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牧破匈奴,看赵国边军战术体系

史记原文描述: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原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
首先,李牧只有雁门,代郡两个郡得地盘可以供应边军。仅仅两个郡要养20万部队是不可能的。所以楼主只取比例,以忽略兵力数据不准确带来的误差。兵员总数计算:轻车只有驭手,甲士,没有随车重步兵跟随,因此可以在草原上驰骋,杀敌故而按照一车三人计算。则轻车兵比例为2.3%,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建立了一支高速机动得轻骑兵部队,轻骑兵所占比例为7.7%。
接下来是赵军步兵部队,五万百金之士根据其以肉搏作战为主的方式,当为赵军重步兵。比例为:29.9%
十万射手,装备了强弓硬弩,为投射方式作战的轻步兵,比例为:59.9%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2-27 15:16:00 +0800 CST  
本文中兵种划分不以装备重量为依据,而以作战方式为依据。凡以投射方式missle作战的步兵为轻步兵。以肉搏冲击方式shock作战的步兵为重步兵。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2-27 15:18:00 +0800 CST  
附资料。
Archer Jones兵种战术理论体系
如上所述,这种假想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好应该先形成Archer Jones兵种战术理论体系
如上所述,这种假想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最好应该先形成理论并验证后,再应用于预测虚拟的情况。显然,本人没有能力完成这种工作,就算自己总结个理论出来估计别人也不信。比较可行的办法是使用已经有的成熟的并且是实用的理论。再一次,中国历史学研究在这个领域几乎是空白,只能求助于西方的研究成果。这里选用 的是Archer Jones, The Art of War in Western World(西方战争艺术)中的理论体系。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2-27 15:19:00 +0800 CST  
The Art of War in Western World是伊利诺斯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Archer Jones在其35年军事历史研究经验基础上的著作。作者总结了数千年军事史的大小战例,归纳出一套被证明是颇为可 行的理论体系。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2-27 15:19:00 +0800 CST  
首先,Archer Jones将冷兵器时代兵种划分为4类:
1。重骑兵,定义是采用冲击方式(shock)作战的骑兵
2。重步兵,定义是采用冲击方式(shock)作战的步兵
3。轻骑兵,定义是使用投射武器(missile)作战的骑兵
4。轻步兵,定义是使用投射武器(missile)作战的步兵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与一般的观念不同。这里“轻重”的标准并非铠甲重量,而是作战方式。凡是肉搏的一律为heavy部队,凡是射击的一律为light部队。显然,这种划分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阐述兵种特点 ,毕竟使用的作战方式决定了兵种的特点。不过由此带来的问题也需要注意。比如一名轻骑兵放下弓箭抽出战刀,或者一名轻步兵丢下弩拔剑,他们就自动变成了重骑兵和重步兵。当然,通常情况下他们都是不合格的客串者。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2-27 15:20:00 +0800 CST  
在理想条件下,4类兵种的强弱点可以归纳如下:
原则1:重步兵在正面防御时对于重骑兵占优。这个原则要求重步兵训练有素,使用长兵器。中世纪的民兵不算。拔刀的弓箭手不算。
原则2:重骑兵对于重步兵战斗队形的侧翼和后方有毁灭性优势。这点之所以能跟原则1同时存在,是因为古代战争中重步兵战斗队形在交战中转身对付另一个方向的威胁,是完全不可能的,几乎没有任何成功的例子。当然这个问题并非无法解决,下面会谈到。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2-27 15:21:00 +0800 CST  
未完待续,不许插楼!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2-27 15:21:00 +0800 CST  
更新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01 12:43:00 +0800 CST  
原则3:轻步兵对于重步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的前提是轻步兵必须使用hit and run策略,随着而来的就是受到地形和指挥官的限制很大。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战斗变成近战,那么轻步兵自动转化为不合格的重步兵,必然导致失败。
对于这个原则,笔者认为有必要做进一步说明。在原著中,Archer Jones用于证明该原则的战例较为薄弱。大部分都是非正规军的轻步兵对正规重步兵的胜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正规步兵的作战往往意味着纪律和阵型。而轻步兵使用hit and run战术的时候,却通常要求采用分散队形并且不断的后退。这对于多数古代正规军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不过在许多情况下,重步兵由于某种原因(如对方重骑兵的侧翼威胁)无法有效前进,则该原则对正规军有效。具体战例如黑斯严斯和福科克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01 12:44:00 +0800 CST  
轻骑兵对于重骑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跟原则3非常类似,前提同样是轻骑兵必须使用hit and run策略,随着而来的就是受到地形和指挥官的限制很大。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战斗变成近战,轻骑兵自动转化为不合格的重骑兵,同样导致失败。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01 12:44:00 +0800 CST  
原则5:轻骑兵对于重步兵具有天然优势。这个原则跟上面的3,4不同,由于速度差别,hit and run的战斗很容易实行,所以优势很大。
原则6:重骑兵对于轻步兵具有绝对优势,不论轻步兵是否试图转变成不合格的重步兵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01 12:45:00 +0800 CST  
原则7:在射击对抗中轻步兵对于轻骑兵具有优势。原因是地面平台保证更高的射速和准确性。不过需要注意,轻骑兵这时候通常会拔刀变成重骑兵,尽管是不合格的重骑兵,借助马匹的冲击力通常还是足以通过冲锋击溃轻步兵。
原则8:相同兵种对抗防御一方具有天然优势。这点对于重步兵非常明显,对于重骑兵则完全不符合。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01 12:47:00 +0800 CST  
原则9:以上原则是在双方水平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有效。此条为笔者根据个人理解添加。
原则10:以上原则仅仅反映各兵种的内在优缺点,不能确保战斗的最终结果。战斗结果还取决于指挥官能否正确的扬长避短以及其他不可预知的因素。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01 12:48:00 +0800 CST  
这套理论稍微有些aggressive and bold,未必能涵盖一切情况,有些地方的结论显得匆忙。不过仍然不失为如今最好的实用性理论,以下将完全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讨论。如果对这套理论不同意,下面就可以略过不看。如果想反驳这套理论,请去弄一本原著作阅读,因为在原著中几乎每个原则都用了很多的战例加以说明。如果还是想反驳,建议去找Archer Jones.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01 12:49:00 +0800 CST  
还是回到史记记载。中行说曰:“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畜食草饮水,随时转移。故其急则人习骑射,宽则人乐无事,其约束轻,易行也。君臣简易,一国之政犹一身也。父子兄弟死,取其妻妻之,恶种姓之失也。故匈奴虽乱,必立宗种。匈奴战术体系是以轻骑兵为主体的骑兵。鉴于最近发现的匈奴墓有马刀,铠甲。故而可以认为匈奴有能力使轻骑兵转化为不合格的重步兵。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01 12:52:00 +0800 CST  
貌似匈奴得军事体系对于赵国有天然优势(轻骑兵,重骑兵对轻步兵,重步兵。)以往得战例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这个时候指挥官得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李牧绝对是个优秀得战术指挥官!
再看赵军战术: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01 12:55:00 +0800 CST  
众所周知,骑兵最大的优势在于机动性。古典时代骑兵队列再密集也不如重步兵队列密集,即便是重骑兵,其周边3米空间内也可以排列三名重步兵,而一排重步兵后至少还有三排重步兵可以用双手长兵器支援前排,所以这时候,单位空间内重步兵战力和重骑兵为9:1,故而验证了重步兵正面对重骑兵优势的战术原则。李牧将匈奴主力诱如狭小地带,然后以重步兵列阵突袭,不断冲击,挤压匈奴骑兵队列。大批轻步兵凭借地形优势以及重步兵保护向匈奴骑兵投送密集火力。从而使得轻步兵对轻骑兵优势这一原则奏效。
如此,李牧帅赵国边军一战而歼灭匈奴主力。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01 14:26:00 +0800 CST  
完结。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01 14:27:00 +0800 CST  
补充,农业时代极限养兵率为4%。赵国面积最大时总人口350万,最多也就拿出十四万军队。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17 22:52:00 +0800 CST  
本帖禁止歪楼,请不没看完就放神论。

楼主 埃尔温飞尔曼  发布于 2015-03-18 00:44:00 +0800 CST  

楼主:埃尔温飞尔曼

字数:3022

发表时间:2015-02-27 23: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27 19:16:54 +0800 CST

评论数:16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