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轩尼诗】干惟画肉不画骨 忍使骅骝气凋丧

从1991年获奖以来,他的作品在国内外获奖几乎没停,但与之相伴的,更多是对其艺术水平的质疑和断言。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09:14:00 +0800 CST  
1995年创作了《世纪风景之二》后,又有人说冷军已经到了颠峰。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09:34:00 +0800 CST  
1999年,他的《五角星》荣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金奖。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09:37:00 +0800 CST  
2007年,他用一年多的时间,画了一幅震惊美术界的肖像画《小罗》,这幅作品在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览中获得画院奖。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09:38:00 +0800 CST  
来个近镜头再看看细节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09:42:00 +0800 CST  
他的画作逼真到什么程度?当他的画作在深圳美术馆展出时,受到一位美术老师观众的投诉:“画家把画拍成照片开展览,画展成了摄影展,作为观赏者感觉受了欺骗!”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09:42:00 +0800 CST  
甚至有人怀疑他用了高科技,或者眼睛拥有某种超能力。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09:46:00 +0800 CST  
这样的画功也难怪会有人怀疑。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09:47:00 +0800 CST  
太逼真了呀!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09:47:00 +0800 CST  
面对质疑,他却笑言,他的眼睛不仅没有特殊构造,反而因为搞创作的缘故,有着900度的高度近视。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09:52:00 +0800 CST  
有一次创作还因为太兴奋,
居然突然晕倒了。
最后眼镜摔碎了不说,
鼻子上还缝了几针。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09:59:00 +0800 CST  
几十年来近乎痴狂的专注,让很多西方画家在看到中国的写实主义绘画后都惊讶不已,他们想像不出在古老的东方,会有人把西方的艺术推向极致。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10:01:00 +0800 CST  
“他的作品已经达到了‘细而不腻,逼真而又非真’的地步,甚至平行于欧洲古典大师级的绘画水平。”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10:01:00 +0800 CST  
伴随艺术水平高涨的,是其画作的价格飙升。《和秋》拍出1725万,上面提到的《小罗》拍出3136万。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10:03:00 +0800 CST  
站在冷军的作品前,即使你不懂油画,也能感觉到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透过层层油彩,他带给我们的是沉默、冷峻和深刻——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10:21:00 +0800 CST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10:21:00 +0800 CST  
逼真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10:22:00 +0800 CST  
好的作品要有风骨,要“有神”。而冷军用普通的画笔,把颜料和思想混合,在画布上汪洋恣肆地展示出,他对绘画的理解。在他手下,画笔有灵魂,作品有风骨。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10:27:00 +0800 CST  
《肖像之相——小唐》的人物,是清纯甜美无邪的,像西方教堂里的童女那样纯洁,她的形象和当下物欲横流的社会似乎有着鲜明的对比。少女那纯朴甜美迷人的形象,就像生活中的邻家少女一样。她的肌肤发着光泽,却又湿润。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10:37:00 +0800 CST  
眼睛是那样的水灵晶莹,以极细致的线条勾勒出来的秀发黢黑而浓密,衬托出纯真、甜美、细腻的粉红色脸庞。嘴唇上自然的红色与脸部肤色十分地和谐,就跟真的皮肤一样,已经完全看不出绘画手段的痕迹,似乎是高精度的放大照片,但又是实实在在用手工用颜料绘制出来的,真正达到了“细腻而不腻,逼真而非真”的大师水准。

楼主 友友永远  发布于 2016-05-24 10:40:00 +0800 CST  

楼主:友友永远

字数:6665

发表时间:2016-05-24 14:3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7-16 09:03:43 +0800 CST

评论数:37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