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家族的兴衰

感谢女王,感谢各位吧主。原帖在天涯因与XX吧主的文章冲突被屏蔽,现在改为此处发帖。仍旧是每周发一段,希望大家能多多捧场。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3-19 15:09:00 +0800 CST  
第一章、雄鹰崛起:1010-1239

哈布斯堡家族,从12世纪直到21世纪,一直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哈布斯堡们的故事波澜壮阔、历久弥新。本书将会讲述他们——这个在11世纪仅是瑞士偏僻山村一个富家翁的小家族,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领土跨越多半个地球,成为世界霸主的崛起历程。也许您会认为这只是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不过很显然这绝对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神话!
说道哈布斯堡家族的肇兴,不能不追溯到最早的哈布斯堡城堡。如果你摊开地图就会发现,这个世界上只有唯一一个叫做哈布斯堡的地方。它不在奥地利,也不在西班牙,更不在德国,它在现在的瑞士。瑞士,这个阿尔卑斯山脉旁唯美的、拥有湖光山色的风景之地;小说家们眼中的远方沃土、应许之地;以及世界富豪们最喜欢的藏宝之地……就在这阿尔卑斯山的山麓之南,瑞士的中北部,有一个名叫阿尔高州的地方。它依山傍水——北临阿尔卑斯山,南临阿尔高河。
阿尔高州并不是今天瑞士的一个重要州,但在1000年前,这里却是欧洲大陆的风云际会之地。这里至少出了一个欧洲最伟大的哈布斯堡家族,以及一个统一意大利的萨伏伊家族。当然,还有其他诸多欧洲最为著名的家族。现在,我们就拉近镜头,去那里看一看我们的主角——哈布斯堡家族的所在地。
现在,阿尔高州的北部坐落着一座并不起眼的城堡——归阿尔高州市政厅所有,名叫哈布斯堡,也叫鹰堡。它便是哈布斯堡家族最早肇始之地。据瑞士官方文件证明:1108年,此地由哈布斯堡家族的奥托二世所拥有(那时候,是哈布斯堡家族在此定居的整整100年后)。在这座城堡的旁边,还有一个名叫哈布斯堡的镇子,不远处还有一座城市名叫阿尔高。
这座城堡在建立之初,是一座单独的城堡,后来在13世纪因为各大家族的战争,被改造为双城堡。可是自从哈布斯堡家族被瑞士人赶走,远走荷兰和奥地利之后,此地便无人照看。今天,大部分的城堡已经塌陷并毁掉,只剩下西部的一部分遗迹还保留着。
在此顺带说一下,实际上在15世纪之前,瑞士都被叫做神圣罗马帝国西南部自由边疆区或者森林州,但为了行文方便、易于理解,所以在本书的叙述中,全部都称作瑞士,而不称西南部自由边疆区或森林州。
我不想过多地介绍这座城堡的建筑风格,更不会介绍它的修缮情况,因为这是文物保护机构的事情,与我们的故事无关。我只想说,假如您去过瑞士,并有幸到这座古堡的藏书室里阅览,您也许会看到一个更为久远的、关于哈布斯堡勃兴的传说故事,这件事据说发生在1010年。
据这则传说故事记载,哈布斯堡原本只是一个信号堡,始建于1世纪的罗马帝国时期,作为边疆守卫和点燃烽火所用。后蛮族入侵,该城堡多次易手、几经废立,到10世纪之时除一点主体建筑外,其他已经基本化作一堆碎石和瓦砾。可是,有一个人却阴差阳错地找到了这里,并改变了它的历史……
在阿尔卑斯山北面的莱茵河源头畔、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有一个显赫的家族名为布莱特高家族。该家族原本是法兰克的查理曼大帝所封,在当地已经经营了200余年。当时家族的主政者名叫兰德林•布莱特高。此人是一个典型的地主,每天就喜欢打打杀杀,结果他大字却不识几个。因此,他希望子孙后代能多识字,以后便可以光宗耀祖。他有两个儿子,长子维尔纳在教会学校学习,他聪敏好学,一心求上进,希望谋得一个宗教职位;二子拉德波特与他的父亲一样,每天就喜欢舞枪弄棒,没事就时常去附近的森林中去打猎。另外,拉德波特还有一个著名的特点,就是有一个巨大的鹰钩鼻子。据说,哈布斯堡家族又叫鹰堡家族的来源就在于此。
有一年,维尔纳因才华出众(其实主要还是他老爹兰德林的运作)被选为斯特拉斯堡主教,不日即将上任。兰德林便准备举行数天的宴席,同时还邀请了附近的所有人一起赴宴。宴席开始前一天的夜里,正当厨师们准备宴席要用的食物时,一只巨大的雄鹰突然出现在天空。难道它也是来赴宴的?不,它是来抢夺食物的,它是被食物的香味吸引而来的。
只听一声低吼鹰鸣,这只雄鹰便向箭一般俯冲下来。它先是一脚踢翻了厨师们准备的大蛋糕,继而用脚拽起了放在边上待宰的、本准备给维尔纳庆祝的一只大而肥美的鹅。只听得“嘎嘎”声叫起,老鹰展翅飞到了空中。正巧,当时拉德波特正在监工,见到这一情景,他立刻抄起弓箭,向老鹰射去,可是却几箭都没射中。老鹰好似嘲笑地对他鸣叫,随后拽着鹅,开始向南飞去。一气之下,拉德波特带着20名骑士,一起策马去追赶老鹰。
就这样,他们跟着老鹰,3天没吃没喝,在第三天的夜里一直来到了哈布斯堡所在的地方。只见老鹰在此按落云头,不再逃窜,并开始冲着拉德波特大叫。气急败坏的拉德波特下马冲上前去,一剑便把老鹰杀死,所有的骑士都为他欢呼起来。在这里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他们才发现:这座城堡背山而建、易守难攻,而且城堡下面的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便生出了以此地为家的想法。所以,他们将城堡修葺一新,在此地居住了下来。从此这座城堡便叫做哈布斯堡(哈庇斯城堡),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鹰堡。而从1020年城堡竣工后,拉德波特也被后世称为哈布斯堡的创立者拉德波特•哈布斯堡伯爵。
当然,以上只是一则传说故事,真正的事实恐怕还是有一些区别的。以下我要讲述的并非传说,而是来自于哈布斯堡家族建造的穆里修道院收藏的一些官方记载。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3-19 15:12:00 +0800 CST  
7世纪中叶,奥斯特拉西亚王国宫相丕平二世统一全国,建立了新的法兰克王国。作为对臣下的奖赏,刚刚兼并的勃艮第王国的领地阿尔萨斯便被分封给伊提珂尼迪斯家族,该家族的阿尔马加顺理成章地也成为了阿尔萨斯公爵。为了巩固在当地的势力,阿尔马加公爵与妻子阿奎丽娜建立了当地最早的教堂和修道院,并施舍钱财给当地民众。后来,在其子奥德里奇统治时,阿尔萨斯开始成为当地最著名的家族之一。到7世纪末,伊提珂尼迪斯家族已经占有原勃艮第王国三分之一的领土。
8世纪初,查理•马特成为法兰克宫相,他改变了以前法兰克人无条件分封的制度,以封臣对国王应尽职责的完成度作为新的分封条件。这对伊提珂尼迪斯家族可如同当头棒喝,因为该家族已经近似于割据,如果这样接受查理•马特的要求,无异于被束手束脚。因此,该家族联合几个也不愿接受要求的家族一起攻打查理•马特,于720年左右酿成了第一次阿拉曼尼战争。可这样几个家族如何是强悍的查理•马特的对手?因此诸家族战败后,只好被迫听命于查理•马特。
恰在此时,西班牙的阿拉伯人入侵法兰克南部。没错,随后便在罗亚尔河畔发生了732年改变世界进程的都尔战役。这场战役中法兰克大获全胜,查理•马特被冠以“铁锤查理”的名号。但伊提珂尼迪斯家族的男人们却战死沙场,后裔只剩下一个女儿阿尔曼格达斯。没有几年,该家族便分裂为三个部分,其中最著名的家族名为布莱特高家族。
10世纪上半叶,吉特拉姆成为布莱特高家族的主人。他积极扩张领土,将原来属于伊提珂尼迪斯家族的土地几乎全部攫取。但952年,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贵族会议上,吉特拉姆•布莱特高被诬陷背叛奥托大帝,被处以死刑。其封地除阿尔萨斯和布拉斯堡以外,其他全部被奥托大帝所收回。正因这些原因,其子兰德林便一直以此为戒,告诫后代不要有非分之想,同时也让两个儿子尽量离开是非之地,不要和皇帝走得太近,还有就是安于做富家翁。他为大儿子谋得了一个主教的职位,二儿子则安置在远离皇权的偏远地区——哈庇斯城堡居住。哈庇斯城堡就像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分属别业,另一个放鸡蛋的篮子。
光阴荏苒,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哈布斯堡家族连续6代一直都安心做个富家翁,他们对神圣罗马帝国的霍亨斯陶芬家族忠心耿耿,更没有丝毫扩张地盘的野心。到12世纪初,他们所拥有的的领地从来没有超出阿尔高州,未来建造那个跨世界的帝国对那时的哈布斯堡家族来说恐怕只是痴人说梦而已。
虽然他们并未对外武力扩张,但在经济上却扩张了。据一份来自于米兰的文件,在1100年左右,米兰的商人被邀请到哈庇斯堡附近进行贸易。而且,哈布斯堡家族为当地的手工业者建立了行会,使当地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封建主装满了人民的荷包,人民当然更愿意拥护他们,所以在一百年的时间里,这里并未发生任何形式的斗争,哈布斯堡家族在当地越坐越稳。以至于到12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发展成了瑞士北部最为德高望重的四个世家大族之一。
这四个家族都是谁呢?他们分别是基尔堡家族、策林根家族、萨伏伊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其中,最大的萨伏伊家族组成了撒丁公国,并统一了意大利。那么其他两个家族呢?其实都和哈布斯堡家族有联姻的关系。
也许就是上帝特意怜悯哈布斯堡家族,在兼并战争之外给了他们另一个扩张领土的方法——联姻。而联姻这个方法则始于12世纪末13世纪初与策林根家族的婚姻。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3-19 15:13:00 +0800 CST  
策林根家族约在10世纪末受封,最早的受封者名贝特霍尔德•布雷斯哥特伯爵。为了换取贝特霍尔德的忠诚,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三世曾承诺会封给其更多的土地,组成一个施瓦本公国,但随着亨利三世的去世这一空白支票也随之烟消云散了。下一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却将应属于策林根家族的领地封给了施瓦本公国。不过,亨利三世这个承诺却被布雷斯哥特家族记在了心里,他们心想,你不能给我们承诺,那我们就自己夺过来。结果,差点就造就出一个策林根王国的故事。
虽然,从1073年起,他的儿子获得了不少土地,但不久又失去了。作为补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授予布雷斯哥特家族的贝特霍尔德二世以策林根公爵的封爵,从此后贝雷斯哥特家族就变成了策林根家族。
从1090年起,该家族平稳地传了6世,当1186年时传到了贝特霍尔德五世手中。那时,策林根家族已经自称勃艮第公爵,拥有今天法国东部和瑞士西北部的一大片土地。为了继续向意大利渗透,贝特霍尔德五世建立了今天著名的伯尔尼城,并以此为中心向外扩张。1198年,他更成为德意志国王的人选,甚至只差一步就登上国王的宝座。可是他的力量太大,对于不愿意国王管辖自己的神圣罗马帝国各邦来说,他绝对不是个好皇帝,因此大家集体选中了比较弱小的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菲利普。作为放弃争夺国王甚至是皇帝位子的补偿,以及换取其愿意为国王剿灭背着国王自立为王的兄弟,德国南部和瑞士北部的一大片土地都被赐予他,顺便菲利普还送了3000银币,如此,策林根竟然真的被提升为公国。
但不幸的是,1218年贝特霍尔德五世去世时没有留下男性后裔,就这样一个在瑞士如日中天的家族竟然就这么瓦解了,而且瓦解地非常彻底!其中伯尔尼被神圣罗马帝国拥有,成为一个自由市;在德国的土地被数个家族平分;在瑞士的部分则落到了哈布斯堡家族手中。为什么会落到哈布斯堡家族手中?这说起来完全是一个偶然。
当时,哈布斯堡家族传到了第7代阿尔伯特四世手中。此人继续秉承祖训,不敢越雷池一步。他成年后与海尔维格伯爵的女儿结婚,但因为妻子早死,只能再续娶一个妻子。因此,别人为他介绍了策林根家族的安娜,并娶为妻子。就在其妻嫁过来没多久,策林根公国就出了前面所述的事故,作为该家族的后裔,安娜有幸得到了在瑞士的这片土地。既然已经嫁到了哈布斯堡家族这里,这片土地就名正言顺地归为哈布斯堡家族所有。
这个突然的变故就如同天下砸下来的馅饼,阿尔伯特四世根本没反应过来,本来最为弱小的哈布斯堡家族就已经成了瑞士西部唯一可以与萨伏伊家族一争高下的家族。看到婚姻带来的幸运,哈布斯堡家族如同获得了一把打开新世界的钥匙,从阿尔伯特四世开始,他们要开启新的里程。而阿尔伯特四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未来哈布斯堡家族占据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祖先、奥地利国王的祖先以及今天英国女王的远祖。
这时,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最北端已达阿勒河和罗伊河的交汇处,最南端则在他们所建造的穆里修道院那里。如果从空中俯瞰,领地就是一个上窄下宽的大三角
对了,关于穆里修道院我还想补充两句。该修道院是于1027年由拉德波特•哈布斯堡伯爵所建立,当时他组织了附近的富户各自捐献一些钱财,建立起修道院的最初雏形。不久后,他在附近又建立了属于哈布斯堡的家族女修道院。接下来的200年,这里几乎成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御用修道院,时常有一些家族成员到这里避静,甚至更曾有多位教皇也莅临此地静修。
实际上,教皇莅临此地是有原因的,就是因为这里有一项“圣迹”——有一具被精心装饰的骷髅,能够为人们带来幸福。据传说,这具骷髅属于3世纪时的一位贵族。他因为犯了错,被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砍了头,接着就被草草埋葬了。但是被埋葬后的他好像并不“安分”,经常令接近他坟墓的人获得好运。由于这一“圣迹”的出现,人们便将尸体挖出,并为这具骷髅穿上了华丽的衣服,供养在修道院里,供虔诚的人们瞻仰和祷告。介于穆里修道院当时属于哈布斯堡家族,也许哈布斯堡家族能够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家族之一,也和这具骷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吧。当然,如果哪位读者去穆里修道院游览,还可以发现这具骷髅至今在那里躺着,还在为当地的百姓带来幸福。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3-19 15:13:00 +0800 CST  
第二章、筑梦使者:1239-1291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3-20 12:59:00 +0800 CST  
1882年,有“晚霞帝王”之称的奥匈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在首都维也纳举行了一次哈布斯堡家族统治奥地利600年的纪念活动。当时,邀请了大量的社会名流,可以说是那时全欧的最大盛会。这次活动的中心是,纪念哈布斯堡家族史上首个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君主的鲁道夫一世。为何哈布斯堡家族要如此兴师动众地纪念这个人,他又做了些什么呢?
鲁道夫一世(家族称鲁道夫四世),阿尔伯特四世之子,哈布斯堡家族的第8代,日耳曼人国王、罗马人国王、奥地利公爵,还是一个从此令哈布斯堡家族飞黄腾达的人。
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人,不过在讲述他之前,我想问问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相信来世转生吗?也许,鲁道夫一世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是的,就在1218年5月,策林根家族的贝特霍尔德五世去世整整三个月后,在哈布斯堡家,安娜为阿尔伯特四世诞下了鲁道夫,史称鲁道夫一世。鲁道夫一世与他的姥爷一样,不仅大大扩张了家族的领土,而且还去竞选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国王。正如完成遗愿一般,鲁道夫一世真的成了国王,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首个君主。
实际上,在笔者看来,鲁道夫其人就如同《圣经》中的亚伯拉罕。亚伯拉罕活的年岁很大,鲁道夫活的年岁也很大;亚伯拉罕在晚年获得了上帝的特许成为“多国之父”,鲁道夫也在晚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国王统领所有德意志人;亚伯兰罕的儿孙们众多分布在全世界,鲁道夫的儿孙也众多分布在欧洲和美洲。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鲁道夫他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多国之父”。
1239年,阿尔伯特四世去世,鲁道夫顺理成章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实际管理者,称鲁道夫伯爵。1241年,他承认对霍亨斯陶芬家族的伟大君主腓特烈二世效忠。同年,意大利法恩莎的雨果三世劫掠了鲁道夫对外贸易的物资。对此,鲁道夫非常愤怒,他于次年对雨果三世发动了战争,并获得胜利。1250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康拉德四世成为君主,鲁道夫又向其表示了臣服和效忠。
好了,现在我们必须放眼一下四周了,要不哈布斯堡家族后面的故事就不好讲述了。前面说过,哈布斯堡家族所处的国家叫做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帝国由奥托一世于962年建立,初称日耳曼人民的罗马帝国。1157年,腓特烈一世(红胡子腓特烈)将国家改名为日耳曼人民的神圣罗马帝国,简称神圣罗马帝国或第一帝国。该国的历任君主都以罗马人国王自居,以对外扩张为己任。他们主要的扩张方向是东方和南方。东边不消说,都是一些弱小民族,很快便臣服于神圣罗马帝国。南边是意大利,教皇的领地,神圣罗马帝国君主因此与教皇产生了诸多矛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主教权的战争。旷日持久的战争消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国力,再加上君主常年在意大利征战根本不回国管理内政,使得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封建主力量越来越大,甚至最终超过了他们的君主。到大空位时期,人们已只知有领主,而不知有君主。
1212年继位的腓特烈二世,是腓特烈一世的孙子,也是一个西西里人。他根本就不会说德语,也不屑于在德意志生活。因此在他在位时期,索性在罗马这边住下,将德意志的税收权、铸造权、贩卖权等一股脑都送给了当地的封建主们,以求得他们对自己的支持。结果德意志开始出现世系的割据诸侯,1232年,在官方文件上更是明确地表明诸侯具有管理当地的所有特权。这样做的结果无异于造成德意志的王权旁落,但客观上也促生了德意志城市的快速发展。有的城市成了自由市、有的城市成了邦国的中心城市,结果,这样就促成了一些城市的同盟,如莱茵同盟、士瓦本同盟、汉萨同盟等,当然最重要的是没多久瑞士人就独立了,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联邦制国家。而瑞士独立的结果就是哈布斯堡家族被赶出领地,在奥地利和荷兰继续他们的辉煌历史。
同时,这样发展的结果也促成了帝国经济的断裂,为了在无政府状态下继续保持自己的诸侯地位,1257年,德意志第一次出现了七大诸侯。他们分别是教会的科隆大主教、美因茨大主教和特利尔大主教;以及世俗的萨克森公爵、巴拉丁(普法尔茨)伯爵、勃兰登堡伯爵和波西米亚国王。最开始,这些诸侯的权力不是固定的,直到1356年查理四世才将这七大诸侯称为选侯(非选帝侯),写进了著名的《金玺诏书》之中。等于是在其他欧洲国家正向民族国家迈进的路途中,德意志人掉了队,而且还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3-20 12:59:00 +0800 CST  
想到一件事,等本章完毕我也搞个每章参考书目,希望对大家有用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3-22 15:57:00 +0800 CST  
另外,从腓特烈二世开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教皇的关系就越来越紧张。教皇英诺森三世曾处以其开除教籍的刑罚,使其在悲痛中去世。他的儿子康拉德四世继续与教皇作对,并于1251年将军队开赴意大利,但却没有战胜教皇。1254年,教皇英诺森四世也给予了康拉德四世开除教籍的惩罚。同样地,在几天后,康拉德四世便在气愤中染病身亡。只留下一个小孩子康拉丁继续继承他的位子。问题是,一个小孩子谁又愿意去接受他的统治呢?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们行动起来了,各自选出自己喜欢的君主。结果先是两君主并立,然后又是一个为期20年的混乱时期(史称大空位时期)拉开大幕,真是混乱至极。
作为康拉德四世的忠实拥护者,鲁道夫也没能逃脱教皇的手掌心。就在康拉德四世死后的一个月内,鲁道夫也获得了一纸被开除教籍的教令。鲁道夫可承受不了这样的命令,他知道如果执行势必会毁掉自己的全部前途。所以,他指示在神圣罗马帝国有亲缘关系和对他亲近的诸侯们一起向教皇请求,这才撤销了开除教籍的教令。就在这一年,鲁道夫与霍恩贝格的格特鲁格家族接亲,获得了莱茵河上游的一部分土地。
实际上,在鲁道夫成为哈布斯堡家族领袖之前,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已经分为三部分,这是其祖父鲁道夫二世1232年在遗嘱中确定的。第一部分即哈布斯堡主要领地阿尔高,由鲁道夫之父阿尔伯特拥有;第二部分即霍芬堡与瑞士中央地区,归鲁道夫的叔叔鲁道夫三世所拥有的;最后一片领土——阿尔萨斯,归两人共同拥有。到鲁道夫时期,他获得的仅是父亲遗留下的那部分。不过,喜爱攫取土地的鲁道夫却有一个希望,那就是将哈布斯堡所有的零星领地连成一整片土地。
在笔者看来,鲁道夫绝对是一个跪舔的高手。他特别喜欢朝拜他的君主——腓特烈二世和康拉德四世。据记载,他一年要朝见他的君主至少20次,甚或有一年朝见了48次。好吧,他不如干脆就呆在两人跟前好了。鲁道夫在两位君主面前善使两样法宝,一是谄媚,二是哭诉。谄媚很简单了,就是每天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皇后、王子、公主还有皇帝喜欢的大臣们夸得像花儿一样,而且还要没事就贡献点珍稀礼品,当然不可或缺的就是皇帝们指哪就去打哪。比如像第七次十字军东征期间,鲁道夫一世的行动就深得腓特烈二世的赞许。哭诉呢?其实就是隔一段时间像皇帝诉说一些自己的家长里短、八卦新闻,然后再说自己领地小了、人民不富裕了、家里出事了,总之想尽一切办法要求皇帝封赏土地。就凭着这两样本事,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鲁道夫获得了比他继承父亲领地时足足大七倍的土地。也正是这个原因,诸侯们给他取了一个诨名“贫穷的斯瓦比亚伯爵”。
这就完了吗?不!鲁道夫还没将自己的所有领土连成一片。在思前想后中,他看上了邻居基尔堡家族的土地,想将其据为己有。
基尔堡家族是瑞士的另一个世家大族,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所分封的。11世纪时,他们异军突起。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将瑞士北部的领土几乎全部收入囊中。1218年,基尔堡家族与哈布斯堡家族一样,也分得了策林根家族的一部分土地。1250年,基尔堡家族分家,哈特曼四世与五世这叔侄两人将基尔堡家族的土地一分为二,虽然分开了过,不过两人还都颇具进取心,各自又扩张了将近一倍的土地。
可是,与策林根家族一样,基尔堡家族也走进了绝嗣这个怪圈。先是1263年哈特曼五世去世,没有留下后裔。接着是1264年哈特曼四世去世,只留下了一个女儿。按照日耳曼习惯法,除有遗嘱外,女儿没有土地继承权。因此,哈特曼四世的小舅子——萨瓦伯爵彼得便提出要获得基尔堡家族的所有土地。
说起这个彼得,也是当时的一个风云人物。1240年,他因为外甥女嫁到英国的关系,成为英国国王亨利三世的顾问。在随后的大约20年间,他一直为英国出谋划策,为自己赢得了“小查理曼”的绰号。在瑞士家乡,他也积极努力,先占领了日内瓦湖附近的一片土地,继而又以其为根据地向外扩张。特别是他的另一位亲戚——康沃尔的查理成为于1257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当然是有争议的),令他的实力大增,几乎占领了瑞士南部的大部分领土。基尔堡家族绝嗣,彼得好像看到了统一整个勃艮第地区的希望,所以他立即要求获得基尔堡家族的领地。
一个搅局者,哈布斯堡的鲁道夫此时跳了出来。他认为,哈特曼四世的一个妹妹也曾与其父阿尔伯特四世结婚,但后来不幸去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鲁道夫算是哈特曼四世的外甥,同样具有基尔堡家族领地的继承权。这个理论虽然从法理上来讲勉强可以说得通,但所有人都能看出鲁道夫攫取这片土地的强烈欲望。
接下来的4年里,两个家族一直在用各种方法将基尔堡家族的土地据为己有,但两方势力基本相当,一直没分出个所以然。而各诸侯则乐于看他们谁先败下阵来,然后痛打落水狗,再为自己斩获一些利益。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3-27 10:00:00 +0800 CST  
最后,彼得没有耗过鲁道夫。1268年,他去世了。鲁道夫顺理成章地成了该家族土地的第二继承人,第一继承人是哈特曼四世女儿的丈夫(因为彼得和鲁道夫两方的不懈阻挠,这个位子一直空着)。几年后,鲁道夫的堂弟埃博哈特一世娶了哈特曼四世的女儿,这一事情终告结束,基尔堡家族的土地彻底被哈布斯堡家族所拥有。
1272年4月,神圣罗马帝国诸侯先前选举的两位君主之一的英国康沃尔的理查德去世,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又一次空位。见鲁道夫这么能干,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们感觉可以选他做新的皇帝,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诸侯觉得哈布斯堡家族离帝国其他诸侯的领地太远,根本无暇顾及他们,就跟一个傀儡差不多。这时,一个明眼人——巴塞尔主教却惊呼道:“上帝啊,您坐稳天国吧。如若不然,这个鲁道夫是要篡夺您的位置的。”
其实,诸侯们并不愿意选出一个皇帝,但迫于大势于1273年10月大家还是坐到了谈判桌之前。那时,在帝国的东边,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正在努力兼并土地。他将原本只占有中欧一隅的波希米亚扩张到亚得里亚海北岸,等于是将今天的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和克罗地亚的土地全部加在一起。到1273年,无论从领土面积,还是从战斗力上看,奥托卡二世的力量都是帝国里最强大的。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3-27 10:00:00 +0800 CST  
毫无疑问地说,因为德意志人的王权式微,由此才给了奥托卡二世以崛起的生存空间。不过虽然他对于奥地利和施蒂利亚有绝对的权威,但诸侯们却没有同意他占领卡林提亚和克莱恩等地区。诸侯们担心,如果再任凭奥托卡二世这样征讨下去,恐怕神圣罗马帝国就真的会有一个皇帝了,而且是大权在握的独裁君主。罗马的主教曾命令他不要再继续侵夺土地,但他也没听从。所以说,诸侯们不希望与一个既不让诸侯有自由空间,又不与教皇为伍的人为友。当然更不希望他当高高在上的皇帝。
不想出现这种结果又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再选举一个新的君主呗,然后大家一起将波希米亚打下去,再次回到均贫富的程度。就这样,这年的10月,诸侯们带着自己的选举人票,在纽伦堡开始了新一轮的皇帝选举。参加选举的除了哈布斯堡的鲁道夫、波希米亚的奥托卡二世外,还有安尔哈特的西吉弗兰德一世、梅森的弗雷德里克一世和巴伐利亚的弗雷德里克二世。20日,经过商议,诸侯们的所有票都投给了鲁道夫,鲁道夫从而顺理成章地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一世。当然,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告诉奥托卡二世投票的准确日期,他们就这样背着奥托卡二世将鲁道夫扶上了皇位。
10月24日,亚琛大教堂,鲁道夫由教皇格里高利十世加冕。就在加冕的当天,鲁道夫一世虽然已经贵为皇帝,但仍旧做着他的谄媚工作。他首先宣布将会放弃前任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要统治罗马的权力。也就是说,以后罗马就归教皇拥有了,鲁道夫一世绝对不会干涉教皇在罗马的统治。当然,其次还有一件事,就是承诺要在10年内发动一次新的十字军东征,为教皇获得耶路撒冷。这些话说得令教皇心花怒放,当即给予鲁道夫一世特许状,允许他作为新一次十字军的统领,获得掠夺回来财富的十分之一。
实际上,教皇格里高利十世也是一位风云人物。他曾指派马可波罗去元朝面见大汗忽必烈;曾遏制了法国的安茹的查理的扩张;曾举行宗教会议准备下一次的十字军战争;还差一点将东西教会重新合并。除这些外,他还做了一件事,就是重启了赎罪券制度。不过嘛,他的事迹与本书暂时无关,让我们重新回到鲁道夫一世这里来。
从查理曼大帝时起,所有法兰克的大臣们都要在新国王即位时对国王表示臣服,即封建采邑宣誓。神圣罗马帝国继承了来,到鲁道夫一世时仍旧如此。当其他人在鲁道夫一世加冕后,纷纷完成了宣誓。可唯独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不同意宣誓,自己衣袖一拂回去了。1274年,他公开宣布不承认鲁道夫一世的皇帝资格。
同年10月,鲁道夫一世召集诸侯在纽伦堡开会。会议决定奥托卡二世必须归还曾经属于帝国的封建臣属领土——奥地利、施蒂里亚和卡林西亚三大边疆区。奥托卡二世表示,他占领的这些地区是来自于其妻子——奥地利巴奔堡的女继承人的馈赠,不属于私自占领。鲁道夫一世才不管这些,就是命令奥托卡二世让出这些地方,但奥托卡二世一直对他的话置若罔闻。直到1275年6月,其仍旧没有让出领地,甚至都从未朝见过鲁道夫一世。
见奥托卡二世如此行为,帝国会议在6月24日决定,奥托卡二世不再受法律保护,帝国将会出动军队自己夺回这些土地。没错,诸侯们眼中的穷伯爵这次真的要发飙了。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4-05 11:03:00 +0800 CST  
我的电脑有点问题,贴吧发不上来,待会晚上我用手机发下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4-24 13:58:00 +0800 CST  
根据捷克历史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斯拉夫人从东方来到了波希米亚,他们发现这块土地正合适居住,便定居了下来。在这些斯拉夫人中间,最强大的是捷克人,正是他们后来组成了以捷克人为主体的国家。据说,这些捷克人的领袖名为波希穆斯,为了纪念他率领大家获得这块土地,捷克人便将伏尔塔瓦河和奥勒河之间的最早定居地称为波希米亚。
从9世纪开始,大摩拉维亚公爵与波希米亚公爵先后统治了这一地区。
973年,布拉格主教区成立,隶属于神罗的美因茨教省。波希米亚也由此成为神罗的一个附庸国。后来虽然几经反复,但波希米亚一直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名义统治之下。
普什米塞王朝时期,捷克第一次达到鼎盛时期,波希米亚君主从公爵升格为国王。1204年,神圣罗马帝国同意波希米亚成为世袭王国。1212年,波希米亚国王成为神罗七大选侯之一。
奥托卡二世是普什米塞王朝的第三位国王,因为他用战争令波西米亚趋于极胜,也被当时人称作“金铁国王”。除了波西米亚国王的称号,他还分别获得摩拉维亚侯爵、奥地利公爵、施蒂利亚公爵、卡林西亚公爵、卡尼奥拉侯爵等称号,在神圣罗马帝国中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在位期间,多次镇压兄弟之间的叛乱,而且还两次征讨北方的条顿骑士团。从1251—1272年,他利用联姻和战争相结合的手段将奥地利、施蒂利亚和匈牙利都收归波西米亚王国所有。1272年,他与匈牙利人的战争胜利,令他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疆域内最强大的君主。下一步,就是问鼎神圣罗马帝国君主之位了。
不过,1273年的选举将他排除在外,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意外获得王位。这令他非常忿恨。所以他坚决不承认鲁道夫一世的地位,而且也不向他宣誓效忠。对此,鲁道夫一世表示怒不可遏,当然主要是其他诸侯的撺掇,一场波西米亚国王对神圣罗马帝国诸邦联军的战斗就这么开始了,这场战役决定神圣罗马帝国未来走向的战役史称马希费尔德战役,或叫马尔什原野之战。
实际上,1276年11月,两军就开始调动了。鲁道夫一世率领他的日耳曼联军,来到维也纳,要求奥托卡二世签订协议,将奥地利、施蒂利亚等重新归还帝国所有。迫于对方势力强大,奥托卡二世签署了这项协议。
但是,奥托卡二世的实力仍旧不可小窥。1277年,鲁道夫一世下圣谕将其家族成员送到了奥地利。但在奥托卡二世的建议下,诸侯纷纷表示不能容忍这种以权谋私的行为,开始蠢蠢欲动地向奥托卡二世靠近。没错,其实在450年前的829年,也发生过相同的事情。那时候,法兰克皇帝洛泰尔也曾为其小儿子要求过封地,但这件事必须经过帝国议会的讨论和教皇的祝福。结果洛泰尔没有做,便被剥夺了皇帝的头衔。鲁道夫一世害怕诸侯的反叛,让自己也失去君主头衔,便立即取消了这份圣谕。
也许大多数人不知道,在将儿子们输送到奥地利之前,鲁道夫一世还做过其他努力。那就是与英国国王联姻。鲁道夫一世知道,在神圣罗马帝国的西边,英国和法国是最大的敌人。如果能与他们结成裙带关系,那德意志人往东边发展就无后顾之忧了。因此他特意撮合儿子哈特曼与英国国王爱德华的女儿的婚姻。但不幸的是哈特曼早死,令这场婚姻落了空。
失败的联姻让鲁道夫只好转向别处,在他在位期间,几个女儿分别嫁给了萨克森公爵、巴伐利亚公爵和波西米亚国王。很明白,鲁道夫一世在到处开枝散叶。
次年,鲁道夫一世身边的诸侯已重新回到他身边,所以他也开始准备征讨奥托卡二世了。1278年初开始,用了半年时间鲁道夫一世的军队再次打到了维也纳。而奥托卡二世几乎除了摩拉维亚外,几乎没找到任何愿意和他联盟的军队。虽然下巴伐利亚的亨利曾经表示过要帮助奥托卡二世,但在萨尔茨堡大主教的说服下,他离开了奥托卡二世。即便如此,在鲁道夫一世攻打奥地利的时候,他还是获得了波兰的协助。这时,他可以名正言顺地与王军战斗了。因此,他撤出维也纳附近的驻地,南向走到马希费尔德镇附近,在这里陈兵等待鲁道夫一世。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5-23 00:03:00 +0800 CST  
战事发生在1278年8月26日。对阵的双方一方为鲁道夫一世的神圣罗马帝国步兵与匈牙利库曼骑兵的联军;另一方是波西米亚军队与奥地利军队的联军。两军都是3万人,几乎旗鼓相当。
清晨,波西米亚的左翼率先发起进攻,但当他们冲到一半时,却发现已经陷入了匈牙利骑兵的围困之中,结果没过多久,波西米亚的左翼就消耗殆尽。但奥托卡二世立刻将中部的骑兵赶上对阵,然后又让其他军队全部向前。波西米亚和波兰联军的英勇,令日耳曼联军心惊胆寒。不仅有很多士兵逃窜,甚至连鲁道夫一世都开始向后跑。在逃窜的过程中,鲁道夫一世的马不幸被奥托卡二世的弓箭射中,幸亏及时有人救援,要不鲁道夫一世六十岁的老命就扔在这里了。就这样,一直追赶了3个小时。
中午,烈日当头。鲁道夫一世突然想到,波西米亚军队的盔甲都比较重,这时候估计早已汗流浃背。况且他们非常饥饿,如果能杀个回马枪,是不是会有所转机?说到做到,他马上组织起一支骑兵部队,回身冲向波西米亚军队。波西米亚军队以为中了埋伏,反倒改追击为逃跑。结果,这一突发奇想的奇袭,竟然令鲁道夫一世反败为胜。在乱兵中,奥托卡二世被杀,他的王国也就这样分崩离析了。
虽然奥托卡二世在战争中失败了,但捷克的诸多编年史中却将他塑造成一个完美的英雄,即使是最后时刻也是拼杀至死。其实真正的事实是他被自己的仇家马伦贝格的亲戚所杀死。
1282年,鲁道夫一世终于可以讲奥地利分封给他的两个儿子阿尔伯特和鲁道夫了。阿尔伯特就此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首任奥地利公爵。
奥地利这个地名在976年之前并不存在,该地属于德意志王国的东部边区,其实是奥托大帝分封给巴本堡家族鲁特博尔德伯爵的一块领地。因为其在东部边区,也就顺利成章地叫做“Ostarrichi”了。而后,这个词经过多次变化,最后成了奥地利。长期以来,奥地利伯爵都从属于巴伐利亚公爵。
后来,从1186年开始,奥地利的巴本堡家族逐渐吞并了施蒂利亚以及卡林提亚的大部分领地,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东南部一块辽阔长条土地的统治者。又经过了50年的经营,巴本堡家族的领袖被升为公爵,奥地利也自然而然成为公爵领,可以独立于巴伐利亚而存在。
但好事终有结束的一天。1230年奥地利的弗雷德里克二世是个好斗者,到处南征北战。结果不幸的是,他于1246年在莱塔河作战时被匈牙利人杀死,而没有留下男性后裔。在中世纪,这绝对是不可饶恕的错误。果然,奥地利先被波西米亚所占领,而后又成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世袭领地。
1282年12月27日,哈布斯堡家族的阿尔伯特和鲁道夫受封成为奥地利和施蒂利亚公爵,在之前他们的领地是阿尔萨斯。这次分封的理由很简单,就是蒙古人(欧洲人叫做鞑靼人)的西征,需要一些强有力的国王亲族在东方保证国家安全。这个堂而皇之的理由,竟然就成了哈布斯堡家族获得奥地利领地的起点。可以说,吞并奥地利是哈布斯堡家族划时代的成就,也确立了他作为德意志国王的威信。不过大家是否寄予厚望,总之鲁道夫一世这个收拾残局的人,结束了从大空位时期开始的连续30年的德意志内部战争,而且让哈布斯堡家族上升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最强大的家族。
介于二子鲁道夫岁数太小,且两个人一同治理奥地利不合乎德意志人的习俗。1283年初,鲁道夫一世将奥地利独自封给长子阿尔伯特,史称阿尔伯特一世。当然,鲁道夫一世也决定将其他的领地交给二子所有,人们猜测很显然那就是让他获得哈布斯堡家族的原始领地。
其实呢,鲁道夫一世想让二子获得的领地是匈牙利。1282年,匈牙利国王拉洛斯四世亲近库曼人,甚至还娶了一位库曼王妃。这一离经叛道的行为引起罗马教皇和德意志诸侯的愤慨,他们都希望能派出军队平定这个异教徒。甚至到1288年,教皇真的派出了一支十字军征讨。1290年,他被库曼人所杀。他并没留下子嗣。这时,鲁道夫一世便希望将儿子鲁道夫放到匈牙利,成为新的匈牙利国王。但德意志诸侯害怕哈布斯堡家族势力过于强大,便阻挠此事的发生。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更是宣布,在匈牙利新国王未选择出来前,任何国家和个人都不允许侵夺匈牙利王位。结果,匈牙利王位被来自威尼斯的安德鲁三世所获得。
1291年7月15日,鲁道夫一世去世。他是一个梦想家,也是一个实干家。他完成了许多他的祖先没有完成的事业,如结束了大空位时期的内战、获得神圣罗马帝国君主之位、成为德意志诸邦中最强大的、拥有远超祖先领土的领地等等。虽然他最后并未获得匈牙利,但做到以上的这些已经足够。他不愧为哈布斯堡家族崛起的奠基人。


楼主 apssp  发布于 2017-05-23 00:05:00 +0800 CST  

楼主:apssp

字数:14057

发表时间:2017-03-19 23:0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5 22:52:04 +0800 CST

评论数:46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