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纯皇武功录:关于明代中叶满四之乱的前因后果。

这里先恭喜下明事儿吧复活,顺便这贴就算是灾后重建一下吧。


昨天晚上睡不着,便翻了一些资料,偶然看到了明中期名臣马文升的著作《西征石城记》,大致讲述了明中期明朝军队的一次平叛始末,特此作为这次讲述专题。




楼主 阿波罗大帝  发布于 2016-09-10 22:03:00 +0800 CST  
明朝成化年间,正是明宪宗朱见深在位之时,此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渐渐走出了土木堡之变的阴霾,同时也洗去了永宣时代盛气凌人的傲气,历史注定要赋予这个时代不一样的使命与节奏。


成化时代,总体而言,远无外患,内无近忧,可谓承平之世,然而在成化初年,这句‘承平之世’的帽子,还戴在有些过早。


明中叶的满四之乱,顾名思义,叛乱的发动者叫满四。


满四,原名满俊,因其家中排行老四,故而称其为满四。


满四本人是蒙古人,他的曾祖父名叫巴丹,是元朝平凉万户,洪武年间归顺明朝,明太祖授予其千户编制,安置他们在陕西开城县一带居住。


千户是世袭的职位,传到满四这一代时,情况稍微有点微妙。


天顺初年,蒙古人大举入住河套地区,这些蒙古人前来抢掠,需要向导,而满四属于当地望族,又是蒙古后裔,自然经常与蒙古人眉来眼去,联合抢劫,这就使得满四与当地的汉族百姓的矛盾十分尖锐。

楼主 阿波罗大帝  发布于 2016-09-10 22:12:00 +0800 CST  
成化四年(1468),一批蒙古同胞又来抢劫了,这次他们抢劫的对象有点特殊——把前陕西都督张泰家的产业给端了。


如果是普通百姓,这事儿也就过去了,可张泰出身将门世家,背景深厚,这件事自然不能这么算了,于是,张泰心想,自己的产业被蒙古人抢走了,这仇自然是没法儿报了,损失也要不回来,毕竟蒙古同胞是很不讲理的,他总不能领着人去蒙古草原找他们理论。


既然如此,这补偿应该如何搞定?


张泰想了想,既然境外的蒙古同胞自己没办法,境内的却可以敲诈一番。


于是,张泰找到了陕西巡抚陈价,说自己的产业之所以被抢,虽然是蒙古人干的,可最重要的是有带路党。


张泰认为,这个带路党就是张把腰。


这个张把腰也是一个归顺明朝的蒙古人,曾经在六盘山劫掠过商旅,也算是有前科的人,不过他究竟是否当带路党,导致蒙古人劫掠了张泰的不动产,这点无法考证。


不过,张泰一口咬定了他,巡抚陈价同陕西按察佥事苏燮也有点不分青红皂白,当然,也不排除他们早就看这些蒙古人不顺眼,想借机收拾他们一顿的可能,于是就直接将张把腰给抓了起来,进行严刑逼供。


张把腰受不过刑,只得承认,其实张把腰却是干过不少伤天害理的事,但这个人是典型的欺软怕硬,劫掠的都是无权无势无背景的小人物,不然他在明朝疆域内也不好混,所以张把腰很可能是屈打成招。


但是张把腰也清楚,这黑锅他背定了的话,他就死路一条,于是他一张口,说都是满四逼他干的,满四是主谋,自己不过是个从犯而已。

楼主 阿波罗大帝  发布于 2016-09-10 22:24:00 +0800 CST  
陈价当即令张把腰将功补过,去将满四给抓过来。


不过满四提前知道了消息,与前来抓捕他的张把腰达成协议,大致就是咱们都是蒙古人,一家人不打一家人,再说汉人这些年跟咱们过不去,你为什么要给汉人效命来抓我呢?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后,满四与张把腰开始合作,他们一起聚集了一千来人,抢劫了当地苑马寺的马匹,一起逃到了固原当地的一处城堡——石城。


石城,虽说为城堡,但却与其他城堡不一样,它并无城墙,又无城门,是一座石头造就的天然城池。


石城并非人工凿筑,而是由天然岩石构成,大体呈圆形,城面积有4000余平方米,石城拔地而起的巨大石块,具有典型的火石寨丹霞地貌特征。周围悬崖绝壁,东、西各一道隘口出入,异常险要,易守难攻。


如果你熟悉唐史,那么就应该知道,当年吐蕃占据此城,开元名将王忠嗣认为,要攻下石城,至少要以伤亡数万人的代价方可拿下。


到了石城之后,他们便开始聚集人手,一些在明朝境内的蒙古人,以及一些逃亡到边疆的流民纷纷加入,顷刻间便聚集了四千余人。

楼主 阿波罗大帝  发布于 2016-09-10 22:35:00 +0800 CST  
这一年的六月,消息传回京师,明宪宗对此十分重视,首先,固原处于边境,又是大明九边重镇之一,满四等人极可能会与境外的蒙古人联系,如果里应外合,这个耗费巨资修建的九边之一可能就会付之东流。


明宪宗当即决定,由镇守太监刘祥、总兵任寿、巡抚陈价迅速平定此事,不可拖延。


满四作乱半月后,官府已经从宁夏、延绥聚集了三万人,由宁夏总兵吴琮、参将刘清统帅,大军压境,满四派人到明军大营,请求投降,吴琮眼角直抽搐,如此大费周章,你投降?那么我们忙里忙外这么久干什么?


于是吴琮坚持认为是诈降,率领军队攻城。


吴琮手下有一个叫冯清的人,对吴琮说,我们刚刚到达石城,人困马乏,现在攻城绝非上策,不如先假装答应满四投降的要求,等陕西、延绥的军队赶到,三万人都聚齐之后,在一齐发动,如此可为万全之策。


不过吴琮听闻后勃然大怒,认为冯清是惑乱军心,贻误军机,下令连夜强攻。


实际上,吴琮也明白,冯清的话是对的,但是吴琮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因为在这之前,赵辅、韩雍征讨大藤峡,朱永、项忠征讨荆襄,李谨征讨四川山都掌人,个个都是大获全胜、不但本人加官进爵,而且名扬天下,街头巷尾都谈论着他们的英雄事迹。


这样的荣耀,同为武将的吴琮又怎么会不羡慕?


如今好不容易来了机会,他又怎么会把功劳分给陕西、延绥兵?


正是在这样的思想下,吴琮下令攻城。

楼主 阿波罗大帝  发布于 2016-09-10 22:50:00 +0800 CST  
吴琮劳师远征,疲乏不堪,反观满四却是以逸待劳,加上又都是一群亡命之徒,这一场交战,明军将领邢端率先逃跑,明军军心大乱,接着满四竟然开始冒险,放弃踞城而守,主动进攻,吴琮大败而归。


这一站,满四打出了自己在陕西一带的威风,其他还在观望的‘土鞑’,也纷纷加入进来,满四的人马又更进一步,不但如此,他还缴获了不少明军的先进军备,西北大地上,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


消息传到京师,明宪宗阴沉着脸命兵部将战斗中率先逃跑的邢端下狱,接着将任寿、陈价等人罚俸,让他们戴罪立功,同时让延绥巡抚项忠提督军务,征调京营、延绥、宁夏等边军一万三千人,务必剿灭满四。


项忠,正统七年进士。


这是一个传奇人物,土木堡之变时,他也随军出征,成了瓦剌人的俘虏,瓦剌人让他养马,项忠却趁其不注意,杀了监督的瓦剌人,抢了一匹马逃跑了,马跑死后,项忠十分果断,直接徒步走了七天七夜,回到了大明。


插一句,根据项忠本人墓志上记载,项忠在瓦剌时,与一蒙古族姑娘结为夫妇,这位小姑娘帮项忠逃归中原,中途舍身救夫,坠崖牺牲,这件事也传为了一段十分凄美的爱情佳话。


不过,从项忠敢杀人,并且徒步从瓦剌逃回大明,就可以看出来,项忠虽然是一介文人,可那股子狠劲儿却丝毫不输给任何一位武将。


而项忠本人,又与陕西有着不解之缘。在陕,项忠有十分高的威望,以至于天顺时,他进京述职,陕西百姓还纷纷自发的前来挽留他。


这一次,他将成为满四的噩梦。

楼主 阿波罗大帝  发布于 2016-09-10 23:05:00 +0800 CST  
任寿、陈价、刘清、吴琮这哥几个,听说朝廷派项忠前来总督军务,怕失去将功折罪的机会,连忙再次整合军队,进攻石城,结果败的更加惨。


消息传到京师,京营的将士们一个个居然都欢呼雀跃,边军失败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他们可以出战了!


前面说了,成化初年,明宪宗四处用兵,涌现出了一批名将劲卒,个个都封侯入将,不止吴琮羡慕嫉妒恨,那些京师的将士又何尝不是?那个不想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大英雄?


军队的气氛很快影响到了兵部,军队的一些将军找到了兵部尚书白圭,让白圭向明宪宗提出增加五千京营兵前去助拳。


明宪宗不置可否,将题本发到内阁,由内阁讨论,大学士彭时、商辂等人认为,边军的战斗力在京营之上,他们尚且失败,京营的军队就更不必说,派京营去,反而可能添乱。


这时,项忠的题本也到了京师,项忠也认为,不应派京营去助战,他已经在当地招募了两万人,足够消灭满四,不需要京营来添乱。


项忠的自信让明宪宗十分放心,于是明宪宗与内阁大学士拒绝了白圭的请求,放权给项忠。

楼主 阿波罗大帝  发布于 2016-09-10 23:12:00 +0800 CST  
过了一段时间,明宪宗接到了项忠的战报。


满四已经被困在石城的炮架山,但他手上依旧有两万军队,官军四面围困,但项忠担心,满四如果发疯朝着一个方向突围,明军未必能够拦下他们,所以希望明宪宗让宣府、大同的军队在关键时刻来助战,并让那位征讨荆襄的名将抚宁侯朱永率军来固原,与他合作,一起剿灭满四。


明宪宗同意,令宣府、大同兵,由游击将军徐宁统领,共三千人,前往固原助战,不过这个时候,天象又变了,说是‘星孛于台斗’,本人才疏学浅,实在不懂什么意思,不过根据钦天监的说法,这个天象不适宜用兵,用兵必败。


明宪宗是一个很迷信的君主,是以这次他本人也开始犹疑起来,这时,项忠的题本奏上来,说唐朝时,大将李晟征讨叛乱,荧惑(就是火星)守岁,当时也有人说不利于用兵,但是李晟坚持进兵,最后大获全胜,收复长安。


项忠也不愧号称为“五世进士,半生戎马”,他的坚持也让明宪宗的热血沸腾了起来,明宪宗当即不再理会任何天象问题,命令项忠快速平定叛乱。

楼主 阿波罗大帝  发布于 2016-09-10 23:21:00 +0800 CST  
项忠与吴琮不同,他并不打算一味的进攻,而是切断了石城的水源(想想当年土木堡是怎么败的?)。


满四无奈,出来取水的时候,项忠的军队突然杀出,将满四的军队一扫而空。


紧接着,大举进攻,石城终于被攻破,当时与项忠一起攻破石城的陕西巡抚、后来弘治时代的中兴名臣马文升,当即写下《西征石城记》一书,记载下了这一场属于项忠的辉煌。


满四之乱平定后,项忠并没有闲下来,他在对固原实地考察后,上书明宪宗,说固原情况复杂,内有‘土鞑’,外有‘鞑靼’,就一个千户所,很难支撑,所以,他提出,在固原西北三百里处,建立一个卫所,扼守其要冲之地,同时,他极力推荐当时的陕西都指挥佥事樊盛,认为此人镇守陕西,西北大地方可无豫。


明宪宗在和兵部讨论后,对项忠的提议非常满意,自此,固原才在真正意义上的称谓了大明北部边疆的九边之一。


后来,满四被押解京师,于成化五年(1469),被凌迟处死。

楼主 阿波罗大帝  发布于 2016-09-10 23:30:00 +0800 CST  
关于满四之乱,我们必须得提一下他的爆发与最后的结果。


这件事看似是一件由张泰问题的偶然所引发的战争,实际上我个人认为,这场战争绝不简单。


这点我们要从明朝对蒙古人的政策说起了。


明太祖是反元而立的,他本人与蒙古人也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在建立大明王朝后,却并没有对蒙古人进行报复,而是分化瓦解,愿意归顺的,那么依旧给待遇。


而这些归顺明朝的蒙古人,一般被称之为‘土鞑’,他们有的被编入三大营,成为能征善战的军队,为明朝立下汗马功劳,但更多的,是在边境居住了下来,与当地的汉族杂居,繁衍。


在明初鼎盛时,土鞑对明政府十分恭敬,也很安分,须知道,仅仅两千蒙古骑兵杀了明朝边境两个汉人平民,明成祖就要亲自领着几十万大军北伐进行报复,这些土鞑又怎么敢当带路党?


可到了土木堡之后,明朝的势力急速衰落,尤其是也先被支院阿剌所杀后,蒙古呈现出一种混乱、癫狂的状态,频频南下入侵明朝边境,毛里孩甚至进入河套地区,如同一团黑云,压在明朝的头顶之上。


这些蒙古人每次前来劫掠,当地的土鞑都会当向导,而明朝政府也早已经失去了昔年的魄力,于是,明代宗则下令,今后凡有归附的蒙古人,都安置到广州去!一个南一个北,看你怎么勾结!


可虽然把这些人与蒙古本土隔断了,但原来已经安置在边疆地区的土鞑,他们已经在当地扎下了根,繁衍了好几代,无法迁移,这就成了明朝政府的一大隐忧。


所以,自明宪宗上台后,就决定解决这个问题。


但这个问题十分棘手,首先,这些土鞑明显上是顺从你的,你没有理由征伐他们,如果你征伐他们,土鞑立马就会意识到明政府的意图,他们或许会团结起来,给明军极大的麻烦,甚至与蒙古本部联系,或者干脆直接回归蒙古草原,给明朝造成极大的威胁。


而明朝如果真的这样做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今后不会再有蒙古人归顺明朝!


而蒙古同胞基本上没啥文化,讲道理也是不行的。


所以,软的,硬的,都没用。


既然如此,就只有一个办法了。


那就是各个击破?怎么操作呢?就是对个别土鞑进行压迫,逼他们造反,然后朝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干掉他们。比如满四,明政府会说,我们对满四挺好的,是他要造反,我们才平定他们的,这样就名义上的把针对‘土鞑’的行动,装扮成针对个人的行动,用以瞒天过海。


这样,不但大部分土鞑不会抱成团,也不会影响明朝的声誉,让蒙古人不敢再来归顺,一举两得,这一招,跟当年明太祖时期当地官员逼迫奢香夫人是一个道理。


经过这次事件后,固原一带的土鞑基本被清空,明朝对外的防御至少不用担心会被人从内部找到空子了。


完。

楼主 阿波罗大帝  发布于 2016-09-10 23:45:00 +0800 CST  

楼主:阿波罗大帝

字数:4829

发表时间:2016-09-11 06: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2-27 19:37:04 +0800 CST

评论数:1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