姗姗来迟的大秦战车

天不生大汉 万古如长夜——卡农 阿什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12 22:37:00 +0800 CST  


说起古代战车,大多数人印象中出现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由四匹马拖曳着冲锋陷阵的重型驷马战车。这种似乎有着浓郁中国特色的武器,又逐渐成为了有些人想象中大秦帝国对付西方军队的秘密武器,似乎不管你什么冲击骑兵、长矛方阵、龟甲军团,在这无敌战车的面前都是螳臂挡车。然而很少有人了解先秦时期的战车发展史,知道商周时期战车真实形象的也不多。本文主要探讨的对象,正是这种兴起于商周,盛行于春秋战国,最后在秦汉渐渐式微的机动型作战平台。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12 22:37:00 +0800 CST  
一、从跪着到站着 先秦时期中国战车大跃进
1935年至1936年,在安阳殷墟的大规模发掘中,出土了一大批车马器,首次肯定了双轮车早在商代就已经存在的事实。这些实物让中国早期马车的形象脱离了各种想象,形象前所未有的清晰起来。
与一般人的想象相反,中国的战车并非一开始就是高大上的驷马战车。商代的车主要特点有三个,首先,大部分的车都是双马车;其次,其车厢(即车舆)的高度往往只有40厘米左右。这意味着,驭手在车上很可能不是站姿,而是采取跪坐的形式来驾车。也许有人会问,这样的车是战车吗?为什么不是礼仪车或者民用车呢?这就要说到商代战车的最后一个特点。根据墓葬同时出土的弓、戈、镞等兵器来看,这些战车的确是用于战争的,是不折不扣的“战车”。再深入研究一下出土的兵器种类,除了弓箭外,近战主要以短柄戈等短兵器为主,这些短兵器自然是很难在车上使用的,所以这个阶段,所谓战车的主要作战方式恐怕是以运载武士到达战场再进行徒步作战为主。


河南安阳孝民屯商代战车的复原形象和发掘现场图片




对比旁边的人,可以看出较低的护栏 是很难让人在车上进行站立作战的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的车比起商代有了明显进步,出现了很多驷马战车。车厢的高度虽然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普遍安装了高出车厢可供驾车人扶手的“轼”。此外,西周的车载兵器除了弓和短兵器外,矛、戟等长柄兵器也开始出现。不同于商代记载中大量出现“步伐”一词,周代一开始便是以“戎车三百乘”的形象示人,战车的形象大量出现在铭文和诗歌之中,战车开始取代步兵成为军队的支柱。

西周的马车综合形象复原



时间到了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车又有了更大的发展。首先在原本两匹拉车马的两侧,普遍又增加了两匹骖马。有意思的是,中间被称为“服马”的马和其前辈们一样,通过马背上的轭固定在衡上,而骖马却是游离在外的——甚至有时连轭都没有。诗经中就有“两服上襄,两骖雁行”“两服齐首,两骖如手”的语句,中间的两匹服马受到轭和衡的约束,必须齐头并进,而两旁的两匹骖马则像人的两只手一样向左右伸张,这似乎意味着骖马的主要角色可能不是拉车,而是在服马阵亡时加以替换,这也说明,春秋时期的战车面对的战况会更加激烈。春秋时期车上武士的作战兵器也有了变化,除了弓以外,长达三米以上的长矛和戈戟成为了新的宠儿,所谓“车错毂兮短兵接”,这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战争场景终于出现在了中国的大地上。终于,中国战车的全盛时代真正来临了。


春秋战国时期战车示意图







中国战车发展到战国时期到达了顶峰。由于兵马俑中战车的复原至今尚未完成,所以我们只好以秦始皇陵中铜车马为例。相比较春秋时期的战车,以秦战车为代表的战国战车的车厢和车轼造的比之前更高,车轼甚至高到接近腰部,如此,驭手和武士可以比较稳当的站在车上。在武器方面,通过承弩器将弩带上了车,但是因为车上空间狭小,士兵难以进行大的后退拉扯动作,所以弩的拉力无法做的太大,只能说是一种尝试,可以看到,后世记载的各种真正的强弩仍然只由步兵使用。





秦始皇陵一号铜车马 也是一般认为的秦代战车形制






虽然秦代真正战车的形制尚未复原 但是研究秦俑的手部动作


可以明显看出 此时的战车 护栏(或者车轼)高度已经达到人的髋部 方便扶持
士卒可以在车上比较稳固的站立和作战






从双马到驷马,从跪坐到直立,从短戈到长矛,我们可以看到,商周到大秦,战车一路高歌猛进,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那么这种压制了步兵近一千年的兵器,能否让大秦在面对其他国家的挑战时自信满满呢?会不会可以媲美一战坦克第一次出现时给人带来的震撼呢?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12 22:38:00 +0800 CST  
二、 东方不亮西方亮 其他地区战车的诞生和发展
当凯撒登陆不列颠岛时,他确实有可能被战车震惊了。但令他震惊的,不是战车的强大,反而应该是对手的落后。
去除宗教、神话、传说等记载,距今约4600年的苏美尔乌尔驴车是公认的史上最早的战车形象。车上一名驭手正在操控4头野驴,一名武士正在持矛作战。这种四轮车看上去十分笨重,并没有太强的机动性。随着技术的进步,更适合机动作战的两轮战车的形制也逐渐确定下来,其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双轮、单辕、独衡。直径在1米左右的辐条双轮带来了更小的转弯半径和更强的机动性。


乌尔王陵战车(左)、带轭驴车(中)和西亚马车(右)



很快,战车成了中外贵族武士的最爱,不仅在战场上取得了对炮灰杂兵的绝对性优势,又满足了老爷们炫耀的需求。战车的多少,甚至成为了评价国力最重要的依据。在当时,有两个“千乘之国”这四个字都不足以描述的强国——赫梯和埃及,因为他们都是可以一次出动数千辆战车的超级大国。他们之间长年累月的战争,就如同现在的美苏争霸一般。公元前1285年的卡叠石战役,无疑是这个战车全盛时期的最好注脚。



赫梯和埃及,代表了战车发展的两个方向




战争永远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强大动力。在战车形制上,双方又采取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赫梯的战车高大威猛,车厢高度早于中国一千年就已达到乘员的腰部附近,而车轮的位置靠近车厢中部,车上一般载有三人作战小组,手持盾牌、长矛、弓箭和标枪,主要功能为冲击敌方阵地,引导己方步兵。不论从大小形制还是人员配置方面来说,与春秋战国以及秦陵中的战车都非常相似。这是走向了以高大威猛来压倒敌军的道路,车上的士兵是战斗的主力,战车本身不但提供机动能力,还加强了士兵的防护,整个战车则类似一个小型的移动要塞般发挥战斗力。
而埃及的战车规格更轻便,重心更低,轮子更靠近车尾,成员则只有两人。通过对出土于埃及新王朝陵墓中的完整战车进行复原,这些轻便而结实的跑车自重仅75磅。在测试中,这种轻型战车在两匹矮种马的拉拽下,就能够以每小时38千米的速度飞奔。相比赫梯高大的战车,埃及人更强调战车的机动能力,不同于笨重的同僚,来去如风的它们可以轻松迂回到敌军侧翼洒下致命的箭雨,扮演的是后世骑射手的角色。
继埃及和赫梯之后,亚述人成为了新的世界霸主。亚述的战车更像是强化版的赫梯战车,拉车马的数量达到了三匹甚至更多,成员则增加到四人之多,如此全副武装的人马,真正让战车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移动要塞,在当时的世界上似乎已经没有对手能阻挡它了。这种重型战车,在规格大小上说,甚至可以超越几百年后同样走向要塞式道路的秦国战车。

庞大的亚述战车,是那个时代的重型坦克




可以看出,所谓西方军队没见识过重型战车,面对秦军会无所适从的场面是基本不可能出现的。不论是从大小、人员装备,还是作战方式上来说,秦代战车比起之前的赫梯战车、亚述战车均没有大的区别。那么大秦战车有没有什么秘密武器可以使其超越数百年的时间,震惊到同时期的其他国家呢?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12 22:39:00 +0800 CST  
三、 欧亚大陆两端的默契 系驾法的秘密
有人持这样一种观点:秦战车主要的拉力是由马侧面的靷绳提供,而西方是用颈带和轭受力,所以秦战车没有颈带压迫马气管的问题。这些人往往热衷于证明本国的特殊性,却忽视了大伙儿都是灵长目无毛猴的普遍性。从整个世界的发展来看,全球人民的交流和互相学习远比大部分人想象中更加频繁,大家做出来的东西往往高度趋同,系驾法正是这么一个例子。
在秦始皇陵铜车马出土前,中国先秦战车的系驾法是长期没有有力证据证明的,学者往往只能从只言片语还有汉代,甚至宋元的画像来推测先秦的情况。






而随着秦代铜车马系驾方式的大体确定,那么中外马车系驾法的异同问题,实际上可以极为简单的归纳起来:一回事。
典型战车的系驾法,被国内很多人称为颈带式系驾法,名称其实来源于breast collar,实际上翻译成“胸带”更加准确。马与牛不同,并没有发达隆出的肩部来让车轭(驾车时搁在牛马脖子上的曲木结构)直接受力,所以在轭的下方又再加一条颈带受力。牵引力从颈带传递到轭,再到背部的车辕,轭使颈带和车衡组成了一个半刚体,有效集中了牲畜拉力的方向。
我们先看看其他地区颈带式系驾法的发展。颈带为了不压迫牲畜呼吸,是不能系得太紧的。而在牲畜急停或者马车后部受力使车辕上抬的时候,轭和颈带可能会脱离马的肩部,上移到马的咽喉。这点在民用车上似乎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战场上可能是致命的。改进的系驾法则是在颈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条肚带。



肚带(前腿根后方那一条)不但可以防止轭和颈带脱离马颈,也可以辅助承担拉车力




除了肚带以外,靷(位于马侧面连接到车上的绳索)也被引入,起到辅助的作用,这种一般被称为轭靷式系驾法,为不列颠战车所常用。从一个公元前500年希腊花瓶上的马车形象看,希腊人似乎也有用靷绳或者骖马靷,甚至还将颈带和肚带整合成了当胸,这样不但增加了马胸部的受力面积,肚带也可以拉住颈带,避免其上移到马的咽喉,进一步保障了受力的颈带不会勒住马的气管。


不列颠战车在当时可以说是西方传统战车的活化石






然而虽然经过了不断改进,但是古典战车系驾法以颈带为主要受力点的特征一直没有改变。这个受力点是靠近马的气管的,所以不可避免的对马的呼吸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更加充分的发挥牲畜的拉力,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于是双辕车和水平胸带系驾法出现了,而罗马发明的硬质肩套可以使马颈两侧的肩膀受力,缓解压迫气管的问题。然而这些发明出现时,西方的战车时代早已结束,所以今天暂且不表。



再来看秦代战车上被称为“轭靷式"的系驾法,先从服马(中间有轭的两匹马)说起。服马的系驾法与一千年前埃及、赫梯马车颈带系驾法比较,颈带、轭、衡、辕部分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防止马轭离开马颈的肚带则由韅(韅,经也,横经其腹下也)来代替。轭靷式多出来的那条靷绳,实际上和不列颠轭靷式非常相似。这不得不让人感叹,欧亚大陆两端距离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居然各自发明了如此相似的东西。但是这种新式系驾法并没有某些人想象中那么先进,钟少异先生和钟锡华先生已经指出,以往认为的秦陵铜车马主要靠轭和靷绳传力,这实际上是没有可能的,主要的传力作用,实际上还是只能由辕和衡来完成。


也就是说,秦战车上拉车马的主要受力点仍然是颈带。毕竟要注意到的是,秦马车上的靷绳只在轭的一侧有,另一侧却没有。单靷由于不平衡问题,其实是不可能起到多少拉车作用,如果单靷从单边施力的话,甚至可能会折断马脖子,就好比一个人用力拉自行车把手的一侧,只会让前轮转向,而不会使车稳定的前后运动,古人自然不会笨到不知道这一点。至于骖马(两旁的马),其系驾方式就更原始了,说白了就是直接把绳子套在马脖子上。

秦陵铜车马的系驾方式 与一般的颈带式并无太大差别





系驾法的演化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12 22:40:00 +0800 CST  
四、 殊途同归 战车最后的命运
战车的崛起,靠的是超越步行的速度、庞大身躯的威慑力,以及同期步兵本身战术战法的落后。在那个单凭车轮在附近碾过的隆隆声就会导致步兵溃败的时代,战车统治了战场长达千年。
随着战争的扩大,步兵战术战法的进步,加上骑兵的迅速崛起,战车昂贵、脆弱而又缺乏灵活性的缺点逐渐暴露无遗,战车惬意的尊贵地位正不断受到挑战。当中国的战车还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时,公元前8世纪(中国春秋早期)的亚述人强大的骑兵和步兵已经可以和战车并驾齐驱。在同时代的希腊,多利安重步兵方阵的出现早早地结束了贵族们的战车游戏;在西欧,凯尔特人的车逐渐沦为防御性工事,只有野蛮人中的野蛮人——不列颠人还在坚持使用着传统战车;即使在战车的发源地西亚,自从波斯人崛起后,传统战车再也敌不过日益强大的步兵和骑兵。但是战车氛围如此浓厚的地区,是没那么快完全放弃这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兵器的,那么波斯人又是如何发挥战车的余热的呢?
居鲁士大帝针对传统战车的缺点,发明了后世称为镰刀战车的新式战车。他精简了战车上的人员,加强了战车的轮子和底盘,在车轮两侧和车架底下安装了两尺长的镰刀。这种战车主要功能并非是作为机动型作战平台,而是作为冲击性力量打乱敌人的阵列。然而这种特意强化了冲击力的新型战车在训练有素的步兵面前仍然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无论是希腊人征服波斯,还是罗马人征服本都时,仅仅通过步兵的队列变换就安然避开了这些貌似无可阻挡的冲锋,更反过来让其陷入后方步兵围攻全军覆没,全无用武之地。

波斯和希腊化国家的镰刀战车 其功能已与传统战车大相径庭 注意其在车轮两侧和车架底下的镰刀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中国,前有魏舒的毁车成行,后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步兵战术战法的发展,让“一车当步卒八十人,八十人当一车”逐渐成为了传说。等到汉代,骑兵终于成为了军队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就如同昔日的亚述和波斯一样,曾经作为战争之王的战车此时也不得不沦落到配合骑兵的地步。而当骑兵不再需要跟不上节奏的战车时,中国也没有一个东方居鲁士将传统战车进化到镰刀战车的程度,那么作为机动型作战平台的传统战车也就此在中国东汉时代走向了末路。
但从兵马俑2号坑的战车阵列看,在公元前3世纪,在传统战车在世界范围内都已难当大任,或被彻底淘汰,或被边缘化的时候,大秦仍然固执的将战车作为军阵的中心冲击力量。同一时代的西边,希腊世界的马其顿人彻底抛弃了战车,重步兵方阵、轻装投射步兵和冲击骑兵的经典组合在欧亚战场上大放异彩;而希腊人的老对手波斯虽然有200辆镰刀战车,同时却有成千上万的骑兵,其中不乏重装铁甲骑兵,甚至大流士本人的禁卫军也是骑兵步兵各半,而没有一个战车。
而秦兵马俑中,对应中心战车的,不过是些数量不多的持弩射击型骑兵,没有一个是冲击性的重骑兵。也就是说,秦军中的骑兵无法替代战车的冲击作战用途,秦战车依旧是军队的核心。想要说这样一支军队是那个时候的世界一流,至少在军队构成上,是完全不合格的,中国军队真正走向一流水平,还得等百余年后的汉军。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12 22:40:00 +0800 CST  
番外篇 中国双轮马车的来源
中国双轮马车的来源,可以简单分成外来影响说和本土起源说两种
我们先来说说本土起源说两种证据。
第一种证据:古文献记载车是由中国人发明的
其中又分成黄帝发明、奚仲发明、伏羲发明、吉光发明等等说法,这里不一一展开,反正他们都是中国人


第二种证据:中国古代车和西方车形制差别很大,中国古代车更先进,所以不会是外来的。而形制差别包含了车大小差别、辐条数的不同、系驾方式不同等等。


第一种证据不值一驳,第二种证据中,系驾法上面已经提到过一点
值得强调的是:【秦铜车马之前的天朝系驾法并没有明确的证据】
所以实际上【把秦代系驾法=商代系驾法,并和最原始的苏美尔颈带系驾法比较,进而推出中国车比西方车先进,所以双轮马车不是传入】的论证方法实际是在耍流氓,而且耍了4次


那么剩下的差别呢?
如果拿埃及的4、6轮辐马车和商代十数根以上轮辐的马车比较,确实可以得出埃及的战车不但大小不如商代马车,轮辐数也远远不如的结论


但是要注意的是,典型的埃及战车,实际上是一种特化战车,它是极度轻量化的载具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罗马时期——以及现代的竞速赛车上







但是在西亚,和商代同期或者更早一些的马车可不是这样

看上去是不是很像商代战车?再请看下图



辛塔施塔马车,约公元前2000年
鲁查申马车,约公元前2000-1500年
殷墟马车,约公元前1200年


不论是车的大小、轮辐数量,甚至是车舆的构造,都可以说极度相似


那么外来说还有没有其他证据?有
从文字上来看,双轮马车也是外来的


左 :卡拉塔乌山脉岩画(时代为距今4000年左右)中的马车, 右 :甲骨文中的“车”字


从技术上看,双轮马车从发明到改进再到定型,有其漫长的发展过程
最早出现的是四轮,后来才有了双轮;车轮先有实心的,然后才有带辐条的;先有牛拉、驴拉,再有马拉。
在西亚,长期存在四轮二轮、实心轮辐轮牛拉驴拉马拉并用的情况,这可以佐证西亚是双轮马车发源地的说法。
反观商朝,从出现马车开始,就是相对较为完备的情况,而之前只发现有轮距仅1米的车辙印。既没有发现四轮车,也没有发现实心轮使用过的证据,种种迹象都表明,商代的双轮马车,很可能就是游牧民族带来的新式装备。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12 22:41:00 +0800 CST  
不要再迷信先秦战车的人机功效了





一些比例较科学的战车形象


商战车



春秋时期战车(图里缺轼)



战国战车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12 23:02:00 +0800 CST  
古人的智慧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14 20:38:00 +0800 CST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16 22:10:00 +0800 CST  
一些战车时代之外的旁门左道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18 11:10:00 +0800 CST  
视频来自:土豆

楼主 鬼畜无害的炮灰  发布于 2016-06-21 21:23:00 +0800 CST  

楼主:鬼畜无害的炮灰

字数:6610

发表时间:2016-06-13 06:3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12-26 23:01:05 +0800 CST

评论数:84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