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论《三国演义》之经典段落

对骂
官渡之战前的一场嘴战,袁曹对骂。
说起来,这段不是妇孺皆知的经典,但我个人觉得幽默风趣,故而显摆。
这段对话很有意思,乍看之下,两个人说的似乎都有理。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依据权威,对比之下,袁绍起兵和朝廷对抗,是有点谋反的意思。
而袁绍呢,深知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欺君罔上,残害忠良。居心叵测,路人皆知。他觉得曹操才是真正的贼。
两人你骂我我骂你,都互不承认,最后干脆动起刀戈,用武力来征服对方。
现实就这样,在现实利益面前,道德道理并不管用,唯有武力,唯有强大才能让别人服你,怕你。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3 15:32:00 +0800 CST  
官渡之战
不用说,三国演义三大战役之一,扭转袁曹局势的一战,典型的以少胜多,典型的火攻取胜,典型的以智取胜。
只此一战,原本四世三公的袁绍从此堕落,一蹶不振。袁氏势力也开始逐渐走向凋零,再走向灭亡。归根结底,非河北军团无人可用,乃袁绍性格导致的失败。
只此一战,曹操一统北方,奠定了魏国的基础,成为三国当中最强大的集团。而他本人建功立业而为后人津津乐道!
那么,官渡之战向人们揭示了什么道理?
是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一定没有胜算么?
是资本不如人家就一定斗不过人家么?
非也!
想要成功,建功立业,资本纵然重要,然更重要的是需要有主谋的人,为你出谋划策,洞察秋毫。
更要有得力的人为你履行行动,替你分担。
自己还要有一种心,宽容心,理解心,尊重心,信任心,自谦心~
而袁绍就是犯了刚愎自用,错用人物以及不听良言相劝的致命错误,导致一错再错,最后白白的葬送了自己原本优于对方几倍实力的势力。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3 16:50:00 +0800 CST  
霸气
刘备一生曾说过的两句话我印象深刻,奉为经典。
而这句“备若有基业,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说这句话的时候,刘备拥有什么?
到处流浪,四处投人。寄人篱下,苦不堪言。哪里有人管他什么皇叔不皇叔?哪里有人肯仰慕他的仁德而主动归顺,献城纳降?有,很少,太少了。
没有一城半地作基础,没有精兵强将作刀戈,更没有什么得力谋士作幕僚。
前期的刘备就像一片落叶,饱经风雨,四处飘零,随遇而安。
纵然一样没有,但人穷志不穷。只要有一口气,只要还活着,就有希望,就有可能。心中的那颗跳动的心就不会停歇!
人,不能自负,可以自信。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3 17:03:00 +0800 CST  
跃马檀溪
跃马檀溪这个故事也不是很出名,但隐藏在这个故事背后的历史精神还是值得一书。
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也相信天欲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一个不平凡的人注定有一个不平凡的经历。
而刘备就是这种人~
跃马檀溪的故事并是不是虚构?裴松之注引《世语》有料可查。但并不是正史记载!但也难说是无中生有。
我似乎可以发现,历史好像有一种和小说不谋而合的历史精神。
我们通常在小说里会看到主人公在各种情况下险象环生。也可以看到在怪力乱神的作用下逃出生天。这似乎是小说家的戏剧性手法。真实的世界不可能这么巧合,好运。
但历史有时候真的像一部戏剧,总是充满了巧合,矛盾,不可思议~
而的卢为什么会出现一跃三丈的现象?是历史不想让刘备那么早死么?
不管是不是真的,这段故事告诉我们天语降大任于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还要让他九死一生。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3 17:23:00 +0800 CST  
景色
逃出生天的刘备,遇到了贵人,一个指导他前进方向的贵人——司马德操。
司马徽,又号水镜先生,他告诉刘备此间高人隐士居住,不愁没有圣贤。并提示“龙凤”二字,刘备不解。只是听说这里有能人,心理一激动,想着必定去求之。
这是后话!
当夜,整夜难眠,一个人走出门外,四下里一片寂静。耳朵里依稀传来树林溪涧流水潺潺的声音,闻到的是古木乡土的野香,偶尔有一阵清风拂过,吹散一片,形成烟雾缭绕的气象,然后天空上万里无云,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九重天边。月色温和,静谧安宁。一派和祥的景象,刘备身在其中,不知时间过了多久。
只是呆呆的望着那一片澄清的天空,思维飞扬~
他的眼神流露出一股清澈,他的嘴角微微上翘,像是因为某事而抑制不住激动。
不用说,是因为他找到了方向。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3 17:36:00 +0800 CST  
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
央视在处理徐庶和刘备相会一事上又做了改编,造成偶遇的效果。
原著徐庶和刘备是在城市中遇见的,这里改编成单独邂逅。
这段故事并不出众,而我要说的是央视在处理这段环节做的效果。
且看图片,我们发现徐庶是躺在一个土丘上,恰似在等待着刘备发现他,口中高歌。为什么央视不按照原著来在城市里让两人在茫茫人海中相见,却在一个山野处做起文章来?
是追求隐士在山林的效果。
这样的故事处理就让人感觉刘备遇到了高人,世外高人。
(其实说现实一点,如果置景在城市中,第一需要搭设场地,第二需要大量群众演员和道具。能省则省,反正能拍出那种偶遇的效果就可以。管他在什么情况下!)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3 18:05:00 +0800 CST  
绿竹青青,茂盛成林。
薄叶轻轻,结开成荫。
炊烟袅袅,弥漫缭绕。
浩空湛湛,清风吹云。
石缝流水谓之涧
飞浪直下谓之泉
斜峰侧岭谓之崖
层峦叠嶂谓之山
河泊溪边淌
丛灌两边生
飞禽头上过
鱼虫脚下游
荡然清色素自生
浑然磅礴天工成
浓香葱郁幽径深
云烟起处无一人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3 18:36:00 +0800 CST  
三顾茅庐
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了。
再见诸葛亮之前,刘备说了一句经典的话。
“昔日齐桓公为见一东郭野人,前往五次方得一见。何况我之将见乃当今之大才也”。
三顾茅庐的故事不用我再加讲述,而这个故事的道理则告诉我们,面对贤人才子,奇能异士要有相应尊重和礼数,显示你的诚心与品德。
张良不也是凭借着一颗赤子之心才碰到黄石公么?
同理,想要别人帮助你,与你共成大业,步入辉煌。最起码的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是你步入成功道路的致胜法则,交际技巧。
只有这样别人才会愿意为你奉献,对你忠心不二。
这一套永远不会过时!
刘备三次拜谒,断然不是徒劳无功,毫无意义。
诸葛亮的一套《隆中对》早早的为他规划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方针。
先取荆州为家,再夺取川地以成霸业。然后等待时机,命一上将出征中原,则天下一统。
这套脍炙人口的精彩言论,几百年来一直为读者,学者,各界各行人士侃侃而谈,反复推敲。
诸葛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真卧龙也!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3 22:18:00 +0800 CST  
书生初出茅庐建奇功
面对诸葛亮这样的名不见经传的白面书生,老大两次三番,降尊纡贵的骗去搬请,好话说尽,礼数做完。久经沙场,心高气傲的关羽,张飞自然不服。
再加上诸葛亮对刘备织帽子给自己的行为说是不务正业,到头来被张飞一冲,更是让关张不屑一顾,以为绣花枕头一包草,实无经纶之策。
两方一文一武,一生一熟,有点势成水火,剑拔弩张的状态了。
最后,诸葛亮治军有方,调遣有度,第一次出山火烧博望坡,大破敌军夏侯惇,获得全胜,关羽,张飞没话了!
其实这段故事并不怎么出名,作为诸葛亮第一次出山的牛刀小试,首次火攻,关张开眼,刘备认识,具有一定的意义。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3 22:27:00 +0800 CST  
仁爱常存天地间
白河之水再次让仓皇出逃的夏侯惇大军吃了苦头。
虽然大胜,而形势的逼迫让刘备不得不选择弃掉新野,逃跑。因为,大军将至,怎能不跑?
这是个关键问题,也是罗贯中刻意写出来宣扬刘备的。
你说吧,你作为一个军阀,攻城夺地,建功立业为先。这生死存亡之秋,自己的命都快保不住了,泥菩萨过江。还有闲心去管别人?
刘备就是这么与众不同,仁义为先,以德服人。
他宁可一天行军十里,也不肯放弃新野百姓,同吃苦,共患难。十几万百姓扶老携幼相随,不离不弃。
如果,刘备真的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那他完全可以扔了百姓这个负担,自己逃命,以求东山再起。但他知道,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为什么说守天下难,因为不会治国是一方面,百姓不服你发生叛乱又是一方面。
不会治国可以学,百姓不服你你学不了。只有以德服人,以诚待人,以仁感人。
如此,是可谓明主也,天下倾心。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3 23:05:00 +0800 CST  
大将文聘?
带着男女老少,老弱病残的队伍,刘备刘皇叔前有城池阻挡,后人追兵追杀。投靠,没个接纳的。投降,更是不屑为之。打么,实力悬殊打不过。逃么,也难逃升天了。此刻,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又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考验人的时刻。
刘备,一生真的是磕磕碰碰,大风大浪。虽屡战屡败而不放弃,虽久经挫折决不气馁。大丈夫就要能屈能伸,百折不挠。
如此,终会有拨开云雾见青天的那一天。终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
襄阳城前,大将文聘趾高气昂,出言不逊。
“刘备休走,大将文聘在此”!
这里魏延看不惯他显摆威风:
“大将文聘?”我呸~
二话不说,抡起大刀去上前挥去~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3 23:15:00 +0800 CST  
单骑救主
出自《三国志》,这是一段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
虽说出自三国志,可三国演义进行了艺术加工,二次创作。
首先,赵云只是和5000虎豹营且战且退,有八十多万大军,如入无人之境么?
作者给赵云设定了一个异常艰苦的困境,来突出人物的英勇无敌,让读者看的着迷,跟随着人物的命运起伏而上下揪心。这就是夸张手法!
我不知道是不是古人写小说都有一点神话思想?水浒有,西游有,红楼也有一点迷幻的感觉。
也有可能是作者觉得给赵云身处一个几十万大军的混战之中,能安然无恙的逃出不太可能,有悖常理。于是就设定了一个“红光一现”,让赵云似乎被某种神秘力量给救了一命。最后又让曹操手软活捉赵云,给了赵云一线生机。如此,让整件事看上去有理有据,发展顺序,合情合理。只是这种神话般处理的手法只会让赵云的“七进七出”,更加夸张。
作者很擅长战争的描写,把形式设定个剑拔弩张的紧张状态。
比如赵云是如何被重军围困,又是如何被各路高手追逐等等等等。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4 10:43:00 +0800 CST  
长板坡当阳桥
央视对于赵云单骑救主的刻画十分得原著之精髓
场地:
长坂坡该是一个宽阔的高低不平的原地。
人员:拍单骑救主这一集依旧投入了大量人力,塑造人物的身处困境的情景模式。
化妆:赵云混乱之中,左冲右突,前砍后刺。奔马一声厮,人似山崩。枪剑抡过,人头滚滚下。战袍染猩红,盔甲遍鳞伤。
一脸的血渍。
配乐:央视专作人物单曲《当阳常志此心丹》,热血沸腾,慷慨激昂。
完美呈现出赵云的英姿飒爽,勇猛果敢。
而当阳桥的一身雷霆咆哮,张飞是拥有何等武力,震慑力让曹操几十万大军如天崩地裂,山崩厦塌一般,灰头土脸,落荒而逃?
这一战,刀光剑影,举世闻名。
这一地,成就了两位将军,盖世英雄。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4 10:58:00 +0800 CST  
舌战群儒
典故出自《三国演义》,历史上并没有这回事,但有类似背景。诸葛亮的确去东吴搬请救兵,联同抗曹。
小说进行了艺术化,神话诸葛亮。这是一段毋庸置疑的经典。是罗贯中创作的重中之重,精彩华章。
这段故事先是塑造了东吴的一批投降派的嘴脸。形形色色的人物,作者在虚实之间切换,巧妙利用。
第二,就投降派与主战派之间的辩论,形式的分析,利弊的权衡做了一个比较丰富而全面的讨论,由此可见罗贯中逻辑思维强大,智谋口才突出。不愧为张士诚的幕僚,历经战事,见多识广。
第三,突出了诸葛亮这一个人物特色,临危不乱,能言善辩,聪慧过人,目光远大。与东吴的鼠辈相比,的确鹤立鸡群,气质非凡。
(央视还原这一段做的非常好,不仅台词上符合原著且积极创新,创造出舌战的效果,让人看的直呼过瘾。而且就是演员遴选上也是颇下了一番功夫)
看这一个个贼眉鼠眼,趾高气昂的小人模样~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4 12:44:00 +0800 CST  
那些虚荣自欺且欺人者
坐议立谈自以为无人可及者
而临危应变却百无一能者
此诚可笑也!
这三句话说的众人羞愧难当,无言以对。
真是句句属实,字字珠玑。以后骂人就用这个,太精辟了。
还有:
儒分君子之儒,小人之儒。
君子之儒,忠君爱国,首公正,斥邪恶。
而小人之儒唯攻笔墨,只会雕虫小技。笔下虽有千言,而胸中实无一策。
只会皓首穷经,青春作赋。
而要成大事是要靠主谋的人,绝非那些只会舞文弄墨,引章摘句,无理狡辩之徒。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4 12:55:00 +0800 CST  
智激周瑜
也是《三国演义》有名的桥段之一。
这两位智者的对决,文人的较量。
一蜀一吴,一东一西,谁能更胜一筹?
历史不谈,就小说来看,诸葛亮可以说是各方面都可以完爆周瑜的。(婆娘也许不如)
而这段智激周瑜实则是由好几个小故事拼凑而成。比如智激周瑜联通抗曹,智激周瑜陆战,三气周瑜等等。
要说这诸葛亮有未卜先知,洞察人心之能的确不是夸张。他把曹操大军打的丢盔弃甲,把东吴群儒辩的无话可说,把大都督周瑜玩弄于鼓掌之中,又恨又钦佩。
智激周瑜巧妙利用《铜雀台赋》中的“二桥”。且看段子:
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原句: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虾蝾)。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天云垣之既立兮,家愿得乎双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
伏路把关饶子敬,临江水战有周瑜。他用巧妙利用童颜攻击周瑜只能水战不能陆战,再一次避免周瑜加害自己。
诸葛亮,一直玩弄于众人~
自信坦诚,成竹在胸。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4 16:28:00 +0800 CST  
丈夫歌
赤壁之战很多人一直把功劳归结给周瑜一人,乃赤壁首功。事实果如是乎?
反正我不认可。赤壁之战是一场多人合力,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共同努力的成果。
诸葛亮联同孙刘,草船借箭,借东风。
刘备的几万大军。
黄盖苦肉计。
庞统连环计。
阚泽诈降计。
周瑜利用蒋干使得曹操错杀蔡瑁张允二将,和诸葛亮智者见智想出火攻之计,最后作为东吴当年的统帅,调兵遣将,排兵布阵,最后一举拿下赤壁之战的胜利。
周瑜功不可没,但不会是他一人之功。
周瑜出场很早,出场不多,巅峰期在赤壁之战,一战成名,流芳千古。
在我看来,周瑜在赤壁之战之时始终被诸葛亮抢去风头,压了一头。
唯有群英会的时候,他终于表现出一代儒将的风流倜傥,英姿飒爽。
央视的这首专门为周瑜制作的《丈夫歌》,旋律激昂,歌词大气,充满了建功立业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4 16:51:00 +0800 CST  
子敬救我
这段就是草船借箭前夕,诸葛亮调侃鲁肃的段子。
话说诸葛亮其实早就想好应对之策,乘一叶扁舟,黑夜之中靠近曹操大船,敌人必定因为来人不明,而又不敢轻易出战,必以飞箭射之。届时,十万只箭不在话下。
前番在周瑜面前许下三天之内造十万只箭的诺言,周瑜不信,鲁肃也不信。
看到惊慌失措的老实人鲁肃,诸葛亮装模作样的开始拿他玩笑起来~
“子敬救我”,总感觉这句话说的很假,很好笑。
鲁肃他还真信以为真了。
谁叫你夸下海口呢?现在吃大亏了吧?鲁肃念道。
他还不知道,诸葛亮早已经酝酿好一切~
鲁肃一直作为周瑜,诸葛亮之间的传信人,被人多次利用而全然不知,与其说是忠厚长者,而不如说是憨厚诚者~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4 18:14:00 +0800 CST  
草船借箭
典故出自于《三国演义》,这个故事是三国演义的经典中的经典,无人不知。
草船借箭的故事有两个明显作用。
借箭,赤壁之战的火攻之计必须要用到大量箭支,流矢飞石。可一时间你叫蜀吴弄出来也不可能,怎么办?如果没有十万只箭作神器,纵然你孙刘结盟也奈何曹操不得对不?
这是扭转赤壁之战胜负的又一个关键点,而交出一份完美答卷的人又是诸葛亮。
第二个作用就是再次突出诸葛亮的过人才智。
仅仅一夜之间,他不动一兵一卒,一刀一枪。只是几只小船,两杯酒,两个人,几碟小菜,谈笑风生,镇定自若。这十万只箭自己送来,这听上去几乎荒诞的故事,非亲眼所见而不信之。鲁肃也无话可说!
他总是能能人所不能,算人不能算,总是能化腐朽为神奇,扭困境为成功。
真卧龙也!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4 18:28:00 +0800 CST  
还记得那句歇后语怎么说的么?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个发生在三国演义里的桥段,经典谈不上,但广泛流传还是绰绰有余。
这是一场作秀,在敌人的细作面前作秀,装模作样好让敌人信以为真,为后来的诈降做好前事。
用皮肉之苦达到蒙混敌人眼睛的计策就叫做苦肉计。
这场苦肉计配合着诈降计上演,在整场赤壁之战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苦肉计是一种需要花费重大代价的计策,且看这黄盖被打的血肉淋漓,遍体鳞伤。
每打一次,那叫一个疼啊。每抽一下,那喊声震人心。
周瑜看在眼里痛在心理,
没办法,想要获得回报就要付出同样的代价。





楼主 筽昌里路  发布于 2016-08-24 21:56:00 +0800 CST  

楼主:筽昌里路

字数:2328

发表时间:2016-08-23 18:5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2-15 21:19:25 +0800 CST

评论数:55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