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浅谈窃蛋龙类盛衰进化史

本人为业余爱好者,学问不精,第一次发整理贴,望大家多多补充。资料主要来自维基与各类科学新闻。纽特镇楼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4 18:51:00 +0800 CST  
首先区别一下窃蛋龙类(Oviraptorsauria)和窃蛋龙科(Oviraptoridae)。窃蛋龙类不仅包含窃蛋龙科,还包含另两个分支,即早期的尾羽龙科与远在北美洲的近颚龙超科(包含纤手龙等)。近颚龙与窃蛋龙的关系一直是扑朔迷离,外观也极为相似,除了一些极细微的差别。相对较为原始的格氏切齿龙等也属于窃蛋龙类这一类恐龙。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4 18:51:00 +0800 CST  
那么,窃蛋龙类本身又属于恐龙的哪一支呢?
提到窃蛋龙类,就不得不提手盗龙类。手盗龙类是一类包括现存鸟类在内的虚骨龙类恐龙,除了窃蛋龙类之外,我们熟知的阿瓦拉慈龙类,镰刀龙类,驰龙类,伤齿龙类与擅攀鸟龙类俱属于其中。从解剖学来看,手盗龙类的辨识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点:


1.较长的前肢,且多为三指。像单爪龙那种只有一指或两指的种类,多数情况下是三指附合了,也计入三指。
2.半月形的腕关节。
3.手盗龙类是唯一一支有胸骨的恐龙。
4.许多手盗龙的耻骨是向后的(包括鸟类),但有些窃蛋龙与伤齿龙进化出了向前的耻骨(没错,根据有关研究,它们的祖先耻骨是向后的)。按老分类(蜥臀目和鸟臀目,此处新分类指Ornithoscelida),大部分蜥臀目恐龙的耻骨都是向前的,从这一点看,窃蛋龙的这一特征是由“先进”向“原始”进化。
手盗龙类大多覆羽,主要为肉食,不过也有像窃蛋龙这样的杂食种类。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4 18:53:00 +0800 CST  
手盗龙类中有一支名为廓羽盗龙类(Pennaraptora),关于这个类研究并不是很多,基本就一笔带过:包含爱角窃蛋龙,平衡恐爪龙与家麻雀的最小包容性分支。廓羽盗龙包括窃蛋龙类与近鸟类。
好了,终于介绍完了背景,可以进入我们的正题了——窃蛋龙类。
从时代角度来看,窃蛋龙类都生活在白垩纪。
从地理角度来看,窃蛋龙类的化石主要发现于两个大洲:亚洲和北美洲。诡异的是,在欧洲和大洋洲也有疑似窃蛋龙的化石发现,不过那是少数。我们暂时不论。
从解剖角度来看,窃蛋龙类的辨识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短喙。窃蛋龙类的喙状嘴也许是它们最普遍的特征了。除了尾羽龙这样的原始窃蛋龙喙中有八颗牙齿外,大多数窃蛋龙类都没有牙齿。
2.顶骨较长。有些窃蛋龙长有头冠。
3.叉突较厚,且呈U形。叉突就是我们常说的wishbone,纪录片中一个经典的镜头就是某位古生物学家将鸡的叉突挑出来,然后论述一番龙鸟关系。除了窃蛋龙类之外,暴龙类,异特龙类,驰龙类,甚至腔骨龙类都有叉突。
4.臀部结构。骶椎5-8节,耻骨竖直/半竖直。
5.四肢。长手,三指(尾羽龙的第三指存在但严重退化)。前肢长度约为腿部一半。
窃蛋龙类多数有羽,前肢和尾部的羽毛尤其发达,在一些窃蛋龙的化石中还发现了支撑尾部羽扇的尾综骨。这些羽毛很显然无法支持窃蛋龙类恐龙飞行,多起到装饰和炫耀作用,像今天的极乐鸟一样。窃蛋龙孵蛋时常呈现前肢外伸的姿势,所以前肢上的羽毛也可以起到遮挡风沙的作用。
如前文所述,窃蛋龙类多为杂食,可具体食物至今不明确。推测范围设计蜥蜴,昆虫,植物,螺蛳等软体动物,还有蛋(窃蛋龙类补充蛋白质时或许真的会吃蛋,但众所周知,以前“偷蛋”的化石只是窃蛋龙在孵蛋,所以现在这一行为也没有了依据)。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4 18:54:00 +0800 CST  
今天先更这么多,明天上种类。
先放一张图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4 18:55:00 +0800 CST  
开更种类。先把几个“疑似窃蛋龙”的种类拖出去枪毙。
目前论文有记载的的最早出现的窃蛋龙十分冷门,它叫簧椎龙(Calamospondylus)。这是一种从资料到分类到外观都神秘兮兮的恐龙。
前文说过,窃蛋龙类主要分布于亚洲与北美洲,可这种“窃蛋龙”却生活在1亿3千万年前的英国(更准确来讲似乎是怀特岛)。其化石于1866年被业余古生物学家威廉·福克斯在一篇论文中被记述。论文里描述的骨骼其实还包括另两种恐龙—极鳄龙(一种虚骨龙)和簧龙(也是虚骨龙类)的化石,但福克斯不幸把它们并为了同一种恐龙。论文本身因措辞混乱从来没有被当一回事,至今簧龙和簧椎龙到底是不是同一种恐龙还存在争议。
簧龙的脊椎骨


极鳄龙的化石及复原。关于这种虚骨龙没啥好说的。




关于簧椎龙的资料少的可怜,事实上,其化石早已丢失。根据记载,簧椎龙的正模只包含一段骶骨。它被福克斯形容为一种“在树上跳来跳去”的猎食恐龙(很显然这是一派胡言)。相关研究虽说它是窃蛋龙,但好像也没什么明确证据。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5 13:57:00 +0800 CST  
稍微有多一些资料的是1980年在澳大利亚被发现的一种叫Kakuru的兽脚类恐龙。它的资料也十分不具体,以至于它的生活时间都不能准确判断。它的化石只包含一根修长的腿骨。腿骨破碎,大致30cm左右。这种恐龙被认为是一种长两到三米的肉食恐龙。根据腿骨的形态,暂把它归为虚骨龙类,趋近于窃蛋龙,但一项研究表明阿贝力龙也可能有这样的腿骨结构。个人认为,根据地理分布,阿贝力龙似乎合理一点。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5 13:58:00 +0800 CST  
【早期种类】
先讲第一个窃蛋龙聚集地——辽宁义县。瞎放一张老图吧。


义县组的化石大多属于1亿2千5百万年前到1亿1千万年前,而此处发现的窃蛋龙化石则主要集中在1亿2千4百万年前左右。义县组是热河生物群最早的一组,以其独特的化石保存条件闻名世界。此地足有6种窃蛋龙类恐龙被发现,分别是格氏切齿龙,邹氏尾羽龙,董氏尾羽龙,义县似尾羽龙和王氏宁远龙。下文将一一介绍。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5 13:59:00 +0800 CST  
尾羽龙 Caudipteryx 发现于1997年


包含2个种:邹氏尾羽龙,董氏尾羽龙
作为一种早期的窃蛋龙类恐龙,尾羽龙的外形特征与一般窃蛋龙还是有极大差异的。
它的骨骼极为原始,尤其是头骨和骨盆。其喙中还保留了八颗牙齿(前文有提及)。它的第三指严重退化,从外观上基本可以忽略它的存在。这种恐龙体态较为“粗壮”,相对于它的身体,腿部较长,它也许较为适应在林地奔跑的生活。尾羽龙的尾部较短而僵硬。
尾羽龙的化石保存了其羽毛痕迹。主要分两种:覆盖身体的绒毛与前肢和尾部的较长对称羽毛。前肢上的羽毛仅有一层初级羽,目前发现的尾羽龙化石并没有保存次级羽。尾部有一个由对称羽毛形成的羽扇。这种恐龙或许会使用羽毛炫耀。
尾羽龙的腹腔中保存了胃石。这大概是一种杂食性恐龙。


关于尾羽龙的颜色……至今似乎还没有确定。2010年Mike Benton教授分析中华龙鸟颜色的同时也分析了尾羽龙,但网上并没有查到结果。一般的传统复原图中尾羽龙一般都是披着一身花里胡哨的红蓝相间的羽毛。
(楼主:该死的,大图传不了!)

而《普林斯顿》中,尾羽龙的羽毛则被画成了灰褐色。灰褐色的尾羽龙也在Emily Willoughby最近的一张复原中出现。


另放一张日本画家笔下的尾羽龙。头部好像有点奇怪……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5 14:06:00 +0800 CST  
明天把义县组的另外四种讲掉。
今天先收工。
切齿龙即将登场……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5 14:12:00 +0800 CST  
康威画的彩蛇龙(Kakuru)。不过官网上标注的似乎是拟鸟龙……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5 18:57:00 +0800 CST  
续更。
先把昨天没发完的尾羽龙比例图补起来。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6 11:52:00 +0800 CST  
义县似尾羽龙 Similicaudipteryx yixianensis 发现于2008年


事实上,似尾羽龙的正模(IVPP V 12556)并不是发现于义县组,而是发现于九佛堂组。但后来发现的另外两件标本则出现于义县组。从这点上看,似尾羽龙存在的时间相对较长,从1亿2千4百万年前一直繁盛到1亿1前2百万年前。
似尾羽龙的体型比孔雀大小的尾羽龙稍大,2010年的估测为1米7千克。它有许多与尾羽龙相似之处,包括较短的吻部,下弯的下颚,相比身体较短的前肢和较长的腿。但是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尾部有“弯刀状的”尾综骨,在窃蛋龙类中只有天青石龙具有相似特征。其臀骨亦有特殊之处,耻骨相对于骼骨较长。
似尾羽龙的羽毛痕迹并没有保存,目前认为羽毛形态与尾羽龙类似。
2910年Gregory S Paul将似尾羽龙归入尾羽龙,但这一理论从未被认可。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6 11:53:00 +0800 CST  
王氏宁远龙 Ningyuansaurus wangi 发现于2012年。


这种窃蛋龙类恐龙生活与1亿2千4百万年前,得名于兴城市的旧名宁远。目前只发现了一幅宁远龙的骨骼。比起先进窃蛋龙类,宁远龙的牙齿数量更多,不过上颌后部的牙齿比起其他兽脚类还是较少。虽然宁远龙的头骨保存并不好,但依旧可以辨别出其紧密排布的牙齿:上颌10颗,下颌至少14颗。这种恐龙眼睛较大,头骨呈三角形,比起尾羽龙较长。宁远龙有较直的下颚,这是大部分窃蛋龙类都没有的特征。
至于身体,宁远龙前肢较短,大臂长于小臂。后肢大腿长于骨盆。尾部相对较长,其尖端保存有羽毛印痕。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6 11:54:00 +0800 CST  
粗壮原始祖鸟 Protarchaeopteryx robusta 发现于1997年


这种恐龙在中国的科普书中一般都有介绍,但是外媒报道中连化石的大图都没有,复原图也粗糙至极……(国产恐龙之悲哀……)
原始祖鸟依旧是生活于1亿2千4百万年前的种类。它长约一米,腿部较长,应该是一种行动较快的窃蛋龙。它的尾部较短,从尾端伸出的羽毛较为完善,但不对称。它的前肢纤长且有三指,爪尖弯曲。原始祖鸟骨骼中空,较为类似鸟类,且有叉突。很显然,原始祖鸟的羽毛结构根本不能支持它飞行,但研究者们猜测它可能是一种偏树栖的恐龙(看来“在树上跳来跳去”的窃蛋龙也许不是没有)。


据研究,原始祖鸟与楼下将要提到的格氏切齿龙关系密切,Gregory S Paul甚至提出了同物异名的可能。
(把切齿龙的头骨叠加到原始祖鸟的图上。假如图都很科学,可以看出还是有些许不同。大家看看合不合理)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6 11:57:00 +0800 CST  
格氏切齿龙 Incisivosaurus gauthieri 发现于2002年


切齿龙事实上是一种生活时间较晚的早期窃蛋龙,它存在于1亿2千3百万年前。它最明显——也是最著名的特征就是那两颗突出的扁平大门牙。

事实上,它的牙齿是目前窃蛋龙中保存最完好的。切齿龙的头骨大约长10厘米,光是吻部就占了头骨的一半。它的下颚修长,颌孔较长。相关研究表明它的头骨甚至与镰刀龙有相似之处。这应该是一种植食性恐龙。CT扫描显示切齿龙的头骨相比其他窃蛋龙不够中空。
切齿龙大约长达1米,应该也是覆羽种类。
张宗达复原的切齿龙。化石借用尾羽龙。



切齿龙也是早期窃蛋龙中出镜率最高的一种(虽然那只是一次)。它在《史前公园》第三季中有咀嚼蕨类植物及和同类打斗场面。不过切齿龙和九佛堂组的小盗龙应该碰不上。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6 12:00:00 +0800 CST  
明天续更。
大幕即将拉向北美……
先放一张比例。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6 12:02:00 +0800 CST  
额外更楼。
首先纠正一下2楼的一些错误……首先,是近颚龙科而不是超科!!!超科涵盖的范围就很大了,不仅包括近颚龙科,也包括窃蛋龙科。
其次,不管是近颚龙超科,还是近颚龙科,都有亚洲种类的存在。
事实上,当我查近颚龙超科的家谱时,遇到了一点问题……


结果仔细看才发现,这是2007年的表,到2014年尾羽龙就已经不在近颚龙超科中了。所以我说近颚龙与窃蛋龙的关系扑朔迷离不是瞎讲的。
近颚龙超科最具代表性的特点便是它们较短,有喙,“近似鹦鹉”的头骨,有些种类还长有头冠。
到一亿两千万年前,以尾羽龙为代表的早期窃蛋龙已经接近没落,但是,新的种类即将登场,这其中有些恐龙将会把窃蛋龙类的形态和体型推向巅峰……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6 20:35:00 +0800 CST  
小猎龙 Microvenator celer 发现于1970年


这种恐龙化石发现于蒙大拿州的Cloverly Formation,同一地区生活的还有平衡恐爪龙,腱龙与蜥结龙。这种恐龙刚被描述时,被描述的骨骼中混入了恐爪龙的牙齿(是否被恐爪龙猎杀我就不得而知了),所以研究者最初认为它是一种“头大身子小的恐龙,还给它起了一个临时名:“大齿龙”。现在来看,小猎龙应是已知北美最早的窃蛋龙了。
小猎龙的正模十分完整,包括部分头骨,前后肢,后足,左腓骨,23块脊椎,4块肋骨及较完整的臀部化石。著名古生物学家奥斯特罗姆亦将标号YPM 5366的一颗单独的牙齿归入其化石,但至今无法确定牙齿到底是不是小猎龙的。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7 20:52:00 +0800 CST  
最近比较忙……可能会不定期更新

楼主 田纳西果齿龙  发布于 2017-06-27 20:53:00 +0800 CST  

楼主:田纳西果齿龙

字数:11517

发表时间:2017-06-25 02:5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10-26 11:56:40 +0800 CST

评论数:13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