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蛋疼了——某汉人帝国的一战史

明末大体上有三个军事政治集团在角逐天下——建州奴隶主、农民军(仔细分又可分为几个集团)还有就是东南海主。

现在就假定取得天下的是某支农民军,建立起的是一个传统的汉家王朝(兼具西汉、宋、明的特点),中国沿着他的惯性走下去。

前情的提要:
1644年,灭明。
之后陷入两线作战,北伐草原,东禁下海。
1660年代末击溃建州政权,收复辽东,建立起新的塞防线之后,开始尝试解决明郑问题。
1683年,明郑灭亡,其部分余孽逃亡南洋,在马来亚、婆罗洲和吕宋(明郑比历史上更早转向割据,并南下驱逐了西班牙人)建立了一些华人国家。由于这些华人政权(19世纪后被英、法、美殖民者消灭)的存在,某帝国采取时而海禁时而弛禁的政策,与西欧交流有限。
此后,准格尔汗国崛起,由于某帝国缺乏建州帝国那种对草原部落的控制力,准格尔的势力比历史上更强大,成功地控制了外蒙古、青海、吐蕃和中亚的大片土地,一度威胁北京(在西面曾围攻奥伦堡),成为18世纪初某帝国最大的边患。一时间,形势仿佛回到了明初。
不过1689年的雅克萨之战后,某帝国与露西亚建立了固定的联系。通过这种联系及有限交流,某帝国得以引入某些西方技术和组织经验,并与露西亚东西夹击准格尔。
18世纪中期,由于屡败于某帝国和露西亚之手,内部又发生分裂,准格尔汗国由盛转衰。1756年,汗国本部被某帝国攻占。汗国的各部分继续在各地小汗或其他封建主的领导下抵抗某帝国和露西亚,到19世纪初纷纷丧失独立。
进入19世纪,某帝国也进入了传统汉家帝国的晚年。白莲教之乱(1796—1804)这样的大规模民变爆发,说明帝国已接近1510年左右的明帝国(刘六、刘七之乱)——如果没有西方的入侵,也将在20世纪初走向崩溃。
但这样的历史并没有简单重演。
某帝国1855—1858年的芙蓉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开国,在北方边疆也遭到露西亚的讹诈而损失了大片土地(巴尔喀什湖地区、图瓦等)。1860年代,某帝国开始了洋务运动。1884年争夺越南的中法战争“不败而败”后,某帝国出现了自由立先运动,各种西方思潮涌入。1890年代后,某帝国开始了工业化,经济军事实力迅速上升,但下层社会的生活却日益凋敝,传统农村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各种矛盾在20世纪之交都呈激化之势。
1904—1905年,某帝国打着“拯救南洋同胞”的旗号,对英法日同盟开战,结果失败,反而失去对朝鲜的控制权。由此国内骚动,皇帝被迫同意立先。然而,因自由党人在对日和约上让步过多导致社会不满,皇室暗中支持下的民族主义势力——皇汉党上位(1906),逐步倒向德奥集团。
1914年10月,对协约国和日本宣战。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0:37:00 +0800 CST  
一、1914年10月到1915年4月

东方面军以6个集团军22个步兵师又3个骑兵师(约60万人)进攻朝鲜,经过边境上的交战(1914年10月)和平壤战役(1914年11月)重创日军韩国驻屯军及韩帝国军队,但日军旋即在英国顾问指挥下以新锐部队在三八线设防,从而巩固了战线。由于华军在后勤方面组织不力,导致大量冻伤和弹药短缺,严重削弱了士气和战斗力,以至于未能攻破日军在半岛蜂腰部的防线,使战线转入阵地战。至1915年初,东方面军以9个集团军44个步兵师又1个骑兵师与日军5个军(含韩帝国军1个军)17个师团(含2个韩国师团)对峙,华军实施的总攻击(1915年2月)未能突破日军防线。此后由于对露战争的爆发,华军抽调大量兵力转用于露西亚战线,改用“兵粮战法”,转入战略防御,欲以持久战、阵地战拖垮日军,从而使战争陷入僵持(1915年4月)。

至1915年4月,华军(东方面军)以7个集团军(含朝鲜王国军1个集团军)34个步兵师又2个骑兵师约80万人与日军(朝鲜总军)6个军(含韩帝国军1个军)21个师团(含韩帝国军4个师团)约60万人对峙。

南方面军(约30万人)以1个集团军3个步兵师进攻缅甸,3个集团军11个步兵师进攻法属印支。在缅甸战线,华军起初取得巨大胜利,但很快就为后勤所困,止步于曼德勒一线(1914年12月)。其后随增兵再战(1915年2月成立西南方面军),但至1914年5月也未能攻陷曼德勒。在越南战线,华军虽组织低劣,但凭借强大的兵力和火力优势,在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后还是在河内战役(1914年11月)、寮国战役(1914年10—12月)和岘港登陆战役(1914年11—12月)顺利击溃了法国殖民地部队,顺利占领西贡(1915年1月)。但由于帝国海军未能在第二次南海海战(1914年12月)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掌握住南海的制海权,因此预定展开的马来亚、婆罗洲登陆作战均无法实施。在这种情况下,陆军单独实施了暹罗战役(1915年2—4月),成功占领暹罗首都曼谷,但却为英军新锐兵团遏阻于克拉地峡。此后双方在克拉地峡一带形成对峙。

至1915年4月,华军西南方面军以2个集团军8个步兵师约15万人与英军(主要是英印军)第11集团军6个步兵师约16万人对峙于缅甸战线。华军东南方面军以4个集团军14个步兵师(内越南陆军1个师)又2个海军陆战师约30万人与英军第12集团军的5个步兵师(内1个法国师和1个荷兰师)和暹罗第1集团军的8个步兵师约33万人对峙于克拉地峡。

西方面军展开了3个集团军11个步兵师和4个骑兵师约35万人,对中亚展开了试探性的进攻。

北方面军展开了6个集团军又1个骑兵集团军,24个步兵师和6个骑兵师,约80万人,因为季节的原因,除了大纵深深入敌后的骑兵威力搜索外没有展开积极的军事行动。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0:41:00 +0800 CST  
二、1915年4月到1915年12月

1915年同盟国首脑部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露西亚,因此从本年4月开始华军停止了在其他战线上的主动攻势,将兵力调往西线和北线参加对露西亚的战争。

1915年4月,华军在蒙古及其接近地域展开了北方面军4个集团军又1个骑兵集团军17个步兵师又5个骑兵师约60万人,在满洲地区展开了东北方面军(1915年2月由北方面军分设,部分兵团从东方面军调来)5个集团军23个步兵师又2个骑兵师约60万人,在新疆及其接近地区展开了西方面军4个集团军又1个骑兵集团军15个步兵师又5个骑兵师约70万人。以上总计55个步兵师又12个骑兵师约200万人的部队,在数千公里的战线上向露西亚发起了进攻。

露西亚军队的主要作战力量在西线,因此对东线的防御采取了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方略。其在华军当面的兵力总计5个集团军不到60万人。其中有3个集团军40余万人布置在赤塔周围组成外贝加尔方面军,另有2个集团军20余万人部署在塔什干周围组成土耳其斯坦方面军。主要意图是以经营垂40年的赤塔要塞和塔什干要塞拖住华军主力,而以在乌拉尔河地区组建的新锐重兵集团击溃因顺利进军而战线拉长的华军西北方面军。之后华军即使攻克了赤塔要塞,全歼了守军,也将不得不穿越辽阔的西伯利亚荒原来进攻露西亚的欧洲部分——露西亚总参谋部判断这将使组织低劣、腐化严重的华军不战而自溃。

事实上,战争果然是这样发展的。虽然华军在石勒喀河战役(1915年4月)和伊尔库茨克战役(1915年5月)击败了露西亚军,于6月切断了赤塔与后方的联系。但露西亚后贝加尔方面军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组织了赤塔战役(1915年6月—12月),坚守要塞半年,牵制了华军的重兵集团。另一方面,露军乌拉尔方面军(4个集团军约60万人)在土耳其斯坦方面军配合下,于1915年8—10月的“勃鲁西洛夫攻势”中摧毁了冒进的华军西北方面军,俘虏约20万人。华军的第5集团军被歼,第30、31、骑兵第2集团军受到重创,分兵向波斯方向(1915年夏天,在同盟国特别是某帝国的鼓动下,波斯发生反协约国的起义,波斯王室宣布加入同盟国,但因为得到响应而在10月被协约国镇压)挺进的第8集团军因被俄军切断而不得不投降。只是因为华军北方面军先锋部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逼近了新西伯利亚,才迫使露西亚放弃向新疆进军。

这样,在1915年的交战中,同盟国军队迫使露西亚退出战争的企图就完全失败了。尽管到1915年冬,俄奥军队占领了俄属波兰、加利西亚,并进入了立陶宛、别洛露西亚和乌克兰,赤塔要塞的三十余万守军也被迫投降,但露西亚的本部依旧完好无损,可以继续战斗下去。

对于华军来说,本年度最为振奋人心的消息还是对马海战的胜利。1915年10月,华军具有数量和质量优势的舰队(4艘战列舰和4艘战列巡洋舰)在对马击败了日军以4艘战列巡洋舰为主力的联合舰队,以3艘主力舰遭重创为代价,击沉日军战巡1艘,重创1艘(此外还击沉日军老式战列舰1艘等)。此后日本海军的活动日渐消极,华军掌握了黄海的制海权,并开始在日本海积极活动,妨碍了日军对朝鲜半岛的支援和补给。半岛上日本陆军的处境日益艰难。

有鉴于此,华军参谋本部决定将1916年的主攻方向放在朝鲜半岛,迫使日本退出战争。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0:44:00 +0800 CST  
三、1916年的战争

由于1916年同盟国的协同对露作战未能达到目的,于是各成员国又开始各行其是。德国开始组织凡尔登战役,而某帝国则转而投入朝鲜战场。

1916年,华军在负责对露作战的北方面军(东北方面军在攻陷赤塔后已撤销)、西北方面军(由西方面军改称)之上设置了露西亚总军(1916年4月有10个集团军又2个骑兵集团军41个步兵师又11个骑兵师,总兵力约150万人,与其对峙的露军土耳其斯坦、西伯利亚方面军有6个集团军约100万人。但华军一线兵力严重缺编),在负责对英法荷暹作战的西南、东南方面军之上设置了南方总军(1916年4月有6个集团军24个步兵师,约50万人,与其对峙的协约军总兵力约60万人),同时又将东方面军升格为朝鲜总军。到1916年4月,华军在朝鲜的兵力达到了惊人的14个集团军(含朝鲜王国的2个集团军)60个步兵师又1个骑兵师,分为三个方面军(东、中、西方面军),总计约180万人。与此同时,日军也将兵力勉为其难地增加到了30个师团(含韩帝国军5个师团),但总兵力也仅有不到100万人。中日两军的兵力相差已非常悬殊。同时日军本身的后勤也已达到临界点。

1916年5月,华军认为日军已达到极限,遂发动大规模攻势。第一阶段(5—6月)的重点是仁川、议政府地区,第二阶段(7—8月)的重点则是东线的江陵地区。然而,华军兵力虽多,在第一线能够展开的却是少数。加上战术落后,组织不得力。第一阶段的战役除了收到40万伤亡外一无所获。第二阶段的攻势虽取得一定战果,歼灭韩帝国军2个师团,一度打开了突破口。但由于地形因素也很快为日军封闭。为其4个月的激战,华军损失超过80万,日军损失也接近惊人的50万之巨。中国总参谋部认为“只要再加一把劲,日本就撑不下去了”,因此决定不顾伤亡,在仁川至春川一线再度发起攻势。然而前线士兵却以大规模哗变来抗议,拒绝再度向日本的机枪阵地发起进攻(九月兵变),此计划遂被搁置——在此期间,1916年10月美国宣布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美国参战好像一针强心剂一样,将原本已穷途末路、打算议和的日本挽救了过了。而某帝国面对美军强大的太平洋舰队却束手无策,其海军从此不再积极作战,这样绞杀日本的战略就此失败,同盟国的失败已难于避免。

在露西亚战线,华军乘露西亚军队在西线反击之际,于夏季发动大规模攻势,北方面军于9月初攻占了露西亚重要的防御支撑点新西伯利亚,于10月进抵额尔齐斯河畔,迫使露西亚军队撤往乌拉尔地区。西北方面军也重新攻入哈萨克地区,拿下了咸海东岸的重镇克孜勒奥尔达,以保护北方面军的侧翼。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0:45:00 +0800 CST  
【附件1】某帝国的陆军

征兵区称为“卫”,每个卫对应一个或几个府。一个卫征召两个或更多的步兵或骑兵旅(平时一般是两个),其中一个留守本地为地方军(骑兵旅的话则可能在战时全部派往野战部队),其他提供给野战部队(以“师”为单位)。卫受省都指挥使司管辖,而其下属单位则是所(负责提供营级部队)。

某些封建王公统治的自治地方(如外蒙王公、新疆回王、吐蕃地方政权)有自己的军队,战时也按与中央政权的协议提供部队给野战军。

禁卫军由皇帝直接指挥,来自各个不同的卫。

技术部队一般也来自特定的卫,但组建完毕后即隶属于野战军。

野战军一般驻扎在边防要地或国内重镇,一般不驻在下辖部队组建的地方,而且经常更戍,以避免他们与地方军或当地人民联合起来发动**。

野战军的基本战役兵团是师。1914年步兵师分两种,重步兵师和轻步兵师。重步兵师下辖三个步兵旅(每个旅三个营)、一个骑兵旅(后改为一个骑兵营)和一个炮兵旅(一个榴弹炮营、三个野炮营)等,满员兵力15000人。轻步兵旅下辖两个轻步兵旅(每个旅四个营)、一个骑兵营和一个炮兵旅(两个山营)等,满员兵力11000人。1914年骑兵师下辖两个骑兵旅(每个旅三个骑兵营)、一个骑兵旅(两个骑炮兵营)等,满员兵力9000人,近乎欧洲国家的骑兵军。

但由于体制问题,平时野战军的兵力实在是并不多。

1914年初,全国有120个卫(战争末期增设到150个卫),扣除边疆提供骑兵旅的卫,总共可提供240个步兵旅和50个骑兵旅。但其中只有140个步兵旅和40个骑兵旅被提供给野战军。因此,帝国的常备野战军只有30个重步兵师、20个轻步兵师和5个骑兵师。此外,禁卫军还有3个重步兵师、1个帝都师(非野战部队)和1个骑兵师。尽管此时帝国陆军的总兵力已超过了150万人。

这些常备野战军(不含近卫军)被两两编组为25个军(其中5个军在步兵师之外还辖有1个骑兵师)。战争爆发后,军增加若干个步兵师(一般是1—2个)并配属特种兵力量后就改称集团军(通常下辖3—5个步兵师和若干特种兵旅,6—10万人)。战时,某帝国先后组织过41个集团军(包括3个骑兵集团军)。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0:54:00 +0800 CST  
【附件2】某帝国的海军

1914年10月某帝国拥有四艘战列舰、三艘战列巡洋舰(四艘超无畏)和六艘前无畏战列舰,此外还有四艘装甲巡洋舰、十四艘防护巡洋舰、一百艘驱逐舰和三十艘潜艇。正在建造的有:战列舰三艘、战列巡洋舰一艘、防护巡洋舰八艘、驱逐舰四十艘、潜艇二十艘。某帝国的目标是在1925年拥有一支战列舰十二艘、战列巡洋舰八艘、防护巡洋舰三十二艘、驱逐舰一百二十艘、潜艇四十艘的大舰队。

某帝国的主要对手方面:日本有战巡四艘(英国帮助建造),正在建造两艘国产超无畏战舰。

南海协约国:四艘无畏舰、一艘战巡、六艘前无畏等。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0:56:00 +0800 CST  
“禁下海”是一个宽泛概念。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0:57:00 +0800 CST  
有高识字率而勤劳的民众,又有英国支持,为何不能崛起?

再说什么叫崛起?工业化吗?那日本直到一战后才完成工业化。

日本崛起不崛起和他参加英法同盟击败某帝国有什么关系?
北洋是一战战胜国,证明他崛起了?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1:04:00 +0800 CST  
没有甲午战争,日本拿什么崛起啊,搞笑

——如果你认为甲午赔款导致了日本的崛起,那本文中自由党在1906年条约中赔的更多。日本又没有在之后打一场没有收入的日俄战争,能够把这笔赔款全数用在工业化上,更该崛起了。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1:06:00 +0800 CST  
好好看原文。

1904年中国在南海与英法爆发战争(最初单纯与法国作战,后来英国加入),日本参战。最后英法日方面胜利,日本分得朝鲜的控制权。
然后中国为了夺回朝鲜的控制权,在第一次大战中对日作战,只打了2年日本就撑不下去了。只是因为美国参战才勉强维持了下去。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2:41:00 +0800 CST  
不是吧……和沙俄完全没关系啊。

倒是有一部分参考土耳其。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3:15:00 +0800 CST  
主要参考对象是……奥匈、土耳其。德国和沙俄不占主要地位。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2 23:16:00 +0800 CST  
这个设定中的准格尔汗国在鼎盛时期包括了西域、吐蕃、外蒙、图瓦、哈萨克、塔吉克和吉尔吉斯的大部分地区,西伯利亚的一部分(17世纪末)。乌兹别克和土库曼地区的布哈拉和花剌子模是其附庸。

不过此时人口稀少的游牧帝国已不再是燧发枪和棱堡线的对手。18世纪中期,汗国在露西亚与中国的夹击下灭亡,国土遭瓜分。但其在中亚南部的突厥封臣仍坚持抵抗两国。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3 03:46:00 +0800 CST  
目前手头上的大坑还没填呢。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3 13:38:00 +0800 CST  
长枪党人一边去。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3 13:53:00 +0800 CST  
再搞马甲就删了!

PS:田中出版了,我又没出版。你看白书哪来那么多废话……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3 14:04:00 +0800 CST  
看白书还要抱怨就占理了?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3 14:21:00 +0800 CST  
么,还是增强版的大清呢。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3 17:46:00 +0800 CST  
威帝国情况有所不同,不可随便套。

架空东南海主夺取国家难度较大。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3 17:54:00 +0800 CST  
明治维新是一系列事件,洋务只是其中一部分。

洋务运动则只是单纯的洋务罢了。

楼主 呕心沥血方从哲  发布于 2011-12-23 17:54:00 +0800 CST  

楼主:呕心沥血方从哲

字数:16828

发表时间:2011-12-23 04: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26 06:02:28 +0800 CST

评论数:26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