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次不太监的历史,幽默,沉重,清新,2B

窦婴当了丞相之后,就开始着力于儒家治国之道的推广。
其实这个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治理一个国家不能真的就像前几任皇帝一样,交给地方和老百姓自己,中国是个喜欢瞎折腾的民族,没有准绳,没有规矩那就什么事都干的出来,原因很简单,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没有信仰的人,很可怕,他们不怕因果报应,没有很崇高的普世价值,因为中国历来就是一个等级观念很强的民族,这个原因,分析的话,很复杂,这样说吧,就是中国人是穷怕了,不管是当官的,还是经商的,还是种地的,大家没有安全感,没有生活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家庭的安全感,所以中国人公德心向来就不怎样。
到了汉武帝的时候,汉朝成立以来没有重视的问题,都开始出现了,具体说就是没有人才为国家服务,大方向说,是国家没有一个系统的思想来指明国家的走向。
这个问题不是说汉朝没有解决,这是中国从春秋时期开始就落下的病根。
那时西周初周公创立的那一套礼乐制度崩坏,大家都没了约束了,不用君君臣臣,今天你称霸,明天我独立的,所以中国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百家争鸣的实质是知识分子们对中国未来走向的一个讨论,意思就是,谁来救中国。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3 22:59:00 +0800 CST  
秦朝建立了,大家别争了,谁都不能救中国,法律可以,谁说了也不算,法律说了算。没过几年,秦朝没了,楚汉争霸,汉朝建立,统治者依旧不知道谁能救中国,因为法家救中国从秦朝的灭亡开始,就已经宣告失败。所以大家都不干事了,混日子,让老百姓怎么舒服怎么干吧。所以学者给汉武帝之前的汉朝统治思想安了一个很好的治国思想,黄老之学,垂拱而治,就是不管理民生的意思,放养。这么干不行啊,国家需要人才,国家的人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多,要想刘家的江山不倒,就需要用一种思想对百姓进行激励,或者说进行指导,让国民指导,我们要干什么。
黄老之学讲究的是“无为而治”,是一种“出仕”的思想,而儒家特别提出的是一种“入仕”的思想。就是作为一个人,要指导上进,当大官,发大财。
这正是汉朝需要的一种上进积极的风气。
所以汉武帝在一定的意义上,是救了中国两千年,人民要不要上进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你的生活质量是不是会因为这种思想进行改变。
思想教育其实是一门很重要的课,但是现在我们基本不怎么重视。毛概马哲等等大学基本都逃了,这种是现象不好,思想教育很重要。但是,就目前阶段这种质量的课堂,逃了也是好事。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3 22:59:00 +0800 CST  
而窦婴和田蚡这两个人基本上都是儒学的推崇者。
他们一上台,就提拔了一批儒学大师。
赵绾(又一绾)当了御史大夫(高官),王臧担任郎中令等等。
这些人就干一件事,推广儒学的济世之学。这就和老一辈的思想有了冲突,窦太后(现在是太皇太后)就不高兴了。
代沟的实质是,思想的不同,你和你爸爸的代沟的实质就是六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思想斗争。
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前的139年,赵绾教了汉武帝一句话,这句话很好玩,就是“你别把所有的话告诉太后啊。”
窦太后不高兴了,把建元元年提拔起来的那一批都免了,赵绾,王臧,窦婴就当了不到一年的丞相,也被免了,还有田蚡。
窦婴虽然是去职,但是还留薪,窦婴是侯爵啊,魏其侯嘛!
窦婴的倒霉之路就这么开始了。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3 23:00:00 +0800 CST  
每天继续,今天先到这里。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3 23:00:00 +0800 CST  
按照惯例,自顶一发。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3 23:00:00 +0800 CST  
求支持啊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15:41:00 +0800 CST  
这次遭殃的不光是窦婴,还有汉武帝,小刘彻,刚刚当上皇帝,就被自己的奶奶训了一顿,“你小子这是当了皇帝,反天了,是不是翅膀硬了”。十六七岁的孩子正在叛逆期,你打他一下他敢半夜在你家里放炮仗。这也就为日后,庄青翟等人被废埋下了祸根。刘彻也是会记仇的。所以刘彻表面上装的很萌很天真,实际上心理早已开始琢磨怎么对付自己的奶奶。
窦婴这批人下野之后,接任的是汉武帝朝的第三任丞相许昌,御史大夫庄青翟。
到了建元六年的时候,也就是公元前135年,叱咤三朝的窦漪房去世了。
这是老太后啊,老太后死了当然要葬的风风光光的,结果在打发窦漪房的时候,出事了,庄青翟和许昌也不知道没买够炮也不知道是鼓乐队不专业什么的原因。反正汉武帝是咬上被窦太后弄上台的这些人了。
刘彻说,窦太后是国家栋梁,死了是国家的不行,咱应该厚葬,你看你们弄得这什么玩意。于是罢免了一大批窦太后提拔起来的人,当然也包括许昌和庄青翟这种大官。
最后这些大臣才看明白,原来这小子不是因为他奶奶打发的不光彩生气,而是就是要整下去这些人。这祖孙俩的关系很明显没有那么好。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3:00 +0800 CST  
皇帝要整个把人,啥理由都有,成年皇帝当然有点水准,刘彻刚刚成年,说你抢他沙包罢免了你你也不能说啥。
于是这一批全下野了。
然后就是汉武帝朝的第四位丞相,田蚡上任。
哎?不对呀,窦婴呢,这哥俩不是一起被封一起被贬的吗?现在田蚡上来了,窦婴干嘛去了。
田蚡能上来很正常,王娡是田蚡同母异父的弟弟啊,是汉武帝的舅舅,王娡这个时候说话刘彻还是要听的。所以田蚡复起了,但是窦婴的靠山死了,窦太后去找汉文帝去了。
所以窦婴就这么在家里呆着了。
公元前135年,建元六年,田蚡上任丞相,韩安国上任御史大夫。在汉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就是传说中的“三公”,很厉害的。到了东汉才变成了司徒,司马,司空,换汤不换药。
田蚡当了丞相,窦婴的好日子到头了。中国人有这么个很好的心理,仇富仇上,你在我的上头,行,我给你做牛做马,那你别让爷发达了,爷发达了第一个掀你家的屋顶。很有意思,虽然叛逆味道十足,但是算是一种比较进取的心理,值得鼓励。
但是田蚡吧,貌似有点过分了,其实窦婴待人还是很好的。
把窦婴拉下水的人叫做灌夫。
说说这个灌夫,灌夫本来是姓张的,他的父亲是张孟,因为灌婴有恩于张家,他们也比较崇拜灌婴,所以就改了姓,叫灌夫。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3:00 +0800 CST  
灌夫的发迹是在吴楚七国之乱,这场乱世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不少人因为这个起家。
灌夫作战很勇敢,带了自己的家奴和侍卫不到一百人就去劫吴楚大营了,很有甘宁的脾气。结果最后只回去了两个人,一个是灌夫,一个是他的家丁。
窦婴一看,这家伙都负伤回来了,赶紧治,灌夫这才保了一条命。正在这个时候,灌夫的赌气呢死了,但是灌夫没有回去安葬父亲,而是继续作战,为国家卖命。窦婴这个人,比较欣赏讲义气,有豪气的人,所以比较喜欢灌夫这个人,被灌夫感动于是就提拔了灌夫。
汉景帝的时候任命灌夫做了代国的丞相,也不错了。等汉武帝当了皇帝,也就是公元前的141年,汉武帝让他去镇守淮阳,淮阳的战略位置重要啊。到了公元前的140年,也就是建元的元年,汉武帝让他回到京城做了太仆,就是专门管理皇帝车马的官,用现在的话说是领导司机,这可了不得。现在人们给领导送礼,大多都是通过领导的司机开门路的。是个肥差!
灌夫这个人比较喜欢喝酒,这是前提。中国有句话,喝酒误事。
灌夫用现代的话说,酒品不好,喝酒喜欢闹事,反正我是醉人,很任性,很孩子气的人。
公元前的139年,灌夫在长乐宫和窦甫喝酒。长乐宫只住过刘邦和刘盈,后来的文帝景帝的都在未央宫,汉朝的三宫是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灌夫和窦甫喝酒的时候,可能是窦甫吹什么牛皮了,反正他姐姐是窦太后,吹个牛皮也不是事,都喜欢这个,中国人爱面子嘛。灌夫是个实在人,估计揭了窦甫的短,两个人吵了起来,吵也吵不赢,那就打吧。男人嘛!结果是窦甫岁数也不小了,也不像灌夫曾经去劫过叛军大营那么猛,窦甫被灌夫打掉两颗门牙。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4:00 +0800 CST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官灌夫这个人,是真的什么人都不怕,尽管窦家势力很大也不怕。
这事闹出来之后,汉武帝怕窦家人整他,就赶紧把他打发到燕国做宰相去了。
结果没过几年,灌夫又闹事了,这些得了,别当官了。
我来还原一下官灌夫这个人,粗人,也不是普通武将那种粗,而是特别粗的人,就是乡村小混混那种,看你不顺眼揍你,你敢说他他晚上敢在你家烟囱防火的那种。历史记载,灌夫的家在老家颍阴一代那是恶霸,把当地的百姓恶心的很厉害。当地人有一个民谣:“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你就知道,灌家在当地是多令人痛恨。
窦婴下野之后,之前所有的门客都跑了,以前大家是朋友,现在你养活不了我们,所以我们要找新的靠山,很恶心的事情。
这个时候,灌夫正好不做官了,就在京城边住了下来。
灌夫有钱啊,窦婴有一天这么在街上溜达,看到有这么一家,家里很多人在吃饭,觉得这家人不错,窦婴平时就喜欢交朋友,于是走了进去,一打听这是灌夫的家。大家都是汉朝的官员都是名声响当当的,窦婴也希望结交一个豪爽的朋友。
于是哥俩就坐下来喝酒,酣畅琳琳,灌夫喜欢窦婴的仗义,窦婴喜欢灌夫的豪爽。两个人顿时惺惺相惜,都是被贬的大臣,都是江湖中人,不是相见太难,只是相见恨晚。
自从那以后,两个人就成了好朋友,窦婴岁数大点,是哥。
这哥俩从这之后,就开始牵着手,一直走到阎王殿门口。
怎么回事呢?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4:00 +0800 CST  
灌夫的母亲死了,灌夫还戴着孝,服丧期间不能喝酒,这是礼。灌夫去田蚡家溜达,看看去。田蚡已经是宰相了,也喜欢玩,他知道灌夫喜欢喝酒,就逗灌夫玩说,咱要不喝酒去,去窦婴家。
本来田蚡是逗他玩的,你不是爱喝酒吗,现在你穿着孝服,我看看你去还是不去。灌夫豪爽啊,哎,这个好,咱去,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晚上吧。
田蚡顿时蒙了,我这逗你玩的,你还当真了。田蚡说不行,我晚上有事,咱改日吧。
灌夫管你那个,立刻说道,那你先办事,明天中午,说定了啊。
然后就离开了相府。可能田蚡也没当回事,笑笑过去了。
结果灌夫晚上跑到窦婴家,说哥哥,明天丞相来你家喝酒,他说的。
窦婴一想,呀,丞相要来我家喝酒,那我得收拾收拾家,大半夜的在那收拾家,收拾到了早晨,一桌子好饭菜都弄上了,可能把压箱底的公元前四百年的牛栏山二锅头都拿了出来。但是吧,窦婴从早上八点等,靠在门框上等丞相到,就这么巴巴等到了中午,砸吧着嘴,可能都睡着好几次了。
于是窦婴就问灌夫,咱是不是被丞相放了鸽子了。
灌夫说,我这服丧都来了,他不能不来呀,我去看看。
这就是灌夫的思维,我母亲死了,我服丧都能来,你这啥事也没有,就来不了,不正常啊。很正常,因为这仅仅是你灌夫的思维,在田蚡的眼里,我是丞相,我失约你也不能怎样。
灌夫去找田蚡,结果田蚡还睡着角没起床呢。
这家伙把灌夫气的,嗨,我这暴脾气。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4:00 +0800 CST  
但灌夫没发作,就问田蚡,你不是说要去窦婴家喝酒么,现在都不起床。
田蚡一拍脑门子说,哎哟,我把这事给忘了,昨天给喝蒙圈了,那现在去吧。
田蚡这才去,但是路上还慢腾腾的,一会儿说,这天气不错啊,看看天,一会儿又,今天的姑娘不错啊,看看姑娘吧。
灌夫更气的厉害了,你这不坑人么,窦婴等的胡须都卷了,你还磨蹭。
这是灌夫的第二把火没烧着。
接着进了窦婴家。
都到了,那就喝吧。咕咚咕咚,反正那个年代的酒度数也不是很高,喝完一会儿就能排了,喝酒跟喝尿似的。
灌夫也算是促进了窦婴和丞相的关系,酒席上很高兴,还跳了一支舞,胸背舞飘飘,胡子蘸酒飞,大牙露在外,你说美不美。灌夫跳完之后,邀请田蚡,先生,一个人吗?要不一起来一支。田蚡说,不不,我不跳。
这次是明的拒绝了,灌夫决定,不再惯着田蚡。于是武帝朝的第一桩宫廷外戚血案,就此拉开帷幕。
窦家和王娡田蚡这是汉武帝初年的两个大外戚集团。
这两个集团的斗争的交叉点是灌夫。
灌夫反正也喝酒了,酒壮怂人胆。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5:00 +0800 CST  
灌夫就开始骂了,你说来魏其(ji,一声)侯家喝酒,我答应你了,你迟到了半天,我他妈就叫你去了,你在睡觉,你起床后还慢腾腾的走,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当了丞相就牛逼哄哄了,现在我邀请你和你喝酒你不懂得站起来,你妈臧儿是不是没教过你,你是不是欠教育。
大家别觉得我这是在瞎扯,灌夫这种人骂人绝对不像史书上骂的那么好听“今丞相违约失期,令我等心有不悦”等等这些话不可能,这是撒娇,不是骂人。
所以大家理解历史就是理解人,他们不是神仙,没那么高达上,骂人还跟做毕业论文似的。
田蚡是气得够呛,灌夫也生气。最后窦婴把灌夫拉走,对田蚡道歉。你看,这个丞相,实在是让您受惊了,灌夫这个人脾气不好,说话不中听,您别介意,就当耳旁风。
田蚡也说没事,这都小事,然后继续喝,一直喝到天黑。
其实这里我们看出来了,窦婴是在有意巴结田蚡,而田蚡也没有我们想想的那么不通情理,他可能也觉得自己做法欠妥。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但是战争才刚刚开始。
元光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31年,战争升级矛盾激化。
这事是因为田蚡和窦婴要城南的一块地。窦婴琢磨我都连官也没了,你还和我要地,我在京城怎么混啊。窦婴不愿意,可能说了几句。灌夫知道这事又开始大骂,娘的这不是仗着自己当了几天丞相欺负人么,你让田蚡他自己来,我保证不打死他。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5:00 +0800 CST  
窦婴听了很生气,就要整这哥俩。
原因是灌夫家在颍阴是豪强。田蚡也是,之前不见你打豪强,现在你积极做好事了。其实政治斗争就是这样,换个说法整人。
这时灌夫站了出来,跟田蚡说,别忘了,我手里握着你的把柄。当年你和淮南王......
田蚡说,行了,这事咱们别提了,我不整你了。
二人妥协了,但是这种妥协不像英国君主立宪那样,能妥协三百多年,这个妥协是因为二者谁都还弄不过谁,等一旦这种平衡打破,立刻就会有人输掉整个战争。
这个让二者之间势力失衡的事件,是因为一个“使酒骂座”的婚宴。
公元前131年的夏天,也就是元光四年,田蚡举行婚礼,几婚不知道。
田蚡很高兴,请了很多人,面子上也请了窦婴和灌夫。
灌夫就是不去,窦婴说得了,毕竟不能这么僵持下去,能和解最好,不能和解再斗,再说咱去还能喝顿酒。
就这个酒席,出事了。
窦婴也不是不知道,灌夫一喝酒就闹事,你去还带他干嘛!原因很简单,义气!
所以我们应该理解那一代人的情怀,义气,两个字,多久没听过了。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5:00 +0800 CST  
然后小哥俩就乐呵呵得去参加婚礼了。
大家到了都给点礼钱,然后喝酒了。
首先是田蚡致辞,大家吃好喝好,喝好吃好,不够再要。大家都举杯站起来,“避席”敬酒。
但是等到窦婴起来讲话和人们喝酒的时候,却没有几个人避席了。
避席的意思就相当于现在你和朋友喝酒,大家站起来表示尊敬。关系好的就随便了,趴在地上喝也无所谓。
灌夫就已经很生气了,为窦婴鸣不平。
不一会儿大家酒劲都上来了。
灌夫就起来去敬酒,先是和田蚡去喝酒,田蚡说我喝不了满杯了,灌夫说,别这样,感情深一口闷,宁可喝成胃穿孔,别让感情裂道缝,田蚡不喝。这种事自古以来都得罪人,我相信在酒场上有这种经历的都知道。于是灌夫不高兴地去和自己的本家后辈叫灌贤的敬酒去了。
这个时候灌贤可能没注意到他过来敬酒,正在和程不识两个人说话,咬着耳朵低声细语,你侬我侬的。灌夫看不下去了,一直以来窝的火爆发了。
他指着灌贤骂道,“你说你,平时把程不识说的一钱不值,现在我作为长辈和你喝酒来了,你他娘的连个屁股都不动,在那和程不识装娘们说话。”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5:00 +0800 CST  
这句话听到了田蚡的耳朵里,田蚡立刻说道,“灌夫呀,你这话不能这么说,程将军和李将军守卫东西两宫,你现在这么骂程将军,就不给你尊敬的李将军留点面子吗?”
这话说的相当狠,也相当流氓。其实灌夫骂人只是为了出气,搅一搅田蚡的婚礼。但是田蚡很流氓得将骂灌贤的话升级到了程不识身上,再升级到李广,进而升级到了太后和皇帝的东西宫上。
灌夫的被动就是从这句话开始,因为他不会说话,被田蚡牵着鼻子走了,就说我不怕死,还能顾得上什么将军吗?
灌夫这话完全是顺着人家的说了,其实他完全可以说,我没有说二位劳苦功高将军的意思,我就是看不惯你这奸恶小人。这都算一句话,但千万不能扯进来李广和程不识。因为这是在树立新的敌人,更何况李广是灌夫的偶像。
所以灌夫是个粗人。
田蚡说,算了,抓起来吧。
当场抓了,只有一个人在位灌夫求情,这个人叫籍福,是田蚡的手下。籍福之前在田蚡和窦婴要地的时候,就曾经把灌夫骂田蚡的这段话给美化了一下又讲给田蚡的,所以籍福这个人虽然身份不高,还是有些正义感的。籍福按着灌夫的脖子,别他妈瞎说,喝点酒就不懂人事了是不,然后各种道歉,其实籍福是田蚡的人。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6:00 +0800 CST  
但是他这么做就是为了保全灌夫。
但田蚡和灌夫的矛盾是不会因为籍福这么个下人的说情而化解的。
好不容易田蚡抓住了这个机会,一定要将灌夫抓起来。灌夫一出事,灌家的人就都躲了起来。
灌夫被抓了起来,所以灌夫手里的那个关于田蚡的把柄,也散播不出去了。
窦婴回家就说,我要救灌夫。
窦婴的夫人说,“你别去了,救不了,别把自己再搭进去。”
窦婴说,我这个侯爵的位子是我自己凭借本事得来的,丢在我的手上也没啥,灌夫死了,我不能独生。于是就这么去救灌夫去了,他没找别人,直接找了汉武帝。
窦婴算是汉武帝的舅爷爷。
窦婴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汉武帝觉得,这事确实不能让田蚡胡来,灌夫不至于是死罪。于是告诉窦婴,这样吧,咱不审讯了,来个辩论,说说理,就在东朝。
汉武帝真的是很厉害,他不审讯,而是用辩论的形式来解决这件事,意思是事情有转机,他是向着灌夫这边的。
于是武帝朝著名的“东朝廷辩”就这么开始了。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7:00 +0800 CST  
今天就这么多,明天继续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7:00 +0800 CST  
按照惯例,自顶一发。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7:00 +0800 CST  
还有多少人在看?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5-04 23:17:00 +0800 CST  

楼主:晖朦朦

字数:524171

发表时间:2015-03-05 22: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03 17:49:22 +0800 CST

评论数:1092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