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于野】德制战车中国战场战记

新人发帖,还望各位大神轻喷。
作为一名中国人,不能忘记在八年的民族圣战中,有过这样一支为国家,为民族奋勇杀敌,流血牺牲的装甲部队。本帖就将叙述一下抗战时期,中国装甲部队装备的德制战车在中国战场的战斗历程。
一楼还是献给在八年抗战中居功至伟的中国装甲兵!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02:00 +0800 CST  
原帖地址
http://tieba.baidu.com/p/4741544368?share=9105&fr=share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03:00 +0800 CST  
一.德制一号战车在中国
1934年~1937年,是有名的中德蜜月期,中德关系糖里加蜜,1934年国民政府又向德国订购了120辆轻型坦克。但由于日本干扰,在这四年的德国军购中,国民政府仅仅获得了14辆德制一号战车(另有10辆和17辆之说,但据国民政府《德国输华军火统计表》证实确为14辆)很快装备在了国民革命军陆军装甲兵团战车营三连(连长赵鹄振少校),连部配备1号指挥型坦克两辆,其余12辆德制一号战车每排4辆。

1型坦克虽是纳粹装甲铁骑的鼻祖,在当时却远远谈不上先进,顶多只属于二流坦克的水平,但在中国战场对于小鬼子的主力豆战车,德制一号A型战车个头则大得多。一号A型坦克的两挺7.9毫米机枪,在当时也属于“反坦克武器”。它发射德制钢芯穿甲弹时,完全能够从任何方向击穿日军的豆战车。德制坦克装甲厚度6~13毫米,远超过日军豆战车的7毫米。94式的6.5毫米小口径机枪,从任何方向都不可能击穿德国一号A型坦克。假如它俩相遇,一号A型坦克完全可以轻松地将豆战车撞翻或挤到沟里!

德制一号战车编队正静候检阅。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06:00 +0800 CST  
虽然在当时已不算先进,但对付日军的94轻战显然是绰绰有余,在面对日军95式轻装坦克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一号战车的火力配备也大大增加了其的局限性,使其进攻能力大大削弱,仅能防御战中发挥机动的优势。相比之下二连装备的维克斯卡登洛伊德水陆两栖战车虽在性能上与1号坦克相差无几,但其装备的7.7毫米水冷机枪对付坦克显然有些力不从心。这或许就是 这也许是为什么战车三连没有参加淞沪会战的进攻作战,而留下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原因。不管怎样,这13辆(据考证有一辆在战前被调走作训练之用)对中国军队无比珍贵的一号战车很快便投身于悲壮的首都保卫战中,并全部在随后的战斗中光勇殉国了。

演习中的德制一号坦克配合步兵发起冲锋。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10:00 +0800 CST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失败后装甲部队已全部撤退到南京,南京作为一座死城,就很难守住了。所以当时装甲兵团大部撤退到后方湖南湘潭,却仍留下战车三连参加惨烈的南京保卫战。

杜聿明当时持反对意见,因为装甲兵团实际就三个连,现在第一连16辆6吨维克斯坦克中损毁坦克高达11辆,基本失去战斗力。那么剩余的第2连和第3连就是国军唯一的装甲力量。尽管这两种坦克性能相差不大,都是只有机枪没有火炮,装甲薄弱,机动性较好,但或许是由于对付日军坦克的有力优势,最终还是战车三连留了下来(其实后来杜聿明将军对此十分懊悔,认为是自己一手断送了战车三连)
12月4日,战车三连和反坦克炮一个排(2门)编组为南京卫戍司令部直属战炮分队。战车三连则由连长赵鹊振指挥。当晚,南京卫戍司令部下令该连立即派坦克一个排,赶往南京郊区淳化镇,协助国军一部进行防御。
12月5日,战车三连1排在钱绍江排长的指挥下,打响了反击日军的第一枪!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12:00 +0800 CST  
12月5日,战车三连抵达了淳化镇阵地外围,他们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协助74军51师纪鸿儒团长的301团围歼日第九师团先头森吾六骑兵第九联队。
这边一排刚刚站稳脚跟,对面日骑兵就如潮水般涌了过来。守军面对日军铁蹄突袭明显有些力不重新,坦克第1排突然从隐蔽阵地冲出。一号坦克以2挺机枪的猛烈火力扫射日军,日军骑兵缺少对付坦克的有效武器,面对国军坦克的反突击明显招架不住,很快便落荒而逃。战车一排尾随追击,很快便又有多名日军丧命于一号战车的履带之下,此战共杀伤了日军四十余名,大大鼓舞了三连的士气。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13:00 +0800 CST  
首战告捷!6日,一排仍继续于淳化镇待命,主攻的第九师团一时摸不清国军坦克数量,不敢轻举妄动。7日,战车3连2排,3排又分别在郭上岩,蒋启元排长的指挥下突击了栖霞山及兴隆镇的日军阵地。8日,2排,3排又以7辆一号战车的兵力在汤水镇以北协助国军36师补充团成功突袭了日16师团第9联队,并一举拿下了马基山,后遭遇了日30旅团主力以及及日军战车第1大队混合轻装甲车队的反击而向南京城内撤退。激战中两辆一号坦克被日军毁坏弃车后被其虏获。

此战之后2排的2辆一号坦克又与一辆ADGZ重型装甲车于管头附近协助74军305团张灵甫团长阻击日第九师团36联队以掩护51师主力转移。在击溃日军攻击`完成掩护任务后,这三辆战车还在守军火力支援下试图迂回日第九师团后方突击日军指挥部,但遭紧急增援的日军独立机枪第一大队及山炮炮兵第九联队反击而撤退。

此战过后这三辆战车又在上坊镇附近阻击日军第九师团36联队2.3两个大队及独立轻装甲车第7中队6辆94式轻装甲车的进攻以掩护74军305团撤退。终因寡不敌众,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也损失了一辆ADGZ重装甲车以及一辆一号坦克。另一辆幸存的一号战车因战损而被迫停于光方公路附近。两名英勇的中国装甲兵讨论决定,与其是弃车烧车,倒不如留下来和小鬼子拼一把。两名中国装甲兵遂留守这辆编号【312】的一号战车,伺机歼敌。而此时1排全员已撤至南京城内汇报作战情况。

战争后期,德国陆军(二线作战部队)装备的德(奥)制ADGZ重装甲车正执行侦察(巡逻?)任务。
中国方面装备的ADGZ重装甲车虽与德方一样性能虽不十分优异,但其“强大‘’的火力配备(1门20mm机关炮+3挺车载机枪)却令其对于极其缺乏重武器国军来说是十分优秀的火力支援战车的存在(毕竟是希姆莱同志看好的装甲车。。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14:00 +0800 CST  
至此,陆军装甲部队在首都保卫战的第一阶段(12月5日~8日)的攻守战落下了帷幕。客观来说在四天四夜的战斗中战车三连的战斗还是十分出彩的,双方互有攻守。首先战车3连并没有一股脑的往前猛打猛冲,而是3个排与步兵配合,互相又进行协同作战。可以说二排三排的战斗仍是可圈可点的。包括三辆战车互相配合迂回日军指挥部的战例,两辆一号战车主打突击,一辆ADGZ重装甲车提供火力支援,歼灭部分步兵且遭到日军优势火力压制后立即撤退,并不与其进行过多纠缠,打完就跑,充分发挥了一号战车的机动性的优势,尽管没有完成作战计划,但亦是虽败犹荣。
此后由于正面防御战士失利,首都外围阵地纷纷落入敌手,战车三连的作战逐渐陷入困局,被迫转入防御战。
【战车三连战损统计】
战车一排:无(另说为两辆一号战车)
战车二排:损失一辆一号战车,另战损一辆一号战车
战车三排:损失两辆一号战车
【战车三连战果统计】
不完全统计毙伤日军步兵200~300名或更高,成功掩护了国军74军等部队作战及转移。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25:00 +0800 CST  
12月9日,在光方公路附近伺机歼敌的【312】号战车终于等到了来之不易的猎物!正当日第九师团第35联队第3大队向光华门方向火速开进时,全然没有注意到这辆正蓄势待发的战车!两名英勇的中国装甲兵待大队日军开过,迅速调转炮塔,两挺7.9毫米机枪倾泻出一串又一串火舌,无数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中弹!由于缺乏对付坦克的有效武器,整个大队的日军顿陷窘境。这辆英勇的一号战车遂与日军血战至深夜,直到弹药完全耗尽,两名装甲兵方弃车撤退。

不幸的是,两名装甲兵在撤退时被日军发现。日军遂用机枪火力猛烈扫射,两名装甲兵中的驾驶员黄佛阴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另一名无名英雄乘着夜色成功撤离战场,后辗转归队。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27:00 +0800 CST  
不可思议的是,在这位无名英雄的身上,还发生了更多的传奇故事,最终才使这个堪称中国版《狂怒》的英勇事迹大白于天下。

据说,生还的那名战士最终在湘潭找到了自己的老长官杜聿明,并把他们的英勇事迹讲给了老长官,谁知杜聿明竟然不相信,只是呵呵一笑便让他归队了。后来杜聿明率队取得了著名的昆仑关大捷,在缴获的一本文件《皇风万里》上就发现了他们的作战资料。杜聿明将军听说后大为感动,当他回过头来再寻那名英勇的战士时,却发现他已在昆仑关之上为国捐躯了。

以下摘自是杜聿明将军的回忆录:
‘’两个真正的英雄!上述被击毁的三辆战车中,一辆战车中的两个战士中的一个(记不起姓名)逃回后,很气愤地对我说,当他的战车被敌人打坏时,他俩看到敌人的轻快部队已跟踪追来,想到继续在坏车上打必被敌人活捉,下车逃命又感到耻辱,就“决心与战车共存亡,埋伏在战车内,相机打击敌 人”。果然敌人第一线部队来清扫战场,搜查战车,冒然直驱直入,向南京前进。这两个战士一直隐藏到下午四时前后,看见敌人又有一大队步兵来到,两人计议这是狙击敌人的最好机会。他妈的,老子一个换你几十个!”他俩轻轻地将机关枪从战车转塔前后两端伸出,突然袭击,打得敌人落花流水,滚滚倒地的有几十人。可是敌人也非常顽强,立刻散开,前铺后拥地向战车攻击。但好几次皆未得逞,因这一大队敌人仅有步兵武器,没有平射炮和山野炮,无法击毁战车。就这样地战斗到 黄昏以后,敌人仍无办法。这时弹药基本耗尽,两个战士商定,丢掉战车乘夜撤退。他俩离开战车不远,敌人突然以机枪迫击炮轰击,他的战友不幸牺牲了,他自己脱离敌人逃回。

当这个战士历尽千辛万苦回到湘潭向我报告以上的情况时,我只在口头上称赞了他的英勇杀敌行为。一 直到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五日日军为截断我西南通海防的交通线,由钦州防城登陆,深入南京,十二月三十日我军在昆仑歼灭敌人中村正雄所部将近一个旅团之后, 在虏获的文件《皇风万里》这本小册子内,发现日军叙述到南京战役的经验教训时,也谈到这一辆战车的埋伏狙击,给他们以沉重的打击。这时我才知道这两个战士才是真正的勇士。我急忙再找出这个战士时,才知道他已在昆仑关战役中为祖国、为人民英勇牺牲了。这两个英勇的战士,实在是祖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他们以大无 畏的精神,顽强地与日军单独作战,创造出当时预想不到的奇迹。他们真是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好儿子!”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32:00 +0800 CST  
值得一提的是,德制一号战车炮塔优异的防护能力在此战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据零散资料显示日军在几个小时的激战中动用了机枪和掷弹筒猛烈还击,然而并无卵用。相比之下日军坦克的装甲防护能力就逊色地多。在徐州会战中被日军奉为装甲“军神”的西住小次郎的座车89中战就被中国军队的重机枪打成了筛子,尽管是成了蜂窝煤,但似乎89中战的装甲并未被有效穿透,西住亦在下车侦查时被国军机枪火力打成了蜂窝,不过关于西住君的死法还有多种说法,稍后再论)。日军内部还特地总结了这次战斗的教训,在掳获了中国军队遗弃的德制一号战车后,也马不停蹄的展开了己方坦克的研究工作。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37:00 +0800 CST  
被掳获的【312】英雄车正后面特写(车载机枪已被卸下,而且无论是从哪个方向看去都是弹痕累累!)向两名英勇的中国装甲兵致敬!


这一张是【312】英雄车发动机特写,应该是日军研究时拍摄的。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41:00 +0800 CST  
在著名电影《南京南京》中,导演陆川将这个战例改写成一辆英制维克斯6吨战车配合国军步兵歼灭日军的情节(导演在战斗开始前別有深意地给了坦克炮塔上青天白日军徽一个特写境头)。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41:00 +0800 CST  
在【312】号英雄车在光华门外痛歼敌寇的战斗进行地如火如荼之时,撤守城内的战车三连的处境却急转直下!原来,在战车三连撤守城中后,赵鹄振连长与连附王承德,1排排长钱绍江计划寻找渡江的渡轮,为战车连撤退做准备,于是他们3人便互相协同向下关方向搜索,却很快失去联系。许多NC黑以此黑战三连指挥官无能临阵脱逃,但事实上这三位长官已与自己的弟兄们及首都共存亡了五天五夜之久,又怎会临阵脱逃呢(不过杜聿明将军的回忆录显示,他后来肯定从幸存下来的战士那里得知这三人“临阵脱逃”了)?楼主个人估计三位长官或许是遭遇了日机轰炸而牺牲了,在当时的环境下,还是这种可能更大一些。

车三连由此一时之间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尽管如此,英勇的中国装甲兵在后来的战斗中由两位排长的率领下,还是有力地支援了国军步兵的作战。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46:00 +0800 CST  
两位排长迅速担当起了指挥作战的重任!两位排长商讨决定,如今南京复廓阵地已大兵压境,战车三连与其集中作战,倒不如分散开来,发挥机动优势,与步兵互相协同,充当救火队的角色(实际上战车三连在保卫战伊始就一直在扮演救火队的角色。。)。主力人员遂撤至交通部大楼附近。二排于明故宫机场,三排于光华门内,一排于交通部分别待命,另有两辆战车负责卫戍司令部的防御工作。

10日,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没错,就是老唐。。。)乘坐战车二排的一辆一号战车亲赴光华门前线督战,唐生智一时荣获外号【首都疯子】。与此同时,三连又出动了五辆战车有力支援了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旅二团谢承瑞团长歼灭了冲入光华门内,由日酋伊藤善光率领的日36联队的敢死队。11日,战车三连又支援了李江师长的156师在城中的巷战。12日,三连接到命令向下关撤退,途中三连还派出了两辆战车掩护了教导总队辎重营车队抵达步兵学校。

当战车三连抵达挹江门时,又遭到了宋希濂36师官兵阻止,后因更多的撤退官兵与36师发生冲突,三连所属战车只得强行冲出挹江门,但亦造成了友军人员伤亡。抵达江面的两位排长迅速命令部分士兵拆卸车载机枪,瞄准镜和报话机等设备后,筹措了一些轮胎木板扎成了木筏后自行过江撤退。而两位排长直到此后才拦到警察所的一只木船后才得以逃生。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47:00 +0800 CST  
而战车三连连部摩托侦查班班长何嘉兆则向着码头下游搜索船只,后与两位排长搭乘同一艘木船逃生。此外两位连长及战防炮教导队2营军需官刘茂芄与两位排长还曾努力争取到一批小货轮及一批木船,但终因木船吨位太小,至少有两辆战车翻沉于长江之中。因无法成功装载,剩余的几辆战车只得遗弃于下关码头。

另有资料显示三连部分官兵曾试图摧毁被遗弃之战车,但终因资源不足未能全部破坏,后被日第九师团第7联队掠获。另有两名英勇的中国装甲兵因不忍弃车逃生,遂毅然驾驶一辆一号战车返回城中继续作战,13日,这辆折回城中作战的战车成功掩护了高炮42团1营3连的十余名友军撤退。使其成功脱险后由于日16师团20联队展开血战。终因弹尽粮绝,两名无名英雄最终壮烈牺牲。三连其余的战车亦下落不明。至此,中国军队装备的德制坦克在中国战场上的作战画上了一个悲壮的句号。

中国军队在下关遗弃的德制一号战车。其中1辆已被烧毁,另两辆履带已被自行破坏。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0:49:00 +0800 CST  
中国军队装备的德制战车在华东战场的作战可以说告一段落了。在悲壮的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的一号战车在战斗中几乎全部损失,直至如今仍有数辆坦克仍沉睡在长江江底,尽管如此,战车三连仍给予了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军队在此役中的步坦协同作战的水平显然比之前的淞沪会战有了很大进步。一方面还是由于防御作战中守军兵力有限,在之前的淞沪进攻战中,国军步兵极其充裕,而装甲兵力则相对来说少得可怜。而根本就没又经过多少步坦协同作战训练的国军步兵军官还是固守传统思想:你们坦克火力猛,帮我们打掉那些鬼子碉堡我们再上,反正我们的兵力多的是!结果失去步兵掩护的维克斯六吨战车如同薄纸一般,很快就被日军的平射炮撕碎了。防御战,尤其是南京保卫战这种几乎是死局的保卫战中,有限的兵力就显得尤为珍贵。这就要求更加有限装甲部队必须要与步兵紧密协同,这或许就是战车三连为什么在南京保卫战中一直充当“救火队”角色的原因。所以说,在南京保卫战中,国军所谓的步坦协同作战完全是被日军“逼出来”的。
【战车三连战损统计】
13辆德制一号战车全部损失,其中损坏并弃车后被日军掠获的至少有5辆。
【战车三连战果统计】
不完全统计在8天激战中至少杀伤日军500名以上,至少击毁击伤日军战车20辆以上,多次成功掩护友军转移。
【日军装甲部队在南京保卫战中的损失统计】
不完全统计南京外围共毁伤19辆,南京复廓阵地共毁伤22辆以上。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1:00:00 +0800 CST  
二、关于南京保卫战中战车三连装备的德制一号A型战车涂装的疑问
长久以来,大家认为国府购买的德制一号战车的涂装样式应为按照德国军队涂装标准而采用的灰铁色涂装。但事实上,直到1940年初,德国绝大部分的车辆才使用了单一的深灰色涂装.这就是说,先前的看法实际上存在着很大的谬误。
而事实上,经过近年来多方考证后战车三连装备的德制一号A型战车的涂装有两种样式,一种为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军车辆所使用的魏玛三色,即黄,绿,粽三色涂装(上图)以及希特動上台后于1935年推行的深灰色和深粽色双色涂装(下图)。据推测出现不同涂装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当年德国军工满负荷运转,只得将之前被德国陆军淘汰的一批和另外一批新近出厂,较新装备的德制一号A型战车出口到中国(实际上在后来的苏援T26身上毛熊也做了相同的手脚)。





不过在2015年拍摄的纪录片《钢铁记忆》第六集【孤独的坦克】中,赫然出现了两张疑似为深灰单色涂装的被日军俘获后在本国进行展览的中国军队装备的德制一号A型坦克的彩照,后据考证实际为近年对照片进行着色的结果(楼主曾光荣入坑)。





原始资料图片。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1:07:00 +0800 CST  
在这里必须帖几张某位吧友在几年前制作的国民革命军战车三连装备的【314】号车的情景模型。做工十分精致,唯一的遗憾是该模型使用的是早期魏玛三色涂装,而后据考证【314】号车实际采用的是灰粽双色涂装。不过仍然是非常值得顶赞的~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1:08:00 +0800 CST  
细节特写图~


楼主 复仇亚波  发布于 2016-08-25 21:19:00 +0800 CST  

楼主:复仇亚波

字数:11954

发表时间:2016-08-26 04:02: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1-19 23:21:08 +0800 CST

评论数:19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