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太宗“毒死”李煜、孟昶、钱俶、宋太祖的记载介绍






关于宋太宗“毒死”李煜、孟昶、钱俶、宋太祖的记载介绍


既然有这么多人对太宗是个用毒高手笃信不疑。http://tieba.baidu.com/p/2912572661#
咱就说说被太宗毒死的所谓的四个皇帝:

楼主 光轮骑士大周  发布于 2014-03-10 16:28:00 +0800 CST  
四个“皇帝”:
李煜、孟昶、钱俶、宋太祖


前三人的确有书记载是被毒死的,宋太祖被宋太宗毒死这事似不见于任何古籍。


记载四人所谓的“离奇死亡”的分别见于:


南宋人写的《默记》(毒死李煜)、


民国人假托南宋徐大焯的《烬余录》(毒死孟昶和钱俶)、


文莹所作的《湘山野录》(斧声烛影)。

楼主 光轮骑士大周  发布于 2014-03-10 16:29:00 +0800 CST  
本着八卦人士的一贯思维,毒死人这么大个事,正史敢写吗?


事实上,正史还就真的敢写:
《宋史·卷三百六十八·列传第一百二十七》:绍兴十七年上巳日,都统制田师中大会诸将,皋遇毒,亟归,语所亲曰:“皋年六十一,官至侍从,幸不啻足。所恨南北通和,不以马革裹尸,顾死牖下耳。”明日卒。或言秦桧使师中毒皋云。


《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十六》
绍兴十七年三月四日丁卯牛皋卒。
丙寅都统制田师中大会诸将而统制官牛皋遇毒而归知其必毙乃呼门下吏及对家人语以后事翌日丁卯卒於正寝故外人唯知皋无病而卒既而闻其遇毒,或以为秦桧密令师中毒之。




我们来看看李煜、孟昶、钱俶、宋太祖的记载:


《宋史·卷三 本纪第三》
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


《宋史·卷四百七十八 列传第二百三十七》
太宗即位,始去违命侯,加特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二年,煜自言其贫,诏增给月奉,仍赐钱三百万。太宗尝幸崇文院观书,召煜及刘鋹,令纵观,谓煜曰:"闻卿在江南好读书,此简策多卿之旧物,归朝来颇读书否?"煜顿首谢。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宋史·卷四百七十九 列传第二百三十八》
昶数日卒,年四十七。太祖废朝五日,素服发哀于大明殿。


《宋史·卷四百八十 列传第二百三十九》
雍熙元年,改封汉南国王。四年春,出为武胜军节度,改封南阳国王。俶久被病,诏免入辞。将发,赐玉束带、金唾壶、碗盎等。俶四上表让国王,改封许王。端拱元年春,徙封邓王。会朝廷遣使赐生辰器币,与使者宴饮至幕,有大流星堕正寝前,光烛一庭,是夕暴卒,年六十。


你看,牛皋中毒宋史就史有明载,
虽然宋史的确有这样那样抄书抄错的案例,
但是好歹李煜他们也是一方诸侯。
毒死连个可能性的记载都没有,
足见史官对毒死说的态度——不信。

楼主 光轮骑士大周  发布于 2014-03-10 16:31:00 +0800 CST  
当然咯,大家看到这里可能还是会觉得我说的不靠谱:帝王家事能明写在史书上?还是野史可靠。那好,咱就让大家开开眼,看看这《默记》、《烬余录》、《湘山野录》到底是个啥货色:




先说《烬余录》,
先说他因为他最不靠谱,怎么个不靠谱法?
这书第一次付印实在晚清光绪年间。
号称自己是南宋人所作,可惜里面有一大堆脑洞大开的玩意:
什么高粱河杨业救驾啊,
什么太宗在太祖面前调戏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花蕊夫人啦这种喜闻乐见且破绽百出的段子,
很久以前就不能当做史料来用了。
这书作为说宋太宗毒死孟昶、钱俶的“宋人”笔记孤证,你们敢信?反正我不敢信。

楼主 光轮骑士大周  发布于 2014-03-10 16:32:00 +0800 CST  
再说说《默记》,
这书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本吧还有关于这书初步考证的论文。
【朱杰人】王铚及其《默记》http://tieba.baidu.com/p/2875296232
默记里说太宗毒死李煜是否可信,其实还是缺乏证据。
因为这书对宋太宗一系的皇帝和李煜都谈不上友好:


我们先看这一段:


赵至忠虞部自北虏归朝,尝仕辽中,为翰林学士,修《国史》,著《虏廷杂记》之类甚多。《杂记》言:“圣宗芳仪李氏,江南李景女。初嫁供奉官孙某,为武疆都监。妻女皆为圣宗所获,封芳仪,生公主一人。晃补之为北都教官,因览此书而悲之,与颜复长道作《芳仪曲》云:“金陵宫殿春霏微,江南花发鹧鸪飞。风流国主家千口,十五吹箫粉黛稀。满堂侍酒皆词客,拭汗争看平叔白。《后庭》一曲时事新,挥泪《临江》悲去国。令公献籍朝未央,敕书筑第优降王。魏俘曾不输织室,供奉一官奔武疆。秦淮潮水钟山树,塞北江南易怀土。双燕清秋梦柏梁,吹落天涯犹并羽。相随未是断肠悲,黄河应有却还时。宁知翻手明朝事,咫尺千山不可期。苍黄三鼓滹沱岸,良人白马今谁见。国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云信流转。芳仪加我名字新,教歌遣舞不由人。采珠拾翠衣裳好,深红暗尽惊胡尘。阴山射虎边风急,嘈杂琵琶酒阑泣。无言遍数天河星,只有南箕近乡邑。当年千指渡江来,千指不知身独哀。中原骨肉又零落,《黄鹄》寄意何当回。生男自有四方志,女子那知出门事?君不见李君椎髻泣穷年,丈夫飘泊犹堪怜。”余尝游庐山,见李主有国时修真风观,皆宫人施财,刊姓氏于碑。有太宁公主、永嘉公主二人,皆景女,不知芳仪者孰是也。


李景是李煜之父,也就是说这个“圣宗芳仪李氏”是李煜的妹妹。你说李煜多悲催,按默记,自己老婆被太宗留宿了不说,自己妹妹还被辽朝皇帝啪啪啪。多么喜闻乐见的段子。


您先别急,咱再看一段:


张茂实太尉,章圣之子,尚官朱氏所生。章圣畏惧刘后,凡后宫生皇子、公主俱不留。以与内侍张景宗,令养视,遂冒姓张。既长,景宗奏授三班奉职。入谢日,章圣曰:“孩儿早许大也。”昭陵出阁,以为春坊谒者。后擢用,副富郑公使虏,作殿前步帅。中丞韩绛言:“茂实出自宫中,迹涉可疑。富弼引以为殿帅,盖尝同奉使,交结有自。”弼惶恐待罪。然朝廷考校茂实之除岁月,非弼进拟。出绛知蔡州,弼乃止。厚陵为皇太子,茂实入朝,至东华门外,居民繁用者,迎马首连呼曰:“亏你太尉!”茂实皇恐,执诣有司,以为狂人而黥配之,其实非狂也。茂实缘此求外郡。至厚陵即位,避藩邸讳,改名孜,颇疏之,自知蔡州坐事移曹州,忧恐以卒。谥勤惠。滕元发言:尝因其病问之,至卧内,茂实岸帻起坐,其头角巉然,真龙种也,全类奇表。盖本朝内臣养子未有大用至节帅者,于此可验矣。其子询,字仲谋,贤雅能诗。有子与邸中作婿,此可怪也。


章圣是指宋真宗,赵恒的庙号是真宗,谥号是“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章圣是他的谥文之一,以此代为称呼。
咳咳,原来张茂实是真宗私生子!


看了这两段,你还敢说默记可信?反正我是直接吓尿了。

楼主 光轮骑士大周  发布于 2014-03-10 16:33:00 +0800 CST  
最后谈谈斧声烛影。斧声烛影的故事的的确确是见于正史的。李焘把文莹的故事完完整整标明出处地转载了:


初,有神降于盩厔县民张守真家,自言:「我天之尊神,号黑杀将军,玉帝之辅也。」守真每斋戒祈请,神必降室中,风肃然,声若婴儿,独守真能晓之,所言祸福多验。守真遂为道士。上不豫,驿召守真至阙下。壬子,命内侍王继恩就建隆观设黄籙醮,令守真降神,神言:「天上宫阙已成,玉□开。晋王有仁心。」言讫不复降。(此据国史符瑞志,稍增以杨亿谈苑。谈苑又云【一四】:「太祖闻守真言以为妖,将加诛,会宴驾。」恐不然也,今不取。)上闻其言,即夜召晋王,属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见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所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翟□□地【一五】,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此据吴僧文莹所为湘山野录,正史、实录并无之。野录云:祖宗潜跃日,尝与一道士游於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剧饮烂醉。生喜歌步虚为戏【一六】,能引其喉於杳冥间作清徵之声。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四,真龙得真位。」至醒诘之,则曰:「醉梦间语,岂足凭耶?」至膺图受禅之日,乃庚申正月初四也。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篃访之。人或见於轘辕道中,或嵩、洛间,乃开宝乙亥岁也。上已祓禊,驾幸西沼,生醉坐於岸木阴下,笑揖太祖曰:「别来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去,急回跸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上谓生曰:「我久欲见汝,决□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生曰:「但今年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上酷留之,俾宿后苑。苑吏或见宿於木末鸟巢中,或数日不见。上常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阁以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一七】,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翟□□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一八】,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遗诏,於柩前即位。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莹然如出汤沐。太祖英武,其达生知命,盖有如此者。文莹宜不妄,故特著于此。然文莹所言道士,不得姓名,岂即张守真耶?或复一道士也。恐文莹得之传闻,故不审,如云「於西沼木阴下笑揖太祖」,「止宿后苑鸟巢中」,言「十月二十日夜晴,则圣寿可延一纪」,疑皆好事者饰说,未必然也。又云「太宗留宿禁内」,此亦谬误。太祖既不豫,宁复自登阁,且至殿庭翟□□雪乎?今略加删润,更俟考详。顾命,大事也,而实录、正史皆不能记,可不惜哉。蔡敦直笔云:太祖召陈抟入朝,宣问寿数,对以丙子岁十月二十日夜或见雪,当办行计,若晴霁须展一纪。至期前夕,上不寝。初,夜遣宫人出视,回奏星象明灿。交更,再令出视,乃奏天阴,继言雪下,遂出禁钥,遣中使召太宗入对,命置酒,付宸翰属以继位,夜分乃退。上就寝,侍寝者闻鼻息声异,急视之,已崩。太宗於是入继。按敦所载,与文莹略同,但即以道士者为陈抟耳。抟本传及谈苑并称抟终太祖朝未尝入见,恐敦亦误矣,当是张守真也。王禹偁建隆遗事云:上将宴驾,前一日,遣中使急召宰相赵普、卢多逊入宫,见於寝合。上曰:「吾知此疾必不起,要见卿等者无它,为有数事未暇行之,卿等将笔砚来,依吾言写之,身后切须行之,吾瞑目无恨也。」遂授普等笔砚,上自陈述,普等依上言而写,数事皆济世安民之道,普等因呜咽流涕而言:「此则谨依谟训而行之。然有一大事,未见陛下处置。」上曰:「何事也?」普等曰:「储嗣未定,陛下傥有不讳,诸王中当立何人?」上曰:「可立晋王。」普等复曰:「陛下艰难创业,卒至升平,自有圣子当受命【一九】,未可议及昆弟也。臣等恐大事一去,卒不可还,陛下宜熟计之。」上曰:「吾上不忍违太后慈训,下为海内方小康,思得长君以抚之,吾意已决矣,愿公等善为我辅晋王。」遂出御府珠玉金器赐普等,令归第。翌日,上崩於长庆殿。由是晋王闻普等有此奏议,大衔之。嗣位后,坐多逊事连秦府,贬死於岭表。赵普以妇人取媚於禁中,遂获免。谨按世所传建隆遗事十三章,此其第十一章也,事尤悖谬不可信。盖开宝六年八月,赵普已罢相,出镇河阳,后三年太祖晏驾,此时赵普实在河阳,安得与卢多逊并居相位耶?又遗事第七章称「杜太后及太祖召晋王、秦王、南阳王等相约传位,陶谷为誓书,赵普告天地宗庙。」此固不然也。设如所言,则太祖传位晋王约已定於建隆初矣。开宝末,命宰相又何请耶?就使复请,则决非赵普也。且遗事乃一人所著,其首尾固当参同,今第七章既云尔,其第十一章又云尔,岂不自相矛盾耶?臣焘尝反覆推究此章,盖普之怨家仇人多逊亲党所为【二○】,欲肆其诋毁,故托名禹偁窜寄遗事中,实非禹偁作也。禹偁事太宗坐直言屡黜,故髃小因之,然禹偁素识道理,忠义人也,决不敢凿空驾虚,污蔑君父,若此不顾。且禹偁集所载表章多代普作,禹偁传亦称普雅爱重禹偁,纵禹偁书恶不为普隐,亦须验实传信。方太祖宴驾时,普不在相位,士大夫孰不知之,而此章乃云与卢多逊同入宫,其非禹偁所著,盖明甚。必多逊亲党不习朝廷之故者所妄作也。且非独此章为不可信,其它章要不全是,盖禹偁用文章名天下,今所传遗事语多鄙俗,略不似禹偁平日心声。故臣焘窃有疑焉,特信其可信耳。学士大夫以书托名禹偁则遽信之,不复推究,此最害义者。故不可不辨,以晓来世云。)

癸丑,上崩于万岁殿。时夜已四鼓,宋皇后使王继恩出,召贵州防御使德芳。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见左押衙程德玄先坐於府门。德玄者,荥泽人,善为医。继恩诘之,德玄对曰:「我宿於信陵坊,乙夜有当关疾呼者曰:『晋王召。』出视则无人,如是者三。吾恐晋王有疾,故来。」继恩异之,乃告以故,扣门与俱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恩促之曰:「事久,将为它人有矣。」时大雪,遂与王於雪中步至宫。继恩使王止於直庐,曰:「王且待於此,继恩当先入言之。」德玄曰:「便应直前,何待之有!」乃与王俱进至寝殿。后闻继恩至,问曰:「德芳来耶?」继恩曰:「晋王至矣。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於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勿忧也。」(此据司马光记闻,误以王继恩为继隆,程德玄为贾德玄,今依国史改定。按:开宝皇后以开宝元年二月入宫,德芳以开宝八年七月娶焦继勋女,出合时年十七岁,德芳传不载母为开宝皇后,后传亦不言有子德芳【二一】,疑德芳非宋出也。当考。国史方技传:马韶,平棘人,习天文三式之学。开宝中,太宗以晋王尹京邑,时朝廷申严私习天文之禁。韶素与太宗亲吏程德玄善,德玄每戒韶不令及门。九年十月十九日既夕,韶忽造德玄,德玄恐甚,且诘其所以来,韶曰:「明日乃晋王利见之辰也。」德玄惶骇,因止韶於一室中,遽入白太宗。太宗命德玄以人防守之,将闻于太祖。及诘旦,太宗入谒,果受遗践阼。数日,韶以赦免。按此与程德玄传所称宿信陵坊,夜有扣关疾呼,趋赴宫邸事不同,疑必有一误。今但从德玄传及司马光记闻。瓮牖闲评:尝观王禹偁所撰建隆遗事载立晋王之一节,皆太祖之心自欲如此,初非出於杜太后也。前一段云太祖欲立太宗,议已定,太后遂令赵普作誓书,留之禁中,既而太宗即位。后一段云太祖将晏驾,方召赵普於寝合间,及赵普欲立太祖之子,而太祖不允,遂立太宗,其后太宗闻之,故与普有隙。夫以书中前后所载一事,乃不同如此,何耶?)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 )

楼主 光轮骑士大周  发布于 2014-03-10 16:40:00 +0800 CST  
首先第一个问题出现了:
《湘山野录》作为最早的斧声烛影的故事原型。有哪怕是一个字提到宋太祖被毒死吗?


有人说“玉色莹然如出汤沐”算是毒发身亡的迹象。小弟才疏学浅,不知那位大仙给咱科普一下。


总之《湘山野录》的故事主旨可不是讲述阴谋叛乱,而是讲的一个王朝第一代领导人向第二代领导人交棒的故事:
第一代领导人自知命不久矣,于是请第二代领导人来见面。
第二代领导人则表示诚惶诚恐,又是”避席“,又是”有不可胜之状“。
于是第一代领导人对第二代领导人说:「好做,好做。」


反倒是后面宋皇后私招德芳入宫显得要惊险刺激的多。


什么?你问我为什么宋太祖不传位给自己儿子而是传位给自己弟弟?自己看置顶帖:
金匮之盟研究史节选,对金匮之盟真伪考http://tieba.baidu.com/p/2638916523
“金匮之盟”真伪考——对一桩学术定案的重新甄别http://tieba.baidu.com/p/903476492

楼主 光轮骑士大周  发布于 2014-03-10 16:52:00 +0800 CST  
这个故事是否靠谱,我个人倒不敢恭维。
首先,一个”吴僧“在自己的书里说一个”道士“预言多么多么灵验。这种深沉的阶级友情让我泪流满面无所适从。
然后,李焘自身的考证里就提出”文莹得之传闻“,有颇多破绽可寻,这个故事只怕实际上附会成分要比真相更多一些。


但是无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斧声烛影的原始记载中,不存在太宗弄死太祖的记载。太宗弄死太祖的记载哪来的呢?还是《烬余录》。。。。


唉。。。。

楼主 光轮骑士大周  发布于 2014-03-10 16:57:00 +0800 CST  
当然,也有一种观点:
既然赵光义能毒死李煜、孟昶、钱俶,那么毒死自己亲哥哥也毫无压力。


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李煜、孟昶、钱俶是怎么被“毒死”的:


李煜:毒死记录见于宋人笔记《默记》,是否毒死存疑;


孟昶:毒死记录见于伪书《烬余录》,是否遇毒没有其他可靠证据;


钱俶:同上。。。


综上所述,拿着几个存疑的故事来推断另一个人的死亡原因,名侦探们!你们能讲点证据吗?

楼主 光轮骑士大周  发布于 2014-03-10 17:07:00 +0800 CST  

楼主:光轮骑士大周

字数:853

发表时间:2014-03-11 00: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7 22:03:39 +0800 CST

评论数:6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