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对天发誓 最后一次】史盲论述战国七雄与名将(终极版)

窝发誓最后一次了,而且更新频率加快.... 以前的贴删了!


战国七雄为 韩赵齐魏楚秦燕(楼主想论述的顺序)偏爱韩与赵
名将就挑选几个能一说的 有战绩,有实力,或者我特别想说的 比如蔺相如,而且他真打过仗
赵:庞暖李牧廉颇赵奢燕周 乐乘 牛翦赵武灵王庆舍 孔屑司马尚赵梁蔺相如赵肃侯
秦:王翦王贲司马错樗里疾白起蒙骜章蟜魏章王龁摎 庶长国 庶长奂魏冉张唐
魏:吴起乐羊翟角庞涓公孙衍魏无忌
韩:韩明 韩襄
燕:乐毅秦开
楚:昭阳 昭滑 景舍 景阳景翠项燕
齐:匡章田盼田单孙膑田忌触子
老样子 窝的照片辟邪镇楼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26:00 +0800 CST  
先说韩国
前期四强 后面一直徘徊在老五和老六之间,优势是据有宜阳这个产铁圣地和宛城,再加上制造兵器的技术好,其次就是单兵的战斗力,冠绝天下,就是人少,而且暴不起兵,缺点,地理位置极差,被秦齐魏楚四个强国包围着,有时候还要面对赵国,不过和赵国关系很好,要直面面对秦国,在灭掉郑国和攻破了宋国都城 取了些城外 没有什么可以刷经验的地方了....再加上多山地,大多不适合农耕,拥有优秀的军工技术,韩甲精美,韩剑精良,韩弩天下一绝
韩国比较辉煌的时期是文候哀候执政时期
史记记载 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执宋君。七年,伐齐,至桑丘。郑反晋。九年,伐齐,至灵丘。十年,文侯卒,子哀侯立。
韩文侯到是一代明君 取阳城 攻破宋国都城 虏宋君 两度伐齐,而且自己也对国内的制度做了一些改革,在位期间还是国富民强,政治清明
他的儿子韩哀侯也不差 继承其父之风 再世的时期 韩灭郑 哀候战略眼光很不错,迁都到比较富饶的新郑,然后和赵魏瓜分了晋国最后的土地,然后就是任命韩襄在酸水之战 大破秦军
竹书纪年记载 二年,秦胡苏帅师伐韩,韩将韩襄大败胡苏于酸水。
然后哀候就死了 太可惜了,而且是死在自己人手里,由于秦始皇焚书,究竟里面有啥详细的内幕也不得而知
后来韩懿侯继位,一次趁着魏国君主没立,联合赵国要瓜分魏国,但是因为两家意见不同,也就撤军了....
后来魏惠王报复 派公子景贾 伐韩,被韩将韩明在阳城阻击,大败
另外韩明可能是韩国最强的将领了
介绍一下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五年,公子景贾率师伐韩,韩明战于阳,我师败逋泽。
《竹书纪年》襄王七年,韩明率师伐襄丘
韩明好像还打过楚国
也和秦国联手一起打败过楚将屈丐
后来就是韩昭侯申不害变法了
韩昭侯初没申不害时期打过东周取了几座城
后来申不害变法,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对内政和军事进行了一番改革创新,采取对大国交好,先占身旁一些效果(比如东周)的便宜,这时期韩国虽没像文哀时期那么霸气的四处开火,但这却是韩国国力最强盛的一段时期
史记记载“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但是后来魏国派大将庞涓倾国之力想灭了韩国,当时魏国是天下无敌,韩国坚挺了六个月,双方损失惨重,齐国瞅准机会,在马陵道伏击庞涓,庞涓战死,魏军全嗝屁,从此魏国和韩国就一起衰弱了
之后除了韩襄王在勃起了一次,宜阳之战逼得秦国“悉发起兵”与齐魏破秦函谷关迫使秦国割地称臣和 占领楚国大片土地外 基本没什么亮点了,无非欺负下东周.........

韩国除去多次合纵 单独赢过秦国数次(不下于五次)魏国一次楚国数次 齐国数次(对齐楚胜率相当高,加上合纵百分之七十的胜率)灭郑 平宋 攻破宋国都城虏宋君,打过东周不城池 魏也曾调用韩军大破齐宋卫联军

韩国有两样东西值得一吹
当时最精良的装备
所谓“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天下宝剑,韩为众!”
韩弩 远者括蔽洞胸,近者镝弇心 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韩卒超足百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
韩剑 陆断牛马,水截鹄雁 当敌则斩坚甲铁幕
韩之剑戟,出于棠溪。《通鉴》记载,棠溪之金,天下之利。
据《战国策,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记载,韩卒之剑戟,皆出于冥山棠溪、墨阳、合伯、邓师、宛冯、龙渊、大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坚。
傲视七雄的单兵战斗力(但是韩军人实在太少了)
《史记苏秦列传》: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
韩卒之勇,天下莫能当
宋·洪迈《容斋续笔》卷二:“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卒之勇,一人当百。 ”
“韩卒之锐,天下莫能当”
战国策 中山策 “魏恃韩之锐,欲推以为锋。”
从宜阳之战也不难看出韩军的战斗力,十万材士挡住秦军五个月的连番轰炸,最终在兵力绝对悬殊的情况下 输了,而且秦损失惨重,最后还被逼的“悉发起兵”
史记 卷五 秦本纪第五》:其秋,使甘茂、庶长封伐宜阳。
《战国策 卷四 秦策二》: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
《战国策 卷四 秦策二》: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
《史记 卷十五 六国年表》:秦拔我宜阳,斩首六万。

魏在桂陵之战后,魏惠王曾借以韩国军队 遂大破齐卫宋联军(韩国主要没名将加上后勤实在太渣,没办法,农业不发达,又没金坷垃)
"王以韩师败诸侯师于襄陵"
韩国的军事典型的以精兵为主,应和吴起的那句 兵不在多在于精
韩国较强盛时期,可战之卒不过二十万,其中精锐的韩材士就占了大半的名额
加上杰出的军工技术,韩国的兵器 无论是铠甲还是剑戈,还是弩弓,都是天下一绝,弩手很出名,当时对韩国弩手的评价就是“韩卒超足百射,百发不暇止,远者达胸,近者掩心。”


韩国的民风挺彪悍的,或许不如赵,民风彪悍从聂政的故事就能看出来
另外韩国的音乐不错
总结一下韩国挺值得敬佩的一个国家 在那种地理位置下 能够和各大强国周旋两百多年,还有辉煌时期,在对外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喜欢合纵,基本每次合纵都少不了韩国的参与,其实没次合纵都少不了三晋的参与.....坐拥铁山,有着当时最好的装备,和极强的士兵素质,可惜无奈受限于地理,军队士兵素质虽说强,但却人非常少,韩国是最遵从吴起的话的,兵不在多在于精,但人太少也不行的,也不是全民皆兵制,因为本身人口也不多,再加上后期的术治很大程度的给韩国灭亡打下基础.....
商业尚可 阳翟新郑都是大都市 著名商人吕不韦起家于韩国阳翟 最后去赵国实现他的商业巅峰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26:00 +0800 CST  
#滑稽go die#韩国告诉我们,1.在牛逼的特种 也不一定干的过四五个普通兵
2.农业不发达,就要用金坷垃
3.名将很重要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26:00 +0800 CST  
然后说一个本人偏爱的将领
庞暖
关于庞暖 他被称为最后的纵横家,战国庞氏出名者就三人 庞涓 庞葱 庞暖 庞葱是庞涓的侄子,曾经庞氏家族在魏国显赫一时,但随着庞涓的战败,庞氏也渐渐衰弱,后来庞葱陪太子来到赵国(参考战国策),也没受到重用,郁郁寡欢,庞暖应该是庞葱的后人,庞暖小时候估计过得也不咋样。
庞暖早年曾是武灵王帐下的一个小小军官,因为像武灵王解释了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深刻含义,而得到武灵王的重用(见下面)
前295沙丘宫变,赵主父身死沙丘宫,像庞暖这样早年受到武灵王重要的人才都被一一排挤,其中剧辛乐毅等去了燕国,而庞暖则跟随者他的师父鹖冠子隐居深山,也许是因为为了报武灵王的知遇之恩,庞暖隐居深山50年从未为一国效力过.... 我记得看过一本小说里面鹖冠子问庞暖“你有如此大才,为何不下山去他国成就一番功业?”庞暖回答“老师,我虽才疏学浅,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却明白知遇之恩,当以死相报,我这一生只会效力一个国家,那便是赵国!”
庞暖这一隐便是五十多年,这五十多年间战国形式变化无穷,曾经的东帝残了,雄霸一时的赵国,再被秦国超越后,长平之战两个国家势均力敌的较量,因为一个叫赵括的人,导致了赵国40万将士战死长平,赵国从此力量下降,仅有能战军队只有北地的20万精锐了。
秦国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霸主,而当时赵悼襄王赶走了廉颇,乐乘也跑了,在朝中无人可用的情况下,有人提出了庞暖这个当年受武灵王重要的人才,悼襄王做了他这一生最正的一件事,亲自登门拜访庞暖,庞暖向悼襄王解答了许多疑问,赵悼襄王十分满意,两人一拍即合,赵悼襄王便拜庞暖为将


卓襄王问庞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
庞暖曰:“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楚王临朝为随兵故,若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楚王闻传暮在身,必待俞跗。”
卓襄王曰:“善。”
庞暖曰:“王其忘乎?昔伊尹医殷,太公医周武王,百里医秦,申麃医郢,原季医晋,范蠡医越,管仲医齐,而五国霸。其善一也,然道不同数。”
卓襄王曰:“愿闻其数。”
暖曰:“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曰桓公几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
卓襄王曰:“善,寡人虽不能无创,孰能加秋毫寡人之上哉?”


此时燕国看见赵国无将,庆舍傅抵守河东,李牧守代,便派当年与庞暖是好朋友并且在武灵王帐下共事,曾与乐毅伐齐的名将剧辛为将,带10万燕军精锐来犯(推测为十万,燕军数目可以明确在五万以上),燕王由于被廉颇乐乘李牧打出了阴影,所以问剧辛说,“剧辛啊,有把握咩?”剧辛对燕王说“庞暖易与耳”,庞暖八十拜将,在赵国危机时刻,率军抵抗,过程没记载但结果却记载了 大破来犯十万燕军,斩首两万,擒杀剧辛!
史载
燕世家 剧辛故居赵,与庞暖善,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而廉颇去,令庞暖将也,欲因赵弊攻之。问剧辛,辛曰:“庞暖易与耳。”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三年,庞暖将,攻燕,禽其将剧辛。
由于对燕战争的胜利,并且擒杀了剧辛,庞暖一时声震天下,他觉得有一个时机到来了,
前241年 他向赵王提出合纵,得到应允,之后开始组织第五次的合纵攻秦
庞暖亲自游说 组织合纵攻秦,在庞暖成功合纵后,联合春申君,以他为纵长,之后庞暖率赵魏韩楚卫五国联军大举攻秦,首战便大破秦军,收复寿陵,之后联军进至函谷关,因为历次合纵均遭函谷关受阻,在秦国崛起后只有齐国名将匡章攻破了函谷关,庞暖显然有更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函谷关不一定要攻,可以绕取别路,于是庞暖绕道蒲阪,南渡河水,迂回至函谷关后,打奔袭战,连战连捷,奇袭咸阳至蕞,庞暖出其不意的举动,让秦吓了一跳,当他们反映过来的时候,庞暖已经到了蕞城了,蕞城只离咸阳不过几十里,如果攻破了,那么咸阳城可以说不在话下,但是蕞城易守难攻,联军再此与秦僵持不下
赵世家记载“庞暖将赵、楚、魏、燕之锐师,攻秦蕞”
这时候秦国准备赌一把,秦集中大部分兵力,出函谷关,攻打此时还在函谷关外的楚军,楚为纵长,如果楚国被击败或者退兵了,联军自然战力就变得低下了,可以在争取一点时间准备反击,但楚军一触即溃,不战而走 回家睡大觉....而此时的联军由于久攻不下,军心已经有些溃散了,并且各国也是同床异梦,当听到这消息的时候,大家都要卷铺盖走人了,庞暖也没办法,一口老血也只能忍着不喷,第五次合纵攻秦就此拉下帷幕
第五次合纵 功败垂成,楚国坑爹,六国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自此磨灭.....
随后庞暖在回去的途中,率领赵军为为赵伐齐 取得齐国重镇饶安 让赵国得到了一个出海口
,随后在庆都之战大败秦军,破杀秦名将蒙骜 赵王赞曰:将军神勇,廉颇还赵!


前236 庞暖最后的奔波 由于赵王智商不咋滴,被甘罗忽悠去攻燕
这次还是以庞暖为将,庞暖率军北上,这时候秦趁大将庞暖和赵军主力不在,打着救燕的口号分路大举伐赵,在庞暖攻克了狸与阳城的时候,秦已经攻克了赵国的大片地区,庞暖急忙挥师南下,秦军见庞暖,便停止进攻,撤军,但这次奔波彻底毁灭了庞暖的生命,八十多岁的庞暖,这个曾经让秦军闻风丧胆的老人,终于驾鹤西去,也许他是怀抱着满满的遗憾去的,庞暖死后,秦军大举出兵攻赵,赵使庞暖曾经的副将扈辄前去抵抗,结果扈辄被秦将桓骑斩首十万,败掉赵军最后的精锐,随后便是李牧的横空出世了

为将七年 破燕军擒杀剧辛 收复寿陵 合纵攻秦绕函谷关逼咸阳 伐齐取饶安 攻燕克数城 最后成功还抵住了一次秦军 并且破蒙骜
总的来说庞暖80拜将,同时担任赵国的外交,用自己最后的余力 令江河日下的赵国重创落日余晖,可惜壮志酬未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让我们记住这位值得敬佩的老将军!


悍赵自古多良将 李牧庞暖堪成双
李牧番吾败秦师 庞暖庆都斩秦将
赵王若存鸿鹄志 秦皇怎得并赵疆?

赵王赞曰“将军神勇,廉颇还赵!”


庞暖战绩
大破燕军 擒杀剧辛——史记 韩非子 (貌似资治通鉴也有 不过资治通鉴我没看过)
(燕世家 剧辛故居赵,与庞暖善,已而亡走燕。燕见赵数困于秦,而廉颇去,令庞暖将也,欲因赵弊攻之。问剧辛,辛曰:“庞暖易与耳。”燕使剧辛将击赵,赵使庞暖击之,取燕军二万,杀剧辛。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三年,庞暖将,攻燕,禽其将剧辛。)


收复寿陵——“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寿陵。”



合纵攻秦,绕函谷关 至蕞 逼咸阳——史记


伐齐 取饶安——史记 移攻齐,取饶安。


复攻燕 克数城——韩非子 史记 (攻燕,取狸,阳城。)


却秦军——韩非子 (庞暖揄兵而南,则鄣尽矣) 其实没打 庞暖来了 秦军就走了


庆都之战 杀蒙骜(疑似)——“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


武灵王问庞暖曰:「寡人闻飞语流传曰:百战而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愿闻其解。」
庞暖曰:「工者贵无与争,故大上用计谋,其次因人事,其下战克。用计谋者,荧惑敌国之主,使变更淫俗,哆恭憍恣,而无圣人之数,爱人而与,无功而爵,未劳而赏,喜则释罪,怒则妄杀,法民而自慎,少人而自至,繁无用,嗜龟占,高义下合意内之人。所谓因人事者,结币帛用货财闭近人之复其口,使其所谓是者尽非也,所谓非者尽是也,离君之际用忠臣之路。所谓战克者,其国已素破,兵从而攻之,因句践用此而吴国亡,楚用此而陈蔡举,三家用此而智氏亡,韩用此而东分。今世之言兵也,皆强大者必胜,小弱者必灭,是则小国之君无霸王者,而万乘之主无破亡也。昔夏广而汤狭,殷大而周小,越弱而吴强,此所谓不战而胜,善之善者也,此阴经之法,夜行之道,天武之类也。今或僵尸百万,流血千里,而胜未决也,以为功,计之每已不若。是故圣人昭然独思,忻然独喜。若夫耳闻金鼓之声而希功,目见旌旗之色而希陈,手握兵刃之枋而希战,出进合斗而希胜,是襄主之所破亡也。」
武灵慨然叹曰:「存亡在身。微乎哉,福之所生!寡人闻此,日月有以自观。」昔克德者不诡命,得要者其言不众。


卓襄王问庞暖曰:“夫君人者亦有为其国乎?”
庞暖曰:“王独不闻俞跗之为医乎?已成必治,鬼神避之,楚王临朝为随兵故,若尧之任人也,不用亲戚,而必使能其治病也,不任所爱,必使旧医,楚王闻传暮在身,必待俞跗。”
卓襄王曰:“善。”
庞暖曰:“王其忘乎?昔伊尹医殷,太公医周武王,百里医秦,申麃医郢,原季医晋,范蠡医越,管仲医齐,而五国霸。其善一也,然道不同数。”
卓襄王曰:“愿闻其数。”
暖曰:“王独不闻魏文王之问扁鹊耶?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者,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善。使管子行医术以扁鹊之道,曰桓公几能成其霸乎!’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故良医化之,拙医败之,虽幸不死,创伸股维。”
卓襄王曰:“善,寡人虽不能无创,孰能加秋毫寡人之上哉?”


庞子问鶡冠子曰:「用兵之法,天之,地之,人之,赏以劝战,罚以必众,五者已图,然九夷用之而胜不必者,其故何也?」
鶡冠子曰:「物有生,故金木水火未用而相制,子独不见夫闭关乎?立而倚之,则妇人揭之,仆而措之,则不择性而能举其中。若操其端,则虽选士不能绝地,关尚一身而轻重异之者,埶使之然也。夫以关言之,则物有而埶在矣。九夷用之而胜不必者,其不达物生者也。若达物生者,五尚一也耳。」
庞子曰:「以五为一柰何?」
鶡冠子曰:「天不能以早为晚,地不能以高为下,人不能以男为女,赏不能劝不胜任,罚不能必不可。」
庞子曰:「取功柰何?」
鶡冠子曰:「天不能使人,人不能使天,因物之然,而穷达存焉,之二也,在权在埶。在权,故生财有过富,在埶,故用兵有过胜。财之生也,力之於地,顺之於天,兵之胜也,顺之於道,合之於人。其弗知者,以逆为顺,以患为利。以逆为顺,故其财贫,以患为利,故其兵禽。昔之知时者,与道证,弗知者危神明,道之所亡,神明之败,何物可以留其创?故曰道乎道乎,与神明相保乎。」
庞子曰:「何如而相保?」
鶡冠子曰:「贤生圣,圣生道,道生法,法生神,神生明。神明者正之末也,末受之本,是故相保。」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27:00 +0800 CST  
匡章
齐国兵家的代表人物很多 西周便有出名的姜太公 春秋有王子城父 司马穰苴 战国则有出名的孙膑 田盼 匡章 触子 田单等 这些人物各有千秋,不过私以为其中实战能力最强的还属匡章
匡章最初的登场是在徐州相王,与魏相惠施辩论
匡章谓惠子曰:「公之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何其到也?」惠子曰:「今有人于此,欲必击其爱子之头,石可以代之。」匡章曰:「公取之代乎,其不与?施取代之。子头所重也,石所轻也。击其轻以免其所重,岂不可哉?」匡章曰:「齐王之所以用兵而不休、攻击人而不止者,其故何也?」惠子曰:「大者可以王,其次可以霸也。今可以王齐王而寿黔首之命,免民之死,是以石代爱子头也,何为不为?民寒则欲火,暑则欲冰,燥则欲湿,湿则欲燥。寒暑燥湿相反,其于利民一也。利民岂一道哉?当其时而已矣。」(《吕氏春秋.爱类篇》)章之非,不亦可乎!
公元前320年 匡章成名之战,关泽之战,巩固齐国霸主地位,经典的里应外合,大破秦魏韩联
公元前320年,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迅速强大起来,进入战国前三强,而齐国此时经过了邹忌改革,并且于马陵之战,桂陵之战,大败魏国,将魏国拉下马,代替魏国成为新一代的霸主,史书曰:於是齐最强於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
齐国的强大,必然引来各国的恐惧,前320年,秦联合韩魏攻打齐国,齐以匡章为将迎战,匡章避联军势头,先假意与秦示好,互派使者往来,同时把齐军中的一些士兵,变其徽章,军旗,以杂入秦军中,这种做法很快就引起了非议,一些大臣上报齐威王,言“章子以齐兵降秦” 上报了几次,齐威王无动于衷,后来,一个大臣去对齐威王说“言章子之败者,异人而同辞。王何不发将而击之?”齐威王淡定的回答,没事,他匡章我了解,绝对不会背叛寡人滴,不信你看好,确实 齐威王很信任匡章,事实也证明了 他是对的
匡章让部分士兵潜入秦军,等待时机,最后发动突击,里应外合,一举击溃秦军,更加奠定当时齐国的霸主地位
仗打完后,齐威王的左右侍臣就说:“大王怎么知道章子绝对不降秦呢?”
齐威王回答说:“章子的母亲启,由于得罪他的父亲,就被他的父亲杀死埋在马棚下,当寡人任命章子为将军时,寡人曾勉励他说:‘先生的能力很强,过几天率领全部军队回来时,一定要改葬将军的母亲。’
当时章子说:‘臣并非不能改葬先母,只因臣的先母得罪先父,而臣父没有允许改葬先母而去世。臣没得到父亲的允许而改葬母亲,岂不是等于背弃亡父的在天之灵。所以臣才不敢为亡母改葬。’由此可见,作为人子不敢欺辱死去的父亲,难道他作人臣还会欺辱活着的君王吗?
此战过后,秦自称西藩之臣,派遣使者对齐国赔罪
随后匡章又领军联合楚国攻克了秦国的曲沃
公元前314 齐灭燕之战,50日灭一国,战国仅此一人
公元前314年,燕王哙禅让给大臣子之,结果造成了燕国内乱,史载““国大乱,百姓恫恐”,同时太子平也起兵了,表示要来夺回他正统滴位置,燕国大乱
齐国看到燕国大乱,笑得合不拢嘴,然后很多大臣:大王你笑个屁啊,赶紧去打燕国啊,好机会的说,孟子也是这么说的“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
于是齐宣王说:好 咱出兵,干他一票大的,但是谁有威望统帅五都之兵呢?
于是 齐宣王第一想起的就是匡章,于是齐宣王以匡章为将,统帅五都之兵以及北地之众,倾国伐燕
“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
此时燕国内乱不说,百姓还离心得很,并且是“士卒不战,城门不闭”,开始几乎没抵抗
匡章一路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并且在后来的几次战斗中皆胜燕军
最后仅仅50天,匡章占领燕国都城,灭亡燕国,后来 因为齐卒扰民,搞得燕民不爽,加上 秦楚三晋都出兵威胁,齐国撤兵,燕国才得以复国
随后在公元前312 齐国联合宋国,以赘子,匡章伐魏,打败魏军,围煮枣,魏国向秦国,韩国求救,之后秦以樗里疾为主将,带领着秦魏韩三国之军,在濮上迎战齐军,最后宋军背叛齐军,导致齐军内部防线崩溃,结果齐军大败,主将赘子战死,匡章败逃
此后匡章11年未在为齐国出战过
直到公元前301 垂沙之战 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 垂沙之战 匡章大破楚军,给予楚国沉重的打
此时楚国因为经历了蓝田,垂沙,实力受损,并且之前由于贪利反齐,此时已经与齐国交恶
公元前301年,在孟尝君的策划下,齐国联合韩魏,以匡章为主将,魏将公孙喜,韩将暴鸢为副将,率军伐楚,楚以唐昧应战
战役开始之时,两军在水两岸驻扎了下来。开始对持,齐军因不了解沘水的深浅情况,不敢贸然渡水作战,与楚军相持了数月。齐闵王是个作死天王,而且没耐心,看那么久没动静,在国内等得不耐烦了,叫使者周最到阵地言辞苛刻地催促匡章赶快打,
匡章明白此时绝非作战时机,兵家大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対周最说:“対于我来说,撤了我的职,杀了我,甚至杀了我的全家,这是大王能够做到的;战机不成熟的时候要求出战,战机成熟的时候不要求出战,这是大王在我这里不能够做到的。”
之后,匡章派兵试水寻找可以渡河的地方,由于楚军放箭射射射,根本到不了河辺。然后,一位樵夫告诉说:“要想知道河水深浅太容易了:凡是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都是河水浅的地方;凡是楚军防守兵力少的地方,都是河水深的地方。”
匡章听了,我勒个大曹,谢谢啊大爷!
随即选派精兵乘夜幕从楚军重兵防守的地方渡河,向楚军发起突然袭击,楚军因为好几个月没动静,防守松懈,被打得大败,死者甚重,楚将唐昧战死,之后齐魏韩夺取楚国大片土地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固有垂沙大胜,章子真将才也!

齐使章子,魏使公孙喜,韩使暴鸢共攻楚方城,取唐眛。

齐令章子将而与韩、魏攻荆,荆令唐篾将而拒之。军相当,六月而不战,齐令周最趣章子急战,其辞甚刻。章子对周最曰:“杀之免之,残其家,王能得此于臣。不可以战而战,可以战而不战,王不能得此于臣。”与荆人夹泚水而军,章子令人视水可绝者,荆人射之,水不可得近。有刍水旁者,告齐候者,曰:“水浅深易知。 荆人所盛守,尽其浅者也;所简守,皆其深者也。”候者载刍者与见章子,章子甚喜,因练卒以夜奄荆人之所盛守,果杀唐篾。章子可谓知将分矣。
此战之后匡章声威大震,没休息多久,便再次联合韩魏 跨国伐秦!过程并无记载,双方在经过三年的激战,最终由匡章攻破函谷关,直指咸阳,秦国割地称臣结束,匡章也算一雪前耻,可惜主将不再是樗里疾了
匡章是自秦国崛起后 唯一一个攻破函谷关的将领,战国时代有两个拿函谷关有办法的将领 便是庞暖和匡章,两人各有千秋 匡章是死磕,最终攻破,庞暖则更聪明点 绕过函谷关 奇袭咸阳,不过匡章能在三年内保持联军上下一心,庞暖则是先楚军逃跑,后来内议不断,合纵解散,这也是匡章强过庞暖的一点
最后匡章回师齐国,在权之战破杀趁机而入的燕军
纵观匡章一生,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身经百战,驰骋疆场,无往不克,彻底奠定齐国霸主地位,天下闻齐有匡章,皆胆寒,名副其实的战国田齐第一将!
匡章无论齐闵王如何催战,他的答复永远是 将在外 君命有所不受! 故能有垂沙大胜以及函谷关大捷
齐闵有章子则霸业成,章子死而霸业消


匡章战绩
观泽之战里应外合 大破秦军——战国策
(秦假道韩、魏以攻齐,齐威王使章子将而应之。与秦交和而舍,使者数相往来,章子为变其徽章,以杂秦军。候者言章子以齐兵入秦,威王不应。顷之间,候者复言章子以齐兵降秦,威王不应。而此者三。有司请曰:“言章子之败者,异人而同辞。王何不发将而击之?”王曰:“此不叛寡人明矣,曷为击之!”顷间,言齐兵大胜,秦军大败,于是秦王拜西藩之臣而谢于齐。左右曰:“何以知之?”曰:“章子之母启得罪其父,其父杀之而埋马栈之下。吾使者章子将也,勉之曰:‘夫子之强,全兵而还,必更葬将军之母。’对曰:“臣非不能更葬先母也。臣之母启得罪臣之父。臣之父未教而死。夫不得父之教而更葬母,是欺死父也。故不敢。’夫为人子而不欺死父,岂为人臣欺生君哉?)


与楚取秦曲沃


灭燕——史记 “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

煮枣之战打败魏军

濮上之战失利——哪里记载我忘了 哪个大神给贴下


南败楚于垂沙 ——史记 战国策 吕氏春秋均有记载
(齐令章子将而与韩、魏攻荆,荆令唐篾将而拒之。军相当,六月而不战,齐令周最趣章子急战,其辞甚刻。章子对周最曰:“杀之免之,残其家,王能得此于臣。不可以战而战,可以战而不战,王不能得此于臣。”与荆人夹泚水而军,章子令人视水可绝者,荆人射之,水不可得近。有刍水旁者,告齐候者,曰:“水浅深易知。 荆人所盛守,尽其浅者也;所简守,皆其深者也。”候者载刍者与见章子,章子甚喜,因练卒以夜奄荆人之所盛守,果杀唐篾。章子可谓知将分矣。)


破函谷关 逼秦割地称臣——史记 战国策均有记载

权之战破杀燕军


“章子之母启得罪其父,其父杀之而埋马栈之下。吾使者章子将也,勉之曰:‘夫子之强,全兵而还,必更葬将军之母。’对曰:“臣非不能更葬先母也。臣之母启得罪臣之父。臣之父未教而死。夫不得父之教而更葬母,是欺死父也。故不敢。’夫为人子而不欺死父,岂为人臣欺生君哉?”——齐威王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30:00 +0800 CST  
韩明
韩国一直缺乏名将,前期有韩襄与韩明,后期几乎没了,暴鸢只能算准名将
我特别介绍的是韩明,名副其实的劲韩第一将
韩襄死后,扛起韩军大旗的便是韩明
韩明第一战 便是面对巅峰的魏国
魏国由于上次差点被韩赵瓜分,怀恨在心,过了几年 实力基本全力恢复,魏惠王派公子景贾攻魏
韩明被任命前去抵抗,韩明于阳城成功阻击魏军,并且将其大败
竹书纪年 记载
梁惠成王五年,公子景贾率师伐韩,韩明战于阳,我师败逋泽北.
后来韩明也没闲着,率军 攻克襄丘
又攻打了楚国的几个小城
曾与秦国联军 共败楚将屈丐
韩国的名将少之又少,韩明是其中的佼佼者,当年不可一世的魏国都曾在他手上吃过亏,所以也别说韩国没名将了,另外韩襄也不是个简单人物 以后介绍


韩明战绩
阳城之战 大破魏师——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五年,公子景贾率师伐韩,韩明战于阳,我师败逋泽北.)


率军伐襄丘——竹书纪年(韩明率师伐襄丘)


攻楚——竹书纪年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32:00 +0800 CST  
蔺相如
其实蔺相如也打过仗的,还赢了,不过他的主要成就不在军事上
但我还是把他的军事成就发一下吧


惠文王二十八年 蔺相如伐齐至平邑


战绩
伐齐 至平邑——史记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33:00 +0800 CST  
廉颇
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四大名将之一 是傲娇受(我说了啥来着?)与腹黑流氓攻蔺相如的基情故事广为流传 颇受后人称赞 广受腐女深爱,历史上知名吃货
廉颇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是个老将,可廉颇在年纪轻轻时便有了极大的战功 第一战便夺取了东帝的阳晋 从而威震诸侯,获得了以勇气闻达于诸侯的称号
廉颇的生卒年和父母不详,其父可能是赵武灵王帐下一名军官,廉颇出现在赵军中之时,很可能是赵武灵王后期的事情了
阳晋之战,昔阳之战 以勇气闻达于诸侯
廉颇的第一次登场,是参与了前284的济西之战,廉颇担任赵军主将,协助乐毅作战,大破齐军于济西。
随后在前283年,也就是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在度领兵伐齐,深入齐境,一举大破齐军,顺利攻克阳晋,被赵王拜为上卿,因此以勇气闻达于诸侯
史记记载: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同年,廉颇在攻克阳晋后,继续深入齐国境内,攻克昔阳
史载: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
之后在前279 渑池之会前,廉颇展现出了他作为军人的果断
前279,秦王想通过与赵国结盟,以此专心继续攻打其他的国家,但那时候,赵王可能听过了楚怀王和孟尝君的故事,不敢去,但被蔺相如一顿嘴炮,最终还是去了,廉颇送之出境,出境时 廉颇说: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这句话确实霸气
惠文王也答应了
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
随后蔺相如归国就发生了著名的负荆请罪的故事,将相和 结婚成功(这是什么鬼) 腹黑攻和傲娇受的故事
这个太出名了不多介绍,我贴原文就好了(别在意我加的符号)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滑稽go die#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傲娇泥垢),吾♂羞,不♂忍为之♂下。”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我TM要好好调教你),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果然有阴毛 啊呸 阴谋),
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我上他下),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蔺相如:哦也,计划通!
前279 在度伐齐
前279 此时同年,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杀骑劫,光复燕国,连复70余城
而廉颇再次出兵攻打齐国,战胜齐军
之后廉颇继续进军,再度大破齐国一军,史载 东攻齐,破其一军
隔年前278,廉颇再度攻打齐国,再次战胜复国不久的齐国人,并且攻下了 齐国的几城
史载 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后来几城后魏国夺走
前276赵国先以楼昌为将,攻打几城,久攻不下,最后换上廉颇,廉颇一鼓作气,大破魏军,拿下几城
二十三年,楼昌将,攻魏几,不能取。十二月,廉颇将,攻几,取之。
过一年 前275 防陵、安阳之战,廉颇对魏大显神威
前275,赵国为了报复魏国,以廉颇为将,攻打魏国,廉颇一路势如劈竹的拿下了防陵,继而转战安阳,大败魏军,攻克安阳,魏国震
之后廉颇又攻克了魏国的房子
前269 几之战,廉颇大败秦军
前269,秦国出兵攻打赵国,赵马服君赵奢大破秦于阏与下,秦国撤兵,由于不甘心,再次发兵进攻魏国几,廉颇率赵军救魏,大败秦军于几,此后秦数年不敢窥赵境,前269 赵于边境争夺 胜于秦(两国为了边境 蔺 中阳 离石,石城等的争夺,反复的进行了十余战,加上林下之战和华阳之战等,两国一共十三战,赵胜7,秦胜6最后赵国胜利,此期间 赵略胜于秦 一个经济大国和农耕大国的较量)
可以说赵惠文王的15年霸主 其中廉颇的贡献不可磨灭
之后长平之战 廉颇接手了长平这个烂摊子
周赧王五十五年元月 王龁攻上党
四月廉颇至长平
三个月内可以说王龁把上党的全部战略要地都占了个便,士气旺盛
赵军刚到,自不量力的赵茄便败了第一阵被斩....
之后廉颇初阵失利,赵茄被阵斩,迫不得已只好退守长平,采用防守战术 拖垮秦军
廉颇的目的有两点 一是争取时间让赵国合纵,秦国恐慌而撤兵 令此战不了了之
二是秦军战线拉得长,粮草运输不方便,待秦军疲惫一举击破
廉颇真不愧名将之名
果然在廉颇的坚守下 秦军开始渐渐不支了,攻坚战损伤惨重,粮草运输渐渐跟不上,士气锐减,此时的秦国“士民倦,粮食索”而赵军则养精蓄锐,等待着反攻
如果你说赵国缺粮,那么不好意思
王建立六年,秦攻赵,齐楚救之。秦计曰:“齐楚救赵,亲则退兵,不亲遂攻之。”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
齐王建前264继位 借粮是邯郸之战的事情了,不知道哪个逗比把这事搞到长平这边
赵国经济极其发达,但农耕却较为一般,不过长平比起秦国赵国算是本土优势了,虽然赵国也并不好受,但相比秦国也还是好些的,秦国农耕极为发达但是战线拉得太长,加上未彻底平定巴蜀,已经很难受了,加上连续攻廉颇的壁垒 伤亡很惨重,可能这时候秦已经萌生退意了,不过这是赵王居然没有采用虞卿的意见,而去和秦国求和...这尼玛中了大圈套了,本来萌生退意的秦国,立刻再次变得鸡血,退毛退?继续打!廉颇也没办法继续呗,反正再等些时机,可能战局就要扭转了
之后赵王又心急了,怪廉颇不出战,中了反间计让括帝上..廉颇一口老血...便有了著名的的三村名故事括帝上阵之后的事情大家应该都知道....
40万赵军死于非命
若不是当时赵还有北地的20万精锐,可能后期都没抗秦的资本了....
长平之后我们的赵孝成王摇身一变变身明君,知错能改重新启用廉颇,每天早上朝晚下朝
邯郸之战充分发挥了一个君主应该做的事情,而邯郸保卫战,廉颇率领着残兵,足足抵抗了秦国两年多,期间亡王陵五校,却王龁数百里,降郑安平,最后等到魏 楚援军到达,一举击破秦军,秦军数十万陨落邯郸
之后反击夺回太原郡
之后燕国看见赵国经历长平邯郸,国内只有残兵了,而代地军团又在防守匈奴,起国之兵60万大军来犯 廉颇乐乘率军抵抗 廉颇分兵两路 他率领8万赵军对付其中一路40万 乐乘率领5万对另一路20万,最后赵国大破60万燕军,俘虏燕军主将 史称鄗代之战随后进而伐燕围燕都,之后迫于秦国 撤出
(另外这一战数字水分很大,燕军大概在20万左右)
后来攻克了魏的繁阳
不过这一次之后因为赵王河郭开,派乐乘代替廉颇为将,廉颇一气之下攻打乐乘,自此之后两人都离开了赵国..
后来廉颇到了魏国又去了楚国,不过都没有功劳,因为廉颇日夜还在思念着赵国,最后本可以归赵,却又让郭开从中作梗....
最后客死他乡 一代名将这么的结束了他的一生
如司马光所言“廉颇一身用与不用,实为赵国存亡所系。此真可以为后代用人殷鉴矣。”
廉颇打仗很极端,攻起来势如闪电,守起来滴水不漏 对于战局会审时度势 身经百战 战功赫赫 忠君爱国 一代名将!
“遗矢谗言弃老成,肉多饭健尚精神。可怜一点狐丘志,到死犹能用赵臣!”
另外廉颇是战国历史上著名的吃货
有一篓油水饺这个典故
年老还可吃一斗米,十斤肉,还披甲上马
“廉颇为人勇騺而爱士;知难而忍耻”——平原君 赵胜


廉颇战绩
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是岁
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

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

廉颇将,攻齐。

廉颇将,攻魏几,取之。

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

十九年,东攻齐,破其军。

二十年,田单复国。攻齐。

取魏房子

反,攻魏几,廉颇救几,大败秦师。

孝成王四年,发兵取上党,军长平。

邯郸保卫战指挥官,亡王陵五校,降郑安平,却王龁

与魏楚击破秦军

十五年,燕卒起二军,车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将而攻代。廉颇为赵将,破杀栗腹,虏卿秦、乐闲。
左右皆以为赵可伐,遽起六十万以攻赵。令栗腹以四十万攻鄗,使庆秦以二十万攻代。赵使廉颇以八万遇栗腹于鄗,使乐乘以五万遇庆秦于代。燕人大败。乐间入赵。

十六年,廉颇围燕。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

以上皆出自史记 战国策
夺回太原郡(存疑)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33:00 +0800 CST  
赵国 前半部分(超过字数了...随意分成两段)
赵国,战国七雄之一,前身的是晋国的赵氏,前期前三,中期被魏国爆菊,中后期在读崛起,当过一段时间的老大,后期老二,和小韩关系好,和齐是冤家....以彪悍的民风,强悍的军队,发达的商业而闻名 其历史贡献为胡服骑射
赵国民风彪悍,百姓尚武,这是公认的事实“赵乃四战之地,其民习兵,未可伐也!”在早期军事实力便有孔屑率领死士打残齐国的优良表现...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国内大行胡服,军队战斗力得到更大的增强,从而走出被魏国攻破邯郸的阴影,变成和齐秦鼎立的第三强,赵人意志力强,从长平邯郸便可看出,长平是赵国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后赵国仅剩北地20万能战精锐可调用
优势为强大的军队战斗力,天生以来的彪悍和尚武,不服输的精神,足够发达的经济水平,赵国的商业经次于起国,而重商程度甚至高过齐国,邯郸是天下名都而且赵国是名将生产基地,军工技术不错,邯郸,皮氏、晋阳、大陵、灵寿等地的冶铁业相当发达,缺点为 四战之地纵使武灵王扩地千里,依然要面对北边的林胡 匈奴 楼烦 燕国 东边要应付齐国 西边要应付秦国 南面也要看着魏 韩,农业水平不算很高,但也绝对不弱,
前期来说 魏国自文侯崛起率领三晋,大杀四方,都到了各大诸侯闻三晋即丧胆的地步,战国前期毫无疑问,魏国才是主角,但是同为三晋之一的赵国也在赵烈侯时期也因为公仲连变法强大起来(PS:世人只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却不知第一次让赵国变得富强的公仲连变法)
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枪、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公仲曰:“诺。”不与。居一月,烈侯从代来,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乃称疾不朝。番吾君自代来,谓公仲曰:“君实好善,而未知所持。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番吾君曰:“牛畜、荀欣、徐越皆可。”公仲乃进三人。及朝,烈侯复问:“歌者田何如?”公仲曰:“方使择其善者。”牛畜侍烈侯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无不充,君说。烈侯使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官牛畜为师,荀欣为中尉,徐越为内史,赐相国衣二袭。
赵烈侯打下基础给了赵国第一次逐鹿中原的资本,他的儿子赵敬侯继位后,解决内乱,迁都邯郸,大力发展经济,励精图治,赵国达到第一个巅峰期
那时候的赵国说是所向披靡也不为过
赵敬侯时期
二年,败齐于灵丘。
三年,与齐战于廪丘,赵将孔屑大败齐人。齐军三万将士战死,俘获齐国战车两千乘,彻底打光齐国的一半家底
四年,魏败我兔台。筑刚平以侵卫。五年,齐、魏为卫攻赵,取我刚平。
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
八年,拔魏黄城。
九年,伐齐。齐伐燕,赵救燕。
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十一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伐中山,又战于中人。
赵敬侯是个很奇怪的君主史书记载"赵之先君敬侯,不修德行,而好纵欲,适身体之所安,耳目之所乐,冬日毕弋,夏浮淫,为长夜饮数日不废。御觞不能饮者,以筒灌其日;进退不肃"——虽然没干什么过于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这描述
然后又有说他 善于用人,知能善用
在位期间
"兵不顿于敌国,地不亏于四邻,内无君臣百官之乱,外无诸侯临国之患"。
之后到了赵成侯时期,赵国开始四处扩张
三年,太戊午为相。伐卫,取邑七十三。
魏败我蔺。
败秦于高安。
伐齐于鄄。魏败我怀。
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长子。
中山筑长城。
伐魏,败狝泽,围魏惠王。
侵齐,至长城。
与韩攻周。
与韩分周以为两。
与齐战阿下。
攻卫,取甄。
秦攻魏,赵救之石阿。
秦攻魏少梁,赵救之。
秦献公使庶长国伐魏少梁,虏其太子、痤。魏败我浍,取皮牢。成侯与韩昭侯遇上党。十四年,与韩攻秦。十五年,助魏攻齐。
但由于赵成侯盲目开火,实力还未达到魏国水平 便与筑檀台与魏国图争霸,致使后来邯郸被庞涓攻破,赵国自此衰弱
过了两年魏国恢复了邯郸,赵成侯忍辱签下了不平等条约...没过几年赵成侯估计是太过憋屈...含愤而终了
赵肃侯继位,赵肃侯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时,魏国已经全面衰弱了,赵国也因为邯郸被破而一蹶不振,赵肃侯继位后 便任用贤能,励精图治,好察民情,经过几年的南征北战,扛起了三晋这面大旗,同时水淹齐魏联军也表示出了肃侯不错的军事才干,肃侯的英明果断也为后来的武灵王树了榜样,也给了一些资本
肃侯元年,夺晋君端氏,徙处屯留。
二年,与魏惠王遇于阴晋。三年,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
四年,朝天子。六年,攻齐,拔高唐。
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
十一年,秦孝公使商君伐魏,虏其将公子昂。赵伐魏。
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
二十二年,张仪相秦。
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
二十三年,韩举与齐、魏战,死于桑丘。
肃侯死后“秦、楚、燕、齐、魏出锐师各万人来会葬。”可见当时肃侯的威望
武灵王继位,赵武灵王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他不甘赵国居于现状,武灵王认清了当时的局势,赵国内有中山为祸,外又有秦齐燕魏四国虎视眈眈,也要面对林胡楼烦匈奴等异族,赵武灵王决定先对相比之下较为弱小的异族和中山下手
武灵王的第一步计划,先和各国搞好关系,赵和韩不是哥们吗?好,那就在让他关系更铁点!武灵王四年,与韩会于区鼠。五年,娶韩女为夫人,对于其他国家也各自派出使者交好,同时不与其他一同称王,保持低调
进而研究中山和异
赵武灵王先是王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继而周游整个赵国,观察民情以及赵国现状,之后独自深入胡人营地研究胡人的战法和风俗,观察情况,赵武灵王很快发现胡人打仗很有特点,他们身穿短衣、长裤,作战骑在马上,动作灵活方便。而中原的军队的军服则很繁杂,适于车战,但战车的局限性却又不小,因此赵武灵王下定决心,一定要进行军事改革
赵武灵王不久后回国,便推出了这一举动,但很快就遭到王公贵族大臣的反对,但赵武灵王借用贤相肥义帮助自己,而且赵武灵王也是舌战群儒,说服了所有王公大臣,他坚定改革的意志也动摇了很多贵族,表明了武灵的王决心
“寡人定要以胡服骑射,血洗兵败之耻,重振祖先雄风!”
此后这项改革很快便推行了,史称“胡服骑射”
赵武灵王毫无疑问的创造了华夏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之前也有类似的,但不是成建制的骑兵)
此后赵武灵王继续改革,把赵国内政整理好,继续发展经济,随后便开始对胡人和中山国下手
“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献马。归,使楼缓之秦,仇液之韩,王贲之楚,富丁之魏,赵爵之齐。代相赵固主胡,致其兵。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二十三年,攻中山。二十五年,惠后卒。使周袑胡服傅王子何。二十六年,复攻中山,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
“将军牛赞率骑入胡,出于遗遗 之门(又叫挺关,在今内蒙古毛乌素沙漠东南),逾九限之固,绝五径之险,至榆中,辟地千里”
随后又降林胡 击匈奴 破楼烦,辟云中雁门、代三郡 扩地千里
赵武灵王想着自己由于年年征战,怕自己如有不幸,战死后怕国家大乱,便传位给年幼的公子何,命贤相肥义辅佐他,自己则自号主父,准备继续进行军事活动
父欲令子主治国,而身胡服将士大夫西北略胡地,而欲从云中、九原直南袭秦,于是诈自为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已而怪其状甚伟,非人臣之度,使人逐之,而主父驰已脱关矣。审问之,乃主父也。秦人大惊。主父所以入秦者,欲自略地形,因观秦王之为人也。
惠文王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三年,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起灵寿,北地方从,代道大通。还归,行赏,大赦,置酒酺五日,封长子章为代安阳君。
赵武灵王同时也插手过他国内政,自己分别立了燕昭王和秦昭襄王两位君主
之后武灵王想趁着齐将匡章攻破函谷关,而实行他的灭秦计划,可惜这一年也发生了沙丘宫变,一代霸主赵武灵王在被李兑等奸臣围困三个月后,殒命沙丘宫,结束了他戎马英雄的一生
纵观赵武灵王的一生,审时度势,胡服骑射,强大赵国,四处征战,扩地千里,大朝诸侯于信宫
(沙丘宫变我就不多赘述了,另外总有人说赵惠文王弑父,拜托当时赵惠文王只是个13岁的小孩,加上贤相肥义为了就惠文王被杀,那时候赵惠文王根本没有一点权力,看好这句话“是时王少,成、兑专政,畏诛,故围主父。”全力在李兑和公子成手上...不过后来赵惠文王也为父报了仇 )
沙丘宫变后 赵武灵王时期被提拔起来的庞暖和乐毅剧辛(这三个全是一流的人才啊!)全被李兑赶跑,而当时名震列国的赵国大将牛翦自此也再无声息,其他名将赵希 许均也一样
仿佛赵国又落到了一个动乱不安的时期,但赵惠文王明显是个极其优秀的君主
他很快便镇压了胡服骑射后的动乱,并且成功为夫报仇,干掉权臣李兑,随后励精图治,从谏如流,知才善用任用廉颇,蔺相如,虞卿,赵奢,燕周,赵梁,韩徐,赵胜等贤才,对外战争果断,使得赵国达到空前绝后的巅峰时期,称霸十五年!
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廉颇将,攻齐,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十九年,东攻齐,破其一军。二十年,田单复国。攻齐。二十一年,拔齐几。燕周攻齐 取高唐 昌城,赵奢攻齐取 麦丘
蔺相如伐齐至平邑前283年赵救魏退秦。前281年赵围秦军于林。前280年秦攻赵拔光狼,胜而不退,赵反败秦于马陵、离石。前269年赵败秦阏与,又败秦于几。十七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二十三年十二月,取魏几。二十四年,攻魏防陵,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拔魏房子
赵惠文王在位三十三年,励精图治,英勇果断,使得赵国发展到巅峰,不折不扣的明君典范
最后还欺诈秦国,从而引发了阏与之战和几之战,取得了对蔺,石城,离石争夺的胜利
秦攻赵蔺、离石、祁,拔。赵以公子郚为质于秦,而请内焦、黎、牛狐之城,以易蔺、离石、祁于。赵背秦,不予焦、黎、牛狐。秦王怒,令公子缯请地。赵王乃令郑朱对曰:“夫蔺、离石、祁之地,旷远于赵,而近于大国。有先王之明,与先臣之力,故能有之。
今寡人不逮,其社稷之不能恤,安能收恤蔺、离石、祁乎?寡人有不令之臣,实为此事也,非寡人之所敢知。”卒倍秦。 秦王大怒,令卫胡(易)[昜]伐赵,攻阏与。赵奢将救之。魏令公子咎以锐师居安邑,以挟秦。秦败于阏与,反,攻魏几,廉颇救几,大败秦师。
(PS:赵惠文王琴棋书画样样俱全....)
可惜赵惠文王去世不久后,赵孝成王继位,赵孝成王前期是个昏君,不过前几年还有赵威后辅政,赵威后是个伟大的女性,可惜赵威后身子不好,没几年就去世了,虽然不久就爆发了长平大战,长平之战在廉颇那边我已经详细说了,这里我就不细说了,最后赵虽然也歼灭了一半秦军,但却被坑杀45万!赵国由盛转衰
能征善战的军队只剩下李牧的北地20万精锐守军了,不过人家还得先守着匈奴呢...
长平之后赵孝成王摇身一变 变身明君
知错能改 重新启用廉颇 虞卿,之后每天都是每天早上朝晚下朝,对于政事很勤奋,提拔乐乘,之后虽然换下来李牧,但后来又自己亲自登门拜访李牧,请他重新出马,并且对李牧言听计从,最后围歼匈奴十余万精锐!赵孝成王时期 虽败了长平 赵尚有北地20万精锐 所以军力不多 能13万破燕60万,两围燕都,对秦有乐乘伐秦 破王龁,收复太原郡的记录 长平之后 赵国在赵孝成王的统治下 基本上政治清明。短暂中兴
话说回来 长平之后赵国君民上下一心,努力耕作,囤积粮食,平原君散尽家财,拱守邯郸,之后还用13万老弱残兵教育了一下燕国所谓的60万大军
随后就是惨烈的邯郸保卫战了,此战印发了一大堆的故事,最出名不过信陵君窃符救赵,李同三千死士却秦军数百余里,毛遂自荐
邯郸之战过程很惨烈,但赵国坚挺住了,后来魏楚来援,三国联军共歼灭秦军数十万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36:00 +0800 CST  
此战之后秦国大伤,此后虽然也经常挑事,但也没有引发15万以上战役了....
但自此山东列国唯一能和秦国争霸的赵国衰弱了....秦国俨然成为了不可争议的霸主
虽然之后赵悼襄王任用庞暖,庞暖破燕主持合纵,率领合纵军伐秦,奔袭至咸阳门口,随后伐齐,攻燕让赵国再创落日余晖,但也无济于事了
最后一次庞暖的合纵,庞暖率领军队绕函谷关攻至咸阳,可惜这最后的机会却被楚国浪费掉了...哎
此后六国再也挡不住秦国的步伐了......最后赵国的抵抗是最悲壮了,李牧的故事我想大家多少也有了解,后面写李牧会说到

赵国的军事实力我不多说,综合素质绝对冠首,赵军彪悍,骁勇善战都是有名的,同时有纪律,懂得完美执行战术,并且团结,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又让战术多元化,各兵种的完美配合衔接
参考李牧破匈奴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并且赵国军队有制度,朝廷会颁发银子给将领,让将领拿来犒赏士兵,为自己卖命,例如赵奢李牧廉颇,而赵括这逗比拿来搞房地产,难怪最后死得那么惨
列国中 骑兵部队是当时最好最出色,但战国时代骑兵不是主角,只是起辅助作用,多为轻骑兵,赵国军队中骑兵比利也不大,赵国的步卒很强,不弱于魏韩,三晋的步兵一向不弱,弓弩手在破匈奴之战中发挥了很大的威力,可见也很强
精锐部队有步卒的百金之士,
“能破擒将者赏百金。”为百金之士

王宫禁卫军 黑衣卫
骑兵部队 胡骑
同时百姓也尚武
“赵,四战之国也,其民习兵” “赵乃四战之地,民皆能战” “人民矜懻忮,好气,任侠为奸” “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赵国的经济非常发达,源于公仲连变法以及赵敬侯迁都邯郸大力发展经济
史载
邯郸 漳、河之间一都会也
《盐铁论·通有》称“燕之诼、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
《史记·货殖列传》“齐、赵设智巧,仰机利”、“民俗儇急,仰机利而食”
“奔富厚也”。
邯郸“北通燕涿,南有郑、卫”,位于沟通南北的交通干道之上,又西接上党东出河北平原的通道,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战国策·秦策一·张仪说秦王》:“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之所居也”。
。《史记·货殖列传》称温、轵一带商人“西贾上党,北贾赵、中山,”
“设智巧,仰机利”
战国著名商人三个来自赵国
“邯郸郭纵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富”(《史记·货殖列传》)
此外还有桌氏,吕不韦
同时邯郸,皮氏、晋阳、大陵、灵寿等地的冶铁业相当发达。
其次名将辈出....
一流的就有 李牧 庞暖 廉颇 赵奢 乐乘 孔屑 牛翦 赵武灵王 燕周 赵梁
其余还有赵希蔺相如许均赵固赵章赵袑李同庆舍许历赵梁韩徐孔屑司马尚傅抵公子刻带坨董叔魏氏赵肃侯大戍武等等等等等.......
总的来说赵国,一个自强不息的国家,赵人意志力强大,彪悍尚武,纵使处于四战之地,也能取得不俗的成绩,在遇到危难时刻能上下一心,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庶民士卒都能散尽一切,拱守赵国 有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有过连个巅峰时期,但后来庙堂腐败,奸臣郭开乱政,加上最后天灾频频不是地震就是大旱 天要亡赵,赵不得不亡.....(所以你们能感受到李牧的NB了吗?)
悍赵自古出良将,颇暖奢牧皆英豪
廉老伐齐诛一军,庞帅破燕斩剧辛
武安巧计歼匈奴,马服阏与败秦师
赵王若存鸿鹄志,秦皇怎得并赵疆?


“胡服骑射捍北疆,英雄不愧武灵王!”


最后赵国战绩奉上(不全 大概找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
对齐
赵烈侯
有几次三晋联盟 出击打楚 齐等
赵敬侯
二年,败齐于灵丘。三年,战齐于廪丘,大败齐人。孔屑大败齐军,俘获齐军战车两千辆,将三万具齐军的尸首葬成两座大坟。九年,伐齐。齐伐燕,赵救燕。
赵成侯
五年,伐齐于鄄。七年,侵齐,至长城。 九年,与齐战阿下。十五年,助魏攻齐。
赵肃侯
六年,攻齐,拔高唐。
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
赵惠文王
赵梁攻齐
韩徐伐齐
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
廉颇将,攻齐
十六年,秦复与赵数击齐,齐人患之。
十九年,东攻齐,破其一军。
二十年,田单复国。攻齐。
二十一年,拔齐几。
燕周攻齐 取高唐 昌城
赵奢攻齐取 麦丘
蔺相如伐齐至平邑
赵悼襄王
庞暖伐齐 取饶安
五年,傅抵将,居平邑;庆舍将东阳河外师,守河梁。六年,封长安君以饶。魏与赵邺。等

对秦
赵成侯
四年,与秦战高安,败之。(赵胜)
十四年,与韩攻秦
十一年,秦攻魏,赵救之石阿。十二年,秦攻魏少梁,赵救之。

赵肃侯
赵疵与秦战,败,秦杀疵河西,取我蔺、离石。

赵武灵王
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修鱼之战)
十年,秦取我中都及西阳。
十三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

赵惠文王(考虑到次数太多)
赵胜利篇
收复离石
收复中阳
取复蔺
取中都
在收复蔺,离石
收复光狼城
林下之战败秦
王再之卫东阳,决河水,秦军去
赵奢阏与之战大破秦军
廉颇几之战在破秦军

秦胜利篇
二十五年,拔赵二城。
秦伐赵,拔石城。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攻赵,取蔺、
离石、祁者,皆白起。(算作两次)
二十七年,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斩首三万
华阳之战,赵军被白起溺死两万
十一 秦拔我桂阳

赵孝成王
赵胜篇
邯郸保卫战 亡王陵五校 三千死士却王龁数百里 降郑安平
与 楚 魏 共破秦军
响应魏无忌的号召,破秦军,败蒙骜
赵将乐乘、庆舍攻秦信梁(王龁)军,大破之。
收复太原

秦胜篇
王龁取皮牢
长平之战..(不说了)
定太原
王龁取上党
攻赵,取二十余县,首虏九万。
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
二年,使蒙骜攻赵,定太原。

赵悼襄王
赵胜篇
庞暖将五国之军伐秦,收复寿陵
庞暖将合纵军伐秦,绕函谷,至蕞,逼咸阳
庞暖庆都之战破蒙骜

秦胜篇
蕞之战保卫成功,联军退兵
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
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邺安阳

赵王迁
赵胜篇
李牧大破秦军,走桓骑
李牧番吾之战再破秦军
李牧在却秦军
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

秦胜篇
大破扈辄,斩首十万
取X城,X城,XX城
王翦与李牧相持
王翦灭赵

大概五十多战 大概百分之五十的胜率(也就是差不多..不过长平是真伤,后面的防御战 赵国表现都不错,所以后期加分也不少,基本也是平分秋色,赵惠文王和赵成侯时期加分比例大点)
对魏
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八年,拔魏黄城
伐魏,败狝泽,围魏惠王
七年,公子刻攻魏首垣。
二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
十七年,围魏黄,不克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
十八年,齐、魏伐我,我决河水灌之,兵去
赵何攻魏
十七年,乐毅将赵师攻魏伯阳
二十三年十二月,取魏几。
二十四年,攻魏防陵,拔之,因城而还。又攻安阳,取之。
拔魏房子
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
李牧南拒韩 魏


对韩
有田单拔韩注人等
赵梁伐韩 至鲁关


对楚
有前期三晋联盟伐楚
三晋来伐楚,至乘丘而还。
十一年,三晋伐楚,败我大梁、榆关。


对中山
伐中山,又战于中人。

十年,与中山战于房子。

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左军,公子章为中军,王并将之。牛翦将车骑,赵希并将胡、代。赵与之陉,合军曲阳,攻取丹丘、华阳、鸱之塞。王军取鄗、石邑、封龙、东垣。中山献四邑和,王许之,罢兵。二十三年,攻中山。


灭中山


对宋
十一年,董叔与魏氏伐宋,得河阳于魏。


异族
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宁葭;西略胡地
惠文王二年,主父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楼烦王于西河而致其兵。、
北略胡地千余里
败林胡娄烦
击匈奴
牛翦率军伐胡 至榆中 辟地千里
二十六年,取东胡欧代地。
破杀匈奴十万余骑
击东胡
败林胡
收楼烦
灭襜褴等


对郑
攻郑,败之


对东周
与韩攻周。
八年,与韩分周以为两。


对卫
太戊午为相。伐卫,取乡邑七十三。
十年,攻卫,取甄。

对晋
十一年,魏、韩、赵共灭晋,分其地。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38:00 +0800 CST  
牛翦
赵武灵王时期的赵国主要将领,曾因胡服骑射与武灵王争辩,后被说服,称为赵武灵王手下最得力的将军,层率领车骑伐胡,一路势如破竹,略地千里,后参与赵武灵王的灭中山之战,攻克中山国北部大部分城镇,有大功,之后与匈奴战斗(其他五个表现一般 赵希 许均等)应李牧之前的北边守将(应该是)
不错的将军,对异族战绩彪悍,但缺乏对七雄的战绩(或许没记载?)


评价 暂无 和赵武灵王的对话 战国策有记载


牛翦战绩
率车骑军 伐中山北部 攻取大部分土地 有大功


破匈奴


率骑入胡,辟地千里——(将军牛赞(牛赞即牛翦),越无穷之门,率骑入胡,出挺关,逾九限之固,绝五陉之险,至榆中,辟地千里。)


王破原阳 王破原阳,以为骑邑。牛赞进谏曰:“国有固籍,兵有常经;变籍则乱, 失经则弱。今王破原阳以为骑邑,是变籍而弃经也!且习其兵者轻其敌;便 其用者易其难。今民便其用而王变之,是损君而弱国也!故利不百者不变俗; 功不什者不易器。今王破卒散兵以奉骑射,臣恐其攻获之利,不如所失之费 也!” 王曰:“古今异利,远近易用。阴阳不同道,四时不一宜。故贤人观时 而不观于时,制兵而不制于兵。子知官府之籍,不知器械之利;知兵甲之用, 不知阴阳之宜。故兵不当于用,何兵之不可易?教不便于事,何俗之不可变? 昔者,先君襄主,与代交地,城境封之,名曰 ‘无穷之门’,所以昭后而期 远也。今重甲循兵,不可以逾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吾闻‘信不弃功, 知不遗时’,今子以官府之籍乱寡人之事,非子所知!” 牛赞再拜稽首曰:“臣敢不听令乎!”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38:00 +0800 CST  
燕周
赵国名将,生卒年不详,前274年,率赵军攻取齐国昌城、高唐,等地。威震诸侯,高唐乃齐国五都之一,地位与齐都临淄相当,是齐国重要的战略要地,自赵敬侯起,赵国玉齐国就反复为高唐这一块要地进行争夺。燕周能攻取高唐,证明他有很高的军事造诣。


战绩
取齐国五都高唐——史记
克昌城——史记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38:00 +0800 CST  
坑爹的名将 触子
随便说说触子这货吧 没什么好说 早期应该立有一些战功 灭亡宋国证明了他具有一定的军事才能,无法否认,但是济西之战弃军而逃 导致齐国全面溃败 无力吐槽。。。虽然他是气不过齐闵王
触子和匡章 这新老交替明显有问题
触子才能有,但是魄力和胆气比匡章差多了
匡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固有垂沙大胜和函谷关大捷
触子这尼玛直接坑爹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39:00 +0800 CST  
赵梁
赵惠文王前期的主要将领之一,曾参与攻打韩国的战争,一路势如破竹攻打到韩国的鲁关下,声威显赫,按照出场时间,或许在赵武灵王时期 赵梁就已经有一定的军功了,之后率领赵军攻打巅峰齐国,取得胜利,之后伴随着廉颇出世,赵梁也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线,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估计是病死或者战死了


赵梁战绩
九年,赵梁将,与齐合军攻韩,至鲁关下。
十二年,赵梁将攻齐。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39:00 +0800 CST  
李牧 (上篇)
赵国名将,赵国最后的中流砥柱,一己之力支撑着破败不堪的赵王国
说起李牧,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他最后连却秦军,最后惨遭冤杀的故事,而李牧出道的第一战,其意义比起最后的连却秦军更加的重大。因为这一战是华夏民族给匈奴的第一次严重打击,打得匈奴阳痿数十年,史称 赵破匈奴之战
李牧破匈奴时,赵国已经经历长平之战,所剩能战的军队也恰恰只剩下防御匈奴的边军精锐,而在那时候掌握这支军队的正是李牧,匈奴一直以来都是赵国的心腹大患,不断的骚扰着赵国的边境,劫掠赵民的产物,虽曾经的赵武灵王与牛翦狠狠的教育了林胡 娄烦 东胡但又跑来一个匈奴插队,匈奴被打打,但是不久后便又卷土重来了,让赵国倍感头疼,匈奴人从小便在马背上滚打摸爬,天生的骑马民族,赵虽在赵武灵王后组建了强大的骑兵的部队,但比起匈奴这种天生的骑马民族来说,还是略逊了一点,而那时候,赵国的主力依然是靠着战车和步兵,每次与匈奴交战,匈奴凭借着机动性,死死的钳住赵军,赵军防不胜防,极其被动
李牧上任后,一改往常对匈奴的策略,改为主动防守,就算匈奴在怎么叫嚣,也不要应战,总之就是一个字 守!甚至下达了这样一道命令“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这样一来匈奴的几次骚扰和入侵,都没去的什么效果,赵国的人马和物资,包括边境百姓的产物都没受到损失,匈奴这边又气又急,但同时也觉得李牧是一个软弱无能的胆小鬼,不敢出来应战
而李牧在坚守的同时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了许多有能力的官吏,把防地内城市的租税收入幕府,作为军费开支。而且每天都要宰杀一些牲畜来犒赏手下的士兵,与他们共同作乐,丝毫不像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将军,他手下的士卒也挺义气,觉得每天李牧对他们这么好,不为李牧作战都觉得不好意思,但李牧依然贯彻着坚守的理念,其中也不乏有一些人说他胆小,一传十,十传百,李牧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赵王耳中,赵王难免有些生气
赵王的内心世界“WQNMLGB,劳资每年给你那么多军饷,给你精兵,给你统率那么多大军,让你抗击匈奴,你唾骂的不战啥意思嘛?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了?”
但身为一个王,好歹要有点形象,于是赵王说 来人!传令下去,罢黜李牧,给寡人找个猛男来!
于是命令传到了李牧耳中,李牧差点没一口老血喷传令官一脸,心中千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但是君命目前来看还是得受的
李牧下岗,赵王找了个猛男上岗,这猛男还真不愧猛男之名,每次匈奴来犯,就开门抄起砍刀,大喊一声“民那桑,死死给!”结果被匈奴人玩的死死的,次次损失惨重,再加上也没什么将才,被爆得上蹿下跳,结果搞得边境不安定,百姓无法进行耕种,发展牧畜


传令官:报!
赵王:嗯 有什么消息?
传令官:XX在边境又被匈奴揍啦!
赵王:噗!
赵王立刻就傻逼了,瞬间喷了传信官一脸的口水,传令官抹了抹脸,心中默默的说了句 fuckyou 赵王放下手中的酒杯,斟酌了一下,心中有股蛋蛋的忧桑,这时候他才明白李牧的用心,没办法只好再请牧神出山了
赵孝成王怎么说呢,除了长平之前是个昏君,长平之后确实立刻变身成了一个明君
他最大的优点知错能改......
但是他叫人去请李牧啊,李牧还有点傲娇,称病不出
赵王没办法,只好亲自去请李牧
赵王看到李牧那是两眼泪汪汪,两个大眼睛闪亮闪亮的看着李牧
“将军啊!寡人知错鸟!将军在复原职吧! 将军!将军!将军!”
李牧:→_→
于是李牧受不了赵王,就说 大王一定要俺戍守边防,就得答应俺仍采取从前的做法,俺才去。
赵王一口答应 好嘞
果然牧牧再次上任之时,依然遵守从前的做法,匈奴依然一无所害,匈奴王再次纳闷了,默默的说了句 妈蛋
李牧更加大度的犒赏士卒,士卒天天吃肉,也渴望着为李牧效力,报恩,同时心里也是憋着一团火,时刻准备作战,为李牧卖命。
最后李牧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挑选了战车一千三百乘,骑兵一万三,赵国精锐部队百金之士五万人,射手十万人,组织起来进行作战演练,同时让百姓带着大批牲畜,出去到处放牧,放得漫山遍野,匈奴自然就过来占便宜了,李牧派军队迎击,然后佯败,留下几千个俘虏和牧畜给匈奴
匈奴王一听 差点没乐翻天 “哎呀我操,这乌龟儿子王八蛋,也有肯跟本单于我干的那一天,好!民那桑,精锐全部出击!这次一次性干爆他!本单于的大刀已经饥渴难耐了!”
于是饥渴难耐的匈奴王率领着几乎是整个匈奴的军队入侵,李牧听到这个消息,淡然一笑,在匈奴来的路上布下许多奇兵,广布奇阵,以骑兵牵制骚扰,步兵正面对抗,射手负责输出,左右开弓,张左右翼击之,匈奴打呼完蛋,顷刻间损伤惨重
这场战役的结果由李牧大破杀匈奴十余万精锐,单于奔走而结束,其后几十年,匈奴不敢再接近赵国边境,同时李牧趁势灭了襜褴,击败东胡,降服了林胡
史记 记载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李牧篇 上 完
预知后事如何 请看下回 李牧篇 中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40:00 +0800 CST  
http://tieba.baidu.com/p/3228872352战国各时期各国的实力排名 还没写完...先看着 前期写了一半了


另外附上 我自己整理的战国时期的名将排名http://tieba.baidu.com/p/3189787813


至于各国的实力变化,想要详细的看那贴
粗略的说
前期 魏楚赵韩齐秦燕
前中期 魏赵韩楚齐秦燕
中期 齐楚秦赵魏韩燕
中期2 楚齐秦赵魏韩燕
中后期1 齐赵秦韩魏楚燕
中后期2 赵秦魏燕韩楚齐
后期 秦赵楚齐魏燕韩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1-28 19:40:00 +0800 CST  
下下周更吴起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2-08 01:22:00 +0800 CST  
0.0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2-28 03:44:00 +0800 CST  
差点忘了这贴,放心还没TJ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4-12-30 03:33:00 +0800 CST  
更新了 这次是重磅人物 吴起!
吴起
吴起,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同时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有兵家亚圣的美称,他与军同乐,他改革军制,创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的特种部队,但是其杀妻求将,母丧不归,为了功名而不择手段也是人生中的污点
吴起出生于富有的商人家庭,年轻求官不成,耗尽家产。邻居笑话他,吴起年少轻狂也是个暴脾气,一怒之下KO掉三十多个讥笑自己的人,逃出卫国。从维基的资料看,吴起和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如果做不了卿相,就绝不再回卫国。”后来吴起拜曾申为师,从儒。后来他的母亲去世,吴起没有选择回家奔丧,曾申恼怒吴起不孝,断绝了师生关系,吴起果断的一脸不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去投入兵家,侍奉于鲁国季孙氏门下。
杀妻求将,弱鲁破齐
公元前412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此时只是一个小国,国内无精兵,也无良将,鲁公听说吴起厉害,于是想任用吴起,但是他看到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便犹豫了,吴起听说这事后,由于对功名的渴望,卧槽真把自己的妻子杀了,然后提头去见鲁公,把鲁公这小心脏吓的...尿都甩出来了,于是赶紧点头让吴起为将抗骑,最终吴起率领鲁军大败齐军,将齐国人打得屁滚尿流,但吴起回来后,被人所谗言,一个大臣告诉鲁公“吴起是个猜疑残忍的人,早年杀死乡人,又因为不孝被曾申逐出师门,君上对他有所怀疑的时候他就杀死自己的妻子。况且鲁国是个小国,一旦有了战胜国的名声,就会招致各国的攻打。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君上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公于是免去了吴起的官职,吴起气急败坏,但也无可奈何,吴起觉得自己的志向不能受限于一个小国,此处不留爷,还有留爷处,走你!
《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听说魏国的君主文候是个明君,于是想去投靠,魏文侯是一位真正雄才大略的君主,魏国首霸完全是他的功劳,但是吴起实在劣迹很多,于是魏文侯问了下他的基友,李悝,“哎呀,小李啊,你觉得吴起这娃咋样?”李悝想了想就说“吴起贪慕功名而且好色,但是用兵连司马穰苴也比不上他。”
魏文侯很高兴,不早说,寡人正缺一个名酱,于是魏文侯任吴起为将,攻伐中山国,吴起为将期间,与军同乐,和士兵穿一样的衣服,睡一样的地方,吃一样的食物,做一样的活,同甘共苦,获得了极大的声望,士兵各个都肯为他卖命,后来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亲自替他吸吮脓液,你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当年吴将军替我丈夫吸吮毒疮,他在战场上勇往直前,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将军又替我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会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啊。”
史记记载: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由于攻伐中山国的功绩,吴起回国后不久,前409,魏文侯任命他为主将,率军攻打西边的秦国,拔其五座城池,后又一路打到郑县,攻克洛阴、郃阳,并筑城。秦军被打得只能退守洛水,再来又伐秦,筑临晋、元里。
亭之战,更是采取赏赐信用的方法,赢取民心,再次将秦军打得屁滚尿流
几战下来,魏国几乎占领了秦国的河西全部地区,魏文侯于是让吴起担任河西郡守,以防秦,韩,据说吴起在这期间,依旧保持着和士卒同甘共苦的习惯
“吴起与秦战,舍不平陇亩,朴樕盖之,以蔽霜露。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
同时吴起在这期间学习了子夏的思想,同时改革了魏国的兵制,走职业军队的道路,得出了,“兵不在夺,在于精”的理论,创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那个时代的重步兵之王“魏武卒”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 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期间吴起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场,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为魏国夺地千里。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继位,在一次巡视西河的时候,魏武侯感叹道“河山这样的险峻,边防难道不是很坚固吗?”于是身边大臣也符合,但吴起却对魏武侯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
战国策记载: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王钟侍王,曰:“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修之,则霸王之业具矣。”吴起对曰:“吾君之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危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说乎?”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信不足保也;是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溪之阳,庐、峄在其北,伊、洛出其南。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伐之。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前带河,后被山。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且君亲从臣而胜降城,城非不高也,人民非不众也,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从是观之,地形险阻,奚足以霸王矣!”武侯曰:“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矣。”
之后魏国国内相位空缺,吴起想要争取,但最终田文选上(注意,这个不是四公子那个田文),吴起很郁闷,就去找田文谈人生,然后惨遭教育
史记记载: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前389,阴晋之战,魏武卒大放光彩
魏武侯按照吴起的建议在庙堂设宴宴请士大夫,席间设三排座位,立上等功者坐前排,用上等酒席和贵重餐具;次等功者坐中排,酒席、餐具比上等功差些;无功者坐后排,只有酒席,没有贵重餐具。宴会后又在庙堂门外按功劳大小赏赐有功人员的父母妻子。对于死难将士的家属,则每年派使者慰问,抚恤他们的父母。此举甚得人心,三年后,也就是前389,秦国举国之兵攻打魏国(五十万很有水分,看看就好,不过秦国举国之兵是真的)
于是魏武侯以吴起为将,魏国的军队得知这一消息,不等待官吏的命令自动穿戴盔甲准备抗敌的达数以万计。吴起挑选其中五万人,前去抗击,最终秦国的庞大军阵在吴起的重步兵前不堪一击,一触即溃,最终被打得大败
于是武侯设坐庙廷,为三行饷士大夫,上功坐前行,肴席兼重器、上牢。次功坐中行,看席器差减。无功坐后行,看席无重器。饷毕而出,又颁赐有功者父母妻子于庙门外,亦以功为差。有死事之家,岁遣使者劳赐其父母,著不忘于心。行之三年,秦人兴师,临于西河,魏士闻之,不待吏令,介胄而奋击之者以万数。武侯召吴起而谓曰:“子前日之放行矣。”起对曰:“…君试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于是武侯从之,兼车五百乘,骑三千匹,而破秦五十万众,此励士之功也。
之后吴起又率军攻打齐国,伐至灵丘,还军
之后田文去世,新上任的公叔痤害怕吴起的才能,怕他抢了自己的位置,于是设计陷害吴起,导致吴起出逃魏国,去往楚国,处处不留爷,终有留爷处


《吕氏春秋·卷十一·仲冬纪·长见》:吴起治西河之外,王错谮之于魏武侯,武侯使人召之。吴起至于岸门,止车而望西河,泣数行而下。其仆谓吴起曰:“窃观公之意,视释天下若释,今去西河而泣,何也?”吴起抿泣而应之曰:“子不识。君知我而使我毕能,西河可以王。今君听谗人之议而不知我,西河之为秦取不久矣,魏从此削矣。”吴起果去魏入楚。
楚悼王一直听闻吴起大名,非常欣赏吴起才能,任命吴起为宛城太守,一年后,吴起靠功绩升任令尹(楚国最大的官),吴起上任后,看到楚国国内的情况,哀叹不已,实行了一次大改革,具体如下
.制定法律并将其公布于众,使官民都明白知晓。2.凡封君的贵族,已传三代的取消爵禄;停止对疏远贵族的按例供给,将国内贵族充实到地广人稀的偏远之处。3.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4.纠正楚国官场损公肥私、谗害忠良的不良风气,使楚国群臣不顾个人荣辱一心为国家效力。5.统一楚国风俗,禁止私人请托。6.改“两版垣”为四版筑城法,建设楚国国都郢(改掉楚国主攻略守的态度,楚国重视奔袭攻击,忽视防守,导致许多城池无固墙)
同时也在楚国训练了一支精锐部队,名为“练选之士”《韩非子·和氏》: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减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吴起的改革,引来了许多楚国贵族的反对,但靠着楚悼王的支持,终于也是压下去了,不过这也为吴起的死留下了隐患
吴起改革完成后,率领楚军东征西讨,先后往西攻打了秦国,向北击败了三晋,并了陈,蔡之地,又平了百越,将楚国疆域扩展到洞庭湖、苍梧郡一带。诸侯患楚之强
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
吴起的最后之战 州西之战
前381年,魏国与赵国发生冲突,赵国求助于楚国,吴起率兵前去,在州西一带击败魏军,穿过梁门,饮马黄河,切断魏国河内郡和首都的联系,赵国借助楚国攻势,火攻棘蒲,一举连克魏国数城
吴起取得重大胜利回国后,万万没想到,这时候楚悼王病逝了,昔日的那些贵族联合起来报复吴起,趁机发动兵变攻打吴起。贵族们用箭射伤吴起,吴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将箭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大喊:“群臣叛乱,谋害我王。”贵族们在射杀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楚国的法律规定伤害国王的尸体属于重罪,将被诛灭三族。楚肃王继位后,命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不做死就不会死)吴起死后,楚国变法也失败了
吴起一生充满了传奇,他改革军制,与军同乐被人们称道,他杀妻求将,母丧不归也被人所指责,但不可否认他是战国历史上最牛的一个人,全才,在鲁鲁破齐,在魏魏则霸,在楚楚则雄,创建华夏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特种部队“魏武卒”,得出兵不在多在于精的道理,与军同乐,留下传世兵书吴子一部,战绩辉煌,改革强国,试问战国第一人谁? 吴起也!


“有提七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吴起也。”——尉缭子
“兵尽其法,士尽其力,西河建功,魏侯守国,旡以恃险,弗如在德,致君一言,干戈乃息”

“夫兵之所贵者,势利也;所上者,变轴攻夺也。善用之者,奄忽焉莫知所从出,孙吴用之,无敌于天下。”

“吴起贪将,杀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归,然在魏,秦人不敢东向,在楚则三晋不敢南谋。”——曹操

楼主 1171312533  发布于 2015-01-25 14:38:00 +0800 CST  

楼主:1171312533

字数:31987

发表时间:2014-11-29 03:2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3-28 17:09:07 +0800 CST

评论数:8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