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狼及狼的亚种

『加拿大森林狼』
加拿大森林狼(学名:Canis lupus occidentalis)是北美最大的灰狼亚种,体型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尾多毛,较发达。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栖息于森林、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分布于加拿大西部和阿拉斯加。
中文学名 加拿大森林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occidentalis,Canis occidentalis
别称 灰狼加拿大森林亚种,麦肯锡河谷灰狼,马更些河狼,密歇根山谷狼
亚种 加拿大森林狼
命名者及年代 Richardson, 1829
英文名称 Canadian Timber Wolf, Mackenzie Valley Wolf,Northern Gray Wolf,Western Wolf
[外形特征]
加拿大森林狼平均肩高64至80厘米;脚趾到头大约高1米;身长度从1到1.5米(鼻子到尾巴)。成狼的体重为45~65千克,雌性的体重比雄性减少大约10%至20%。最重的纪录是1939年在阿拉斯加被抓住的一只加拿大森林狼,重达80千克。虽然吉尼斯世界动物纪录提到一个未经证实的标本,据测量,体重104千克,肩高0.8至0.9米,体长从鼻尖到尾巴末端1.5到2长。该物种头骨大约30厘米长,强大的下颚和颈部肌肉的组合,使它们能够破坏大型猎物的骨骼。其长而有力的腿,让它们一天可行走110千米,通过崎岖的地形或厚厚的积雪。在短时间内速度最高可达每小时65千米。这种狼的皮毛颜色由棕色、灰色、白色和黑色相混,也有单一的灰色和黑色。会用林子里的灰色、绿色和褐色作为掩护。
[栖息环境]
栖息于森林、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区和混交林。
[生活习性]
加拿大森林狼通常是5~10只组成一群,在这一小型群体中,有一只领头的雄狼,所有的雄狼常被依次分在甲、乙、丙各等级,雌狼亦是如此。狼群中总是有一只优势的狼,其他的不管雌的、雄的均为亚优势及更低级的外围雄狼及雌狼,除此之外,便是幼狼。优势雄狼是该群的中心及守备生活领域的主要力量,优势雌狼对所有的雌性及大多数雄性是有权威的,它可以控制群体中所有的雌狼。
加拿大森林狼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它们的个头高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所生存的环境有丰富的食物。以野牛,麋鹿,驯鹿,麝牛,驼鹿,大角羊,锡特卡黑尾鹿,山羊,海狸,地松鼠,田鼠,雪鞋野兔,旅鼠和鲑鱼为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省,麦肯兹谷北极圈和萨斯喀彻温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东北部,马尼托巴省中部的落基山脉东侧,到育空地区和西北地区。
[繁殖方式]
繁殖季节通常发生在2月。占主导地位的雄性和雌性在狼群中保持强度的交&配权。妊娠期63天,每胎产4至6个幼崽,哺育4至6个星期,在秋天即可离巢,完全成熟在6个月至8个月,性成熟约22个月。
小狼一般诞生在洞穴里,当幼狼降生后,最初的13天,尚未睁开眼睛的小狼便会紧紧地挤在一起,安静地躺在窝中。母狼在这个时期,几乎是寸步不离,偶尔外出,时间也很短,然后赶紧返回洞穴,细心照料小狼。1个月后,母狼便开始训练它的孩子们,它将预先咀嚼过的,甚至经吞食后吐出来的食物喂养小狼,让它们习惯以肉为食。小狼的哺乳期为35~45天,但是长到半个月的小狼已具有尖锐的牙齿,这时母狼又会给小狼不同的食物,先是尸体,然后是半死不活的,目的是让小狼逐渐学会捕食本领。此后开始带着它们到一定的地方饮水。在此期间,狼群中某些成员也参与了喂养小狼的活动。
[亚种分化]
加拿大森林狼是灰狼众多的亚种之一。
[种群现状]
加拿大森林狼像其他大多数的狼一样,人类活动(狩猎,诱捕等)是它们最大的威胁。然而,动物保护组织限定加拿大森林狼适当的增加数量。该物种在阿拉斯加的数量在2006年时是7000和10000之间。在北部的洛矶山脉(大黄石地区,蒙大拿州西北和爱达荷州)的数量估计为约1200甚至更多。《美国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已决定将在北落基山脉和大湖区西部的狼,从联邦濒危物种名单中删除。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7 15:39:00 +0800 CST  
【格陵兰狼】
格陵兰狼是犬科犬属的一种动物,体长105-160厘米,肩高80-85厘米。该物种被为白色至浅灰色的杂色狼,和北极狼非常相似,居住在格陵兰岛。它在1935年,由英国动物学家雷金纳德·英尼斯波考克列为一个独特的亚种。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一般不具花纹。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在寒冷的天气中狼可以减少血流接近皮肤,以保存体温。脚掌垫保暖的调节独立于与身体其余部份,当掌垫接触冰雪时,可以维持在略高于组织冻伤的温度。尾多毛,较发达。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
中文学名 格陵兰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orion
别称 灰狼格陵兰亚种
亚种 格陵兰狼
命名者及时间 Pocock, 1935
[分布范围]
分布于北极圈巴芬湾,格陵兰岛北部,约克角,美国北部,加拿大魁北克北部和纽芬兰。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2:34:00 +0800 CST  
『阿拉斯加内陆狼』
阿拉斯加内陆狼是体型很大的狼亚种,从鼻尖到尾巴末端的体长150-210厘米。也被称为育空狼,是由动物学家丹尼尔·艾略特在1905年列为灰狼亚种,是北美最大的狼。
中文学名 阿拉斯加内陆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pambasileus
别称 育空狼,灰狼阿拉斯加内陆亚种,麦金利山森林狼
亚种 阿拉斯加内陆狼
分布区域 北美
体长 150-210厘米
[物种概述]
有人认为,是阿拉斯加苔原狼的扩展。体型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一般不具花纹。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在寒冷的天气中狼可以减少血流接近皮肤,以保存体温。脚掌垫保暖的调节独立于与身体其余部份,当掌垫接触冰雪时,可以维持在略高于组织冻伤的温度。尾多毛,较发达。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
阿拉斯加内陆狼的皮毛通常具有较暗的颜色,常见的是黑棕色,灰色,或白色与黑色的混合色。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分布范围]
分布于阿拉斯加的内陆、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和西南部,苏厄德半岛,育空地区,卡斯科奎姆和苏西特纳流域,麦金利山地区(美国)。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2:40:00 +0800 CST  
『伊比利亚狼』
伊比利亚狼(学名:Canis lupus signatus)是灰狼的亚种之一,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尾多毛,较发达。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栖息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分布于西班牙北部山区。
中文学名 伊比利亚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signatus
别称 灰狼伊比利亚亚种
亚种 伊比利亚狼
命名者及年代 Cabrera, 1907
英文名称 Iberian wolf
[外形特征]
伊比利亚狼,该亚种在1907年由西班牙学者Angelus Cabrera确定。虽然许多分类学家不承认它,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生物学家罗伯特·韦恩(Robert Wayne )根据对其的遗传工作表明,它是一个真正独立的灰狼亚种。
伊比利亚狼在灰狼亚种中体型中等,皮毛比一般的欧亚灰狼更薄。雄性可重达40千克,雌性大小通常为雄性的75%至80%。这种狼的皮毛颜色在温暖的季节是浅灰色,在冬季是较深的赭石色或红棕色。狼的上嘴唇有白色痕迹,尾巴和前腿都具有较暗的痕迹。牙齿非常尖利,这有助于它们捕杀猎物。
[栖息环境]
栖息于森林和平原、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
[生活习性]
通常是5~10只组成一群,在这一小型群体中,有一只领头的雄狼,所有的雄狼常被依次分在甲、乙、丙各等级,雌狼亦是如此。狼群中总是有一只优势的狼,其他的不管雌的、雄的均为亚优势及更低级的外围雄狼及雌狼,除此之外,便是幼狼。优势雄狼是该群的中心及守备生活领域的主要力量,优势雌狼对所有的雌性及大多数雄性是有权威的,它可以控制群体中所有的雌狼。优势雄狼和优势雌狼,以及亚优势的雄狼和雌狼构成群体的中心,其余的狼,不管是雌的还是雄的,均保持在核心之处,优势雄狼实际上是一典型的独裁者,一旦捕到猎物,它必须先吃,然后再按社群等级依次排列。而且它可以享有所有的雌狼;优势雌狼也会阻止优势雄狼与别的雌狼交配,这样,交&配与繁&殖后代一般在优势雌雄狼两个最强的个体之间进行。
伊比利亚狼是典型的肉食性动物,它们的食物取决于生存地区的生物,坎塔布里亚的狼吃马鹿,狍子,野猪;而加利西亚的狼一定程度上吃的则是农场的鸡和猪;卡斯蒂利亚和莱恩的狼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吃兔子。总体而言,它们在自然界的主要食物来源来自牲畜。伊比利亚狼也大都食腐肉。该亚种也猎食人类饲养的羊和牛。
繁殖方式
伊比利亚狼的繁殖在优势的雄狼和雌狼之间进行,以保持狼群的强势。雌狼通常在一岁后就可以开始繁殖,但不完全成熟,直到它们达到5岁。繁殖季节在冬季的结束,通常每窝产是5或6个幼崽,到秋季时幼狼就可以与成狼一起活动,当幼狼降生后,最初的13天,尚未睁开眼睛的小狼便会紧紧地挤在一起,安静地躺在窝中。母狼在这个时期,几乎是寸步不离,最初几周,要防止雕鸮,金雕对狼崽的威胁。[1]偶尔外出,时间也很短,然后赶紧返回洞穴,细心照料小狼。1个月后,母狼便开始训练它的孩子们,它将预先咀嚼过的,甚至经吞食后吐出来的食物喂养小狼,让它们习惯以肉为食。小狼的哺乳期为35~45天,但是长到半个月的小狼已具有尖锐的牙齿,这时母狼又会给小狼不同的食物,先是尸体,然后是半死不活的,目的是让小狼逐渐学会捕食本领。此后开始带着它们到一定的地方饮水。
[种群现状]
伊比利亚狼曾经居住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绝大多数地区。然而,在整个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西班牙的狼被正式确认为害兽,由西班牙政府提供的赏金灭狼。狼的数量减少到只有400到500只,直到它们被列为濒危物种,狼的狩猎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许多地方已被禁止。在西班牙数量估计为约2000只,在葡萄牙只有400只。它们整体状态从濒危弱势开始增加。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1996年:数据不足。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2:46:00 +0800 CST  
『阿拉斯加苔原狼』
阿拉斯加苔原狼(学名:Canis lupus tundrarum)是灰狼的一个亚种,属于食物链上层的掠食者,通常群体行动。它们活动在森林、山地、寒带草原、西伯利亚针叶林、草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员。狼具有很好的耐力,适合长途迁移。它们的胸部狭窄,背部与腿强健有力,使它们具备很有效率的机动能力。它们能以约10公里的时速走十几公里,追逐猎物时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时65公里,冲刺时每一步的距离可以长达5米。由于它们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
中文学名 阿拉斯加苔原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tundrarum
亚种 阿拉斯加苔原狼
命名时间 Miller, 1912
英文名称 Alaska Tundra Wolf
[外形特征]
阿拉斯加苔原狼是一种体形较大,毛色鲜亮的狼。从鼻子到尾端的长度1.3米至1.6米。重量各不相同,雄性从40至80公斤,雌性从36至54公斤,它们通常都是在纯白色的皮毛,但同时也出现有黑暗的毛皮,甚至黑色。鬃毛很长,但和欧洲的苔原狼有区别。
[分布范围]
阿拉斯加苔原狼沿阿拉斯加北部海岸和北极苔原地区活动。
[生活习性]
集群或单独活动。食物成分很杂,如果可能,它会吃鹿和其他有蹄类动物,也吃小动物和植物。狼群中占主导地位的公狼和母狼会在2月左右交配,怀孕期约62至75天,母狼通常会在巢穴中产下大约4个幼崽。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哺乳纲红色名录。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2:51:00 +0800 CST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3:03:00 +0800 CST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3:03:00 +0800 CST  
『家犬』
家犬,通常指犬,俗称狗,一种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是狼的近亲。狗是一种不晚于14000年前——甚至可能在15000年前,就已经被人类驯化的家畜。今天,家犬的种类已达数百种,身高从只有十几厘米的芝娃娃到近一米高的爱尔兰猎狼犬,颜色也从白色到黑、灰或棕都有。家犬,如同人类一样,是高度社会化的集体猎食动物。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它们的总体行为是可受训,有趣并适合人类居家及社会环境了。
中文学名 家犬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familiaris(Linnaeus, 1758)
别称 犬,狗
亚种 家犬
分布区域 世界各地(除南极洲)
英文名称 Domestic dog
[物种简介]
和除了猫以外的大多数肉食目的动物一样,犬科动物的食谱中除了肉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素食。家犬可以依靠诸如蔬菜和谷物这类食物健康的活下去,事实上它们的食谱是很均衡的。它们可以素食,特别是这些食物与鸡蛋或牛奶搭配时更是如此(不是严格素食主义 - 虽然这是可行的)。
另一方面,家犬比起人类对肉食更加有忍耐力,它们不会因为大量食用肉类而罹患诸如动脉阻塞之类的新陈代谢疾病。另外,科学家发现对诸如在像在阿拉斯加爱迪塔罗德(Iditarod)进行的狗拉雪橇比赛以及其他类似经受极端压力的情况,高蛋白食物(大量食用肉类)可以帮助它们防止肌肉组织受到损伤。
犬在人类社会中扮演多重角色。工作犬的工作有像放牧这类传统工作,也有像侦测违法交易,帮助盲人或残疾人这样的新工作。对于那些不做传统工作的狗,还有范围宽广的狗类运动可以让它们展现它们的天然才能。在许多国家,家犬最普通和重要的社会角色是作为人类同伴。狗类因为在各个方面与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关系如此紧密, 以至于它们赢得了“人类最好的朋友”这样的美誉。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3:08:00 +0800 CST  
『新几内亚歌唱犬』
新几内亚歌唱犬(学名:Canis lupus hallstromi)是灰狼的亚种之一。眼睛小,耳直立,小巧灵活的耳朵,其底部与眼睛在一条线上。短毛,被毛呈不同色度的红色。后腿细瘦,爪上的毛总是白色。是最原始的犬种,从未被真正驯化,新几内亚歌唱犬和澳洲野犬都可能是由印度狼驯化而来,这种狼可能是世界上大多数犬的祖先。新几内亚歌唱犬有攻击性,喜欢游荡,性格有些暴躁,叫声富有特色,对人冷淡,喜欢与同类群居。它们和主人的关系有点类似猫与主人的关系。生活在新几内亚山区的森林里。
中文学名 新几内亚歌唱犬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halstromi
亚种 新几内亚歌唱犬
命名者及年代 Troughton, 1957
英文名称 New Guinea Singing Dog
[外形特征]
新几内亚歌唱犬体形中等肩高30-45厘米,体长70-90厘米,尾巴长22-28厘米,体重10-15千克。长得和澳洲野犬很相似,但是嘴巴更短更宽,爪子也更宽,耳朵略小但是分得很开。它们的皮毛短而浓密,呈现出褐色或金黄色、红色。背部和尾巴色深,嘴部、脖子、胸口、腹部、爪子和尾梢有白色或奶油色斑块。眼睛之间有垂直的白斑,嘴唇和眼睛上部经常有淡淡的黑色斑纹。
它们拥有非常灵活的、像猫似的脊椎和关节,以便在多岩石的崎岖山地狩猎。杏仁状的眼睛斜角向上,从内到外眼角与黑暗的眼圈具有高反射率。眼睛颜色从深琥珀色到深褐色。明亮的灯光照在眼睛上会焕发明亮的绿色,在低光照条件或光线不足时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周围的东西,这是不寻常的犬科动物的特征。
[栖息环境]
新几内亚歌唱犬生活在新几内亚山区的森林里,它们在大约6000年前被带到这个海岛上,50年前它们还不为世人所知。新几内亚歌唱犬保留了大量原始犬种的特征。
[生活习性]
该物种性情狂暴,其吠声独特,如唱歌一般,听上去有一种奇特的哀伤。个体吠声持续时间平均为3秒,但可以持续长达5秒。在开始时,频率上升和稳定啸叫,但通常显示在频率上的突然变化,可以迅速改变至每300-500毫秒或每一秒。在光谱分析的嚎叫一般有五到八个色段的区别。
能够爬树,可沿地面至厚厚的树皮攀爬至树枝,但爬坡能力没有达到灰狐同样的水平。不适合城市生活,适合炎热的天气,能适应寒冷的气候。主要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它们的行为和狼或者家犬不太一样。新几内亚歌唱犬得名于它们独特的嗥叫声,类似于鸟鸣或鲸鱼的歌声。它们用嗥叫表达情绪和意愿,而不是用身体语言。新几内亚歌唱犬的嬉戏高峰时更像偷袭战。
[分布范围]
分布于新几内亚中部高地,巴布亚新几内亚和新几内亚西部,印尼巴布亚省伊里安查亚。
[繁殖方式]
发情期在春天,怀孕期60-65天,每胎4-5只幼崽,两岁性成熟。寿命15-20年。出生时的小歌唱犬具有黑巧克力棕色的皮毛,金色斑点和红色的色度,六个星期后改变至浅棕色。和成狗着色一致要在大约4个月的年龄。
[亚种分化]
新几内亚歌唱犬是灰狼的亚种之一。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ver 3.1——低危(LC)。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3:14:00 +0800 CST  
『奥匈狼』
奥匈狼体长105-160厘米,肩高80-85厘米。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
中文学名 奥匈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minor
亚种 灰狼奥匈亚种
命名者及时间 Ogerien, 1863
英文名称 Austro-Hungarian wolf
[物种概述]
奥匈狼体长105-160厘米,肩高80-85厘米。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一般不具花纹。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在寒冷的天气中狼可以减少血流接近皮肤,以保存体温。脚掌垫保暖的调节独立于与身体其余部份,当掌垫接触冰雪时,可以维持在略高于组织冻伤的温度。尾多毛,较发达。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奥地利,匈牙利,法国侏罗纪高地。
[物种现状]
野外灭绝。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3:20:00 +0800 CST  
――――――――――――――――――――【以下为已灭绝的狼】――――――――――――――――――――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3:29:00 +0800 CST  
淘金热的悲哀――――『基奈半岛狼』
基奈半岛狼(学名:Canis lupus alces)曾是所有狼和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个亚种,全长2.0-2.2米,肩高0.9-1.1米,体重70-105千克。全身毛色主要为灰色,稍带些白色和黑色。体型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
杂食性。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在非常饥饿时,果子,块茎和一些植物都是它们的食物。这种凶恶的动物却极有洁癖,平时十分注意保持窝内的卫生。分布于美国阿拉斯加的基奈半岛。1925年被认为是完全灭绝。
中文学名 基奈半岛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alces
别称 基奈山狼
亚种 基奈半岛狼
分布区域 基奈半岛,美国阿拉斯加
命名者及年代 Goldman, 1941
英文名称 Kenai Peninsula Wolf
[形态特征]
基奈半岛狼曾是所有狼和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全长2.0-2.2米,肩高0.9-1.1米,体重70-105千克。比现存最大的犬科动物北极狼还要重上10千克。全身毛色主要为灰色,稍带些白色和黑色。体型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一般不具花纹。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在寒冷的天气中狼可以减少血流接近皮肤,以保存体温。脚掌垫保暖的调节独立于与身体其余部份,当掌垫接触冰雪时,可以维持在略高于组织冻伤的温度。尾多毛,较发达。
[生活习性]
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
基奈山狼喜欢结群生活,有时可达上百只。每群由一只健壮的成年公狼率领,捕食大多由母狼完成。它们几只或十几只一起出动围攻猎物,就连麝牛、驼鹿等大型有蹄类,在它们的围攻下也得坐以待毙。它们奔跑速度很快,可达每小时60公里,因此只要被它们发现的猎物就很难逃脱,在群内,公狼是十分悠闲的,一般只负责照看一下幼仔。
基奈山狼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在非常肌饿时,果子,块茎和一些植物都是它们的食物。别看它们是凶恶的动物,却极有洁癖,平时十分注意保持窝内的卫生。每年4-6月间,是母狼产仔时期,在此之前,母狼会自己找好一处新的巢穴,使幼仔出生后就有一个舒适的新家。母狼孕期60-65天,每胎可产5-10只幼仔。
[分布范围]
分布于美国阿拉斯,基奈半岛南端的加卡彻马克湾(Kachemak Bay)。
[种群现状]
在1910-1915之间灭绝。由于基奈半岛狼只适合生活在高寒地带,所以分布范围十分具有局限性,在历史上仅存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基奈半岛。基奈半岛地域狭小,因此基奈半岛狼在没有人类大规模捕杀之前,也只有2万多只。16世纪后期,英国人来到了基奈半岛,他们到来后并没因基奈山狼数量稀少而放过它们,而是将其视为邪恶的象征而进行捕杀。在人类长期逐杀之下,基奈半岛狼的数量在300多年里日益减少。
根据估算,从1590年至1900年,被人类捕杀的基奈半岛狼达3万余只。到20世纪初期时,只剩下不足40只了,这时,基奈半岛又涌起了一股淘金热,人们疯狂地涌向基奈半岛,开始加大力度地打压和捕杀狼。在人类长期逐杀之下,基奈山狼到20世纪初期时,只剩下不足30只了,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仅剩下不多的基奈山狼逐一死在了人类的枪口之下。1915年这种狼就变得很稀少了,1915年5月,一只母狼在基奈半岛北部的一个山谷中被人们打死,这是最后的一只基奈山狼,因为,在此之后,它的踪影也没有被发现过。1925年被认为是完全灭绝。
但是直到1940年代还有一些零星的目击记录,据传闻还有一些基奈半岛狼逃离了半岛搬移到了阿拉斯加的别的地方。20世纪60年代初,狼开始重新占领基奈半岛,这些狼到底是基奈半岛狼残存的后裔,还是从大陆扩散进来的育空狼,已无法确定;总之,人们以此为基础恢复了基奈半岛上狼的种群。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3:29:00 +0800 CST  
雪原的女儿――――『纽芬兰狼』
纽芬兰狼(Newfoundland Wolf),拉丁学名:Canis lupus beothucus,是灰狼的一个亚种,原本生活在加拿大纽芬兰岛上,1842年,纽芬兰地方政府为追捕这种动物的人设立奖金。1911年,它们成为北美洲灰狼许多亚种中第一个灭绝的亚种。1930年被列为灭绝物种,1937年动物学家G.M.Allen和Thomas Barbour首先描述并为它们命名。
中文学名 纽芬兰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beothucus
别称 Newfoundland Wolf
亚种 纽芬兰狼
分布区域 灭绝前生存在加拿大纽芬兰岛
[历史起源]
纽芬兰狼原本生活在加拿大纽芬兰岛上,它们的拉丁学名Canis lupus beothucus源自Beothuck人。Beothuck人是纽芬兰岛的原著居民,于1829年被正式宣布灭亡。
最后一只纽芬兰狼于1911年被射杀,但是直到1930年人们才正式将纽芬兰狼列为灭绝物种,随后直到1937年才有生物学家G.M.Allen和Thomas Barbour正式描述它们,并为它们命名。事实上,在纽芬兰狼灭绝前,甚至在他们灭绝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人描述过它们,更不要提研究了。最后一只纽芬兰狼于1911年被射杀,所以关于它们的照片只有来自博物馆的标本,而关于他们习性也无法考证,不过人们大概可以从它们曾经的生活环境,和灰狼其他亚种的生活习性等等进行研究。
[体态特征]
据描述,纽芬兰狼是一种中体型到大体型的狼,体长从鼻头到尾尖可以达到5英尺5英寸(约165cm),体重可以达到100磅(约45kg)。身体大部分为白色,沿脊背有一条黑色条纹。
此外,纽芬兰狼的头骨中还有如图两个特点
纽芬兰狼的鼻骨如图中B所示,而不是A
纽芬兰狼的内齿如图中A所示,而不是B
[生活习性]
纽芬兰狼灭绝前生存在加拿大纽芬兰岛上,驯鹿是主要的食物来源,它们也捕捉海狸,田鼠和其他啮齿类动物。原本由纽芬兰灰狼所占据的生态位,已被来自加拿大大陆的东方郊狼所替代。
灭绝
尽管人们采用各种手段猎杀纽芬兰狼,但是人们认为导致它们灭绝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匮乏。20世纪初期,驯鹿的数量由120,000头锐减到5,000-6,000头。
值得说明的是,纽芬兰狼并不是全白色的,而且它们在1911年就灭绝了,所以通常看到的色彩鲜亮的野外中毛色全白的狼的图片并不是纽芬兰狼的图片。其中有些是白色的北极狼,有些是白色的温哥华岛狼等等其他白色的狼,还有些根本不是狼,是白色的北极狐。
另外,纽芬兰狼应该不是体型很大的狼,由于人类猎杀而灭绝,体长达到2米的狼,应该指的是基奈半岛狼。不过这种狼1915年被猎杀的所剩无几,1925年灭绝,直到1941年生物学家Edward Goldman才对它们进行物种定义和命名,那时候能找到的依据只有对它们骨架进行的研究。所以基奈半岛狼连标本的图片都没有,想要了解它们的体态特征,生活习性等就更加困难。
[猜想中的纽芬兰狼]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3:38:00 +0800 CST  
『班克斯岛苔原狼』
班克斯岛苔原狼(学名:Canis lupus bernard)是狼的一个亚种,毛色几乎是纯白,但背脊上的毛的梢却是黑色的,用以保护背部,后肢略细。通常群体行动。它们活动在森林、山地、寒带草原、草地,是野生犬科家族成员。狼具有很好的耐力,适合长途迁移。它们的胸部狭窄,背部与腿强健有力,使它们具备很有效率的机动能力。它们能以约10公里的时速走十几公里,追逐猎物时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时65公里,冲刺时每一步的距离可以长达5米。由于它们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
中文学名 班克斯岛苔原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bernard
别称 灰狼班克斯岛亚种;班克斯岛狼
亚种 班克斯岛苔原狼
命名者及年代 Rudolph Martin Anderson,1943
英文名称 Banks Island Tundra Wolf
英文名称 Bernard's Wolf
[外形特征]
班克斯岛苔原狼是一种体型很大,四肢瘦长的动物。身高达1.2米;从鼻尖到尾巴的长度是1.8米;重量从24千克到50千克。毛色几乎是纯白,但背脊上的毛的梢却是黑色的,用以保护背部,后肢略细。这种狼机警、多疑。其模样同狼狗很相似,只是眼较斜,口稍宽,尾巴较短且从不卷起并垂在后肢间,耳朵竖立不曲。狼有尖锐的犬齿,能将食物撕开几乎不用细嚼就大口吞下,臼齿也已经适应切肉和啃骨头的需要了。狼的视觉、嗅觉和听觉十分灵敏。
[生活习性]
集群或单独活动。食物成分很杂,吃鹿类、加拿大盘羊、白山羊、叉角羚、兔子以及啮齿动物和西猯。狼群的大小变化很大,常因季节和捕食的情况不同而改变。
[分布]
分布于加拿大的班克斯岛和维多利亚岛,西北地区和努纳武特地区。这种狼主要生活在北美洲西北部的班克斯岛。
[种群现状]
班克斯岛苔原狼被认为是濒危物种。现仅存在于加拿大西北地区的班克斯岛。1918年至1952年维多利亚岛的狼被打绝了。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哺乳纲红色名录。

[猜想的该狼]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3:44:00 +0800 CST  
『小瀑布山狼』
小瀑布山狼(学名:Canis lupus fuscus)是灰狼的一个亚种,属于食物链上层的掠食者,通常群体行动,活动在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和草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犬科家族成员。小瀑布山狼耐力很强,适合长途迁移。胸部狭窄,背部与腿强健有力,机动能力强,追逐猎物时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时65公里,冲刺时每一步的距离可以长达5米。由于其捕食羊等家畜,1940年因被人类大量捕杀而灭绝。
中文学名 小瀑布山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fuscus
别称 喀斯喀特山狼,盖斯凯德山狼
亚种 小瀑布山狼
命名时间 Richardson, 1839
英文名称 Cascade Mountains Wolf
[外形特征]
小瀑布山狼就是传说中的“褐狼”,它们的大小和北落基山狼及南落基山狼都非常相似,在灰狼亚种中属于体形中等大小的狼,平均身高 90cm,体长 1.2~1.5m,体重 36~40 公斤。毛色一般是肉桂色、浅黄色或棕灰色,偶尔有红色和黑色的个体,背部的梢毛是黑色和灰白色。
[分布范围]
曾经分布于加拿大西南部和美国加尼福尼亚州北部地区,主要是北美洲环太平洋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脉地区。
[生活习性]
小瀑布山狼的主要食物是家畜和小型动物。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为 1 月。怀孕期约 62~75 天,母狼通常会在巢穴中产下大约 4 个幼崽。
[灭绝原因]
因为人类的大肆捕杀和环境变化,最终于1940年灭绝。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19 13:48:00 +0800 CST  
消逝的神灵――――『北海道狼』
北海道狼(学名:Canis lupus hattai)是灰狼的亚种之一,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尾多毛,较发达。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栖息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分布于日本北部北海道。
中文学名 北海道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hattai
别称 虾夷狼
亚种 北海道狼
命名者及年代 Kishida, 1931
英文名称 Hokkaido wolf
[物种概述]
北海道狼和普通灰狼的体型类似,体长105-160厘米,肩高80-85厘米。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听觉发达。毛色通常是灰色或浅灰色。1931年列为一个独立的亚种,北海道狼是来自中国大陆的西伯利亚狼的后代。
[生态]
以7~13匹的家族群体为行动团体,罕见有30匹的群体。
把虾夷鹿作为主要捕食对象,海岸上鲱和鲸鱼的死体也是它们的食物。
在地面挖穴造巢,一窝平均产6只幼崽。
自古以来便于虾夷人(阿伊努人)共存,阿伊努人对它们有“狩之神”和“吠之神”的敬称,另外,北海道狼也是虾夷人送熊的供奉对象。
(送熊又称熊灵祭,是阿伊努人传统信仰的一个仪式。他们会把一只棕熊养到一岁在冬末至春季用一定仪式杀死吃掉。他们认为熊是神的化身向阿伊努人献身,因此他们崇拜熊也同时猎熊,但这仪式在1955年被北海道政府禁止。在2007年因动物权利法再次被禁止。这种熊祭在西伯利亚民族与信仰基督教前的芬兰人也存在。)
[分布范围]
曾经分布于日本北海道,俄罗斯的库页岛和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
[形态特征]
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一般不具花纹。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在寒冷的天气中狼可以减少血流接近皮肤,以保存体温。脚掌垫保暖的调节独立于与身体其余部份,当掌垫接触冰雪时,可以维持在略高于组织冻伤的温度。尾多毛,较发达。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鹿,兔子和鸟为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
[灭绝时间]
1876年北海道开拓使以“悬赏”的方式来对其进行驱逐。
在1878年,因为一场大雪,大量的鹿被饿死,这对虾夷狼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此外,农民认为狼威胁到他们的牲畜,于是用马钱子碱毒杀并大量猎杀。于1889年灭绝。
奖励政策于1888年废止,在此期间,1539匹(被政府驱除的推测有2000~3000匹)被驱除。
灭绝原因除前所述之外,如今查明可能还有狂犬病和犬瘟热的原因。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20 21:30:00 +0800 CST  
森の姫――――『日本狼』
日本狼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狼,曾经在日本大量繁衍,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1905年,随着最后一头雄性幼狼被猎杀而终于彻底灭绝。它的近亲北海道狼亦于1889年灭绝。
中文学名 日本狼
别称 倭狼
二名法 Canis lupus hodophilax
亚种 日本狼
分布区域 分布于日本本州、四国、九州
[生活习性]
日本狼喜欢群居,一般每群数只至20只。它们善于奔跑和跳跃,主要以群体方式猎食鹿、野兔等各种食草动物,有时也到溪流中捕食一些鱼类或食用一些死去动物的腐肉。日本狼喜欢在晨昏集体嚎叫,此时狼的嚎叫声响彻山谷,因此日本狼被日本人称为“吼神”。
[外型特征]
日本狼是狼的一个亚种,体长约1米,在狼中是体型最小的。它的腿很短,仅有大约20厘米,肩高50厘米,体重25千克左右。吻部长而尖,嘴较为宽阔,眼向上倾斜,四肢细长。体毛颜色与其他狼无太大区别,体色为黄灰色,背部杂以棕色、黑色和白色的毛,身上夹杂着少许褐色斑点。尾巴短而粗,毛较为蓬松。
[地理分布]
日本狼曾经居住在日本的本州、四国、九州的山林中。在西方国家,人们把狼视为袭击家畜的恶魔。但在日本,它却被人们视为追赶那些遭踏田地的鹿或熊的庄稼守护神。
[灭绝原因]
日本狼由于传染病以及人类的灭狼行动而数量渐减。1905年,随着最后一头雄性幼狼被猎杀而终于彻底灭绝。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20 21:39:00 +0800 CST  
『莫戈隆山狼』
莫戈隆山狼分布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中部,东至莫戈隆山和新墨西哥州中西部。1920年灭绝。
中文学名 莫戈隆山狼
亚种 莫戈隆山狼
[形态特征]
体长105-160厘米,肩高80-85厘米。体型中等、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一般不具花纹。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在寒冷的天气中狼可以减少血流接近皮肤,以保存体温。脚掌垫保暖的调节独立于与身体其余部份,当掌垫接触冰雪时,可以维持在略高于组织冻伤的温度。尾多毛,较发达。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美国亚利桑那州中部,东至莫戈隆山和新墨西哥州中西部。
[种群现状]
1920年灭绝。
〔设想中的该狼〕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20 21:42:00 +0800 CST  
『得克萨斯州灰狼』
得克萨斯州灰狼是一种犬科,犬属动物,于1937年被生物学家爱德华·戈德曼确定列为灰狼的亚种。但它在短短的5年后,于1942年灭绝。体型中等偏小、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
中文学名 得克萨斯州灰狼
别称 灰狼得克萨斯州亚种
亚种 得克萨斯州灰狼
英文名称 Texas Wolf
命名者及时间 Goldman,1937
[形态特征]
体型中等偏小、匀称,四肢修长,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一般不具花纹。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在寒冷的天气中狼可以减少血流接近皮肤,以保存体温。脚掌垫保暖的调节独立于与身体其余部份,当掌垫接触冰雪时,可以维持在略高于组织冻伤的温度。标本显示大多数具有比较暗的皮毛颜色,偶尔有白色。尾多毛,较发达。
[生活习性]
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南部和最西部,新墨西哥州东南部,南到墨西哥东北部,(塔毛利帕斯州,马塔莫罗斯)。
[种群现状]
得克萨斯州灰狼,于1937年被生物学家爱德华·戈德曼确定列为灰狼的亚种。但它在短短的5年后,于1942年灭绝。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20 21:46:00 +0800 CST  
『南落基山狼』
南落基山狼是在1937年,由资深生物学家爱德华·戈德曼将其列为灰狼的亚种。体型上类似北落基山狼。
中文学名 南落基山狼
拉丁学名 Canis lupus youngi
别称 灰狼南落基山亚种
亚种 南落基山狼
[物种概述]
南落基山狼是在1937年,由资深生物学家爱德华·戈德曼将其列为灰狼的亚种。体型上类似北落基山狼。体长为1.2到1.5米长,平均约40千克,最大的发现重达58千克。皮毛颜色为浅米色,类似的大平原狼。趾行性,利于快速奔跑。头腭尖形,颜面部长,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觉灵敏,听觉发达。犬齿及裂齿发达;上臼齿具明显齿尖,下臼齿内侧具一小齿尖及后跟尖;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齿式为。毛粗而长,一般不具花纹。前足4~5趾,后足一般4趾 ;爪粗而钝,不能伸缩或略能伸缩。在寒冷的天气中狼可以减少血流接近皮肤,以保存体温。脚掌垫保暖的调节独立于与身体其余部份,当掌垫接触冰雪时,可以维持在略高于组织冻伤的温度。尾多毛,较发达。善于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食肉,以食草动物及啮齿动物等为食。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
[分布范围]
分布于美国落基山地区,犹他州北部和南部,科罗拉多州西部,怀俄明州南部,亚利桑那州北部,新墨西哥州北部和西部,内华达州中部和加州东南部,(普罗维登斯山)。
[种群现状]
南落基山狼于1935-1940年期间灭绝,由于人类的过度狩猎,诱捕,投毒。



楼主 一依5879  发布于 2018-02-20 21:51:00 +0800 CST  

楼主:一依5879

字数:60197

发表时间:2018-02-10 05:14: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3-18 22:43:10 +0800 CST

评论数:75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