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知识大拷问(进来挑战吧)

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肉类储存应急救济
B 减少农业紧贴开支
C 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 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2:21:00 +0800 CST  
撤了。。。今天的目标是:汉纪59— — 魏纪4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2:24:00 +0800 CST  
请问曹操什么时候封魏公?什么时候封魏王?@血殇不够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3:09:00 +0800 CST  
请问下列人物:“郑度,吴质,邓秀,杨洪,张卫,简雍,杨脩,杨训,公孙阳”哪个不属于汉末三国?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3:43:00 +0800 CST  
翻了几页就发现那么一大堆不认识的人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5:08:00 +0800 CST  
古今未解之谜:为什么人人都想当皇帝?为个皇位斗得你死我活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5:36:00 +0800 CST  
请问此图代表了哪件历史事件?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5:50:00 +0800 CST  
请问此图代表了哪件历史事件?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5:54:00 +0800 CST  
请问,此图构筑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为了?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6:02:00 +0800 CST  
根据此图指出古代战争地理的四角四边?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6:18:00 +0800 CST  
以前不晓得谁让我科普下 宋朝的禁军三衙,我这里科普一下啊→_→,不过我写东西没条理,将就着看吧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7:20:00 +0800 CST  
首先,讲一下“禁军三衙”这个名词的意思。禁军三衙:宋代分掌全国禁军的三个最高统御机构的合称。即:殿前都指挥司(简称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司(简称侍卫马军司)、侍卫亲军布军都指挥司(简称侍卫布军司)。三衙各设都指挥使司,副都指挥使,都虞候,三衙的统兵长官分别称作:殿帅,马帅,歩帅。三衙鼎立,京师之兵权,总于三衙之三帅。但只有握兵之权,发兵之权在枢密院。所以,三衙与枢密院相互节制,使得最高的统御权在皇帝的手上。南宋的时候,三衙的意思就变了,仅仅是驻守临安的三支大军。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7:40:00 +0800 CST  
我忽然有个疑问三衙到底是:殿前司,侍卫歩军司,侍卫马军司。还是:侍卫司,殿前歩军司,殿前马军司?倒底是 殿前司一分为二,还是侍卫司一分为二了?为什么网上的资料跟书上写的不一样。。。我又混乱了啊下面这个是网上说的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7:49:00 +0800 CST  
快来帮我解答疑问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8:14:00 +0800 CST  
一、侍卫亲军司的建立。

侍卫亲军司的建立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安史之乱之后,皇权逐渐失去对封建国家支柱之一的军事控制权,最终导致封建统一国家的动荡分裂。唐德宗泾原之变时,“扈驾者四百余骑,兵甲散在郡国,军额存而可举者,除河朔三镇外,,太原青杜各十万人,邠宁宣武各六万人,潞徐荆扬各五万人,襄宣寿镇海各二万余人,观察团练据要害之地者亦不下万人”,“大历中,两河平定,事多姑息。李正己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曹、濮、徐、兗、郓十五州之地,养兵十万;李宝臣有恆、易、深、赵、沧、冀、定七州之地,有兵五万;田承嗣有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之地,有兵五万;梁崇义有襄、邓、均、房、复、郢六州之地,其众二万”,武夫当过,横行无忌,地方军事势力恶性膨胀,“兵权所在,则随以兴;兵权所去,则随以亡”, 骄兵悍将们甚至“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军阀安重荣曾叫嚣“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耳!”。为应付这种唐中后期以来外重内轻的恶局,五代以来的统治者们通过在中央建立强大禁军的方式重新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去权威。
五代禁军的建立始于朱温所控制的宣武等四镇兵组成的亲军即牙兵,随着侍卫亲军随朱温的征战,其逐渐成为朱梁压制地方割据军事势力的力量。大顺元年(890)朱温“四月,率亲军讨之……领亲军屯于单父……八月,帝领亲军伐郓……二月,帝领亲军屯于单父”5,四处征战以致“今天下之势,归梁者十七八,强如赵、魏、中山,莫不听命。是自河以北,无为梁患者”,光化三年(900)朱温派遣大将葛从周帅兖、郓、滑、魏博四镇强兵击幽州刘仁恭;天复三年(903年),朱温将兵二十万出征。与此同时的河东李克用父子的兵力仅仅是数万之众,不得不“下意为书币聘梁以求和”,逐渐建立起以汴梁为核心,凌驾于各地藩镇的军事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三衙两司之一的侍卫马步军的名称开始出现,即“梁太祖始置侍卫马步军” 。大顺元年(890),张归厚被朱温任命统帅亲军,“大顺元年,奏加检校兵部尚书,又命统亲军”,梁太祖迎昭宗于岐下时,曾任命刘捍为亲军指挥,“太祖迎昭宗于岐下,以捍为亲军指挥……太祖受禅,授左龙虎统军兼元从亲军马步都虞候” 。后唐时,石敬瑭曾任侍卫马步军指挥使,“以保义节度使石敬瑭为宣武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军指挥使” ,后康义诚曾任此职,其下有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安彦威,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从宾,但后来康义诚升迁为判六军诸卫事,才成为皇帝亲军的最高统帅,“十一月,戊午以康义诚为河阳节度使,兼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因为判六军诸卫事是沿袭唐朝旧制,此时的侍卫马步军因其统帅总掌皇帝亲军使得侍卫马步军实际上成为皇帝亲军的统称。后晋时,不再沿袭唐旧制,侍卫马步军正式成为皇帝亲军的总称,后晋开国时,以杨光远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刘知远为侍卫马步军都虞候,“军城都巡检使刘知远为侍卫马军”
二、殿前司的建立。
五代以来的专制中央的集权主要依靠其逐渐培植其的中央军事力量即侍卫亲军的的建立。但随着侍卫亲军的强大,在确立内重外轻的有利局面的同时,逐渐成为威胁专制皇权的主要力量。唐末以来中央朝廷与地方军事割据之间的矛盾逐渐被中央朝廷里专制皇权与军事势力之间的矛盾所取代。
后梁朱友贞称帝后,“群情不附。会赵岩至东京,从帝私宴,因言及社稷事。帝以诚款谋之,岩曰:‘此事易如反掌,成败在招讨杨令公之手,但得一言谕禁军,其事立办。’”果然在获得禁军统帅杨师厚的支持后成功取得皇位。后唐庄宗在取得政权后,又因为禁军的叛乱迅速败亡,宋初君臣曾对此事进行评价,宋太宗时,“上问庄宗以英武定中原,享国不久,何也。对曰:庄宗好田猎,惟务姑息,将士每乘舆次近郊,禁兵卫卒必控马首告曰:儿郎辈寒冷,望与振救,庄宗即随所欲以给之……今我抚养士卒,固不惜爵赏,但犯吾法,无所贷耳。”由此可见禁军因统治者的娇纵日益蛮横,成为专制皇权的主要威胁,为以后各代统治者忌惮。后唐李嗣源因功进位太尉,成为禁军统帅,移驻汴州,掌握禁军四十三年,与禁军紧密结合,成为皇权的重要威胁,“郭崇韬以嗣源功高位重,亦忌之,私谓人曰:‘总管令公非久为人下者,皇家子弟皆不及也。’密劝帝招之宿卫,罢其兵权,又劝帝除之”,庄宗虽未采纳,但在同光三年趁其到洛阳朝见时,将其留在京城,并密令诸军马步都虞候朱守殷监视他。后李嗣源讨伐赵再礼,“乱兵对曰:‘昨贝州戍兵,主上不垂厚宥;又闻鄴城平定之后,欲尽坑全军。某等初无叛志,直畏死耳。已共诸军商量,与城中合势,击退诸道之师,欲主上帝河南,请令公帝河北。’帝泣而拒之,乱兵呼曰:‘令公欲何之?不帝河北,则为他人所有。苟不见几,事当不测!’抽戈露刃,环帝左右。安重诲、霍彦威蹑帝足,请诡随之,因为乱兵迫入邺城”,最终李嗣源在禁军的胁迫下登上皇位。后唐末帝的李从珂也是获得禁军的拥护登上帝位,“时羽林都指挥使杨思权谓众曰:‘大相公,吾主也。’遂引军自西门入严卫都指挥使尹晖亦引军自东门入,外军悉溃”在挥军东下陕州时,前军捧圣军呼城上人曰“禁军十万,已奉新帝,尔辈数人奚为!”是城中禁军争相出迎。最终禁军统帅侍卫马步军指挥使康义诚也随之请降。李从珂取得帝位的过程正是禁军力量转移的过程,即先得禁军归顺,得免凤翔城破,继而帅禁军东下,又得禁军归顺,兵临城下,又得禁军统帅康义诚投降。由此可见禁军在拥护皇权的同时又反噬皇权。后周太祖郭威更是以禁军统帅的身份获得帝位。乾祐三年,汉隐帝先杀史弘肇、王章,杨豳三人及其族,后又密令杀郭威,郭威先得澶州驻屯禁军的支持南下开封,同样兵临城下时获得禁军将士的拥戴,最终在北征契丹时在澶州为禁军将士拥戴,黄袍加身,登上帝位。后来宋初的陈桥兵变,也是禁军统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获得禁军将士拥戴登上皇位。“开宝四年,祀南郊,礼毕行赏,上以御马直扈从郊祀,特命增给钱人五千,而川班内殿直不得如例。乃相率击登闻鼓,上诉陈乞”
在中央禁军即侍卫亲军权势愈来愈大,渐成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威胁专制皇权。统治者不得不分侍卫亲军的权势,在中央使其相互制衡。殿前司的建立正式在这种情况下正逐步得到确立。“殿前司起于周世宗,是世太祖为殿前都虞候,初诏天下选募壮士送京师,命太祖择其武艺精高者为殿前诸班,而置都点检,位都指挥使之上。”3周广顺二年(952),周太祖外甥任殿前都指挥使,“改大内都点检、权侍卫马步军都军头,领恩州团练使,迁殿前都指挥使”。 德元年(954),周太祖临终时,“以殿前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李重进为遂州武信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典军如故;以龙捷左厢都指挥使、睦州防御使樊爱能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洋州武定军节度使,加检校太保;以虎捷左厢都指挥使、果州防御使何徽为侍卫步军指挥使、利州昭武军节度使。”殿前司在统治者的扶持下最终成为中央禁军的最高机构的两司之一,“宋太祖皇帝建隆元年(960年)诏殿前侍卫二司各阅所掌兵,练其骁勇升为上军,老弱怯懦置剩园”。由此可知,殿前司的建立在周世宗时,正式成立,并被宋朝沿用。

三、三衙的建立。
三衙即侍卫司、殿前马军司和殿前步军司三个机构,侍卫司前文已知,殿前马军司和殿前步军司是殿前司一分为二形成。显德元年(954)二月就命令地方召募包括所谓“群盗”在内的山林亡命之徒,送到开封以充实禁军,称为“强人”。同年三月和北汉作战,侍卫亲军的马军和步军两个都指挥使不战而逃,使世宗感到有整顿军队的必要。十月,举行大阅,挑选武艺超群的充任殿前侍卫,是为殿前军。设置殿前都、副点检,位在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之上。后来因宋太祖因殿前都点检登上皇位。当此时,从五代至宋真宗的皇帝亲军再也不设统一的统帅,即殿前都点检、副都点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和都虞候五个最高军职从未授予他人,长期空缺,太祖遂罢去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都指挥使王审琦、侍卫亲军都虞候张令铎、侍卫步军都指挥使罗彦瑰的职务,让他们出任各镇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石守信也出任节度使,虽未罢职,但也不掌兵权了,“殿前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慕容延钊罢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罢为成德节度使。自是,殿前都点检遂不复除授……于是召守信等饮,酣酒,屏左右谓曰‘我非尔曹之力,不得至此,念尔曹之德,无有穷尽,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节度使之乐,吾终夕未尝敢安枕卧也。’……殿前副都点检自是亦不复除授云”。宋太祖校阅禁军时曾“诏殿前、侍卫两司将校不得冗占直兵”,但实际上互不统属、互相牵制。“殿前司与侍卫司、马军步军为三衙……两司三衙,合十二员,分天下兵而领之”。4当此时,皇帝亲军实际上为殿前都指挥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共掌,皇帝亲军实际上被分为三部分,胡三省于此曾注曰“殿前都指挥总殿前诸班,马军都指挥使总侍卫司马军,步军都指挥使总侍卫司步军,宋朝三衙之职昉于此”
经过上述措施的实施,中央禁军的力量一分为三,并且官卑人轻。三衙的实际长官由品秩较低的九员三衙长官担任,其中殿前都指挥使为从二品,副都指挥使为正四品,而侍卫马、步两司的都指挥使和副都指挥使仅为正五品,三衙的都虞候仅为从五品。如三衙中殿前司都指挥使韩重赟资历低浅,惯于奉命行事;殿前都虞候张琼资浅且“性暴无机”;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光义即刘延让更是个平庸之辈;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则是个贪财之辈;权知侍卫步军司事王继勋恃恩骄恣,太祖罢其职,命舅氏杜审琼替之,“保宁留后,虎捷左右厢都虞候权知侍卫步军司事王继勋恃宠骄恣,为部曲所讼,付中书鞫实。六月乙亥,夺其军职,命左金吾卫大将军杜审琼代之。以继勋为彰囯留后。”
四、余论
自始至终,三衙体制自五代初后梁侍卫亲军的出现至宋初三衙一直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它的演化一方面削弱了中央军统兵官的权利,降低他们的品位;另一方面又将三衙的同兵权扩大到全国,以使藩镇之兵和三衙之兵统统成为天子之兵。随着三衙统兵范围的扩大,事实上使得三衙之兵即皇帝亲军成为北宋的正规军。对宋代的国防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8:32:00 +0800 CST  
请问九锡是指哪几样东西?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9:42:00 +0800 CST  
请问,谁向曹操陈述了“绍有十败,公有十胜”?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19:52:00 +0800 CST  
军机处起草的谕旨,通过两种途径下达,一种是明发?另外一种是?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20:01:00 +0800 CST  
请问,唐朝以后封建国家监察机关台,谏并列的局面在什么时候结束?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20:15:00 +0800 CST  
请问,八旗中的上三旗是指哪三旗?

楼主 孔明光义  发布于 2016-05-25 20:28:00 +0800 CST  

楼主:孔明光义

字数:49502

发表时间:2016-05-17 19:2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0-23 11:14:01 +0800 CST

评论数:4064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