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T吧情报创作组】【第16期】毛子三线TD,德棍E系列简介等

hi!大家好,我们是成立一段时间了的情报翻译组附属部门情报创作组
主要工作为战略反制官方卫星升空,自行创作制造卫星升空,坦克科普,现在还在深空中飘浮的卫星分析及对游戏现有坦克进行妄想性的buff,本不对任何卫星负责,只供娱乐之用。
——————坦克世界吧情报创作组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29:00 +0800 CST  

P站 55325876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31:00 +0800 CST  

国际惯例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32:00 +0800 CST  
本期内容:


1. 毛子三线TD(上)(作者:@a244895968)
2. 德棍E系列(作者:@米勒中士)
3. Buff My Tank——弹匣T-26(作者:@184448033)
4. 毛子坦克撞树记录(作者:@米勒中士 ;@东方公司業務员)
5.查狄伦25t照片集(作者:@米勒中士 )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32:00 +0800 CST  
一.苏系三线TD(上)

各位吧友大家好
我是a244,就是之前写以色列线的那人,因为以色列的车已经写完了所以这次我为大家带来了别的东西,苏系第三条坦歼线。苏系第三条坦歼线与其他两条线最大的不同就是全都采用了相对轻量化的底盘,底盘都是来自于轻坦或者是专用底盘,而不像其他两条线那样使用中坦和重坦底盘,机动性都还算不错,但防护却很弱鸡,总体上讲这条线的前期走的是追猎者和E-25那种饭盒车风格,中期是一水儿的空降TD,后期的画风则又转变成了德系武运。这条线是从苏系1级MS-1引出,具体如下:1级MS-1→2级I13.73-SU→3级I13.76-SU→4级GAZ-74B→5级ASU-57→6级ASU-57P→7级ASU-85→8级SU-100P→9级SU-152P→10级SU-152Taran我计划将该系列分为三期,本期先讲讲2级的SU-IT-45和3级的SU-IT-76还有4级的GAZ-74B。
笔者在写本文时参考了贤狼过去的帖子,特此感谢@燕居多暇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34:00 +0800 CST  
2级I13.73-SU


1942年夏NII13厂为取代ZIS-30和SU-45同时研制了三款坦克歼击车,分别是装备一门45毫米反坦克炮的I13.73-SU,装备两门45毫米反坦克炮的I13.75-SU,还有装备一门76毫米/L50反坦克炮的I13.76-SU。这三种车的设计都相差不大,最大的区别就是搭载的主炮不同,车体基于T60和T70轻型坦克,发动机则来自于ZIS5轻型输送车,乘员三人(普通型3人,指挥型4人),车体前装甲30毫米,侧后装甲15毫米。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34:00 +0800 CST  
YY数据:
生命值:120
重量(吨):9
发动机功率(马力):107
最大速度(公里/时):30
车体装甲(前/侧/后,毫米):30/15/15
主炮伤害:55/55/65
主炮穿深(毫米):75/110/23
观察范围(米):260
通讯距离(米):525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35:00 +0800 CST  
3级I13.76-SU
当上述三种歼击车研制完成后被马上交给上级审核,斯大林表示他对装备76毫米炮的I13.75-SU要更加满意,不过在准备投产之前发现原计划使用的加强型ZIS80发动机因为战争的进行产能已经严重不足,而Geming厂和Yaroslavl厂的V3和744型柴油发动机的研制工作虽然已接近完成,但却因工厂迁移、德军轰炸和缺少技工导致无法量产,其实如果能够换上新式发动机该车的防护可以进一步增强,从而达到前装甲为45毫米,侧装甲为25毫米。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该车一直未能得到量产,后来红军在列宁格勒俘获了一辆虎式坦克,经过一系列测试设计人员们发现原来的设计已经过时了,新TD需要一门更加强力的主炮,格拉宾建议为I13.76-SU换装一门S-1-57型 57毫米反坦克炮,不过因为该炮的后坐距离较大使其很难装进I13.76-SU狭小的战斗室内,再加上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总之最终该车还是被放弃了,并于战争末期作为靶车接受了一系列射击测试。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37:00 +0800 CST  
YY数据:
生命值:170
重量(吨):10
发动机功率(马力):250
最大速度(公里/时):50
车体装甲(前/侧/后,毫米):45/25/15
主炮伤害:85/85/95
主炮穿深(毫米):112/189/29
观察范围(米):260
通讯距离(米):525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38:00 +0800 CST  
4级GAZ-74B
该车是高尔基厂于1943年夏提出的,同时提出的有两个方案,一个是与SU76类似的GAZ74A,另一个就是本文的主角GAZ-74B。GAZ-74B拥有一门41倍径S-1型76毫米炮和一台GMC-71柴油机,该车在完工后虽然通过了一系列测试,不过考虑到它上战场所要面对的将是德军的动物园,它的那杆小炮无异于烧火棍,于是技术人员就开始谋划着换装一门新主炮。最先相中的是S-1-57型 57毫米反坦克炮,但是很快又换成了一门60倍径的76毫米炮。换完炮的该车虽然通过了所有测试,但最终却因造价比早已量产的SU-76高太多而未能服役。1944年不甘心失败的高尔基厂又在GAZ-74的基础上研制出了GAZ-76D,进一步强化了正面装甲,并且换装了S-54型76毫米炮。不过仍旧没有打动军方。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39:00 +0800 CST  
YY数据:
生命值:260
重量(吨):11
发动机功率(马力):210
最大速度(公里/时):50
车体装甲(前/侧/后,毫米):60/25/15
主炮伤害:115/110/165
主炮穿深(毫米):125/156/39
观察范围(米):260
通讯距离(米):525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40:00 +0800 CST  
好了,三线TD在此告一段落,我们下期再见。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42:00 +0800 CST  
二.德棍E系列简介


Dream:Entwicklungsfahrzeug-Reihe




这期的创作组期刊我们会为各位带来一篇关于德棍E系列的历史简介。由于本身这块留下的资料相对来说就不多,所以把它写成一篇短文再合适不过了。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43:00 +0800 CST  
E系列设想开始于1942年5月,1943年4月正式立项,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德棍坦克的生产更加简单,便宜,并同时提高其性能,使作战效力超过其前任坦克;所以在坦克的装甲和火力方面,人们在设计E系列的时候只做了最合适最简单的改进,并没有去盲目地追求让很多德棍所心动的歼星炮和所谓的复合装甲。而E系列的精髓,则是通过通用坦克生产所需的零件来降低原先德棍那些坦克生产的复杂性,从而拉动生产率的增长和机械可靠性的提高。以下是研发E系列时军械6局所给出的5项基本要求:



1)为了提高前部防护,需要将一切可配置的重量都布置在车体后方
2)统一坦克传动系统以降低维护保养的工序
3)将该系列所有的坦克划分为4个重量级(E-10,E-25,E-50,E-100)
4)将所有的悬挂组件都布置在车体外部,不要挤占战斗室的空间
5)一旦坦克前导轮或任何的负重轮被地雷炸毁了,坦克必须可以通过短接履带的方法迅速恢复行动能力




E系列代表着德棍二战装甲车辆通用化设计的巅峰。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德棍为了寻找并坚持坦克设计的本源,在研发E系列的时候所选取的单位在之前基本都不具有坦克研发设计的经验,至于单位的名字我就不在这里劳苦各位看客了。而在设备制造方面则还是得靠那些老牌大厂负责,比如MAN啥的。虽然E系列是由德棍研发的,不过事实上最大的受益者是法鸡——很多研发E-50时的方案和点子最终都在法鸡战后坦克上得到了实践。
好了,关于E系列整体的简介就基本到此为止了,下面我们将会根据历史上这4个重量级的坦克来进行分别讲述。Shallwe begin,comrades?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44:00 +0800 CST  
E-10


E-10设计之初其实被当成了各种新式坦克部件,尤其是发动机,变速箱和悬挂的试验平台。其许多零件都是和E-25通用的。根据当时军械6局上校Holzhaeuer的说法,E-10使用了后置变速箱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平衡车体前部厚重的装甲。
负责E-10设计的玛格鲁斯公司为它准备了75mmPaK39L/48,也就是38(t)坦克歼击车的主炮,不过事实上一直到1945年1月人们关于E系列各型坦克所使用的主炮型号都还没有定论,但是这肯定是要基于现有可用的最先进的武器的。装甲方面正面是60mm/60°大倾角,防护相当优秀,坦克车体后部是由铰链连接的,在维护或更换动力包时可以整个打开,极大地降低了保养制造难度。
E-10使用的发动机型号不只一种,出力在400~550不等。在使用这些优秀的发动机的情况下E-10完全可以成为敌方新式高速坦克歼击车“地狱猫”的Hetzer——猎手:Hetzer最初是E-10的绰号,然而后来被我们所熟悉的Hetzer,也就是38(t)坦克歼击车用了。
E-10身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其悬挂了,虽然大致构造和其它使用交错负重轮扭杆悬挂的德棍坦克的差不多,但是它还安装了一个并列在悬挂上的辅助驱动系统,可以将车体降低或升高
最终上级下了3辆E-10试验车的订单,不过一直到战争结束这些车体都没有完成。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44:00 +0800 CST  
E-25


E-25大体上和E-10是差不多的,不过更为现实,更为正式。同为后置变速箱的E-25一直到了1945年1月都被官方认为有发展价值,因为它很好地填补了德棍25吨级坦克方面的真空区域。留存到现在的一份图纸上显示E-25的主炮上延续使用了IV号坦克歼击车“长”型的75mmPaKL/70,不过这一点和E-10一样都是没有得到官方确认的。装甲方面正面是50mm/50°,防护相比E-10有所倒退,由于火炮的加强和车体重量的平衡所以无法维持更加厚重的装甲。
在发动机方面E-25和E-10是完全一样的,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完整的E-25完工,据称曾有3辆E-25的车体存放在阿尔凯特在柏林的工厂,不过到盟军攻下那里时这些车体已经不见了踪影,估计是被回炉了。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45:00 +0800 CST  
E-50/75


先说一下,历史上德棍是把E-50和E-75归为一个吨位级的,在这里开头先做好说明。E-50和E-75是E系列里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坦克”,它们将会使用相同的发动机,相同的传动系统,相同的履带,相同的诱导轮,相同的履带张紧器,相同的通风系统和其它一堆杂七杂八但是相同的设备,只有油箱和一些特殊的设备会被分别设计。在车体方面两者的三维也是相同的,拥有和E-75比更薄装甲的E-50也会保持和E-75一样的三维,但是战斗室内空间会更大。这样设计使得两款坦克使用同样的工具和生产线制造成为了可能。
发动机上E-50和E-75历史上也出现了不只一种的方案,其中出力最高的为900马力/3000转的迈巴赫HL234发动机。到了这里我必须说一下E-50和E-75的终端传动位置布置问题了。历史上德棍最初计划E系列时除了E-100所有的坦克都应该使用后置变速箱设计,但事实上在E系列尤其是E-50和E-75研发的过程中,后置传动的方案并没有被迈巴赫的工程师严格地研究过其可能性,装甲工程师更是压根没有考虑这一点;而且战争状态他们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弄这方面的试验以确定后置传动到底应该怎么布置,所以可以确定如果E-50和E-75真的在战争中量产了,那它们肯定会使用前置终端传动。
E-50和E-75的悬挂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不过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介绍了。一直到战争结束,E-50和E-75也没有脱离绘图板,更别提生产了。
最后的才轮到具体的装甲数据和火炮。根据目前可靠的资料E-50和E-75是没有具体装甲厚度记载的,但是有文献表明它们都使用了含锌的装甲板,并进行了加固处理。所以或许E-50和E-75装甲厚度是和黑豹虎王相同的,但是耐弹效力会更强。火炮方面,E-50和E-75的炮塔是完全相同的,包括厚度,只有主炮不同,不过很遗憾目前也没有关于这两车的炮塔的图纸被发掘出来,根据一位二战曾负责研发V2火箭的纯种德棍战后的说法(注意,他的话可靠性存疑),E-50使用一门88mmPaK42,倍径未知(有人说是L/100,1942年确实有过88L/100的计划,然而在E-50上用这个?我只能说是脑子抽了,而且并没有官方资料记载),而E-75则会使用105mmKwKL/68,也就是游戏里虎王的顶级炮,不过由于这位德棍曾在自己的书中写到了“人们在后期研发了虎式使用的复合装甲”这种内容,所以他的话自然就失去了很多的参考价值。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47:00 +0800 CST  
三. Buff My Tank——弹匣T-26


BuffT26


我们继续来buff这个2级小车,到了30年代中期,苏联对自动武器产生了兴趣。在此背景下1935年第二特种设计局(OKB-2))被要求研制一款37毫米自动炮。1936年总共完成了20套火炮系统。此外苏联开始研究车载自动炮的可能性,并在履带式和轮式底盘的搭载能力。其中便包括了T-26底盘。
1936年7月28日下达了测试指令
测试要求:
1.测定弹道系统
2.测试在不同条件下火炮的射速
3.测试自动炮的稳定性以及在500,1000,2000m距离上的散布
4.测试最大行程
5.测试可靠性
6.确定服役的可能性
在1936年9月18日时,第二特种设计局在炮兵科学试验射击场于9月23日到10月11日间进行了测试
测试装备的介绍
1.采用45毫米1932年型反坦克炮炮架的37毫米半自动炮
2.采用76毫米1931年型3K高炮炮架的37毫米自动炮
3.搭载在T-26轻型坦克的37毫米自动炮
弹药包括榴弹,曳光榴弹和曳光穿甲弹等
安装在T-26上的自动炮在500至1000米的距离上进行射击实验,在对20和30毫米的靶板射击191次后由于减震杆损坏脱落而停止,重新调试好的自动炮安装在了3K高炮的炮架上。在坦克上安装自动炮的失败让苏军开始重新衡量这种武器。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50:00 +0800 CST  

SU-6

之后37毫米自动炮又被计划安装在SU-6自行火炮(一种基于T-26底盘装备3K高炮的自行高炮)上。但是由于火炮系统的问题,计划取消了。此外37毫米自动炮还被安装在了基洛夫厂的L-9型炮架上进行了射击实验。该炮由于弹重等原因,其最大射程只有6500米左右。

根据委员会的结论,安装在3K炮架上的37毫米自动炮的表现只是中规中矩,在1200到1300次射击以后散布就开始增大,不过同时搭载在T-26上的自动炮在采用单发射击时精度令人满意,但是由于后坐力以及结构的原因被放弃了。
即使是装备在3K炮架上,不佳的弹道性质和身管寿命,而装备在T-26上也不能以足够高的射速射击,不过搭载自动炮的T-26在25至30千米/时的速度下共行驶了300千米,并且在行驶期间没有发生损坏。同时OKB-2的报告中提到虽然自动炮的工作可靠,但是几乎所有的主要部件都需要进行加强,并且在150次射击以后就需要进行维护工作。
但是自动炮的射速最高却可以达到180发每分钟。安装在3K炮架上的自动炮在随后的测试中还出现了如下问题,火炮重量过大,即使是12个人也很难将火炮转换成牵引状态挂载在牵引载具上,而且这个过程甚至需要其它助力器械的帮助。
不过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后OKB-2在报告中表示,基于3-K的自动炮比较令人满意,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同时应该确定是否应该为搭载自动炮的T-26轻型坦克研制一种专用的炮塔。正常的双人炮塔非常不令人满意,由于只有2名乘员所以射速大大下降。OKB-2认为需要研制一种专用炮塔来搭载自动炮,这种炮塔应该能容纳3名乘员,此外仰俯机构应需要能让火炮的仰俯角达到-5°到25°,同时还需要改进抛弹机制,现有的炮塔在快速射击后无法有效的将弹壳抛出。
总得来说在现有的情况下这样一种既被用于牵引炮也被用于车载炮的自动炮是比较困难的,暂时该系统只能进行少量生产而用于实验。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51:00 +0800 CST  
假如WOT中给T-26装备37毫米自动炮:
首先由于这是一门自动炮,所以射速会很快,显然历史上180发每分钟的射速不会存在在游戏中,而且这样的射速显然也只能在采用3K炮架等牵引式火炮的版本达到,不过我们可以用游戏中所谓的弹夹炮来平衡一下,每一组供弹为8发。
装填速度:6秒,小装填:0.1秒
由于在单发射击的情况下精度较好,而1.5秒的射速也相对于历史被搓了一刀,那么精度上可以给个不错的参数,参照游戏中已有的SH-37型机炮
100米精度:.4 瞄准时间:2.3秒
而穿深可以根据在500到1000米的距离上打击20到30毫米靶板,平衡一下,WOT一般采用的是100米距离上的穿深数据,而伤害和B-3(或者可以加强到和SH-37)一样
穿深:40/18(没有金币弹) 伤害:36/40(40/50)
不过这东西其实也可以作为3级金币车加入到游戏
大致参数如下
穿深加强到42/19,伤害为40/50,如果WG比较良心说不定就给一个3人炮塔版的呢,那么射速就可以进一步加强,加强到4.5秒,仰俯角为5°到25°,极速30km/h。
装甲维持T-26本身不变,血量可以在240到260左右,做一个3级金币车应该非常合适。


楼主 EACrow  发布于 2016-08-04 11:52:00 +0800 CST  

楼主:EACrow

字数:9138

发表时间:2016-08-04 19:2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9-30 17:00:01 +0800 CST

评论数:471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