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科普向:如何欣赏一位歌手的声乐技术

大众科普向:如何欣赏一位歌手的声乐技术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2 23:11:00 +0800 CST  
一直很想找机会去交流一下这个问题——唱功。作为一个常年研究声乐技术并学习声乐的人看到各种各样的所谓干(z)货(z)评论是十分难受的,不懂装懂的人甚多,不懂以为对方很懂的人也甚多。导致非常误导大家如何欣赏一个人的唱功。尤其是听到某个选手所谓的“我不喜欢舞台上飙唱功的歌手”更是气到爆炸。因此下决心开个贴。给大家简单而又详细地说一说唱功这件事。

PS:本次科普如标题所言为大众向,所以使用的语言以通俗易懂的为主,不会给大家讲过于专业的东西和,不会使用过于专业的名词。因此即便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也可以很容易听懂。
PS2:我很有可能会说某些得罪粉丝的话,请各位粉丝理智发言,不要吵架不要骂人。如果有什么高见欢迎指教。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2 23:23:00 +0800 CST  
唱功是一个很大的词。包括很多维度,包括但不限于声乐技术,节奏感,乐感,咬字等等。但是,起中流砥柱作用的就是发声技术,没有之一,可以说,发声技术的好坏决定了一位歌手的层次,可以演唱的风格,音色等等问题。
虽然开篇说要谈唱功,事实上我只想拿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来谈,就是声乐技术。本篇对声乐技术的思考角度比较多,没有特别想好叙说的逻辑,想好什么就写什么,请多多包涵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2 23:27:00 +0800 CST  
首先大方向上讲,声乐技术有三大体系,分别是民族,美声和流行(过去叫通俗,现在很多学院派也叫通俗,但是声乐技术体系发展至今仅用通俗不太能够涵盖整个流行声乐体系了)。其中,只有美声的发声体系是全球通用的(包括各个专业名词),属于比较完善但还在不断发展的体系。(虽然会有法派,意派等各种派别,尤其中式美声也很不一样,其中所有派系里面意大利美声是最正统的。)民族狭义上指的是中国民族唱法,广义上也会研究其他民族的唱法。我民族不是特别了解这里只是点到为止。其余所以唱法都归为流行唱法。
从历史的角度讲,美声唱法的历史是最渊源的,因此是发展最完善的。而流行唱法是从上个世纪中期开始,各个声乐老师开始研究,直到现在成为独立于美声的另一发声体系。由于流行唱法的发展发生于现代,时间较短,因此各个世界上对流行唱法理解思考角度略有差异,产生了很多流行唱法声乐体系,常见的有mm,sls,cvt。虽然各个体系之间对于声音的描述(专业名称)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名词不同体系的含义也是不同的(所以对于学习流行唱法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被各个体系误导)。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不同体系之间对于声音的审美和追求目标是一样的。(简单的说,虽然通向罗马的道路不同,但是最终目的地都是罗马)。
所以,对于理解流行唱法体系的根本角度就是要先理解该唱法的目标。而理解这一唱法的目标与声音的审美是密不可分的。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2 23:42:00 +0800 CST  
在这之前先谈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好的声乐技术。歌手之所以要追求一个好的声乐技术,是为了在现场能给大家带来更好的表演。
是为了在现场能给大家带来更好的表演。
是为了在现场能给大家带来更好的表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那么一个声乐技术好的歌手跟差的歌手在现场和录音棚产生的效果会有什么差异呢。
大致是这样的关系:
对于好的歌手来说,
现场》录音棚〉脱麦清唱
对于差的歌手来说,
录音棚〉现场=脱麦清唱
(》是远大于的意思,〉是大于的意思)
注意,这里暂时没有提到修音的问题,也就是说,不管修不修音,都是遵循这个规律的。但是如果修音以后,好的歌手的效果就跟差的歌手效果在听觉上差别就不是很大了。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2 23:55:00 +0800 CST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贴的视频手机无法直接打开,得点进链接才能看到,有人解释下怎么弄吗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3 00:25:00 +0800 CST  
刚刚提到修音的事,事实上,对于声乐技术好的来说,修音只会把效果修弱,但是声乐技术差的歌手修音是福音。
这里顺便提一下混响的问题。混响这个东西是必开的,但是要适度。开混响比不开效果要好,但是混响开过高,会掩盖一个歌手的缺点的同时也会掩盖优点。所以对于vocal系的歌手来说混响开过高效果反而不好。(这也就是为什么KTV开的混响很大,就是为了迷惑你让你自以为唱的还不错下次还想来)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3 00:31:00 +0800 CST  
扯了这么多回到正题。流行追求的声音技术是怎样的呢?所有vocal系歌手的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做到成熟混声,我这里不说什么是混声(毕竟没必要),但是我这里要提成熟混声的效果是什么:
1.实现全音域链接,高音低音音色不断层(这一点很重要!),同时真假声不断层。如果有天赋的朋友在听歌的时候比较敏感的话就会发现,有的歌手唱着唱着会突然感觉转了那么一下,音色突然有一点点变化,但这种变化并不是为了艺术效果,而是技术不够突然产生的一种声音分层。给人的听感会有点突兀但还能接受。结果就是不够好听。
2.声音可柔克刚可亮可暗(在音色不断层的基础上)
3.共鸣腔可以最大化利用,利用不同的共鸣腔可以产生不同得音色,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美化。
4.(这一点我想标红,是最重要的)声音是集中的,因为集中所以声音入麦,所以声压强,所以可以带来特别好的清晰的音质。(怎么解释集中这件事呢,有机会你们可以拿个话筒体验一下,说话放大出来的声音是散的,即便你用很大声说话出来的声音也不会很大,同时音质很散有沙沙的感觉。但是如果你用混声唱就会发现,即便没有很大声声音放大后效果也会很震撼,因为声音集中所以音质特别清晰,没有沙沙的听感)
5.(这一点次重要)嗓音消耗最小化。这样唱可以唱一辈子不倒嗓(前提是要有个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不喝酒不吸d等),基本上唱一晚上高难度的作品也不会很累(嗓子不会累但是身体会比较累)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这几点不是独立的,是密不可分的,例如不存在做到第一点但做不到第三点的情况。基本上如果你做到了第一点其他几点也能做到。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3 00:47:00 +0800 CST  
看了忍不住插播一下,给大家详细说一下什么是气息。先说什么是发声,你嗓子的肌肉控制声带压缩闭合同时横膈膜推动气流通过声带产生声音,这个声音是基音,基音顺着气流通过腔体产生共鸣放大声音再传播出去。类比与小提琴,声带相当于琴弦,共鸣腔体相当于音箱。
那么什么是气息呢,就是你吸进空气以后,横膈膜控制气体呼出的缓急,声带肌肉控制声带的压缩闭合,横膈膜运动推动气体通过声带,这一整个系统(注意,是整个系统)叫做气息。
控制气息的最关键因素(但还有其他的)有两个,一个是横膈膜一个是声带肌肉。横膈膜控制住气体缓急不能一下子把气体全部喷出。声带肌肉控制声带良好的闭合和压缩,如果声带肌肉不够强壮很容易在唱高音的时候,气流很急会冲破声带(也就是声带没有绷住)而产生破音。或者在这个时候,为了防止破音就得借住其他肌肉而产生挤卡损失音质。
所以,气息跟肺活量和换气声没有半毛钱关系!不是说他肺活量大,换气声小就是气息好。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3 01:12:00 +0800 CST  
1.白嗓
白嗓的意思是声音比较干,共鸣弱,有扯嗓子的感觉,听起来他唱的很累的样子。这里要提两个歌手。
华晨宇
华晨宇虽然是学院派出身的歌手,但是他的声乐技术跟学院派完全不同,属于自成一派的体系。有的时候这不全是个人技术不足的情况,而是个人喜欢所致。华晨宇的作品更偏向摇滚,喜欢白嗓,对他而言,这种白的,不够集中,带有一定撕裂的感觉的声音是他喜欢的。但是跟纯白嗓又略有不同,他会把声音加入咽音成分(什么是咽音以后有机会会介绍,这里不重要),所以他可以唱的很高。虽然这是他想要的效果,但依照科学声乐体系而言是完全不过关的,这里说他相对体系而言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1.声音散不够集中,不够集中的结果就是不入麦,音质受损。但从艺术表现力来说摇滚作品这么唱也是可以的。只不过如果声音集中一些声压会更强效果会更好。
2.整个声区从低音到高音断层严重,声音音色断层,这种断层不是为了制造艺术效果刻意的手段,而是本身唱法的局限性使得声音唱着唱着出现“音色裂痕”,细心的话给人听感不是很舒服的。
3.发声位置低所以共鸣走向不正确会有鼻音。(制造所谓的空灵感')
4.会很容易走音破音。只不过这种走音没有训练过的人听不出来。但是敏感的人会有一点感觉,就是声音刚够到那个音但是不够饱满,大概会差半个key左右的样子。
5.低音不够饱满(是不够饱满,他可以做到更好),花腔部分不集中所以质量真的不是太好
6.严重耗嗓,我之前说过,不够集中的声音想要唱的很大声(获得强声压)必需要本身很大声才行,这就给声带添加了很大的负荷。(直白点就是必需本身要喊才行)同时又经常唱high c以上的音,所以整体上对于声带的负荷压力很大。
但是,虽然有这么多缺点,他仍然选择用白嗓唱歌,这是审美所致,我们尊重他的选择。虽然并不原支持,因为这么唱他唱不过10年(保守估计)就会倒嗓。所以还是希望他有所改变吧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3 11:01:00 +0800 CST  
虽然这里我说了他很多坏话哈,也虽然我不太认同他的声音审美。但是我还是比较认同并支持他的音乐理念的。有一说一,作为一个30岁的青年有这样的音乐审美和音乐素养是很不容易的。不应和市场坚持自己的音乐理念,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只是一份很值得欣赏的信念。尤其是他最近的作品越来越向艺术人文的方向靠拢,音乐性越来越丰富,作品越来越有内涵。在这个萎靡毫无营养的中国流行乐坛中算是一个鹤立鸡群的佼佼者了。给其他后辈甚至前辈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至于他声乐技术上的缺陷,也是希望他能有所改进吧,毕竟希望他的音乐生涯可以持久一些。
这里说一点题外话,关于音乐审美这件事。“美”是一个范围很大的词,“感情”是一个范围很局限的词。听音乐就听感情的人也太low了。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为感情服务的,不是说唱歌就一定要有感情的,不是只有有感情的作品才是美的(更何况这个有感情是你自以为的有感情或没感情)。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凌驾于感情之外的音乐作品,比如描写战争的,描写死亡的,描写自然的,描写神话的。甚至有的音乐作品它甚至没有主题,没有旋律,单纯一连串的音程叠加出来的合唱作品。仅仅是欣赏它内部的音乐性。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美的音乐而不是只有你以为的有感情才是美的作品。所以对于成年人,尤其是20到30岁的成年人,不再拘泥于小情小爱的时候,可以尝试听听更丰富更有内涵的音乐,欣赏更有趣更高级的东西。而不是整天都在听学猫叫这类毫无营养的,或者小孩子爱情的音乐作品。不是说这些作品bad,而是说这些作品太单一了,我们可以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3 22:18:00 +0800 CST  
在说下一个歌手之前我想先说清楚另一个问题,这一点可能大家没有真正理解透,就是什么是真正的声音不断层。
声音不断层指的是声音从低音到高音的变化是连续不断的,同时从低音到高音声音能保证相同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比喻不断层的声音是一条连绵不断的线条的话,那么断层的声音就是短短续续的线条链接在一起。
需要注意的是,音色不断层跟音色不变化是两个概念,在唱歌的时候根据作品的需要音色一定是在不断变化的,但是,不断层的声音可以做到在音色变化的时候依然是连续的而不会有听感上突兀的断层。
那么,音色不断层有什么好处呢。它最大的意义就是保证声音的质感不变,从低音过度到高音,高音过渡到低音的时候能够保证相同的深度。举个例子,一般歌手在上高音的时候声音会明显变得尖锐且有撕扯的感觉。而技术上高音的歌手高音圆润,在高音区依然能做到跟低音相似的质感深度。
需要强调的是,声区完全链接不断层的人基本是不存在的。因为很少有人开发超低音和超高音区(因为不常用),但是相对链接的歌手还是不少的(在常见音域,男生A2~C5左右,女生E3到F5左右)。单单是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十分不容易了,需要大量的天赋和后天的努力。基本上,就连历史上著名的美声歌唱家也在尽一生的努力来做到这一点。所以说,严格的声音不断层是一个非常高标准的要求。但是,即便如此,每一位vocal系歌手想要做到相对的不断层还是现实的。很多歌手都在不断磨练自己的声乐技术。例如林俊杰,林俊杰的嗓音从出道到现在有了很大变化。最开始是略微小家子气的声音,直到2016年有了质的飞跃,声音的饱满度上了不止一个档次。林志炫的声音也是在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好,可以保证较好的B4的质量,而这一点他年轻的时候也做不到。声乐技术的磨练是一个从来没有止境的过程。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4 13:16:00 +0800 CST  
有没有人熟悉曾一鸣的,推荐一下觉得他不错的现场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5 01:53:00 +0800 CST  
接下来想说的歌手是曾一鸣。
曾一鸣跟华晨宇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被吹的唱功秒天秒地秒空气,如果说吹华晨宇是睁着眼说瞎话,吹曾一鸣的更像是井底之蛙(我这次说话一点都不客气,因为我总是在某站某乎某吧听到某某某专家声乐老师吹嘘某某某,什么这个人唱功天花板了,这个人中国排前几吧等等这样的评价,充分展现了某些专家想要赚取粉丝流量和关注的丑恶心理,或者本身视野狭窄还不自知。看着就想吐)
为什么说是井底之蛙呢,曾一鸣不是没有技术,而是技术属于老派唱法。在老派唱法的视野里,曾一鸣确实是做的很不错。可惜曾一鸣生错了时代,如果早生个20多年可能评价是唱功一流歌手我不否认,但是在声乐体系发展到现代视角来说,实在上不了世界级舞台的台面。
曾一鸣确实刚柔并济,但是在新型唱法的视角下,他柔的部分跟刚的部分融合的不好,并且最大的问题是柔声跟刚声没有深度,尤其是强音听起来略微有点尖锐和干涩。
(我不得不吐槽的是,除了声乐技术以外,曾一鸣的作品处理上令人有点匪夷所思。有借某个人的评价,他有把洋气的作品唱土的本事。。)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5 22:55:00 +0800 CST  
老派唱法其实更像20年前左右的通俗。在现在先进的观点看其实是有不少缺点的。声音不够集中,低音高音深度不够,并且在上高音的时候没有办法维持住低音的质感。因此在看到欧美唱法的优点后,老派唱法有慢慢淘汰的趋势(在流行领域)
之所以说在流行领域是有原因的。对于民歌作品和民通作品来说,完全的欧美唱法或者意大利美声往往并不能唱出应有的效果,因为民歌更需要嘹亮高亢的声音效果。因此大趋势是借鉴欧美唱法和美声的优点,结合中国作品的特色进行唱法融合,这也是民通,民美唱法思想上的由来。
而且受到语言的影响,欧美系统的发声在中文咬字相对比较困难,这也是欧美唱法不适合完全移植的原因。因此,我们确实需要在借鉴欧美唱法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使得它适合中文的咬字和表达的艺术效果。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6 12:56:00 +0800 CST  
歌手这个节目现在除了米西亚没有特别期待的了。
我非常怀疑米西亚被选曲限制了,4首已经2首是大众熟知的作品,唱这些真的没什么新意。我不反对唱情感作品。但是一直情感也腻了,不来点其他风格调一调味道吗。特别像那年的芭乐林忆莲,我觉得该来点猛料了吧。
说实话,拉拉这首编曲不错。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没有唱出张力,该high的地方没有high起来(这一点对比她的偶像李玟就明白了),感觉就像high到刚想跳起来,但是没到那个点,结果一直维持在那个点没有突破,很难受。
周深风格有点上季吴青峰的味道。但是不一样的是我觉得以他的唱功很适合来点艺术向作品。一直空灵也很没意思。
黄霄云这期我觉得真的很迷,听感就是,一开始还不错,旋律也很爪耳,刚进入状态,突然嗷一嗓子把人拉回了现实。一脸问号。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2-28 23:33:00 +0800 CST  
可能这里看的人稍微多一点?
开头先请大家投个票,大家觉得《连名带姓》这首原唱好还是翻唱好,觉得阿妹唱的好的扣1,黄霄云唱的好的扣2?
(请大家至少完整听一遍原唱和翻唱再进行投票,如果不想买专辑的朋友可以听现场版没有修音)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3-07 10:16:00 +0800 CST  
这次的话题想说本贴之外的一些东西。
黄霄云有一说一每一期唱的不是那么有问题,但是每期总觉得少点东西。问题出在哪里呢?
我们习惯把一个优秀的舞台表演归功于歌手本人,同时也把糟糕的舞台表演归咎于歌手本人,事实上,每一位歌手舞台上的表演,付出的努力不止是歌手本人,背后还包含了很多人的心血,例如(包括但不限于)
灯光,乐队,化妆师,造型师,编曲,编舞,音乐总监等等,尤其是编曲老师跟其他音乐制作员,对一个作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是资源。表面上每一位歌手之间是单打独斗,事实上是整体的团体竞争。
举个夸张一点的例子,
谭晶老师跟其他所有歌手的团队。
先手造型,大家回想一下,谭晶老师每一期还没开始唱,造型出场基本就镇住场子了。(参考九儿,欲水,怨苍天,达尼亚的造型)
再比如编曲,哪一场不是放大招,这不仅归功于谭晶老师顶尖的音乐素养,还归功于幕后的整个音乐团队,比如刘洲老师。
赛里木湖那场7个不同的稀有民族乐器(还是6个来着不太记得了),怨苍天顶尖的二胡演奏家和京胡演奏家的女儿。可以说带来的乐队也是顶级的。
可以说,谭晶老师之所以每场都能炸场子,不止是谭晶老师本人的顶尖舞台表现力。各种背后的东西都是顶尖武器。
来我们再来对比一下黄霄云的团队(如果她真的有团队的话),就单拿这场来说,问题其实并不出在唱上(如果修音未修音差别不大的话),而出在伴奏(编曲),我不明白这首安静隐忍的作品伴奏改变的是个什么鬼,莫名的high配合深情的演唱真的很不搭,还不如不改。(可以听下原版伴奏精简的背景音乐,小提琴与钢琴默契的配合,以淡淡的声音做铺垫,精致的人声为主体)
虽然说,之前的几期可能多多少少黄霄云在唱上确实有一点问题,但就这场来说,单说唱我觉得真的不输给阿妹的,甚至以她优秀的基本功现场应该比阿妹更稳(我听她现场版有几处气息不稳定的表现)
那么这个锅该甩给谁呢?(我是真的不知道黄霄云背后的团队是有多么的糟糕,如果她真的有团队的话)
清一色的评论黄霄云被阿妹吊打,黄霄云肯定不如原唱,但是balabala(是咖位吊打吧?)
这我是十分不服的,毕竟这个锅真的不该黄同学来背。
顺便一说,这就能看出花花同学的优势了,词曲唱可以一个人完成,虽然他不算vocal系歌手,但是整体带来的效果是远远强于黄铜学的,这真的归功于花花同学优秀全能的音乐素养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3-07 10:47:00 +0800 CST  
花花童鞋得第一我也是非常惊讶的。不能说唱的不好但至少我心中的前几名没有他。。
怎么说呢,花花唱抒情歌就有很多问题。与其说问题不如说单一,他只有一招,这招简单但非常实用,通过声音塑造把情感如洪水般宣泄出来,不太需要铺垫和升华,确实观众会听的很爽,尤其是在现场氛围的渲染下很容易带入情绪。但问题在于,这招对于第一次听到的人会比较新鲜但是第二次效果就有折扣了(我们都是圣斗士哈),我相信几年前没有怎么见过世面的我听了会更感动吧。
而且,因为单一的声音,平铺直叙,没有转音没有音色变化,使得很多歌感觉都一样。大家对比一下之前歌手上的我,微光和这次的我们,虽然带着不同的情绪情感,但我会觉得都很像一首歌。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3-07 14:08:00 +0800 CST  
声理学吗,这种声乐老师的存在就是声乐界的毒瘤。(就像我之前所说的,不是睁着眼说瞎话就是水货)



楼主 雪莫沙黄  发布于 2020-03-09 09:25:00 +0800 CST  

楼主:雪莫沙黄

字数:7862

发表时间:2020-02-23 07:1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9-11 10:28:14 +0800 CST

评论数:30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