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从有声片开始,有关好莱坞歌舞片史

《南太平洋》和《天上人间》美则美矣,利齿和刀锋和人性的深度就被好莱坞拍浅了;没办法,面对的群众不同,在 1950 年代的电影产业,仍然有很多的禁忌难以突破。所幸《国王与我》(The King and I)电影版还是厉害,《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更是电影远远优于舞台原作。

《国王与我》的编舞杰洛姆罗宾斯(Jerome Robbins)晋身为纵横古典芭蕾和百老汇音乐剧场的天王大导演,也以他独特的叙事节奏、肢体控制和调度技巧,与剪接出身的资深导演劳伯怀斯(Robert Wise)合作将《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由舞台搬上银幕,不仅轰动一时,更缔造 10 项奥斯卡的得奖纪录。






楼主 艺伎馆馆长  发布于 2018-09-12 17:06:00 +0800 CST  
歌舞片在60年代面临时代的转变
1960 年代后期,好莱坞片厂制度逐渐崩解,歌舞片这种穷极烧钱的类型,越来越难赚、越来越难拍,也越来越难拍得好。整个时代、整个社会的急速变化,流行音乐产业的急速变化,一切的一切,都让歌舞片成为迟步徐行、濒临绝种的大白象,《孤雏泪》(Oliver!)的成功似乎是歌舞片的天鹅挽歌。

1960 年代进入尾声之前,《我爱红娘》(Hello, Dolly!)、《星星星》(Star!)、《杜利德医生》(Doctor Dolittle)连续三部大型制作垮台,有的是虽然叫座,但投资太大无法回收,有的是既无口碑又无票房,徒然相见不如怀念。反倒是青春偶像如披头士的欢唱歌舞片,成本不高,又抓住时代脉动,极受欢迎。



楼主 艺伎馆馆长  发布于 2018-09-12 17:15:00 +0800 CST  
1970 年代,传统概念的「好莱坞歌舞片」已经是老祖母的玩具,「现代年轻人才不看」的废弃物。歌舞片仍然继续拍,只是所歌之歌、所舞之舞,与时推移,风貌不同,姿态也不同。然而,当「风貌」和「姿态」,以及「以歌以舞推展叙事、深掘角色内在」这个基本原则受到质疑之际,就是歌舞电影行将就木的时候了。虽然歌舞片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我们,但它已经不再是媒体聚焦的重点,不再是展览奇观、炫耀明星、兜售歌曲的主要渠道。


偶然一部《屋顶上的提琴手》(Fiddler on the Roof)或者《歌厅》(Cabaret)大获成功,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阵小跟风,把好题材里头早就无关紧要的利齿和刀锋磨去,理由是歌舞片必须「合家观赏」,然后就又是垮台、再度沉寂。




楼主 艺伎馆馆长  发布于 2018-09-12 17:23:00 +0800 CST  
十年的文艺复兴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好莱坞基本上已经不把「歌舞片」当成主要类型在思考、研究、推广。摇滚乐电影就是摇滚乐电影,歌星传记片就是歌星传记片,百老汇改编就是百老汇改编。此「歌舞」虽然仍属我们在前集文章中谈过的「歌舞」大概念,却再也不是大家一眼就能认出「那就是」、「一定是」,传统定义的「歌舞片」了。


百老汇改编之外,从 1950 年代到 1970、甚至 1980 年代,仍有一些值得称道的「非百老汇」歌舞电影。1950 年问世的《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以优秀的剧本(剧作家也来自百老汇剧场界)串连起纸片人亚瑟弗雷德(Arthur Freed)「弃歌从影」之前的诸多旧作(他原为 1920 年代后期重要的作词家),把有声片发展初期的好莱坞「乱象」做了诙谐又浪漫的完美集成。

几年后,来到阔银幕发展之初的时间点,华纳的《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和米高梅的《七对佳偶》(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同样为人称道。前者以精湛的表演、设计、调度,让这个经典故事拥有全新的经典生命,后者则透过卓越的舞蹈编排,把源自剧场界的生猛威力灌注进这部原作电影裡,多年后的《爵士春秋》(All That Jazz)也是一种别开生面的交流,只是时代不同、社会氛围不同、音乐曲风不同、语言不同、整体的 sensibility 也大相庭迳。在此其中,《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是一部既非常好莱坞、相当百老汇,又与好莱坞、百老汇全然不同的作品。它不必归到其他门类,它就是「迪士尼」。



楼主 艺伎馆馆长  发布于 2018-09-12 17:31:00 +0800 CST  
自《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木偶奇遇记》(Pinocchio)这两部打头阵的经典长片开始,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片厂所出品每部动画长片的音乐,都是与时俱进的声音。其实早米老鼠诞生、胡闹交响乐团(Silly Symphonies)短片时期,迪士尼就已经推出〈谁怕大坏狼〉(Who’s Afraid of the Big Bad Wolf)流行金曲。1980 年代中期,迪士尼片厂预备裁撤它的动画部门。年轻作曲家亚伦孟肯(Alan Menken)和他的创作搭档霍华德阿什曼(Howard Ashman)把源自百老汇音乐剧场最精巧、最细腻、化雕工于无形的叙事及抒情技巧,整合剧本、歌曲、音乐、画面及人物调度,成就了《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拯救了迪士尼动画。



楼主 艺伎馆馆长  发布于 2018-09-12 17:38:00 +0800 CST  
自 1989 年开始,掀起歌舞电影类型的文艺复兴狂潮,延烧近 10 年,一度还挑战真人实演的大型歌舞领域,可惜电影《无冕天王》(Newsies)垮台,这个「歌舞电影」的「文艺复兴运动」,就以动画长片为主要耕耘场所,一部接一部,开拓了全新世代的观赏及创作视野;《美女与野兽》(Beauty and the Beast)的主题曲每句唱词都是 5 个音节,宛如一首五言诗的绝唱,更将此整体美感推上极致。这个「文艺复兴」的最巅峰大概落在 1997 年福斯影业的《真假公主—安娜塔西亚》(Anastasia),而次(1998)年迪士尼自家的《花木兰》(Mulan)音乐水准一落千丈,再到《泰山》(Tarzan)《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整个「文艺复兴」告终,进入另一个不同的纪元、不同的时代敏感度、不同的艺术与不同的流行风潮。





楼主 艺伎馆馆长  发布于 2018-09-12 17:43:00 +0800 CST  
千喜年之后:新的世纪新的发展

十年文艺复兴大潮落下,期间让观众留下深刻记忆的,尚包括麦当娜领衔主演的音乐剧改编之作《阿根廷别为我哭泣》(Evita)。跨越千禧年,《红磨坊》(Moulin Rouge)以喧闹纷腾、狂喜又狂悲的风貌,打开新世纪创作者和观众的眼界,2002 年底推出公映的百老汇改编《芝加哥》(Chicago)再接再厉,终于将「歌舞片」带回世人眼下。

而且它不再只是豪华澎湃的大型巨片,它可以是电视现场立即直播的贺岁节目,可以是小规模「艺术片」的唱唱跳跳,可以一连製播多集的青春欢乐合唱歌舞社团,可以是 K 歌女王的火拼现场,可以是街舞对峙、可以是肉体横陈的酒吧舞斗,更可以是器官硕大的《舞棍俱乐部》,白人版轰动之后再拍黑人版的《巧克力之城》。





楼主 艺伎馆馆长  发布于 2018-09-12 17:46:00 +0800 CST  
规模巨大到像是《悲惨世界》(Les Misréables)、《梦幻女郎》(Dreamgirls),失焦失衡到像是《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华丽年代》(Nine)…严肃制作的中大型歌舞片,仍以百老汇题材改拍居多,而 2016 年底问世的《爱乐之城》(La La Land),则是近年难得一见把古典风情敷写为戏肉戏骨的轻巧之作。至此,好莱坞歌舞片似乎谈不尽,说不完,若有来日,得以再续。



楼主 艺伎馆馆长  发布于 2018-09-12 17:49:00 +0800 CST  

楼主:艺伎馆馆长

字数:11250

发表时间:2018-09-12 22:2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11-28 08:27:03 +0800 CST

评论数:11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