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言原创】天上掉下条大黑龙【作者转发】

@火旺教授发表了龙形考的思考《中国龙形生物研究思路浅析》,我表示赞同。里面引用了大量我撰写的《天上掉下条大黑龙——还记得“陈家围子坠龙”和“营口坠龙”吗?》的内容,现将全文搬运到贴吧。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37:00 +0800 CST  
这篇文章,想谈一本书,以及这本书带我走进的一个荒诞的目前也只能用逻辑在支撑的世界。我的认识还无法超越这本书的认知。因此,但愿这篇文章能让更多地人去阅读这本书,或将它彻底证伪,或与我一样,继续发问,继续推敲。
这本书讲的,是关于“龙”是否真实存在(过)的问题。
(一)一本无法绕开的奇书
在深读五遍后,我才敢向喜欢推敲的朋友推荐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人写的这本离经叛道的书——六年前,当马小星和他的《龙:一种未明的动物》进入视野时,我曾经对这种“民科”不屑一顾。
这本“荒诞”的书令人意外——一种一直被现代科学“无证据”证伪的,为闻一多“图腾说”所盖棺论定的想象生物——“中国龙”,有可能“真实存在”!作者谨慎认为,在中国卷帙浩繁的典籍中反复提及的“龙”或许是有其生物原型的。而这种生物原型与蛇、鳄、鲸等闯入人类历史依旧存活着的生物并非一源,有可能来自于温和湿润的石炭纪某种鱼性未泯的、介于从鱼类向两栖类进化的孑遗生物。
这本书从龙的生物体征出发,围绕史籍、经籍、民俗所透露的关于龙的体态、活动、饲养方式记录,结合历史考古、古生物考古发现建立起了令人折服的逻辑链条,但作者在搜集资料方面却用了在缺乏实体证明情况下既笨且苦,却也相对谦虚诚实的方法——
作者将上溯至春秋,下迄于民国的“见龙”记录进行了集中而系统的梳理,而他坚持的原则即是剔除掉一些明显作伪的记录:1.因政治企图而作伪的记录。比如元和二年汉章帝为求祥瑞免除发现凤凰、黄龙的亭部两年租赋后民间累计造假发现黄龙44次,凤凰139次,《宋书?符瑞志中》照抄不误,而这些记录在《续汉书?五行志》中借小吏之口道破了其中因缘多系冒功领赏而以讹传讹。2.将古生物化石或其他动物误作“龙”的记录。明清两朝多有将发现于地底的古脊椎动物化石误作龙骨的记录,以及古籍中也记载不少大蛇吞牛鹿而角余口外误作龙的记录。3.超越生物学意义的自然现象和不明飞行物的记录。诸如龙卷风在唐以后的记录中常简略为“龙”,夜晚大气中的发光现象也被明清两朝地方志归纳为“龙”等。他的归纳虽不尽全面,但这种以剔除掉讹传、误认、冒用为前提的基础研究却令人不禁思考:
被不断筛选的记录中,难道还真有不能被剔除的“铁证”吗?
有。在这些良莠不齐的史料中过滤检索,我们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一个在空间上跨越中国不同区域,时间上绵亘长达两千年,却在具体情节上和细节上有着惊人一致的“基本事实”——
从曹魏太和七年,即青龙元年(233年)正月,现河南省郏县东南摩陂(亦名龙陂)一口井中发现“青龙”引得魏明帝率臣僚围观画图作赋以来,曾经上至朝堂,下至村野,都发生过数十、百人共同围观一种从天而坠的,长时间趴伏在地表,鼻嘴类牛、头上有角状突起、满身鱼鳞可开合、颌下有硬须、身如蜥蜴、体表润滑且腥味浓烈、四肢无力、尾部细小的类鱼生物;而这种生物对水的依赖性极强,对雷雨的敏感度很高,一旦坠陆,便疲软无力,而在雷雨后便能借势飞腾离开。中国古人对于这种生物的敬畏和友好,使得绝大多数坠龙事件都演变成一场极具人文关怀的拯救行动——人们替这种生物搭建凉棚,不断浇水直至雷雨到来。而几乎所有的目击记录显示,这种类鱼生物的面貌“与画像上的龙长得几乎一致”!
在这些几近荒诞的文字记录之后,距离我们这个时代不过70年的时间,这种神秘而古老的动物居然在1944年8月下旬松花江南沿沙滩上再次出现,成百上千人用实际行动演绎了古籍中被反复描述的“拯救坠龙”的行动!这些都被一位诚实的老人——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蒙古族自治县泰康镇对山奶牛场退休干部、共产党员任殿元分别于1989年5月和1993年5月两份翔实而严谨的口述材料细致还原。其中1989年的口述记录被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外书摘》“人间奇事”征文选中于当年12月刊登。
而任殿元所回忆的场景与距离他不过105年前的,《永平府志》所记载的道光年间发生在滦河下游滨海地区的坠龙救龙事件几乎一模一样。(书影非常清晰,大家可以自行阅读任殿元的目击记录)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38:00 +0800 CST  
作者(似有腿疾,行路困难)本着更加严谨的态度,忍着病痛前往事发地点开展现场调查和外围走访;在本人身体不允许的情况下,又委托友人自费完成了2次野外考察。作为一名与研究机构无利益瓜葛,又不为任何权威背书,仅仅出于对龙生物性保持兴趣的爱好者,无论他的论证方法在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存在多少瑕疵,他这种研究态度及掌握的研究情况,却已令人不得不重视他提出的如此严肃的问题:一个传说中的生物,有可能(曾经)真实存在。
关于这些口述材料的书影,只要细加检索,在互联网通达的今天相信但凡有心人都能找到。但我还是推荐有兴趣的看官去触碰这个问题时,浏览那些断章取义的节录是无法与阅读这本下了苦功的书相比的。(用任何搜索引擎搜索书名,即有完整版的书影下载,请原谅对于作者著作权的忽略,但这本书确实已经绝版了,据说十几年前藏书市场这本原价9元的书就已经飙升至200)
我用了一千余字的篇幅尽可能还原了这本近50万字的著作,不仅仅是出于这本书在我心中长久以来留下的无法消解的震撼和冲击,更是想继续追索,那些在马小星书中案例之外的,且又符合马书所剖解的“龙”原型的近代案例,能不能为“中国龙”的踪迹添上一些新的思考方向?
(二)马著中被遗忘的细节
1、关于“龙”的形态分类。
马著未就这一问题深化。在他所整理的史料中,我发现,史料中目击到的龙在归纳了“腥臭”、“体表润滑”、“着陆无力”等共性后,在外形上,作者无意或不能一一进行严格区分。龙在史料中并不是一种稳定外形的动物,它可能是现在习见、宋元之后的蟒蛇带爪状的物体,又可能是汉代考古发现的画像砖中昂首走兽状物体,也可能是河南濮阳仰韶文化遗址中的与蚌壳虎身量相同的蚌壳龙形状。被我们司空见惯的“神龙见首不见尾”、“龙游浅滩遭虾戏”、“画龙点睛”这些成语俗话,一旦联系到龙的生物原型和“坠龙”在陆地上各种表现,似乎包含着更为深刻的寓意。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40:00 +0800 CST  
中国人对历史记录似有一种畸形审美观:不喜具体细琐,更重微言大义,对画图更是只重其意,不重其形。尽管魏明帝带着臣僚画出了井中盘桓数日的“青龙”,五代南唐的画师董羽以画龙“绝类真龙”而出名,南宋使臣洪皓在羁留金廷时写下的《松漠纪闻》中记载了一条为金国内库所珍藏的辽太祖亲射的黑龙遗骸,具言“类似董羽画中之龙”。但龙究竟长相何许,历史之残酷,居然没有让一幅董羽的龙画得以流传。而流传于世的只有董羽《画龙辑议》中关于如何画龙一段“三停九似”的残篇:“三停”分别是自首至项、自项至腹、自腹至尾;“九似”即“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角似鹿,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凤。”在北宋画家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他又对董羽的“三停九似说”进行了改良。九似应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马小星考证应为兔字之误),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郭氏理论自此成为龙形象“三停九似”的标准理论,这些论述又在罗本的《尔雅翼》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进行了推广)
三停九似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董的依据是什么?他是否亲眼见过龙,以至于对这种物体的描述进行了定义式的总结?当时有没有人对这种定义提出质疑?这种说法的推广经得起其他画家在创作时的推敲吗?郭的改良依据又是什么?他为什么又要在董的基础上再进行修改?这种修改能让接受董羽画法的人信服吗?我谨慎的怀疑,在董羽和郭若虚的年代,这些画家圈子内或者在北宋徽宗朝翰林国画院这样的集大成机构,是否存在龙原型的创作底本,类似于某种写实图样?而董、郭二人的总结本作为艺术创作的提炼却因切近生物原型,以至于“三停九似”的艺术创作法则能在罗本的《尔雅翼》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类以“考据精博,体例谨严”著称的论著中被认可推广。
当然,董、郭二人在关于龙形象的描述上都存在问题。他们只描述了物体的局部(董说了足似凤,郭甚至细分到了爪和掌),却对整体置之不理。究竟龙的外形整体更形似哪种动物,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解答。世界上真的存在拥有这么一堆东西拼接的动物吗?董说龙“腹似蛇”,郭说龙“项似蛇,腹似蜃”,为何我们在明清两朝的画龙中,看到最多的却是“身似蛇”?
值得注意的是,董羽擅画出水龙,其龙常作“鱼鬣鱼尾”。而这种形象在明代飞鱼服中尚有体现。但在明代中国龙的概念中,“飞鱼”和、“蟒”、“斗牛”、“麒麟”一样,和“龙”是有严格区分的。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40:00 +0800 CST  
其实,宋以后,中国所传龙图距离董羽的“鱼状龙”已经越来越远了,包括日本、朝鲜等受中华文化圈辐射影响的国家,其所画龙图都受到了一个与董羽齐名的中国画龙大师——南宋画家陈容的影响,“世谓董羽之龙惟妙肖鱼,不似陈容所绘类兽也。”陈容的龙就是“身似蛇”。而对于一个同样的生物,两个深受中国画传统浸染的“只重其意,不重其形”的画家,究竟画出的东西有多大差别?
我们可以看下日本龙图、高丽瓷龙形纹和陈容传世绘本的比较:
失传了的董羽的“鱼龙”和传世的陈容的“兽龙”为何有差别,难道他们所见的不是一个东西吗?是否有这样一种可能:在进化过程中,龙存在多种形态的分支?其体表颜色不同,体型大小不同,身体某些器官(犄角、爪子等)比例、个数不同。翻阅古籍,比如《唐年补录》中的腹白掌红的“青龙”,《明史•五行志》下“赤首黑身”的“黑龙”,《夷坚丁志》中的“头戴双角,形似蛟龙”的螭龙等,而当中的称谓多数是以目击者不容置疑的口吻转述,仿佛在距离我们时代较远的古中国,人们已经有了一套成形的、对于不常见的却认为是实有其物的“龙”的某种划分方法,以至于在如今的文字流转中保留下了“蛟、螭、虬”这样的对于不同外形类龙生物的描述?这个坚固的常识经验积累如果没有集中观测、了解,经过几代人的归纳整理,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也促使人饶有兴致地继续探究下去。我想,关于龙的常识性分类法,是否值得有心人在史料上再下一番功夫呢?
2、关于任殿元“观龙记录”
对任殿元口述史料的重视和推广是马著的一大功劳。
我相信任殿元所见到的一定是一类与史料中普遍观测到的类龙生物最为相近的一种生物。他所观测到不仅和史料中经过萃取提炼的诸多共同点相似(比如鳞片可动、体表润滑、四肢无力,腥臭难闻,雷雨飞升等),更能一一排除掉现代人所较为熟悉的鱼类生物和远古爬行类动物。
在他的口述记录中,有一段赘语容易让人忽略。我抄录如下:
你爷爷(任殿元向儿子任青春口述,指任殿元父亲任佰金)眼尖,指着前边说:“快看,瞅那外形准是一条鲂鱼(作者自注,根据任殿元老人音译,应该是鳇鱼,鲂鱼既非大型鱼类也不在黑龙江)”我常听他讲鲂鱼显灵的事儿,只是从没见过,因此就更加感到神秘,脚下的步子也加快了。到眼前一看,可把我们吓呆了。一个黑色怪物,直愣愣卧在哪里,足有十好几讨长……那形状和咱们东北马蛇子一模一样……它尾巴形状极像马蛇子尾巴,不同的是,上面有鳞……它的鳞是圆的,似乎有一端略有一些尖,也就是说,形状特别像鲤鱼的鳞。那鳞也不是透明的,而是有颜色的……它的鳞是可以自己抖动的,水边的苍蝇多,鳞片一动咔咔直响。”
第一次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怀疑任殿元见到的可能是一条(变异?)的黑龙江达氏鳇。就在2014年8月30日,一条名为《黑龙江渔民捕获537斤达氏鳇 女子花6万元买下放生》的民生新闻被媒体所广泛报道。黑龙江盛产鳇鱼,而鳇鱼作为大型食肉淡水鱼类也可以长到近千斤。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41:00 +0800 CST  
但是,任殿元又说了,这生物很温顺,且有气无力,而达氏鳇性情凶猛,需成年男子数人才能制服;更重要的是,这家伙带着鳞片,而达氏鳇是没有鳞片的。就任殿元反馈的两段目击记录显示,他和父亲任佰金、谢八、丛来顺等人作为常在黑龙江上走船的渔民,对于鳇鱼应该是在熟悉不过的,而江中各类鱼生他们也不会如此大惊小怪,我相信,他的话较之一般目击者,更有使人信服的理由。
作者马小星曾委托任殿元儿子任青春及好友戴淮明向任殿元老人出示多张翼龙类、恐龙类的古爬行动物图片,都被老人一一否定了。但老人唯独对二叠纪异齿龙(Dimetrodon)产生了兴趣。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41:00 +0800 CST  
他认为,假如把这个生物的帆状物去掉,就有几分像沙滩上见到的“黑龙”,但那龙嘴是闭着的,嘴形像鲶鱼,嘴边有须子,头上耸起角,脖子还要略长一些,身上长满鱼鳞。(这样的画面,请自行脑补)
我一直希望有古生物研究人员可以将任殿元所见的生物复原出来。不知这当中有多大难度。如果目前仅凭这段文字资料,能否还原出这样一个生物,古生物古脊椎动物研究者能否以此为蓝本进行复原?
由于是路过的渔民,观察到“龙”的任殿元和他的父亲只能选择离开。而当他二天再去事发地点观察时,现场只留下了“只剩下一条深沟,沙子里还留有浓烈的腥味”。
后人如果要继续推进研究,我们是否应该查找下,当年与任殿元父亲任佰金一起打渔的谢八、丛来顺等人的后人能否找到,当年这场见闻,在这些人的闲话时,是否有类似回忆?对于扶余县陈家围子的具体地点是否应该继续追寻?沿水域附近人群有无该目击记录的补充?这些工作我想还是值得再继续做下去的。毕竟,70年的时间还不至于把这些记忆冲刷得一干二净。
3、关于龙坠落地点的统计及其他
如果我们对马著为已经整理出的坠龙地点做出更加细致的统计,应该可以整理出自先秦至近代坠龙地点在现今地理上的分布。这个工作我想还是可以做一做的。根据坠落的方式看,龙经常是晴空万里之下忽然无征兆坠落在某处的,部分随之后的雷雨而走,部分因干涸而死,根据统计,我们能不能依据目前的地理数据资料,整理这些地点的周围水系(包括地表河流、湖泊,地下暗河等)分布的情况,是否需要再进行更深入的田野观察,结合当地风物,为这类记载提供更扎实的事实根据?更进一步的问题便可以提出:该地区发生坠龙时的具体历史时间内发生过怎样的自然变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以什么样的周期,龙会冒着离水的危险拿奋腾空?能否归纳出某些共性?根据坠龙地点分布以及本地区坠落次数,龙究竟是长距离迁移动物还是短距离运动的动物?
龙的升坠问题是龙的生物性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进一步注意到《周易》中“以龙取象”的问题。易的卦辞是取象自然,是以常见之物卜吉凶。乾卦取龙为象,不正是说明龙在《周易》成书前后的古史期,很有可能是自然孑遗的活物吗?否则又如何以一种虚妄的生物作譬,取信问卦定吉凶的大众呢?
举例:《易》中“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乍看之下,不知所谓何物?联系历史上如此之多的坠龙案例看,为何“无咎”,正是取龙坠渊则平安,落地则凶险的自然现象。再比如, “初九,潜龙勿用”,联系《易•系辞下》“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不正是说明秋分之后,龙归冬眠,春来尚早,以此譬喻当人非其时的时候,要学会藏,学会忍,厚积薄发,以待良时吗?而从生物学的旁证出发,为何魏明帝会在正月的井中看到青龙,不正是冬日井中的地下水温高于地表水,蛰伏冬眠的“潜龙”通过联通地下水的井口运动到地表吗?
问题似乎变得越来越有趣。
而令我更加兴奋的是,沿着任殿元这份目击记录寻找,发现在此之间的十年间,东北地区关于坠龙的记录居然多达数条,也就是说,与古人言简意赅的“记录”相反,当代人有可能记录下这一神奇生物更多的线索。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41:00 +0800 CST  
(三)陈家围子之前的“营川坠龙”事件
1934年8月上旬的一天,辽宁省营口市辽河入海口附近一条“坠龙”被惊异的农民发现了。这一次,龙没有等来带它“拿奋腾云”的雷雨,它死了。它给一直苦苦追索它行踪的人留下了一样东西——如今唯一一具进入人类视野的疑似“龙”的骨骸。
现在已经无从考证,究竟是任殿元的口述吸引了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起更早的尘封在历史档案中的坠龙事件,还是由于这件事本身的独特性导致《中外书摘》的编辑选择去相信并刊登任殿元的回忆记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营川坠龙”在观测过程上的完整性、传播上的系统性、拥有实证支撑方面较之任殿元的单方面口述要经得起推敲许多。
这份记录之可贵,在于被当时关东地区发行量极大的日资报纸《盛京时报》完整地记录了下了事情的全过程。报纸分别于7月28日以《龙降酿灾》、8月11日以《天龙降?长三丈有角四尺——农民刈苇中无端发见》、8月12日以《“巨龙”全体二十八节,臭气参天,观者塞途》、8月14日以《营川坠龙研究之一:水产学校教授发表“蛟类涸毙”》、8月17日以《龙骨由县发给师校作为标本》为题刊发了5篇追踪报道,而被一部分对坠龙事件了解的人熟知的,就是8月14日以《营川坠龙研究之一:水产学校教授发表“蛟类涸毙”》一文,因为,这篇报道还配发有史以来唯一一具“龙骸”的照片。遗憾的是,这具曾经存在的骨骸在被当地水产学校收藏后由于东北混乱的局势而在建国后丢失了。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42:00 +0800 CST  
关于这张照片的知名度,相信对CCTV探索类栏目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央视曾于2004年和2008年两度在营口市史志办公室的帮助下对其开展破解报道,但两次结论并不相同。前一次以鲸骨拼接而成草草收尾,结果引发当年目击证人的实名质疑,第二次不敢轻下结论而以专家观点证明是“原始牛”或是象类化石而尴尬结束。从鲸尸到化石,屡改说法的CCTV栏目组在“营川坠龙”的研究中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的。在缺乏实体遗骨的前提下,我们是不是至少也应该看看报道本身再去证实或证伪?
应当承认,“营川坠龙”不是《盛京时报》一次简单的骨骸围观记录,而是连续三次由不同人群目击到的活体、尸骸和骨骼的观测记录。
我大致整理了这场连续观测的时间线:
1.第一次观测
坠龙第一次被发现是1934年夏7月28日暴雨前后在营口市天空被发现的。根据《盛京时报》7月28日报纸以《龙降酿灾》的报道描述,当日,一条龙在营口的天空降而升,弄翻三只小船,卷坏工厂房子,九人死亡,掀翻停在车站的火车。而在此前后,营口地区一直未能放晴,全市笼罩在大范围降雨的天气中。
关于这条“云龙”的踪迹,有四位营口当地的老人回忆了儿时看到的这一幕。7月下旬某个下午5时左右,蔡寿康和黄振福、张顺喜以及曹玉文等几个孩子在外玩耍时,蔡寿康突然发现在营口市造纸厂方向的天空有一条“龙”,他立刻告诉黄振福、张顺喜和曹玉文,小伙伴们同时抬头往天上看,同时看到了“龙”。据《北方晨报》2004年12月3 日对健在的曹玉文(78岁)等人的采访,我们看到了如下一幕:
“也就是15秒左右的时间,当时是阴天,那条‘龙’是灰色,在云中动弹,动作和蛇一样,和现在画上画的一样,头如牛头,头上两只角,是直的,嘴上有胡须,两个长须,大眼睛凸出,身长大约10多米,身上有鳞,四只爪,和现在的鳄鱼爪一样,尾巴像鲤鱼尾巴。”
看来,在7月28日前后的日子里,这条云龙的活动很频繁。而根据《龙降酿灾》的报道线索,这条“惹祸”的龙在本月上旬曾在营口市出现过!而且,它也和任殿元十年后在黑龙江边观察到的情况类似,曾经从天而坠,奄奄一息地趴伏在辽河的岸边。
在本月上旬的某天,营口市田庄台(现归盘锦市大洼县管辖)大辽河上游发现一条“活龙”,人们用苇席给它搭建凉棚,挑水浇身,寺庙僧侣每天为它作法超度,大约过了三四日,一场及时的暴雨后,它就消失了。
据健在的肖素琴老人回忆,那年,她9岁,她爸爸是给地主赶马车的,当时很多人都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于是赶到那里。爸爸就把她放在马背上,扶着她看。她所看见的“龙”方头方脑,眼睛很大,还一眨一眨的,而身体为灰白色,弯曲着蜷伏在地上,尾巴卷起来,腹部处有两个爪子伸着,而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觉这条“龙”有气无力,眼半睁半闭,再加上眼睛有些发红,很多人都说是天气太热的缘故,于是在龙的上面搭了个棚子为它避暑,还有人抬水往它身上浇,让它得以“解暑”。后来,下了很长时间的大雨,这条“龙”就不见了。
目击者说它与画上的龙模样一致,有四个爪子和像鱼一样的鳞片,嘴上两个大长须,大眼睛凸出,身长大约10来米。这和任殿元观察到的“黑龙”几乎一模一样。
2.第二次观测
第二次目击的时间比较明确。在《盛京时报》和建国后编纂的《营口市志》都有明确的时间和地点记录。
8月11日《盛京时报》以《天龙降?长三丈有角四尺——农民刈苇中无端发见》的报道描述了1934年8月6日的下午,辽河北岸东小街农民在辽河北岸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的芦苇荡中,发现了一条奄奄一息的“乌龙”。根据报纸描述,“那龙眼睛半睁不睁,尾巴回过来绻着,两爪子在前边。龙离开水后变得干巴,都要生蛆架势。”而据刘刈向记者回忆,这条乌龙的叫声类似“牛叫”。请注意,这个时候,龙还是活着的。
在8月12日《“巨龙”全体二十八节,臭气参天,观者塞途》的报道中,事情有了进一步发展。8月8日,这条龙第二次又出现了,这一次,它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看管苇塘的一名卢姓工人循着浓烈的腥臭味发现了这条龙,此时它已不是活物,而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带皮肉的尸骸。据《营口市志》记载,营口市西海关附近一防疫医院曾被当地要求派员穿着白大褂,给已经生蛆的动物尸体喷射消毒水;而营口市伪第六警察分署即组织人力,将其尸骨分解后运到南岸,仅鳞片就装了两大筐,在西海关前空场上按原状摆放任人参观。据说,附近城市前往营口的火车票一度售罄。
这篇报道最有价值的部分,是详细记录了8月12日龙骸的情形:
“龙体气参天,头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宽三寸余,附于脊骨两侧为肋骨,每根约五六寸长,尾部为立板形白骨尾,全体共二十八段,每段约尺余,全体共三丈余,原龙处,有被爪挖之宽二丈长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该龙骨尚存有筋条,至皮肉已不可见矣。”
在《营口市志》第一卷中关于坠龙的记述的也有一段类似的记载:“1934年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
这个活体明确被描述为有爪子,而且还用“爪”挖了一个近17米长,6米多宽的土坑,说明“龙”后曾经挣扎过;以及尾巴会“回绻”。而它的骨骸显示,头部左右有三支状双角,长约10米(三丈有余,每丈约三米),且脊骨为28-29节。包括CCTV在内的官方研究人员在接触这段材料时,都会竭尽全力在已知生物的范畴内寻找答案,他们更愿意相信,根据动物行为,这是一条搁浅的习见于我国黄海海域的须鲸。
仅根据这些材料,就至少有两个对“鲸说”的疑问:
(1)请注意:这个生物是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的芦苇荡中被发现还活着,而它死亡时是10公里,也就是说离大海更进一步。在人类已知的观察记录中,搁浅的鲸,在陆地和浅滩上几乎没有行动能力,它是怎样在不借助任何外力的情况下,先来到距离入海口的20公里处,然后又自己挪动到距离入海口19公里的苇塘里呢?
(2)乌龙的外形描述与我们目前所知的任何鲸类形体特征都不相符合。鲸搁浅一般在近海滩开阔处,且多侧卧或仰卧,两侧的鳍状物是不可能摆在身体前面的。查阅可知,须鲸的脊骨是56节,而这具龙骸的脊骨是28-29节。近代生物科学告诉我们,任何脊椎动物个体不会因为年龄的变化而在脊骨数量上发生如此悬殊的倍数级变化。
退一万步讲,这就是一头鲸。那么,它的腐烂速度是不是也太快了?在我们习见的鲸类搁浅报道中,鲸的腐烂速度是比较慢的。中国新闻网曾经援引外电2013年12月21日的报道称,在加拿大东南部的布雷顿角岛(Cape Breton Island)附近的海滩上,有四头领航鲸与一头海豚尸体在沙滩上停留长达两周,因无人清理已经开始腐烂。搁浅的鲸在两周14天后才开始腐烂。那么,仅从8月6日发现苟延残喘到8月12日在营口西海关前空场上展出骨骸,不到十天的时间,这条乌龙怎么就变成了“尚存有筋条,至皮肉已不可见矣”的白骨尸骸了呢?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42:00 +0800 CST  
我注意到,在地方志中是有关于“龙尸腐烂”的记录的。道光《永州府志》卷十七引曾钰《宁远志》记载了一段关于“龙尸腐烂”的描述:“成化中,丹桂乡民田苗甚蔚。一夕雷雨大作,有巨物压苗,横数亩,乃坠龙也。越旬日,鳞肉腐尽,民拾齿骨归。” “越旬日,鳞肉腐尽”,龙的腐烂速度,被记录为“越旬日”的十天左右。龙在十日左右即鳞肉腐尽,是否因其浓烈腥臭使得食腐细菌得以滋生,加速其腐烂,与鲸类相比,龙的腐烂速度显然要快许多。
3.第三次观测
第三次目击记录就是由历史上唯一闯入人类视野的这具所谓“龙”的骨骸照片带来的。
在8月12日《“巨龙”全体二十八节,臭气参天,观者塞途》的报道中,已经详细记录了龙的头骨、脊骨、肋骨、尾骨等情况。但具体这个物体是何形状,不能亲赴营口观察的人们直到8月14日才从《盛京时报》的《营川坠龙研究之一:水产学校教授发表“蛟类涸毙”》报道中看到了它的真影。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42:00 +0800 CST  
这位水产学校的教授的身份是营口水产高级学校(正式名称是省立营口水产学校)渔捞科张姓老师,他作为业内专家判定“确系蛟类”。
所谓蛟,在马小星的书中,它被分析为是与龙有着不同体征的某种大蛇。但在中国传统分类中,蛟龙并属是事实。所谓蛟类,亦即龙类。假设这就是一头鲸,那么当时在现场看到这具鲸类尸骸却得出“蛟类涸毙”的水产学校张教授,是如何打破围观渔民的固有认识,且要说服报纸记者,以媒体的声音为支持,对一条鲸尸发表是“蛟类”的论断的,这显然无法成立的。
根据这豆腐干新闻一句不被人关注的角标“营川坠龙研究之一”可以得知,这个研究应该是有下文的。如果这是一头鲸,那么它在之后的研究中,很容易被其他生物学家轻松击破,为何没有了下文?(可惜目前研究只纠结于这篇留有图影的报道,尚待继续探究有没有其他途径获悉后面几期研究的内容)
这张“不可能”的照片里有太多神奇的地方。
(1)脊骨和脚爪问题。
在否定“鲸说”的有力例证中,脊骨数量是一个关键问题。但我发现,《营口市志》和《盛京时报》在描述脊骨时并不一致。前者是29节,而后者是28段,这一数量上的不精准对完全否定“鲸说”是存在瑕疵的。而且,在《盛京时报》的记录中,龙是有脚爪的,为何照片中却没有了呢?
关于脊骨数量变化的问题,我注意到了根据《营口市志》的记载,龙骨的运输是“伪营口第六警署”派兵运送的。但如果在运送过程中发生骨骸被盗窃的情况呢?这就不好说了。我们不能保证这些“兵油子”不会在中间做手脚。因为,在中国古籍残章断片的记录中,龙的尸骸一旦被人发现,其龙骨、龙鳞等身体部件是很受发现者欢迎的东西。
南宋使臣洪皓被迫羁留金国时获悉的那条黑龙遗骸,就是被人截去了双角。截取龙角用以收藏,在五代时收藏古物者中便不乏有这种癖好的人。清人袁枚在其《续子不语》卷七有记载“乾隆辛亥年八月,镇海招宝山之侧……有两龙互擒一龙,捽诸海滨……始堕地……乡人竟分取之,其一脊骨正可作臼。”
由此可以有一推测,脊骨从发现时的29节到展览时的28节,缺少的这一节是否存在被人偷盗的可能?而鳞片和脚爪的丢失,是否也是因为有人起了贪念?
清末小说家吴趼人在其《我佛山人札记》中就记载了其同乡李山农的仆人从市场上“斫一爪归,其大如婴儿腿,腥膻不可近……鳞为方式,其纹亦多作正方形,累无数薄层而成,其大如掌,灿烂作五彩色。”
试想,一群警察在搬运这对腥膻不可闻的尸体时,一定发现了鳞片和脚爪对于搬运者而言,是奇货可居的物品,搬运当中拣其有价者藏匿,借此牟利,是完全有可能的。这也就是为何我们在照片中丝毫看不到龙爪和鳞片的痕迹。
(2)头骨问题。
许多有志于破解营口坠龙真相的人都对这个硕大的不成比例的龙头骨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
关于这个头骨,也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先说龙角。所谓“鲸说”奇葩逻辑的“插眼窝”,我觉得简直可笑,不值一驳。如果插眼窝都能把人唬弄得不惜花高价火车票来营口看,那只消一眼就可以把这个谎言戳穿。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43:00 +0800 CST  
搬运匆忙,不能一一将图片附上,请移步http://www.15yan.com/story/3rT76tDhX5P/。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08 11:44:00 +0800 CST  
回复@小小孩790: 确实缺乏实证,但当事人的目击记录和第三者的道听途说是两回事。而且,营口在那段时间并无洪水或内涝记录。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12 13:57:00 +0800 CST  


这是我多年的夙愿,即如实按照任殿元的目击描述,完成“陈家围子坠龙”事件中所谓“黑龙”的复原图。感谢来自专业从事动画工作的帅小伙@水龙吟童鞋的支持,以他扎实的美术功底和共同对龙生物原型的执着认识,一起对照原文完成了这幅复原图。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讨论修改,从草稿到这幅定稿图,我们严格按照任殿元的描述进行草绘和精修。现将成稿附上(尊重劳动,我们使用了不影响观看的水印,请见谅),愿意认真讨论的朋友可以对照如下任殿元的描述来看这幅图。
———————————————————————————————————>>>>
【头部描写】头像牛犊子脑袋那么大,略呈方形,上宽下窄,头上没有杈角,只是在前额上长了一个扁铲形状的角,像牛角,短且直,根部粗约10厘米。脸形和画上画的龙差不多,长着七八根长须子,又粗又硬,还直抖动,嘴形特像鲇鱼嘴,又扁又宽,嘴有30多厘米长,闭着,看不到它的牙和舌。
【身体和脚爪】身体10多米长。它的身子前半部分粗,由于是趴在地上,能看出接近大人腰那么高,估计直径得有1米多。后腿以后的部分是尾巴,比前身细,但很长,足有八九米。整个形象就像个巨型4脚蛇(东北土话叫马蛇子,即蜥蜴类动物)。它通身是鳞,脊背上的鳞是铁青色的,足有冰盘那么大,形状和鲤鱼鳞差不多。肚皮和爪子上的鳞是粉白色的,瞅着比脊背上的鳞鲜嫩,并且略小于脊背上的鳞。脊背上的鳞干巴巴的,像晒干的鱼坯子(干鱼)。它长着4个爪子,但看不准爪子有几个趾,因为爪子深深地插进了沙滩里,小腿比小伙子的胳膊还粗。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13 13:27:00 +0800 CST  
再贴一下任殿元对异齿龙的认可。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13 18:36:00 +0800 CST  
经过和@蕴水蛟龙(绘画者的百度ID)同学沟通,又进行了一轮修改。考虑到他还有本职工作,目前暂以该稿作为一个小结。口须考虑到任殿元所说的7、8根长须子是明显特征,结合陈容画龙时在脸部还有短而密的口须,考虑到器官组织的渐次生长,添加了若干短须(历代画龙在下颚及颈部有较密集的须状物,谨慎怀疑是口须的艺术虚构)。脖子适当进行了伸长,靠近头部处进行了收缩。任殿元关于身长的描述采用了尺、寸、米、公分混用的描述,难以有效换算统一,根据其第二次描述,整体身长12米,后腿至尾部5米,后腿至头部7米,前后比7:5,目前构图在画图软件中进行了比对,基本符合。至于尾部反折,目前可查蜥蜴类动物的尾部均有肌肉,而且龙飞升及在水中活动,尾部一定有肌肉牵引运动,任殿元并未就异齿龙的画图中尾部反折的表现提出异议,故依旧采取和异齿龙一致的画法。


楼主 太贰国主  发布于 2016-08-14 00:38:00 +0800 CST  

楼主:太贰国主

字数:12286

发表时间:2016-08-08 19: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30 19:56:51 +0800 CST

评论数:18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