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矿人(系列连载)

开篇的话-----
首先声明: 笔者属于镍矿群体中的一位普通基层职工,现已年逾花甲,小学六年学历,13岁时起曾在农村同大人们一起战天斗地,20岁时有幸进入九0一矿.


30年职场生涯中,历尽过酸甜苦辣的艰辛,经历过企业的辉煌,不惑之年时,也经历过下岗和最后企业关闭时外出谋生的曲折.自诩老粗资历,身负川人之躯,却无川人特有之智,有时言辞粗鲁略带尖刻,但从未有过过度吹捧或诋毁他人之图,所以偶尔在网络上发一些自娱自乐的帖子,自感既无炒作之心更无哗众取宠之意,也就是说纯属娱乐而已.


今天冒昧地想以“镍矿人”为标题写一篇帖子,只不过是以站在一位普通镍矿人的立场和社会角度,把一些力马河九0一镍矿过去发生过的简单真实事例,认真客观理性地去对她身上过去发生的社会历史足迹和人文故事,从历史的侧面表达一下镍矿人的精神风貌和宽厚的胸襟。


而且有很多故事的内容都早已消失在大多数人的记忆里,我今天把挖掘出来,希望能勾起曾在会理镍矿生活和工作过的人们,将快要淡忘了九0一矿曾经过去的点点滴滴。

我想把它分为四个篇幅------历史篇-----建设篇-----生存篇-----谢幕篇等陆续发帖,希请大家关注!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07 18:18:00 +0800 CST  
历史篇-----
第一节:
会理镍矿,建矿初期名称是九0一信箱尔后改为九0一矿,再后来才改成的会理镍矿.众所周知,所谓的信箱单位,一般是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对军工国防或高度极端保密的企业才能使用的番号,而据说九是代表有色金属系列镍的编号,0一更是属于在国内相关镍生产企业中排名第一。
更有人说当初九0一矿的生产投产,是填补了中国有色金属历史上镍金属冶炼的一项空白。当然这些说辞需要更权威的专家或部门才能来论证。

但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确实有过多位国家领导人来过此地,其中有郭沫若挥毫泼墨留下诗词一首:“水调歌头-------力马河旁过,工棚在路旁,镍产中华有数,仅亚于永昌…………”的手书真迹。

而且当时每当每年全矿提前完成了全年的生产计划任务时,都会收到党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来的嘉奖贺电,这种嘉奖程序一直持续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笔者当年就亲耳听见,在冶炼厂厂部门前的大树上的高音喇叭中,听到过矿广播员播报过类似的嘉奖贺电,当时的干部职工听到这些后的情绪是相当兴奋和激动。
并在一九七八年,矿党委书记李作林和冶炼厂总支书记谢家德到北京开会时,受到当时的党中央主席兼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同志的亲自接见并合影留念。

不过,这些故事只不过是整篇帖子中的一小点点缀而已,下面才是真正进入到“镍矿人”的中心话题,请读者耐心关注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07 18:31:00 +0800 CST  
第二节:
老关山脚下曾流传过很多故事,
故事里的事,
你说它是----不是也是;
你说它不是----是也不是.
真实的历史象过往烟云.
犹如力马河水东逝去,
一泻千里难回还……

力马河,地处凉山州会理县关河乡境内,全长不过数平方公里,它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渺小到连百度或腾讯地图中都难以搜到它.
它南靠老关山,西邻教顶山,北顺马鞍山,东泄金沙江……

可能有人会说,一个只有数平方公里的小地方,连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力马河畔,用得笔者去如此关注它吗?不外乎它的旁边就曾经建过一座九0一矿嘛,再说这家企业早就关闭成为了过眼云烟,现在再来谈起它似乎有点哗众取宠故弄玄虚的感觉.
假如有这种认识和看法的人,只能说明其是井底之蛙孤陋寡闻了.

第三节:
因早在一百多年前,力马河也曾是个热闹非凡的商贾之地,沿河两旁就曾经有过不少的烟馆妓院和客栈,过往的客商中不乏有长着西方人面孔的法国人和英国人……
可能有人会质疑了,当时通往此地根本没有公路,简易的川滇公路都是在三十年代后期刘文辉主政西康省和抗战时期时才修的.何来的西方外国人来力马河?

其实,当时来此的法国等西方人,是来自于南方相距几百公里外的越南(因越南此时期正受法国殖民地统治),他们通过素有南方丝绸之路的川滇陆路马道,(如今还可以看到从尾矿垻椏口处,顺小路下去,途径七敦铺下面数公里的马道遗址),这些西方人通过马道从云南到四川来此地的目的,正是为了掠夺开采当地的镍资源矿产品.
他们把当地含镍品位高达4以上的富矿,通过路边建成的简易风箱鼓风吹炼的土炉子,把矿石熔化后,去掉部分干渣,把镍铜品位富集到10以上的产品,再通过马帮用马和毛驴作为交通工具运回越南.

当时的民间也有把这种金属称之为‘苏白铜’的说法,正规的称谓,应该是叫铜镍合金,有很多以前老年人抽的水烟袋,就是用这种金属加工的,名曰‘苏白铜水烟袋’…

后来到了三十年代后期及四十年代中期,随着越南独立和抗战胜利后,法国人及某些西方人被重新赶回欧洲,没有了西方外国人来此地开釆镍矿石,当地又没有其它值得关注资源,力马河两岸的什么烟馆妓院客栈之类,从此生意萧条没落并逐渐相继关门,力马河又悄然沉寂了..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07 18:37:00 +0800 CST  
谁知当地人过这种平静的生活不到二十年后,更喧嚣的场景再次重新回到眼前,而这次的场面规模远远超过几十年前的外国人开采,这一开发周期一恍就超过四十四年,这四十四年间中力马河发生的各种人闻典故,如果能请一位报告文学作家来好好整理出来,其内容完全可以说是一份很好的感动中国文学素材…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07 21:26:00 +0800 CST  
建设篇-------

第1节:
那是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几年中,由于老美在朝鲜战场上与志愿军作战的对磊中输了面子,最后不得不与我方和朝方坐下来进行和谈,尔后又联合西方列强,为了从政治上孤立中国,首先就从经济建设上封锁我们,由于镍金属有在军工.国防以及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当时国际上对任何带有镍金属合金成分的材料都对中国进行禁运封锁,而作为政治盟友的苏联老大哥,虽然这时答应帮我们,但由于当时双方的政治合作关系已出现严重了裂痕,大家都心照不宣…

所以,在当时五十年代中期,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派了相关的部门和及国内外专家,到力马河当地进行多方考察论证,最后决定由苏联专家帮助我们在此地,设计建立起的新中国第一座镍矿------九0一信箱……
公元一九五八年,一批由老红军.老八路及一些南下干部组成的干部管理队伍,带领着一大批从全国各地(以成都周边地区为主)招收来的青年工人,以及个别从沈阳冶炼厂.重庆103冶炼厂调来的老师傅和技术员们,他们肩负着国家民族的期望和重托来到力马河畔.

但此时的中苏政治关系恶化也达到高潮,相关苏联专家大量撤离中国.在那段令人难忘的极端艰苦岁月里,没有现成的冶炼炼镍技术资料可供参考,也没有了苏联专家的技术指导, 沈阳冶炼厂或103冶炼厂调来的老师傅和技术员们原是搞铜冶炼生产技术的,从未见过镍为何物.

所以当时的冶炼厂所谓生产建设起步完全是从零开始,通过全厂广大干部职工一年多的团结奋战对各种工艺生产实验摸索,从小洋炉,大洋炉以及反射炉的各种实验试生产,一直到六十年代初才最后定性为鼓风炉和转炉全面正式投产.
但是,建设篇的故事刚刚开始,请继续关注!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07 21:32:00 +0800 CST  
第2节:
在这期间,由于当时矿区的生活条件极端艰苦,有时连普通蔬菜都很稀缺,甚至有的工人用盐巴水伴饭,特别是地处矿区最下游的冶炼厂,生活用水都仅仅是靠力马河边淘了个浸水井,大多数时间抽起来都是污浊的浑水.
很多生产工人喝了后再加上又缺营养,大多都得过水肿病,有的病逝长眠电厂坟头湾,这也使某些重要生产岗位上的人员经常配备不到位,有些领导为了更加激励工人的积极性, 就组织了什么所谓的包炉赛,也就是说当班不出产品不下班.
所以使很多生产工人上连班的事情经常发生,当时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们?难道仅仅是靠几句为了国家建设的口号或对职工强制的作用吗?
不!是全靠职工的自觉性,但这些自觉性从何而来呢?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人------李学成,他战争年代时,曾从地下党工作转入部队,建国后五八年,又从部队的连长岗位上转业到九0一,他先在清水河矿区(九0一早期的附属矿区,后面有我对淸水河矿区发生的故事有专文讲述)任过短期时间的厂长,继后到冶炼厂任后勤厂长.
正是他,在当时的冶炼厂任几年后勤厂长期间,留下了许多精典的传奇故事,所以至五十多年后的今天,有很多年逾八旬的老工人们,只要谈论讲起他的往事,都还眉飞色舞津津乐道……


就在当时的冶炼厂生活条件极差,职工情绪低落生产也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听说矿领导宣布调了一位专门负责后勤的李厂长下冶炼厂,其实李厂长在清水河矿区任职时关心职工生活的事迹,冶炼厂工人早有所闻,但半信半疑.
但工人们好象又失望了,因大家过了五天后都还没有看到他的身影,正在这时,只见厂区大门前的公路上,李厂长带着一大群赶着毛驴马帮的农民,毛驴和马的背上驮着各种蔬菜,有青莱.萝卜.洋芋等甚至有山上挖的厥菜……


原来李厂长这几天中孤身一人,步行走遍了附近几十公里的山区,找到当地的农民联系协商,购买了很多工人们已很久没见过的新鲜蔬菜回来,这时大家的情绪沸腾了------原来李厂长是给我们大家带来了这么厚重的一份见面大礼!
接下来李厂长给大家留下的映象更是难以忘怀,会是什么?
请继续关注下节!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08 06:34:00 +0800 CST  
第3节:
自从李学成调来冶炼厂后,职工闲谈时最多的就是他,虽然他主管行政,除了全力抓好后勤工作外,也还经常到不同的生产车间去与工人一道干活和推心置腹地交流…
吃饭时到食堂也总是到窗口排队,从不到食堂内部去打饭,一天,一位炊事员给李厂长的三两饭票打的饭可能多一点,他当即询问炊事员是否把饭票的数字看错了,炊事员解释说没看错,谁知他把另一位职工打的五两饭立刻拿来对比说,怎么自己的三两与别人的五两一样多.当即把这位炊事员尴尬得差点下不了台…


还有一次,由于鼓风炉发生咽喉冻结事故,需要大量的氧气,车间里的氧气所剩不多了,需要到两公里外的兄弟单位去借调6瓶氧气,由于时间紧迫,恰巧这时矿上一时派不出车来拉,李厂长当即叫当班工段长派5位工人与他一道去用肩扛回来,该工段长要派6位,而李厂长只要5位,并说现在抢救炉子更需要人手,他带领这5位工人去用最快的速度就扛了6瓶氧气回来..
要知道,他是一位在战争年代时参加多次战斗并身受多处战伤的人,工人的月粮食定量当时是三十多斤,而干部只有二十多斤.
他对工人群众平易近人,对上级领导则不卑不亢,在有一年的雨季,由于冶炼厂的食堂用水深受污染,很多工人食用后上吐下泄,
李厂长多次向矿领导提出请求改善其生活用水的方案-----从老关山脚下的石英沟饮用水用专车运下来支援,而矿领导却迟迟没有安排,在一次矿领导的办公会议上,李厂长把冶炼厂河边渗水井中抽上来的饮用污水,用小桶装上,在会上当众请有关领导喝下去,一时让很多矿领导下不了台,当即安排消防车去石英沟拉水送下冶炼厂伙食团解决饮用水问题…….
可想而知,当时在这种生活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条件又艰苦的工人们,对他的这种举动是有多么敬佩和感动,也就更激发起对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心…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11 23:35:00 +0800 CST  
第4节: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些事情是你亲眼所见吗?如果是道听途说有杜撰的嫌疑.我可以负责地向读者保证,这些都绝对是事实,因当年有很多与李厂长同事过而现健在老工人都可以作证,有的人至今谈起来还犹如历历在目如数家珍,因类似的事例还很多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我不再例举..

大概到了六十年代末,李学成厂长被调到凉山州境内的一家**铁矿去任矿领导,据说后来凡是有九0一矿的汽车驾驶员或镍矿工人乘车天色晚了路过**铁矿时(因该企业地处靠108国道旁边),到该单位去找李厂长求助,只要他在,都会热情接待并到矿招待所安排好食宿.
后来听人讲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他老伴去世时,**铁矿曾出现过千人送葬的壮观场面...


笔者虽然只与他见过一面,但当时的场景至今也难以忘怀: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铁矿企业篮球队到我们矿访问比赛,晚上的灯光球场人山人海,比赛刚开始,有位冶炼厂的老工人忽然发现了嘉宾席上坐着一位曾经熟悉的人-------李厂长(是他带队来的),所以就喊了一声:那不是李学成厂长吗?
一时间,冶炼厂的大多数老工人球赛也顾不上看了,拥向嘉宾席争着向他握手问好,他也一一回应问候,而且大多数人的姓名他都能完整叫出,场上球赛比赛完了,但他身边仍然聚集着很多人依依不舍不愿离去....


李厂长曾经说过: 自己在当年搞地下工作时,在许多紧要危急关头,是经过很多普通群众父老乡亲的掩护和帮助,我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去完成好任务,战场上我们的胜利,更是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后方支援,如果今天我能帮群众办点事,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尽力就觉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了...
假如,李学成厂长至今还健在,应该是九旬以上了,
李厂长!您在哪里?您当年曾在九0一矿工作时的老部下们至今都还很(怀)想念您!


这就是镍矿人的情怀,这种情怀发自于肺腑,无法用等价去交换,更无法用金钱去购买...
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13 15:56:00 +0800 CST  
第5节:
九0一矿的辉煌时期,是从六十年代起到八十年代中期,这二十多年间,每年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都是提前完成,有时甚至提前两三个月,包括文.革武斗期间在内,所以当时每年完成生产任务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都会发来嘉奖贺电.
大家都知道,矿山企业的资源毕竟迟早都是会枯竭的,早在七十年代末,当时的矿领导通过向国家部委请示,准备以一矿变三矿,来扩展资源来延长九0一矿的生产周期,其后攀枝花(当时叫渡口市)盐边冷水菁矿山和会理鹿厂银铜矿同时上马....
但是,由于当时是计划经济刚逐步转型到市场经济,资金和人员结构配备不到位,当时的矿领导后来忍痛放弃了会理鹿厂银铜矿,勉强保留了盐边冷水菁矿山,但此矿山的生产开采量远远不够全矿的生产经营要求.
到了八十年代末,曾经是国家有色金属行业宠儿的会理镍矿,逐渐走向进入为求生存而苦苦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挣扎的艰难处境....
要知后事如何,请关注生存篇!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13 19:26:00 +0800 CST  
生存篇:
A
当笔者写到这里的时候,心情十分沉重和纠结,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表述,才能符合大多数(特别是面对原会理镍矿的广大干部和职工)读者的口味.如何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来还原历史真相,是作为笔者的道德底线,但毕竟读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对同样的历史事件看法上,产生不同样的感观好恶认识结果.
所以,我首先声明一下,镍矿破产关闭时虽然曾发生了很多敏感事件,但事件中的责任人,他们已受到了党纪.法的严惩和刑事判决,而我们今天表述的帖子,是为了还原历史真相,我们也应承认他们在为了镍矿生存建设中的地位和事记.恳请大家别误会我是在为他们评功摆好..........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14 19:47:00 +0800 CST  
八十年代末,九0一矿的生产经营状况,从以前的自身矿源每年都能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指标,逐渐走向自身矿源只能满足百分之七十并逐年下降,
所以就必须需要大量的外购原料,好在这个时候还有一套曾被称之为会理镍矿'黄金一代'的矿领导班子及经营业务人员,镍矿的生存这时虽然压力很大,但效益还算勉强过得去..


但到了九十年代初,主管经营而精明能干的付矿长冯作云同志英年早逝;付矿长康仕昭.张乐同志被调到**铜矿任党委书记和矿长;矿党.政一把手蒋代辉同志后来也调到成都公司,
而这时会理镍矿本矿的原料资源已不足生产量的百分之十,盐边冷水菁矿山的出矿量占生产量不足百分之三十,外购原料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关键是当时的矿财务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支撑购买),而且外购来的原料品位成分复杂,冶炼生产难度大成本高.


这时的会理镍矿生产经营状况进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虽然国家每年也有几百万元的财政补贴,但这笔钱不够几千退休工人的养老金支付..


而此时的在职职工的工资也开始只能发百分之七十,负责全矿数千职工和家属的生存重担,就落在会理镍矿最后一代矿领导身上,对这一届矿领导班子,应该怎么来评价他们呢?从客观公正的角度来讲,他们的上任伊始,也是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全矿人民的期望,各尽所能地履行着他们应有的职责,维持着会理镍矿最后近十年的生存.......
要知后事如何发展,请关注下一节!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14 21:53:00 +0800 CST  
到了1993年,就在会理镍矿(当时蒋代辉矿长还未上调成都公司)生产经营到了相当举步维艰的时候,又发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更大灾难,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采厂发生了一场上万立方的巨大山顶滑坡,当时的情景犹如一座山慢慢下沉了,掩埋整个采厂的全部矿井及附属设施和一些职工宿舍,也掩埋了上千吨的外购回来的矿石.


好在当时的值班调度柴发玲同志提前发现后发出紧急通知,值夜班的工人和附近宿舍里休息的职工及时全部撤离,虽然没有造成一例人员伤亡事故,但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达数千万元.这次事故对当时的会理镍矿来讲,犹如落井下石雪上加霜,


当时的矿长兼党委书记蒋代辉同志面对采厂的滑坡场面,当场流下了痛苦伤心的泪水,因正是釆厂把他从基层的普通技术员培养成一名优秀的厂长,后面提升到当矿党.政一把手.如今这曾培育他政治成长的摇篮,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毁于一旦了.他当时的伤心之极心情可想而知,其后不久,他上调到了成都公司...


镍矿的生存今后应该怎么办?全矿几千干部职工家属的最起码的基本生活来源怎么办?
绝大多数人没有其它谋生的技能,矿区地处夹皮沟一样的贫瘠山区,离最近的县城也有百里之遥.还能干点什么呢?
再加上当时全国政策性的紧缩银根,盐边矿不足冶炼生产占有量的百分之三十,外购原料资金紧缺,而且能买到的成分也很差..
如此严峻而尖锐复杂的问题摆在最后这届的矿新班子领导面前,讲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他就是会理镍矿建矿史上唯一在岗位上病逝的矿党委书记李守成...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15 15:19:00 +0800 CST  
B:
可能有些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帖子的前面曾出现过一位李学成厂长,而这时又出现了一位李守成党委书记,仅仅一字之差,难道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连带关系吗?有!
李守成,工人出身,小学学历,58年第一批到九0一矿,刚参加工作时,也曾是清水河矿区李学成厂长手下的一位工人骨干分子.一年后来清水河矿区下马,调到矿车队任驾驶员直至后面任车队书记,九十年代初任矿党委付书记,94年蒋代辉上调成都公司后,任矿党委书记直至病逝.


有的读者是否会质疑: 难道一个历史悠久且有数千干部和职工的央企,会启用一位只有小学学历的人来担任党委一把手?
是的,在全矿数百人的干部队伍中,在会理镍矿的这个非常时期,党委书记他是最佳的不二人选.


他虽然学历不高,但口才和写作能力极强,工作组织能力也很突出,他的工作报告从不让秘书代笔,而且切合实际.政策性强条理清晰,那些当年曾与他一起参加工作的老工人们早已全部退休回家享受着儿孙天伦之乐,而他却在此时还承担着带领新的矿领导班子,如何解决全矿几千干部职工的基本生存保障问题.....
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15 21:47:00 +0800 CST  
就在这最后一届的矿新领导班子中,除李守成书记外,矿长和常务付矿长的人选更是引人注目,一位是来自冶炼厂的厂长洪森林,另一位是来自盐边釆选厂的厂长曾传海..
这两位行政一二把手,年龄都不到四十岁,都是技术员出身,且有多年基层领导管理工作经验,


矿长洪森林,为人坦率真诚直爽,工作作风喜欢身体力行,说话从不转弯抹角,包括在工作上和同事之间交往也是如此,这也给他最后在镍矿关闭时以悲情人物收场有很大的关系.....
常务付矿长曾传海,性格与洪森林虽有很多共同之处,被人背后戏谑他为'曾耿直',但其言语间分寸把握较好,原则性强,领导和业务能力把控也不错,这也给他在最后镍矿关闭时,能有一个独善其身的良好结局留下伏笔..


这期间,李守成主管的党务工作和对全矿各单位各部门的把控协调;洪森林主管全矿的行政管理和全面生产管理;曾传海主管财务供销经营和车队,应该是说,会理镍矿在这困难的非常时期,三人之间的分工合作是相当默契的.
虽然当时的干部.工人的工资只发了百分之七十,大家的情绪是稳定的.....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16 12:10:00 +0800 CST  
C:
如果说此时镍矿的生产经营难度,表面上是在资金紧缺而资源又枯竭了的话,而占生产主导地位的冶炼厂遇到的生产技术难度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老工程师们大多退休,生产技术骨干工人相当部分跳槽,由原有的五百多人减少到三百多人,而原料由于盐边矿的年产量只够冶炼厂生产三个月,其余全靠大多数外购原料,但这些外购原料成分复杂,且含硫低水分重,如电镀泥镍钼渣之类,使年轻的技术员们成天绞尽脑汁地考虑如何配料改料才能使炉况生产正常...


在这批技术员里,有一位名叫高贞洪的,他属于镍矿的第二代子弟,工作几年后才去读的工大冶炼专业,回厂后担任技术员,由于表现优异很快提为生产付厂长,作为厂领导之一,平时他寡言少语,他不光废寝忘食地带领着这批年轻的技术员们攻克了冶炼技术配料上的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而且还经常带领大家下车间去,同工人一道操作抡钢钎摔大锤推矿车.
有一次不慎他把钢钎弹到腰上,疼得他蹲下痛苦了很久后,又咬牙重新站起来继续又干......
当冶炼厂又逐渐走上正常生产规模时,高贞洪却病倒了,到医院一检查,肾衰竭晚期,而且还有一根肋骨陈旧性的断裂伤痕...

他此时才三十多岁,他父亲退休后体弱多病,母亲又是家属,还有一位三岁的女儿,他入院期间,由于有很多药费不能报销,他妻子把家中唯一值钱的彩电卖了给他付自费药费,但不到半年后他还是去世了...


肾衰竭,作为现在来讲,发现时只要不是晚期而且透析作得好,存活十年八年甚至更长是常见的事,而作为一位付厂长的他,结局却是另外的悲剧,为什么?为什么?老天为什么这样不公平!
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17 15:46:00 +0800 CST  
度娘让我闭嘴了!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18 00:02:00 +0800 CST  
唉!按帖子内容情节的发展,但怎么修改度娘都不让发出来,最后只好就此省略一千字...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19 21:28:00 +0800 CST  
有人说,镍矿人虽然吃苦耐劳纯朴踏实的敬业精神固然值得可敬,但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也缺少市场开拓发展的眼光,才造成了后来难以挽回的局面,其实这只是一种表象,真正了解镍矿内情的人是不会同意这个观点的.

下面我们举一个真实的事例说明:
早在镍矿资源刚刚亮起黄灯的时候(八十年代中期),选厂的黄自深付厂长,就亲自带一批生产技术骨干,以会理镍矿的品牌来到贵州水城双龙井,利用当地的铅锌矿资源,与当地的乡企局.农校共同组建了''六盘水市联营铅锌选矿厂'',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五年间,就把该厂发展成年产值达数千万元,排名列前茅的贵州乡镇联营企业,黄自深厂长及厂领导班子成员经常登上当时的''乡.镇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并还给镍矿交回过几十万元的红利,


但到了九三年起,由于受国内紧缩银根政策的影响,三角债务关系严重影响了六盘水市选厂正常的生产经营状况,一时间产品卖不出去,勉强卖出去的也收不回来货款,使一个从来没为资金烦恼过的名星乡镇企业,逐渐走向连发工资都要靠等收帐过日子了..
是否有人怀疑我说此话的真实性.
因当时笔者也在该厂呆过两年,有很多重要业务也是参与者之一.
后面,我用前两年曾发表过的''悠悠往事,过去难忘的岁月''中所讲述的其中片段摘录部分,重温当年的情景,请关注下面D节.......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20 12:03:00 +0800 CST  
D:
那是二十三年前(1993)六月的一天,黄厂长把我叫到办公室单独谈话.说实在的,从老厂调到这个联营厂来已快半年了,平时觉得他老拉着一付''苦瓜脸'',一双半睁半闭好象永远都睡不醒的无神目光也从没正眼对视我一次,更不要说与我打招呼.

所以这次的单独谈话的招见,使我感到有受宠若惊的感觉,到了他的办公室,他招呼我坐下后,手里拿着一份合同和一些发货票据低头自言自语地好象埋怨什么人似的. 过了几分钟后,他终于抬起头来正视我说:这次厂里准备安排你到贵阳某某公司把我们厂的部分乘余货款结算回来,大概是十八万两千多........

我一听老板单独安排我一人去结算十八万多的货款,心情虽然激动,也担心身上钱多不安全所以打断老板的话,请示能否多安排一个人随我去...

老板说就只安排我一个人,因对方结帐是以支票转款不是现金支付........
这时我的心情更加激动心想:老板把结帐这么重要的工作都交给我一个人去办,而不叫那些付厂长们或科长们去办,也太看得起我和信任我了........

老板最后再次提醒:你一定要把帐结清才能回来,如没有结清就回来,差旅费不报..
我想这么简单的事情,不就是对帐划款嘛,怎么说得那么严重. 所以,我向老板保证:一定把货款结清才回来,何况这才十八万多嘛.....

黄老板看到我的保证和承诺,也知道我曲解了他的工作安排目的,但也不点破,那张''苦瓜脸''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20 12:16:00 +0800 CST  
当我回到寝室将此事对同事一讲,最后还无不得意说:连结帐这么重要的工作,老板都叫我一个人去办,我也将要享受公费旅游的待遇了.........

谁知,同事一听哈哈大笑:你是第一次出远差吧!
我说: 是!

同事看着我憨厚老实的样子,也不忍心嘲笑我了; 表情严肃地对我讲:这是叫你去催款要帐,这是出差当中最苦的差事,我们厂一般是谁经办的业务谁去催,因这些供货合同一般都是由科长付厂长们签的.听说这笔货款老板已安排过几批人去都没要回来一元钱,你却敢跟老板打保票,要结清才回来也太~狂~了.....

我连忙解释:我只认为是去结帐,不知道是去要帐,也不是我有多大能耐''狂妄'',早知道是这样,说啥子也不会接受这任务.

因厂里已有两个月没发工资了,老板这次安排我去完成这项别人避之不及的工作任务,或许也认可我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潜质吧.自己安慰自己是提高自信的最佳手段......


也许,有的吧友会质疑:难道当时催讨货款就有那么难吗?单位对单位,公事公办;业务员有必要承担那么大的心理负担吗? 当然这就需要看你的责任心了,如果你觉得什么都感到无所谓,谁也勉强不了你什么。。。。。

因当时(国家)经济大环境刚开始搞~紧缩银根~政策,大多数中.小型企形成多头三角债务关系,银行难以贷款出来,企业经营流动资金严重不足,有的企业几个月发不起工资也是常事....

就在这种大环境下出去催款要帐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也就是有这次催款要帐的经历,使我结识了很多业务上的朋友,也由此提高了自己业务应变能力和自信心........待续!

楼主 实心果老头儿  发布于 2016-06-20 14:29:00 +0800 CST  

楼主:实心果老头儿

字数:21483

发表时间:2016-06-08 02:1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2-15 13:50:53 +0800 CST

评论数:6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