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明代大型铸铁,铸铜杂项图文汇编

明代铜浑仪
现存藏于江苏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内的明代浑仪,见图1所示。浑仪的长宽各为2.45m,高3.09m,于明代正统二年(1437年)开始铸造,到正统七年(1442年)制成明代浑仪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和窥管等部件以及升龙、鳌云、水跌等支承附件组合而成。整个仪器分为内,中,外三层,外面的一层,叫六合仪,包括地平圈、子午圈和赤道圈,和支承附件整接在一起,固定不动。中间一层叫三辰仪,由赤道环和黄道环等组成,可绕着极轴在六合仪里面旋转。由于浑仪上有三重圆环,外层的六合仪,虽然是固定不动的,但里面的三辰仪、四游仪都可旋转,只有保证仪器各构件的铸造和加工精度,才能保证仪器的转动灵活自如,从而保证测量的精确度,因而,对仪器各构件的铸造、加工和装配,都提出非常高的要求,而且,这些构件都是大件,所以,其铸造的难度是很大的。加上浑仪不光是一件非常实用的大型天文仪。而且,还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大型工艺美术品,其上的升龙、鳖云等附件,既复杂,又美观,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因面,铸造难度同样很高,所以,明代浑仪能因件而异,采用泥型铸造和失蜡法铸造等不同方法,成功地铸造出各个高质量大型铸件,说明了当时我国铸造工艺水平的高超。而且,浑仪还是一件艺术水平很高的大型文物,是古代大型艺术铸造的珍品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7 16:52:00 +0800 CST  
明代的简仪现存放在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是明代正统二年(1437年)软天监监正皇甫正和仿制的。仪器的长度44m,宽298m,通高3.4m,重约16t,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天文仪器。仪器由立运仪、四游仪、赤道仪、龙柱、云架、框形基座等部分组合而成,共有34个构件,采用卿结构,把构件组合成一体由项目越来越多明代简仪重达16t,其大多数青铜铸造的构件寸大,要求高,而且,简仪不但是高度实用的大型天文仪器,也是一件艺术水平高超的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品,其龙柱、支架等都很美观,所以,其构件的铸造难度都很大,能成功铸造出来,充分说明了当时铸造工艺水平的高超。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7 17:00:00 +0800 CST  
明代铜圭表现存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长为5.17m,宽0.88m,高3.2m,铸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7 17:05:00 +0800 CST  
北京白塔寺佛殿前嘉靖元年(1522 年)带盖铁炉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7 17:59:00 +0800 CST  
武当山明代“玄天上帝”大铜镜。
2004年2月,湖北省武当山文物档案创建组的工作人员,在武当山皇经堂内,发现了一面古代特大铜镜。大铜镜呈圆形,外径达1.23m去除镜缘后的铜镜内径为1.125m,镜厚2cm铜镜的镜面仍然光鉴可人,而铜镜的背面(参图3),铸有双龙纹浮雕,双龙围绕中心的镜钮,形成“双龙戏珠图案,周围还有4个穿孔立钮,分上下左右排列,以便利铜镜的悬挂。镜背还有3竖行铭文,中间的铭文为“玄天上帝”字较大,故将铜镜命名为“玄天上帝”镜。右边的铭文为“大明正德岁次戊寅吉日同造”,左边为“河南开封府祥符县西关建隆口”,从铭文可知,大铜镜铸于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年)是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信士,为供奉真武大帝,特地捐资铸造的。经分析,大铜镜当年应悬挂在大殿上方,用来作为“照妖镜”,表明“玄天上帝”分善恶。辨人妖,可鉴照出所有进出大殿者的身份,凡鬼怪立刻显形,心怀叵测之人,面对铜镜,会胆战心惊。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7 20:56:00 +0800 CST  
嘉靖嵌木座铜镜,现藏于祖庙博物馆。铸造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
铜镜直径1.33米,周长4.14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铜镜之一,目前该铜镜放置于祖庙前殿拜石上,由于木框内边为八角形故人们看到的镜面,也呈八角形。大铜镜的镜面平直光滑,质地纯净,宝光可鉴。铜镜背面铸有铭文:“嘉靖庚子年孟夏吉旦立”。据悉该铜镜由明代佛山制镜行业捐献给祖庙的,以求行业生意兴隆,并得到神仙的保佑。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7 21:15:00 +0800 CST  
岱庙“照妖宝镜”
武当山玄山东泰安市岱庙天贶殿内,有一面大型明代铜镜,称作“照妖宝镜”,大铜镜的镜体近似于方形,高1.45m,宽1.5m,四周铸有花纹边框,中间凸出的镜面为圆形,镜面直径为131m镜面四周的镜体上,铸满各种纹饰图案。上端的两余角部份,铸浮雕云纹,云纹当中各铸14颗凸面小圆饼,合起来正好28颗,意指二十八星宿;上端正中,则铸有一尊执圭女神浮雕像,博衣广带线条流畅,甚为精致;下端的两角,则铸有缠枝荷花图饰。铜镜体上的铭文表明,铜镜为“大明国弘治十七八月,弟子杨福宜募钱造”。明朝弘治十七年,即是公元1504年,距今已500多年。铸镜的目的,是用作岱庙前遥参亭内的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神像的背光,故称照妖宝镜”石座铜镜的镜面,虽有锈蚀,但仍然平直、光滑,至今仍能直贴上硬币,可见,当时能将这么大的镜面铸造得平直,并磨制到光洁,实不容易,而且,镜体四周的纹饰图案,仍然清晰、美观,的确显示了大铜镜冶铸技艺的高超水平。从所有现存的古代铜镜来看,岱庙“照妖宝镜”的尺寸,是我国现存古代铜镜中最大的,故该铜镜是一面非常珍贵的古代大型金属文物。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7 21:30:00 +0800 CST  
山东省泰安市岱庙,在岱庙天贶(kuang)殿前的大露台中间,有一座古代巨型长方形铁鼎炉,见图4所示。铁鼎炉通高1.87m,长1.7m,宽1.12m,于明代万历元年(1572年)铸造,是泰山各宫观、寺庙中存暂的最大供器,如果,不计及高度,则可认为是我国现存形体最大的古代铁鼎炉。铁鼎炉束腰鼓腹,敞口无盖,两侧各有一侈耳,四只鼎足上,雕铸有狻糗兽头,在鼎炉上部口沿的外表面,前后都铸有图饰,前沿雕铸有3只风凰,翔于云雾之中后沿则雕铸有二龙戏珠图案,极为生动,龙首竟高出表面70mm,实为难得的深浮雕,图饰也铸比较精细,即使是龙的鳞片和风的羽毛,也都雕铸得很清晰。下部炉身上,则分别铸有“东岳泰山碧霞元君圣母”。“山西游安府长治县铸”,“大明国万历元年菊月造”“潘藩镇康王施造等铭文,将大铁鼎炉的铸造目的、日期和来历,都记述得清清楚楚铁鼎炉的形制宏伟,炉体宽大、厚重,炉体口沿上的浮雕图饰,有一定艺术价值,铸造工艺技术水平高。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7 21:31:00 +0800 CST  
碧霞祠院内,立有明代两座大型铜碑:“泰山天仙金阙碑”和“泰山灵佑宫碑”,每座铜碑的高度,都超过4m,成为明代两座最大的铜碑。
明末遗民阎尔梅《泰山》诗中有“洒酒空濛南北吊,黄金碑下哭山陵”的名句,诗中之“黄金碑”指的就是碧霞祠中的两座俗称“金碑”的明代铜碑。
泰山金阙铜碑立于碧霞祠大院内的东侧,是为建造泰山金阙(铜殿)而立的大型铜碑,铜碑的碑首高0.9m,碑身高2.2m,碑座高0.92m,所以,整座铜碑通高为4.02m,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当时,明神宗朱翊钧为祭祀泰山神,在泰山岱顶的碧霞祠院内,建造了一座铜殿,名为“泰山金阙”,也称为“泰山金殿”。为此,特竖立一块大型铜碑,并亲自撰写碑文,以表达他建造金阙供奉泰山女神碧霞元君的孝诚心愿。铜碑的形制硕大铸工精细,碑首正面的中部,铸有“敕建泰山金殿碑记”8个大字,背面铸“圣孝圣诚,永垂亿世”8个大字,在铭文周边,雕铸有二龙戏珠的浮雕,非常精美。碑身上刻有“敕建泰山天仙金阙碑记”的碑文碑文自“朕自御极以来,嶽溃百神祀典”开始,主要记述铸造泰山“金阙”(铜殿)的经过,并铜殿的东、南、西、北4个门,分别命名为苍华丹》皓灵和玄通,最后刻有纪年铭文:“万历四十三年岁在7卯孟春之吉”。碑文的字迹,端正、秀丽可惜碑身部的碑文,因长期被游人抚摸,已经磨灭,铜碑上的鎏金,大部分也已褪去,露出青铜本色,但碑身四周边框内饰有的行龙纹,还很精美。不过,碑身背部的下部已有裂纹,并有补块若干。现在已在铜碑的四周围起铁栅,虽晚了些,但终于有了保护。铜碑下部的铜铸碑座,呈梯形,高0.92m,铜座的4个面上,都雕铸了神龙的浮雕,特别是前面和背面,雕铸的二龙戏珠浮雕,和碑首上的二龙戏珠浮雕相对应非常精美,而且,使人们一看就知,这是皇帝御制的铜碑。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8 15:07:00 +0800 CST  
泰山岱顶碧霞柯大院内的西侧,还立有另一座明代大型铜碑,那就是泰山灵佑宫铜碑。它与泰山金阙铜碑的形制和大小几乎完全相同,只是高度稍高些,通高达4.08m两大铜碑,表面鎏金,东、西对峙,耀人眼目。泰山灵佑宫铜碑,是在明代天启五年(1625年)为了庆祝修建泰山灵佑宫的工程大功告成,明熹宗朱由校特敕赐御碑一块名为泰山灵佑官铜碑,铜碑当然立于泰山灵佑宫院内,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时,泰山灵佑宫重修后,才改名为碧霞祠。灵佑宫铜碑亦是由铜铸的碑首、碑身和碑座等三部分组成,其高度分别为0.95m,2.21m和0.92m,所以,通高为4.08m.铜碑首的正面,铸有“敕建泰山灵佑宫记”8个大字,背面则铸有“圣德神功,永传亿载8个大字,字的周边,亦都雕铸有二龙戏珠的浮雕,非常壮观。铜铸的碑身,高2.2m,宽1m,厚0.32m,碑身的正面,镌刻有“敕修泰大工告成赐灵佑宫金碑记”的碑文,碑文记述了修建灵佑宫(即碧霞祠)的经过,并赐有关官员,还借机吹捧神宗之孝。碑文中还刻有纪年铭文:“大明天启五年岁次乙丑六月朔日”。碑身四周的边框内,线刻行龙纹饰。碑身的背面,则刻有捐款人的姓名,既有官员、商人的姓名,也有一些被称为善人的姓名。不过,碑身正面和背面下部的一些字,都已被游人抚摸而磨灭了。碑身下面的铜铸碑座呈梯形,高0.92m,碑座底部的宽度为14m,厚度为0.78m,在碑座的前、后面上,都雕铸有二龙戏珠的精美浮雕,两个侧面,则雕铸一条行龙,也很精美。总之,泰山灵佑宫铜碑,和大院东侧的泰山金阙铜碑一样,是我国少见的古代大型铜碑,也是我国古代珍贵的大型艺术铸造文物。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8 15:11:00 +0800 CST  
武当山明代张三丰铜碑。该铜碑也叫“赠敕仙像铜碑”
张三丰是元末明初人,道号玄玄子,在武当山创下驰名中外的内家拳,开创了武当派,是道教武当派的祖师,被民间传为“真仙”。因此,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曾多次下诏,或派人寻访他,都未能如愿。无奈,在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下旨,在张三丰结庵修炼之地,敕建遇真宫,在宫中大殿内供奉张三丰铜像。到明朝天顺三年(1459年)明英宗朱祁镇特为张三丰铸造了仙像浮雕铜碑一块,名为“赠敕仙像碑即张三丰铜碑。铜碑高1.9m,宽0.7m,厚03m。现存于武当山珍宝陈列馆内铜碑的碑额上铸有“赠敕仙像”4个篆体大字,并被双龙浮雕所围绕;中款碑文,是英宗皇帝亲自为张三丰仙像题的赞文:“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惟仙风道,得天地之真元,秘典灵文,集阴阳之正气。顾长生久视之术,成超凡入世之功。旷世一逢,奇踪罕见。尔真仙张三丰,芳姿颖异雅思孤高,存想专精,炼修坚完。得仙家之玉诀,饵金鼎之灵膏,是以名利丹台,神游玄圃。去来倏忽,岂但烟霞之栖,隐显渺茫,实同造化之妙。兹特赠尔为通微显化真人。赐之诰命,以示褒崇。于戏!蜕形不老,永惟物外之逍遥,抱道绝伦,益动寰之景慕。尚期指要,貳惠来英。天顺三年四月十三日。”。而在铜碑下部,还雕铸了张三丰云游图,图中的张三丰,头顶发髻,圆脸大眼,留有胡须,身穿宽袖长袍,脚着草鞋,手持禅杖,背有斗笠,行走在起伏的群山之上。这幅张三丰全身浮雌像,十分传神,的确把张三丰塑造成了一位神秘莫测、风姿飘逸的“真仙”了。碑的四周,还布满12条腾龙和云纹。所以,这块我国古代唯一雕铸人物像的大型铜碑,的确非常精致,非常珍贵。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8 15:26:00 +0800 CST  
武当山明代致祭铜碑
湖北省武当山天柱峰上,建有供奉真武大帝塑像的太和宫,其正殿,名叫大岳太和殿,又称朝圣殿,在殿门的两侧,分别置立着一块明代铜碑。殿门左侧的一块铜碑,为明世宗嘉靖皇帝御制的致祭真武大帝碑,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铸造,碑由碑额、碑身和碑座3部分组成,全部由铜铸成。整座铜碑通高为1.78m,碑额中间铸“御制”两个大字,两旁各雕铸一条飞龙,形成二龙戏珠图案,艺术水平很高。中部的碑身上,则刻有“嘉靖三十一年岁次壬子九月—皇帝遣工部右侍郎陆杰致祭于北极佑圣真君—”的碑文,共87字,字迹秀丽、端正,至今仍很清晰,碑文四周的边框内,满铸龙纹图饰。碑座为双层铜座,上、下层和束腰处都雕铸有纹饰,增加了铜碑的美感。整座铜碑保存完整呈古蟹青色,庄严肃穆,是明代珍贵的大型铜铸文物之一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8 16:32:00 +0800 CST  
武当山明代雷坛神像纪念铜碑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8 17:28:00 +0800 CST  
山西交城县卦的天宁寺内,至今还保存有一块明代的铁碑名为成铁佛之记》碑。铁碑铸于明代正德十三年0518年)高183m铁碑上的碑文是由当时交城知县崔志仁撰文,再由山西匠人翻铸而成出的字迹至今仍然非常清晰碑文记载了交城县为天宁寺铸造三尊大铁佛的始末对了解当时的历史和宗教情况很有参考价值。至于碑文中记述的明代3尊大铁佛一直供奉在天宁寺的千佛阁中可惜在1965年时被人为砸毁但铁碑却保存下来了。铁碑上共有碑文500多字在碑文四周的边上铸有清晰的纹饰碑头铸有二龙戏珠浮雕图案而在碑座上则铸有吉祥花卉图饰。铁碑上所铸的各种图饰造型美观工艺精致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铁碑的铸成反映了明代山西地方,在生铁冶炼和铸造技术方面的确有很高的水平铁碑的碑身和碑座,是用传统的陶范泥型)法分块造型整体铸成是当时山西平遥县的金火匠人张公义、张明皋、张增等人所铸至今已经有490年之久但所铸的铭文和图饰仍然清晰如新毫无锈迹是一件珍贵的金属文物。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8 17:35:00 +0800 CST  
铁碑细节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8 17:36:00 +0800 CST  
明代须弥山铜模型
北京雍和宫,是北京市著名的喇嘛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内有很多珍贵文物。当游客穿过御碑亭,在主殿雍和宫殿之前,就可看到一座青铜铸成的须弥山。铜须弥山坐落在汉白玉雕成的椭圆形池子里,石池下面为汉白玉石底座,四周遍刻佛像。铜铸须弥山,高1.55m,底部直径1.2m,铸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为佛教界珍贵的供品,是当时朝廷内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供奉的,后来,才移放到雍和宫内。须弥山是梵文Suren的汉译,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采用。相传,须弥山高达八万四千由旬(一由句为15km),日、月都环绕此山回旋出没,是世界的中心。佛教认为:须弥山的顶部代表天堂或极乐世界;中间部分是四大部洲,代表人间;下部是山水交错的造型,其水下则代表地狱。世人生前,如积累善德达到正果者,即可超脱凡世,到达极乐世界;而获罪于世难以超渡者,则入地狱受煎熬所以须弥山之说,反映了佛教对人生世界的看法。明代铜铸的须弥山模型,就忠实地反映了佛教关于须弥山世界的说法。在山的顶部,是一座别致的小坛城模型,有城墙,有宫殿,非常精致、美观,是帝释天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佛教所谓的天堂了。中部是山峦和平原,也就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其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排宫殿,代表四大部洲,即东胜身洲、南瞻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下部是山水交错的造型,一共有7层,意味着九山八海,水下则为地狱。值得注意的是,小坛城下部和四大部洲交接处,雕塑匠还雕铸了数百颗星宿,有规律地分布在太空中,这一部份,可以说是代表字宙空间,星宿之间有线相连接,形成各个星座。据现代天文学家评说。铜须弥山上星座的分布和标记大体上符合现代天文学的研究成果。因此,铜铸须弥山模型,就像是一座天地一体的宇宙模型,把宗教学说和自然科学融为一体,所以,铜铸须弥山的历史意义已经超出了宗教范围明代铜铸须弥山模型,将宗教学说和中国式建筑以及天文学成果等结合在一起,确是雕塑家非常巧妙的构思,而要铸造出来,也是困难重重,同样值得一提。山顶帝释天居住的坛城,雄伟的城墙内,高高耸立的宫殿,就是一座设计精巧的中国式宫殿模型,飞檐崇脊,雄伟壮丽。山腰四周,东、南、西、北各排宫殿也都是中国式宫殿,依山而建,别具风格。四周山峦起伏,山下汪洋大海,波涛汹涌,充分发挥了雕塑家的想象力。而且,在坛城下又雕塑了数百颗星宿。并将这些东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立体透雕模型,要能将这一模型变成高质量的铸件,难度是相当之大。而明代工匠采用失蜡法将须弥山模型整铸成功,解决了难题,其铸造工艺的精致程度和高超水平,可说是首屈一指,实为古代大型艺术铸造的精品,是难得一见的大型珍贵金属文物。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8 22:02:00 +0800 CST  
桂江浮桥铁柱广西梧州市内,在桂江的“铁柱码头”附近,明代成化年间,曾建有浮桥一座,以便于两岸的交通运输,浮桥的建成,促进了人员和物资的交流,繁荣了经济,后来浮桥毁坠,只剩下岸边的铁柱。两岸各有铁柱二根,每根铁柱的长度,达到7m以上,柱的直径为0.28m铸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为了保护古代文物。在1972年,梧州市文物部门将4根大铁柱,由桂江边移到中山公园内,放置在中山纪念堂前保存,这样一来,既有利于保护文物又使中山公园内多了一个景点。铁柱呈圆柱形顶部铸有神兽浮雕,其下有一长方形穿孔,用以固缆整根铁柱虽高达7m多但垂直度很好,表面也较光滑。虽长期处于南方的潮湿环境中,并不时受到风雨的僵蚀,但锈迹并不太多,这4根铁柱的总重量,应在10t以上,再加上铁素的重量,就可看出当时建桥工程之洁大。所以,铁柱不仅是研究当时建桥工程的宝贵实物资料,而且,可对五百年前,梧州地区的冶金和铸造生产技术的了解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是很珍贵的大型金属文物。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1-29 16:53:00 +0800 CST  
陕西天池寺大雄宝殿明万历年二十七年铸铁饭锅,直径达1米,高1.2米。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2-08 17:02:00 +0800 CST  
故宫贞度门南侧坡道明代弘治铁缸
铸有“大明弘治四年御用监吉日造”十二字铭文,即公元1491年,已有528年历史。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8-12-14 19:36:00 +0800 CST  
径山寺永乐大钟,薄牢盘顶,通高2.4米,钟口径1.8米,钟口沿厚0.18米,测算重9700公斤,钟身东南面铸有“永乐元年(1403年) 月 日住持比丘普庄劝缘造”等铭文,撞击时,发音宏亮,响彻方圆十里。

钟楼,位于径山万寿禅寺大雄殿东南阳峰西坡,通高12米,底层宽8.11米,进深8.14米。楼中心自下而上立有金柱4根,直径均为0.36米,柱距均为2.9米,成正方形,直上楼层顶部,上设梁架筑为“钟架”悬挂大钟。底层正中屏后置楼梯,由南面北可登楼层,楼上四面开窗。楼与大钟由10根柱子分别承重,结构上又相互牵连,增强了建筑的稳固性,营造十分科学。

1990年7月18日晚,因游客烟蒂酿成大火,钟楼被毁大钟熔化变形,跌成数块,殃及“历代祖师名衔碑”。1991年修复钟楼,放置残钟。🙏🙏🙏[/cp]





楼主 狩猎者的部落  发布于 2019-05-21 14:14:00 +0800 CST  

楼主:狩猎者的部落

字数:10069

发表时间:2018-11-27 20: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6-30 08:34:32 +0800 CST

评论数:6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