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周世宗征淮南,两边各出动了多少节度使?



【北宋时期的淮南地图,不过各州划分基本跟南唐时期相近,江北十四州在上面都找得到。】


鉴于当初的周唐淮南战争精品贴被度熊吞噬了,连中二自己都找不回当年的帖子,因此决定重新攻略周世宗征淮南这段往事。其中最令中二好奇的就是周世宗除了三司【殿前军、侍卫马军和侍卫步军】以外,究竟出动了多少地方藩镇部队。因此在这里先列出中二所收集的周唐两边节度使,如有补充,不胜感激……


【后周方面】
●归德节度使【驻地宋州】:李重进(不过他同时也是侍卫马军、侍卫步军的长官)
●义成节度使【驻地滑州】:张永德(不过他同时也是殿前军的长官)
●定国节度使【驻地同州】:赵匡胤(不过他同时也是殿前军的都指挥使,而且同州位于关中一带,距离淮南战场太远,应该是遥领)
●武宁节度使【驻地徐州】:武行德
●镇安节度使【驻地陈州】:向训(后来被调到扬州当淮南节度使了)
●忠武节度使【驻地许州】:王彦超
●河阳节度使【驻地孟州】:白重赞,后来由李继勋接任,再后来由赵晁接任
●武胜节度使【驻地邓州】:侯章(可惜已经是前·节度使了),后来由刘重进接任
●彰信节度使【驻地曹州】:李继勋(不过他同时也是侍卫步军的长官),后来由袁彦接任
●武信节度使【驻地遂州】:袁彦(遂州在孟昶手里,很明显是遥领)
●忠正节度使【驻地寿州】:杨承信(说白就是郭荣迫降刘仁赡部队后,由杨承信去接收刘仁赡的遗产)
●保信军节度【驻地庐州】:赵匡赞(郭荣拿下淮南后,用淮南的地盘新封的节度使之一)
●武平节度使【驻地朗州】:王逵(湖南军阀)


【南唐方面】
●清淮节度使【驻地寿州】:刘仁赡
●奉化节度使【驻地江州】:皇甫晖,后来由柴克宏接任
●武安节度使【驻地潭州】:边镐(可惜已经是前·节度使了现任那位正是王逵的好部下周行逢)
●永安节度使【驻地建州】:许文稹(可惜已经是前·节度使了),后来由朱元的好基友李平接任这个位置
●武昌节度使【驻地鄂州】:何敬洙,后来由杨守忠接任(这支部队原本是用来对付湖南的王逵,不过因为湖南火并,因此后来在杨守忠的带领下前往紫金山战场,然后成为了郭荣的战绩之一
●镇海军节度使【驻地润州】:郑彦华(紫金山会战期间,从中下层军官真刀真枪拼出来的,然而淮南战争结束后,镇海军已经是后周的地盘了……)
●保义节度使【驻地陕州】:陈承昭(目测当年河中李守贞、京兆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等关中三大后汉诸侯兵变时,李璟很有吞下陕西的野心啊……)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09:47:00 +0800 CST  


另外当时周世宗郭荣麾下最强悍的禁军,分为殿前司【张永德是老大】和侍卫亲军司【李重进是老大】,在淮南战争中的各个主要指挥官列表如下,以供参考,如有补充,不胜荣幸……


【殿前司】
殿前司为殿前诸班直,步、骑诸指挥的直接统领机构。掌握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官兵名籍,总领其统制、训练、轮班宿卫与戍守、迁补、赏罚之政令。殿前司所属诸班直、步骑诸指挥在内为皇宫禁卫,随驾出行则为皇帝近卫,随侍左右。国家大型祭典,执行仪仗、引导、安保、护卫任务。
【1】殿前司都点检:张永德(靠着在下蔡顶住李景达的南唐主力半年攻势,保住当时后周在淮南的唯一一座浮桥而升官。那时候南唐诸军中,进攻最狠的就是林仁肇
殿前司最高统领官。从二品,位在殿前司副都点检、殿前司都指挥使之上。
【2】殿前司副都点检
【3】殿前司都指挥使:赵匡胤(张永德升官后,赵匡胤就接任了这个位置)
从二品,位在节度使上。
【4】殿前司副都指挥使
【5】殿前司都虞候:慕容延钊
殿前司统领官之一,从五品,序位在正任防御使之上。
在殿前司指挥序列中,仅次于殿前都指挥使、殿前副指挥使。三衙管军中,位于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侍卫亲军步军都虞候之上。



【侍卫亲军司】
总领侍卫亲军马军诸军、侍卫亲军步军诸军之政令。
【0】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点检:韩通
【1】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
为侍卫亲军司最高长官,统领本司公事。编制一人 。品位视本官品位。阶位在殿前司副都点检之下,殿前司都指挥使之上。
【2】侍卫亲军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
【3】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虞候
为侍卫亲军司统领官之一,佐都、副都指挥使统领本司公事。编制一人 。品位视本官品位。阶位在侍卫亲军司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之下,而在殿前司都指挥使、侍卫亲军司马、步军都指挥使之上。

【侍卫马军司】
【1】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韩令坤
三衙长官之一,俗称"马帅"。为侍卫亲军马军司最高长官,总本司政令。 编制一人。 如缺,则以副都指挥使领本司公事。
正五品,阶位在正任观察使之上,副都指挥使在正任防御使之上。
三衙管军中,序位在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之下,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之上。
【2】侍卫亲军马军司副都指挥使:赵弘殷
【3】侍卫亲军马军司都虞候
为侍卫亲军马军司统领官之一,参领本司公事。 编制一人。
从五品,以刺史以上充任。
三衙管军中,序位在殿前司都虞候之下,侍卫亲军司步军都虞候之上。

【侍卫步军司】
【1】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李继勋,后来由袁彦替代
三衙长官之一,俗称"步帅"。为侍卫亲军步军司最高长官,总本司政令。 编制一人。 如缺,则以副都指挥使领本司公事。
正五品,阶位在正任观察使之上,副都指挥使在正任防御使之上。
三衙管军中,序位在殿前司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之下,侍卫亲军马军司副都指挥使之上。
【2】侍卫亲军步军司副都指挥使
【3】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候
为侍卫亲军步军司统领官之一,参领本司公事。 编制一人。
从五品,以刺史以上充任。
三衙管军中,序位在侍卫亲军司马军都虞候之下,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之上。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14:10:00 +0800 CST  


【韩熙载(那时候是南唐的中书舍人)夜宴图,非常还原淮南战争期间南唐人的形象啊……】


关于对后周军威胁最大的南唐势力,过去中二曾认为是那帮白甲军【穿着纸甲、拿着农具当兵器,还没经过系统训练的民兵】,然而在见识过靖康之难期间北宋乡兵有多坑爹之后,中二对这帮白甲军的战斗力深感怀疑,并认为那时候真正起到实质威胁作用的是紫金山会战期间的李景达主力尤其是这支主力还拥有数量众多的战舰的情况下【后周将士:MMP不就欺负我们是旱鸭子么!】因此下面列一下这五万南唐主力的将帅阵容,来进一步了解当时的战况……


【紫金山野战军】
●诸道兵马元帅:李景达(齐王)
●监军使:陈觉
●应援都军使:边镐
《资治通鉴》:齐王景达军于濠州,遥为寿州声援,军政皆出于陈觉,景达署纸尾而已。拥兵五万,无决战意,将吏畏觉,无敢言者。
PS:李景达和陈觉之间的关系,令中二想起了三峰山大战期间的完颜合达和移剌蒲阿……
【1】北面招讨使:朱元(原名舒元,李守贞派来向李璟求援的客将,麾下统帅一万兵马)
【麾下战将】先锋壕寨使朱仁裕、孙璘、裨将时厚卿
【2】西面行营应援使:许文稹(麾下统帅的是潘承祐奉命招募的建州军)
【麾下战将】静江指挥使陈德诚、建州人郑彦华、淮南屯营应援使林仁肇
【3】上淮水陆应援使:郭廷谓(麾下统帅的是濠州军,约有一万兵马,但基本多是乡兵,并不能确认是否全部都带到了紫金山战场。毕竟连郭荣都印象深刻的涡口浮桥袭击战,他只出动了两千水师;直接把后周武宁节度使武行德打成了老光棍的定远之战,他只出动了五千乡兵……)
【麾下战将】州将黄仁谦、弟弟郭廷赞
【4】卫尉少卿:李平(原名杨讷,李守贞派来向李璟求援的客将,根据《十国春秋·李平传》记载:“使领偏师巡江北。周兵取蕲州,不能有,复弃而归,乃以平为刺史。”可以看出李平兵力并不多,而且当时蕲州的后周军待不下去,很大原因是朱元硬啃下了蕲州东面的舒州,以及和州,因此李平算是沾了一点旧日老同僚的光……)
【5】武昌节度使:杨守忠(他本来应该率领鄂州军警戒湖南的王逵、周行逢势力,以及湖北的高保融势力,然而奉陈觉的命令来接替朱元的招讨使职位,没想到一来就给郭荣送了经验……)


【寿州城守军】
除了在寿州城南连营十八寨、拥兵五万的南唐主力,在寿州城内,还有清淮节度使刘仁赡的一万兵马,部下有监军使周廷构、营田副使孙羽等人。可以确定的是,在朱元兵变前夕,这两支南唐大军曾一度会师,跟寿州城北的李重进【侍卫步军】、向训【侍卫马军】,以及蹲守在淮河下蔡浮桥附近的张永德【殿前军】遥相对峙,以致《旧五代史》记载道:“刘仁赡请以边镐守城,自帅众决战,齐王景达不许,仁赡愤邑成疾。”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16:07:00 +0800 CST  

另外在淮南战争期间,后周总共建造了两座浮桥,分别是东面濠州境内的涡口浮桥,以及西面寿州境内的下蔡浮桥【最早李谷、王彦超统帅韩令坤等十二将渡过的就是寿州境内的正阳浮桥,后来正阳浮桥被移到了下蔡,就成了张永德等殿前军拼死守卫的下蔡浮桥】,一旦两座浮桥被断掉,那就直接重演钟离大战之元英惨剧了【能够达成萧衍、曹景宗、韦睿之伟绩,李璟怕是要笑醒】,所以紫金山会战期间,这两座浮桥成了两军争夺的焦点……
【东面·涡口浮桥】郭廷谓率领濠州军,击溃了张从恩、焦继勋,成功截断这道浮桥,并顺势率军几乎团灭了浮桥断后被隔在濠州境内定远县的武行德部队。
【西面·下蔡浮桥】由于浮桥只剩下一座,因此张永德、赵匡胤率领精锐的殿前军在此处把守,并遭到顺势西进的郭廷谓的濠州军,以及自南面而来的建州军【以林仁肇为代表人物,毕竟寿春城南,侍卫步军老大李继勋兵败,就是刘仁赡和林仁肇里应外合的结果】的疯狂进攻。
张永德老是怀疑李重进做了叛徒,估计就是因为本应由他来堵住的南面建州军,都跑到这里来打自己了,尤其是那个患有口臭的林虎子,令殿前军的袍泽们很是压力山大啊。然而李重进也没办法,毕竟面对李景达主力的凶猛进攻【尤其是朱元这个疯子,虽然陈觉下令不许主动出击,但对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跟士卒同甘共苦、以忠义相勉的士气buff,让紫金山大军直接和刘仁赡部队取得了联系】,从《宋史·袁彦传》都可以看出,李重进、向训不得不自动解了寿州之围,集体跑路寿州以北,跟寿州以南的李景达、寿州城内的刘仁赡陷入对峙状态……
PS:紫金山会战的恶劣战况,也促使了郭荣的第二度南下。但老实说,中二目前还没发现郭荣带着大批禁军南下的迹象,哪怕是紫金山追歼溃敌,他也只带了数百骑兵追敌,估计陆军用的还是原先就在这里的李重进、向训、张永德等后周兵马。只是这次他带的王环、宋延渥率领的数千后周水师,才是真正令南唐军感到畏惧的存在……


《资治通鉴》:先是,周与唐战,唐水军锐敏,周人无以敌之,帝每以为恨。
返自寿春,于大梁城西汴水侧造战舰数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战,数月之后,纵横出没,殆胜唐兵。
至是,命右骁卫大将军王环将水军数千,自闵河沿颍入淮,唐人见之大惊。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17:23:00 +0800 CST  
还在收集更详细的淮南战争史料中以下没有特别注明的史料,基本可以默认为是《资治通鉴》……


【淮南十四州】
淮南东部:楚州、海州、泗州、泰州、扬州、雄州、滁州
淮南西部:庐州、和州、濠州、寿州、舒州、光州、黄州、蕲州
【南唐五鬼】陈觉、冯延已、冯延鲁、查文徽、魏岑

【后周兵力】
《续通鉴长编》:三司使王拱辰言:“太祖时兵十二万,太宗时十八万,章圣时四十万,今遂倍之。兵在精不在觽,散坐食一,非计也。三司虽总财用大计,而事实在外,请诸道帅臣并任其责。”

【第1年】显德二年
唐主性和柔,好文章,而喜人顺己,由是谄谀之臣多进用,政事日乱。既克建州,破湖南,益骄,有吞天下之志。李守贞、慕容彦超之叛,皆为之出师,遥为声援。又遣使自海道通契丹及北汉,约共图中国。值中国多事,未暇与之校。
先是,每冬淮水浅涸,唐人常发兵戍守,谓之“把浅”。寿州监军吴廷绍以为疆场无事,坐费资粮,悉罢之。清淮节度使【驻地寿州】刘仁赡上表固争,不能得。

【第一次淮南会战】
【第一章】正阳风云
●十一月
乙未朔,帝以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兼知庐、寿等行府事,以忠武节度使【驻地许州】王彦超副之,督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等十二将以伐唐。
汴水自唐末溃决,自埇桥东南悉为污泽。上谋击唐,先命武宁节度使【驻地徐州】武行德发民夫,因故堤疏导之,东至泗上。议者皆以为难成,上曰:“数年之后,必获其利。”
《宋史·吴廷祚传》:汴河决,命廷祚督丁壮数万塞之。因增筑堤防,自京城至临淮,数旬讫工。
《宋史·司超传》:周世宗命宰相李谷讨淮南,以超为步军先锋副都指挥使。
《宋史·田钦祚传》:周世宗征淮南,为前军都监。

【第一支南唐主力】
唐人闻周兵将至而惧,刘仁赡神气自若,部分守御,无异平日,众情稍安。
唐主以神武统军刘彦贞为北面行营都部署,将兵三万趣寿州,奉化节度使【驻地江州】、同平章事皇甫晖为应援使,常州团练使姚凤为应援都监,将兵三万屯定远【濠州】。召镇南节度使【驻地洪州】宋齐丘还金陵,谋国难,以翰林承旨、户部尚书殷崇义为吏部尚书、知枢密院。
李谷等为浮梁,自正阳济淮。
《南唐书·皇甫晖传》:彦贞举动躁挠,人测其必败。晖独持重,部分甚整,士亦乐为用,周人颇惮之。

●十二月
【淮西战场】《旧五代史》:壬戌,淮南前军都部署李谷奏,先锋都指挥使白延遇破淮贼于来远镇。
甲戌,谷奏王彦超败唐兵二千余人于寿州城下。
己卯,又奏先锋都指挥使白延遇败唐兵千余人于山口镇。

【吴越战场】吴越王弘俶遣元帅府判官陈彦禧入贡,帝以诏谕弘俶,使出兵击唐。

【第2年】显德三年
●春,正月
【淮西战场】丁酉,李谷奏败唐兵千余人于上窑。
《宋史·李谷传》:进攻上窑,又败千余众,获其小校数十人,长围寿春。
李昉尝为谷记室,在淮上被病求先归。谷视之曰:“子他日官禄当如我。”昉后至宰相、司空。
《宋史·李昉传》:周显德二年,宰相李谷征淮南,昉为记室。世宗览军中章奏,爱其辞理明白,已知为昉所作。

庚子,帝下诏亲征淮南,以宣徽南院使、镇安节度使【驻地陈州】向训权东京留守,端明殿学士王朴副之,彰信节度使【驻地曹州】韩通权点检侍卫司及在京内外都巡检。命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驻地宋州】李重进将兵先赴正阳,河阳节度使【驻地孟州】白重赞将亲兵三千屯颍上。
壬寅,帝发大梁。
《宋史·白重赞传》:及征淮南,命重赞率亲兵三千军于颍上。未几,改淮南道行营马步军都虞候。俄迁彰义军节度。

【李谷撤军】
李谷攻寿州,久不克。唐刘彦贞引兵救之,至来远镇,距寿州二百里,又以战舰数百艘趣正阳,为攻浮梁之势。
李谷畏之,召将佐谋曰:“我军不能水战,若贼断浮梁,则腹背受敌,皆不归矣!不如退守浮梁以待车驾。”
诸将皆以为然,遂燔其粮草而退。军回之际无复严整,公私之间颇多亡失,淮北役夫亦有陷于贼境者。
上至圉镇,闻其谋,亟遣中使乘驿止之。比至,已焚刍粮,退保正阳。
丁未,帝至陈州,意唐兵必追之,遣李重进急趋正阳,曰:“唐兵且至,宜急击之。”
辛亥,李谷奏:“贼舰中淮而进,弩砲所不能及,若浮梁不守,则众心动摇,须至退军。今贼舰日进,淮水日涨,若车驾亲临,万一粮道阻绝,其危不测。愿陛下且驻跸陈、颍,俟李重进至,臣与之共度贼舰可御,浮梁可完,立具奏闻。但若厉兵秣马,春去冬来,足使贼中疲弊,取之未晚。”
帝览奏,不悦。
《宋史·李谷传》:南唐遣大将刘彦贞来援,谷召将佐谋曰:“今援军已过来远,距寿阳二百里,舟棹将及正阳。我师无水战之备,万一断桥梁,隔绝王师,则腹背受敌矣。不如退守浮梁,以待戎辂之至。”
初,世宗至圉镇,已闻此谋,亟走内侍乘驿止之。谷已退保正阳,仍焚刍粮,回军之际,递相掠夺,淮北役夫数百悉陷于寿春。
世宗闻之怒,亟命李重进率师伐之,以谷判寿州行府。
是秋,诏归阙,得风痹疾,告满百日,累表请致仕,优诏不允。每军国大事,令中使就第问之。

【正阳决战】
刘彦贞素骄贵,无才略,不习兵,所历籓镇,专为贪暴,积财巨亿,以赂权要,由是魏岑等争誉之,以为治民如龚、黄,用兵如韩、彭,故周师至,唐主首用之。
其裨将武彦晖、张延翰、咸师朗等皆勇而无谋,闻李谷退,喜,皆以为怯,惟恐不得速战。裨将咸师朗曰:“追之可大获。”
刘仁赡及池州刺史张全约固止之。仁赡曰:“公军未至而敌人先遁,是畏公之威声也,安用速战!万一失利,则大事去矣!”
前军张全约亦曰:“不可追。”
彦贞曰:“军容在我,汝辈何知?沮吾事者斩!”即督以进,引兵直抵正阳,旌旗辎重数百里。
既行,仁赡曰:“果遇,必败。”乃益兵乘城为备。
比至正阳,而重进先至,未及食而战。
李重进渡淮,逆战于正阳东,大破之,斩彦贞,生擒咸师朗等,斩首万余级,伏尸三十里,收军资器械三十余万、马五百匹。
是时江、淮久安,民不习战,彦贞既败,唐人大恐,张全约收余众奔寿州,刘仁赡表全约为马步左厢都指挥使。皇甫晖、姚凤退保清流关。滁州刺史王绍颜委城走。
《南唐书·刘彦贞传》:彦贞置阵,横布拒马,联贯利刃,以铁绳维之,刻木为猛兽攫弩状,饰以丹碧,立阵前,号揵马脾,又以革囊贮铁蒺藜布于地。周兵望而笑其怯,锐气以增。一战,我师大败,师朗等皆被擒,彦贞死于阵。
《旧五代史》:李重进奏,大破淮贼于正阳,斩首二万余级。杀获之外,降者三千余人,皆为我将赵晁所杀。
《册府元龟》:三年正月,侍卫都指挥使李重进差人驰骑,上言败淮贼三万余众于正阳镇东,追杀二十余里,剿戮殆尽,生擒贼将咸师郎、戈臼约三十万众,马五百余匹。帝大悦,诏书褒之,文武从官皆称贺焉。
《宋史·李重进传》:世宗亲征淮南,命重进将兵先赴正阳。
俄闻李谷攻寿春不克,退保正阳,促重进兵助之。
吴人以谷退为惧,乃发兵三万余,旌旗辎重亘数百里;又发战棹二百艘以张断桥之势,列阵鼓噪而北,横布拒马以万数,皆贯以利刃,维以铁索;又刻木为战形,立阵前,号揵马牌,皮囊贮铁蒺莉以布战地。
时周师未朝食,吴师奄至,周师望其阵皆笑之。
宣祖领前军与重进、韩令坤合势击之,一鼓而败,斩首万余级,追奔二十余里,杀大将刘彦贞,擒裨将盛师朗数十人,降三千人,获戈甲三十万。
世宗大悦,诏书褒谕,即以重进代谷为行营招讨使,赐袭衣、金带、玉鞍、名马。
《宋史·韩令坤传》:世宗使宰相李谷将兵征淮南,俾令坤等十二将以从。谷退保正阳,为吴人所乘。令坤与宣祖、李重进合兵击之,大败吴人。
《宋史·赵晁传》:及征淮南,改虎捷左厢、领阆州防御使,充前军行营步军都指挥使,又为缘江步军都指挥使。
时李重进败吴人于正阳,以降卒三千人付晁,晁一夕尽杀之。世宗不之罪。
《宋史·王彦超传》:吴兵水陆来援,谷退保正阳,吴人蹑其后。会李重进兵至,合势急击,大败吴人三万余众,追北二十余里。还,改京兆尹、永兴军节度。
《宋史·曹翰传》:世宗征淮南,留铠甲千数在正阳,既而得降卒八百,部送归京师。
时翰适从京师来诣,过正阳十数里许遇之,虑劫兵器为叛,矫杀之。
及见世宗,具言其事,世宗不悦。
翰曰:“贼以困归我,非心服也,所得器甲,尽在正阳,苟为所劫,是复生一淮南矣。”因不之罪。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1:11:00 +0800 CST  
【御驾攻寿】
壬子,帝至永宁镇,谓侍臣曰:“闻寿州围解,农民多归村落,今闻大军至,必复入城。怜其聚为饿殍,宜先遣使存抚,各令安业。”
甲寅,帝至正阳,以李重进代李谷为淮南道行营都招讨使,以谷判寿州行府事。
丙辰,帝至寿州城下,营于淝水之阳,命诸军围寿州,徙正阳浮梁于下蔡镇。
丁巳,征宋、毫、陈、颍、徐、宿、许、蔡等州丁夫数十万以攻城,昼夜不息。
《南唐书·刘仁赡传》:周世宗自将攻城,屯于城西北淝水之阳,征宋、亳、陈、颖、许、泰、徐、宿州丁夫数十万,备攻城云梯洞屋,下临城中,数道同时进攻,填堑陷壁,昼夜不少休,如是者累月。每鼓角四发,声震墙壁皆动。
我援兵在外者,见利辄进,常陷伏中,以故屡败而终不悟。
仁赡虽知外援之败,意气益壮,觇世宗在城下据胡床督攻城,仁赡素善射,自引弓射之,箭去胡床数步堕,世宗命进胡床于简堕处,后箭复远数步而堕。
仁赡知之,投弓于地曰:“若天果不佑唐耶?吾有死于城下耳,终不失节。”
于是世宗遣中使来谕曰:“知卿忠义,然士民何罪?”
又亲驾临城招之,皆不从。
《宋史·杨承信传》:显德初,征淮南,为濠州攻城副都部署,改寿州北砦都部署兼知行府事。
《宋史·袁彦传》:从征寿州,为城北造竹龙都部署。竹龙者,以竹数十万竿,围而相属,上设版屋,载甲士数百人,以攻其城。
《宋史·赵赞传》:世宗南征,初遣赞率师巡警寿州城外,俄命为淮南道行营左厢排阵使。
《宋史·宋琪传》:世宗征淮南,赞自右龙武统军为排阵使,复辟琪从征。
《宋史·宋偓传》:世宗征淮南,令偓与左龙武统军赵赞、右神武统军张彦超、前景州刺史刘建于寿州四面巡检。师还,以偓为右神武统军,充行营右厢都排阵使,又为庐州城下副部署。
《宋史·张永德传》:时永德父颖为隶人曹澄等所害,因奔南唐。
会议南征,永德请行自效,许之。
师至寿春,刘仁瞻坚壁不下。永德出疲兵诱之,傍伏精骑,每战阳不利,北退三十里,伏兵突起夹攻,大败之,仁赡仅以身免。
三年,世宗亲征,至寿州城下,仁赡执澄等三人槛送行在,意求缓师,诏赐永德,俾其甘心。

【涡口之战】
【淮北战场】唐兵万余人维舟于淮,营于涂山之下。
庚申,帝命赵匡胤击之,赵匡胤遣百余骑薄其营而伪遁,伏兵邀之,大败唐兵于涡口,斩其都监何延锡等,夺战舰五十余艘。
《宋史·石守信传》:从征淮南,为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遂领嘉州防御使,充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

【湖南战场】诏以武平节度使【驻地朗州】兼中书令王逵为南面行营都统,使攻唐之鄂州。
逵引兵过岳州,岳州团练使潘叔嗣厚具燕犒,奉事甚谨。逵左右求取无厌,不满望者谮叔嗣于逵,云其谋叛,逵怒形于词色,叔嗣由是惧不自安。

●二月
丙寅,下蔡浮梁成,上自往视之。
《旧五代史》:丁亥,寿州城内左神卫军使徐象等一十八人来奔。

【淮西战场】戊辰,庐、寿、光、黄巡检使元城司超奏败唐兵三千余人于盛唐【寿州】,擒都监高弼等,获战舰四十余艘。
《宋史·司超传》:大败淮人三千余众于盛唐县,获棹船四十余艘,禽其监军高弼、果毅指挥使许万以献。
《宋史·解晖传》:从世宗征淮南,率所部下黄州,禽刺史高弼,迁虎捷第一军都虞候。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1:13:00 +0800 CST  


【赵匡胤御容如此,再联想到被南唐人称为“黑大虫”的李重进,估计后周将帅们普遍都黑不溜秋却又孔武有力吧……】


【第二章】皇甫授首
【清流关决战】
【淮东战场】上命赵匡胤倍道袭清流关。
皇甫晖等陈于山下,方与前锋战,赵匡胤引兵出山后;晖等大惊,走入滁州,欲断桥自守。赵匡胤跃马麾兵涉水,直抵城下。
晖曰:“人各为其主,愿容成列而战。”
赵匡胤笑而许之。
晖整众而出,赵匡胤拥马颈突陈而入,大呼曰:“吾止取皇甫晖,他人非吾敌也!”
手剑击晖,中脑,生擒之,并擒姚凤,遂克滁州。
《旧五代史》:壬申,今上奏,破淮贼万五千人于清流山,乘胜攻下滁州,擒伪命江州节度使、充行营应援使皇甫晖,常州团练使、充应援都监姚凤以献。
王铚《默记》:太祖以周师数千与晖遇于清流关隘路,周师大败,晖整全师入憩滁州城下,会翊日再出。
太祖兵聚关下,且虞晖兵再至,闻诸村人,云有镇州赵学究在村中教学,多智计,村民有争讼者,多请以决曲直。
太祖往访之,学究曰:“我有奇计,所谓因败为胜,转祸为福。今关下有径路,人无行者,虽牌军亦不知之,乃山之背也,可以直抵城下。方值西涧水大涨之时,彼必谓我既败之后,无敢蹑其后者,诚能由山背小路率兵浮西涧水至城下,斩关而入,可以得志。”
太祖大喜,且命学究以指其路,学究亦不辞,而遣人前导,即下令誓师,夜从小路行,三军跨马浮西涧以迫城,晖果不为备。
夺门以入,晖始闻之,率亲兵擐甲与太祖巷战,三纵而三擒之,遂下滁州。
《宋史·袁彦传》:太祖下滁阳,禽皇甫晖、姚凤,彦皆有劳绩,诏褒之。
《宋史·辅超传》:显德中,从太祖征淮南,常执锐前驱,定滁、泗,破淮阴,下扬州,以功转日骑副兵马使。

【赵匡胤拒父】
后数日,赵弘殷为马军副都指挥使,引兵夜半至滁州城下,传呼开门。赵匡胤曰:“父子虽至亲,城门王事也,不敢奉命!”
明旦,乃得入。
《宋史·太宗本纪》:宣祖总兵淮南,破州县,财物悉不取,第求古书遗帝(赵光义),恒饬厉之,帝由是工文业,多艺能。

上遣翰林学士窦仪籍滁州帑藏,赵匡胤遣亲吏取藏中绢。
仪曰:“公初克城时,虽倾藏取之,无伤也。今既籍为官物,非有诏书,不可得也。”
赵匡胤由是重仪。
诏左金吾卫将军马崇祚知滁州。

初,永兴节度使刘词遗表荐其幕僚蓟人赵普有才可用。
会滁州平,范质荐普为滁州军事判官,赵匡胤与语,悦之。
时获盗百余人,皆应死,普请先讯鞫然后决,所活什七八。赵匡胤益奇之。
赵匡胤威名日盛,每临陈,必以繁缨饰马,铠仗鲜明。
或曰:“如此,为敌所识。”
赵匡胤曰:“吾固欲其识之耳!”
《宋史·赵普传》:世宗用兵淮上,太祖拨滁州,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
宣祖卧疾滁州,普朝夕奉药饵,宣祖由是待以宗分。
太祖尝与语,奇之。
时获盗百余,当弃市,普疑有无辜者,启太祖讯鞫之,获全活者众。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1:16:00 +0800 CST  


【突然想起李璟的儿子李从嘉(李煜),享受着大小周后的齐人之福,难怪赵大胖愤怒地喊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现充帅哥)憨睡!”】


【第三章】李璟求和
【李璟第一次求和】
唐主遣泗州牙将王知朗赍书抵徐州,称:“唐皇帝奉书大周皇帝,请息兵修好,愿以兄事帝,岁输货财以助军费。”
甲戌,徐州以闻;帝不答。

【淮西战场】戊寅,命前武胜节度使【驻地邓州】侯章等攻寿州水寨,决其壕之西北隅,导壕水入于淝。
《宋史·侯章传》:世宗亲征寿阳,命章为攻城水砦都部署,右卫大将军王璨副之。俄徙西北水砦都部署,再为武胜军节度。

【皇甫晖去世】
赵匡胤遣使献皇甫晖等,晖伤甚,见上,卧而言曰:“臣非不忠于所事,但士卒勇怯不同耳。臣曏日屡与契丹战,未尝见兵精如此。”
因盛称赵匡胤之勇。上释之,后数日卒。
《南唐书·皇甫晖传》:见世宗曰:“臣力惫,欲暂坐。”
及坐,曰“欲暂卧。”
不俟命而卧,神色自若,曰:“臣非不尽力国事,南北勇怯不敌。臣在晋屡与契丹战,安能如今日大朝兵甲之盛。昨退保滁州城,不意大军攀堞,如飞而入。臣智力俱殚,故被擒耳。”
世宗赐之马及衣带,数日创甚,晖不肯治而死。

【李璟第二次求和】
帝诇知扬州无备,己卯,命韩令坤等将兵袭之,戒以毋得残民;其李氏陵寝,遣人与李氏人共守护之。
唐主兵屡败,惧亡,乃遣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钟谟、工部侍郎、文理院学士李德明奉表称臣,来请平,献御服、茶药及金器千两,银器五千两,缯锦二千匹,犒军牛五百头,酒二千斛,壬午,至寿州城下。
谟、德明素辩口,上知其欲游说,盛陈甲兵而见之,曰:“尔主自谓唐室苗裔,宜知礼义,异于他国。与朕止隔一水,未尝遣一介修好,惟泛海通契丹,舍华事夷,礼义安在?且汝欲说我令罢兵邪?我非六国愚主,岂汝口舌所能移邪!可归语汝主:亟来见朕,再拜谢过,则无事矣。不然,朕欲观金陵城,借府库以劳军,汝君臣得无悔乎!”
谟、德明战栗不敢言。
《宋史·魏丕传》:世宗征淮甸,丕获江南谍者四人,部送行在。诏奖之,赐钱十万,迁供奉官、供备库副使。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1:21:00 +0800 CST  
【吴越战场】吴程攻常州,破其外郭,执唐常州团练使赵仁泽,送于钱唐,仁泽见吴越王弘俶不拜,责以负约。弘俶怒,抉其口至耳。元德昭怜其忠,为傅良药,得不死。
唐主以吴越兵在常州,恐其侵逼润州,以宣、润大都督燕王弘冀年少,恐其不习兵,征还金陵。
部将赵铎言于弘冀曰:“大王元帅,众心所恃,逆自退归,所部必乱。”
弘冀然之,辞不就征,部分诸将,为战守之备。
龙武都虞候柴克宏,再用之子也,沉默好施,不事家产,虽典宿卫,日与宾客博奕饮酒,未尝言兵,时人以为非将帅才。至是,有言克宏久不迁官者,唐主以为抚州刺史。
克宏请效死行陈,其母亦表称克宏有父风,可为将,苟不胜任,分甘孥戮。唐主乃以克宏为右武卫将军,使将兵会袁州刺史陆孟俊救常州。
《南唐书·李平传》:吴越侵常州,欲以平为将,固辞,迁卫尉少卿。

【常州决战】
时唐精兵悉在江北,克宏所将数千人皆羸老,枢密使李征古复以铠仗之朽蠹者给之。
克宏言于征古曰:“卒已非素练,得器械坚利犹可用,奈何所给乃此等?”
征古谩骂之,见者皆忿,克宏知征古狂生,不足与较是非,怡然不少动。
至润州,征古终不快,遣使召还,以神卫统军朱匡业代之。
燕王弘冀谓克宏:“君但前战,吾当论奏。”乃表克宏才略可以成功,常州危在旦莫,不宜中易主将。
克宏引兵径趣常州,征古复遣使召之,克宏曰:“吾计日破贼,汝来召吾,必奸人也!”
命斩之。
使者曰:“受李枢密命而来。”
克宏曰:“李枢密来,吾亦斩之!”
遂斩使者以徇,然后勒兵进。

初,鲍修让、罗晟在福州,与吴程有隙,至是,程抑挫之,二人皆怨。
先是,唐主遣中书舍人乔匡舜使于吴越,壬子,柴克宏至常州,蒙其船以幕,匿甲士于其中,声言迎匡舜。吴越逻者以告,程曰:“兵交,使在其间,不可妄以为疑。”
唐兵登岸,径薄吴越营,罗晟不力战,纵之使趣程帐,程仅以身免。
克宏大破吴越兵,斩首万级,获其将佐数十人,俘于润州,弘冀以时方艰危,悉驱出辕门斩之,人壮其决,然元宗以其专诛杀,不悦者久之。
朱匡业至行营,克宏事之甚谨。
吴程至钱唐,吴越王弘俶悉夺其官。

初,柴克宏为宣州巡检使,始至,城堑不修,器械皆阙,吏云:“自田頵、王茂章、李遇相继叛,后人无敢治之者。”
克宏曰:“时移事异,安有此理!”悉缮完之。
由是路彦铢攻之不克,闻吴程败,乙卯,引归。
唐主以克宏为奉化节度使【接替皇甫晖的位置】,克宏复请将兵救寿州,未至而卒。
《南唐书·张易传》:俄以吴越犯边,出为宜歙招谕使,判宣州。
前刺史方筑州,城役徒数万,一切罢遣之曰:“自守者者弱,远图者强,何以城为?”
吴越闻之慑服,不敢复犯。

河阳节度使白重赞以天子南征,虑北汉乘虚入寇,缮完守备,且请兵于西京。
西京留守王晏初不之与,又虑事出非常,乃自将兵赴之。
重赞以晏不奉诏而来,拒不纳,遣人谓之曰:“令公昔在陕服,已立大功,河阳小城,不烦枉驾!”
晏惭怍而还。
孟、洛之民,数日惊扰。
《宋史·王晏传》:守西洛日,白重赞镇河阳,时世宗征淮南,重赞虎并人乘间为寇,因葺城垒,且约晏为援。
晏意欲兼有三城,即与(其子)汉伦同率兵赴之。
重赞闻其来,拒不纳,遣人语之曰:“公在陕州已立大功,河阳小城不烦枉驾。”
惭不能对,遂引兵还。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1:33:00 +0800 CST  


【第五章】齐王出师
【第二次淮南会战】
【第二支南唐主力】
唐主命诸道兵马元帅齐王景达将兵拒周,以陈觉为监军使,前武安节度使【驻地潭州】边镐为应援都军使。中书舍人韩熙载上书曰:“信莫信于亲王,重莫重于元帅,安用监军使为!”
唐主不从。遣鸿胪卿潘承祐诣泉、建召募骁勇,承祐荐前永安节度使【驻地建州】许文稹、静江指挥使陈德诚、建州人郑彦华、林仁肇。唐主以文稹为西面行营应援使,彦华、仁肇皆为将。

●夏,四月
甲子,以侍卫新军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李重进为庐、寿等州招讨使,以武宁节度使武行德为濠州城下都部署。
《旧五代史》:以前邓州节度使侯章为寿州城下水寨都部署。
《南唐书·郭廷谓传》:周侵淮南,廷谓与州将黄仁谨约以死守,籍州民不逞者,聚于僧寺,严兵守之,日给食,随所能,使造守具,故周师终不知城中虚实,久不可下。
PS:东面的濠州和西面的寿州相邻,从此这两座城市成了后周主力的眼中钉、肉中刺。

【扬州决战】
【淮东战场】唐右卫将军陆孟俊自常州将兵万余人趣泰州,周兵遁去,孟俊复取之,遣陈德诚戍泰州。
孟俊进攻扬州,屯于蜀冈,韩令坤弃扬州走。
帝遣张永德将兵救之,令坤复入扬州。
帝又遣赵匡胤将兵屯六合【雄州】。赵匡胤令曰:“扬州兵有过六合者,折其足!”
令坤始有固守之志。
《旧五代史》:辛未,扬州奏,江南大破两浙军于常州。
初,两浙钱俶承诏遣部将率兵攻常州,为江南大将陆孟俊所败,将佐陷没者甚众,李景亦以表闻。
《宋史·太祖本纪》:世宗命太祖率兵二千趋六合。
《宋史·张永德传》:时韩令坤在扬州。复为吴人所逼,欲退师。世宗怒,遣永德率师援之。

【淮西战场】帝自至寿春以来,命诸军昼夜攻城,久不克。会大雨,营中水深数尺,攻具及士卒失亡颇多,粮运不继,李德明失期不至,乃议旋师。
或劝帝东幸濠州,声言寿州已破,从之。
己巳,帝自寿春循淮而东,乙亥,至濠州。

【淮东战场】韩令坤败唐兵于城东,擒陆孟俊。
初,孟俊之废马希萼立希崇也,灭故舒州刺史杨昭恽之族而取其财。
杨氏有女美,献于希崇。令坤入扬州,希崇以杨氏遗令坤,令坤嬖之。既获孟俊,将械送帝所。杨氏在帘下,忽抚膺恸哭。
令坤惊问之,对曰:“孟俊昔在潭州,杀妾家二百口。今见之,请复其冤。”
令坤乃杀之。
《册府元龟》:四月,韩令坤自扬州差人驰骑,上言败吴寇万余众于泰州路,获贼帅陆万俊。
《宋史·韩令坤传》:时钱俶受诏攻常、润,围毗陵,反为南唐所败。南唐乘胜遣将陆孟俊逼泰州,周师不能守,孟俊遂进军蜀罔,逼扬州,令坤弃其城。
世宗怒,命太祖与张永德领兵趋六合援之。
令坤闻援至,复入城守,与孟俊兵战,大败之,擒孟俊,败其将马贵于楚州湾头堰,擒涟州刺史秦进崇。
《宋史·高防传》:从征淮南,初下泰州,即命防权知州事兼判海陵监事。会吴师至,乃迁州民入牙城,分兵固守,以俟外援。
俄而扬帅韩令坤驰骑召防,吴军复至广陵,防与令坤败之。诏书嘉奖。
三年,改左散骑常侍。其秋,召归阙。复历知蔡、宋二州。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1:39:00 +0800 CST  
【第六章】浮桥争夺
【瓜步决战】
【淮东战场】唐齐王景达将兵二万自瓜步济江,距六合二十余里,设栅不进。
诸将欲击之,赵匡胤曰:“彼设栅自固,惧我也。今吾众不满二千,若往击之,则彼见吾众寡矣;不如俟其来而击之,破之必矣!”
居数日,唐出兵趣六合,赵匡胤奋击,大破之,杀获近五千人,余众尚万余,走渡江,争舟溺死者甚众,于是唐之精卒尽矣。
是战也,士卒有不致力者。赵匡胤阳为督战,以剑斫其皮笠。明日,遍阅其皮笠,有剑亦者数十人,皆斩之,由是部兵莫敢不尽死。
《旧五代史》:今上表大破江南军于六合,斩首五千级。
《宋史·太祖本纪》:太祖寻败齐王景达于六合东,斩首万余级。还,拜殿前都指挥使,寻拜定国军节度使。
《宋史·石守信传》:从征淮南,为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遂领嘉州防御使,充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

先是,唐主闻扬州失守,命四旁发兵取之。
【淮东战场】己卯,韩令坤奏败楚州兵万余人于湾头堰,获涟州刺史秦进崇。
《册府元龟》:是月韩令坤又上言,败楚州贼将马在贵等万余众于获头堰,伪涟州刺史秦进崇等。

【淮北战场】张永德奏败泗州兵万余人于曲溪堰。
《册府元龟》: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上言,败泗州贼军千余人于曲溪堰。
《宋史·张永德传》:又败泗州军千余于曲溪堰,俄屯下蔡。
初,永德寓睢阳,有书生邻居卧疾,永德疗之获愈。生一日就永德,求汞五两,既得,即置鼎中煮之,成中金。自是日与永德游。
一日,告适淮上,语永德曰:“后当相遇于彼。”
永德曰:“吴境不通,子何可去?”
生曰:“吾自有术。”
永德送行数舍,恳求药法,生曰:“君当大贵,吾不吝此,虑损君福。”言讫而去。
及永德屯下蔡,牙帐前后队部曲八百人,皆金银刀槊,绣旗帜。永德善骑射,左右分挂十的,握十矢,疾驰互发,发必中。
淮民环观,有一僧睥睨,永德遽召之,乃睢阳书生也。
夜宿帐中,复求汞法。僧曰:“始语君贵,今不谬矣。终能谨节,当保五十年富贵,安用此为?然能降志礼贤,当别有授公药法者。”
永德由此益罄家资,延致方士,故太祖以方外待之。

【向训整军】
【淮东战场】丙戌,以宣徽南院使向训为淮南节度使兼沿江招讨使。
《宋史·向拱传》:显德二年,世宗亲征淮南,以拱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
时扬州初平,南唐令境上出师谋收复,韩令坤有弃城之意,即驿召拱赴行在,拜淮南节度使,依前宣徽使兼沿江招讨使,以令坤为副。
时周师久驻淮阳,都将赵晁、白延遇等骄恣横暴,不相禀从,惟务贪滥,至有劫人妇女者。及拱至,戮其不法者数辈,军中肃然。
六月,追叙秦、凤功,加检校太尉。
《宋史·韩令坤传》:俄命向拱为缘江招讨使,以令坤副之,下寿州。归朝,加检校太尉、领镇安军节度使【驻地建州】。

【淮北战场】涡口奏新作浮梁成。
丁亥,帝自濠州如涡口。
帝锐于进取,欲自至扬州,范质等以兵疲食少,泣谏而止。
帝尝怒翰林学士窦仪,欲杀之,范质入救之。
帝望见,知其意,即起避之。
质趋前伏地,叩头谏曰:“仪罪不至死,臣为宰相,致陛下枉杀近臣,罪皆在臣。”继之以泣。
帝意解,乃释之。
《宋史·窦仪传》:从征淮南,判行在三司,世宗以其饷馈不继,将罪之,宰相范质救解得免。淮南平,判河南府兼知西京留守事。
《宋史·范质传》:世宗初征淮南,驻寿、濠,锐意攻取,且议行幸扬州。质以师老,与王溥泣谏乃止。
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
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
质趋前曰:“仪近臣也,过小不当诛。”
因免冠叩头泣下,曰:“臣备位宰相,岂可使人主暴怒,致近臣于死地耶?愿宽仪罪。”
世宗意遂解,复坐,即遣赦仪。

●五月
壬辰朔,以涡口为镇淮军。
《宋史·袁彦传》:又命于涡口修桥,桥成,世宗幸焉,因立为镇淮军。

【周世宗第一次撤回汴梁】
戊戌,帝留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等围寿州,自涡口北归,乙卯,至大梁。

唐郭廷谓将水军断涡口浮梁,又袭败武宁节度使武行德于定远,行德仅以身免。
唐主以廷谓为滁州团练使,充上淮水陆应援使。
《南唐书·郭廷谓传》:袭败周将武行德、周务敕于定远,斩首数百,行德挺身遁,卒焚浮桥,周兵死者不可计,遂尽焚军资,取良马数百,进武功殿使就迁州刺史,犹以为赏薄,又迁团练使,兼上淮水陆应援使。
《宋史·武行德传》:俄遣率师屯定远以逼其城,为吴所败,死者数百人,行德以身免,左授右卫上将军。
《宋史·郭廷谓传》:周世宗攻淮右,南人屡败,城中甚恐,廷谓与州将黄仁谦为固御之计。
周师遣谍以铁券及其垒,廷谓拒之。
城中负贩之辈率不逞,廷谓虑其亡逸,籍置大寺,遣兵守之,给日食,俾制防城具,随其所习,以故周师卒不得觇城中虚实。
周师为浮梁涡口,命张从恩、焦继勋守之,廷谓语仁谦曰:“此濠、寿之患也。彼以骑士胜,故利于陆;我以舟师锐,故便于水。今夏久雨,淮流泛溢,愿假舟兵二千,断其桥,屠其城,直抵寿春。”
仁谦初沮其议,不得已从之,即轻棹衔枚抵其桥,麾兵断笮,悉焚之。周师大衄,死者不可计,焚其资粮而还。以功授武殿使。
周师退保定远,又募壮士为负贩状入定远,侦军多寡及守将之名。还曰:“武行德、周务勍也。”
廷谓曰:“是可图也。”
又籍乡兵万余,洎卒五千,日夕训练,依山衔枚设伏以破之,周师大溃,行德单骑脱走。
时有以玉帛子女饷廷谓者,悉拒之,唯取良马二百匹以献。以功为滁州刺史、上淮巡检应援兵马都监。

●六月
壬申,赦淮南诸州系囚,除李氏非理赋役,事有不便于民者,委长吏以闻。

【淮西战场】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彰信节度使【驻地曹州】李继勋营于寿州城南,唐刘仁赡伺继勋无备,出兵击之,杀士卒数百人,焚其攻具。
唐驾部员外郎朱元因奏事论用兵方略,唐主以为能,命将兵复江北诸州。
《旧五代史》:淮南道招讨使李重进奏,寿州贼军攻南寨,王师不利。
先是,诏步军都指挥使李继勋营于寿州之南,攻贼垒。是日,贼军出城来攻我军,破栅而入,其攻城之具并为贼所焚,将士死者数百人。李重进在东寨,亦不能救。
时城坚未下,师老于外,加之暑毒,粮运不继。李继勋丧失之后,军无固志,诸将议欲退军,赖今上自六合领兵归阙,过其城下,因为驻留旬日,王师复振。
《南唐书·刘仁赡传》:十一月,出兵破城南大栅,杀周兵数千人。
《南唐书·林仁肇》:仁肇率偏师援寿州,攻城南大寨有功,又破濠州水栅,推淮南屯营应援使。
《宋史·赵赞传》:世宗归京,留赞与诸将分兵围寿春,赞独当东面。
《宋史·李继勋传》:世宗亲征淮上,令继勋领兵屯寿州城南,进洞屋、云梯,以攻其城。继勋怠于守御,为其所败,死者数万,梯、屋悉皆被焚。
召归阙,出为河阳三城节度。议者以为失责帅之义。
及再幸寿春回,左授继勋右武卫大将军,又以其掌书记陈南金裨赞无状,并黜之。
《宋史·袁彦传》:李继勋以淮上失律,罢军职,命彦为武信军节度【驻地遂州】,权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又命为淮南道行营马步军副都指挥使,赐衣服、金带、鞍勒马、铠甲、器仗,遣赴军前。
《宋史·李重进传》:三年,以重进为庐、寿等州招讨使。
时李继勋主寿春,重进驻军城北,闻城南洞屋为淮人所焚,将议退军。
会太祖自六合归,道出寿州,因驻师旬余,重进倚以为援,兵威复振。
吴人大惧,以重进色黔,号“黑大王”。

●秋,七月
【淮西战场】《旧五代史》:庚子,庐州行营都部署刘重进奏,破淮贼千余于州界。
《册府元龟》:七月,庐州行营都部署刘重进上言,败淮贼千五百人于庐州。
《宋史·刘重进传》:俄命判庐州行府事兼行营都部署,败淮人千余于州境,又败五百众于白城湖。
《宋史·王彦升传》:世宗征淮南,从刘崇进(刘重进)、宗偓(宋偓)破金牛水砦,禽伪军校阎承旺、范横。

【淮北战场】丁未,濠州行营都部署武行德奏,败淮贼二千人于州界。
《册府元龟》:是月,濠州行营都部署武行德上言,败淮贼二千余人于其界。
《宋史·武行德传》:及亲征,以行德为濠州行营都部署,破淮军二千余人于郡境。

辛亥,宣懿皇后符氏殂。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1:41:00 +0800 CST  
【淮西战场】唐将朱元取舒州,刺史郭令图弃城走。

李平取蕲州。
唐主以元为舒州团练使,平为蕲州刺史。元又取和州。
《南唐书·朱元传》:元善抚士卒,与之同甘苦。每临战誓众,词指慷慨。流涕被面。闻者皆有效死赴敌之意,破舒和二州。以功加淮南西北面行营应援都监。
《十国春秋·李平传》:使领偏师巡江北。周兵取蕲州,不能有,复弃而归,乃以平为刺史。
PS:濠州、庐州都在和寿州相邻的东面,周唐两军在这两座城市交火,可以看出自淮东而来的李景达已经杀到此处。同时朱元夺回寿州南面的舒州,然后回头东向夺回和州。李平则取道舒州继续西进,夺回寿州南面的蕲州,让刘仁赡南面重新和南唐接壤。

【白甲军】
初,唐人以茶盐强民而征其粟帛,谓之博征,又兴营田于淮南,民甚苦之。
及周师至,争奉牛酒迎劳。而将帅不之恤,专事俘掠,视民如土芥。民皆失望,相聚山泽,立堡壁自固,操农器为兵,积纸为甲,时人谓之“白甲军”。
周兵讨之,屡为所败,先所得唐诸州,多复为唐有。

【兵临紫金山】
【淮西战场】唐之援兵营于紫金山(寿州东北十里,古传山有黄金色,故名),与寿春城中烽火相应。

【淮东战场】淮南节度使【驻地扬州】向训奏请弃扬州,以广陵之兵并力攻寿春,俟克城,更图进取,诏许之。
训封府库以授扬州主者,命扬州牙将分部按行城中,秋毫不犯,扬州民感悦,军还,或负糗粮以送之。
《宋史·向拱传》:时周师围寿春经年未下,江、淮草寇充斥,吴援兵栅于紫金山,与城中烽火相应。而舒、蕲、和、泰复为吴人所据。
拱上言,欲且徙扬州之师,并力攻寿春,俟其城下,然后改图进取。
世宗从之。
拱乃封库,付扬州主者;复遣本府牙将分部按巡城中。秋毫不犯,军民感悦。及师行,吴人有负糗粮以送者。

【淮西战场】滁州守将亦弃城去,皆引兵趣寿春。
唐诸将请据险以邀周师,宋齐丘曰:“如此,则怨益深,不如纵之,以德于敌,则兵易解也。”乃命诸将各自守,毋得擅出击周兵。由是寿春之围益急。
齐王景达军于濠州,遥为寿州声援,军政皆出于陈觉,景达署纸尾而已。拥兵五万,无决战意,将吏畏觉,无敢言者。

●八月
【林虎子初战成名】
【淮西战场】殿前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驻地滑州】张永德屯下蔡,唐将林仁肇以水陆军援寿春,永德与之战。
仁肇以船实薪刍,因风纵火,欲焚下蔡浮梁,俄而风回,唐兵败退。
永德为铁绠千余尺,距浮梁十余步,横绝淮流,系以巨木,由是唐兵不能近。
《旧五代史》:先是,江南李景以王师犹在寿州,遣其将林仁肇、郭廷谓率水陆军至下蔡,欲夺浮梁,以舟实薪刍,乘风纵火,永德御之。
有顷,风势倒指,贼众稍却,因为官军所败。
《南唐书·林仁肇传》:时周人正阳浮桥初城,扼援师道路,仁肇率敢死士千人,以舟实薪,乘风举火焚桥,周将张永德来争。
会风回,火不得施,我兵少却,永德鼓噪乘之,遂败。
仁肇独骑一马为殿,永德引弓射之,屡将中,仁肇辄格去,永德惊曰:“此壮士,不可逼也。”遂舍之而还。
《册府元龟》:八月壬寅,张永德上言,败淮贼千余人于下蔡桥东,获楼船二只、掉船五只。
《宋史·张永德传》:时吴人以周师在寿春攻围日急,又恃水战,乃大发楼般蔽江而下,泊于濠、泗,周师颇不利。
吴将林仁肇帅众千余,水陆齐进,又以船数艘载薪,乘风纵火,将焚周浮梁,周人忧之。俄而风反,吴人稍却,永德进兵败之。
《宋史·袁彦传》:又令率师屯下蔡,以逼寿春。

●冬,十月
《旧五代史》:癸亥,以右神武统军宋延渥为庐州行营副部署。
乙丑,舒州刺史郭令图责授虢州教练使,坐弃郡逃归也。

癸酉,李重进奏唐人寇盛唐,铁骑都指挥使王彦升等击破之,斩首三千余级。
《旧五代史》:癸酉,淮南招讨使李重进奏,破淮贼于盛唐,斩二千级。
《宋史·王彦升传》:又从李重进扞吴兵于盛唐,斩二千人首级。
《册府元龟》:是月,淮南道行营招讨使李重进上言,吴人寇我盛塘等处,差铁骑都指挥使王彦升等率兵掩杀,斩首二千余级。

壬午,张永德奏败唐兵于下蔡。
是时唐复以水军攻永德,永德夜令善游者没其船下,縻以铁锁,纵兵击之,船不得进退,溺死者甚众。永德解金带以赏善游者。
《册府元龟》:是月壬午,张永德上言,败淮贼千余人于下蔡县淮北岸,获战船数十只,贼众溺死者甚众。
《宋史·张永德传》:又夜使习水者没其船下,縻以铁巢,引轻舠急击。吴人既不得进,溺者甚众,夺其巨舰数十艘。
永德解金带,赏习水者。乃距浮梁十余步,以铁索千余尺横截长淮,又维巨木,自是备御益坚矣。
俄又败千余众于淮北岸,获战船数十艘,吴人多溺死。诏褒美之。
冬,擢为殿前都点检。

甲申,以赵匡胤为定国节度使【驻地同州】兼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表渭州军事判官赵普为节度推官。

【张李不和】
张永德与李重进不相悦,永德密表重进有二心,帝不之信。
时二将各拥重兵,众心忧恐。
重进一日单骑诣永德营,从容宴饮,谓永德曰:“吾与公幸以肺腑俱为将帅,奚相疑若此之深邪?”
永德意乃解,众心亦安。
唐主闻之,以蜡书遗重进,诱以厚利。其书皆谤毁及反间之语,重进奏之。
《宋史·李重进传》:张永德屯下蔡,与重进不协。
永德每宴将吏,多暴重进短,后乘醉谓重进有奸谋,将吏无不惊骇。
永德密遣亲信乘驿上言,世宗不之信,亦不介意。
二将俱握重兵,人情益忧恐。
重进遂自寿阳单骑直诣永德帐中,命酒饮,亲酌谓永德曰:“吾与公皆国家肺腑,相与戮力,同奖王室,公何疑我之深也。”
永德意解,二军皆安。
李景知之,密令人赍蜡书诱重进,啖以厚利,重进表其事。
时行濠州刺史齐藏珍亦说重进,世宗知之,假他事诛藏珍。

【孙晟死节】
初,唐使者孙晟、钟谟从帝至大梁,帝待之甚厚,每朝会,班于中书省官之后。时召见,饮以醇酒,问以唐事。晟但言“唐主畏陛下神武,事陛下无二心。”
及得唐蜡书,帝大怒,召晟,责以所对不实。晟正色抗辞,请死而已。问以唐虚实,默不对。

●十一月
乙巳,帝命都承旨曹翰送晟于右军巡院,更以帝意问之。翰与之饮酒数行,从容问之,晟终不言。翰乃谓曰:“有敕,赐相公死。”
晟神色怡然,索鞋笏,整衣冠,南向拜曰:“臣谨以死报国!”
乃就刑。并从者百余人皆杀之,贬钟谟耀州司马。
既而帝怜晟忠节,悔杀之,召谟,拜卫尉少卿。

《旧五代史》:庚戌,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奏,败濠州送粮军二千人于下蔡,夺米船十余艘。

《册府元龟》:十一月壬子,黄州刺史司超上言,败淮寇千余众于麻城县北。

●十二月
壬申,以张永德为殿前都点检。
分命中使发陈、蔡、宋、亳、颍、兖、曹、单等州丁夫数万城下蔡。
是岁,唐主诏淮南营田害民尤甚者罢之。
遣兵部郎中陈处尧持重币,浮海如契丹乞兵。契丹不能为之出兵,而留处尧不遣。处尧刚直有口辩,久之,忿怼,数面责契丹主,契丹主亦不之罪也。

【淮北战场】《册府元龟》:十二月己夕,海州刺史张廷翰上言,败淮贼五百余众于北界。
《宋史·张廷翰传》:显德中,历棣、海、沂三州团练使,屡率兵败淮人,移莱州。

【淮西战场】《旧五代史》:戊子,淮南道招讨使李重进奏,破淮贼二千人于塌山北。
《册府元龟》:是月戊子,李重进上言,败淮贼二千余众于塌山北。
《宋史·李重进传》:诏重进夹淮城正阳、下蔡,既成,上其图。俄又败淮兵二千余于塌山北。

《宋史·赵赞传》:诸将战多不利,赞独持重,自秋涉冬,未尝挫衄。
及受诏移军,尺椽片瓦,悉辇而行,城中人无敢睥睨者。
会吴遣骁将鲁公绾帅十余万众溯淮奄至,跨山为栅,阻服水,俯瞰城中。时大军已解围,赞与大将杨承信将轻骑断吴人饟路,又独以所部袭破公绾军,为流矢所中。

【第3年】显德四年
●春,正月
周兵围寿春,连年未下,城中食尽。
齐王景达自濠州遣应援使、永安节度使许文稹、都军使边镐、北面招讨使朱元将兵数万,溯淮救之,军于紫金山,列十余寨如连珠,与城中烽火晨夕相应,又筑甬道抵寿春,欲运粮以馈之,绵亘数十里。
将及寿春,李重进邀击,大破之,死者五千人,夺其二寨。丁未,重进以闻。
《旧五代史》:丁未,淮南道招讨使李重进奏,破淮贼五千人于寿州北。
戊申,诏以来月幸淮上。
刘仁赡请以边镐守城,自帅众决战,齐王景达不许,仁赡愤邑成疾。其幼子崇谏夜泛舟渡淮北,为小校所执,仁赡命腰斩之,左右莫敢救。
监军使周廷构哭于中门以救之,仁赡不许。
廷构复使求救于夫人薛氏,夫人曰:“妾于崇谏非不爱也,然军法不可私,名节不可亏,若贷之,则刘氏为不忠之门,妾与公何面目见将士乎!”
趣命斩之,然后成丧。将士皆感泣。
《册府元龟》:四年正月丁未,淮南道行营都招讨使李重进差人驰骑,上言败淮南援军五千余众于寿州城北,夺得砦两所,及获军需器械等。是日,随班于广政殿称贺。
《宋史·李重进传》:时围寿经年未下,吴遣将许文稹、边镐舟师数万,溯淮来援。文稹维舟淮南,据紫金山,山距寿数里,设十余砦,连亘相望,与城中烽火相应;又南筑夹道,将抵寿为馈路。重进伺其城北展砦,出兵击之,败五千余众,夺二砦,获器甲甚众。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1:44:00 +0800 CST  




【据说所谓的紫金山,其实就是八公山,又叫淝陵、北山,不错,就是“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成语出处当年刘牢之在这里打响了淝水之战的前哨战,直接将前秦大将梁成的脑袋给摘走了呐……】


【第七章】喋血紫金山
●二月
议者以唐援兵尚强,多请罢兵,帝疑之。
李谷寝疾在第。
丙寅,帝使范质、王溥就与之谋,谷上疏,以为:“寿春危困,破在旦夕,若銮驾亲征,则将士争奋,援兵震恐,城中知亡,必可下矣!”
上悦。
《宋史·李谷传》:四年春,吴人壁紫金山,筑甬道以援寿春,不及者数里。师老无功,时请罢兵为便,世宗令范质、王溥就谷谋之。谷手疏请亲征,有必胜之利者三,世宗大悦,用其策。
及淮南平,赏赐甚厚。出谷疏,令翰林学士承旨陶谷为赞以赐之。

【淮西战场】《旧五代史》:淮南道行营都监向训奏,破淮贼二千于黄蓍寨。
《册府元龟》:二月辛酉,淮南道行营都监尚训上言,败淮贼二千余众于黄耆砦。
《宋史·向拱传》:至寿春,与李重进合势,以攻其城,改淮南道招讨都监,败淮南军二千于黄蓍砦。

【后周水师】
甲戌,以王朴权东京留守兼判开封府事,以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巡检,以侍卫都虞候韩通为京城内外都巡检。
乙亥,帝发大梁。
先是,周与唐战,唐水军锐敏,周人无以敌之,帝每以为恨。
返自寿春,于大梁城西汴水侧造战舰数百艘,命唐降卒教北人水战,数月之后,纵横出没,殆胜唐兵。
至是,命右骁卫大将军王环将水军数千,自闵河沿颍入淮,唐人见之大惊。
乙酉,帝至下蔡。
《宋史·张令铎传》:再征寿春,命与龙捷右厢柴贵分为京城左右厢巡检。
《宋史·赵赞传》:世宗再征寿春,命造桥涡口,以通濠、泗。令骑帅韩令坤董其役,俾赞副之。属霖雨淮水涨溢,濠人谋乘轻舟奄焚其桥,赞觇知之,设伏桥下。濠人果至,赞令强弩乱发,杀获甚众。

●三月
【帝临寿春】
己丑夜,帝渡淮,抵寿春城下。
庚寅旦,躬擐甲胄,军于紫金山南,命赵匡胤击唐先锋寨及山北一寨,皆破之,斩获三千余级,断其甬道,由是唐兵首尾不能相救。
至暮,帝分兵守诸寨,还下蔡。
《宋史·太祖本纪》:四年春,从征寿春,拔连珠砦,遂下寿州。还,拜义成军节度、检校太保,仍殿前都指挥使。
《宋史·向拱传》:世宗再幸寿州,召拱宴赐甚厚,以为武宁军节度,命领其属驻镇淮军。
《宋史·高怀德传》:南唐将刘仁赡据寿春,舒元据紫金山,置连珠砦为援,以抗周师。世宗命怀德率帐下亲信数十骑觇其营垒。
怀德夜涉淮,迟明,贼始觉来战,怀德以少击众,擒其裨将以还,尽侦知其形势强弱,以白世宗。世宗大喜,赐袭衣、金带、器币、银鞍勒马。
世宗一日因按辔准需以观贼势,见一将追击贼众,夺槊以还,令左右问之,乃怀德也。召至行在慰劳,许以节铖。
《宋史·李重进传》:世宗幸寿,宴从官,召重进赐戎服、玉带、金银器、缯彩、鞍勒马。
《宋史·张永德传》:太祖与永德领前军至紫金山,吴人列十八砦,战备严整。
敌垒西偏有高陇,下瞰其营中,永德选劲弓强弩伏陇旁,太祖麾兵直攻第一砦,战阳不胜,淮人果空砦出斗,永德亟登陇,发伏驰入据之,敌众散走。
翌日,又攻第二砦,鼓噪而进,始攻北门,淮人开南门而遁。

【朱元叛变】
唐朱元恃功,颇违元帅节度;陈觉与元有隙,屡表元反覆,不可将兵,唐主以武昌节度使【驻地鄂州,接替何敬洙的位置】杨守忠代之。
守忠至濠州,觉以齐王景达之命,召元至濠州计事,将夺其兵。
元闻之,愤怒,欲自杀,门下客宋垍说元曰:“大丈夫何往不富贵,何必为妻子死乎!”
辛卯夜,元与先锋壕寨使朱仁裕、孙璘等举寨万余人降,裨将时厚卿不从,元杀之。
《十国春秋·朱元传》:继与边镐、许文稹栅紫金山,军声颇振,益栅且及寿州。元恃功,时或违景达节制。监军使陈觉素与元有隙,且妒其能,屡表元本学术纵横,不可信,不宜付以兵柄。
《南唐书·朱元传》:元在江南,娶查氏文徽女。至是伏诛。文徽累表乞贷死,不从,以珠相覆尸于市哭之,陨绝。观者皆为垂泣。
元归周,复姓舒。世宗爱其骁果,以为蔡州团练使。其母犹在沈丘。遂迎养焉。
《南唐书·李平传》:朱元叛,元宗以平本与元同归唐,虑其不自安。召还金陵,使者失指,械平以归,元宗大惊,慰勉之,拜建州节度使【接替许文稹的位置】,召为卫尉卿。

【兵败紫金山】
帝虑其余众沿流东溃,遽命虎捷左厢都指挥使赵晁将水军数千沿淮而下。
壬辰旦,帝军于赵步,诸将击唐紫金山寨,大破之,杀获万余人,擒贼大将建州节度使许文缜、前湖南节度使边镐、杨守忠,余众果沿淮东走。
帝自将骑数百循北岸追之,诸将以步骑循南岸追之,水军自中流而下,唐兵战溺死及降者殆四万人,获船舰粮仗以十万数。
晡时,帝驰至荆山洪,距二百余里。
是夜,宿镇淮军,癸酉,从官始至。
《旧五代史》:至镇淮军,杀获数千人,夺战舰粮船数百艘,钱帛器仗不可胜数。
《宋史·袁彦传》:又禽南唐将许文绩、边镐等以献。
《宋史·蔡审廷传》:太祖为殿前都点检,从世宗征淮南,审廷隶麾下,预战紫金山,改副指挥使。
《宋史·郭廷谓传》:及紫金山之战,南唐诸将多归降者,独廷谓以全军还守濠州,追不能及。
《宋史·钱守俊传》:早事太祖,从征淮南,战紫金山,下寿春,获战舰千余艘。
《宋史·王审琦传》:又破南唐军于紫金山,先登,中流矢,转控鹤右厢都校、领虔州团练使。
《宋史·刘福传》:周显德中,世宗征淮南,福徒步谒见于寿春。世宗奇之,因留麾下。每出战,则令福率卫士为先锋,与破紫金山砦。淮南平,录功授怀德指挥使。

【东移浮桥】
刘仁赡闻援兵败,扼吭叹息。
甲午,发近县丁夫数千城镇淮军,为二城,夹淮水,徙下蔡浮梁于其间,扼濠、寿应援之路。
《旧五代史》:庐州都部署刘重进奏,杀贼三千人于寿州东山口,皆紫金山之溃兵也。
《册府元龟》:三月甲午,庐州行营都部署刘重进上言,杀淮贼三千余人于寿州东山口。乙未,宰臣枢密使已下,以王师大捷,各进马称贺。
《宋史·刘重进传》:及世宗再巡,吴师溃于紫金山,有至东山口者,重进杀三千余众。及下寿州,以功授武胜军节度。

【濠军反扑】
会淮水涨,唐濠州都监彭城郭廷谓以水军溯淮,欲掩不备,焚浮梁。右龙武统军赵匡赞觇知之,伏兵邀击,破之。
唐齐王景达及陈觉皆自濠州奔归金陵,惟静江指挥使陈德诚全军而还。
《南唐书·边镐传》:战败被执,世宗命为右千牛卫上将军,及元宗割淮南地请盟,世宗乃归镐,卒于金陵。
《南唐书·陈诲传》:及周兵入淮南,诲遣子德诚率镇兵赴难,诸将多败,惟德诚颇有战功,拜和州刺史。
《南唐书·郑彦华传》:南唐与周师相拒淮南,彦华大小百余战,身被五十余创,累迁至镇海军节度使【驻地润州】,加同平章事。
《旧五代史》:壬寅,赐淮南降军许文缜、边镐已下万五百人衣服钱帛有差。
戊戌,以淮南节度使向训为武宁节度使、淮南道行营都监,将兵戍镇淮军。
己亥,上自镇淮军复如下蔡。
庚子,上知寿州且下,心独嘉仁赡之忠,恐城破杀之,赐刘仁赡诏,使自择祸福。
《南唐书·郭廷谓传》:元宗叹其忠,不发战棹,命与林仁肇援寿州。
周世宗闻之,徙下蔡浮桥于涡口,筑垒,夹淮东西以护桥,扼濠寿之冲。
淮涨,廷谓不备,轻舟溯流,急趋涡口,将麾兵断笮。周人觇知,设伏待之。廷谓将至,揣得其情,驻军不进。
及紫金山战,唐将帅多降于周,廷谓独还军守濠州,治壁垒,缮戈甲,为守备。

唐主议自督诸将拒周,中书舍人乔匡舜上疏切谏,唐主以为沮众,流抚州。
唐主问神卫统军朱匡业、刘存忠以守御方略,匡业诵罗隐诗曰:“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存忠以匡业言为然。
唐主怒,贬匡业抚州副使,流存忠于饶州。既而竟不敢自出。

【寿州城陷】
甲辰,帝耀兵于寿春城北。唐清淮节度使兼侍中刘仁赡病甚,不知人。
丙午,监军使周廷构、营田副使孙羽等作仁赡表,遣使奉之来降。
丁未,帝赐仁赡诏,遣阖门使万年张保续入城宣谕,仁赡子崇让复出谢罪。
戊申,帝大陈甲兵,受降于寿春城北,廷构等舁仁赡出城,仁赡卧不能起,帝慰劳赐赉,复令入城养疾。
《旧五代史》:戊申,幸寿州城北,刘仁赡与将佐已下及兵士万余人出降,帝慰劳久之,恩赐有差。
《南唐书·刘仁赡传》:辛亥,昼晦,雨沙如雾,世宗在下蔡,疑有变,驰骑觇之,乃仁赡卒,年五十八,州人皆哭,偏裨及士卒,自尽以殉者数十人,薛氏不食五日亦死。
世宗遣使吊祭,追封彭城郡王,录其子崇赞为怀州刺史,赐庄宅各一区。
元宗闻仁赡死,哭之痛,赠太师中书令,谥忠肃。
《宋史·向拱传》:及克寿州,以功加同平章事、领武宁军节度。
《宋史·杨承信传》:寿州平,累战功,擢忠正军节度、同平章事。
《宋史·赵晁传》:寿春平,拜检校太保、河阳三城节度、孟怀等州观察措置等使。
《宋史·张永德传》:四年,从克寿州还,制授检校太尉、领镇宁军节度。
《宋史·张保续传》:从上征淮南,会寿州纳款,遣保续先往慰抚,及刘仁赡率将卒出降,以功迁判四方馆事,就迁客省使。
《宋史·李重进传》:及克寿,录功加检校太傅兼侍中,又改天平军节度,仍为招讨使。

庚戌,徙寿州治下蔡,赦州境死罪以下。州民受唐文书聚山林者,并召令复业,勿问罪。有尝为其杀伤者,毋得仇讼。曏日政令有不便于民者,令本州条奏。
辛亥,以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驻地郓州】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
是日,卒,追赐爵彭城郡主。
唐主闻之,亦赠太师。
帝复以清淮军为忠正军,以旌仁赡之节,以右羽林统军杨信为忠正节度使【驻地寿州,取代刘仁赡】、同平章事。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1:54:00 +0800 CST  
【周世宗第二次撤回汴梁】
诏开寿州仓振饥民。
丙辰,帝北还。

●夏,四月
己巳,至大梁。
甲申,分江南降卒为六军、三十指挥,号怀德军。
《宋史·魏仁浦传》:淮南之役,获贼数千人,仁浦从容上言,俾隶诸军,军中无滥杀者。
《宋史·范质传》:显德四年夏,从征寿州还,加爵邑。质建议以律条繁冗,轻重无据,吏得因缘为奸。世宗特命详定,是为《刑统》。
初,质既登朝,犹手不释卷,人或劳之,质曰:“有善相者,谓我异日位宰辅。诚如其言,不学何术以处之。”
后从世宗征淮南,诏令多出其手,吴中文士莫不惊伏。
《宋史·袁彦传》:师还,真授步军都指挥使,领彰信军节度【接替李继勋的位置】。
《宋史·李谷传》:是夏,世宗还,谷扶疾见便殿,诏令不拜,命坐御坐侧。以抱疾既久,请辞相位。
世宗怡然勉之,谓曰:“譬如家有四子,一人有疾,弃而不养,非父之道也。朕君临万方,卿处辅相之位,君臣之间,分义斯在,奈何以禄奉为言。”
谷愧谢而退。俄以平寿州,叙功加爵邑。
是秋,谷抗表乞骸骨,罢相,守司空,加邑封,令每月肩舆一诣便殿,访以政事。

●五月
《旧五代史》:辛亥,知庐州行府事刘重进奏,相次杀败贼,获战船三十艘。
《册府元龟》:五月,刘重进又上言,于航步镇、金牛砦、庐江县,相次杀获淮寇,获贼船三十余只,诏褒之。
《宋史·董遵诲传》:四年,从世宗征淮南,攻合肥,下之。

●六月
丁巳,前濠州刺史齐藏珍以罪弃市。

●秋,七月
丁亥,上治定远军及寿春城南之败,以武宁节度使兼中书令武行德为左卫上将军,河阳节度使李继勋为右卫大将军。

●九月
《册府元龟》:九月,龙捷右厢主柴贵上言,败淮贼千余众于木林山。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1:56:00 +0800 CST  
【第三次淮南会战】

【第八章】濠州之围
●冬,十月
己巳,以王朴为东京留守,听以便宜从事。以三司使张美充大内都点检。
壬申,帝发大梁。

【淮西战场】《册府元龟》:是月(十月),寿州节度使杨信上言,盛唐县兵马都监薛支柔败淮贼六百余人于寿州北界。
《宋史·杨承信传》:时徙州治下蔡,承信既增文其城,又遣监军薛友柔败淮人六百余于庐州北。

●十一月
【淮北战场】丙戌,至镇淮军,是夜五鼓,济淮;丁亥,至濠州城西。
濠州东北十八里有滩,唐人栅于其上,环水自固,谓周兵必不能涉。
戊子,帝自攻之,命内殿直康保裔帅甲士数百,乘橐驼涉水,赵匡胤帅骑兵继之,遂拔之。
李重进破濠州南关城。
癸巳,帝自攻濠州,王审琦拔其水寨。
唐人屯战船数百于城北,又植巨木于淮水以限周兵。帝命水军攻之,拔其木,焚战船七十余艘,斩首二千余级,又攻拔其羊马城,又杀数百人,城中震恐。
丙申夜,唐濠州团练使郭廷谓上表言:“臣家在江南,今若遽降,恐为唐所种族,请先遣使诣金陵禀命,然后出降。”
帝许之。
《南唐书·郭廷谓传》:世宗复南征,廷谓表金陵请援,且言周师日张,愿卑辞请和,以俟机会,夜出敢死士千余,袭破周营,焚云梯洞屋。周人大惊,相蹂践死者甚众。
《册府元龟》:十一月,幸淮上,亲领兵破贼砦一所,杀淮贼数百人。砦在濠州东北十八里滩上,其滩广袤数里,淮水浸而圜之,乃濠上之咽喉也。
《册府元龟》:白延遇为濠州刺史,帅众从侍卫使李重进攻围濠州,力战,为贼所伤,数日而卒。
《宋史·王审琦传》:世宗围濠州,审琦率敢死士数千人拔其水砦,夺月城,濠州遂降。
《宋史·赵赞传》:及世宗移兵趣濠,以牛革蒙大盾攻城,赞亲督役,矢集于胄,中被重伤,犹力战,遂拔其羊马城,刺史唐景思死焉,团练使郭廷谓以城降。世宗诏褒美之。
《宋史·郭廷谓传》:时濠守欲弃城走,廷谓止之。俄加本州团练使,缮戈甲,治沟垒,常若敌至。
是秋,周师复至,表于景请援,且言周兵四临,乞卑辞请和,以固邻好。
夜出敢死士千余袭周营,焚头车洞屋,周师蹂躏死者甚众。
既而援兵不至,周师急击,廷谓集诸军垒门之外,南望大恸而降于周。
《旧五代史·唐景思传》:未几,改授濠州行刺史,令帅众攻围濠州。四年冬,因力战,为贼锋所伤,数日而卒。世宗甚悯之,诏赠武清军节度使。

【淮北战场】辛丑,帝闻唐有战船数百艘在泗水东,欲救濠州。自将兵夜发水陆击之。
癸卯,大破唐兵于洞口,斩首五千余级,降卒二千余人,夺战船三百艘,因鼓行而东,所至皆下。
乙巳,至泗州城下,赵匡胤先攻其南,因焚城门,破水寨及月城。帝居于月城楼,亲冒矢石,督将士攻城。
丙午,日南至,从臣拜贺于月城之上。
《宋史·郭从义传》:四年,从征淮南,移镇徐州。及世宗自迎銮至泗州,见于行在。

●十二月
乙卯,唐泗州守将范再遇举城降,以再遇为宿州团练使。
上自至泗州城下,禁军中刍荛者毋得犯民田,民皆感悦,争献刍粟;既克泗州,无一卒敢擅入城者。
《宋史·高防传》:再从世宗南征,判行泗州,及城降,命防知州事,复知蔡州。
《宋史·张晖传》:从世宗征淮甸,充壕砦都指挥使。既拔楚、泗,即授泗州。

【淮东战场】帝闻唐战船数百艘泊洞口,遣骑诇之,唐兵退保清口。
戊午旦,上自将亲军自淮北进,命赵匡胤将步骑自淮南进,诸将以水军自中流进,共追唐兵。时淮滨久无行人,葭苇如织,多泥淖沟堑,士卒乘胜气茇涉争进,皆忘其劳。
庚申,追及唐兵,且战且行,金鼓声闻数十里。
辛酉,至楚州西北,大破之。
唐兵有沿淮东下者,帝自追之,赵匡胤为前锋,行六十里,擒其保义节度使【驻地陕州,目测当年河中李守贞、京兆赵思绾、凤翔王景崇等关中三大后汉诸侯兵变时,李璟很有吞下陕西的野心啊】、濠、泗、楚、海都应援使陈承昭以归。所获战船烧沉之余得三百余艘,士卒杀溺之余得七千余人。唐之战船在淮上者,于是尽矣。
《宋史·太祖本纪》:南唐屯清口,太祖从世宗翼淮东下,夜追至山阳,俘唐节度使陈承诏以献,遂拔楚州。
《宋史·陈承昭传》:始事李景为保义军节度,周世宗征淮南,景以承昭为濠、泗、楚、海水陆都应援使。
世宗既拔泗州,引兵东下,命太祖领甲士数千为先锋,遇承昭于淮上击败之,追至山阳北,太祖亲禽承昭以献。
世宗释之,授右监门卫上将军,赐锦袍、银带,改右领军卫上将军,分司西京。

【淮北战场】郭廷谓使者自金陵还,知唐不能救,命录事参军鄱阳李延邹草降表。延邹责以忠义,廷谓以兵临之,延邹掷笔曰:“大丈夫终不负国,为叛臣作降表!”
廷谓斩之,举濠州降,得兵万人,粮数万斛。
唐主赏李延邹之子以官。
《南唐书·郭廷谓传》:知金陵卒不能救,集将士于垒门,南向恸哭再拜,乃降。
世宗见廷谓,赐宴劳之曰:“兵兴以来,江南败亡相踵,惟卿能犯涡口浮桥,破定远寨,足报国矣,濠州小城,使汝主自守,岂能固哉?”
赐袭衣金带良马,及器皿万余,拜亳州防御使,以其弟廷赞为和州刺史。
《册府元龟》:十二月,李重进上言,伪濠州团练使郭廷谓已下以其城降,濠州平。降其卒万余众,获贼粮数万石。
《宋史·李重进传》:四年,攻取濠州南关城,其团练使郭廷谓以兵万余降,获粮数万斛。
《宋史·袁彦传》:及刘仁赡降,从世宗攻濠、泗。
《宋史·郭廷谓传》:至山阳,见世宗,特加宴劳,赐金带、袭衣、良马、器皿,拜亳州防御使。以其弟本州马步都校廷赞为和州刺史。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1:59:00 +0800 CST  
【第九章】楚州屠城
【淮东战场】壬戌,帝济淮,至楚州,营于城西北。
【淮北战场】乙丑,唐雄武军使、知涟水县事崔万迪降。
丙寅,以郭廷谓为亳州防御使。
【淮东战场】戊辰,帝攻楚州,克其月城。
庚午,郭廷谓见于行宫,帝曰:“朕南征以来,江南诸将败亡相继,独卿能断涡口浮梁,破定远寨,所以报国足矣。濠州小城,使李璟自守,能守之乎!”
使将濠州兵攻天长。帝遣铁骑左厢都指挥使武守琦将骑数百趋扬州,至高邮。唐人悉焚扬州官府民居,驱其人南渡江。
后数日,周兵至,城中余癃病十余人而已;癸酉,守琦以闻。
帝闻泰州无备,遣兵袭之,丁丑,拔泰州。
《宋史·郭廷谓传》:命攻天长军,降其将马赟。
又为楼橹战棹左右厢都监,俄归谯郡。
《宋史·荆罕儒传》:从平淮南,领光州刺史,改泰州,为下蔡守御都指挥使兼舒、蕲二州招安巡检使。
四年,泰州初下,真拜刺史兼海陵、盐城两监屯田使。

【第4年】显德五年

●春,正月
《旧五代史》:右骁卫将军王环卒。
【淮北战场】丁亥,右龙武将军王汉璋奏克海州。

己丑,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权扬州军府事。
《宋史·韩令坤传》:世宗乃复幸淮右,次楚州,遣令坤率兵先入扬州,命权知军府事。扬州城为吴人所毁,诏发丁壮别筑新城,命令坤为修城都部署。

【淮东战场】上欲引战舰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得渡;欲凿楚州西北鹳水以通其道,遣使行视,还言地形不便,计功甚多。上自往视之,授以规画,发楚州民夫浚之,旬日而成,用功甚省。巨舰百艘皆达于江,唐人大惊,以为神。
壬辰,拔静海军,始通吴越之路。先是帝遣左谏议大夫长安尹日就等使吴越,语之曰:“卿今去虽泛海,比还,淮南已平,当陆归耳。”
已而果然。
甲辰,周兵攻楚州,逾四旬,唐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固守不下。
乙巳,帝自督诸将攻之,宿于城下。
丁未,克之。
彦卿与都监郑昭业犹帅众拒战,矢刃皆尽,彦卿举绳床以斗而死,所部千余人,至死无一人降者。
《隆平集·马仁瑀传》:世宗征淮南,登楚州水寨飞楼,距城百步,城卒诟骂,左右射莫能及。召仁瑀至,应弦而毙。
《南唐书·张彦卿传》:周世宗南侵,彦卿为楚州防御使,周师锐甚,旬日间,海、泰州、静海军皆破,元宗亦命焚东都官寺民庐,徙其民渡江。
世宗亲御旗鼓攻楚州,自城外皆已下,发州民濬老鹳河,遣齐云战舰数百,自淮入江,势如震霆烈焰,彦卿独不为动。及梯冲临城,凿城为窟室,实薪而焚之,城皆摧圮,遂陷。
彦卿犹列阵城内,誓死奋击,谓之巷斗。日暮,转至州廨。长短兵皆尽,彦卿取绳床搏战,及兵马都监郑昭业等千余人皆死之,无一人生降者,周兵死伤亦甚众。
世宗怒,尽屠城中诸民,焚其室庐,然得彦卿子光佑,不杀也。
元宗下诏,赠彦卿侍中。
《旧五代史》:庚寅,发楚州管内丁壮,开鹳河以通运路。
乙巳,帝亲攻楚州。时赵匡胤在楚州城北,昼夜不解甲胄,亲冒矢石,麾兵以登城。
丙午,拔之,斩伪守将张彦卿等,六军大掠,城内军民死者万余人,庐舍焚之殆尽。
《竹隐畸士集》:当城中之危也,彦卿方与诸将立城上,因泣谏以周、唐强弱,势不足以相支,又城危甚,而外无一人援,恐旦夕徒死无益,劝彦卿趣降。
彦卿颔之,因顾诸将指曰:“视彼!”
诸将方回顾,彦卿则抽剑断其子首,掷诸地,慷慨泣谓诸将曰:“此彦卿子,劝彦卿降周,彦卿受李家厚恩,谊不降,此城吾死所也。诸军欲降任降,第勿劝我,劝我者同此子矣。”
于是诸将愕眙亦泣,莫敢言降。
《宋史·李重进传》:从平楚州,命先还扬州。
《宋史·王审琦传》:及攻楚州,为南面巡检,城将陷,审琦意淮人必遁,设伏待之。
少顷,城中兵果凿南门而溃,伏兵击之,斩数千级,系五千余人,献于行在,赐名马、玉带、锦彩数百匹。
淮南平,改铁骑右厢都校。
《宋史·马仁瑀传》:从征淮南,至楚州,攻水砦。砦中建飞楼高百尺余,世宗观之,相去殆二百步,楼上望卒厉声嫚骂,世宗怒甚,命左右射之,远莫能及。仁瑀引满,应弦而颠。
PS:目测吧里柴赵之争经常牵涉到楚州屠城事件,对此中二只想说:世宗屠楚州不假,但别忘了赵大胖也是有份进城的……

【湖北战场】高保融遣指挥使魏璘将战船百艘东下会伐唐,至于鄂州。
《十国春秋·魏璘传》:显德中,周世宗南征,征兵于王,王命璘帅三千人趣夏口,以会周师。居二年,周与唐构兵,璘复统帅战舰五百搜,驻鄂州以助战。周主嘉贞懿王功,优诏慰谕。

●二月
唐以天长为雄州,以建武军使易文赟为刺史。
甲寅,文赟举城降。
《南唐书·郭廷谓传》:因命帅濠州兵东攻天长,下之,迁楼橹战棹左右厢都监。
《南唐书·张彦卿传》:天长县时升为雄州,刺史建武军使易文赟亦固守,闻楚州陷,遂降。

【淮西战场】《册府元龟》:五年二月,右龙武统军赵赞上言,败淮南贼军五百余人于石潭桥。
《宋史·赵赞传》:又以所部兵巡抚滁、和之间,破吴人五百于石潭桥。
淮南平,以战功多,授保信军节度。赞入视事,尽去苛政,务从宽简,居民便之。

戊午,帝发楚州。
丁卯,至扬州,命韩令坤发丁夫万余,筑故城之东南隅为小城以治之。
戊辰,遣使祭故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故升府节度使【驻地江宁府】徐温等墓。
癸酉,幸扬子渡观大江。

【淮西战场】乙亥,黄州刺史司超奏与控鹤右厢都指挥使王审琦攻唐舒州,擒其刺史施仁望。
《册府元龟》:是月,黄州刺史司超上言,领兵破淮南贼砦二所,杀贼三千余人,兼擒伪舒州刺史施仁望来献。
《宋史·司超传》:显德四年冬,与王审琦攻舒州,败吴军三千,先禽刺史施仁望献于行在。即以超为舒州团练使。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2:00:00 +0800 CST  


【第十章】江北割让
●三月
壬午朔,帝如泰州。
丁亥,上复幸广陵,唐大赦,改元交泰。
唐太弟景遂前后凡十表辞位,且言:“今国危不能扶,请出就籓镇。燕王弘冀嫡长有军功,宜为嗣,谨奉上太弟宝册。”
齐王景达亦以败军辞元帅。
唐主乃立景遂为晋王,加天策上将军、江南西道兵马元帅、洪州大督都、太尉、尚书令,以景达为浙西道元帅、润州大都督。景达以浙西方用兵,固辞,改抚州大都督。
立弘冀为皇太子,参决庶政。
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景遂左右有未出东宫者,立斥逐之。其弟安定公从嘉畏之,不敢预事,专以经籍自娱。

【淮东战场】辛卯,上如迎銮镇,屡至江口,遣右武卫大将军李继勋率舟师至江岛以观寇。
《宋史·李继勋传》:显德四年冬,复从世宗南征,及次迎銮,即命继勋帅黑龙船三十艘于江口滩,败吴兵数百,获战船二艘,以功迁左领军卫上将军。

【东㳍州之战】
癸巳,帝临江望见贼船数十艘,命赵匡胤帅战棹以追之,贼军退去,赵匡胤直抵南岸,焚其营栅而回。
上闻唐战舰数百艘泊东㳍州,将趣海口扼苏、杭路,遣殿前都虞候慕容延钊将步骑,右神武统军宋延渥将水军,循江而下。
甲午,延钊奏大破唐兵于东㳍州。
《宋史·太祖本纪》:进破唐人于銮江口,直抵南岸,焚其营栅,又破之于瓜步,淮南平。唐主畏太祖威名,用间于世宗,遣使遗太祖书,馈白金三千两,太祖悉输之内府,间乃不行。
《宋史》:太祖从周世宗征淮南,战于江亭,有龙自水中向太祖奋跃。
《宋史·慕容延钊传》:从征淮南,改龙捷左厢都校、沿江马军陪署。
归朝,复为殿前都虞候,出为镇淮军都部署。
显德五年,世宗在迎銮江口,闻吴人舟数艘泊东㳍洲,即命延钊与右神武统军宋延渥讨之。延钊以骁骑由陆进,延渥督舟师沿江继进,大破之。
淮南平,迁殿前副都指挥使、领淮南节度。
《宋史·宋偓传》:吴人大发舟师。次东㳍洲,断苏、杭之路。世宗遣偓领战舰数百艘袭之,又遣大将慕容延钊率步骑而进,水陆合势大破之。
《宋史·祁廷训传》:从征淮南,赐以明光细甲,令董舟师巡江界。吴人伏兵三江口葭荻中,掩击廷训,廷训力战大破之,俘馘千人,余党遁去。
江北平,以功迁吉州团练使,领铁骑左厢都指挥使。

【淮西战场】上遣李重进将兵趣庐州。
《宋史·李重进传》:五年,世宗在迎銮,遣重进将兵赴庐州。会李景请画江为界,世宗遂还,留重进戍守,景遣人以牛酒来犒,俄乃还镇。

唐主闻上在江上,恐遂南渡,又耻降号称籓,乃遣兵部侍郎陈觉奉表,请传位于太子弘冀,使听命于中国。
时淮南惟庐、舒、蕲、黄未下。
丙申,觉至迎銮,见周兵之盛,白上,请遣人度江取表,献四州之地,画江为境,以求息兵,辞指甚哀。
上曰:“朕本兴师止取江北,今尔主能举国内附,朕复何求!”
觉拜谢而退。
丁酉,觉请遣其属閤门承旨刘承遇如金陵,上赐唐主书,称“皇帝恭问江南国主”,慰纳之。
戊戌,吴越奏遣上直都指挥使、处州刺史邵可迁、秀州刺史路彦铢以战舰四百艘、士卒万七千人屯通州南岸。
唐主复遣刘承遇奉表称唐国主,请献江北四州,岁输贡物数十万。
于是江北悉平,得州十四,县六十。
《宋史·武行德传》:五年,下淮南,复授行德保大军节度兼中书令。
《宋史·宋偓传》:世宗尝次于野,有虎逼乘舆,偓引弓射之,一发而毙。
及江北诸州悉平,画江为界。世宗驻迎銮,命偓率舟师三千溯江而上,巡警诸郡。师还,复授滑州节制,又移镇邓州。
《宋史·向拱传》:四年,徙归德军节度。淮南平,改山南东道节度,俄充西南面水陆发运招讨使。
《宋史·王全斌传》:从世宗平淮南。
《宋史·王继涛传》:淮南平,为天长军使。显德五年,迁和州刺史。
《宋史·尹崇珂传》:从征淮南,迁都虞候,转都指挥使,改前殿都指挥使。
《宋史·刘廷让传》:从世宗征淮南,以功领雷州刺史。
《宋史·崔彦进传》:从征淮南,以功迁散员都虞候。
《宋史·张廷翰传》:周初,改护圣指挥使。从世宗平淮甸,以功迁铁骑右第二军都虞候。
《宋史·李汉琼传》:周显德中,从征淮南,先登,迁龙旗直副都知,改左射指挥使。
《宋史·韩重赟传》:从征淮南,先登中流矢,转都虞候。俄迁控鹤军都指挥使、领虔州刺史。
《宋史·张令铎传》:从世宗征淮南,移领虎捷左厢,加常州防御使。
《宋史·崔翰传》:从周世宗征淮南,平寿春,取关南,以功补军使。
《宋史·李万超传》:从平淮南,连移蕲、登二州,所至有善政。
《宋史·焦继勋传》:世宗征淮南,为左厢排阵使,又改右羽林统军、左屯卫上将军,以战功拜彰武军节度。
《宋史·刘重进传》:淮南平,改镇邠州。
《宋史·李谷传》:五年夏,世宗平淮南回,赐谷钱百万、米麦五百斛、刍粟薪炭等。
《宋史·周广传》:从世宗征淮南。既得江北数州,即命广劳来安集,民甚德之。因领常州刺史兼内外马步军都军头。淮南平,改眉州刺史。
《宋史·王晋卿传》:从战高平,征淮甸,每遣宣传密旨,甚亲信之。
《宋史·杨美传》:从世宗征淮南,以功擢铁骑都指挥使,领白州刺史。
《宋史·马仁瑀传》:及淮南平,身被数十创,赐以良药,迁内殿直都虞候。
《宋史·谭延美传》:从征淮南,以劳迁控鹤军副指挥使。
《宋史·马全义传》:从征淮南,以功迁殿前指挥使、右番都虞候。
《宋史·徐兴传》:周显德中,从太祖征淮右。

庚子,上赐唐主书,谕以:“缘江诸军及两浙、湖南、荆南兵并当罢归,其庐、蕲、黄三道,亦令敛兵近外。俟彼将士及家属皆就道,可遣人召将校以城邑付之。江中舟舰有须往来者,并令就北岸引之。”
辛丑,陈觉辞行,又赐唐主书,谕以不必传位于子。
壬寅,上自迎銮复如扬州。
癸卯,诏吴越、荆南军又归本道;赐钱弘俶犒军帛三万匹,高保融一万匹。
甲辰,置保信军于庐州,以右龙武统军赵匡赞为节度使。
丙午,唐主遣冯延己献银、绢、钱、茶、谷共百万以犒军。
己酉,命宋延渥将水军三千溯江巡警。
庚戌,敕故淮南节度使杨行密、故升府节度使徐温等墓并量给守户。其江南群臣墓在江北者,亦委长吏以时检校。
辛亥,唐主遣其临汝公徐辽代己来上寿。
是月,浚汴口,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

●夏,四月
乙卯,帝自扬州北还。

●五月
辛巳朔,日有食之。
诏赏劳南征士卒及淮南新附之民。
唐主避周讳,更名景,下令去帝号,称国主,凡天子仪制皆有降损,去年号,用周正朔,仍告于太庙。左仆射、同平章事冯延己罢为太子太傅,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严续罢为少傅、枢密使,兵部侍郎陈觉罢守本官。
初,冯延己以取中原之策说唐主,由是有宠。
延己尝笑烈祖戢兵为龌龊,曰:“安陆所丧才数千兵,为之辍食咨嗟者旬日,此田舍翁识量耳,安足与成大事!岂如今上暴师数万于外,而击球宴乐无异平日,真英主也!”
延己与其党谈论,常以天下为己任,更相唱和。
翰林学士常梦锡屡言延己等浮诞,不可信,唐主不听。
梦锡曰:“奸言似忠,陛下不悟,国必亡矣!”
及臣服于周,延己之党相与言,有谓周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诸公常欲致君尧、舜,何意今日自为小朝邪!”
众默然。
自唐主内附,帝止因其使者赐书,未尝遣使至其国。
己酉,始命太仆卿冯延鲁、卫尉少卿钟谟使于唐,赐以御衣、玉带等及犒军帛十万,并今年《钦天历》。
刘承遇之还自金陵也,唐主使陈觉白帝,以江南无卤田,愿得海陵盐监南属以赡军。帝曰:“海陵在江北,难以交居,当别有处分。”
至是,诏岁支盐三十万斛以给江南,所俘获江南士卒,稍稍归之。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0 22:01:00 +0800 CST  


【据说这个就是刘仁赡(900-957)的雕像,根据紫金山会战从显德三年(956年)延续到显德四年(957年)来看,当时的刘仁赡都将近六十岁,再加上长期征战积劳成疾,估计都皱纹密布、满头皓雪了,怎么可能那么气色饱满……】


南唐禁军,根据论文《南唐六军与侍卫诸军考略》,可以整理出如下情报,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三次淮南战争。据说南唐禁军屯驻各地,那么其长官就会被称为屯营使(突然想起紫金山会战期间,林仁肇就是担任这个官职),级别较低的被称为屯营都虞侯,而且他们采用的是军-都编制,都(指挥)为军的下一级,《资治通鉴》就记载周世宗“分江南降卒为六军、三十指挥,号怀德军。”可能南唐军制也与此相近,每军设立五个指挥……

【六军】
最高军职为统军、大将军,也设置有副统军、军使,且六军分为左右编制,各设都指挥使(都军头)一员,位在统军之下,经常作为对外作战的主力部队,地位尊贵。
【1】神武军:南唐禁军的主力,除了宿卫金陵,还承担对外征伐任务,像正阳决战兵败身死的刘彦贞,就是神武军统军。
【2】龙武军:柴克宏就是龙武军都虞侯。
【3】天威军:在鄂州抵御湖南王逵进攻的武昌节度使何敬洙,就干过天威军都虞侯的活。
【4】雄武军:在濠州陷落后,雄武军使、知涟水县事崔万迪就向郭荣投降了,因此这支禁军最起码参加了第三次淮南战争。
【5】神卫军:奉命替代柴克宏(柴再用之子)的朱匡业(朱延寿之子)就是神卫军统军,皇甫晖也曾当过神卫军都虞侯,另外寿州城内也有神卫军的人,比如左神卫军使徐象。
【6】龙卫军:南唐禁军中的骑兵部队,刘仁赡自己就曾做过龙卫军都虞侯。

【侍卫诸军】
有统一的主帅,称为侍卫诸军都指挥使(很遗憾,淮南战争期间的侍卫诸军主帅就是刘彦贞)。各军有统军、副统军、都虞侯,也分为左右军(厢),其下设置都指挥使。相对于六军,虽然偶尔参加战斗或屯驻地方,但主要任务还是宿卫京城和宫廷,因此史书记载相对较少。
【1】卫圣军:李金全就曾当过卫圣军统军。
【2】宣威军:淮南战争结束后,陈德诚就被提拔为右宣威军厢虞侯。
【3】殿直军:陈德诚后来也干过殿直指挥使。
【4】龙骧军:南唐禁军中的骑兵部队,尴尬的是他们的战马全都是来自中原王朝的岁赐马……
【5】黑云都:虽然南唐还有设置,但由于其核心北方老兵或战死,或老病而死,新补充的士卒战斗力跟不上,基本可以当做摆设。
【6】静江军:陈德诚(陈诲之子)就是带着静江军跟随许文稹去参加紫金山会战的,虽然早在第一次淮南战争,他就已经跟随陆孟俊在淮东战场开打了……
【7】神威军:曾参加过南唐灭闽战争,军力较弱,很少对外征战。
【8】天雄军:最早是为投奔南唐的卢文进设置的,他也是第一任天雄军统军,后面因为其兵力相对于其他禁军要弱,因此很少出征。
【9】奉节都:刘彦贞部将咸师朗(投奔南唐的马楚旧将)就是奉节都的第一任长官,所部都是湖南降兵,然而此君后来在正阳决战中,成了李重进的战绩之一……
【10】小殿直:南唐旧臣陈致雍曾提到过小殿直诸指挥厢虞侯刘匡范。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1 09:23:00 +0800 CST  
另外原来赵光义也参加过淮南战争不过扬、泰两州当时都是韩令坤、赵弘殷的战场,而当时他的哥哥赵匡胤在滁、寿、雄(天长、六合)等地方活动,因此估计赵光义当时是跟他爹赵弘殷一起行动的……


《续资治通鉴长编》:上(赵光义)手诏戒元僖等曰:“朕周显德中,年十六,时江、淮未宾,从昭武皇帝南征,屯于扬、泰等州。朕少习弓马,屡与贼交锋,贼应弦而踣者甚觽,太祖【赵匡胤】驻兵六合,闻其事,拊髀大喜。”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17 08:40:00 +0800 CST  
鉴于陈德诚在淮南战争中表现出色,这里节选他的墓志铭中关于淮南战争那部分,与君共赏进一步了解紫金山会战究竟发生了什么……


《池州刺史陈德成之墓志铭》
公讳德成,字仲德,其先颍川人也。帝妫余烈,侯满崇封。盛德之祀,绵邈于百世。光远之庆,蕃衍于万国。故我洪胄,代雄建安。王室中微,闽方角立。
网罗英异,宏济艰难。
我曾祖茂新祖滔,皆以雄才勇略,奋扬忠力。将领之任,生表其策勋。督护之名,没垂于饰壤。
父诲,检校太尉兼侍中建州刺史忠义军节度使,谥忠烈。殊勋大节,有信史丰碑存焉。
公即忠烈公之长子也。钟粹和之气,秉冲淡之心。通习韬钤,固其家法。酷好坟典,乃自天资。就傅之年,已著名誉。
先公剖符剑浦,威信洽闻。诤子之助,实有其力。弱冠为本郡裨将,先公以身守边郡,心存本朝,累表遣公入宿卫,即擢拜右千牛卫将军,充殿直指挥使。恭命畏法,修身择交。先公每言边事,常密疏于纸,遣公上启。默识强记,敷奏闲习。
元宗甚嘉之,累迁右静江指挥使。


值淮上兵起,王师不振。公屡上书自奋,诏隶西北面行营,以舟师济难,破其屯戌,遂入海陵【泰州,也就是说那时候陈德诚是陆孟俊的部下】,与诸军会,励兵固守。强敌【应该就是韩令坤的侍卫马军了】日益,公连战破之,虏获千计。
围兵【李重进围攻寿州的侍卫马步军们】既遁,乃涉长淮,指下蔡【张永德率领的殿前军在此驻守】,别率战舰,分击浮桥,三中流矢,神色自若。自秋徂冬,且战且前。凡五进军垒,皆以众寡不敌之势,当轻悍卒至之师。临难忘身,每战必捷。
而元戎逗挠,逆臣携叛【朱元背叛了吾等啊】,群帅失道【边镐、许文稹他们都杯具了】,公全军而还,迁右宣威军厢虞候。
制曰:“独此一军之众,堪为百战之师。”其见称如此。


楼主 反叛的中二病  发布于 2019-08-22 23:15:00 +0800 CST  

楼主:反叛的中二病

字数:30590

发表时间:2019-08-10 17:4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12 11:07:04 +0800 CST

评论数:30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