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疼的计算】从克强指数看日本高速增长时代

数据出处《日本100年》,矢野恒太纪念会编,司楚等译,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


吐槽一下,此书译者不知旧日本学制,竟将中学、高等女学校、高等学校分别翻译为初中、女子高中、高中,结果搞出女高中生数量超过男初中生+男高中生的闹剧(当然,高等女学校生在30—40年代确实超过中学生的数量,这可能是因为女生不能进入许多中等专门学校的缘故)。

楼主 无辜蒙冤方世鸿  发布于 2015-07-12 13:34:00 +0800 CST  
克强指数以耗电量、铁路货运量和新增贷款量作为指标,实际上主要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发展水平。
考虑到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最主要的支柱产业也是制造业特别是重化工业【1】。
因此,克强指数具备一定的适用性。


【1】图3—1《国内生产净值构成》表(P72)
日本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净值的比重——
1930年,16.9%、27.2%、55.9%
1940年,24%、36%、40%
1946年,38.8%、26.3%、34.9%
1950年,26%、31.8%、42.2%
1960年,14.6%、36.3%、49.1%
1970年,7.5%、38%、54.5%
1879年,4.4%、38.2%、57.4%

楼主 无辜蒙冤方世鸿  发布于 2015-07-12 13:46:00 +0800 CST  
原始数据:


工业耗电量(续表4—35,P134)
1939年15261
1950年15406
1960年56067
1970年182297
1979年251866
资料来源注明是日本电气事业联合会《电气事业便览》。


铁路货运量(表8—6,P475)
1940年272(仅国铁,但日本私铁货运量与国铁比较,仅及后者的1—2%,本可忽略)
1950年338
1955年416
1960年534
1965年572
1970年627
1975年471
1979年476
资料来源注明是联合国《统计年鉴》,《统计月报》1980年10月号。
然而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通过铁路运输的商品占比较小,存在大量内航海运的商品,因此抄录如下。

国铁+民铁+内航海运货运量(表8-2,P472)
1950年33309,540,25500
1955年42564,690,29022
1960年53592,923,63579
1965年56408,890,80635
1970年62435,988,151243
1975年46577,770,183579
1979年42284,803,225786
资源来源注明是日本运输省《运输经济统计要览》1981年版。


产业资金供应(新增对实体经济贷款量,表7—22,P456)

依次民间金融机构,政府金融机构,贷款特别会计
1940年42.1,—,-1.09
1950年3725,-160,286
1955年4661,748,224
1960年20838,1598,588
1965年40444,3725,721
1970年102494,9107,1037
1975年146711,20148,2937
1979年112417,21790,4990
资料来源注明是日本银行《经济统计年报》,《本邦经济统计》
整个高速增长期乃至之后的稳定增长期初期,产业资本通过资本市场(股市、债市)融得的资金比起通过信贷手段融得的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950年从股市融得的资金仅为信贷的1/10,1955—1960年为1/5,但1965年降低到1/20,之后长期维持在1/10左右),股市的地位甚至远远不如战前(30年代股市一度成为产业资本获得资金来源的主流渠道——这可能是由于大萧条中地主的收入比较稳固的关系)。
但是 ,有个问题是日元在整个时间段内贬值严重,因此我们不得不引入批发物价指数加以调整。
总平均批发物价指数(1934—1936年平均=1,表7—1,P410)
1940年1.641
1950年246.8
1955年343
1960年352.1
1965年359.4
1970年399.9
1975年626.8
1979年701.4
资料来源注明是日本银行《明治以后本邦主要经济统计》

楼主 无辜蒙冤方世鸿  发布于 2015-07-12 14:22:00 +0800 CST  
数据处理(全部以1950年为100)


工业发电量
1939年99
1950年100
1960年364
1970年1183
1979年1635


铁路货运量
1940年80
1950年100
1955年123
1960年158
1965年169
1970年186
1975年139
1979年141
铁路+内航海运货运量
1950年100
1955年128
1960年209
1965年245
1970年381
1975年409
1979年477


新增贷款量
1940年160
1950年100
1955年105
1960年419
1965年801
1970年1806
1975年1736
1979年1272

楼主 无辜蒙冤方世鸿  发布于 2015-07-12 14:41:00 +0800 CST  
按耗电量40%、新增贷款35%、货运量25%的权重调整,得到克强指数。
1939/1940年116
1950年100
1960年345
1970年1201
1979年1218
对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来看,在1950—1970年这一时间段内,基本上是拟合的。
1950—1960年克强指数增长大约2倍,国民生产总值大约增长2倍。
1960—1970年克强指数增长大约3倍,国民生产总之大约也是这个增长规模。
不过,对于战前以及稳定增长时期,克强指数则明显不适用。
(一般意义上的“高速增长时期”指的是1955—1972年。1950年时日本的农业已经恢复到战前水平,但工业只及战前的三分之二,第三产业也没有达到战前的最高峰,日本经济完全恢复到战前规模大概是1953—54年的 事情。)

楼主 无辜蒙冤方世鸿  发布于 2015-07-12 15:14:00 +0800 CST  
1979/1980年日本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为18000—20000美元/人。
1979年日本制造业工人平均每小时工资约5美元(平均每周工作45小时)。


2014年中国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大概也是18000美元(当然美元购买力是下降了),而平均每小时工资则低于5美元(我算了一下,在上海大概是4美元左右)。

楼主 无辜蒙冤方世鸿  发布于 2015-07-13 20:37:00 +0800 CST  
日本的三次产业就业人数
1920年:14672,5598,6464
1930年:14711,6002,8835
1940年:14392,8443,9429
1950年:17208,7812,10568
1955年:16111,9220,13928
1960年:14236,12764,16682
1965年:11732,15395,20466
1970年:10075,17827,24293
1975年:7354,18097,27522
1980年:6062,18621,30863
资料来源标注为总理府统计局国势调查(截止各年10月1日)等等


比重
1920年:55%,21%,24%(接近天朝1994年前后)
1930年:50%,20%,30%(接近天朝2001年前后)
1940年:45%,26%,29%(统制经济,无可比性)
1950年:48%,22%,30%(战败,无可比性)
1955年:41%,23%,36%(接近天朝2005年前后)
1960年:33%,29%,38%(接近天朝2012年前后)
1965年:25%,32%,42%(天朝尚未到达此阶段,无可比性,预计最近几年内接近此结构)
1970年:19%,34%,47%(同上)
1975年:14%,34%,52%(同上)
1980年:11%,34%,55%(同上)

楼主 无辜蒙冤方世鸿  发布于 2015-07-13 21:39:00 +0800 CST  

楼主:无辜蒙冤方世鸿

字数:2854

发表时间:2015-07-12 21:3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27 18:02:50 +0800 CST

评论数:1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