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霍去病都做不到,李牧如何一战斩首匈奴十几万?

赵军将士毫不慌乱,两万将士,三轮强弩,六万支箭矢射出去,令近万匈奴骑兵滚下战马,运气好的中箭即重伤而死,运气不好的受轻伤落马却被后方自己人的马队践踏。这次匈奴冲锋的损失特别大,因为匈奴人马密集,赵军的箭矢几乎是箭无虚发。
在赵军第四轮强弩发射前,匈奴骑兵已经杀到车阵之前,赵军前排立即手持长戈,刺向如飞而来的骑兵,又有数百匈奴骑兵跌下战马。但是匈奴飞骑已经冲入赵军军阵,四下里杀声震天。短兵相接,赵军的强弩优势荡然无存,反而是匈奴骑兵冲击力巨大。
赵军立即放弃战车,组成一百到三百人的小方阵,外围是木盾兵,第二排长戈兵从木盾的缝隙处刺击敌军,方阵里面的强弩兵则伺机施射,方阵外的骑兵则利用方阵掩护与匈奴骑兵鏖战。
战场轰轰烈烈,匈奴人绝不是怕死的民族,眼见赵军防的滴水不漏,纷纷采用鱼死网破的战法。匈奴战马比较矮小,不像欧洲良马可以越过不及人高的木盾。匈奴骑兵纷纷连人带马,撞向赵军的木盾,虽然撞击的瞬间被赵军刺中的概率很大,但是死马和死人压在木盾上,立即就能冲开一个缺口,后面的匈奴骑兵杀入方阵,就有了巨大的优势。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36:00 +0800 CST  
赵军一面补缺,一面缩小方阵,坚守阵地。无奈匈奴兵力更足,冲击力又强,赵军各支方阵都缺口大开,战场对匈奴大为有利。
一个匈奴骑兵将一面赵军旗帜砍倒,一位赵军将领奋勇杀过去,扯住匈奴骏马的后退,连人带马掀翻,又将半截杆子的旗帜插入黄土中。几个匈奴骑兵见他来势凶猛,勒马退开。
战况异常激烈,最惨烈的自然是赵军主将这三百人的方阵。一百个女人,一百匹健牛,一千头肥羊,对匈奴人来说无异于受封万户侯。
弓弦连响,匈奴骑兵连续中箭落马,不愧是赵军中的精锐。匈奴人前赴后继,终于杀入三百人方阵,双方又是一场肉搏。
赵军主将横跨马背,周围十余名劲卒手持木盾和长戈,在他四周挡去射来的箭矢。将军率领这十余骑在方阵里横冲直撞,将进入方阵的匈奴骑兵砍的人仰马翻,当者落马。匈奴人见这队人马如此悍勇,尽皆骇然。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37:00 +0800 CST  
此时位于南山以北的各支赵军,正向南山驰援,可是被匈奴各路骑兵缠住,虽然赵军武器精良,方阵严实,人数众多,但匈奴军毫不畏惧地阻挡赵军向南山驰援。为了牵制赵军,匈奴付出三万多人的惨痛代价,只杀死五千赵军,但离南山最近的一支赵军万人方阵,也还有两三里路。
南山又战良久,赵军与匈奴各自倒下两万人,赵军终因寡不敌众,主将被砍死。匈奴人很快将赵军主将的人头带到单于面前,四周匈奴骑兵欢呼狂叫,一场损耗巨大的战斗后,总的胜利离他们不远了。
单于却瞧也不瞧赵军主将首级,驰马奔到那主将的尸身处,大呼道:“这不是李牧,李牧右手是断臂!给我搜,把李牧搜出来!”
一盏茶功夫过去,匈奴人将战场翻了个遍,顺便把许多赵军受伤的士兵送上路,却没有找到一个右手是断臂的赵人。匈奴人人色变,用三万多人的惨痛代价,攻克一座土山,杀了两万赵军和一个不知名的赵军将领,而主战场上拖住赵军的匈奴人也必然损失巨大,这代价实在是惨痛。
这时赵军损失约四万五千,匈奴损失高达九万五千。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37:00 +0800 CST  
现在又要问,李牧在哪里?
别人不知道,单于瞬间明白了,可是悔之晚矣。
整个战场赵军两次击鼓指挥,第一次是两军刚开始对垒,由南山击鼓,各支方阵依次击鼓回应。为了确定南山是赵军的指挥所,单于故意变阵,让各部落四散而逃。果然此举引来赵军第二次击鼓,也是由南山首先击鼓号令,各方阵依次击鼓响应。
图-李牧大破匈奴
这个诡计一般的名将都不可能看出来异样,单于也是此时才想通,南山如果是指挥所。那么南山击鼓号令之后,各支赵军方阵回应应该是前后层次不齐的,但是赵军第一支回应的方阵击鼓时,其他方阵并没有一同时间回应南山,等第一支方阵回应完毕,其他方阵才层次不齐地回应南山。
也就是说,李牧正隐藏在一支赵军万人方阵中,第一个回应南山鼓声的方阵,就是李牧所在方阵,各路人马实际是听从第二次鼓声的军令。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李牧跻身战国四大名将之列,果然名不虚传。
单于越众而出,对斥候下达一个令他痛苦的军令:全线撤退。单于比他二十多万勇士都要聪明,这也救了他一命。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38:00 +0800 CST  
匈奴数万人最后逃离战场的路线,并不是原路向北返回,也没有从两侧的洪寿山和夏屋山撤退,而是从西南方向登山大山,再徐徐往北,绕过整个战场,半个多月后才返回大漠。
赵国北境长城外,单于望着巍峨的赵国长城,表情冷峻道:“若李牧不死,大漠勇士不得再深入赵境!”
说罢,单于勒马掉头,在那一瞬间,谁也没注意到,一滴悲伤、无奈、羞愧、畏惧的眼泪抛洒而出。此后赵国北方形势大好,匈奴几十年不敢犯边。
单于虽逃脱,但整个战场中仍然有三万余人,没有跟上单于的步伐。
其中一个匈奴万人队,驻守在大山谷的北入口。李牧在单于主力进入大山谷后,才令两支步骑结合的军队各六千人,从洪寿山和夏屋山外围去到谷口。
两支军队抵达战场,立即结阵,向谷口的匈奴军队推进。
匈奴人数略少,武器和阵型更是无法与赵军相提并论。匈奴小王在几次冲突后,丢下数百阵亡的同伴,向北撤离几十里,远远盯着赵军。匈奴人的盘算是,等山谷里的匈奴主力获胜,回身攻击赵军的时候,他们正好以逸待劳,从后方包围赵军。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38:00 +0800 CST  
几天之后这支匈奴万人队得知单于战败的消息,再无心恋战,灰心丧气地撤回大漠。
除了这个万人队,另外山谷中还有两万多匈奴人没有及时跟进单于大队,不得已从其他三个方向突围。
其中一万多人陆续沿原路返回,在雁门山附近,也就是赵军口袋的袋口,遭到赵军伏击。
李牧这两支军队各六千人,在两处设伏。这些骑兵各带强弩,每人配置一百支箭矢,结成方阵等待匈奴的残部到来。
若匈奴人将一万多人组合在一起冲锋,有可能力战伏击的赵军,一部分人突围而去。但这些残兵来自不同部族,或几十人,或几百人,先后到来,不成体系,且士气低迷,成了袋口赵军的靶子。
另有七八千匈奴人,从左右侧的洪寿山和夏屋山撤退。单于不走这里,因为山上本没有路,几万人撤退要开山砍树,速度必然缓慢。这几千匈奴人从两侧山脉逃离,人数倒是少了很多,不会拥挤。
可是李牧怎会让两侧匈奴人撤退,他早就下令,有上千军士在几十个必经路口上砍树阻挡,并且放火点燃路口的断木,不要说人马不可能过去,就是鸟儿也飞不过去。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38:00 +0800 CST  
后来赵军搜山,这些饥肠辘辘的匈奴人要么被俘,要么力战而亡。
整个战争,赵军损失约四万五千人,匈奴则超过十一万人阵亡。中原文明与北方大漠文明交战史上,就单场战争而言,这个战绩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后世中原对匈奴,没有任何一战斩杀的匈奴数量,能够超过十万!
秦朝的蒙恬,领最为精锐的三十万秦军,将匈奴赶出河南地,但蒙恬并没有给匈奴军队造成多大的伤亡。可是十年之后,匈奴冒顿单于率领四十万大军,将刘邦军围困在白登山。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终极大战,漠北之战,卫青和霍去病各领兵五万,深入大漠两千里,寻找匈奴主力决战。
这一战,汉朝除了精选的十万大军,还配备了三十到四十万匹骏马,并准备了无法计数的粮草辎重。此战是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最大的一次胜利,然而,即便是中国最伟大的朝代之一汉朝,其最强盛的时期汉武帝时期,动用全国后勤去打这一仗,最后也只是斩首匈奴九万而已。
战后,山谷内外遗尸遍地,到处是受伤的马匹。高悬天际的日头,仿佛不忍心看这山谷人间地狱一般的场景,慢慢地滑落下洪寿山。黄昏时刻,血色的夕阳映照着血色更浓的山谷,处处皆是不堪入目的狼藉。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41:00 +0800 CST  
此战赵军缴获了许多匈奴战马,李牧再用三万余骑兵,迅速北进,越过赵国长城,突击匈奴襜褴部,进一步扩大战果。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这一经典名言,或许是李牧用近二十年时间才大破匈奴的最好表述。
一百年后,汉武帝依样画葫芦,模仿李牧在马邑伏击匈奴,准备虽充分,最终功亏一篑。后来汉朝不得不空耗国力,用卫青霍去病等大将连年与匈奴作战。
伏击战并不好打,李牧以赵国边军为主,如此大规模伏击战的成功,就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在李牧大破匈奴之前,中原文明从来没有大胜过匈奴军队,匈奴人的骑射,让中原人找不到北,匈奴人那种来无影去无踪的打法,更让中原人无法近身搏击。
李牧对付匈奴的战术,就像教科书一样,明白无误地告诉后世中原人:对付匈奴,弩兵大有可为。
匈奴人的骑射,其弓箭适合中远距离进攻,这让中原人无法肉搏。而中原的弩兵,其十二石强弩是用腿拉开的,这比用手拉开的弓射程更远。弩兵,正是匈奴人的克星!
弩兵有多牛,我们来看看汉武帝时期的一场经典战役。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41:00 +0800 CST  
公元前99年,汉武帝的将军李陵,统领一支五千人的汉军偏师,深入大漠。
李陵的这支军队,本来是作为大将李广利的支援,可是匈奴人进兵从不循规蹈矩,将军李陵意外遭遇了匈奴的主力。且鞮侯单于统领的这支匈奴大军,军力足有十余万。
李陵的战术是,边打边向汉朝边境撤退。李陵以辎重车为阵,布阵于营外。前列士兵持戟盾防止匈奴战马冲击,后列士兵持强弩远距离射击匈奴军。
匈奴人当然知道李陵想逃,于是收紧包围圈,起大军攻打李陵军。
不过匈奴人这次碰了大钉子,他们付出几千人的代价,却根本没有对汉军造成多大伤害,主要原因就是汉军的弩射程比他们的弓箭远,威力比弓箭大。
匈奴且鞮侯单于也是急红了眼,他亲自统领军队围攻汉军,结果自己差点被弩箭夺取性命。
且鞮侯单于曾一度动摇差点撤兵,不过匈奴人也是好面子的,且鞮侯单于十几万人在自己的地盘上拿不下汉军五千人,以后匈奴人还如何自命天之骄子!
就这样,汉军一路撤,匈奴军一路围,双方对抗了十多天。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41:00 +0800 CST  
在二十倍以上敌人包围之下,李陵军竟然井然有序地撤退,虽然行军速度缓慢,但是一步步正靠近汉朝边塞。
眼看汉军离汉朝边塞越来越近,匈奴人再次发起了猛攻。这一天,汉军发出的箭矢有五十万枚,斩杀匈奴数千。
不过,汉军也将所有箭矢耗尽,此时他们仍然有三千多人,而他们斩杀的匈奴人超过一万!
历史有太多的可惜,这支勇猛的汉军,其悲剧之处就在于箭矢用尽。近身肉搏,汉军本就没有优势,何况兵力处于绝对劣势,最终这支汉军,只有四百多人突围,返回汉朝边塞。
从此战不难看出,弩兵对付匈奴骑射的巨大优势。李牧开创的这一战术,成了后世中原文明对付匈奴人的教科书。
得到李牧大破匈奴的战报,赵孝成王终于放下心中那块石头。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42:00 +0800 CST  
图-李牧大破匈奴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43:00 +0800 CST  
本文摘自《地图里的兴亡》部分章节,感谢大家。

楼主 风长眼量  发布于 2015-09-17 16:44:00 +0800 CST  

楼主:风长眼量

字数:10749

发表时间:2015-09-18 00:2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4-09 07:25:34 +0800 CST

评论数:20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