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皇家空军】【意大利二战空军飞机一览】 转载老帖



SM.79“食雀鹰”中型轰炸机/鱼类轰炸机镇楼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18:25:00 +0800 CST  
CR.42
菲亚特CR.42战斗机是CR.32战斗机改良型,其生产商飞雅特把发动机改为更大马力的风冷式,由于意大利战机设计思维仍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认为双翼机的转弯能力比单翼机的高速重要,故CR.42仍然是双翼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仍是意大利空军主力战斗机之一,例如在北非战场上,CR.42经常要和比它先进的英制飓风式等单翼战斗机交战,当然处于下风,所以,CR.42于1942年停产。


基本资料
乘员:1人
机长:8.25米
翼展:9.7米(上翼)/6.5米(下翼)
机高:3.3米
空重:1,782公斤
载重:2,295公斤
最快速度:430公里/小时
航程:780公里
升限:10,210米
发动机:飞雅特A74RC38风冷式发动机(890匹马力)
武装:4挺12.7毫米口径SAFAT机枪+200公斤炸弹


CR.42三视图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18:28:00 +0800 CST  
AUT.18战斗机
AUT.18战斗机是意大利Aeronautica Umbra飞机制造厂的Felice Trojani的飞机工程师研发,目的是要取代当时意大利空军的双翼战斗机〔例如:CR.42战斗机〕,其名称开头正是Aeronautica Umbra和Trojani的缩写,18是指其主翼面积,原型机1939年4月22日首次试飞。该机为全铝合金制造单翼战斗机,外表和日本零式战斗机有点相似,但意大利空军认为此机并不比正在发展的MC.200战斗机和G.50战斗机要好,故最终只造了一架原型机后停止发展。



基本资料
乘员:1人
机长:8.56米
翼展:11.5米
翼面积:18.7平方米
机高:2.88米
空重:2,320公斤
载重:2,975公斤
最快速度:480公里/小时
航程:800公里
升限:10,000米
发动机:飞雅特A80RC41风冷式发动机(1,044匹马力)
武装:机翼2挺12.7毫米口径SAFAT机枪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18:29:00 +0800 CST  
Ba.27战斗机
Ba.27由原本生产枪械的意大利贝达(Breda)公司研制,其设计深受美国P-26战斗机影响,但得不到意大利空军重用,在生产14架后停产,其中有11架被卖到中国
Ba.27外观为单翼战斗机,开放式座舱和固定式起落架,机翼和尾翼是木制而机身是焊接钢管外覆簿铝,机翼和机身仍用张线补强,其动力为仿英国布里斯托公司的阿尔发罗密欧水星风冷发动机去带动一个金属制三叶螺旋桨,在其正后方为两挺由该公司研制的两挺SAFAT机枪


基本资料
乘员:1人
机长:7.67米
翼展:10.8米
翼面积:18.9平方米
机高:3.4米
空重:1,320公斤
载重:1,850公斤
最快速度:380公里/小时
航程:750公里
升限:9,000米
发动机:仿英国阿尔发罗密欧水星风冷式发动机(540匹马力)
武装:机头2挺12.7毫米口径SAFAT机枪


1935年一个中国代表团到意大利购买了18架Ba.27(其中只有11架能交货),这批飞机被部处在南昌的中国空军第7大队,但由于中国飞行员不熟悉意大利飞机的操作,在飞行训练当中已坠毁了5架,后来到了抗日战争开始时只剩下两架在广东,该两架Ba.27并无和日机交战的纪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18:31:00 +0800 CST  
MC.200战斗机
马基MC.200战斗机是意大利其中一种初期研发的单翼战斗机,出自马其(Macchi)公司,意大利人也叫它做雷电(意文:Saetta),MC.200是全铝合金制战斗机,原本采用上单翼但后来改为下单翼,该机有良好的飞行机动性,速度也比同期装备的飞雅特G.50战斗机快30公里/小时,但它仍采用开放式驾驶舱和火力只有机头两挺SAFAT机枪却给人过时之感。


基本资料
乘员:1人
机长:8.25米
翼展:10.58米
翼面积:16.82平方米
机高:3.05米
空重:1,964公斤
载重:2,200公斤
最快速度:504公里/小时
航程:570公里
升限:8,900 米
发动机:飞雅特A74RC38风冷式发动机(870匹马力)
武装:2挺12.7毫米口径SAFAT机枪


实战:
首批共144架MC.200战斗机于1940年投入地中海战区,为要飞经过马耳他岛的运输机护航,同年11月在西西里岛外海击落1架英国飞艇,而且多次和英军的飓风式战斗机打空战,在马耳他岛空战当中,MC.200也为侦察和轰炸该岛的德意飞机护航,之后MC.200转战北非,巴尔干半岛和苏联,在苏联前线曾创下以损失15架击落88架苏军战机的战果,1943年在意大利本土,MC.200也奉命阻止盟军在南部登陆,直至同年9月8日,意大利向盟军投降为止,MC.200剩下不足100架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18:32:00 +0800 CST  
Re.2001战斗机
Re.2001战斗机是Re.2000战斗机的改良型,改用由德国受权生产的DB601水冷发动机,为此要把前段机身重新设计并把油箱移到中部机身后。
Re.2001战斗机主要作为战斗轰炸机和夜间战斗机使用,其飞行性能和另一种意大利战斗机MC.202大致相当。


基本资料:
乘员:1人
机长:8.36米
翼展:11米
翼面积:20.4平方米
机高:3.15米
空重:2,495公斤
载重:3,280公斤
最快速度:542公里/小时
航程:1,100公里
升限:11,000米
发动机:DB601水冷式发动机(1,175匹马力)
武装:机头2挺12.7毫米口径SAFAT机枪+机翼2挺7.7毫米口径SAFAT机枪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18:34:00 +0800 CST  
MC.202战斗机
马基MC.202战斗机是MC.200战斗机的改良型,把发动机换成已名闻世界的Bf 109E战斗机相同的DB601水冷式发动机,于是要在机身下设置散热器,此外驾驶舱加上挡风玻璃变为封闭式,机翼加上SAFAT机枪(7.7毫米口径)。
换了发动机的MC.202飞行性能大为改进,例如在速度方面就比MC.200快上足足100公里/小时。


基本资料:
乘员:1人
机长:8.85米
翼展:10.58米
翼面积:16.82平方米
机高:3.49米
空重:2,491公斤
最重:2,930公斤
最快速度:600公里/小时
航程:765公里
升限:11,500米
发动机:DB601A水冷式发动机(1,175匹马力)
武装:机头2挺12.7毫米口径SAFAT机枪+机翼2挺7.7毫米口径SAFAT机枪


实战:
MC.202战斗机首先被送往北非利比亚,加入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实战当中证明MC.202比英军的飓风战斗机要好,只有喷火机才胜过它,但由于后勤和维修都优先给予德军,北非意军的MC.202最后全部消耗在突尼斯战役。
在地中海战区的MC.202以西西里岛作基地去空袭马耳他岛,当盟军登陆西西里岛时只有20架MC.202能起飞作战。
当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向盟军投降时,有部份MC.202的飞行员加入盟军阵营,也有部份选择继续留在轴心国阵营和盟军作战。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18:36:00 +0800 CST  
Re.2002战斗机
Re.2002白羊座战斗机(意文:Ariete)是由于德国制造和意大利仿制的DB601水冷发动机的供货出了问题而迟迟未到所出现的机型,改回意大利国产的风冷式发动机,因此反而比较接近Re.2000战斗机。


基本资料:
乘员:1人
机长:8.16米
翼展:11米
翼面积:20.4平方米
机高:3.15米
空重:2,400公斤
载重:3,240公斤
最快速度:530公里/小时
航程:1,100公里
升限:11,000米
发动机:比亚齐P.XIX RC 45风冷式发动机(1,175匹马力)
武装:机头2挺12.7毫米口径SAFAT机枪+机翼2挺7.7毫米口径SAFAT机枪+650公斤炸弹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20:56:00 +0800 CST  
MC.205战斗机
马基MC.205战斗机是MC.202战斗机的改良型,把发动机进一步换成Bf 109G战斗机相同的DB605水冷式发动机,于是要在机身下设置散热器,此外机翼加上MG 151机炮(20毫米口径),这成为MC.205和MC.202外表上最大的分别。
换了发动机的MC.205飞行性能大为精进,例如在速度方面就比MC.202快了50公里/小时,整体飞行性能和Bf 109G旗鼓相当,即使面对强敌英军的喷火机也可以应付,也由于火力大为增强,以往意大利战机难以击落的盟军四发动机重型轰炸机,MC.205也可以对付,故此MC.205是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最厉害的国产战斗机


基本资料:
乘员:1人
机长:8.85米
翼展:10.58米
翼面积:16.82平方米
机高:3.49米
空重:2,581公斤
最重:3,900公斤
最快速度:640公里/小时
航程:950公里
升限:11,500米
发动机:DB605水冷式发动机(1,475匹马力)
武装:机头2挺12.7毫米口径SAFAT机枪+机翼2门20毫米口径MG 151机炮


实战:
MC.205战斗机初登场时,首先被指派为北非突尼斯的轴心军运输机队担任护航任务,实战记录中,曾有过在地中海上空击落14架英军的喷火式战斗机而义方仅损失两架的战绩,被认为是能有效抗衡盟军当时主力战机的新锐机种。
当盟军登陆西西里岛时岛上有10架MC.205,它们和MC.202以及德军的Bf 109G一起作战
意大利本土的比萨地区也在1943年4月开始部署MC.205,它们也用于撒丁岛的防空作战,对付盟军轰炸机,同年8月2日,6架MC.205攻击由美制P-38和P-40组成的盟军机队,MC.205总计击落6架而自己只损失1架,当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向盟军投降时,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北部组织新政府并继续和盟军作战,他手上的空军还有29架MC.205以及在马其厂内的112架新造的MC.205,但这批新造的飞机后来被毁于盟军空袭,而墨索里尼也彻底垮台。MC.205于二战后还继续少量生产直至1948年。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20:59:00 +0800 CST  
Re.2005战斗机
Re.2005射手座战斗机(意文:Sagittario)是雷贾那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意大利研制的最后一种战斗机,和MC.205和G.55一样采用德国DB605水冷式发动机,由于大家名字都为5字尾,故又名5系列,当中Re.2005在1943年意大利向盟军投降时只生产了48架。
Re.2005采用近似椭圆形的机翼,内里有总容量为525升的4个油箱和由三条翼梁组成一个T字结构,后段机身突然收窄,内里有氧气瓶和无线电机,机尾是沿用自Re.2000战斗机的大面积尾翼,Re.2005的操制翼面为织物蒙皮而襟翼是全金属制,主要武装为3挺德制20毫米口径MG 151机炮,两挺在左右机翼内而有一挺在机头螺旋桨罩内,总载弹量比G.55要少,Re.2005有装甲座椅和防弹玻璃保护飞行员的安全。


基本资料:
乘员:1人
机长:8.73米
翼展:11米
翼面积:20.4平方米
机高:3.15米
空重:2,600公斤
载重:3,610公斤
最快速度:628公里/小时
航程:980公里
升限:11,500米
发动机:DB605水冷式发动机(1,475匹马力)
武装:机头2挺12.7毫米口径SAFAT机枪+螺旋桨罩1挺20毫米口径MG 151机炮+机翼2挺20毫米口径MG 151机炮


实战:
Re.2005战斗机首先被用于拿波里防空战,1943年4月2日击落了1架美军B-24轰炸机,4月28日,1队由30架B-24和30架战斗机组成的美军机队又来到拿波里上空,Re.2005击落1架和另外可能4架以及击伤10架的战果。
同年7月2日,Re.2005战斗机来到西西里岛,7月11日至14日,Re.2005战斗机击落了5架英军喷火战斗机而自己也有两架被击落,在西西里岛的Re.2005最后有1架被美军掳获。
在实战当中发现,Re.2005在高速(660公里/小时)俯冲时会令尾翼出现反操作继而产生振动损害机身,因此下令禁止用Re.2005作高速俯冲,但在1943年7月曾有1架Re.2005作过980公里/小时的俯冲而无发生失控和机身振动。
当意大利向盟军投降后Re.2005继续在德军当中作战,有资料称Re.2005曾参加1945年的柏林保卫战。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21:02:00 +0800 CST  
G.55战斗机
菲亚特 G.55“人马座”(意大利语:Fiat G.55 Centauro)是一架单引擎单座的二战时期战斗机,该机于1943-1945年在意大利皇家空军及意大利共和国空军服役。它是由菲亚特在都灵的工厂设计并制造的。 菲亚特G55被认为是5系列(serie5)意大利战斗机中最杰出的一个型号。装备了戴姆勒-奔驰DB605引擎,这种引擎装备了包括Re.2005,MC.205等其他意大利的战斗机。1943年9月8日后,在其为意大利共和国短暂的作战服役期间,其牢固和快速的性能向世人证明它是一架杰出的高空截击机。在意大利北方空战中,在战争的最后一年里,它经常与英国的喷火、美国的野马、P47和P38闪电对战,但是直到大战结束前,这一款战斗机仅生产大约300架左右。


研发:
在1939年,所有的意大利主要的飞机制造厂都开始设计新一系列的战斗机,这些新型战斗机采用了水冷V型引擎,这与二战初期意大利战斗机使用星形风冷引擎恰恰相反。这就促使了第一代装备了意大利仿造戴姆勒-奔驰DB601引擎战斗机的诞生,这些飞机被称为1/2系列,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就是马基MC.202闪电。然而这一些列新战斗机诞生直到1941年并未结束。设计师们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新的DB605引擎上。菲亚特设计师朱塞佩-加布里奥利在试验菲亚特G.50战斗机中一个装备DB601引擎新型号战斗机时,开始了一个装备DB605引擎战斗机的新设想。
第一架G.55原型机在1942年4月30日试飞,飞行员是瓦伦蒂诺-库斯指挥官,G.55立刻展现出良好的机动性和战斗机特性。G.55的机鼻装备了一门MG151/20 20mm机关炮,备弹200发,另外四挺12.7mm布莱达-萨法特机枪中,两挺装备在引擎罩上方,另两挺装备在较低的位置,在Sottoserie O的机身内,每挺备弹300发。这样的布局立刻产生了问题,位于引擎罩较低位置的机枪不仅重新装填还是维护都发生了困难,因此在G.55后期生产系列型号中,与原先的1系列不同,这两挺机枪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装备在两侧机翼的MG151/20 20mm机关炮。
这架原型机飞往圭多尼亚,在那里它与被称为5系列之一的马基MC.205还有利亚RE.2005进行对抗试验。在试验中G.55表现力压群雄获得第一,它赢得了Regia Aeronautica的招标。马基MC.205虽然在中低空的速度和操控性略胜一筹,但是在8000米以上其性能迅速下滑,尤其是操控性。RE.2005在高空中速度最快,但是受制于其结构的脆弱。而G.55原型机在7000m高度,满装情况下,飞出了620km/h的时速,虽然比预期要慢些,但是它牢固的结构、在任何高度下相比最为杰出的操控性和稳定性弥补了这些不足。G.55飞行员唯一负面评价是起飞时会有向左偏航的现象。这一现象可以通过水平尾舵的轻微调整而抵消引擎的扭矩。
制造:
在1943年初,盟军在上空的突袭轰炸显示意大利已经没有适用的高空战斗机能与之抗衡。马基MC.202系列的战斗高度没有达到轰炸机一般的飞行高度8000米,而且MC.202装备的两挺12.7mm机枪对于美国轰炸机来说火力极其贫弱。然而作为5系列战斗机的G.55,由于拥有较大的翼展面积,其高空战斗能力卓越。同样其火力强劲,弹药充足(G.55机头炮有250发20mm炮弹,而RE.2005只有120发),足以击落美国轰炸机。
意大利皇家空军发出了1800架G.55的订单,后来增加到2400架。一批34架样本的预生产任务下达了,这些飞机几乎都是原型机,因此拥有最少的的改良性能的变动。他们存在不同的武器布局,如前面提到的,两挺地位置的机枪被移到了机翼内。34架中只有19架样品机被生产,6架在工厂中被修改为1系列标准。
生产型被命名为1系列,标准装备为3门20mmMG 151/20机关炮和两挺12.7mm布莱达-萨法特机关枪,另外在机翼下增加了两个挂架,每个可以挂载一枚160kg炸弹或者100L的副油箱。1943年9月8日意大利停战,所有的35架G.55都已经被转移了,包括三架原型机。它们中只有只有一架飞回了南意大利,加入意大利同盟国空军。
另外一架G.55,编号MM.91150在1944年夏天被盟军获得,其试飞员赛拉菲诺-安格斯蒂尼与一名潜逃的英国皇家空军战俘一起叛逃,英国上尉坐在试飞员的膝盖上。这架G.55被皇家空军接管后于1945年3月17日送到了英国Tangmere的战斗机试验中心,运送的货号是VF204,被存放在福特的仓库内,之后就没有了下落。其他的G.55加入了意大利共和国空军,这支空军是意大利法西斯政权领导人墨索里尼在德国帮助现建立的。直到现在仍然无法得知究竟有多少G.55被德军或者意大利共和国空军取得。大约有18架被意大利共和国空军征用,另有12到20架(但是根据一些官方报道42架)被德国空军获得。在都灵的菲亚特工厂被德军控制,继续生产了6个月,直到1944年4月25日,工厂被轰炸严重破坏(15架G.55被摧毁,还有一些三引擎的G.12运输机,BR.20轰炸机和CR.42低空攻击机,这些飞机都是德国空军要求生产的),但是仍然有164架G.55完成制造,其中97架是在意大利停战后制造的,并且加入了意大利共和国空军。根据德国控制委员会的建议,生产被分散到蒙菲拉多等小城市,部件生产被安排到诺瓦拉的CANSA和维切利的AVIA进行。各部件最终被安排到都灵工厂进行组装,在那里将被试飞员瓦伦蒂诺-库斯、罗兰迪、阿格斯蒂尼和卡泰拉进行试飞。生产进展非常缓慢,并且1944年9月德国官方停止了生产。当工厂被盟军占领时,总计有148架G.55被移交意大利共和国空军,当盟军占领工厂时,37架以上样机已经完成,73架不同完成度的G.55仍在生产线上。

战史:
第一架被发现参与实战的G.55是第三架原型机。1943年3月21日,该机配属基地位于罗马-切姆平诺的20°中队, 51° Stormo (wing) CT,用于实战评估。在5月,G.55跟随该中队前往卡波泰拉,1943年6月5日,卡利亚里上空G.55迎来了其第一次实战考验,对抗盟国攻击撒丁岛的机群。而另两架预生产系列G.55分别于1943年4月10日和5月升空作战。六月初到八月,它们被分配到353°Squadriglia(类似于德国空军的staffel编制)CT,基地位于佛林格诺,翁布里亚,期间该部队调动了9架以上的战机。到6月,第一架“系列1”G.55被分配到了位于佩鲁贾附近,佛林格诺的51°中队,但是在7月,11架G.55被转移到353°Squadriglia,这支部队已经接管了一些预产型G.55,用于罗马-切姆平诺南方空域的作战。353°Squadriglia 指挥官是Egeo Pittoni上尉,参加过多次截击美国轰炸机编队的任务,但是由于罗马宣布为“不设防城市”的时候,飞行停止了。
8月27日351°Squadriglia和352°Squadriglia离开了撒丁岛,抵达佛林格诺换装G.55。但是在9月8日G.55仍未送达。9月的第一个星期,12架G.55已经配属372°Squadriglia,隶属位于托里诺-米拉菲奥里的153中队。在停战日,1943年9月8日,意大利皇家空军获得了35架G.55。只有一架飞往南意大利,接受了同盟国意大利空军的邀请,向盟军投降。德国空军和意大利共和国空军获得G.55的具体日期仍然不明。大约有18架被意大利共和国空军获得,另12-20架甚至42架(根据某些记录)被德国空军获得。G.55进入意大利共和国空军服役后,G.55的订单达到了500架,其中300架是1系列,另200架是二系列,装备了5门20mm MG 151/20机关炮,没有装备机枪。只有其中的148架被运送到意大利共和国空军,由于G.55的生产数量萎缩,意大利人只好用BF109G系列战斗机来装备部队,由于装备了各种落后型号的战机,即便意大利飞行员更喜爱G.55,由于生产的取消,G.55变得极其稀少。
意大利共和国空军拥有两个战斗机中队,第一中队从1943年12月到1944年5月,起初装备了马基MC.205战斗机,到1944年6月再次换装G.55系列1战斗机,直到1944年12月装备BF109G。第二中队主要装备了G.55,其中70架在1943年12月至1944年8月服役,之后逐渐被BF109G所取代。
第一支装备G.55的意大利共和国空军部队是Squadriglia Montefusco,时间是1943年12月,直到1944年3月29日,这些飞机一直在皮埃蒙得区作战,之后这支部队被编入第一中队,转移到威尼托。第二中队,拥有三支Squadriglia(第四Gigi Tre Osei,第五Diavoli Rossi,第六Gamba di Ferro),1944年4月前在米兰到瓦雷泽作战,然后被转移到帕尔马和帕维亚,然后再次被部署到Lake Garda(布雷西亚和维罗纳)。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21:04:00 +0800 CST  
德国对G.55的兴趣:
1942年12月,意大利皇家空军与德国空军根据技术协定在Rechlin测试了一些德国飞机。这次测试是轴心国空军飞机生产标准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一些德国军官参观了圭多尼亚,在那里他们对于5系列战斗机的表现尤其注意。在12月9日,这些对于5系列战斗机的印象在德国空军会议上进行讨论,同样也引起了赫尔曼-格林的兴趣。1943年2月,德国试验委员会被派到意大利评估意大利飞机性能。委员会由Oberst Petersen领导,全部由德国空军军官和飞行员,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包括Flugbaumeister Malz。德国人同样也带来了他们的几架新飞机,一架FW190A5和一架BF109G4,用于在狗斗中直接对比。
试验于1943年2月20日开始。德国委员会对G.55的印象尤其深刻。总体上,所有的5系列战斗机在低空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但是在高空G.55的速度和爬升性能、卓越的操控性均与德国对手不相上下。对于G.55,德国委员会最终的评价是“卓越excellent”,对于Re.2005的评价是“较好good”,对于MC.205的评价“一般average”。Oberst Petersen将G.55定义为“轴心国最好的战斗机”,立刻向格林发报。在听取了Petersen, Milch 和 Galland的推荐后,格林于1943年2月22日召开会议,投票同意在德国生产G.55。
德国人的兴趣,一部分来自于良好的测试结果,同样来自于他们在G.55和Re.2005上所看到的发展潜力,尤其是G.55,它更大更重而且被认为是新型DB603引擎的极好候选人,这种引擎对于BF109系列的框架来说太大了。另外,意大利人1943年3月和5月在德国柏林和Rechlin也进行了参观。G.55再次在由Milch安排在Rechlin进行测试。加布里埃利和其他菲亚特人员也应邀参观德国的飞机工厂,并且参与飞机革新的讨论。德国制造的G.55/2系列拥有DB603引擎,5门20mm机关炮和增压驾驶舱。由于建议在机翼内安装20mm机炮,使得每侧机翼内只能安装一门机炮,这也促使G.55系列1最终形态的产生,当DB603引擎成功安装后,这架飞机就成为了G.56的原型机。由于德国对于G.55的持久热情,德国空军接收了三架完成的G.55/0框架(MM 91064-65-66)用于评估,并测试假设三台DB603引擎安装后情况,以及测试德国产机械安装由意大利其他流水线许可生产的DB605引擎后的情况。其中两架德国的G.55仍然留在都灵意大利飞机厂,在那里他们使用德国和意大利资产的引擎,用于研究制定改进和修改生产工艺方案。后来这两架飞机改装为系列1并移交意大利共和国空军。第三架被运到了Rechlin,用于在德国的测试和试验。DB603引擎被用于制造G.56额原型机。
对于G.55的热情在意大利停战后仍然很高:1943年10月,Kurt Tank在Rechlin率先亲自驾驶G.55,对该机高度评价后在都灵讨论对G.55的生产。然而战事和并不乐观的生产流程成为了G.55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使得G.55逐渐被德国空军放弃。早先生产的G.55需要大约15000工作小时,即使这一标准经评估后可降低到9000小时,但德国工厂却能用5000小时生产一架BF109。DB603最终被安装在Tank自己的Ta-152C中。


G.55S鱼雷轰炸机:
伴随着战争早期的一系列胜利,意大利皇家空军的三引擎马歇蒂SM.79食雀鹰中型鱼雷轰炸机在地中海对盟国船只造成了重大损失。在1942年后期,面临着盟军战斗机和对空防御的不断升级,食雀鹰已显得老态龙钟。这导致了军方上层探索使用战斗机进行鱼雷攻击的设想。一架从意大利海岸起飞的战斗机的航程为300-400公里,这将使得意大利战斗机能够携带鱼雷做高速攻击,并且避开敌军的战斗机,甚至在鱼雷攻击后与敌机格斗。
菲亚特受命研制一种G.55的变型机,用于携带680公斤“白头”鱼雷,这是一种较短但是更为复杂的鱼雷,这种鱼雷曾是SM.79食雀鹰的标准装备。但是随着一种包括鱼雷搭载能力为设计标准的新型G.57的研发,所有在G.55上类似于鱼雷搭载的工作被搁置了。
后来随着G.57项目流产,留给意大利空军的是持续不断地对于SM.79替代机型的需求,于是意大利工程师们再次担负起将G.55改装成鱼雷战斗机角色的任务。一架成品G.55(军队编号MM.91086)被改装为能搭载一枚920公斤,5.46米长鱼雷的战斗机。它的发动机液冷型散热器位于机腹下,在驾驶室下方,并被一分为二,以便在中间开出一个90cm长的狭缝,在狭缝内安装了两个挂架,用于携带鱼雷。尾轮枝干被延长并安装了加固减震器,一个防护筒被加装在尾轮前。两挺布莱达-萨法特12.7mm机枪被去除,剩下三门20mm机关炮作为固定武备,重量为2600-4100公斤。
这种变型机被命名为G.55S型,于1944年8月试飞,并于1945年1月顺利完成试验。虽然增加了笨重的鱼雷负载,但是它的性能依然良好,操控力也尚可。意大利空军下达了10架样机的预生产任务,整个S型订单为100架,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生产也终止了。G.55S的原型机留存到战争结束,后来被改装回系列1标准,并成为了战后移交给新组建的意大利空军的第一架G.55战斗机。


基本信息:
乘员: 1
长度: 9.37 m(30 ft 9 in)
翼展: 11.85 m(38 ft 10 in)
高度: 3.13 m (without the antenna mast)(10 ft 3¼ in)
翼面积: 21.11 m²(227.23 ft²)
空重: 2,630 kg(5,798 lb)
载重: 3,520 kg(7,760 lb)
最大起飞重量: 3,718 kg(8,197 lb)
发动机: 1×Fiat R.A 1050 Tifone (license-built Daimler-Benz DB 605A-1) liquid-cooled inverted V-12,每个 1,085 kW(1,475 hp)


性能:
最高速度: 623 km/h (337 kn, 387 mph (417mph with WEP)) at 7,000 m (22,970 ft)
航程: 1,200 km, or 1,650 km with two 100 l (26 US Gal) drop tanks under wings(545 nmi, 627 mi (or 891 nmi, 1,025 mi with drop tanks ))
实用升限: 12,750 m(41,830 ft)
爬升率: 5 min 50 sec at 6,000 m (Dimensione Cielo, Caccia Assalto 3 Edizioni Bizzarri, Roma 1972, pag. 15)()
翼负荷: 154.0 kg/m²(34.15 lb/ft²)
推重比: 0.308 kW/kg(0.190 hp/lb)
Climb to 7,000 m (22,970 ft): 8.57 min


武器:
G.55 Serie 0:
1 × 20 mm Mauser MG 151/20 cannon, engine-mounted (250 rounds)
4 × 12.7 mm (.5 in) Breda-SAFAT machine guns, two in the upper engine cowling, two in the lower cowling/wing roots (300 rpg)
G.55 Serie I:
3 × 20 mm MG 151/20s, one engine-mounted (250 rounds) and two wing-mounted (200 rpg)
2 × 12.7 mm Breda-SAFAT machine guns in the upper engine cowling (300 rpg)
Provision for 2 × 160 kg (353 lb) bombs on underwing racks (N.B. Egyptian and Syrian aircraft used Machine guns in the wings instead of cannon)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21:07:00 +0800 CST  
Ca.309侦察机
卡普罗尼 Ca.309(意大利语:Caproni Ca.309)是由意大利飞机制造商卡普罗尼开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军用侦察机。
此飞机的昵称“吉卜力”(Ghibli)意思是在撒哈拉沙漠利比亚一带所刮的热风“西洛可风”之称呼。
Ca.309是由意大利工程师切萨雷·帕拉维奇尼负责设计,机种开发目的是意大利空军计划用于替换旧款的IMAM Ro.1双翼机。[1]Ca.309主要用于侦查敌方讯息或是地面突击。[1]
在二次大战爆发时,意大利空军曾调度约78架Ca.309使用在北非利比亚一带的战场。[2]之后因意大利在北非战局上的失利,于1942年Ca.309陆续被调回国内作为运输机用。[1][3][1]
除意大利本国外,Ca.309也曾被匈牙利、南斯拉夫、秘鲁及巴拉圭等国使用。另有部份Ca.309是交由保加利亚生产,而在保加利亚制造的机种有被冠上“Kaproni-Bulgarski KB 6”或“KB 309 Papagal”如此机名。



基本信息:
规格
驾驶人数:3名
全长:12.85米(42.2英尺)
飞行翼宽度:16.2米(53英尺)
飞行翼面积:38.7平方米(417平方英尺)
机高:3.04米(10.0英尺)
空机重量:1,960千克(4,300磅)
最大承载重量:2,930千克(6,500磅)
引擎:2具390马力阿尔法·罗密欧115-II直列6缸引擎
效能
最快速度:每小时250千米(160英里)
航距:1,050千米(650英里)
爬升高度:4,250米(13,940英尺)
武装
3具7.7mm口径SAFAT机枪
可装备共330千克(730磅)重炸弹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21:09:00 +0800 CST  
SM.79“食雀鹰”中型轰炸机/鱼雷轰炸机
1933年底,意大利萨伏亚-马切蒂飞机公司开始设计一种三发8卧铺的客机。飞机为混和结构,机翼为全木结构,机身为钢管焊接构架,前部机身为铝蒙皮,中部机身上部分为铝蒙皮或胶合板,侧面和腹部为布蒙皮,机身后部为布蒙皮。和许多30年代初期设计的飞机一样,为了加强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的强度,垂直尾翼用左右两条拉线加强,水平尾翼下每侧有两根平行的支撑竿加强,主起落架可向后收到发动机后短舱内。


基本信息:
代表型号 S.M.79-I
研制年代 1934年
用途 中型轰炸机/鱼雷轰炸机
乘员 5人
发动机 3*Alfa-Romeo 126 RC.34发动机(单台780hp)
航程 1900-3300KM
最大速度 430KM/H
升限 6500M
重量 6800/10480KG
外形尺寸
翼展:21.20M 机长:16.20M 机高:4.1M
武备 3*12.7mm Breda-SAFAT+1*7.7mm Breda-SAFAT机枪;1250KG炸弹(机内)


“该死的驼背” Savoia-Marchetti S.M.79 Sparviero(Sparrowhawk 食雀鹰)
1934年10月,原型机S.M.79(I-MAGO)在意大利诺瓦腊(Novara)试飞,原型机装3台Piaggio(比亚乔) Stella XI 9缸汽冷发动机,单台610hp,双位置固定桨距螺旋桨。海平面最大速度达到354KM/H,3000米高空最大速度达到402.5KM/H,最大航程达到3300KM。试飞成功后,飞机改装了更大功率的Alfa-Romeo 126 RC.34发动机(单台780hp)。
1935年9月2日,改装发动机的飞机再次试飞,飞行速度达到430KM/H。意大利航空公司开始使用该机在伦敦至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定期航班飞行,是当时世界各国民用飞机中航程、航速都比较先进的民用客机。 该机在设计时虽然是表面以民用飞机为设计目的,实际已经考虑到能够稍加改动就成为轰炸机的可能。飞机完成试飞时,正是意大利准备对埃塞俄比亚发动侵略战争之时,意大利正在大规模扩军备战,飞机的潜在军用价值也为意大利军方所发现,随即要求萨伏亚-马切蒂飞机公司在民用型基础上改进生产一种侦察轰炸机。
1936年10月,军用型S.M.79开始交付意大利空军,正式命名为S.M.79-I Sparviero(Sparrowhawk 食雀鹰)。
按军用型要求的S.M.79-I有以下特点:飞机采用5人制机组,分别为驾驶员、副驾驶员、无线电员、随机工程师、领航员。无线电员位于飞行员后,同时负责操纵飞机上部后射的一挺12.7mm Breda-SAFAT机枪,为容纳这挺机枪和一挺12.7mm Breda-SAFAT前射机枪,在飞行员座舱后面的机身上部设计了一个后部开敞的凸起部分。前射机枪安装在凸起部分里,枪口火线越过机头螺旋桨旋转的区域,螺旋桨不再安装同步射击装置。后射机枪向后支承在开启部分,凸起部分可以使射手免受气流冲击。这个凸起部分使飞机的前上部多了一个鼓包,因此在和英国飞行员作战后不久,英国飞行员就给它起了一个十分形象的绰号“该死的驼背”。随机工程师位于机身中部,同时负责操纵一挺可以从机身侧面的舱口向外射击的7.7mm Breda-SAFAT机枪。领航员同时负责担任轰炸员和腹部后射机枪射手的任务。由于机头和常见的双发轰炸机不同,安装了一台发动机,无法安排透明的机头观察窗、轰炸瞄准仪、轰炸员座位等,只能在腹部设计了一个前面有透明窗的小荚舱,中间安装轰炸瞄准仪、自动照相机、飞行员座椅、飞行操纵设备(在临近目标时接管飞行员对飞机的操纵,以便精确瞄准),在飞机和敌机遭遇时,轰炸员还要负责操纵安装在荚舱后面的一挺后射12.7mm Breda-SAFAT机枪。正、副驾驶员的座位并排,后面有一块9.5mm厚的装甲板保护。炸弹舱在机身中部,炸弹的悬挂方式很特别,头朝下垂直吊挂在炸弹舱中。炸弹的携带方案为2枚500KG、5枚250KG、12枚100KG任选一种,在必要时机翼下还可以吊挂2枚500KG炸弹。飞机基本保持了和民用型一样的航速和航程,在1936年可以算是一种先进的轰炸机。
1936年底,意大利迫不及待地把S.M.79-I派到意大利向西班牙叛军方面派驻的援外航空兵团中参加战斗。该机主要驻地中海的巴里阿利岛,担负打击地中海沿岸共和军活动及活动在附近海域的共和军舰艇的任务。
1938年3月还参加了德、意轰炸部队对叛军进攻巴塞罗那的支援,持续三天对巴塞罗那进行大规模轰炸,造成2400余人死亡,严重打击了共和军士气。在战斗中S.M.79-I的主要对手是苏联援助的I-15、I-16战斗机,S.M.79的飞行速度基本和其相当,加上飞机数量的差异及有战斗机为之护航,S.M.79-I的战损率较低。在最大装备数量达到100架时,全部损失为5架被共和军飞机击落,另外有4架损失于地面事故。西班牙内战共和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叛军具有制空权,共和军虽然有海上力量优势但被切断了海上交通线,致苏联和法国对其援助的海上补给无法进行,在这方面S.M.79-I起了重要作用。
S.M.79-I在西班牙的成功使用使意大利军方错误地认为意大利已经有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以和任何敌人相抗衡的先进轰炸机,因而放松了对后继机型的研发,致使在意大利今后的战争中缺乏先进的轰炸机代替S.M.79-I。同时,该机的表现也引起了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兴趣,开始进口该机。出于对赚取外汇和摊薄生产成本的希望,意大利政府允许出口该机,使世界上的一些国家的空军也曾经装备过该机。
1938年,南斯拉夫进口了45架S.M.79-I,称为S.M.79-K,后被亲德的克罗地亚空军使用。为了适合其他国家习惯使用双发布局飞机的习惯,萨伏亚-马切蒂飞机公司还改进设计了一种双发出口型,称为S.M.79-B。巴西空军购买了3架,装两台Alfa-Romeo 128 RC.18发动机(单台930hp),航速410KM/H。伊拉克空军购买了4架,装两台Fiat A.80 RC.14发动机(单台1030hp)。罗马尼亚空军购买了48架,前24架装两台Gnome-Rhone Mistral(西北风) 14K发动机(单台1000hp),后24架装Junkers Jumo 211 Da 倒“V”形液冷发动机(单台1120hp),航速达到445KM/H,称为S.M.79-JR。罗马尼亚还根据许可证,在罗马尼亚飞机公司的布拉索夫(Brasov)工厂生产了16架。双发出口型取消了机头发动机,飞机也恢复轰炸手位于透明机头的正常布局。罗马尼亚空军的S.M.79-JR,1941年到1944年曾参加对苏战争。 鉴于意大利军队作战的区域集中在地中海地区,控制地中海的海上制空权是取胜的关键。
1937年底,意大利空军要求萨伏亚-马切蒂飞机公司改进S.M.79-I,使飞机除了能水平轰炸外还能对海上舰艇进行鱼雷攻击。改进主要是换装更大马力的发动机增加航速和加装鱼雷悬挂装置,改进的飞机称为S.M.79-II。
S.M.79-II先后使用过3种发动机:Piaggio R.XI RC.40(1000hp);Fiat A.80 RC.41(1030hp);Alfa-Romeo 135 RC.32(1350hp)。发动机的功率增大,飞机的最大时速随着加大。1937年到1938年间,改进后的飞机创造了若干三发飞机飞行的速度纪录,最终到达514KM/H。改进后的飞机称为S.M.79-II,在执行鱼雷轰炸任务时可以携带两枚450mm鱼雷(但在实战中绝大多数时候携带一枚)。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21:11:00 +0800 CST  
SM.91双发战斗机

在巴多格利昂元帅推翻墨索里尼法西斯政权并向盟军投降前,意大利的航空工业正逐步从自三十年代早期起就裹足不前的停滞状态中苏醒过来 。硬体方面 ,靠着生产德国授权的戴姆勒.本兹 DB601 ( Alfa Romeo 的R.A1000 RC44-1a Monsonie)和DB605(Alfa Romeo Tifone),意大利摆脱了长期陷于其旗下航空发动机马力不足的窘境 ,突破了一线军用飞机设计的瓶颈 。而通过将德国的大马力液冷发动机安装到诸如马基 Mc.200,菲亚特 G.50 和雷贾内 Re.2000 战斗机上,倒也暂时满足了前线飞行员对飞机性能的要求。软体方面,由于战争中血的教训,意大利空军终于放弃了其一度死抱不放的过时的,不切实际的战术条例,提高了空战的效率。这时,意大利的航空工程师们终于有足够的时间和合用的发动机可以用来研究新一代的军用飞机了 。于是乎 ,从1942年末到1943年初意大利这个艺术之邦一下子出现了大量军用飞机的开发项目。其中之一是要求一种可以拦截大量出现在地中海战场上空且凭借其自身技术性能优势如入无人之境的洛克希德 P-38“闪电” 及德.哈维兰 D.H 98 “蚊”式的高高度,高性能的双发战斗机。
SIAI 萨伏亚-马尔歇蒂飞机公司根据此一要求设计 ,制造和试飞了两种双引擎的战斗机——SM.91 及其派生型 SM.92。也许是受到了 P-38 的强烈影响 ,此两者均是采用双尾撑造型的重火力双座战斗机,动力装置为一对1475马力戴姆勒.本兹 DB605 发动机。(也有资料说是 1290 马力的 DB605A-1)
说来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作为一个老牌的飞机公司 ,SM.91 竟然是该公司最早采用全金属结构的飞机之一。也许是考虑到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该机的双尾撑气动布局就象是 P-38 的翻版,该机的两名飞行员同样被安排在位于机翼中段的大型短舱内。而短舱的最前面则集中安排了三门毛瑟 MG151 20 毫米机炮,加上每侧翼根各安装一门相同的武器,全机共有五门 20 毫米机炮;相对于意大利空军早期的战斗机而言,绝对是超强的火力配备。另外 ,该机还可在机身短舱下挂载 1,100 磅的炸弹或在翼下挂载四枚 220 磅炸弹执行对地攻击任务 ,或加装一个 218 加仑的副油箱以获得大航程,而这一点在地中海战场有着极其重要的战术价值。全机空重 14,110 磅,满载则为 19,600 磅。
1943 年 3 月 10 日,SM.91 进行了该机的首次试飞,性能和操纵性都不错 。该机在 7,000 米高度的极速约 584公里 / 小时, 爬升到 6,000 米高度需八分半钟。升限 11,000 米 ,当以 514公里/小时的巡航速度飞行时航程约 1,600 公里,完全满足了空军的需要。SM.91 翼展 19.68 米,全机长 13.2 4米,翼面积 41.76 平方米。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21:13:00 +0800 CST  
CANT Z.1007轰炸机


Z.1007 甫一出现便博得满堂的喝彩当然也有其内在原因。当时意大利空军的‘R’计划正紧锣密鼓地展开,预计在两年内装备三千架现代化的一线作战飞机,但却迟迟没能决定计划中提到的所谓现代化轰炸机。在五种当时已经定型投产的轰炸机中(SM.79,SM.81,BR.20,P.32 及 Ca.135),只有 SM.79 还能在某些性能上超过国外同类产品,至于 1934 年轰炸机研制项目的中标者—菲亚特 BR.20,虽然被其乘员所喜爱,但在实际使用中却问题不少,尤其是那麻烦多多的菲亚特 A.80 气冷发动机。
出于对扎巴塔的信赖,甚至当 Z.1007 还只是一张设计图时,CRDA 就已经收到了空军第一批十八架飞机(编号 MM.20687-20704)的订单,不久后第二批十六架(MM.21205-21220)的订单也接踵而来。为了提高原型机的某些性能,生产型的飞机改用了 Asso XI RC40 液冷发动机。安装 Asso 引擎的 Z.1007 共采用了三种型号的螺旋桨,MM.20687 号, MM.20699 号,MM.20700号,MM.20689-20697 号均采用了比亚乔公司的双叶螺旋桨;而 20688,20698 和 21210-21220 号则安装了同一家公司生产的三叶螺旋桨。至于 MM.20701-20704 和 21205-21209 号上的则是布雷达公司的双叶螺旋桨!
遗憾的是,虽然号称达到 1,000 马力,实际上这种发动机在 4,000 米高度 2,250 转/分钟的情况下只能输出 836 马力而已,根本无助于飞机性能的提高。因此,虽然对飞机外形作了不少修改,生产型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原型机并没有什么不同。最终扎巴塔决定用比亚乔公司新研制的 P.XI RC40 气冷引擎作为 Z.1007 的动力,这种 1,000 马力的发动机(不同于 IF 公司的西贝货)虽然增大了飞机飞行阻力,还是让换装后的 MM.20687 号在试飞中达到了 475 公里/小时的好成绩(428 公里/小时),升限也从 6,650 米提高到了 8,000 米。


为了充分利用新引擎的强劲动力,萨巴塔放大了 Z.1007 的机身。改进后的机身容量从 17 立方米增加到了 32.1 立方米,几乎是原先的两倍。这使得该机拥有了更好的任务通用性,而内部弹舱的载弹量也从 500 公斤增加到了 900 公斤。为了区别于原先的型号,新飞机被称为 Z.1007bis 型。虽然 P.XI 引擎直径和重量较大意味着必须重新设计机身前部和引擎罩,但其 400 公斤推力带来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甚至还有余力在翼下增加炸弹挂架,并将飞机的燃料携带量从 4,009 升增加到 4,270 升。除了发动机外,Z.1007bis 的另一个重大改进是重新安排了投弹舱的位置,从右翼前缘移到了机头下方。另外,用卡普罗尼-兰齐亚尼的“三角”1 型炮塔取代了原先的布雷达 O 型炮塔,并增大了腹部自卫机枪的口径,加强了飞机的防御能力。水平尾翼上方的四根支柱也被取消,改由翼下四根经过整流的撑杆支持。
空军对 Z.1007 的进一步发展充满期待。1938 年 8 月 3 日,空军参谋部通知航空部有必要再采购三十二架采用 P.XI 发动机的 Z.1007 以组建一个新的联队。这样,加上由原先采购的 Z.1007 装备的两支部队,组成一个陆基轰炸机师。在他们的报告中这样写道“…这一建议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拥有高速和大航程,堪称意大利最先进的陆基轰炸机的出现而产生…”。由于此时 Z.1007bis 并未真正投产,唯一的原型也是从编号为 MM.20687 的 Z.1007 改装而来,空军又在报告里插入了这样一句“…修改投弹舱的位置必须同时落实,目前的安排对实战并不合适…”。
参谋部的强烈推荐让空军部立刻接受了 Z.1007bis,数目分别为 8 架(MM.21221-21228)和 26 架(MM.21655-21680)的两张订单很快送到了 CRDA。制造工作始于 1938 年下半年,编号 21221 的机体在 11 月 28 日开始总装。该机在 1939 年 6 月 6 日由斯托帕尼驾驶进行了首次试飞,并在 6 月 21 日被交到了圭多尼亚(Guidonia)试飞中心。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21:20:00 +0800 CST  
坎皮尼-卡普罗尼喷气实验机


1940 年 3 月,900 马力的伊索塔-弗拉斯基尼 Asso L.121RC40 发动机运抵塔利多,该发动机为 V-12 构型,与 Asso750 的 W-18 有着很大差别。机械师卡萨里尼于 6 月 2 日开始进行发动机试车,坎皮尼在 7 月 2 日报告称:两架飞机已经“做好了结构测试的准备工作”。负责驾驶喷气机的是著名试飞员马里奥•德•博纳尔迪。8 月 8 日,博纳尔迪驾驶首架坎皮尼-卡普罗尼试验机在里纳特进行了首次地面滑行测试,整个测试持续了 1 小时,主要目的是调校起落架,并对起飞滑跑时的情况进行预测。在 8 月 27 日 19 时 35 分进行的第二次测试中,博纳尔迪驾机进行了为时 10 分钟的短暂飞行,试飞员在飞行中发现飞机有着俯冲的趋势。工程师们为此在事后减小了尾翼的迎角。9 月 16 日,博纳尔迪驾驶 CC 完成了首次正式试飞,这次试飞宣告意大利成为德国之后,第二个研制出喷气飞机的国家,同时也使意大利赶在英美之前率先进入喷气时代。首飞结束几天后,博纳尔迪在旅馆乘坐电梯时,不慎摔断了脚后跟,结果导致试飞工作被迫停摆长达数月之久。


在博纳尔迪养伤期间,飞机的测试工作仅限于地面试车,飞行测试直到 1941 年 4 月 11 日方才恢复。大约一个月后,英国的格洛斯特 E28/39 喷气验证机完成首飞,它的动力装置是弗兰克•惠特尔设计的 W-1 型涡喷发动机(推力 850 磅)。后来应美国陆航司令阿诺德将军的请求,英国向美国转让了惠特尔发动机的技术,为美国喷气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虽然在涡轮增压器的开发和制造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缺未能及时看到涡轮增压器的涡轮与涡喷发动机涡轮间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喷气技术的发展方面一度落后于欧洲。


1941 年 6 月 1 日,意大利空军副司令普里科洛视察了塔利多的卡普罗尼工厂,在他视察期间,CC 喷气机曾为他做了短时间的飞行表演,这次飞行也是 CC 的第 6 次试飞。由于内燃机在飞行中故障频发,厂方于 1941 年夏季更换新的发动机,但新机器在 10 月下旬进行的第一次飞行中便出现了回火和震颤现象,工程师随后对化油器气门挺杆和转速倍增器进行了彻底的检修。发动机大修完成后,博纳尔迪在 11 月 5 日和 11 月 29 日的试飞中,分别搭载工程师佩达塞和评论家古阿斯蒂一道升空,两人也因此成为喷气机的首批乘客。
11 月 5 日试飞的目的是将飞机转场至圭多尼亚试飞中心,这次飞行持续了一小时。为了对这次飞行进行大肆宣传,有关方面专门请来了广方计时员和摄影师。11 月 30 日,CC 喷气机于 14 时 47 分 48 秒从里纳特起飞,16 时 58 分 42 秒在圭多尼亚着陆,飞行距离 475.544 公里,用时 2 小时 11 分 24 秒,平均速度 147 公里/小时。但实际飞行距离要比上述数字大一些,因为途中曾因天气影响而在飞往比萨的途中耽搁了一些路程,但并未着陆。一年后,意大利航空俱乐部主席费德里科•扎帕罗尼通知德•博纳尔迪,称 1941 年 11 月 30 日的飞行已被国际航空联合会正式承认,被列为“可控飞行”之列。在宣布上述消息的同时,扎帕罗尼表示,记录获得国际体育委员会的认可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该协会此时还没有建立“喷气飞机”这一组别。


在圭多尼亚试飞中心,CC 喷气机只进行了屈指可数的几次飞行,以测定飞机的性能。但受飞机庞大体形和发动机性能不佳的影响,测试结果很不理想。测试完成后,CC 喷气机被送入机库封存,最后被撤退的德军焚毁。1944 年 6 月 18 日,英国飞机生产部的皮克勒斯对 CC 喷气机的残骸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将其拆解,研究意大利飞机的发展。应皮勒克斯的要求,英军将 CC 喷气机的残骸用船运回英国,它于 1944 年 10 月运抵范保罗。1946 年 1 月,英国打算将这具残骸送往博物馆收藏,但在次年又决定将之拆毁。理由是残骸出现严重的锈蚀现象。到 1951 年仍有消息提到,在诺丁汉地区的一个拆除厂中发现了 CC 喷气机的机身和风扇部件,这些部件最后没能被保留下来。


第二架 CC 喷气机于 1941 年出厂,它主要用于静力测试。它的使用频率极低,只完成了几次地面滑跑实验和 1941 年 8 月 31 日进行的一次试飞。这架飞机从未被送至圭多尼亚,但却以良好的状态幸存了下来。目前这架现今唯一存世的 CC 喷气机在罗马附近维尼亚•迪•瓦勒的意大利空军博物馆中展出,静静的讲述着数十年前那场虽然不算成功但却激动人心的航空技术竞赛。


数据:
乘员:2名
全长:13.10m
全宽:15.85m
全高:4.7m
翼面积:36.00㎡
空重:3640千克
最大升空重量:4195千克
最大速度:
329km/h(高度3000m)
375km/h(高度3000m)
最大升限:4000m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21:31:00 +0800 CST  
SM.95运输机/轰炸机


(这货的中文资料我觉得不靠谱,从维基上自己翻过来的,有什么错误请指出)
乘员:4 - 5人
可能登机的乘客人数:20 - 38人
总长度:24.77米(81英尺3)
全宽:34.28米(112呎5¾英寸)
机高:5.25米(17英尺2½)
翼面积:128.3平方米(1,381呎2)
空重:13310千克(29282磅)
满载重量:21655千克(47641磅)
发动机:4× Alfa Romeo128 RC.18 9缸气冷星形发动机,634千瓦(850马力)
最大速度:361公里每小时(195千牛,224英里每小时)
巡航速度:315公里每小时(170海里,196英里每小时)
巡航高度:6,350 M (20830英尺)
范围:2,000公里(1,080海里,1,240英里)


SM.95是作为SM.75的继承,是意大利于1943年研发的一种四门运输机。比亚乔P.108和CANT Z.511由于造价太过昂贵而且工时长久,意大利政府迫切的需要一种新型的,快速的,低成本的军用运输机,于是SM.95应运而生。
在意大利投降后,已经完成的两架被转交给德军,但是两架后来都被遗失了。剩下的SM.95在制造完成后当作民航客机和运输机使用,最后一架于1954年从意大利航空公司退休。


“S”战略
由于在1939年7月时,由SM.75和SM.82的做出过超长距离飞行的举动,SM.75飞行了1万2935千米,创造了飞行记录。于是后来墨索里尼政府考虑使用长途飞机对美国进行轰炸,当时就挑中了SM.95,但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最大的问题就是航程不足,于是,意大利提出了长途版SM.95 GA,打算让它的航程扩展到1万1000千米以上。但是这样的距离,就需要2万3800千克的燃料,剩下的载重根本不足以加装炸弹,后来,墨索里尼政府还考虑发送宣传法西斯主义和怂恿在美意大利人暴动的传单。1943年,意大利投降,盟军发现意大利政府确实在准备用SM.95对美国本土进行作战。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0 21:33:00 +0800 CST  
意大利空军真心强大

楼主 FPS岁月  发布于 2017-07-31 12:11:00 +0800 CST  

楼主:FPS岁月

字数:21522

发表时间:2017-07-31 02:2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01 09:00:08 +0800 CST

评论数:4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