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各个版本三国演义的序言(前言)

《录鬼簿》是一部记载元代戏曲家的生平事迹、作品目录的专著。它的版本系统,有简本、繁本、增补本之分。简本著录作家一百一十三人,繁本著录作家一百五十二人,增补本著录作家一百五十一人。天一阁旧藏明蓝格抄本即增补本。

增补本的增补工作,主要由贾仲明进行。他的增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增补了八十余首吊词;二,在剧目下,增补了若干“题目正名”;三,补撰《录鬼簿续编》,附于《录鬼簿》原书之后。

贾仲明是什么人呢?

贾仲明,一作贾仲名,自号云水散人、云水翁,淄川(今属山东省淄博市)。

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戏曲作家。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五种。他还是一位散曲作家,著有散曲集《云水遗音》,已佚失不传。

他的突出成就,却在于《录鬼簿续编》一书的编撰。这也是他对中国戏曲史所作的最大的贡献。他不愧为古代的一位优秀的戏曲目录学家。

他在《书录鬼簿后》一文的末尾,题署“永乐二十年壬寅中秋,淄川八十云水翁贾仲明书于怡和养素轩”。这就告诉我们,在明代的永乐二十年(1422),他的高寿是八十岁。古人自称“八十”,有时是指八十岁整,有时则仅仅是举成数而言,实际上指八十岁上下。若按八十整岁计算,逆推的结果是:他实生于元代至正三年(1343)。

所以,他是罗贯中的同时代人,更是罗贯中的朋友。他又是罗贯中小传的作者。单凭这短短的一篇罗贯中小传,应该承认,他已对中国小说史研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作为《录鬼簿》一书的补充,《录鬼簿续编》记载了元末明初戏曲家的生平事迹、作品目录。它著录作家七十八人。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它的可靠性的程度相当高。试想,记录者和被记录者都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发生舛误的可能性难道不是十分微小的吗?

罗贯中小传位于《录鬼簿续编》的卷首。从排名顺序上看,第一名是钟嗣成,《录鬼簿》的编撰者; 第二名便是罗贯中。这反映了罗贯中在贾仲明心目中的重要的地位。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23:00 +0800 CST  
罗贯中小传的全文如下: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

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

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这篇小传,篇幅虽短,内容却很宝贵。它向我们透露的消息,有这样几点:

一,罗贯中不但是一位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位杂剧家、散曲家。他和许许多多的伟大的作家一样:他们往往是博学多才的,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也常常是多方面的。

二,罗贯中的故乡是山西太原。在元代,有很多山西籍的杂剧作家。我们可以举出一连串的名字,例如:李寿卿、刘唐卿、于伯渊、赵公辅、李行甫、狄君厚、孔文卿、石君宝、郑光祖、乔吉,等等。在中国戏剧史上,或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突出的现象。

三,他生活于动乱的年代,背乡离井,四方漂泊,没有功名,也没有在官场干过事,故以“湖海散人”自称。

四,他的性格的特点是“与人寡合”,有一点儿孤僻的味道。

五,他的戏曲作品的风格,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清新”。

六,他和贾仲明是“忘年交”。忘年交,是指不受年龄或辈分的拘限而成为亲密的朋友。这表明两人的年龄相差很大,起码要在二十岁上下。具体用在罗、贾二人身上,可以有两种解释:甲,贾仲明的年龄大于罗贯中;乙,或者,罗贯中的年龄大于贾仲明。

七,他们二人曾在至正甲辰那一年会过面。至正是元代最后一个皇帝的最后一个年号。甲辰,即至正二十四年(1364)。再过四年,就是明代正式开始的第一年,即洪武元年了。

八,贾仲明如果生于至正三年,则在至正二十四年为二十二岁。因此,“忘年交”的解释只有一种能讲得通,即:罗贯中的年龄大于贾仲明。而另一种解释(即贾仲明的年龄大于罗贯中)显然难于成立,因为二十二岁的贾仲明不大可能去同一个幼小的孩童会晤、谈心和订交的。

试以罗贯中的年龄大于贾仲明为前提,进一步推算罗贯中的生年。如果罗贯中在至正二十四年为四十岁(比贾仲明大十八岁),则他大约生于元代泰定二年(1325);如果罗贯中这一年为五十岁(比贾仲明大二十八岁),则他大约生于元代延祜二年(1315)。

如果罗贯中生于元代泰定二年,则在明代洪武元年时,他是四十四岁。如果罗贯中生于元代延祜二年,则在明代洪武元年时,他是五十四岁。

罗贯中的卒年不详,在目前尚无法推知。

框定了罗贯中的生年之后,就可以有根有据地确认:罗贯中是一位生活于元末明初的作家。或者说,他是一位属于十四世纪的作家。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23:00 +0800 CST  
点校说明

一、此本以毛评本《四大奇书第一种》康熙醉耕堂刊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为目前所知较早的毛评本,其它诸本如芥子园本、文英堂本、三槐堂本等皆由之而出,文字也较诸本为佳。

二、底本文字原有错讹残佚处,此次整理,则据芥子园本和三槐堂本校改补正。但底本有些错讹,芥子园本和三槐堂本亦承袭下来,则据内证校改。刊误字一律径改,不出校;但底本中的异体字、俗体字以及同音假借字,体现了原作的文字风貌,今一应保留。底本毛评中,“卷”字“回”字混用,均指回意,今不作改动。所有校记皆置于当页。

三、底本卷首有李渔所作《序》一篇,可证后出诸本所载金圣叹序乃书坊妄改李序、托名而成;而“圣叹外书”之说,实为无稽。今将李序置于卷首;另据三槐堂本抄录伪金序,编为附录,置于书后,以便读者鉴别。

四、《三国志读法》及《凡例》乃毛氏父子编订、批评《三国志演义》之纲要,对罗贯中创作原旨亦多有发明,今一并保存。

五、底本原为六十卷,一百二十回;二回一卷。其总目及正文中之分卷处,俱标明卷数及题名。为使此整理本眉目清晰,无繁琐之弊,今于总目及正文内删其卷目,只标明回目。

六、底本卷首又有三国人物绣像四十幅,起“昭烈帝”,终“司马懿”,前图后赞。然其绘刻非精,似另有所本,今一并删之。

七、底本在各回前有回前评,今保留。正文内有双行评语,今改作单行排出,以括号区别之。正文行间时有旁批、为注字音之用;天头又有眉批,注明有关地名和字音。其所注为清初人所为,与今地、今音不尽相同,甚至时有讹误,但亦不乏参考价值。今一并保留,插入正文相关位置,并以“旁”、“眉”注明之。

八、毛评本中,在人名、地名、职官等方面有不少与史实不符之处。醉耕堂本亦不例外。考虑到《三国志演义》毕竟为演义小说而非历史实录,且此类情况也不致对读者阅读造成很大障碍,同时,更为了提供给读者一种完整无误的新版本,故此次整理,不再就此另作校订。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24:00 +0800 CST  
-------------------------------------关于毛本的介绍,就此结束------------------------------------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24:00 +0800 CST  
二、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嘉靖本,也就是网上很多人口称的罗本,但嘉靖本又有初刻本复刻本之分,最大的区别表现在关羽之死这一情节上,初刻本关羽同其余大多数版本一样,被孙权擒斩,复刻本则是关羽归神的段落,先对比如下



初刻本:




复刻本:公痛哭而别,与子关平、都督赵累引手下二百余人,开放北门,奋然突出。比及天晚,吴军见之,不敢阻当,四下逃窜。关公横刀前进,行至初更,约走三十余里,只见下凹处,火鼓齐鸣,喊声大震,一彪军出,为首大将乃丹阳故鄣人也,姓朱,名然,字义封,骤马挺枪大叫曰:“关公休走!趁早下马受降!”公大怒,拍马轮刀来战。未及三合,朱然便走。公乘势追杀,忽然一棒鼓响,四下伏兵皆起。公不敢恋战,望临沮小路而走。朱然回兵掩杀,行不动者,折伤五六十人。走不到四五里,前面喊声大震,一彪军出,为首大将乃东郡发干人也,姓潘,名璋,字文珪,骤马舞刀,向火光里杀来。关公怒激,挥刀相迎。战不三合,潘璋败走。公纵马追杀,忽四下喊声大震,伏兵皆起。公不与交战,急回山路而走。背后关平也到,说赵累已死于乱军中。公不胜悲惶,遂令关平断后,公自当先,随行止剩十余人。行至决石地名,两下是山,山边皆芦苇败草丛杂。时五更将尽,正走之间,喊声举处,伏兵又起。背后朱然、潘璋精兵掩至。公与潘璋部将马忠相遇,忽闻空中有人叫曰:“云长久住下方也,兹玉帝有诏,勿与凡夫较胜负矣。”关公闻言顿悟,遂不恋战,弃却刀马,父子归神。史官有诗赞曰:

壮哉熊虎将,赳赳汉云长。功绩过韩、耿,声名重马、张。

恩酬曹孟德,死报汉中王。大义参天地,英风播四方。

又宋贤作诗以挽关公曰:

少年为客离蒲东,济困扶危立大功。赳赳汉朝熊虎将,巍巍当世美髯公。

时来官渡惊曹操,数尽临沮遇马忠。大义古今谁可及?令人哀怨泪痕红!

又史官庙赞关平曰:

烈烈三分将,堂堂百战身。金戈冲杀气,铁马截征尘。

报国忠心壮,随亲孝义淳。临沮天数尽,父子共归神。

又赞美关公父子之德,仍哭其忠云:

当年父子镇荆、襄,吴、魏何人敢跳梁?权欲连和求配偶,操将迁国避锋芒。

子凭胆勇宁三国,父仗神威定八荒。不意吕蒙施诡计,可怜忠义一时亡。

又赞云长父子忠义诗曰:

天生虎将佐炎刘,父子胡为一旦休?千载令人思慕处,巍巍功业等伊、周!

自关公父子归神之后,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就赐与马忠骑坐,刀赐与潘璋。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

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吾夜梦见主公浑身血污,立于其前,急问之,忽然惊觉,不知主公吉凶如何?”正说间,人报吴兵在城下,将君侯父子刀马前来招安。王甫大惊,与周仓登城视之,果然。王甫仰天大叫一声:“君侯英灵知之乎?吾无计可支也!”言讫,坠城而死。周仓自刎而亡。于是麦城尽属东吴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34:00 +0800 CST  
网上流通的嘉靖本大多为复刻本,代表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和岳麓书社出版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如下图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38:00 +0800 CST  
初刻本主要的代表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 八册影印本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个价格远高于上一个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42:00 +0800 CST  
下面放一个初刻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本的前言和序言),复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前言和序言,回家后补在后面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43:00 +0800 CST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45:00 +0800 CST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53:00 +0800 CST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54:00 +0800 CST  
---------------------嘉靖本的介绍先到这里,以后补上复刻本的前言----------------------------------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09:58:00 +0800 CST  
三、叶逢春本


叶逢春本同样在市面上流行2种,一种价格便宜一些,如图




一种价格昂贵,如图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10:03:00 +0800 CST  
叶逢春本是残缺本,缺少关羽归曹到三顾茅庐之间,和全书最后一部分。现选取叶逢春本前言如下(版本为上层图1)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10:05:00 +0800 CST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10:06:00 +0800 CST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10:08:00 +0800 CST  
----------------------------叶逢春本介绍就此结束--------------------------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10:08:00 +0800 CST  
四、周曰校本
实体书如下,楼下介绍前言部分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10:20:00 +0800 CST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10:23:00 +0800 CST  









楼主 白马将军上官迪  发布于 2016-06-02 10:27:00 +0800 CST  

楼主:白马将军上官迪

字数:4011

发表时间:2016-06-02 16: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4-07 01:13:55 +0800 CST

评论数:203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