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昆虫分类基础知识科普

唇足纲(Chilopoda)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蜈蚣一族。
蜈蚣大家当然都很熟悉,特化成一对肥大的大颚,体多节,每节一对步行足。唇足纲下属两个亚纲分别 是“整”“改”二亚纲。整形亚纲分为蜈蚣目和地蜈蚣目,改形亚纲分为石蜈蚣目和蚰蜒目。蜈蚣一般具四对单眼,视力很水,蚰蜒就不一样,蚰蜒有几千个单眼组成的伪复眼,虽说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比蜈蚣好上太多了。


图片:我也不知道是啥蜈蚣,反正好看就对了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1-16 08:31:00 +0800 CST  
倍足纲( Diplopoda )
倍足纲就是我们熟知的马陆。这个纲蛮干净的,没有什么乱入的稀奇玩意,整个纲一派祥和。之所以叫倍足纲是因为这个纲的成员经常把两个体节发育成一个重体节,有两对腿。


图片:典型的倍足纲成员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1-16 08:42:00 +0800 CST  
烛蛱纲(少足纲)( Pauropoda)
这个纲的中文名很迷,暂且按烛蛱纲讲。烛蛱纲是一类连2mm都上不了的小东西,通常生活在落叶堆里,靠腐殖质勉强苟活。全球貌似现在还没破400种,关注度极低。


图片:烛蛱纲的成员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1-16 08:50:00 +0800 CST  
综合纲( Symphyla)
这个纲也是全是神仙。之所以这么命名是因为这个纲的成员兼顾了倍足纲,颚足纲,烛蛱纲的所有特点。体长最大不过8mm,全员170多种,靠腐殖质苟活。
有一点很有趣的是,这个纲下属的科的中文名字都带有一个幺子,比如幺蚣科,幺蚰科之类的,贼有意思。


图片:综合纲的成员差不多就长这样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1-16 08:55:00 +0800 CST  
自此节肢动物门大概就介绍齐了!类肢亚门(Artiopoda)我没有介绍因为全员阵亡,之后正式开始介绍昆虫纲的成员们!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1-16 09:00:00 +0800 CST  
久违的更新来啦!之前的介绍过于拖沓在这里小霖我给大家道个歉!
下面不多说废话开始更新!
昆虫纲下面的第一个亚纲是原始的缨尾亚纲(Thysanura)。这个亚纲的成员都是十分原始的昆虫,代表就是衣鱼大兄弟。缨尾亚纲下属两个目,分别是石蛃目(Microcoryphia)和衣鱼目(Zygentoma).
首先,石蛃目(Microcoryphia):石蛃目是十分原始的昆虫,曾经和衣鱼目一起挤在缨尾目里,现在给分开了。因为石蛃具有原始的上颚,故分在了昆虫纲里。全目据报道65属大概250多种,国内大概14种左右。


图片:石蛃目成员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2-06 12:10:00 +0800 CST  
石蛃目下面就是衣鱼目(Zygentoma)咯。
衣鱼目跟他的老表石蛃目长得很像,但是这玩意是居家型选手,经常在潮湿的角落被抓个现行,十分原始,表变态昆虫。全目也差不多250多种,中国有5种左右。


图片:衣鱼目的小东西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2-06 12:36:00 +0800 CST  
下面我们就隆重进入了真正的昆虫世界!有翅亚纲(Pterygota),往下的昆虫都具备了翅膀(除了一些特化的缺翅种类)。有翅亚纲(Pterygota)涵盖了除了缨尾亚纲的所有成员,也就是说我们知道的正经昆虫全部属于这个亚纲。有翅亚纲下属两个附纲,分别是古翅附纲(Palaeoptera)和新翅附纲(Neoptera)。古翅附纲包括了现生的蜉蝣和蜻蜓两大类群;当然还存在着数量巨大的R.I.P.目,它们都是被历史的洪流淹没了的小可爱们(啊啊啊真想穿越回去抓抓古代的大虫虫)。新翅附纲成员很多,大多是从侏罗纪演化而来的各路神仙。下面小霖我将一一介绍这些别致的小东西们!


图片:一张可爱的大步甲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2-06 12:45:00 +0800 CST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古翅附纲(Palaeoptera)
古翅附纲的第一名成员,也是苟活到现在的一个大家庭,他就是蜉蝣总目(Ephemeropteroidea).
蜉蝣总目下属只有一个目:蜉蝣目(Ephemeroptera)
蜉蝣目目名源自希腊文εφημερο?,意为 “仅一天的生命”。全球分布的老牌战斗机。蜉蝣所在的古翅附纲也就只剩两个类群现今还在活跃了,除了蜉蝣就是我们熟知的蜻蜓老哥了。两个类群都是从古生代杀到现在,磕磕绊绊到还剩下来不少后裔,其他的老哥们就不行了,石炭一波灭绝完就死的死伤的伤了,最强的应该算是巨蜓目(Meganisoptera),翼展达到了恐怖的70cm,感觉真的放到现在一口都能叼走一只熊孩子哈哈。


图片:经典的蜉蝣目成员


第二个大类群就是蜻蜓总目(Odonatoptera)
蜻蜓总目现存只剩下一个目还健在,就是大名鼎鼎的蜻蜓目(Odonata)
蜻蜓目现存成员也依旧是生物链中靠上的存在,颇有老祖先的雄风(虽说里面也有诸如豆娘啊璁啊之类的战斗力底下只会跳舞的小哥)。蜻蜓目算是整个昆虫纲里复眼最发达的类群了,毕竟从石炭纪就具有了发达的复眼,在当时可是杀手一般的存在了,但蜻蜓在高度发达的进化的路程中依然保留了单眼的构造,但单眼构造单一,主要用于分辨光的明暗。现生蜻蜓目共有3亚科,23科,种类6500+,算是强劲的掠食者。


图片:标准的蜻蜓目成员


Well,剩下的。。就只剩一些R.I.P的一些成员存在了……但是小霖我感觉还是有必要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当年也在自己的时代出名投第风流倜傥的大表哥们的存在啦!下面就介绍一下那些远古战神的具体名录啦!
首先,蜉蝣目没有远古大表哥,这个总目在历史的长河中磕磕绊绊,算是一线单传的留在了这个十分危险的世界上。其次是蜻蜓总目。蜻蜓总目的远古大表哥有两个派别,分别是:大名鼎鼎的巨蜓目(Meganisoptera)和记录稀少的Geroptera。巨蜓目(Meganisoptera)算是十分出名的明星物种,翼展堪比大鸽子(700mm+),这与当时大气中充足的氧气有关,不然放到现在的低浓度氧气,连活着都没活好呢就憋死了。其次是 Geroptera,这个目到现在都没有具体的资料流出,看了一眼这个属是1999年分出来的类群,但是小霖我真心没找到资料,只查询到下属有一个科,便再也杳无音讯。
其次就是一个整整的阵亡的总目:古网翅总目(Palaeodictyopteroidea)。古网翅总目是个可怜的全员阵亡的目,算是整个昆虫纲里面最惨的一个总目了。但是里面的成员多数都是非常早的其他昆虫的老祖宗,不适应环境当场暴毙的可能性也是很大。
首先是古蜻蜓目(Archodonata):这个目发表的很早,是Matyna在1932年发表的。分类系统比较成熟,目前下属记录三个科,小霖我没找到化石的图片😢。
其次是透翅目(Diaphanpterodea),透翅目发表的更为靠前,是Handlirsch在1919年发表的,分类系统十分完善,下属12个科,十分具有研究价值。这个目小霖我抽时间看看文献再给大家细讲,毕竟远古时代的东西信息都给的太少,还不足为论。


图片:一块透翅目昆虫的化石与其中我们了解到的古代昆虫的冰山一角。
老三是Megasecoptera,并没有正式的中文命名,小霖我根据十分严(sui)谨(yi)的基于其特征给出的命名为:古豆娘目(Megasecoptera)(下面为了方便称呼也就这么叫了)。古豆娘目成员都十分有趣,据可靠的化石分析,这个东西有类似于现今双翅目的刺吸口器,用来刺穿植物套管(Plant casings)来获取更高等级的植物组织,比如精子(还没变成花粉)以及未受精卵。这个目的成员具有两对大小几乎相等的翅膀,很可能休息时向蜻蜓目的成员一样会把翅膀摆成水平角度,但其翅基部细长,形状类似豆娘(均翅亚目Zygoptera)。其尾部一般具有发达的丝状组织,据猜测可能是为了感受昆虫后部的视觉盲区。


图片:古豆娘目的标准成员,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翅型翅脉,以及尾部发达的丝状结构。


下面是一个神秘的目:古六翅目(Palaeodictyoptera)
古六翅目也是一类研究比较深入的古生昆虫。这个目的成员的一大特点就是:有三对翅膀(虽说是乍一看)!古六翅目的成员拥有像喙一样的嘴部结构以及两对均等的翅膀,在前翅前的前胸节的侧面还有一个特化的鸭翅,也就是传说中的第三对翅膀(一些化石证据证明这些鸭翅甚至还十分华丽)。这些鸭翅起到辅助飞行的作用,也算是名副其实的第三对翅膀。古六翅目的嘴部构造也十分新奇,是由垂直分布的两个尖锐中空的口器(没错,他的夹夹是竖着的!)组成,类似于草蛉的幼虫那样的刺吸中空的上颚。具有发达的尾须,能长到腹部的两倍长。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古网翅目的成员大部分以咬破植物表皮来吸取汁液,少数种类以体外寄生及捕食为生。古网翅目也算是当年的昆虫一哥,最大体型能达到550mm,这种巨大又温顺(咬人应该挺疼的)的昆虫生活在石炭纪到二叠纪之间。


图片:古六翅目的复原图,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它们的辅助鸭翼。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2-06 15:56:00 +0800 CST  
介绍完了古翅附纲,接下来小霖我将为大家介绍新翅附纲(Neoptera)
新翅附纲下属有两个附属超目,这里小霖我给大家声明一下,因为这个分类阶别我也没见过,英文叫做Cohors,以为军团,是埃及军队的编队阶层,这里姑且翻译为超目,因为附纲(Infraclass)下面实在是不能再放纲级别的分类阶层了🤣(虽说也有可以叫下纲的可能性)。新翅附纲下属两个超目,分别是:外翅超目(Exopterygota)以及内翅超目(Endopterygota)。这里小霖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外翅超目(Exopterygota)的成员们。
外翅超目(Exopterygota)的第一个总目是网翅总目(Dictyoptera),从拉丁名可以看出来跟古网翅总目(Palaeodictyoptroidea)有十分密切的联系。网翅总目下属有三个目,分别是蜚蠊目(Blattodea),等翅目(Isoptera)以及螳螂目(Mantodea)。
首先介绍蜚蠊目(Blattodea)。蜚蠊目想必也是大家见得比较多的目了,平常家里的小强都属于这个目的成员。蜚蠊目拥有显著的雌雄异型,雄性有翅,雌性缺翅或短翅。触角丝状,口器为后口式。蜚蠊目的成员头部一般都藏在胸板下面,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虽说小强断了头也能活一阵子)。蜚蠊目全目都是渐变态昆虫,即幼虫与成虫基本形态一致。多数蜚蠊目成员都是卵生,雌性会做一个小小的卵鞘托在屁股后面。蜚蠊目这个远古小表哥现存大约3700种,国产大约在250种左右。


图片:Paratropes .sp


接下来是等翅目(Isoptera),也就是所谓的白蚁们。白蚁们的等翅目原属于昆虫纲的一个单独的目。而后,Paul Eggleton、Daegan Inward、George Beccalon网翅总目这个类群进行了最全面的DNA分析。他们选取了107种白蚁、蟑螂以及螳螂(网翅总目的第三个成员),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新的结论。2007年,等翅目被撤销,归入蜚蠊目,白蚁科(啊可怜的白蚁们)。但是小霖我目前用的分类系统以及我们美国这边大学应用的分类系统仍将白蚁列为等翅目,所以这里我就继续沿用等翅目给大家讲解。白蚁口器咀嚼式,触角念珠状。有翅成虫(用来繁殖的)2对翅狭长,膜质,前后翅质地、大小、形状及脉序均相同,所以叫等翅目。白蚁大多为社会性昆虫,世界已知5000余种,我国250余种。


图片:白蚁一种功能工蚁的头部特写,这种工蚁主要从头部的腺体里分泌胶质,外国人叫glue gun termite。


最后就是我们的螳螂目(Mantodea)的小哥们了。螳螂目是昆虫纲里少数的全目都是杀手(莫得感情)的类群。标准特征为三角形的头部,特化为捕食足的前足,以及丝状的触角。螳螂目的成员雌雄有些许差异,大部分雄性翅膀长于腹部,雌性翅膀短于腹部。螳螂目的小哥们也是属于渐变态的昆虫,他们的幼体也算是整个昆虫纲里数一数二的拟态大佬了。螳螂目现存1580种左右,中国分部约50种。


图片:武夷屏顶螳 刘烨摄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2-07 08:42:00 +0800 CST  
网翅总目介绍完了就轮到小霖我来介绍准新翅总目(Paraneoptera)啦!
准新翅总目下属有四个目,都是诡异的小东西:啮虫目(Psocoptera),缨翅目(Thysanoptera),食毛目(Phthiraptera)和半翅目(Hemiptera)。
首先介绍啮虫目(Psocoptera)。啮虫目通称啮或书虱,下口式,复眼发达,有翅的啮虫目成员具有三个单眼,无翅的啮虫目成员单眼缺失。触角长丝状,口器咀嚼式。多数胸部隆起,前胸颈状,中、后胸常分离。翅膜质,前翅大于后翅,静止时呈屋脊状盖于体背上,部分种类无翅。胫节长,跗节2或3节。腹部10节,无尾须,外生殖器一般不显著。渐变态。多数种类生活在树干或枯木上,也有的生活在室内或动物巢穴中,取食书籍、谷物及动植物标本等(但是通常情况下都是十分招人厌的蠹虫或者蛛甲吃标本)。少数种类捕食介壳虫及蚜虫等。啮虫目全世界种类大概2000+,中国境内只有10余种分部。


图片:曲啮(图源: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


啮虫目下面就是缨翅目(Thysanoptera)啦!缨翅目国内名称叫做蓟马,身体又小又长,一般1-2mm。口器锉吸式,左右上颚退化,不对称。翅膀十分原始,具少数翅脉或无翅脉,翅缘扁长,有或长或短有毛,为缨翅,类似于鳞翅目的羽蛾的后翅。两性生殖为主,不过有些种类可进行孤雌生殖。过渐变态,即从若虫发育成虫要经过一个不食不动的“蛹期”,二龄以前翅芽在体内发育,三龄以后翅芽在体外发育,兼有不完全变态和全变态的特点。一般吸取植物汁液,也有少数肉食性种类捕食蚜虫和粉虱。全球大概约6000种,我国种类大概340+。


图片:标准的缨翅目成员,可以看出原始的翅结构。


缨翅目下面是食毛目(Phthiraptera)。这里的食毛目其实包括了原来的原虱目和食毛目新组的一个目,所以其实应该是虱毛目哈哈,但是国内沿用了食毛目这个名字,故下面都用食毛目来作为标准名称。怎么说呢,食毛目的分类现在十分混乱,我参***iolib分类系统下属四个亚目,但是钝角亚目(Amblycera)现在一些分类系统给分到了啮虫目里,剩下的三个亚目:丝角亚目(Ischnocera),虱亚目(Anoplura)和象虱亚目(Rhynchophthirina)还有的分类系统把虱亚目给独立了出来,实在是一片混乱。全世界已知约有4500种,中国已记载有120种。寄生于260多种哺乳动物和各种鸟类的羽毛或毛间,以宿主的羽毛、皮肤分泌物为食。


图片:标准的食毛目成员。


食毛目之后就是第一个庞大的目了:半翅目(Hemiptera)。现今的半翅目是包含了当年的同翅目的超大目,下属四个亚目:鞘喙亚目(Coleorrhyncha),胸喙亚目(Sternorrhyncha),同翅亚目(Auchenorrhyncha)和异翅亚目(Heteroptera)。鞘喙亚目国内没有分布,中文资料不多;胸喙亚目就是我们熟知的蚜虫之类;同翅亚目就是我们所说的蝉一类,异翅亚目就是蝽啦!具体特征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啦,小霖我就不在此多做介绍了。半翅目世界纪录38000+,中国纪录3100+。


图片:半翅目叶蝉科(Cicadellidae)的成员,与沫蝉科(Cercopidae)的主要区别在后足胫节上刺的数量,叶蝉科成员具有很多的刺,沫蝉科的成员则只具有数个刺。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2-07 14:32:00 +0800 CST  
介绍完了准新翅超目(Paraneoptera)之后,就轮到了一个比较小的超目Perlodea了。
这个超目我目前没有查到中文名,参考了的Biolib分类系统也并没有给出这个超目的具体命名时间,暂且用英文讲解。Perlodea超目下属两个类群,分别是襀翅目(Plecoptera)与一个阵亡的目Hypoperlida。


積翅目(Plecoptera)想必大家见得比较少,就是所谓的石蝇。身体柔软,细长扁平,多为黄褐色。头宽,触角丝状,长度可达身体长度一半以上。复眼发达,单眼有2~3个。翅2对或无,膜质,后翅常大于前翅。飞翔能力不强。尾须1对,多节,丝状。半变态。不少种类在秋冬季或早春羽化、取食和交配。这些种类的稚虫一般以植物为食。成虫常栖息于流水附近的树干、岩石上或堤坡缝隙间,部分植食性,主要取食蓝绿藻。積翅目全目纪录16科约4000+种类,中国分部10科约500种。


图片:典型的積翅目成员


Hypoperlida这个目纪录极少,wikipidea都没有完整的纪录,只查到俄国人的网站上有零星的纪录,这个目的成员生活在石炭纪到二叠纪之间,长得像蝎蛉和草蛉的集合体,但是附节有5节。小霖我没有找到化石的图片😂。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2-08 16:44:00 +0800 CST  
Perlodea之后就是直翅超目(Archaeorthoptera)。直翅超目挺惨,就剩下一支独苗活到现在,但是这只独苗也是在昆虫界霸占了一块不小的地盘,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直翅目(Orthoptera)。直翅超目下属三个类群分别是:华脉目( Caloneurodea),直翅目(Orthoptera)以及巨翅目(Titanoptera)。


首先介绍华脉目(Caloneurodea)。华脉目数量较少且全员阵亡,但是对于他们的研究可谓也是十分重要。华脉目前后翅结构、脉序相似,后翅无发达的臀区;CUA脉在基部与M脉的主干短距离重合,CUA脉和CUP脉十分靠近并平行,均无分支;有2条或更多的A脉;横脉很多。身体柔软;触角线状,多节;下口式或前口式,咀嚼式口器;足长而柔软,5跗节。雌虫有短且仅1节的尾须。石炭纪—二叠纪。共有9个科,另有2个属的科级分类位置未定。

图片:华脉目目前比较完善的还原图


下面,就是虫界第一大能吃的直翅目(Orthoptera)!直翅目多为中、大型体较壮实的昆虫,前翅为覆翅,后翅扇状折叠。后足多发达善跳。包括蝗虫、螽斯、蟋蟀、蝼蛄等。关于直翅目昆虫的起源和系统,由于化石材料的积累,现在已经得出比较清楚的结论。А.Г.沙罗夫(1968)认为直翅目起源于石炭纪的原直翅类,到中生代演化成两个主要的分支,一是现存的长角类群(如蟋蟋类、螽斯类),一是现存的短角类群(如蝗类),进而他将直翅目分2个亚目10个总科:长角亚目(Ensifera),包括蟋螽总科(Gryllacridoidea)、螽斯总科(Tettigonioidea)、驼螽总科(Hagloidea)、蟋蟀总科和蝼蛄总科(Gryllotalpoidea);短角亚目(Caelifera),包括牛蝗总科(Pneumoroidea)、蜢总科(Eumastacoidea)、蝗总科、蚱总科(Tetrigoidea)和蚤蝼总科(Tridactuloidea)。直翅目的特征想必大家也很熟悉了,小霖我就不在这里多逼逼啦!直翅目现存种类约18000+,中国约800+。


图片:凸额蝗属 Traulia sp.


直翅目下面就又是一个R.I.P.的目:巨翅目(Titanoptera)。巨翅目也算是古时的巨无霸,翼展轻轻松松360mm,就是巨型的大螽斯哈哈。目前仅知道几个属的身体结构特征,与古网翅目极其相似:头小;触角刚毛状,长度中等;吮吸式口器;足和腹部柔软,尾须非常长,通常长于身体,活跃在石炭纪—二叠纪,我国宁夏有出土此类昆虫的化石。


图片:巨翅目昆虫的复原图

楼主 Tidecaller948  发布于 2018-12-08 17:36:00 +0800 CST  

楼主:Tidecaller948

字数:11202

发表时间:2018-10-22 15: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8-30 14:49:26 +0800 CST

评论数:11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