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盗龙胃里发现蜥蜴新物种

两天前发表的新论文,大概整理了一下,上次看到这种发现是两年前在中华龙鸟胃里找到的大凌河蜥,得说辽宁的兽脚类化石完整度真的挺高啊


楼主 AstroExplorer  发布于 2019-07-13 03:16:00 +0800 CST  
【概要】

一份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邹晶梅(Jingmai O'Connor)等人发表刊载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期刊的新研究,指出在辽宁建昌九佛堂组地层出土的一具赵氏小盗龙化石中,发现一只未被完全消化的蜥蜴,且经过鉴定,确认这只蜥蜴为新物种。


楼主 AstroExplorer  发布于 2019-07-13 03:20:00 +0800 CST  
这具小盗龙化石(编号STM5-32)最初由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所长郑晓廷于2005年向当地农民取得,是一个相当完整的个体。在它的腹腔内有一只蜥蜴的部分骨骼,咸信是这只小盗龙的胃容物。该研究指出,这只蜥蜴特征包含相当短的前上颌突(premaxillary process)、颧突(jugal process)较长、齿骨前部和上颌骨的牙齿间有很宽的间隔、牙齿短且只有单一齿尖,且长宽比例上比其他白垩纪的蜥蜴还要宽、股骨至少比肱骨长30%,属于新的属种,定名为王氏因陀罗蜥(Indrasaurus wangi)。



楼主 AstroExplorer  发布于 2019-07-13 03:21:00 +0800 CST  
这次的STM5-32是第四具被发现保存胃容物的小盗龙化石,根据此前的纪录,小盗龙也会以反鸟类、小型哺乳类与鱼类为食,加上此次的因陀罗蜥,显示小盗龙很可能是机会主义掠食者,没有特定的猎物种类。


因陀罗蜥除了代表新物种以外,更为恐龙至鸟类的演化过程中,其消化系统的演变提供了新线索。在恐龙的胃里找到残留物本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除了小盗龙外,其他如近鸟龙和中华龙鸟体内也曾发现残留物。但值得注意的是,小盗龙和中华龙鸟的胃容物向来都是残骸,而近鸟龙的胃容物则类似于现今肉食性鸟类的食茧(pellet),在去年描述的一具近鸟龙化石(编号STM0-179)喉部,就有由超过一只以上的蜥蜴骨骸构成的团状构造。这显示在鸟类演化的早期进程中,其消化系统经历过好几次的进化,小盗龙和中华龙鸟的消化系统相对原始,而近鸟龙的消化能力较强,或许也代表其与鸟类有更密切的关系。

中华龙鸟个体NIGP 127587的复原图,正在捕食一只大凌河蜥


楼主 AstroExplorer  发布于 2019-07-13 03:24:00 +0800 CST  
【2019蜥蜴】

王氏 因陀罗蜥(Indrasaurus wangi. O'Connor et al., 2019)

》分类:爬行纲·鳞龙总目·有鳞目·硬舌亚目

》时代:约1.2亿年前,早白垩世

》产地: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

》层位:九佛堂组,阿普第阶后期

》释名:〈属名〉来自古印度吠陀经中的神祇因陀罗(Indra)。吠陀神话记载,因陀罗与掌管干旱的蛇神弗栗多(Vritra)大战时曾遭弗栗多吞噬,后来被毗湿奴救出才打败了弗栗多。 〈种名〉表彰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暨中国古动物馆馆长王原。邹晶梅在接受《科学网》采访时说:“王原是一位很棒的科学家,他从事古两栖动物学研究,特别是古蜥蜴研究多年,还花了大量时间在古生物学科普上。”

》正模:现保存于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编号STM5-32,包含全身各部位的大部分骨骼,在一只赵氏小盗龙的肚子里,可能才刚被吃掉不久。


楼主 AstroExplorer  发布于 2019-07-13 03:26:00 +0800 CST  
侏罗纪燕辽(道虎沟)生物群与白垩纪热河生物群的生态系食物网重建


楼主 AstroExplorer  发布于 2019-07-13 03:40:00 +0800 CST  
因陀罗蜥头部细节


楼主 AstroExplorer  发布于 2019-07-13 10:20:00 +0800 CST  
David Peters的骨骼重建,把因陀罗蜥分了出来,不过顺带一提,他的复原向来挺多争议的



楼主 AstroExplorer  发布于 2019-07-19 17:22:00 +0800 CST  

楼主:AstroExplorer

字数:1335

发表时间:2019-07-13 11: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3-01 13:55:07 +0800 CST

评论数:1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