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重大集会着汉服倡议书

天下林氏几乎都尊比干公为太始祖,林坚公为受姓始祖,而林坚公相传为比干公之子,比干公为子姓后裔,子姓源于垂衣裳而天下治的黄帝,故林氏拥有黄帝血统,我们以此为荣。
林氏发源几千年来经过不断的繁衍播迁,如今已遍及全球,名人辈出,形成许多著名的郡望、堂号,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祭祖、恳亲、交流集会,在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集会中,究竟什么样的礼服才能承载起这份文化重任,才能够加强团结,让海外宗亲感觉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汉族同胞与其他兄弟民族一同创造美好的明天?已走向世界,被认为是汉族传统服饰的现代唐装亦或是旗袍、马褂和长衫?不,不,现代唐装是近些年的事,而旗袍、马褂和长衫也只是民国时期改进满族服饰而来的,不能成为我有几千年历史的林氏的礼服。那还有什么服饰可以作为我林氏的礼服?只有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的汉服,才能承载起我林氏几千年的文化,体现出汉族人民的神与气。我们在历次的迁徙中保存了中原的优秀文化与衣冠制度,然而,汉服却在三百多年前因满清入关受到重大打击。
作为华夏族的一份子,我林氏的命运与其他同胞一样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发生许多过迁徙的事件,其中著名的大迁徙便是晋永嘉之乱迁徙至闽而成为巨族,当时中原地区大规模战争不断,内徙的周边部族相继建立君主制政权,强大起来威胁到西晋政权,并最终酿成永嘉之祸,中央朝廷受到威胁,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根据《三山志》记载始入闽者八族,而林氏为八姓之首,因此,我们也常以这为荣。然而,我们还有多少人理解这“衣冠”的真正含义?
衣冠有指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如《管子·形势》:“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又有代指缙绅、士大夫(如《汉书·杜钦传》:“茂陵杜邺与钦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钦为‘盲杜子夏 ’以相别。”颜师古注:“衣冠谓士大夫也。” )。让我们骄傲的是我们中原华夏后裔的身份,衣冠,是华夏民族(今日多称汉族,华夏现多指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最直观的标志,《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注:“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传承着先辈的优秀文化和礼仪之邦的荣耀。
元代蒙古族的入主中原未改变我们的礼仪服饰,而清代满洲统治者却因“剃发易服令”改变了我们的民族,亦改变了我们的面貌,汉族人民为了反抗这一压迫与削弱民族意识的命令,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最终造成了“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的惨剧,许多汉族同胞遭到血腥的屠杀,一些不愿剃发易服的人遁入空门或逃往海外,汉衣冠由此在中国逐渐被遗忘,汉族人民被迫穿上满族服饰,丢失本民族的灵魂。尽管“剃发易服”政策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它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满洲服饰早已“风靡”中国,旗袍、唐装等甚至“走向世界”,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汉族传统服饰的象征,三百多年后的今日,还有多少汉族人民忧忆汉衣冠?
或许有人会认为汉服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发展,缺乏生命力,应顺应历史潮流将其淘汰,况汉服在气候不同的地区也很难统一穿着,在南方炎热地区更不该穿了。汉服虽然在三百多年前消亡,但那只是人为造成,并非历史的淘汰,而今日仍有人开始再次穿上汉服,这表明并非汉服无生命力;汉服是我们汉族先辈生活在中原一带所发明和穿着保留的,与我们现代气候当然不同,然而,我们不能只是为了这个忘记汉服,我们作为礼服还是可行的,毕竟并非要在不适宜的情况下一定每天穿着。汉服究竟能不能重新焕发生机,需要时间的检验,需要汉族人民的努力。
在经济与科技日渐发达的今日,作为炎黄后裔,华夏(多称汉族)子孙,我们林氏族人应站在时代的前列,发扬祖先中正爱国,不畏艰险的精神,将我们的传统服饰——汉服,发扬光大,在重大集会着汉服,表明炎黄子孙不忘先德,林氏族人永念祖恩。
鄙人才疏学浅,文中若有不足之处还望海涵,写此文并非要发起民族矛盾和民族斗争,只希望借此文能让各位宗亲知道、了解我们汉民族的服饰,更希望我林氏重大集会能着汉服参与,发扬祖德,永裕后昆!

西河林氏晋安六十世广东揭阳林萍
共和国六十五年甲午元夕于鹅城寓中谨撰

楼主 LINJIAHOUREN  发布于 2014-02-15 17:29:00 +0800 CST  
谢谢支持


楼主 LINJIAHOUREN  发布于 2014-02-16 17:06:00 +0800 CST  

楼主:LINJIAHOUREN

字数:1754

发表时间:2014-02-16 01: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2-17 17:03:56 +0800 CST

评论数:4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