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读史书一些看法

一楼装个逼

楼主 成·刚  发布于 2016-01-24 02:16:00 +0800 CST  
刘知己称史家三长,写史的人必须具备。而往往来说,写史之人即使能身兼三长,因为各种方面的限制,即使是良史也总是充满各种瑕疵。更不用说那些不兼三长之人修的史书。对于我们读史之人,假设没有良好的史观和史实,就已经不适合读史。


如果是执着于历史人物强弱善恶的,那么就已经不需要去读史书了,小说之类的东西更适合他们。如果是喜欢把史书当小段子,小故事读的,看完那些段子之后,也去看小说吧,因为只有这么多需求。

楼主 成·刚  发布于 2016-01-24 02:17:00 +0800 CST  
读史之前,最好先思考一个问题,史书是什么东西?史书不是新闻,虽然新闻也会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新闻节奏更快,信息在细节相对更准确。史书不一样,史书只是后人对前人资料的整理编写,由于古人的猎奇心理和对世界认知的不足,史书甚至通常都会有一些道听途说的异闻。由于史书都是后人编订,即使是所谓的时人,像东观汉记这种,事发的时间距离史书的编写的时间都已经差了很久,在一些细节的把握上可能已经失去了最原始的东西。更不用说那些时隔久远的,像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只能以前人书籍为蓝本,再加以其他资料的辅助来进行编写。其实这种情况下,如果前人有讹误,后人基本就是跟着错。然后我们一起跟着再错。史书并不等于实录,只是后人对于前人历史的记载而已。


读史书之前,我觉得应该还是推荐一下两本书,一个是刘知己的史通,一个是王充的论衡。论衡绝对是一本奇书,像语增、儒增,艺增三篇最好读一读。虽然论衡不是教人读史,但读完这三篇会对古人写的书有一种认知。不同的人写的书也必然会有差异,尤其当下都喜欢纠结于一些数字的记载,其实我觉得大可不必。就像有的人写文章喜欢平铺直叙,有的人喜欢用夸张的手法,如此而已。就如曹丕诏书所称“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其实这种东西看看就好。


其实不同的人写的史书,可以比对一下文风,每个人的文风不同,比如像史记的文风就是喜欢用夸张到近乎小说的手法,尤其在列传之中,像孙膑的马陵之战,被杨宽直斥为小说家言。而陈寿的文风就比较朴实,基本没有那种非常夸张的描写。对于史书中一些过分夸张的描述,其实就直接当成小说看看就行了。不必把写史书的人想象的有多么神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向和爱好,什么董狐直笔和崔杼弑其君也就是两个段子,不是每个写史书的都是这种人,而且这两个段子并不代表写史的行文就会非常严谨。就像陈寿于曹髦之死也不过就是记载一个“高贵乡公卒”,陈寿这还是私撰的史书,三国志在陈寿死后才面世。反倒是身为晋人的干宝于晋纪之中尚有贾充指使成济杀曹髦的记载,干宝晋纪作完之后还是直接上奏的。不过干宝喜欢一些猎奇的东西,裴注所引的干宝晋纪之中,经常可以见一些怪力乱神的东西,而陈寿就很少有这种记载。陈寿的行文风格,大多虚美传主和上位者,反倒是东晋的一些晋人作品,如王隐,孙盛之类还有曹魏的鱼豢,对传主和上位者并不隐恶。每个人的文风和行文风格不同,读史之时还是要留意一下,不然深信一些夸张或者专美的记载,很没有必要。就像后汉书称昆阳之战为刘秀指挥,其实结合一下刘秀当时的身份地位,很难会得出这个结论。

楼主 成·刚  发布于 2016-01-24 02:17:00 +0800 CST  
我不是历史飘渺论者,史书在总的大方向和框架是基本不会有问题的,细节上的把握上怎么说呢,一些细节上的东西我觉得只是聊胜于无,记载总会有些偏差。比如在陶璜平交趾的记载上,汉晋春秋、华阳国志还有晋书陶璜传,如何平的交趾,说法各异。但陶璜平定了交趾是没错的,至于怎么平的这种细节,只能说看看就好了,不用去多管。像这种情况,只是正好历史长河中,三种不同的说法都保留了下来,而随着更多的史书的散佚,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看见一种细节记载,看不了很多种,但不代表流传下来的那个细节必然就是无误的,有时候史书的一些细节我个人觉得是没必要去深究的。像一些政治斗争的记载,也就是随便看看而已。如司马懿诛曹爽,霍光杀桑弘羊、上官桀这些记载,罪名不过就是政治斗争胜利后编织一下,水分多大,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不过就是罪名定完了,后人的史书根据之前所定的罪名编写而已。


由于各种原因,史书和史书之间往往有着矛盾,出现矛盾的话,总有一个取舍的问题。史书的取舍,往往很多人以相同记载的多少来进行取舍,我个人以为除了在一些记载的校勘上可以这么做,其他都是不可取的。即使相同的记载,也不过就是后人写书之时,只知道一种记载,或者经过取舍之后选择了一种记载而已。古人对于考据并不精审,并不代表另一种记载就一定为误。比如谁推荐曹操为洛阳北部尉,卫恒称是梁鹄,而曹瞒传和王隐晋书称是司马防,曹瞒传和王隐晋书中马平的说法不过相互继承关系,并不能直接否认卫恒的说法为误。梁鹄和司马防一起举荐的也不是不可能。又比如自史记以后,基本魏国自魏文侯至魏哀王年世及齐国自田和至齐闵王的年世都依史记,什么齐闵王灭燕,魏有魏哀王之类比比皆是。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虽能发现其中问题,并且试图纠正,但仍不免于误。只因竹书纪年在晋武帝时才被发现,而晋以后就逐渐散佚,至宋朝已经亡佚,古人对竹书纪年并不重视,许多写史之人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有这本书。清末以后对竹书纪年进行辑录,才进而得知史记所写全部为误。又比如杨仪,魏延于诸葛亮死后之事,史书说法互相矛盾,裴松之称“魏略盖敌国传闻之言,不得与本传争审。”,杨仪归国,魏延已死,事后捏造魏延罪名也不无可能,两人毕竟矛盾难以调和,以至于诸葛亮一死就火拼,陈寿的说法也不过来源于杨仪的单方面说辞罢了,也未必可尽信。史书的矛盾,如果巨大到不可调合的话,一定要有取舍的话,必须要有其他的旁证来参考甄别,结合对史书的风格判断和严谨的逻辑思考下才能进行,不然直接存数说也并无不可,或者就直接不管也没问题。

楼主 成·刚  发布于 2016-01-24 02:18:00 +0800 CST  
读史书,最好能同时了解一下当时的社会风俗、典章制度、政区地理之类。今人和古人的认知不同,世界观不同,以今人的眼光来看待古人的行事并不可取。如钱穆由经入史一般,最好能读一下十三经和诸子百家书,这些毕竟是古人自小所读之书,对古人的一些认知有所了解。还有时人的作品,比如看汉魏史的话,盐铁论、中论、潜夫论、昌言、风俗通、白虎通,这些书都能看一看,以了解时代的一些的观念或者风俗之类。还有各史书的志书、通典、文献通考都能看一看,可以对当时的一些典章制度和沿革和社会观念都能有一定了解,以此来加深对史料的理解。还可以加上一些今人的专著或者论文来了解,不过像这些东西要看的话,最好能有一定的史料基础,没有专著是绝对无错的,不管今人古人都一样,通典其实也就相当于古人专著。如果没有一定的史料基础的话,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一些错误观点带进沟里去。当然,像风俗制度之类,如果心够细的话,其实自己在一边读史书的话,一边自己也能整理总结一下。


读史书的话,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在做史书的资料整理,不管是想知道什么,把资料先整理一下总是没错的,整理完之后再做分析判断。读史书的同时,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遇到什么情况都可以想一下为什么,比如项羽为什么要分封,为什么边远地区的记载总是那么少。史书永远不会面面俱到,比如项羽杀了义帝,对西楚的内部有什么影响。东汉荆州各种蛮夷叛乱,三国的荆州,叛乱多不多之类。这种东西其实都能自己想一想,不是说一定要得到什么答案,而是能开拓一下自己的思路,即使我们开了上帝视角来看历史,思考的东西多了,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也能更深入一点。毕竟史书不会什么都告诉我们,有些史书还会夹杂一些私货,多想一点问题总是不会错的。

楼主 成·刚  发布于 2016-01-24 02:18:00 +0800 CST  
关于史书的对话内容,其实都不是实录。很简单的,昨天说过的话,过了一天都很难一字不差的复述。所谓的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也就是说说的而已。同样的对话,在不同的史书里通常会有截然不同的语句,有些甚至连称谓都有错误。其实对话可以看成是一种史书的修辞手法,以对话形式来陈述写史者的观点或者一件事。对话内容虽然是基本捏造的,但对话语句里的一些用词或者内容通常是不会脱离时代风俗的。
恽于下坐愀然前曰:“司正举觥,以君之罪,告谢于天。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员,朋党构奸,罔上害人,所在荒乱,怨慝并作。明府以恶为善,股肱以直从曲,此既无君,又复无臣,恽敢再拜奉觥。”歙色惭动,不知所言。门下掾郑敬进曰:“君明臣直,功曹言切,明府德也。可无受觥哉?”歙意少解,曰:“实歙罪也,敬奉觥。”
犹如这段对话,一直君君臣臣,如果了解当时的二元君主制的话,其实很容易就知道这些称谓都没有任何问题。
相对于对话,一些史书的上疏,奏章,诏书之类,史书更容易会直接抄袭原件,而这些表文相当于是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比较珍贵,对于这些表文诏书,其实可以细读一下,以详细了解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或者大事。而信件的话,给我的感觉有些是原文,有些是捏造,必须要仔细甄别。比如周瑜临死给孙权的那封信,三国志直接称上疏,又称呼至尊,不如江表传的记载来的可靠。而一些信件原文,史料价值也比较大,也可以细读。

楼主 成·刚  发布于 2016-01-24 03:08:00 +0800 CST  
一些史书记载的东西,其实只能唯结果论,并不适合去多分析。比如很多人喜欢的战事,其实一般史书对于战事的记载着墨并不浓厚。而且经常会有夸大失真的记载。即使一些看似正常的详细记载,其实仍旧是简略的。战争是复杂的,并不是史书记载的那么简简单单的。披甲率,军队人数,士兵素养,粮草辎重如何等等一系列问题,史书通常无载的。而且打仗基本可以说都是发挥自己的长处来应付对方的短处,或者以集中自己的力量以进攻对方的薄弱环节。一般战争也就是最多记载几个主要人物,其实还有很多一样重要的人物在战争中同样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史书是全部不记载的。光凭史书的话,战争过程并不能模拟,只能进行猜想。
其实不光战事,很多事情其实都是这样,很多事件只能猜想,不能模拟。历史是历史,史书是史书,通过史书并不能恢复历史的原貌,历史无法复制,很多东西只能说存在各种可能。

史书毕竟不是实录,史书通常都有很多缺漏,史书也有失真等种种问题。古代的信息传递毕竟不像现代有网络和电话,有些信息在流传过程中本身就被夸大或者附会。就像方术列传,一般都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种记载。但是其他的记载呢?有些人会在史书中被刻意贬低,有些人会在史书中被吹嘘无度。
其实每一条史料都可以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一下,去思考一下。并不是说史书完全不可信,只是史料都要斟酌一下。尤其那种几百年中无人提及,几百年后突然出现的说法,更要仔细甄别。

楼主 成·刚  发布于 2016-01-24 04:14:00 +0800 CST  

楼主:成·刚

字数:1965

发表时间:2016-01-24 10:16: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1-01-26 03:52:25 +0800 CST

评论数:5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