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地壳疲劳模型

但如果通过理论计算知道了未来某地发生地震的发展规律,同时知道该地地震积累到多少会发生地壳破裂,则该地发生的时间也就大致知道了。
而要知道某地发生地壳破裂的地震累积量,则需要分析该地附近区域过去发生大地震的规律。
这个临界累积量可能因地域的不同而不同,需要各自分别确定。

楼主 马克西姆_云  发布于 2014-06-07 14:26:00 +0800 CST  
云南楚雄的情况如下图。因为不知道怎样取渐近线,所以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我想说的是,如44楼所言,这种确定地壳破裂的方法没有科学依据,不可信。


楼主 马克西姆_云  发布于 2014-06-07 14:31:00 +0800 CST  
下图是云南姚安地震数据。图中给出了到2012年的地震累积数据,同时根据这个数据用地壳疲劳理论的拟合结果(这里参数m小于2,有点怪,暂且不论)。
有图可以看到,根据理论计算结果,2014年本区域3级以上地震的累积数量应该达到85次的水平,但到2013年底只到61次。如果该地持续维持这种低震的状况,那么时间越久,发生大震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楼主 马克西姆_云  发布于 2014-06-08 17:41:00 +0800 CST  
我们都知道砖是脆性的,但是由砖砌成的墙却会有一定的延展性,在破裂之前有一定的形变(类似于金属材料的塑性形变)。我的理解,地壳就是由无数脆性材料堆积在一起的组织结构体,如果我们是像地球一样大的巨人,拿个显微镜,看到的就是我们今天在金属中看到的结构。在金属中我们看到的是微米级的晶粒,在地壳中我们看到的是米级的晶粒,所以地壳的宏观力学表现类似与金属材料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一个让我倾向于疲劳理论的原因是,脆性断裂需要超过材料强度的大应力,而疲劳断裂不需要太大的力,断裂是日积月累反复作用的结果,而天体运行恰好又有周期,伴随着天体运行产生的一些次生现象(如潮起潮落、熔岩流等等)对地壳的作用是周期性的。打个比方吧:我拿个大铁锤砸墙,由于每次敲击所产生的力不足以完全破坏墙体结构,所以单个的敲击是不可能砸塌墙的,但如果不断地用这个力敲打,那墙最终将会破裂塌崩,这就是疲劳断裂的效果。
关于地壳受力源自行星运行的推测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区域地震的周期性,其二是地震与天象有对应关系。比如大连营口的地震多在二月和十一月发生,期间太阳都在赤道以南相同点位置。

楼主 马克西姆_云  发布于 2016-02-10 22:21:00 +0800 CST  

楼主:马克西姆_云

字数:3614

发表时间:2014-04-08 00: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9 12:17:47 +0800 CST

评论数:15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