火土(次序待定)
左起第2列:平直正强高克柔(燮)()
左起第3列: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
左起第4列:空宾(师)()岁月星辰历
左起第5列:数()()()旸()()()寒
左起第6列:(燠)(風)()()()(德)(驿)(無)(凶)
左起第7列:()()()(雨霁)(蒙)(時)(休)(咎)
左起第8列:悔贞吉富康寿好寧考
左起第9列:终命折短疾忧贫恶弱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05:00 +0800 CST  
1,《神禹碑》刻录的就是《洪范》,《洪范九畴》则是对《洪范》的演绎。
两者之间,类似于八卦六十四卦符号集组成的《先天八卦图》,与《周易》文本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2,现今的《神禹碑》石刻铭符与《洪范九畴》古文本,可能都经由王莽刘歆等人之手伪造或改造过。其缘由,很可能与王莽篡汉事件有较大关联。
《禹碑》作为字符集,可以被视为原始时代的字典。如果确是上古之物,可视为中华文明字典之祖。
3,《洪范九畴》各畴关键字眼分别对应《神禹碑》各列符号。但并不严格要求一一对应。
《禹碑》左起笫1列5个符号,分别是《洪范九畴》第一畴洪范五行文段中的"金木水火土"五字,符号、字形都呈左右对称架构。
《禹碑》左起第3列九个符号,可能对应的分别是《洪范九畴》两畴中的"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九个关键字。
77字(全是《洪范九畴》各畴中关键句眼字眼)可能如下:
金木水火土 貌视言听思 食货祭司空徒寇兵师 岁月日星辰历数 平强高正直刚克柔沈潜燮友 卜筮雨霁蒙驿贞悔吉 旸燠寒风时备无休咎肃狂省 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凶短折疾忧贫恶弱
4,禹碑作为可能的华夏字典之祖,与第一部汉字字典《说文解字》也有若干联系。《说文解字》作者许慎,是东汉通儒贾逵的得意弟子。贾逵又是刘歆的得意门生贾徽之子。贾徽还是长沙相贾谊的后代。此人对汉字体构造六书之说的形成发展有重大作用、精通《尚书》文本。
字典之祖《禹碑》,如果不是上古之物,伪造它的第一经手人,很可能就是这位贾徽先生。
从师门传承上来说,《说文解字》这本字典,由来有自。
5,《岣嵝碑》禹碑与《洪范》之间的关系,历来的研究者肯定都会注意到思考过,但为何两千年来大家们却纷纷如大禹一般过家门而不入?始终无人清楚解读?
古代交通不便,识字人口少,研究型学者更少,这碑刻又本来就不被广传。没有破译也不足为奇。
近代以来,研究者就多起来了,为何仍是号称天书?
说到底,六七百年前的大才子杨慎要负极大责任。他才气名声足镇千古,一曲《临江仙》,悍然压制文坛几百年。在他辛苦编附的精美文字文章前,敢于跳出圈去另寻思路的,都得压上自己的才智、胆色、名声掂量掂量。
后世研究者,所误皆在强求文章畅通上,都没有考虑过它根本就不是文章的最大可能性。77个古字组成文章,个个不重复雷同,这种古文,史上根本就没有好么!
一旦从杨慎的天书牢笼思维篱笆中跳出来,破解这天书,二亿大学文化人几乎人人都随时可做到。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06:00 +0800 CST  
6,当然,千年来,古人为何无人解读出来,原因也可能比较复杂。
一种情况,一千几百年来,因为蝌蚪文确实难认,时间地点上又有故意人为制造百千年千万里时空差异。千年来人们思路受困绕,真地已经无人知道联系。
第二种情况,不少古人已经意识到了猜到了,但不敢再研究下去。他们知道是个巨坑灾难。
其性质,相当于发现手稿选集是某秘书某野心阴谋家某布哈林伪造,教科书全得改写!四书五经十三经千年科举考的全是伪造先祖圣贤语录。
这在古代简直要命。
第三种,千百年来,还有些古人如杨慎式的,或无意或有心诱导误导。杨慎作为科举受益人代表人物,(虽然政斗失败但他文名不败)也是有可能故意误导后人去玩文字游戏以转移注意力,掩盖真相。
一、读禹碑铭有感
禹碑自当铭《洪范》,
蝌蚪佶屈赛殷盘。
临江仙杨迷瞎马,
天街神郭误生番。
强牵怪字两眼泪,
附会僻文一口痰。
枉耗精神空费力,
祖典原本不为难。
二、考禹碑铭
(疑其或为刘歆贾徽伪作)
华夏字典祖禹碑,
蝌蚪舞跃文思飞。
贾生才气刘公意,
浩荡无伦竟何为?
三、解禹碑铭有感
(复叹杨慎、郭沫若强读禹碑,误导后人)
一遇杨慎误终身,
千载岂独郭盲人!
禹碑自当铭洪范,
蝌蚪天书枉费神。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06:00 +0800 CST  
以上为提要,楼下正文
禹陵窆石、《大禹文》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07:00 +0800 CST  
南岳衡山岣嵝峰《神禹碑》的解读思路与初步结论
一,《神禹碑》是谁制作的?
《神禹碑》又被称作《岣嵝碑》,由一堆古怪别扭符号拼凑而成,刻在南岳衡山岣嵝峰大石头上,其具体来历并无官方史料确证。
岣嵝两字,东汉早期许慎著汉字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时,尚未见此字。到汉未三国曹魏时,张揖著《广雅》《博雅》时,才首次提到"衡州南岳有岣嵝峰",并写到"上有神禹碑"。(按:此条记录有诸多不合理,疑为后人补注附上串入)
晋代,衡阳人曾任长沙相的罗含,在《湘中记》里写有"岣嵝峰有黄帝赐大禹玉牒","上有神禹碑″。唐代韩愈有诗文"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记载了确实有蝌蚪奇文的石碑。这些都是较早的明确史料。现在,国内如长沙岳麓山、武汉汉阳长江汉水合流处等不少地方,也摹印拓刻了不少,都托名是大禹鼓捣出来的古物。
四千年前大禹时代就有这样的石刻?
全国范围内从三皇五帝到殷商之前,在甲骨文之前,并没有一件这种近似文字乃至文章的符号类金石刻录物品。作为孤例,说它是大禹时的造物,当然不太可信,甚至概率无限趋零。
它是谁制造的呢?
在南岳衡山这样有数的地理名山上,用众多古怪符号摩崖刻在大石头上。在殷商周代之后魏晋代之前,其工程量不小,影响也不会小,不太可能是民间人士作品。如果是道教人士所为,这样算是盛事,应该会留有史料方志道观典藏记录。如果是各王朝官方所为,同样多半会有相关史料记录。但偏偏没有这两种最具可能性的记录。
那么,会是谁制作的呢?
有几个人选,但最有嫌疑的,恐怕要数王莽与刘歆这两人。
在南岳衡山做这种摩崖刻石的事,非帝王参与,一般人还真不敢去做。但是,无论哪位帝王参与了这事,为何却没留相关史料记录?
推测起来,原因无非是制作时并非正常情况,制作它的目的有非同寻常之处。多半与当时那位帝王得国不正,需要伪造天命有关联。
历史上有这类需求的帝王可就多了。汉末三国这些帝王里,开国君主们都有可能。
但他们大多不但夺位禅代成功,还都传了几代。如果要造托天命,把这石碑作为夺位换代的工具法宝证明,就没有必要事成之后不留记录不大书一笔不特别宣扬。
所以,这石碑多半是改朝篡位事业搞成了半拉子工程,是搞成烂尾楼情况下的作品。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09:00 +0800 CST  
即便是这类半拉子帝王或草头大王,数量其实仍然不少。
比如,秦末南方的各支起义军,汉末的南方诸候们尤其是袁、刘、孙三姓世家贵族乱世豪杰们,汉末的黄巾太平道起义,他们也都可能去制作这类物件。 但他们可都是拿起铁杆子真刀明枪干武装的,犯不着把这事只做不说,深藏名山而不声张。
所以,他们中哪位枭雄做下这件事的概率也不高。
相比较起来,介于上述两种情形中间的王莽(以及刘歆等人),可能性就大多了。
他篡位成功了,还做了十几年皇帝,但最后终究又没能立得住,死于非命,身死族灭。他所建立的大新朝也不归于史册正统,史书不为他立本纪而只归入列传。
他与刘歆两人,一生都最喜欢制造符命图谶各种石刻古迹,又以虞舜后代自命,惯于伪造三皇五帝夏商周三代古文史料。
这石碑但凡有一点痕迹显示它本来是伪造或改造过的。那么,由他们伪造的可能性就会最高。
南岳衡山这地方,与虞舜有较紧密关系;这石碑上那些疑似文字乃至文章的符号组合,又如此古怪离奇。所以,无论是从制作人所应具备政治地位,还是从其应具备的文化水准能力去判断,显然都可判定它并非寻常人所能为。
把这些疑似文字文章的符号,与汉字、古文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对比起来研究,再结合这些符号独特的形状组合结构来判断,大致可判断其被制作的可能年代区间。从它所能发挥的功能去归类、从制作者试图完成的目标去判定、从制作的原由去分析,也可考虑一些线索得出若干推断。
总体而言,可判断它大致上与周秦时期的金文、大小篆以及秦汉隶书这些字体,与《尚书》《楚辞》《汉赋》这些古文体,相对而言更接近或更早。也可推断出,在这些字体文体流行的年代区间内,时间越往前往年代区间的上限推,可能性概率相对也越高。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也就容易让人把这石碑与王莽篡汉联系起来。
那么,问题来了。王莽篡汉前后,他曾伪造了那么多符命图谶石刻祥瑞神迹,史书对其都有比较清楚详细的记载。为何这件并非可以轻易忽略的石碑,却又没能被记载呢?
况且,在汉代,南岳并非是现在的这个衡山,而是现今安徽霍山县(潜山县)的天柱山。王莽篡位时所伪造的大量神迹,大多都是在长安周边地区或人口密集、开发程度较高的地方。他并不强求更高难度,似乎没必要安排远距离不易操控掌握、当时开发程度很低、交通不便、效果影响很小、当时还属于南部边荒地带名声不显的岣嵝山。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09:00 +0800 CST  
当然,王莽当政二三十年,篡位后做皇帝都做了十几年。他一直到死,也都还沉迷于伪造符命图谶弄石刻。他篡位得国不正,当然也就始终有这方面的旺盛需要。他让人在岣嵝峰造出这个石碑,虽然不具必要性,但可能性也是有的。
为何没有留下记录?
如果伪造改造《岣嵝碑》的时间,发生在他篡位前后。这件事没被史料记录,很可能是因为岣嵝山距离长安太远,由此造成的时间上各种不凑巧。
按照《汉书.王莽传》里记载,王莽指使造出大量符命图谶石刻为篡位服务,他事成登基后,便大肆封官赏钱给那些参与造假的功臣功狗。当时,更多人也就不免要以此来求富贵,于是,这些东西便满天飞源源不断。然后,有人就上书劝谏了,王莽也下诏禁止了,还为此杀了一批人。
所以,王莽虽然终其一生都喜欢伪造各种神迹,但在篡位登基前后,却又有一段减缓、中止乃至禁停伪造的时期。这样一来,也就肯定存在各种时间差了。而岣嵝峰这里,肯定就是系列时间差中受害最明显的那一类了。
因为距离太远,它可能来不及去追凑奇象纷至沓来时的那些热闹。因为处在边缘地带、汉代的南岳还并不是它,影响作用效果也没那么重大,即便与舜帝大禹可以牵扯联系上,但也没到非它不可的地步。
最后,造是造出来了,但却没能及时用上。等到造好了报符瑞送来长安了,可能又已恰逢他的禁令诏书也颁布了。
符瑞太多,封赏赶不上节奏,于是他改赏为杀,人头都砍了不少。这种新情况下,长沙郡国驻长安办事处主任也许就难以判断《岣嵝碑》的价值份量,也许就不敢报喜讯,也许就果断退缩观望了。
再然后,王莽政权被更始帝干掉了。天下战乱了一阵子,这事儿也就更没有下文了,恐怕一应档案都销毁得干干净净了。

二,《神禹碑》写了些什么?

《神禹碑》上面总共有77个符号。
1,先说说它们的排列布局。
从上往下看,上面五排,每排九个符号,共45个符号。下面4排,每排8个符号,共32个符号。从左往右看,左边第1列,只有5个符号。从第2列到第9列一共8行,每行9个符号,总共72个符号。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11:00 +0800 CST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人看到这些符号,无论是唐宋古人还是现代学者,都很容易就认定它们是采用了特殊刻写方式的汉字。
此外,由于它们是石刻文字,也就很容易就让人去对比相应的汉代尤其是王莽新朝的印章文字,也很容易让人寻找到两者之间更多相似相近之处。

3,综上所述线索,把它们串接起来,已有极大概率可判定一些结论,至少可以作出一些大胆假设:
《神禹碑》或《岣嵝碑》或许是在王莽篡汉这段历史事件前后,由刘歆等操盘手们具体操作,参考了他们这些作伪专家亲笔操刀过的《尚书》文本,为王莽的篡汉事业服务才制作出来的,伪托天命天意的符命、册文、训示一类的重要物件。
考虑到它没有被记录入史料,其内容的关键性重要性或许没有那么高,应该没有与篡位的直接必须需要发生关联。所以,它很可能只是表述上天神灵先祖对于王莽新朝未来宏观大政方针之类空洞东西的认可或给予指导意见。
王莽篡位后未来大政方针方面的具体方案文本,他们当然早已有相应既定或粗略或细致各种安排。《岣嵝碑》只是对其更进一步的抽象化处理,只是要代天证明其合法性高大上伟光正。
王莽在治国理政统军决战方面,胸怀、眼光、思维、操作能力,都算不上优秀。既无雄才也没大略,具体操作也常显幼稚呆萌死板。但他却算得上是托古改制的祖宗、专家,很能折腾。他的新朝,搞出了一大堆脱离或疑似超越时代的新玩意,让很多人以为他是穿越客。
那么,王莽新朝搞的那一大堆具体施政方略里头,哪些东西才是需要《岣嵝碑》去确认,赋予天意祖先神灵光环的呢?
显然,涉及人事变动、官吏制度更废的,有《周礼》《礼记》这些古书去让王莽按本本办事,改造旧汉朝,建设他的大新朝理想国。
《岣嵝碑》所要确认的,多半就是他授意刘歆编改的《尚书》中的某些东西。尤其是《洪范九畴》里的洪范五行、洪范八政这些东西。
这里又出现了五、八、九这些数字,它们在《洪范九畴》这篇文本里甚至比比皆是。对比《岣嵝碑》布局结构上所呈现出的五、八、九,只是巧合么?

4,只把《岣嵝碑》与王莽刘歆编纂的《洪范九畴》联系起来,还不够。77个文字符号,具体所指示对应的都是哪些汉字呢?

首先,左边第1列的五个符号,大概率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
这五个汉字,全是左右对称架构。而《岣嵝碑》上这五个符号,同样也全是左右对称结构的。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11:00 +0800 CST  
在字符结构上,两者一致。这样子连续五个字符全都是对称结构的,在《岣嵝碑》九列九行总共77个字符里,甚至也唯此一例(?)。
《洪范九畴》第一畴,就是洪范五行段落。其中的关键字眼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一段落里的其余文字,全是对这五字的演绎扩充解释表述。《岣嵝碑》单列它们于左起第1列,并非偶然。
其次,既然设定了左起第1列五个字与《洪范九畴》第1畴关键字眼相对应,也就不妨继续设定《洪范九畴》各畴可能与《岣嵝碑》的九列之间也会互相对应,还可继续直接设定《洪范九畴》文本与《岣嵝碑》符号集合两者之间的对应方法。
即,《岣嵝碑》是对《洪范九畴》的再抽象,而《洪范九畴》则是对于《岣嵝碑》的扩大解释再表述。
从左往右排列,《岣嵝碑》的各列大体上分别对应《洪范九畴》各畴,但可能并不严格要求各列九符一定要两两对应各踌九字。《岣嵝碑》各列的九个符号,只需要分别对应《洪范九畴》各畴的关键字眼,具体数目可能会有参差不齐。
换言之,《岣嵝碑》只是《洪范九畴》里各畴的关键字眼,用特殊方式刻写后所组成的符号集合,它并非是一篇句组段落文本。
《岣嵝碑》作为符号集合,与由阴爻阳爻所排列组合成的八个、六十四个卦符集合一样,是《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那样的符号集合。而《洪范九畴》作为对应文本,则是与卦爻辞、卦传所组成的由周文王推演周公旦注解孔子释义的《周易》文本类似的具体文本。
《岣嵝碑》剩下的八列七十二个符号,大体对应着《洪范九畴》其它八畴各畴中的七十二个关键字眼。
它们都必须是各畴中可作为文眼句眼的关键字。
在文字结构上,有些同样有左右对称结构,但也有不是左右对称的。
它们很可能不但无一雷同,还很有可能各自独立,并不强求要组成词汇短语,不会形成主谓宾结构的语句段落,更不会表达出什么系统完整的意义。
它们的排列组合顺序,也许并不严格按九畴关键字一一对应,也可能不严格按文本中的先后顺序排序。

5,最后,根据上述所列示的标准、特点、要求,这77个字有可能是:
金木水火土
貌视言听思
食货祭司空兵师徒寇
岁月日星辰历数
平强高正直刚克柔沈潜燮友
卜筮雨霁蒙驿贞悔吉
旸燠寒风时备无休咎肃狂省
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
命凶短折疾忧贫恶弱
以上这77字,只是个人初步判断,不作为定论。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12:00 +0800 CST  
具体的77个文本字眼,以及各字与各符号精准的一一对应关系,需要更细致的考察比较辨别。

这里只简单求证一下,拿比较有把握的几个关键字求证一下。
左第3列从上往下九个符号,似乎就正是"貌视言听思食货祭司"九个字,那么,这就可以初步实证了!?
其它的,这里就不再反复推敲比对,一一确认了。
三,若干问题
首先,还是前面那个问题,如果真是王莽刘歆他们伪造的这石碑,为何就没留下史料记录?

王莽刘歆他们是既有需要也有能力搞出这么个东西的,他们当时为了把那场篡位大戏尽善尽美地演好,真地是花了很长时间做了很多事。与后来的曹魏代汉、司马晋代曹魏相比,后来的这些篡夺禅代戏码全都是匆忙中仓促上演。
他们时间这么充足,准备这么充分,这个物件这个事情所占分量虽然没那么关键,但也不能算小。为何最后没能用上,特别是为何没有留下史料记录?
真的只是因为前面所述的,百忙之中这些属于锦上添枝叶的次要事项,因为距离太远操作难度大,又恰好遭遇各种时间差,最终才错失"假做真时"的机会?
或者是因为《洪范九畴》本身也是做伪假造之作,而且它与王莽改制的进程并不配套,相互衔接上有问题。为了配合王莽改制具体操作进程,需要经历不断修改的长期过程。甚至因为政治需要,文本中有些字眼后来不得不改,而《岣嵝碑》在此过程中因此便失掉了价值?
王莽改制过程中,经常朝令夕改,很多大政方针反复颠倒前后矛盾。《洪范九畴》恐怕也很难逃一改再版三修订的可能命运。于是《岣嵝碑》就无限期推迟了出山时机?
具体究竟是什么原因,现在似乎已经很难准确判定了。当然,这问题对于推断破译《岣嵝碑》似乎也沒那么重要了。
其次,此前,始终是将《岣嵝碑》与《洪范九畴》看成王莽刘歆伪造改造的"假货"。然而,它们的产生形成过程,有没有可能会是八卦符号与《周易》、《易传》、《系辞》的产生形成过程相类似情况呢?
即,首先确实有大禹治洪水过程中在石头上刻制了这个蝌蚪文字的《洪范》。大禹时代的先人们用结绳记事时代记录方式,把最关键事情,确实先刻下来留文字在石头上了。后来的统治者、后人们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解释演绎,于是才有了《洪范九畴》这个《尚书》中的版本。
大禹所刻石或铸鼎的《洪范》,传到二千多年后的王莽时代,或许早已没了。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13:00 +0800 CST  
到王莽新朝时,刘歆他们根据传下来的《洪范》古文,按政治现实需要再进一步修订完善后,再到岣嵝峰上去制作出新的《禹碑》。
换言之,真的本来就有大禹时代的《禹碑》 ,它就是《洪范》的原件。
应该说,在《洪范九畴》这文本真伪存疑有争情况下,这种历史过程发生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毕竟,要王莽刘歆他们完全凭空去硬生生地造出这一整套的《洪范》与《岣嵝碑》,似乎有些高估了他俩的作伪能力水准吧?
史料里记载王莽刘歆对于各种托古改制确实是过于的沉迷,让人感觉他们不应该会在明知那些都是自己造假出来的东西情况下,到头来,别人都不信了,他们还自己依然会相信到迷信的地步。
反倒是,如果先秦《禹碑》当时确实留有残缺,而非全然伪造,王莽刘歆他们只是给予修缮。这种情况下,他们才更有可能对这些似乎具有神秘天命天意气味的东西深信不疑。
王莽为了推动贯彻托古改制,打造大新朝儒家理想国,甚至先后用各种花样方式干掉了自己的四个儿子。他自己至死仍在对天人感应的无限迷恋中祭天,向神灵倾诉衷肠。
比他大五岁的刘歆,与他不是同年生,却是同年死。两人难兄难弟,不计较刘姓王姓两家族的国仇家恨,结为姻亲,在为儒家理想国奋斗路上始终是高度一致的同志战友,史谓堪称一对"骨肉君臣"。
他们两人,生前就能明白预见到各自身死族灭、理想破灭成闹剧悲剧。一个比一个更凄惨地死后,这对"骨肉君臣"做为史上最善于作伪的一对政治好基友,也称名于千秋史册。
假做真时真亦假,作伪做假,真地能做到他们这样忘命舍身舍家地步?
历史都是罗生门。
也许,正是彻头彻尾地全情倾力作伪过程中,他们的全部心血、理念灌注寄托之下,《洪范九畴》这些东西即便真地全是他们假造,心系神往之下,他们自己也沉迷其中了。甚至能人挡杀人神挡屠妖剁鬼。哪怕是亲儿子,只要陪同演出不认真、参与不倾力,也个个都一刀宰了没商量。
这是何等疯狂的一对绝对理想主义君臣?
所以,究竟他们是不是完全在造假,才鼓捣出的《洪范》、《岣嵝碑》。究竟《禹碑》这东西与大禹是不是完全没关系?这些也似乎真地不那么重要了。
后记:
清明节,费了五六个小时,一气呵成。
从选题到成文,堪称神速。
蝌蚪天书千年谜,
为难后人非本意!
快刀出手入破竹,
爽惟一字为之纪!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13:00 +0800 CST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15:00 +0800 CST  
按:西汉末年新莽鼎革之际,谶纬之说流行。当时广为流传一句预言:刘秀作天子。
刘歆就曾改名为刘秀,据说是试图应运。他是西汉刘姓宗室,楚元王之后。贾徽是他的门生弟子,又是曾任长沙相的贾谊后代。他们师徒两人背着王莽,私下里伪造制作《禹碑》,偷偷刻到衡山某较高山峰处。这也有很大概率。
《洪范九畴》第五畴,立皇极这一段落,与其它八畴的释字衍义说明风格迥异。却又是全篇政治性最强的中心超长段落,很有篡修改编的嫌疑。而第九畴则也明也有合两畴为一的情况。
此书是否来自西汉中期鲁王坏孔宅壁发现的古文《尚书》?有较多嫌疑。甚至是否为刘歆他们完全伪造,也难以完全排除。
如果系一体伪造,因为《洪范九畴》古文本已面世,而《禹碑》既托名为上古之物,则必须埋藏隐秘以便做旧。一明一暗,却又可相互证明,还有蝌蚪文难辩掩盖。这伪造设计也算周全了。
只是没料到新莽亡得这样快,古文《尚书》由一时骤贵暴发的显学,又重新沦为绝学。而禹碑更因其为伪造,一旦面世或许会有动摇整个学派根基危险,而从此难以面世。被一埋数百年,它与《洪范九畴》间的关联,信息更是被封锁或失传。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6 12:47:00 +0800 CST  
民国年间出版的臧励和《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特别提出了对岣嵝一词的读音:

“岣嵝,金壶字考谓,当读如矩吕。”说明这岣嵝两字,乃源自上古音。再仔细考之,“矩吕”者,实佝偻也,高低不平,中医佝偻病,实指驼背。故“矩吕”者,古人极言其山势之陡状也。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7 02:05:00 +0800 CST  
《禹碑》被这么解读了,这事儿有多大?这几篇文章都干了些什么?。
它与其它那些做八股文章的解读不同在哪?
最大不同在于它虽然没有确定结果甚至根本不需要什么确定结果,但从此有一大堆研究却绕不过它了,必须先把它干掉。
无视它忽视它,将来乃至马上就内心不安宁乃至被笑话的会是谁?
搞《尚书》的人绕得过去?搞甲骨文、古汉字、夏商周断代的人绕得过去?搞先秦两汉政治\思想\哲学的呢?搞儒学研究的呢?
这就是一个巨坑!已经挖出来了!
怎么办?时间越久,知道的人越多,事情越严重。
天书,以为是叫着玩儿的么?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18 01:10:00 +0800 CST  
岣嵝峰
西方有两大神秘组织,翻中文后用的字是这个
峋山隐修会
骷髅会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23 00:27:00 +0800 CST  
天柱山最符合岣嵝二字。这山上哪天找到了禹碑原始物件,一点也不奇怪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24 09:39:00 +0800 CST  
老子,庄子,甚至墨子,都是宋国人,和孔子一样,殷商后裔。周代之学术文化顶尖人物,全是殷商后裔,岂偶然哉?道儒墨法,其本源真地是周文化么?甲骨文是殷商文化中埋藏失落的一部分,但儒道墨三家显学文化,其来源末尝没有殷商文化遗传。蝌蚪文未必不是殷商时乃至更早先就有的。
蝌蚪文\洪范\禹碑未被证实是新莽伪造之前,这一假设是有可能成立的。禹碑没解读前,难以大胆作出这样假设,只能从历史文化文字应有发展逻辑推导。禹碑解读后,这个假设可以大胆提出了。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4-29 16:12:00 +0800 CST  
77个古文字,个个不重复雷同。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字典,二是启蒙课本《千字文》。而禹碑原初功能作用,也正是这两者。千字文,南北朝时就有。可见,上有所命时,这种顶级文字游戏还是有人去玩的。

楼主 张其良天枢  发布于 2019-05-08 14:51:00 +0800 CST  

楼主:张其良天枢

字数:11374

发表时间:2019-04-16 20:0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9-19 16:28:32 +0800 CST

评论数:2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