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 ── 仁义礼智忠孝廉节

此八德原出于「大道康庄」一书,以下描述多处截取此书原文。
顺天地自然,无违天地定理曰道,良心所发之天性曰德。大道康庄乃四方八达之平坦大道路,既是宇宙自然之定理。其所表现者有八大美德,此乃人生天地间,不可一日或离,可离非道。道者,理也,天理良心也。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03:00 +0800 CST  
1)仁

仁乃众善之首。五大正教教理之源,以仁为先。儒曰:仁德心;道曰:善良心;佛曰:慈悲心;圣经曰:博爱心;古兰经曰:恻隐心。仁心越大,则其余之德亦必同步扩大;仁心越小,则其余之德亦必同步缩小。故仁心最应多加重视和时常反省。

仁者,二人之谓也。二人之意,即每思每念必念及他人,为人设想,绝无自私自利的心意。在成就他人的同时,也无形地成就了自己,彼此视为一体,同存亲爱之心。故仁者爱人,仁者自爱,人我之间,无分彼此。

人与人相处,要有亲切和气的心意,有了亲切和气的心意,发出于外表者,则有爱人,敬人的行为,此即仁之发端。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恻者,悲痛也。隐者,不显露也。恻隐之心,意谓对别人的不幸生出同情心。心里常载他人,则恻隐之心同步扩大,反之则恻隐之心同步缩小。

行仁者,先修养自己,而后达于待人接物的地步。「己立而后立人,己达而后达人,推己而后及人者也。」意即:「自己端正好,也感染别人端正;自己通达(通达:做到,或得到),也感染别人通达;从自己的喜恶推想出别人感受。」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即:「自己不喜欢的,不能强加于别人身上。」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即:「我供养孝敬自己家中长者的时候,会推想到与自己没有血亲关系的长者;我抚养爱护自己家中幼者的时候,会推想到与自己没有血亲关系的幼者。」二人之心,就是无时无刻与任何人同视为一体,如此则仁心可发现。

我从小吃肉,觉得吃肉是很平常的事。我小时候生活的地方,除了去市场外,没有机会看到动物被屠杀的画面,直到大概7岁左右,才第一次跟随我母亲去市场。初次看到宰鸡,方知自己一直所吃的肉原来由此而来,心里很想他们停止宰杀。吃饭时看到桌上的鸡肉,回想起屠宰的画面,好几顿饭都不忍吃食。然而,过了几天感觉开始冷淡,又再难忍贪嘴之欲。但从那时起,心里有时也会觉得吃肉很残忍,也有想过终有一天要吃素,也没定何时去做,觉得随缘随心就行。直到29岁,在跟母亲吃素的午饭闲聊时(我母亲是长年吃素的),跟她说:「我也觉得吃素挺好,很好吃,我将来也会吃素。」她说:「你可以现在开始吃啊,为什么要等将来呢?将来到什么时候啊?」不知为何,我就爽快地回应说:「好啊,就现在开始,我以后都不再吃肉。」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就不再吃肉。吃素以来,我觉得对人开始越来越有爱心,大概是因为连牲畜都不忍伤害,又怎忍心伤人?很多人觉得,吃素很苦,是信佛的人才吃。我自知跟宗教无关,只是纯粹因为不忍心杀生以自肥。吃素以来,不知何故令我更加清心寡欲,凡事更加不自觉先推己及人。因此我觉得戒杀能得到仁心之发现。在此分享我的心得。

欲达到仁心之发现,必须完成五大美德,此美德即:「亲、宽、恕、慈、惠」。
1) 亲:亲爱,亲切。
2) 宽:宽宏大量。宽宏如太虚,度量如海深。能忍人之谓。
3) 恕:推己及人,立仁成人,同情他人,恕之于人,恕之于物。
4) 慈:慈悲。上安下,上爱下,悲天悯人之心。
5) 惠:仁爱。恩也,布施(以物助人或以力助人)。

由于现今社会恶人甚多,为免大家容易受考验而导致舍弃仁心,故此再补一段解说,让大家更努力坚持修仁心。
仁心可细分为四个阶段,初阶为人,进阶舍我,高阶忘我,至极无我。
1) 为人
「为人」很简单,就是纯粹为人付出「不求回报」,只要做到「不求回报」,无时无刻全心全意为人付出,就做到「为人」这程度。
2) 舍我
当你全心为人付出,纵使没有想过对方「应该」如何「相对地」对你。纯纯粹粹「不求回报」的「用心」去做,「用心」去为对方设想,总会遇到有人不领情之余,更以恶言恶行回敬于你。这时你内心多少会有不好受。这种「不好受」,就是你「个人感受」。把「个人感受」舍弃,就是「舍我」的开始。

为什么要「舍我」?当你真正「持久地」做到「为人」,你有可能发现,世间的一切人事物,只要有「我」,便是痛苦的根源。我的感受、我的妻子、我的子女、我的房子、我的委屈、我的金钱,属于我的一切,「只要我在乎」,便为我带来痛苦。舍去「我」便是快乐的开端。其实,决定了要去「为人」,就注定你要承受不合理的回报。既然如此,何必「有我」?只有把「我」舍弃,你才能做到一辈子都「为人」。否则,年年月月日日,当你不停承受着不合理回报的「考验」,你怎能保证你不被「考验」击倒?「忍受」是很恐怖的,因为有天你可能想不通,「忍受」不了,反过来从此「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也不一定有智慧明白,「人若为己,才是真正天诛地灭」这个真理。因此,不如「舍我」,从此离开痛苦之根,从此反过来 ── 看到别人快乐,「感受」到别人快乐,「因为别人的快乐而感到快乐」。这就是「舍我」的精髓。
3) 忘我
舍去了「我」一段长时间,慢慢地你会发觉,你脑海思想的,很多时都没有了「我」的存在。你不再留意自己,想每一件事都「忘记」了自己。「舍我」是明知道「有」,而我「人为地刻意地」不要,尚要提点自己,把「我」丢掉。「忘我」则不需要再「刻意」去做,「提醒」自己去做。因为你已「忘记了」,所以「自然地」不停做。这是习惯了「舍我」一段长时间而慢慢演变成的境界。这就是「忘我」。
4) 无我
无我就是无私,关于无我就不必解说了,因为就算你做到了也未必知道自己已经做到。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04:00 +0800 CST  
2)义
义者,宜也,谓事之合宜。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即:孝道,如天上日月运行之规律,地上万物之自然生长)。不苟取舍,能继时宜之谓(意即:不随便选择要或不要,做或不做,要看情况合不合宜)。故此,义乃理之合宜而当行,必知天理之正,人情之欲。辨别正邪,明是非,深识事情之正理,而行之于事,此乃义之所在也。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喻者,说也,言也)即君子言义,小人言利。又或君子重于义,小人重于利。故行事之先,必定要先详细思考,若合其情理,虽赴汤蹈火,亦所不辞,而当赴之。若不合其正理,虽有大利大益,亦不可行也。是故,君子以义为利,小人以利为利。
所以义就是合乎人情,合乎群生。见义勇为、相亲相爱、有公无私、力行其义、见危解危、见苦救苦、见贫济贫、勇于公而忘私、造福人群,此则为舍生取义,顺天理而无欲、心秉正直、利人公益、舍财布施、惠及于大众、知本报恩,知情之恩,还情之德,此皆大义也。总而言之,无自欺,问心无愧,上无愧于天,下不怍于人(怍:有愧,惭愧之意),合理而行,非理则退,合道则进,非道则隐,义之于进,则忠人之事,故忠义相随,则行之刚健无污。

修仁者亦必修义,见义勇为,尽其仁心,事务宜合于道义,待人信实诚挚,谦逊合礼于义,切不可作出不正之事,以损良心,亦不可作出不义之法,损人利己,此即义气之发现。
欲达到义气之发现,必须完成五大美德,此美德即:「诚、勇、悌、明、耻」。
1) 诚:竭诚、忠诚、诚实、虔诚、为下克诚,事上忠诚之谓。在位尽其职,为人谋,竭力完成,无半点虚心假意。
2) 勇:气盛无所畏避也。舍身成仁之谓也。勇行之志,见危授命,见义勇为,始终如一,至死不变其志,临危不乱其节。
3) 悌:顺也,善事兄长之谓。善事兄长之道,非表面上听从而已,务须发自内心之真诚。兄长有难,当承担之,不可自求安乐而不顾,兄长有错,当和颜悦色劝解,以真诚感动之。
4) 明:光明也,有明白分辨是非,不苟取,廉洁自持,公私分明,做事清白。
5) 耻:羞愧也,人不可无耻,知耻之道,要摒绝物欲色欲。若被欲迷心者,将做出羞愧之事也。

人如无诚,则虚伪无义。人如无勇,则贪死怕死。人如无悌,则无友善,而忘恩负义。人如无明,则不辨是非,其所言动,必无义举。人如无耻,则为非作恶,其所行动,则无仁义。

仁义相随,仁不离义,义不离仁。仁心必由义行来表现,仁乃内圣的功夫,是发于内心的,但要由义而行之。是故,仁义虽是序异,实则道同,相辅相成,不可分离。行义,实皆出于仁心。

当今之世,各媒体影视,常曲解「义」。有些人喜好称兄道弟,是非不分,忠奸不明,为非作歹,以为必须一起同流合污,就叫有义气。更有薄养父母妻儿,却把钱财拿去给所谓的兄弟,助其行无益之事。须知人有亲疏,事有轻重,岂可盲目言义,而弃父母妻儿不顾?别人有难,如己助之,会累及家人衣食稍为有薄,仍属别人之事重,己之事轻,尚可行之。但必思虑别人之难,是属正途之难还是歪途。例如别人因赌博,行劫,贪安逸不工作,犯罪等等不正之事,岂可助之解困?如此非行义,实乃纵恶或一同为恶。大家要小心思虑,不可不慎。义,非单一地指兄弟或朋友之间,多细读上文,对「义」才有正确的认知。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04:00 +0800 CST  
3)礼
礼者,履也(鞋),谓履而行之(穿鞋走路)。礼者,礼仪之称。又礼者,理也。礼乐记云:「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礼乃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故曰:「礼乃天理之节序,人事之仪则,人之品行节文也。」所以,人不学礼,无以立也。

「礼」为人之品行节文者是什么意思?节文是内外之工夫。节者,无过也(不超过,不过份),无不及也(不会不足够),合乎中道之谓节(适中,不多不少)。文者,礼之外(从外展露出来),在重文饰也(文字,装饰等等)。内为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克者,克制也。内为克制自己私欲,外为克制自己任意妄为,复归依礼而行。意指以身带心,以礼的行为养成习惯来修心)。外可使众生得其安份之功。节己之欲,以离怨。节己之情欲,以达节人之情。故礼乃为人处世之要道。礼以节己,礼以文人,礼以文表达之,合乎中道,故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矣」(质者,属人之内,底质,素质之意。文者,属人之外,修饰之意,例如说话,衣饰,整齐整洁等等。意即:一个人的素质胜过表面的修饰,就会粗野不羁;表面的修饰胜过一个人的素质,就会虚浮不实。两者兼得平衡,然后就是君子)(不羁:不受拘束之意)

「礼」之用,乃表现人身无染邪气,有恭敬心之意。人若有恭敬心,定无邪念,自然生出敬爱之心情,若有敬爱之心情者,则其对长辈定有恭敬礼貌之表现。对下辈定有慈悲爱惜之心。所以「礼」乃以互相尊敬为原则。所以,人有万物之灵,而为万物之上,均不可无礼而乱秩序,人若无礼,则与**何异?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四勿乃为人立身之本,若能依此而运行,则近「礼」。

「礼」有「貌、敬、谨、谦、让」五大美德,分述如下:
1) 貌:容仪,容貌也。貌曰恭,行之端正,求实而不求虚,内诚外端。身正从容,举止从容,威而不猛。神态怡然,故谓之礼貌。
2) 敬:敬惕,尊敬,诚笃也(笃:一心一意,始终如一之意)。人之一举一动合乎道,一言一行合乎理,举动言行,发之于正,心思无邪,此乃敬惕之功。发于中心之敬,是谓尊敬,礼敬也。朋友之交,贵乎诚笃,交久而越敬,不失其初之交,是谓诚笃之敬。
3) 谨:慎独也,心之动,行之谨。慎独存诚,仰不愧,俯不怍,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光明正大,现隐显微,皆合乎谨。中庸曰:「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即:君子在别人看不到的时候要警戒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时候要小心恐惧,不要在隐蔽之处为所欲为,不要让不好的念头在微细的事上显露出来,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要小心谨慎)慎独的工夫,贵乎省察研几(省:反省。察:观察,留意,检查。研:研究,思考。几:多加,深入。意谓「多加深入留意反省思考是十分重要」),去恶存善。此皆谨慎务实,合乎中道,行之必合乎礼节。
4) 谦:逊让也(逊:遁也,在此谓退之意),谦已进修也,存养也,敬也。虽有其功而谦逊不夸其功,虽有其善,而谦逊不扬其善,为世劳而无怨,乃谦之功也。不耻下问,乃谦之进修也。谦逊为存心养性之本,谦逊其心而存养其性,谦恭待人,谦和接物,上下和睦,无争无斗,无怨无恨,无嫉无妒,此皆谦逊之德也。史记乐书云:「君子以谦退为礼」心有谦逊之德,外必有合乎中道之礼仪。
5) 让:己之所有,推之于人也。推贤尚善也,厚人自薄也。忍辱也。礼曲礼曰:「退让以明礼。」尧典曰:「允恭克让」(允:诚也。恭:恭敬。克:能够。让:谦让。意谓:「真诚的恭敬之心能够做到谦让」),让之为礼,仁心之德所生,为君子让贤得众。仁人君子有让人之美德,不以小过而责人,不以小失而怨人。居上而不骄,谦让温和,居下而不悖(悖:违反,谬误之意),礼让以法之。此谓让逊之德在内,让笃之道在外。为人绝无自私偏袒之心,见贤则举,见善则扬,恭敬和顺,让逊和众,此皆让之工夫。

此五大美德,是学「礼」者,必须先学先修之要项,言之虽易,行之不易也。切勿因行之不易,而退步不修。世间无难事,只怕此心坚,勤修则礼可成。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05:00 +0800 CST  
4)智
智者,就是智慧,就是智识,智灵的意思。是为人适应环境的普遍思考能力。


「智」为人的智慧。为人如无智慧,则是愚痴的人。为人处世,为要适应环境,务要有记忆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思考想象及判断是非的智力,始可以应付日常一切的事物。人若无智,则昏昧无知,不识事理。

人有胜过万物的智慧,智慧就是灵,故曰:「人有万物之灵。」就是说,人有超过万物的智慧。灵者,能明哲妙法妙理,能除却烦恼与障蔽,故能脑智常清,不为名利所蔽,不为声色所诱,是故,明智者,永不为造业而受苦。

然则「智」之用,若用于正当者,则其行为方正,所以「智欲圆,而行欲方」(意即:智讲求圆融,如环之无端,用之不竭;行讲求方正,正直无私,不偏不倚立于中)。若用之于不正当者,则其行为偏邪而不正,无所不用其极,其贻害社会人群者,影响广泛深远。


所以「智」有包涵:「博、知、达、命、穷」五大美德。兹将「智」之五大美德,分述如下:
1) 博:博爱的意思,亦是广大通达的意思。博之于「人道」
者,博爱及众,广泛深远,高明至诚。博之于「天道」者,大慈大悲,大圣大德。
博爱的范围甚广,民胞物与(人和物),广施恩惠,济众生于患难危急之中,可以为圣也。论语,子贡问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2) 知:识也,有良知,始能辨别是非。有知人,才知彼知此,而后才能辨别正邪。有知人的善恶,然后行其道,则不致生出了异端邪恶。有知止,才能适当而止,不会超出范围。有知中道,然后可以行道,不知道,何以行道?
3) 达:就是通达,开悟,达观的意思。通达者,达己达人,言而有信,做事不虚伪,以求诚实。开悟者,启开智慧,远达广博,而明事理,明识是非善恶。达观者,无沾滞之意,通达事理,凡事逆来顺受,不为外欲所蒙蔽,不为外景所迷惑,有正确的人生观,与人处仁,与事取义,成者不骄,败者不馁,人说我的好处,我亦不喜,人说我的坏处,我亦不怒,一切喜怒哀乐,发之于中,不为境遇所拘束。
4) 命:就是天命。就是性,亦是立志之意。由天赋与吾们的命,就是性,所以知命就是立志,人若能穷理尽性,是谓知命。人若抱道安命,居之则无倦怠,行之以尽其忠,劳而无怨者,则泰然而不骄傲。所以率性行道,进退合宜者,谓之命也。人既知天命,自能立志,固守其志节而乐命,绝不敢妄越天命。
5) 穷:就是止也,极也,穷理尽性也。礼儒行云:「儒有博学而不穷」即不止也。易说卦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理尽性者,大凡有事则有事理,有物则有物则,研其事理,究其物则,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究尽生灵所禀之性,天之生物,无论大小粗细,各有其理,各有其则,穷究则理自明。然欲研究万物之本性,当推求其自然之势,若以私意去穿凿附会,终究不能见其功。

是故,智者之知,无不发自于人心,心通其事,真实不虚,而不蒙蔽其心,作事合道与义,是为真知。故真知者,知我智慧之为。心灵所知,灵应莫测,知事抑知物,必得中道,而后方可通达事物之至理,以应万端而达其道。且人之心也,应物而感,是非有别,心正发于正,是谓之心智,施于事而知其物,心有所偏,发于不正,是谓不知其物而失于智,而误于事。故心正而智于事,则可穷达其道,以见天命之性。

此五大美德,是学「智」者,必须先学先修之要项。简言之,关键在于一个「理」字。明理之法无他,在于有疑必问,有问必究,用力一久,则理自通。「性」乃自然,人之性好善,而人之身好恶,放任眼耳鼻舌身意之所欲,则恶念起而熏性,性熏则无智,其所修之「理」亦随之而崩。故此,「理」和「性」并行,合于中,方不离道。此五大美德若随意忽视其一,终不能成就大智。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05:00 +0800 CST  
附加:五常 ── 仁义礼智信

我们都是平凡人,平凡之人,最适宜走儒家五常的路,这是最容易「近道」的方法。

仁义礼智信,其实是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转轮,循环不息不停越扩越大。仁乃众善之首。人之初,一开始接触的是养育你的人,因而触及「爱」。此爱非比寻常,纯粹地为你付出。不论养育你的人品性如何,无可否认地是为你付出,大仁小仁也是仁。所以任何人一开始,已赋予你机会学得仁心,因为已经给你接触到了。

人出生后自然地先修仁心,会留意他人,观察别人,学习他人言行,知道别人喜欢什么,慢慢地有「仁心」所发出的行为。做的行为多了,就会发现有合宜和不合宜,慢慢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就知道了「义」。经过不停重复地做,会发现这些「义」的行为有着一种无形的规律,就发现了「礼」。按照这些规律去做,慢慢地越知越多,就明白依此无形的规律而行,就是正确,反此规律而行,就是错误,从依「礼」而行得到判断是非的能力,就是「智」。有了「智」就会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智慧观察力等等,「仁心」也相对地向上提升一步,观察人事物也同步扩大和深入。如是者,如环之无端,循环不息,不停扩大,就会开始感到这一切有一种无形的核心,牵引着这四端。其实,这个无形的核心,就是「道」。因为「道」乃无形,眼耳鼻舌身意皆无法接触到,除了无形的「良心」最能「接近」,别无他法。然而上述八德之「仁」能不停扩大「良心」,而「良心」提供了一个门径,给你机会去「相信」。「道」是无形而不可表达,只能透过知道了「道」而去「信」,再透过「信」坚持毕生「学道行道」,从而日益「近道」。故此,「信」于中间的核心统四端兼万善,仿如「四端」成为一个圆形而中间有「信」这核心一样。但你怎样知道「道」的存在?你现在看我所述的一切不就知道了吗?而我是从五大正教得知的。

所以,人知道了「道」的存在,是一种很大的福气,有些人毕生未能闻道,你能得知就要好好惜福。

「信」有大有小,有圣有凡。我列举一些平日发生的事以证明「信」的重要。人与人相处,核心就是「信」。试想想,你跟朋友谈话,他说的一切有多少你亲眼见过?有多少他能拿出证据?总不会无时无刻都在录像吧?如果朋友之交无信,大家坐下来也不必交流,既然不信,言之何益?夫妻之间,若无信,他连出去买个东西你都可以怀疑他去做其他事,这样的话更枉论沟通。夫妻乃是毕生相处的人,连沟通都有问题,对方说什么都不信,这个家还是家吗?

然而,「信」有一大害,足以祸害一生。这就是「歪信」(歪:不正也)和「迷信」(迷:惑也,迷惑也,分辨不清之意)。

就如上述两个例子,跟朋友相处,如果一开始「盲信」,就有机会生出「错信」,夫妻之间亦是。故此,为何「仁」乃众善之首,因为仁心这开端会令你慢慢得到智慧,从而判断出是否「正信」。知道「盲信」乃「歪信」,是毫无道理毫无根据胡乱盲目相信,是不正之途。但是,人在未知「道」以前,由于失去此核心,很容易因际遇环境而离道,仿如太阳失去引力而导致所有星体乱飞。现世最普遍的意识,就是觉得做好人很笨,因为常常受到不合理的回报,令你还未有机会修到更大的仁心,就陷入歪道。但你不知道,这些考验是为了成就你的人生的必经之路。

故此,除了因机缘幸运相信了五大正教之教理,凭我们凡人的智慧,确是很容易成为恶人。但是,人皆有良知牵引(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陷入歪途亦能自救走回正路。自救之法无他,一念之间而已,一念之间听我所言,走八德之路,先抑制和舍弃自私自利,为他人设想,重修仁心开始,再抑制和舍弃眼耳鼻舌身意之所欲,当中包括名和利。你多加留意小孩子一举一动,所言所思,反过来向小孩学习,反朴归真,就是最好的指引。因此,任何理由和际遇令你坚持行恶者,是你自己放纵造成,任何恶果实是咎由自取。

我知天下有五大正教(五大正教:佛,道,儒,耶,回),是我透过自学而明理,赋予我判断对错的「智慧」而知,从而「信」五大正教之教理,非「盲信」也,非「迷信」也。人不知天下有五大正教,因机缘的幸运而信此五大正教者,并且毕生行其教理,实是幸运之极。特别是信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和信古兰经者(我在此只论书,不论教派,后来生出的支派,是人的问题,与道无关),真是天赐之大福也。因为,所谓「道」,其实就是「上天之道」,「上天之道」即是「天理」。天道玄远,惟「德」以应之,故有八德以应「道」。不论东西方,都有言及天上有一至尊,圣经曰「上帝」和「耶和华」,古兰经曰:「真主」和「安拉」(或译「阿拉」),东方曰:「上天」。诚然,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而老子和释迦佛似乎没有任何转述有关上天之言的记录,但在圣经和古兰经上却不同,可见当时来说,能阅得此二书之一的人,是何等殊胜有福。他们能先得到「信」这个核心而后学其教理而修四端,此谓殊胜有福也。而我们普通人却相反,要先修四端而后发现中间有着奇怪的牵引,反过来去寻觅这无形的核心是什么。但无论如何,信对也好,信错也好,我是反对「迷信」,就算是信对了,不明理,其信则迷,所以「信」了五大正教也好,不了解道理,不遵循方法而盲目去信奉,都是「迷信」。因理而信,或因信正教而明理,才是「正信」,也就是我们要修的道(修道即是学道)。

在此列举五教有关「信」的记述:
*圣经.约翰福音。3.16:上帝爱世人,甚至将衪的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圣经.约翰福音。3.18: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已经被定罪了,因为他不信「神之子」的名。
*圣经.创世纪。15.6:埃布尔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算他为义。
*圣经.民数记。14.11:耶和华对摩西说,这百姓藐视我要到几时呢?我在他们中间行了这一切神迹,他们还不信我要到几时呢?
*古兰经。2.26:真主的确不嫌以蚊子或更小的事物设任何譬喻。信道者,都知道那是从他们的主降示的真理;不信道者,却说:「真主设这个譬喻的宗旨是什么?」他以譬喻使许多人入迷途,也以譬喻使许多人上正路,但除悖逆者外。他不以譬喻使人入迷途。
*古兰经。2.62:信道者,犹大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并且行善的,将来在主那里必得享受自己的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
*道德经: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孔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先三者何先?」孔子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先二者何先?」孔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佛经有云:佛有三不渡,即无缘者不渡,无信者不渡,无愿者不渡。

「信」是主决你人生的道路。有「正信」者,则有机会能近道。「无信」者,则行歪道。「信」有内外,除以上所述信道以外,为人自身所行所思也要有信。圣经.申命记。7.9-10:「所以,你要知道耶和华──你的上帝,他是上帝,是信实的上帝。衪向爱衪,守衪诫命的人守约施慈爱,直到千代;向恨衪的人,他必当面报应,消灭他们。凡恨衪的,衪必当面报应,绝不延迟。」学上天的道,不就是学天吗?上帝是信实的上帝,我们也要言而有信,行而有信。「仁」之始,会观察留意身边人事物,看小孩子就知道了。长大后若离道而行歪,观察人则变成「谋人」和「算人」,喜好心计和计谋,更甚者机关算尽。陷入歪道则心恶,恶者无以为信,闻道仿如正负极磁石反转相抗,听之甚烦厌,送到门前仿如赠他粪堆,甚厌而弃之。皆因恶者「良心」被熏。「良心」岂不就是天之所赐?被熏去了「良心」等于熏去了「道」。故此,古兰经。2.6-7有说:「不信道者,你对他们加以警告与否,这在他们是一样的,他们毕竟不信道。真主已封闭他们的心和耳,他们的眼上有翳膜,他们将受重大的刑罚。」如何熏心成恶?将八德反过来就是了,放任眼耳鼻舌身意之所欲就是了。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06:00 +0800 CST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21:00 +0800 CST  
5)忠
忠者,竭诚也,为下克忠,事上竭诚也,危身奉上,险不辞离也。
「忠」乃心专意诚,不偏不倚,专诚唯一,忠心无二,逢事不苟且,不颠倒,不轻举妄动。孟子曰:「教人以善谓之忠」按教人以善,是竭诚教人也。
「忠」乃在位尽其职,为人谋竭力而完成,绝无半点虚心假意。
「忠」乃事上要尽其力,尽其诚,始终如一,不可有始无终,不可中途变节,不可见利思迁,不可受困苦而变其志。
「忠」乃上有危难当承担之,且替其解围,虽有生命之危,亦在所不辞。上有忧患,如己之忧患,时时替其担忧,尽力去化灾成福,化险为夷,若不成功,当以成仁取义,不可贪生怕死,当力而为之,乃忠之至也。

见善思齐、见义勇为、忠于行道、无妄心、无妄为、心存忠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始终忠心耿耿,毫无懈怠,临险不却,临危不变其志,忠于勇为,此乃古今不易之忠义也。

所以欲达到忠心之发现,必须完成五大美德,此美德即:「义、诚、勇、竭、正」。
1) 义者,宣也,合乎人情,有公无私之谓也。
2) 诚者,真实也,真心也,天真纯一之谓也。
3) 勇者,气盛无所畏避,舍身成仁之谓也。
4) 竭者,尽也,不二也。
5) 正者,方正不曲也,不偏也,矜庄也(矜庄:严肃庄敬之意)。

从前君主时代,所谓「忠」者,是臣子对君王而言,现在没有君王时代,是人民对国家而言,凡处事接物,能够尽心尽职,不欺骗,不妄为都叫做「忠」,自古至今皆然。
今日我们说「忠」即是爱国家,爱护民族,尽心尽力,为公忘私,将此身献给了国家,为公务员者,不贪赃不枉法,尽其职务,为人民效劳。为人民者,安分守己不犯法,尽其国民纳税义务,不论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都有他们应尽的忠忱,可见现世之谓「忠」是连自己也计算在内,浑然一体,扩大到国界最后边沿,不似从前君王时代的范围,至限于君臣之间也。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22:00 +0800 CST  
6)孝
孝者,善事父母,谓之孝。孝之道有七:
1) 无违亲心,尽其礼而尽其心,始终如一,不弃初志,以尽其诚,而承欢亲心。
2)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 如因家贫,承事不丰,虽菽水亦可尽其心而承欢之(菽:豆类的总称。菽水:豆子和水)。
4) 如遇亲丧,必哀必戚,内心致哀尽礼,祭如在前,以安亲灵。
5)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6) 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其父母。
7) 大孝终身慕父母(慕:思念)。

「孝」是百行之首,万善之源,所以为人子女者,始终奉事父母必须尽其孝,故事亲至孝,乃为人子之道。但孝亲必须心存诚敬,否则,虽有三餐之养,亦非孝也。如家之饲养犬马,亦日以三餐,养亲若不致其诚敬,则无异于犬马之养也。论语:子游问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凡为人之子女者,奉养父母,必须存诚敬于心,而表行于外,若无诚敬之心,则无异饲养犬马。

书曰:「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在。」乃劝为人之子女者,应当及时事亲尽孝,则不致思欲孝养父母,而父母已亡,追忏已晚。

「孝」应以和颜悦色,出其真诚以事其亲,始谓得孝。倘父母有过失,为人子女者,应以悦色柔顺的态度来劝解,冀使父母自行悔过,而免陷于罪之深,而遗憾终身。同时应设法尽力匡正,尽心尽力补救,勿使父母有违上天之道。不可视而不见,不可盲目附和其过失,甚至跟随父母一起犯过。要知道凡事应认理而行,不认理盲目顺从,岂非等同逆天妄为?或见其亲,顽固不化,反而受亲之怒责,为人子女虽受苦于身心,亦应无怨无恨,不变颜色,婉转而劝之,至于改过而止。论语:子游问孝,孔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天上的,地下的,一切人事物,都必须依「道」而行,否则就是逆天而行,你的父母也不能例外。父母再大,亦大不过天。在圣经里,列王志上、列王志下、历代志上、历代志下,多处记述如果父母有过,亦不应效法,在任何情况下跟随「上天之道」才是唯一的康庄大道。

所以「孝」有五大美德,若依此美德而修,则可成大孝也,此美德即「诚、敬、顺、养、悦」。
1) 诚者,诚心也,虔诚也。诚意也。
2) 敬者,尊敬也,敬重也。敬奉也。
3) 顺者,顺从也,不违背也。然父母有过不可助其行恶。或时机不到时,可不言,但不可以言附和之,使父母陷恶日深。
4) 养者,奉养也。
5) 悦者,悦色也,温柔也。

论语: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孝者善事父母,悌者善事兄长,孝悌者,忠之始也,故有云忠孝。人生之初,必先受养育之恩,无人养育岂能成长?然而孝者必时刻念及父母,则仁心起,故有云百行孝为先,仁乃众善首。仁乃心,形于内,孝乃行(行为),形于外。孝乃助其仁心之路。在家有父母,万家则成国,故有君,孝之范围小,忠之范围大,忠孝实乃相随也。人不忠孝,其所行一切皆不足取,即有可取,而根本已伤,又何足道?人之初,爱父母,长大后,纵然爱,亦不及孩童之时,当反思为何越长大越忘却父母之情。如家有小孩,看看自己的孩子对着你那天真欢喜的笑容,再回忆一下当初自己有多爱父母,就如你的孩子现在爱你一样。看啊,如你赶他走,他会如何?哭个呼天抢地,死活不肯走。惜乎长大后,还有当初对父母之爱吗?更有甚者只顾男女之爱,对男女之情远胜父母,失去父母不及跟伴侣分离伤心,日日夜夜念着男女之情,半分想念父母也没有。大家读此篇后,应多加反省。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22:00 +0800 CST  
7)廉
廉者,明也。察也。清白也。明白分辨不苟取也。洁己之谓也。
「廉」乃洁己身心为本,寡欲而不贪不取,不越其轨、廉洁自持、克勤克俭、廉以持躬、接物以公私分明、品德高洁、无愧于心、正大光明。所以「廉」乃廉风清白、安贫乐道、穷而不变其志、心地清白、不贪不取、不妄营求名利、坚志端行、心无私欲邪念,不作亏心之事,以义为利,不作无廉耻之事,皆是廉也。
廉洁之士,心无私邪,诚意待人,办公做事,有始有终,对于美色财物,绝不动心,即是有清正之气也。凡能除去心中妄念,心清正而寡欲者,均有下列四项德行:
1) 口中不说无廉耻之语言,就是清净之口也。
2) 耳不听邪言邪语,伤风败俗之话,就无动心之忧。
3) 眼不看一切邪淫秽事,如**淫画,色情电影等,就无动心之欲。
4) 手不妄动,就无心损人害人之事。
以上乃先正内心,使之清廉,外身自能修齐,然后就能成为廉洁之士也。
故欲成为大廉之人,必须先修五大美德,此美德即「明、察、洁、立、耻」。
1) 明者,光明也,明白是非,明白事理,不苟取,大公无私也。
2) 察者,审度也,谛视也(谛视:仔细察看),昭著也(昭著:显著,彰明,显明之意),考验之举也,观察事物也。
3) 洁者,清也,白也,不污也。
4) 立者,树立也,自立也,不依靠也,立必正方,成也。
5) 耻者,羞耻也,知廉耻则不作遗羞之事也。

「廉」者,就是说,人之心理无私欲邪念,自身清白,不染秽气,不作亏心之恶事,所以人若无私邪,待人接物,必有诚意也。
贵为官者,必须清廉洁己,对国家尽其忠心,对民众爱如子女,不贪秽,不枉法,办事公正无私偏,保持清廉官之作风。
富家之人,必须富而无骄,乐道好施,不以金钱引诱人家妇女,不以金钱导人作恶,不因钱多而骄奢淫佚。贫穷之人,虽家境贫困,也能安份守己,不作偷盗抢夺人家财物,不作犯法之事以染污其身。
低下之人,虽然身格低下,都不敢妄图富贵,妄想他人妻女,自安低下身份,不愿妄求贪取无廉耻的财物,愿做乞丐亦快乐。
富贵贫贱乃天命注定,若不贪求妄取,安份守己,勉力勤修,则贫贱亦能变成富贵者,若不勤修,一味作恶,则富贵亦能变贫贱也。
因为钱财之主人并无一定,若能守正道而愿受辛苦,则钱财都能趋奉他为主人翁,若一味以无廉耻而妄取,则钱财退而远避也。若能了悟此理,则处处可以表现其「廉德」也。

现今世道歪风盛行,犹以美色财物之诱惑为最严重。上文已述富贵贫贱乃天命注定,故不再论述。诚然对于部份男性而言,美色之诱惑犹过于财物,而淫害之大更是彻底败乱人伦。男女有别,夫妻有道,胡乱苟合,则何以为夫妻?何以为朋友?朋友跟夫妻又有何异?须知人伦当中,夫妻属另一个新的起始,男女之合自当局限于夫妻,伦常之起始败乱,人心亦乱,人心乱则求诸外力,极易陷入以名利奢华物欲以填补此心灵空缺,故有云「万恶淫为首」。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23:00 +0800 CST  
8)节
节,是人之操持,即节操贞节也。节,乃名节也。死生者也。死生则为名节也。士大夫莫不敬节死制。忠义亦名节之事。

「节」为人之仪范也。志操坚贞、操守严正、水清玉洁、守身如玉,如竹节之坚贞,如松柏之凌耐,如菊残犹傲霜枝,如梅雪争春不下。男重操持,女慕贞节,人如无守节,则无忠义。妇女如无守节,则无贞操。

「节」之于人也,为人臣,若无节义者,则贪禄不尽其职,容易被利诱而变其志,贪赃枉法,不爱其国家。为人臣,如有节义者,则尽忠职守,清廉洁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为军人,若无节义者,则贪生怕死,容易变其志,容易屈服敌人。为军人,如有节义者,则精忠报国,万死不辞,视死如归。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移。
为士民,若无节义者,则不明大义,逃漏国税,不守国法,无所不为非。为士民,如有节义者,爱国家,修身守法,正直无私,守己安份。
为朋友,若无节义者,则不守信责,违背良心做事,不顾友谊。为朋友,如有节义者,情同手足,互助互爱。
为夫妻,若无节义者,则夫不顾家庭而在外金屋藏娇,妻不安于室而红杏出墙等等。

由此观之,「节」之于人也,实贵而且重,人若无节义,大而亡其国,小而毁其家,岂可弗乎之哉。为人应知:宋之文天祥殉国。汉之苏武尽义节,不降胡。此皆临大节而不可夺者也。

所以「节」有五大美德,即:「义、志、气、贞、操」。分述如下:
1) 义者,义气也,不屈也。
2) 志者,意志也,中心也,坚定作为也。
3) 气者,正气也,浩然之气也。
4) 贞者,正也,坚也,定性也。固定也,守礼也。
5) 操者,操持也,操守也,把持也。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23:00 +0800 CST  
八德之化境(化:变之成也。此谓八德同体融和之意)
清静经:「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意思是「上德之人,身怀大德,而不知自己有德,发乎自然,不是因为知道有德而去做,而是做着有德之事而懵然不知。下德之人,由于本身太少德,故此执着于一个『德』字,需要提醒自己而勉力去做。」我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是上德之人,但是下德者有一大危害,会使其德不成,反陷于恶。现在的人以为,助人是我多做的事,不是我应该做的事,不助人是应该,害人才是错的,我没害人,所以我也是好人。呜呼哀哉,王道衰落至此,可叹人之愚昧已到了极点。我现在跟每一位说清楚:「助人是应该做的事,坐视不理也是恶人。既然助人是理所当然,就没需要自我表扬」下德者,以为行德是「做了越过自己本份的好事」,不知道这是你应该所做,犹如吃饭喝水一样普通,相反不做才是不应该。所以最怕下德者,慢慢演变成沽名钓誉,沦为此何止无德,反陷大恶。沽者,取也,在此解作谋取。名者,名声也。钓者,引鱼上钓之意,在此解作骗取。誉者,赞美也。沽名钓誉是贪妄也,爱上沽名钓誉的人,越益自私无情,是大恶也。所以,为德不必标榜,此乃合情合理该做之事。

清静经:「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要了解这段文字,就必先知道一个道理:「人的灵性所发之道心是纯善无恶,人的肉身所发之血肉心是纯恶无善。而人同时具备灵性和肉身两者,是善恶兼备。」故此,人的灵性好清(清者,洁净的意思),人的血肉心好静,性属天,从天而生,天清而动;血肉心属地,从地而生,地浊而静。因为人始终是偏向由灵性主导,但肉身喜好的东西都属于恶,你不把它附合自然「静」起来,一「动」就牵引你的「欲心」(或欲望)不停扩大日益显现。如果能制住人心,将这个「污浊」的「欲心」舍弃或压制,人心慢慢就会「静」起来,而道心就会日益显现,道心清而成为主导,自然就六欲不生,三毒消灭了。相反,若放纵「欲心」任由它跟随「肉身」之所好而行,则道心会被这层「污浊」之气熏住(遮盖的意思),由于肉身所发之血肉心是纯恶无善,而纯善无恶的道心又被遮盖住不能跑出来控制肉身,那就自然可善可恶的「人心」就变成由「欲心」主导为恶了。

故此,就有了八德的明确指引向善,勿使「人心」倾向于恶。容易牵引出「欲心」的具体包括:
1) 六欲:眼(见欲,贪见美色美女,奇物等)、耳(听欲,贪美音,赞美之言等)、鼻(香欲,贪香味等)、舌(味欲,贪美食口快等)、身(触欲,贪舒适享受,按摩,色欲等)、意(意欲,贪声色、名利、好奇心,恩爱,许多不同的妄想等)
2) 三毒:贪(贪欲),嗔(嗔恨,或嗔火),痴(愚痴)
*贪欲有内有外,详见上文「六欲」。
*嗔恨就是对于不顺己意的人、事、物,产生排斥,甚至厌恶。嫉妒(不想别人比你好,或不想别人好),怨恨,害人(想人死,想人折堕,想别人有所失),烦恼(得不到而烦恼)。嗔火就是愤怒,倾覆,无名火起而倾覆人事物之意。同属「嗔」
*愚痴就是不知理,不明理,还有「我执」,佛家称为「无明」。「我执」就是「执着于我」,即是私心(有关「我执」,详见于「仁」一篇「为人,舍我,忘我,无我」)。人若知理明理,无「我执」,则「嗔心」难起,贪欲(或六欲)不生。故有「痴」则生「贪」和「嗔」。

修八德,我建议先以有意有为,以身带心习惯成自然,慢慢成为自己一部份,从而演变成无意无为,自己做了都不知道。仿如小孩学步,每步要思要想怎样运用双腿,如何发力,如何脚踏实地,学成以后,习以为常,用之日久,掌握了如何运用双腿走路之精妙,无须思考都健步如飞。勤加修德日久,会有不求回报之心,助了人却忘记,对于美名和赞美,没有丝毫感觉,愿大家修至此境,则心无碍物虚名乐逍遥。故此,「八德之化境」不是指你的八德修为去到很高的层次,才不去执着于一个「德」字,是指你一边学「八德」一边做到习惯成自然而不自知,就算是低层次也不可「执着」于「知道有德才去做」,即是不停「动脑」(有意有为)而学,学到「想通」了,就去「做」,不停「做」,「做」到「习惯」了,就不必「动脑」(无意无为)也习惯地自然「做」着,就仿如上述「小孩学步」的道理一模一样。如是者,重复上述的循环,推高层次,不停习「德」又同时把「德」融合己身。仿如学步,慢步,快步,跑步,攀爬,跳远,跳高,跨栏,跳舞等等,程度越来越高,亦不用动脑思考就能做。

道家以清心寡欲而炼性,儒家以德而养性,都不外乎克制纯恶无善的「血肉心」,让自性光明成为主导(儒家。中庸曰:率性之谓道),其实儒道本是一理,只不过行走道路不同而已,终点都是同一地方。世人不明理,说「学儒不学道,学道不学儒」,生出「分别心」分为两家,主要就是看不明老子的「道德经」,觉得老子之道跟孔子冲突相反,然后断章取义乱解。又或者生出「高低心」,认为儒家比道家低层次,要先学儒,等到有一定修为,才学更高层次的道家。这些「分别心」和「高低心」,实是不明理而生。看上述「小孩学步」之理,就知道本是一理。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23:00 +0800 CST  
清静经全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楼主 耀天一  发布于 2017-06-21 11:24:00 +0800 CST  

楼主:耀天一

字数:16300

发表时间:2017-06-21 19:0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2-07 15:17:24 +0800 CST

评论数:50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