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回忆录】我与台风\/气象的邂逅与情缘

六一儿童节马上要到了,高考也步步临近。我打算放出一份已写好多时的回忆录,作为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也作为高考前给自己和大家的一份小礼。本人文笔太差,感觉有点像记流水账,望多多包涵。另外,庚烷前请勿插楼~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5-31 22:47:00 +0800 CST  
一 1998-2005
不知怎的,我从小就对自然科学情有独钟,百科全书的天文、地理、气象部分早已被我翻烂。那时我的重点研(zhuang)究(bi)领域是天文,我很小的时候就能把太阳系跟父母扯几个小时。然而气象相比天文毕竟离我们更近。据妈妈说,我刚会说话时就每天守在电视机前看19:31的联播天气预报,看完一遍后就能把每个城市的天气背出来,我也不知道我当时怎么做到的(反正现在记忆力越来越差了)。但作为一个too young, too simple, ALWAYS naive的小孩,我也仅看得懂城市预报,至于是什么影响着风云变幻,那时我还一无所知。
转折出现在2005年暑假。有人说05年的西北太平洋台风季是萎靡的,被北大三巨头爆成了渣,但现在想来,这一年风季对我意义重大——刚上小学的我在父亲的影响下第一次接触了台风。当时,0505号台风海棠正强势奔袭台闽。电视上的海棠,风眼深邃浑圆,身姿优美,画出一道华丽的倒抛物线路径,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只可惜当时的我对此只是好奇而并不理解。海棠步步临近,看着电视上的台风警报,我便随口问爸爸台风是什么。当时扩展版蒲福风级还未应用于CMA预报,60m/s的风力仍被称为“12级以上”,然而有追风经验的爸爸特别强调“这个台风很大”,并描绘了台风登陆之景,这顿时勾起了我的兴趣(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当然现在也是啦)。于是,台风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我对气象的兴趣也大增。所以,在早已不属于我的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我要感谢0505海棠,是她让我邂逅台风、迷上气象!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5-31 22:48:00 +0800 CST  
二 2005-2009
海棠最终登陆福州,对厦门的影响不算太大,但这以后的两年内,珊瑚、泰利、龙王、珍珠、碧利斯、格美等台风先后光临,其中不乏严重影响厦门的。珊瑚给的印象就是窗外凄厉尖锐的风声;龙王把我耍了一把,登陆厦门却把泪全洒在了福州;珍珠的狂风暴雨是这一系列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我一下楼雨伞就阵亡了,而且草坪几乎被泡烂——厦门一天雨量300+!于是,我对台风(气象)的兴趣在一遍遍的风雨洗礼中与日俱增。然而这段时间内我几乎唯一的信息来源就是NMC的路径预报和风(zhā)云(fēn)二(biàn)号(lǜ)卫星云图。比如,07圣帕时身在美国的我还盯着CMA的路径发布系统,并不惜破费打国际长途询问家乡亲友风雨情况(然而登闽时圣帕已空心,并没有什么看点)。
2008年没什么台风严重影响厦门。由于厦门地处东南沿海,而且西北方有高大的武夷山脉抵御寒风,那一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并没有使厦门的雨变成坚硬的雪花,这次过程给我的印象主要就是持续近一个月的个位数温度以及电视上的“停车场”和“集中营”。还好上天眷顾,那一年我顺利回了老家。
0903莲花是又一个与厦门亲密接触的台风,而且难得放了台风假。当时我紧盯着、狂刷着厦门气象信息网的台风路径发布系统,它显示台风一小时一小时地北上接近厦门,同时外面越来越猛烈的风雨无情地拍打窗户,我对这一情景印象是极深的。我十分讶异一个小小的热带风暴怎有如此威力,后来才知道当时CMA严重低估,根据实测莲花接近厦门时的强度至少有11级。
我看不尽兴还自己动手画台风,而且盼风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有夸张的路径,比如绕地球一圈,或者菲东南海北部湾琼州海峡台湾海峡东海朝鲜海峡日本全过一遍的经典路径;也有威武的云图,比如笼罩中国东南部、东海和南海,而且风眼在台湾海峡。如今当我看着吧里的小孩子们在纸上画霸气的云图和歪歪扭扭的路径图时,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自己。现在,我还有这样的童心吗?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5-31 22:49:00 +0800 CST  
三 2010-2012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2010年夏末。2010风季是史上最萎之一,但那一年闽南却收获满满——经典的闽南五连击。狮子山时厦门雨挺大但风并不大,可以说停课白停了;而抢先一步登陆的南川就是个打酱油的。莫兰蒂时我们初一新生正好在军训,然而这个小环流台风稍微跑偏、对厦门影响并不大,第二天一早打开电脑才知道海峡开眼的奇迹和满目疮痍的泉州,当然停课的希望也破灭了。但是,接下来的1011凡亚比就不是闹着玩的了。此台风在台湾海峡重整旗鼓、强度再次加强,从厦门南侧掠过登陆漳浦。直到登陆前一天的下午,我出校门时学校保安才挨个通知:明天不上课!果然,厦门的狂风暴雨持续了一晚+一个白天,家门口的大树连根拔起,而大嶝大桥录得的14级阵风更可能是21世纪以来厦门境内的极大风速记录。不久后,赫赫有名的1013鲇鱼在戏耍海南广东人民后再登漳浦,CMA标定的登陆点与凡亚比完全重合,然而厦门台的台风红色预警被证明是虚惊一场——鲇鱼的暴雨可圈可点,风力虽不弱但明显不及凡亚比。
经历了台风的连环轰炸后,我有了进一步了解台风的欲望。我无意间点进了台风吧,瞬间就被各种看不懂的东西吓到了,这时我第一次发现世上还有不少与我一样有气象这个奇怪的爱好、而且比我更疯狂、更专业的人。2011-2012年(我加入风吧的前两年)厦门可谓风平浪静,再加上我当时是盼风党而非强度党,这一年我并不十分关注台风,在风吧就当个潜水党,专业知识几乎没有长进。直到2012年古超、泰利共舞时,我才发了第一个帖子,然而当时实在naive——我根据CMA已过时的40m/s评价,对着已经开眼爆发的古超说这是C1,于是被喷之惨烈可想而知。另外,由于CMA至上的观念从小在我心中根深蒂固,当年的我竟然是“杰拉华比三巴强”的坚定支持者,然后又被大神diao了。在自信心不断受挫后,我打算沉下心来学习气象知识。渐渐地,我知道了JTWC、JMA,知道了CDO、CCC,还有极涡、南高等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东西。一段时间后,我便看得懂风吧的大部分帖子了,气象虚掩的大门已然打开。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5-31 22:50:00 +0800 CST  
四 2013
2013年对厦门而言又是不平凡的一年。5月16日凌晨的那场让厦门从沿海城市变为海中城市的暴雨似乎是那年气象灾害的序幕。7月,“小海棠”苏力登陆福建,给厦门倒下近200mm的暴雨,厦门台也是自启用现行预警机制以来首发暴雨红色预警;苏力登陆的下午我还跑到海边去感受回南风,一下车雨伞就报废,然而忘了带刚买的风速计却是莫大的遗憾。不过,最大的遗憾是五月天厦门演唱会泡汤了!苏力过后我以为终于可以好好“享受”夏日的阳光,然而西马仑不这么认为。苏力登陆后仅不到一周,西马仑以TS级别正面登陆厦门,又在几小时内洒下100多毫米大暴雨。于是,厦门三个月内第三次看海,厦大成了“全国最水的大学”,我初三体育中考前练长跑的湖畔小道的栏杆几乎没顶。
就在我觉得这一年的台风都是萧敬腾附体时,西太巧妙地为厦门安排了一个干货——1319天兔。天兔C5出身,坐巴士后环流紧缩,厦门过程雨量不足50mm,但由于台风自身强度强、北方弱冷空气和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共同作用,天兔带来的狂风却是凡亚比以来之最。登陆前一天下午1点厦门气象台发了橙台,然而迟钝的教育局直到傍晚6点才发布第二天停课的通知,于是作为住宿生的我到了学校才被告知停课,于是又冒着足以把人刮得站不稳的大风回家。在那个恐怖的夜晚,我本可以到天台用手持风速计测风,但由于怕仪器爆表和人身安全考虑而作罢。即便如此,我把风速计伸出窗外,都录得了25.6m/s的10级大风。天兔,是我追风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到2013风季,还有一位无论如何不能忽略。虽然那时的我已对德法略知一二,但当我看到她CDG完美成环、CMA率先给出75m/s、所有机构T8.0、ADT爆表时,我并没有像资深风迷一样陷入激情,反而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因为这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极限。直到第二天强度讨(si)论(bi)贴和相关新闻报道出来以后,我才大梦初醒,猛然意识到了她的王者地位。我想大家对她是非常熟悉的,所以本人在此不做赘述。不过,她还给了我一个影响——自此我正式加入了强度党。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5-31 22:52:00 +0800 CST  
五 2014
想要做强度党,不了解德法万万不行。于是2014年的寒假我上论坛反复看了几遍德法教程,再加上2014春台的几次实践,可以说我对德法渐渐上手了。虽然离精通还差很远,但如果给我几张云图,做出一份像模像样、还算合理的分析是没有问题的。于是,中国第一台威马逊出现时,我对着自己评出的霸气T7.0洋(wu)洋(liao)得(zi)意(hai)。可以说,2014风季我最大的长进便是学会了德法。
2014年影响厦门的台风不少但普遍不强。6月的海贝思表现不错,印象最深的是大课间跑到学校走廊测风,结果被淋成落汤鸡;7月的麦德姆表现平平,事实证明厦门台淡定发蓝台是正确的选择;9月的海鸥外围也给厦门带来强劲的风力,半夜铁门一声巨响吓醒全宿舍同学
身为强度党,三巨头的出现无疑是三支兴奋剂。黄蜂是我第一次以德法的视角见证顶超的出现——7.5这个数字第一次从我的指尖流出。然而,黄蜂并没有帮助汪峰老师赢得好声音。鹦鹉是可圈可点的,快速的爆发让持盾的JTWC对着CDG+WMG(哪怕只有一报)评了T6.5,这一次我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强烈谴责的大军。而且这一天晚上我实在忍不住把手机带到了教室以便实时跟踪鹦鹉,从此我就再也不是守规矩的吼孩纸了。这天晚上我特意把闹钟设到2点多,爬起来看到155就再也睡不着了。或许黑格比时我已经审美疲劳了吧,他在我心中就是一只普通155,但他的出现也创造了连续三个月诞生155的奇迹!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5-31 22:54:00 +0800 CST  
六 2015
2015年西太春台的辉煌着实让我热血沸腾。这些超台个个都是励志经典,有逆境中顽强求生存的,有将环境利用到极致的,有开了又崩百折不挠的。他(她)们让我对台风这个本无生命的系统更多了一份敬佩:这些精灵也像我们人类一样有血有肉,有时还让人类都自愧不如啊!我觉得这时我对台风的热爱更深入了一层。
7月份的三旋共舞并未给厦门带来大的风雨,但有一点却是意料之外的——火山江鸟的下沉高温。本来我以为以厦门狐尾山本站的尿性,36-37度已经了不得,没想到狐尾山不知是喝了炫迈还是红牛,连续两天飙到38度以上(第一天38.2,第二天38.5),甚至秒掉了同安等厦门高温强站!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苏迪罗无疑是高三前紧张的暑假最耀眼的明星。苏迪罗巅峰之时我身在北京的夏令营,身不由己,但当预报路径直插福建时,我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果断请假提前回家追风,终于赶在厦门机场封闭前降落。那天我凌晨3点到家,6点就挣扎起床,发现窗外和睡前简直是两个天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前一句是对近景的实写,后一句是对远景的想象)。中午,我用手机记录下了对面人家被子随风远去和楼下大树在风中拦腰倒下的瞬间。很遗憾,苏迪罗最终被厦门的郑成功施法弹开了,厦门风力定格在橙台标准,厦门台的红台显得有些激进。但是,这样的影响已经让我大饱眼福,如果更严重(像福州那样),对厦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而言还真不是好事。当我把这段追风经历讲给周围的人时,他们不理解我为什么为了一个讨人嫌的气象灾害而风尘仆仆地赶回来。我想只有气象爱好者们能够理解吧——这是值得的!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5-31 22:55:00 +0800 CST  
七 结语
现在的我,是忠实的五迷(五月天粉丝),有不错的桌球技术,但气象毫无疑问是我课余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一个月后,无论我是否会下定决心选择大气科学作为专业,我都希望气象以或职业或爱好的方式陪伴我一生。
最后,用五月天《干杯》的一段歌词表达我与气象的情缘:
终究会 有一天 我们都变成昨天
是你陪我走过一生一回匆匆的人间
有一天 就是今天 今天就是有一天
说出一直没说对你的感谢!
(完)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5-31 22:55:00 +0800 CST  
图文一起发容易被吞,于是我把图单列:
图一:20130516厦门暴雨
图二:西马仑厦门雨量(某1000+请无视
图三:“全国最水的大学”
图四:天兔大风数据
图五:天兔在市区的杰作
图六:天兔时海边一景
图七:苏迪罗红台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5-31 23:00:00 +0800 CST  
啊,当时写的时候竟然忘了讲我头像的由来了,现在补上。
估计是由于技术故障,在一张东亚卫星云图中,CWB竟然把还在台湾以东洋面的酋长平移到了台湾海峡南部!当我打开手机看到一个风眼清晰的大台风赫然出现在家门口时,我先是一怔,然后大笑了一分钟。事实上,虽然我早已不是狂热的盼风党,但有哪个沿海风迷敢说自己在学生时代没有一丝盼风情结?于是,不久后我就把这张阴差阳错的云图设置成了自己的头像,以寄寓心中隐秘的向往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6-01 23:42:00 +0800 CST  
写在考前最后一天
1330海燕——做自己的王者!
海燕,拥有世界上最惊艳的卫星云图数据,是到目前为止唯一达到甚至超出德沃夏克分析法能力极限的热带气旋,当之无愧地成为与南茜、泰培等前辈并称的台风之王。
然而,在2015年深秋,她的地位受到了来自东北太平洋另一位王者强有力的挑战——帕特丽夏无论在风速还是气压的官方评价上都碾压海燕。可是,正如地球表面各处大气受热从不均匀,有时候竞争并不是公平的,有的人生来就处在比你更容易取得成功的环境中。同时,没有人有胆量认为自己完美无缺,没有人敢保证自己在与他人的竞争中永远取胜。有谁能确保,在未来的某一天,越来越温暖的西北太平洋不会诞生一位新的王者?
然而,成功的定义并不一定是比别人强。海燕已经将环境利用到了极致。她深知快速的西行将使她难以成为慢条斯理地加强的长寿台风,所以她为了使自己活出价值,可以说拼尽了全力、没有浪费一丝光阴和能量。我想,只要踏踏实实努力,问心无愧地做最好的自己,这难道还不能称为王者吗?对于再过24小时就要走进高考考场的我们,更是如此。
下面用这份分析表达我最诚挚的敬意:
TCDR90 XFYA 2013110715UTC
A. SUPER TYPHOON 1330 HAIYAN
B. 07/1430Z
C. 10.4N
D. 128.0E
E. MTSAT-2
F. TOO STRONG
G. IR/EIR
H. REMARKS: THIS SYSTEM IS TOO STRONG TO CLASSIFY. DVORAK ANALYSIS IS UNAVAILABLE.
I. ADDITIONAL POSITIONS: NONE
…XFY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6-06 07:28:00 +0800 CST  
考完了,也留住一些珍贵的回忆。
图一:同学们(其中并没有我
图二:理综三剑客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6-08 23:53:00 +0800 CST  
这两天我打算写苏力、西马仑的追风回顾,后天放出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6-08 23:55:00 +0800 CST  
追风回顾来了!
前言:高考前放出回忆录后,隐隐觉得在近几年严重影响厦门的台风中,我对天兔和苏迪罗的描写已经基本到位,但由于篇幅的原因,对苏力和西马仑只是一笔带过,还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被我忽略了。现在,是时候弥补这个遗憾了!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6-09 19:53:00 +0800 CST  
苏力部分(一)
对初升高的学生来说,2013年的暑假是漫长而无所事事的。进入7月,副高在东南沿海已经站稳了脚跟,厦门时不时就想挑战高温。这时的我比任何时候都渴望台风光临、送来雨水和清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脑时,惊喜地发现一个TUTT冷涡逐渐转暖并被JTWC编扰了!系统在优良的先天条件支持下,发展很快步入正轨,JMA和JTWC先后升TD,7月8日便获得命名“苏力”。路径方面,此时机构和各大数值对苏力后期走向仍有分歧,集合预报路径覆盖闽北到东海转向。一开始,我并不相信副高能一直保持强大并引导台风西行登陆福建,而且我已经被前两年的台风戏耍够了,不会轻易相信台风会袭击厦门,于是我对苏力的影响持观望态度。强度方面,刚命名的苏力一度发展出云卷眼,尔后崩掉并逐渐发展出CDO,得益于水汽来源打通、黑潮助力和极向流出通道打开等因素而迅速开眼爆发,巅峰达到不错的C4强度,即T6.5/125KT(发展过程我就不细写了,以我的文笔,读者会犯困的)。然而好景不长,此时的副高露出了狰狞的面目:苏力的强度因干空气大量卷入而持续滑坡,变身“苏干菜”,我盯在电脑前也是心如刀绞。但是,此时苏力的预期路径却出现了调整并渐趋明朗:副高在诸多因素影响下愈发坚挺,且中纬度槽对副高的打击时间偏晚,台风登陆福建的可能性大增。这句话对华东盼风党是失望,但对盼风的我却是大大的福利!
苏力继续西行,一步步逼近台湾,CMA率先发出台风警报,CWB也先后发出海警和陆警。此时的厦门在副高和苏力外围下沉气流共同影响下,天气愈发炎热,气象台甚至发出了高温橙色预警。不过,想到即将迎来的雨水和清凉,我的嘴角泛起了微笑。
7月13日凌晨,苏力拖着疲倦的身躯踏上了台湾花莲的陆地,给台湾带来13级大风和暴雨。有趣的是,和不少登台的台风一样,在台湾地形的作用下,苏力的路径出现了戏剧性的南折,并于13日上午进入台湾海峡中部海面。然而,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厦门的郑成功发威了——这时,苏力在羸弱的原中心北侧形成了一个新中心,并向西北方向移动,于是就有了路径图上“致命的北跳”。13日下午,苏力在福州连江的黄岐半岛沿海登陆。登陆前后当地的画面资料显示,海面波涛汹涌、潮位高涨,沿海的民房悉数被淹。登陆后的苏力继续反预报而行之,一路西进,在福建境内逗留12小时后移入江西,并逐渐减弱消散。
【待续】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6-09 19:55:00 +0800 CST  
苏力部分(二)
讲完了苏力的生命史,该到本文的重点了。随着苏力的步步紧逼,13日早晨的厦门和12日已经截然不同——虽然风力仅略强于平日,但苏力最外围的螺旋雨带已经扫到厦门,我市开始降下中到大雨。这时盯着各种图的我心情既紧张又激动:路径会不会一直偏西登陆闽南?厦门会经历怎样的风雨呢?然而,当苏力的北跳开始时,我的心又一下子沉了下去:看来这台风也只能给厦门下点雨、带来清凉了。不过,当时的我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关注台风中心位置上,并没有特别关注苏力鲜明的结构特点——在西南季风源源不断的支援下,苏力北侧对流有所衰弱但南侧对流愈发旺盛。这也不难说明苏力的破坏力主要表现为“北风南雨”的特点。于是,中午前后,随着苏力的北跳,厦门逐渐转为富含水汽的西南风,降雨进一步加强,而下午2点前后,随着主旋臂扫到厦门,风力也显著增强,市区风力达6级、阵风8级,沿海更出现10级阵风。不过13年厦门气象台对台风可是出奇的淡定,就是死守蓝台、不发黄台。此时的我坐不住了,赶紧和同为风迷的爸爸驱车前往海边看台风。然而,情急之下我竟然做了傻事——忘了带刚买的手持风速计!虽然留有这么个遗憾,但这并不影响我体验台风的威力。到达目的地(厦门风最大的地方——五缘湾)后,我一下车雨伞就报废,于是只能拿外套挡雨,然而这并无卵用。作为瘦子,面对几乎令人无法行走的强劲回南风和不断砸在脸上的暴雨,我的感觉正与“我整个人都要崩溃了”的最美记者樊荣有几分相似。年轻气盛的我甚至一时头脑发热,玩命地冲向海边看涌浪,险些掉进海里,吓得我和父母都一身冷汗。好好体验一番后,我算是心满意足地回了家。在车上,我得知了苏力登陆的消息,就以为厦门的狂暴马上就要结束了。然而,苏力又玩了我一把。或许是五月天厦门演唱会因为他延期了,苏力对厦门的蹂躏更加得寸进尺、肆无忌惮——不仅风力没有减弱,暴雨在西南季风助力下玩起了“列车效应”!大约从晚上七八点钟开始,一道红波在厦门上空建立,随台风旋转东去后,又一道红波紧随其后轰炸厦门……就这样,不知怎的,厦门持续两个多小时被红波覆盖,厦门国家站每小时都有40+mm暴雨入账,3小时雨量轻松突破100mm。眼看大事不妙,厦门台果断将暴雨橙色预警变更为暴雨红色预警——这是现行预警机制启用以来厦门发出的首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雨红!因为发生在夜间,除了窗外急促响亮的雨声,我对这场暴雨的具体情景并无很深的印象。当时的我只是一会儿狂刷雷达图,一会儿兴奋地趴在窗前听“瀑布”。第二天,我从新闻中了解到全市路段大面积积水,不少民房被淹,百年大榕树拦腰折断,环岛路旁甚至发生了山体滑坡……可以说,一场台风过后,鹭岛满目疮痍。苏力总共给厦门带来了200mm左右的降水,局地出现超250mm的特大暴雨,在台风影响中实属少见。
可以说,苏力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海边追风的惊险经历和厦门气象官网上挂着的那枚鲜红的预警。
【苏力部分完】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6-09 20:00:00 +0800 CST  
苏力雨量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6-09 20:07:00 +0800 CST  
懒惰的楼主用了12天终于码完了西马仑
另外,西马仑的部分图片上面已经发过了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6-21 11:41:00 +0800 CST  
西马仑部分
苏力过后的厦门虽然没有放晴,但还算恢复了平静。然而,7月15日我点开台风吧,发现多了一个93W的帖子,而且根据数值,这货可能冲着我国东南沿海而来!我想:这些数值不要想喜欢弄个大新闻,毕竟厦门很少短时间内连遭台风连击。然而,无所事事的我仍然全天候密切关注该系统的动向。93W贴着菲东沿岸北上,强度有所加强,7月17日上午得到命名“西马仑”。这时,包括CMA不少机构把预报路径指向闽南,着实让我激动了一番。然而好景不长,此时的西马仑水汽来源被位于南海扰动94W大量截留,注定了终生小环流的命运;同时受吕宋地形影响在西侧发展出副中心,并与原中心展开争夺战,强度发展受阻。中心调整和副高的变化使机构改变了判断,不久,大多数机构将预报路径调整到粤东,汕头等气象台早早发出了黄台严阵以待。这时的西马仑,似乎不关厦门什么事了。然而,果真如此吗?
经过一夜的整合,主中心算是战胜了副中心,西马仑的螺旋性和对流组织性都有所好转。这时,西马仑也已移到了台湾海峡南侧的南海北部海面上,机构也继续滋磁粤东登陆。不过,此时认为一切已是板上钉钉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大气环流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中纬度槽的打击下副热带高压东退的幅度超出了预期。再加上台湾海峡的地形引导作用,西马仑路径的偏北分量明显增加。此时的我已经有了一丝预感:西哥或许注定和厦门有缘!事实上,根据中央气象台的定位,从18日上午起西马仑一直采取正北路径,再没有一点西分量,各大气象机构的预报也见风使舵、不断东调。面对捶胸顿足的粤东风迷,西马仑轻声哼唱着:“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不过,这时作为盼风党的我,看着这头野牛的倔强,心里当然是美滋滋的。
除了打机构的脸,西马仑的心中还有另一番盘算:构筑眼墙,爆发增强!于是,在厦门的多普勒雷达图上,风迷们惊异地发现西马仑竟然睁开了眼睛!此时的西马仑虽然小巧玲珑,但可谓五脏俱全,很可能已经拥有了STS的强度。可惜的是,命运还是和西马仑开了一个玩笑:毕竟,他已经太过接近陆地,巅峰只能定格于此。
终于,强大的BBP结界力克厦门的郑成功——经过连续10小时正北移,西马仑登上了福建漳浦、龙海交界处附近的陆地。雷达图上他的风眼虽然开始填塞,但对流却变本加厉:北侧的半圈眼墙被深厚的红波覆盖!同时,他的下一个袭击目标已经锁定了厦门。市气象台迅速应变,同时发出暴雨橙色和雷电橙色预警。我的心情也如同窗外的风雨,蹭蹭地往上蹿!
碍于西马仑自身强度的限制,虽然是正面登陆,但西马仑影响期间厦门的风力并没能达到苏力的水平,所以我并没有完整地执行测风计划,也没有记录到特别有价值的数据。然而,西马仑却给厦门带来了另一场视听盛宴!眼墙红波带在蹂躏了漳浦、龙海之后,开始轰炸厦门。一道绚烂的闪电划破天际,暴雨倾盆而下。很快,我意识到这绝不是普通的台风雨:每隔几秒就一个闪电绽开,夜空已然成为光与影的舞台!而由于以云间雷电为主,雷声虽然不算震耳欲聋,但低沉、响亮而持久。
夜已深,但雨声、闪电、雷声不绝于耳——这样的狂暴下,一个普通人都难以入眠,更何况一个对它此特别敏感的气象爱好者。于是,我放弃了睡觉的打算,起床看小说。然而,当我坐到窗前的书桌旁想要打开台灯时,我猛然发现不必多此一举——窗外简直黑夜如白昼,草木清晰可见,而这夜空正是我天然的台灯!我已记不清我读了什么,但以这种稀奇的方式看书却是终生难忘的。心不在焉地看了一小会儿,我发现自己还是禁不住窗外美景的诱惑。于是,我索性放下书,走进阳台,趴在栏杆前,呆呆地凝望着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夜空,任凭南风裹挟着暴雨把自己淋得湿透……
西马仑的眼墙红波带覆盖厦门达3小时左右,厦门本站至少有2小时有30-50mm入账,过程总雨量接近200mm;同时强雷电也持续了1-2小时,当晚厦门有站点记录到的闪电次数达406次。第二天上午,我打开新闻时惊呆了:就在我家几公里外的厦门大学西校门大面积看海,俨然变身“鲤鱼门”!不过有些遗憾的是,厦大档案室存放的南洋老报纸惨遭水浸。当然,还有更雷人的——我初中旁的湖畔小道(这是我体育中考前练长跑的地方),湖水竟漫过堤岸、淹到了栏杆顶部!据统计,这一夜的暴雨使厦门2016处被淹。拜西马仑的杰作,厦门在三个月内第三次威尼斯附体!
或许气象台是恃强凌弱的主子,西马仑这样的水货并没有逼出他们的雨红或者雷红。但是,这个疯狂的夜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不仅因为西马仑为厦门献上了这出风雨雷的大戏,还因为,这头野牛向我们证明了:弱者也可以不平凡!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6-21 11:42:00 +0800 CST  
图:西马仑使湖畔小道栏杆几乎没顶


楼主 xufanyu2383  发布于 2016-06-21 11:44:00 +0800 CST  

楼主:xufanyu2383

字数:9927

发表时间:2016-06-01 06:4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0-07 20:43:51 +0800 CST

评论数:5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