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真的存在一场战几十万人的大军吗?


中国古代一场战几十万人真的存在吗?
打仗集中优势兵力这个谁都懂,如果我国古代打仗人数多,可以把别人叫村战,别人也可以叫我们人海战,所以站在一个客观角度分析,不管是不是也无损我国伟大,人数多也没什么可以自豪的。
孟子说过“师行而粮食,饥者弗食”。军队出行就有大批粮食消耗掉。明清小说里也反应出行成本之高,出一趟远门的花费赶上买个老婆了。出行难花费贵必须有个清楚认识。

楼主 文革被说是地主  发布于 2017-09-19 19:43:00 +0800 CST  
古代吃什么?
西周在粮食作物中黍稷占主要地位。黍是粘性黄米,稷是不粘的黄米。
春秋以菽粟为主,菽是大豆,粟是未去皮的小米。
秦汉则是粟麦,之后就是转向稻麦阶段。
但不管如何米品种不同但密度体型重量相差不大。粟加工成粗米加工率大约60%,稻低点,麦、菽较高约65%。

楼主 文革被说是地主  发布于 2017-09-19 19:43:00 +0800 CST  
古代度量衡
汉:1石=120斤=29760g
1斛=100升=20000毫升
隋:大:1石=120斤=79320g
1斛=100升=60000毫升
小:1石=120斤=26400g
1斛=100升=20000毫升
宋:1石 = 120斤=75960g
1石=10斗=100升=67000毫升
元:1石=120斤=75960g
1石=10斗=100升=95000毫升
明、清:1石=120斤=70800g
1石=10斗=100升=100000毫升(详见中国历代衡制演)
一般来说1升米 =1.5斤=0.75千克,这也是古代百姓一天吃的量。
古代一石头即是容量也是重量,到了元开始统一关联起来,一石米(容量)的质量=一石,一石质量的米的容积=一石。

楼主 文革被说是地主  发布于 2017-09-19 19:44:00 +0800 CST  
一般军队出行,从敌方获取军粮是最要紧的急务。运粮不仅费用多,而且难以载粮远行。我曾经计算过,每人背米六斗,士兵自己携带五日干粮,每人供一个士兵,一行可达十八天;六斗米,每人一天吃两升,两个人吃,正好十八天吃完;如果以往返计算,只可吃九天的行程。两个人供一个士兵食粮,一行可以达二十六天;(一石二斗米,三人每天吃六升,八天的话一个背夫所负的粮食已经吃完,给他六天的粮食遣回,后十八天,二个人每天吃四升或干粮)。如果以往返计,只可有十三天的路程。(前八天每天吃六升,后五天加回程,每天吃四升加干粮)三个人供一个士兵,一行可供三十一天,一石八斗米,前六天半四个人每天吃八升,派返一个背夫,给他四天口粮;十七天三人每天吃六升,又送加一个民夫,给他九天口粮;后十八天,二个人每天吃四升加干粮。计算往返的话只可前行十六天的里程,(前六天半,每天吃八升,中间七天每天吃六升,后十一天加回程每天吃四升加干粮)。三个人供一个士卒吃用,已为最大极限。如果兴兵十万人,管护辎重的有三分之一,能够战斗的士兵只有七万人,而运粮的民夫要用三十万人,此外很难再增人了。(放回运夫要有兵卒护援,由于路途中死亡疾病,人数会不断减少,而那些省下来的粮食,以备护援兵卒吃用。运粮的制度,每人平均以六斗计算,这是个总计方法。其中队长不背东西,打柴汲水的人背负减半,多出斤重部分平摊给众民夫,更有死亡疾病不能背米的,他们应负的重量,又平均分摊,那么每个人所负的重量,常常不止六斗的重量。因此军中不容许多余的饭口,一个多余的人吃饭,就要两三个人供应他,还有可能供不够。如果以牲畜运粮,骆驼可以负三石,马、骡一石五斗,驴一石,相比于以人运粮,虽然负多费少,但如果不按时喂草,牲畜多会死亡,一个牲口死掉,它驮负的粮食也得扔掉,相比用人背扛,有利有弊,利害均半。
出自•《梦溪笔谈》---原句我就不贴了,可以查到
宋1升=670毫升,一人一天吃2(宋)升=1340毫升=2.01斤=1.005kg(约等于0.75kg),后勤一人负重6(宋)斗=60(宋)升=30.15kg。
算往返的话一个后勤供一个士兵食粮能走9天,两个人供一个士兵能走13天,三个人供一个士兵能走16天。沈括认为三个人供一个士卒吃用,已为最大极限,兴兵十万,战斗士兵只有七万,运粮的民夫要用三十万人。

马、骡负一(宋)石五(宋)斗=75.375kg约等于75个人一天口粮,7.5万人就需要1000匹马(骡),每增一天增1000匹。

楼主 文革被说是地主  发布于 2017-09-19 19:44:00 +0800 CST  
车辆
其南方独轮推车,则一人之力是视。容载两石,遇坎即止,最远者止达百里而已。其余难以枚述。但生于南方者不见大车,老于北方者不见巨舰,故粗载之。出自《天工开物》
独轮推车载2石约等于200个人一天的消耗量,但用车运遇到坑坑洼洼就难运,也难翻山走捷径。

凡四轮大车量可载五十石,骡马多者,或十二挂,或十挂,少亦八挂。执鞭掌御者居箱之中,立足高处。---天工开物
四轮大车载重五十石约等于5000人一天消耗量,如果是50万人则一天就需要100辆,而且每增加1天就得增100辆。四轮马车可以成倍提高运粮量重要百万大军的条件,但讲究地形,而我国古代四轮大车少缺少没有真正解决转向装置问题,十几匹拉这有点扯,这是在不计算马的草粮。

楼主 文革被说是地主  发布于 2017-09-19 19:44:00 +0800 CST  



秦西有巴蜀,方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距繡关;繡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秦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

郢现在江陵县附近,1350公里/10天,船在顺流时速度每天135公里,能载50人=3000kg=3吨,3个月50人的粮约=4吨多,如果要出动40万人,如果用船运,每艘50人,就需要8000艘船,8000艘不太可能,4000艘也不太可能,而船逆流则比较难走了。

此其初制,载米可近二千石(交兑每只止足五百石)。后运军造者私增身长二丈,首尾阔二尺余,其量可受三千石。而运河闸口原阔一丈二尺,差可渡过。凡今官坐船,其制尽同,第窗户之间宽其出径,加以精工彩饰而已。---天工开物
大船载三千石约等于30万人一天的消耗量,走几天就需要几艘这种大船。因为水运可能发生意外,如漕运“异时淮中,岁失(漕船)百七十艘。”

楼主 文革被说是地主  发布于 2017-09-19 19:45:00 +0800 CST  

楼主:文革被说是地主

字数:2383

发表时间:2017-09-20 03:4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8-13 23:33:54 +0800 CST

评论数:697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