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语言的意义——论证语言的本质》

我们认为孩子是通过模仿母亲的说话而学习语言的,但当一个小孩说出“不要玩笑我”、“我们抓住了这只婴儿兔子”这样不合语法的句子时,显然不是一种模仿行为。我希望让你看到,语言这种极其自然的天赋才能是多么奇特,我也希望你能对这种已经司空见惯的能力刨根问底。总之,我希望你对“心智”的看法更加贴近现实。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2 21:48:00 +0800 CST  
当你观看中国国家主办的大型国际汉语比赛活动《汉语桥》中“老外”那些“拗口”的普通话时,或者那些中风患者努力半天却说不出一句话时,当你试图剖析婴儿话语中的语法成分,或者准备编写一个能让计算机读懂汉语的程序时,你会发现,所谓的“毫不费力”“清晰易懂”或“完全自动”都不过是一些假象,它们掩盖了语言系统的丰富与精美。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2 21:54:00 +0800 CST  
第二章:语言的本能——“文化创造”论
第三章:分析的意义——“语言形式”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2 22:02:00 +0800 CST  
第三章:分析的意义——“语言形式”论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19:11:00 +0800 CST  
从人的思维活动到言语表达,凭借的载体是语言。人运用语言来“想”,并表达为“说”或“写”,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大系统。为了使想、说、写更加清晰和完美,就有了研究思维规律的逻辑,研究运用语言规律的语法,研究增强语言效果规律的修辞。其实,这三者本来就是“一母三胎”,各有不同,却又紧密相连,都是说话和写文章本身内在的东西。把这三者结合起来加以研究,一直是许多语言学家和逻辑学家的心愿。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19:12:00 +0800 CST  
语法、修辞、逻辑对于语言表达和(文本)写作是认知发展的基本知识——“形式知识”。由于这三种“形式知识”的关系之密切来源于“语言自身的真值意义”——即“形式语言”为真具有三点意义:
其一,“形式(语言)”是以语法为中心,结合了修辞和逻辑来表达其“科学”;
其二,是以修辞为中心,结合了语法和逻辑来表达其“艺术”;
其三,是以逻辑为中心,结合了语法和修辞来表达其“哲学”。
显然,从形式语言的真值基础为出发点,我们可以说,科学、艺术、哲学是相互关联的认知。所以,柳大认为,语言的思维“本能”是我们特有的“心灵智慧(心智)”——我们(人类)的心灵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语言切于心灵就表现的具有实用性。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19:40:00 +0800 CST  
显然,逻辑学(现代逻辑)的发展,说明了要应用逻辑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思维中的问题,而实际思维又和自然语言分不开,因此应当研究自然语言的逻辑问题,并强调要从人们的思维实际出发,结合语法和修辞——这是逻辑学发展的传统特点。
从亚里士多德《工具论》到现代逻辑出现以前的逻辑传统:逻辑、语法和修辞总是相结合的,语形、语义和语用总是相结合的。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19:45:00 +0800 CST  
【在20世纪的英美哲学界,希拉里·普特南是一位杰出人物(他于今年的3月13去世,享年89岁),普特南对哲学的许多(分析和批判)的讨论做出了重要贡献。普特南在心灵、数学、语言、价值论和宗教,还有人工智能和量子力学等“学科”都有所著述。普特南提出了许多建议和理论受到了广泛的赞誉。普特南的思想特征是,对自己的观点有仔细和彻底的审查,有时会发现其中的问题。因此,普特南还以放弃自己的哲学立场著称,而且经常是在他的学生们为此感到极度沮丧之时,在他的同事们继续为有关的研究项目而努力工作之时。人们曾批评他经常改变自己的观点,他回答说:“当你发现自己有错误时,你怎么办呢?”普特南愿意重新考察自己的立场,改变自己的思想,这证明了他在学术上具有正直诚实的品格。】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0:11:00 +0800 CST  
普特南说:“当我们在陈述一个(语言)命题的时候,应该考察其‘语言动态’的条件为真——即语境为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认知条件足够好,“(语言)命题为真”是可以被证明的。
借用普特南的这种“内在实在论”,即说明了:
其一,“语言”的某些经验性陈述不能被验证;例如:“地球外的智慧生命是不存在的”这个命题陈述就可以是一个例证,它显然是可以为真的。
其二,没有任何一个单独的(语言)词汇系统(或命题)能够表达全部为真的陈述。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0:24:00 +0800 CST  
人类的所有语言都表现出复杂精密的特点——特别是语言产生的“非经验性”的“本能”,这一发现的确令人激动不已。对许多研究者来说,他们完全可以证明语言是一种天生的能力。但是,而这还不足以说服希拉里·普特南这样顽固的怀疑论者。——并非所有普遍存在的现象都是天生的产物。就像几十年前的探险家从未发现过没有语言的部落一样,现在的人类学家恐怕也很难找到一个没有录像机、可口可乐和辛普森式T恤的民族。的确,语言远在可口可乐出现之前就已普遍存在,但这只不过是因为语言比可口可乐更加有用而已。我们更喜欢用手而不是脚吃饭,这也是个普遍现象,但我们却不必拿“用手吃饭”的本能来解释为何如此。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0:35:00 +0800 CST  
对于离不开社会生活的人们来说,语言的重要价值体现在日常活动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恋爱、争吵、谈判、教育。需要乃发明之母,语言很可能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一次次发明的结果。或许正如莉莉·汤普琳(Lily Tomlin)所言:“人类创造语言用于诉说他们内心的不满。”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0:37:00 +0800 CST  
所谓的“形式语言”——通常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普遍语法”,“它”也许只不过反映了人类普遍经历的生存状况,以及在信息加工上的普遍局限。所有的语言中都有“水”和“脚”等词语,这是因为所有的人都要表达“水”和“脚”的概念。然而,中国人不可能把91251个汉字串联起来表达其认知现象,更不必说,英语的词汇量拥有不同音节的100万个单词,显然人们根本没时间说完这么多的“语言现象”和“语言数量”。所以,语言一旦被发明,就与文化绑在了一起,父母以此教授孩子讲话,孩子也以此来模仿父母。一旦某个民族发明了语言,它就会以燎原之势传播到其他尚未出现语言的地区。而整个传播过程的核心要素,正是超级灵活的人类智慧和功能繁多的学习策略。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0:54:00 +0800 CST  
语言的形式化、普遍性并不能直接推导出天生的语言本能,它并不像“1+1=2”那样简单、自洽、必然。因此,要充分证明语言本能的存在,我还要充分论证现代人的“叽叽喳喳”和我们所形式的普遍语法基因之间做一番补充分析:——即研究儿童的语言的发展过程。其论证的核心观点是,语言之所以具有普遍的复杂性,是因为孩子们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改造,一代又一代,皆是如此。而这并不是因为别人的教导,也不是因为他们个个都头脑聪明,更不是因为这会对他们有所帮助,而是因为他们情不自禁,别无选择。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1:06:00 +0800 CST  
【根据两项(语言相关的科学)实验,人们可以亲身观察儿童的“克里奥尔语”现象。这些有趣的发现来自有关对聋哑人手语的研究。人们对手语存在普遍的误解。手语不仅仅是一些哑语手势的拼凑,它不是教育家的发明,也不是其他口语的解码。只要是聋哑人聚居的地方就会形成手语,而且每种手语都是一种独立、完整的语言,它们使用与口语类似的语法规则。例如,美国聋哑人使用的美国手语(American Sign Language)与英语或英国手语(British Sign Language)就不相同,它在主谓一致和词性分类上反而类似于“纳瓦霍语”和“班图语”。】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1:29:00 +0800 CST  
【科学小百科,克里奥尔语(Creole Language),是指一种混合多种语言词汇,有时也掺杂一些其他语言文法的一种语言,这个词是用以泛指所有的“混合语”。】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1:35:00 +0800 CST  
【克里奥尔语是由“皮钦语”所演变而来的,因为这些人说着不同的语言,为了沟通,而会发展出一种称之为“洋泾浜(皮钦语)”的沟通方式,而这种沟通方式通常没有文法可言,而若这些操不同语言的人因为种种因素而长期定居,他们的子女在缺乏可供参考的文法的情况下,会自行将皮钦语加上文法,因而产生克里奥尔语。】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1:39:00 +0800 CST  
【皮钦语——即指混杂语言(Pidgin),它是由不同种语言混合而成的混合语。从纯粹语言学的观点看,皮钦语只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阶段,指在没有共同语言而又急于进行交流的人群中间产生的一种混合语言,属于不同语言人群的联系语言。皮钦语一旦作为母语传递,成为一个社会交际语,它就会开始逐步扩大词汇,严密语法,迅速发展丰富起来成为共同交际语言或独立语言。在中国,最著名的皮钦语当为“洋泾浜”,即一种变了形的外语。】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1:40:00 +0800 CST  
而世界上的任何语言都是一种“混合语系”。例如,我们关于汉语言的15种推论足够说明,中国的语言既是一种“混合语系”
1、西门选出了300多对汉藏语同源词作音韵比较,1929年发表了《汉藏语同源词初探》;
2、劳费尔早在1916年就在藏语中找出了106个汉语借词;
3、劳费尔并对汉藏文化联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考证;
4、1937年李方桂将汉藏语系分为汉台语和藏缅语两大类,汉台语包括汉语、台语和苗瑶三族,正式从语言证据的角度提出了汉藏语系假说;
5、1942年白保罗基本上完成了《汉藏语言概论》但到1972才出版,他将侗台、苗瑶排除在外,汉藏语系只包括汉语、克伦语和藏缅诸语言,从声韵、形态和句法方面肯定了汉语与藏语的亲缘关系;
6、根据斯瓦德希百词表对汉藏语进行词汇分析之后,他肯定地指出59对同源词无重大词义变化,12对同源词有重大词义变化,29对没有明显的同源关系。他还发现了上古汉语一种使用广泛的前缀模式,构拟了更多原始汉藏语词汇,进一步明确了汉藏语发生学关系;
7、包拟古亦对建立汉藏语系的证据进行了系统讨论,从语音和词义上论证了486个汉藏同源词;
8、柯蔚南在白保罗学说基础上构拟了不包含侗台、苗瑶语的汉藏语原始形式,出版了汉藏语词汇比较手册;
9、俞敏坚信汉藏两族人和语言均有同源关系;
10、俞敏找出了六百余对同源词;
11、俞敏并探讨了羌、姜、藏的“语言混合”关系;
12、全广镇找到了654对汉藏语同源词,发现了有关原始汉藏语以及汉语上古音方面的新知识;
13、吴安其将语言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系统研究了汉藏同源词,对汉藏语系人群迁徙和分化的时间和地域进行了推测;
14、有人运用词族比较法以住所词为例论证了汉藏语言的同源关系;
15、张琨关于“针”和“铁”等字的研究表明汉藏共同文化包括金属文化。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1:58:00 +0800 CST  
直到最近,尼加拉瓜才开始出现手语,因为该国的聋哑人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社群。1979年,桑地诺政府取得政权,并着手进行教育改革,从此建立了当地第一所聋哑人学校。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读唇和说话能力,但和所有先例一样,这样的教育收效甚微。不过这也没有关系,因为在一同玩耍、一同乘坐校车的过程中,孩子们发明了自己的一套手势系统,这套系统吸收了他们与家人交流时所使用的各种临时手势。不久,这套手势系统就演变成今天所谓的“尼加拉瓜早期手语”(Lenguaje de Signos Nicaragüense)。如今,这套手语的使用者主要是17~25岁的聋哑青年,而这套手语也正是他们10岁左右时所创立的。从根本上说,尼加拉瓜早期手语是一种皮钦语,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不相同,它依靠提示性和细节性的反复陈述来表达意思,缺乏既定的语法。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2:00:00 +0800 CST  
但是,对马耶拉(Mayela)这种4岁(或者更小的年龄)就进入聋哑学校的孩子来说,情形则完全不同。当他们进入学校时,尼加拉瓜早期手语已充斥整个校园,而他们的手语表达也变得更为流利、紧凑,动作也越来越程式化,而不再像是哑剧表演。研究者对他们的手语进行了细致考察,结果发现这种手语与尼加拉瓜早期手语存在明显的区别,因此给它取了一个不同的名字:“尼加拉瓜手语”(Idioma de Signos Nicaragüense)。目前针对尼加拉瓜早期手语和尼加拉瓜手语进行研究的心理语言学家有朱迪·凯格尔(Judy Kegl)、米里亚姆·洛佩斯(Miriam Hebe Lopez)和安妮·森加斯(Annie Senghas)。尼加拉瓜手语有点儿像“克里奥尔语”,当更小的孩子接触到大一点儿的孩子所说的皮钦语时,就会质变出这种语言。

楼主 柳艺诚  发布于 2016-10-16 22:03:00 +0800 CST  

楼主:柳艺诚

字数:13208

发表时间:2016-10-11 04:41: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1-10 08:53:35 +0800 CST

评论数:26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