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史年表

这篇年表是@成·刚在很久很久以前交给我的,我加以完善,本年表是初版且是补充,所以仅仅开始于赵,魏,韩始列为诸侯,以后有机会会做更早的,并持续更新本年表内容。http://pan.baidu.com/disk/home?sr=fc很多地方与《史记》等数不合,甚至有很大差距。在此贴中附上考辩。

楼主 田肦  发布于 2014-08-05 02:15:00 +0800 CST  
秦惠文王更元后七年五国伐秦之事
一、《史记》中各《本纪》《世家》以及竹书纪年,马王堆楚简记此年事
七年,乐池相秦。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秦本纪》
哀王元年,五国共攻秦,不胜而去。《魏世家》
八年,韩击秦,不胜而去。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赵世家》
十六年,秦败我修鱼,虏得韩将宧、申差於浊泽。《韩世家》
十一年,苏秦约从山东六国共攻秦,楚怀王为从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兵皆引而归,齐独后。《楚世家》
怀王十一年,宋客乘公聘于楚之岁。《楚简》
竹书纪年不载此事。
二、此年五国伐秦之事简考
此年五国伐秦,世多传楚怀王为纵长,而我以为不然,或无怀王为纵长之事。由上述史料可见,《 楚简》未记有游说之士入楚合纵或楚出兵击秦之记载。且《秦本纪》不言楚事。后人考司马迁做史记余秦记。秦本纪应是以秦记为蓝本所做,较其余世家较实。且韩,魏,赵《世家》亦不言楚事。《楚世家》有苏秦约从六国,苏秦这时应未生,或年幼,又怎么约从六国?苏秦约从六国,以怀王为纵长之事,应是传说,而太史公未辨。《战国策》有载:秦伐魏,陈轸合三晋而东谓齐王曰:.......今三晋已合矣,复为兄弟约,而出锐师以戍梁绛、安邑,此万世之计也。齐非急以锐师合三晋,必有后忧。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齐王[曰]:“敬诺。”果以兵合于三晋。考《魏世家》襄王之时,与秦多有争河东曲沃之事,终成五国合纵之事,当即此事。此策文三晋与齐欲使楚、秦构难,楚为纵长之说,应是策士之流言,而战国策士多载,太史公得战国纵横家书未辩。且此战秦军主帅樗里疾此年为上郡守【见王七年,上郡守疾造之戈】若楚为纵长,秦何以使樗里疾驻守上郡?至于竹书纪年不载此事,应是魏欲和,故讳之。考此战韩,赵应出力最多,魏合三晋与齐应是为御秦非与之战。
三、 此年五国伐秦之事本末
此战本末当追溯至魏襄王时,秦与魏争河东地,魏不能敌,使陈轸合三晋,东入齐,成合盟。韩独攻秦,不能胜,秦将樗里疾追击至韩修鱼,赵,魏助韩,秦败三晋之师于修鱼,虏得韩将宧、申差於浊泽。是役齐有隔岸观火之象,见秦胜,伐取赵,魏之地。

楼主 田肦  发布于 2014-08-05 02:16:00 +0800 CST  
马陵之战考辩
一、马陵之战本末于《史记》《战国策》《竹书纪年》记载如下
《秦本纪》:(秦孝公)二十一年,齐败魏马陵
《田齐世家》:二年(齐威王十六年),魏伐赵。赵与韩亲,共击魏。赵不利,战於南梁。”宣王召田忌复故位。韩氏请救於齐。宣王召大臣而谋曰:“蚤救孰与晚救?”驺忌子曰:“不如勿救。”田忌曰:“弗救,则韩且折而入於魏,不如蚤救之。”孙子曰:“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救之,是吾代韩受魏之兵,顾反听命於韩也。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愬於齐矣。吾因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可重利而得尊名也。”宣王曰:“善。”乃阴告韩之使者而遣之。韩因恃齐,五战不胜,而东委国於齐。齐因起兵,使田忌、田婴将,孙子为师,救韩、赵以击魏,大败之马陵,。杀其将庞涓,虏魏太子申。
《魏世家》: 三十年,魏伐赵,赵告急齐。齐宣王用孙子计,救赵击魏。魏遂大兴师,使庞涓将,而令太子申为上将军。过外黄,外黄徐子谓太子曰:“臣有百战百胜之术。”太子曰:“可得闻乎?”客曰:“固原效之。”曰:“太子自将攻齐,大胜并莒,则富不过有魏,贵不益为王。若战不胜齐,则万世无魏矣。此臣之百战百胜之术也。”太子曰:“诺,请必从公之言而还矣。”客曰:“太子虽欲还,不得矣。彼劝太子战攻,欲啜汁者众。太子虽欲还,恐不得矣。”太子因欲还,其御曰:“将出而还,与北同。”太子果与齐人战,败於马陵。
《孟尝君列传》:宣王二年(齐威王十六年),田忌与孙膑、田婴俱伐魏,败之马陵,虏魏太子申而杀魏将庞涓。
《战国策·魏策二》:齐、魏战于马陵,齐大胜魏,杀太子申,覆十万之军。
《战国策·齐策一》:南梁之难,韩氏请救于齐。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张丐对曰:“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曰:“不可。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是]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听命于韩也。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愬于齐。我因阴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韩自(以专)[恃]有齐国,五战五不胜,东愬于齐,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
《孙子吴起列传》:魏与赵攻韩,韩告急於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战国策·魏策二》魏惠王起境内众,将太子申而攻齐。客谓公子理之(传)[傅]曰:“何不令公子泣王太后,止太子之行?事成则树德,不成则为王矣。太子年少,不习于兵。田(肦)[盼]宿将也,而孙子善用兵。战必不胜,不胜必禽。公子争之于王,王听公子,公子(不)[必]封;不听公子,太子必败;败,公子必立;立,必为王也。”《竹书纪年》:二十七年十二月,齐田肦败梁于马陵。二十八年穣苴帅师及韩孔夜战于梁赫,韩师败逋。二十九年五月齐田肦伐我东鄙 二、考辩
马陵之战起因见以上记载,应有三版本。即魏世家之魏攻赵,齐救赵。魏及赵攻韩,齐救之。魏攻韩南梁,齐救之。考此战前一年【魏败韩马陵】应是此战后,进而攻韩南梁,韩请救于齐。而田齐世家之所记与战国策相符,只是战国策无【复招田忌】一语,想是司马迁为自圆其前文【田忌出走】之说。田忌出走之事,当存疑,或为马陵之战后,或为马陵之战前,于此事战国策,史记已混乱。已无从可考。竹书纪年与战国策之“清楚记载”将应有田肦,孙子应在军中。至于孙子之谋,减灶之说《容斋随笔》有辩:“孙膑胜庞涓之事兵家以为奇谋予独有疑焉云“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二万灶”方师行逐利每夕而兴此役不知以几何人给之又必人人各一灶乎。庞涓行三日而大喜曰“齐士卒亡者过半”则是所过之处必使人枚数之矣是岂救急赴敌之师乎。又云“度其暮当至马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遂伏万弩期日暮见火举而俱发。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钻火烛之。读未毕万弩俱发”夫军行迟速既非他人所料安能必其以暮至不差晷刻乎。古人坐于车中既云暮矣安知树间之有白书。且必举火读之乎。齐弩尚能俱发而涓读八字未毕。皆深不可信。殆好事者为之而不精考耳。”想孙膑何能知庞涓之行军速度?又何能知庞涓于树下死?庞涓又何能如此奇巧见树上所言?此记载应是民间传说,太史公采之未辩。且《竹书纪年》云二十七年十二月齐田肦败魏于马陵,想是韩求救于齐,齐使田肦将,已于马陵之战取得优势,其后再与魏太子战,应是魏之反击,想十万之众,定不能为一朝所破,而世传马陵之战,应为此战发生之首事,未必会战之地点。且二十八年,魏才下韩南梁,若一边与韩战,则应精锐尚存,不应有【弱魏】之语。大战应是齐攻魏,魏使太子申发境内众反击,非《孙子吴起列传》之围大梁救韩。且桂陵之战有【擒庞涓】擒,有擒杀之意。战国策以及竹书纪年不言有庞涓参战事。庞涓是否参与此战,也当存疑。
三、马陵之战本末
魏惠王二十六年,起兵攻韩马陵,败之,二十七年,进而攻韩梁,韩请救于齐,齐使田肦为将,孙子为师救韩,十二月,败魏于马陵。二十八年,魏拔韩南梁,魏王使太子为将,起境内众,与齐战于东鄙。二十九年,齐败魏于东鄙,覆其十万之军。

楼主 田肦  发布于 2014-08-05 02:17:00 +0800 CST  
秦昭王之首事皮氏之战考辩
世皆以为秦昭王初年皮氏之战是一战,而实不然,应是两战。特此辩。
一、皮氏之战于《战国策》《史记》《竹书纪年》《编年记》的记载。
魏襄王十二年,秦公孙爱率师伐我,围皮氏,瞿章率师救皮氏围。————《竹书纪年》二年,攻皮氏。————《编年记》
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
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胡衍。胡衍为蒲谓樗里子曰:“公之攻蒲,为秦乎?为魏乎?为魏则善矣,为秦则不为赖矣。夫卫之所以为卫者,以蒲也。今伐蒲入於魏,卫必折而从之。魏亡西河之外而无以取者,兵弱也。今并卫於魏,魏必强。魏强之日,西河之外必危矣。且秦王将观公之事,害秦而利魏,王必罪公。”樗里子曰:“柰何?”胡衍曰:“公释蒲勿攻,臣试为公入言之,以德卫君。”樗里子曰:“善。”胡衍入蒲,谓其守曰:“樗里子知蒲之病矣,其言曰必拔蒲。衍能令释蒲勿攻。”蒲守恐,因再拜曰:“原以请。”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於卫君,使子为南面。”故胡衍受金於蒲以自贵於卫。於是遂解蒲而去。还击皮氏,皮氏未降,又去。————《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秦、楚攻魏,围皮氏。为魏谓楚王曰:“秦、楚胜魏,魏王之恐也见亡矣,必(舍)[合]于秦,王何不倍秦而与魏王?魏王喜,必内太子。秦恐失楚,必效城地于王,王虽复与之攻魏可也。”楚王曰:“善。”乃倍秦而与魏。魏内太子于楚。秦恐,许楚城埊,欲与之复攻魏。樗里疾怒,欲与魏攻楚,恐魏之以太子在楚不肯也。为疾谓楚王曰:“外臣疾使臣谒之曰:‘敝邑之王欲效城埊,而为魏太子之尚在楚也,是以未敢。王出魏质,臣请效之,而复固秦、楚之交,以疾攻魏。’”楚王曰:“诺。”乃出魏太子。秦因合魏以攻楚。————————《战国策》
二、考辩
《史记》之载昭王元年,樗里子伐蒲。不确,伐蒲当在惠文王更元后十四年。《竹书纪年》是年有载,故其说不可信。《竹书纪年》载之公孙爱伐我皮氏,世多以为爱为疾,但据战国策是年秦楚结盟,且楚背秦,则应不是瞿章救之围,是秦魏复盟攻楚。且此事编在魏襄王十二年,即秦昭王初年。秦昭王初年未见秦,楚合盟。秦楚合盟在秦昭王二年“秦昭王初立,乃厚赂於楚。楚往迎妇。”且《编年记》亦称此年攻皮氏。”有皮氏,国之大利也“皮氏应为秦攻河东之桥头堡,多次进攻并无多疑之初。故魏襄王十二年攻魏皮氏之人应是秦公族公孙爱,公孙爱不能拔,去。此年,秦与楚合,攻皮氏,楚背秦与楚,秦因是合魏攻楚。

楼主 田肦  发布于 2014-08-05 02:17:00 +0800 CST  
秦昭王十九年至二十一年诸事考辩
、秦昭王十九年至二十一年史料整理 由于《田齐世家》与《战国策》《纵横家书》等书合,故不纳入。《魏世家》与《六国表》合,也未纳入。《战国纵横家书》与《战国策》有些篇幅为策士谋划,故只采事实,策士谋划未纳。战国纵横家书之【干】是【韩】,【勺】是【赵】,【乾】也作【韩】
十一年,董叔与魏氏伐宋,得河阳於魏。秦取梗阳。十二年,赵梁将攻齐。十三年,韩徐为将,攻齐。公主死。————《赵世家》
秦昭王十九年 十月为帝,十二月复为王,任鄙卒————《六国表》
齐闵王三十六年(当作十三年)为东帝二月,复为王————《六国表》
十九年,王为西帝,齐为东帝,皆复去之。吕礼来自归。齐破宋,宋王在魏,死温。任鄙卒。二十年,王之汉中,又之上郡、北河。二十一年,错攻魏河内。魏献安邑,秦出其人,募徙河东赐爵,赦罪人迁之。泾阳君封宛。 ————《秦本纪》
廿年,攻安邑。廿一年,攻夏山。————《编年记》
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韩世家》
且五国之主尝合衡谋伐赵,疏分赵壤,箸之(盘)竽,属之祝(诅)。五国之兵出有日矣。齐乃西师以(禁)强秦。史秦废令,疏服而听,反温、轵、高平于魏,反王公,符逾于赵,此天下所明知也。————《战国纵横家书》
自齐献书于燕王曰:燕齐之恶也久矣。臣处于燕齐之交,固知必将不信。臣之计曰:齐必为燕大患。臣循用于齐,大者可以使齐毋谋燕,次可以恶齐勺之交,以便王之大事,是王之所与臣期也。........齐勺遇于阿,王忧之。臣与于遇,约功秦去帝。虽费,毋齐、赵之患,除?臣之?。.......————《战国纵横家书·第四章》
自勺献书于齐王曰:臣暨从燕之梁矣。臣之勺,所闻于干、梁之功秦,?变志矣。以雨,未得(速)也。臣之所得于奉阳君者,干、梁合,勺氏将悉上党以功秦。奉阳君谓臣:“楚?秦事,不敢与齐遇。齐楚果遇,是王收秦已。”其不欲甚。欲王之赦梁王而复见之。勺氏之虑,以为齐秦复合,必为两啻以功勺,若出一口。若楚遇不必,虽必,不为功,愿王之以毋遇喜奉阳君也。臣以足下之所兵臣约者告燕王:“臣以好处于齐,齐王终臣之身不谋燕燕;臣得用于燕,终臣之身不谋齐。”燕王甚兑,其于齐循善。事昂曲尽从王,王坚三晋亦从王,王取秦、楚亦从王。然而燕王亦有苦。天下恶燕而王信之。以燕之事齐也为尽矣。先为王绝秦,挚子,宦二万甲自食以功宋,二万甲自食以功秦,干、梁岂能得此于燕(哉)。尽以为齐、王(犹)听恶燕者,宋再寡人之?功宋也请于梁闭关于宋而不许寡人已举宋讲矣乃来诤得三今燕勺之兵皆至矣俞疾攻菑四寡人有闻梁,燕王甚苦之。愿王之为臣甚安燕王之心也。燕齐循善,为王何患无天下。————《战国纵横家书·第十一章》
齐将攻宋,而秦、楚禁之。齐因欲与赵,赵不听。————《战国策》
自勺献书于齐王曰:臣以令告奉阳君曰:“寡人之所以有讲虑者有:寡人之所为功秦者,为梁为多,梁氏留齐兵于观,数月不逆,寡人失望,一。择齐兵于荧阳、成皋,数月不从,而功宋,再。寡人之(仍)功宋也,请于梁闭关于宋而不许。寡人已举宋讲矣,乃来诤得,三。今燕勺之兵皆至矣,俞疾功菑,四。寡人有闻梁入两使阴成于秦。且君尝曰:‘吾县免于梁氏,不能辞已。’虽干亦然。寡人恐梁氏之弃与国而独取秦也,是以有沟虑。今曰不女□之,疾之,请从。功秦,寡人之上计,讲,最寡人之大下也。梁氏不恃寡人,树寡人曰:‘齐道楚取秦,苏修在齐矣。’使天下??然,曰:寡人将反?也。寡人无之。乃?固于齐,使人于齐大夫之所而俞语则有之。寡人不见使□,□大对也。寡人有反?之虑,必先与君谋之。寡人入两使阴成于秦且君尝曰吾县免于梁氏不能辞已虽干亦然寡人恐梁氏之弃与国而独取秦也是以有沟虑今曰不与韦非约曰:‘若与楚遇,将与干梁四遇,以约功秦。若楚不遇,将与梁王复遇于围地,收秦等,(遂)明功秦。大上破之,其次宾之,其下完交而□讲,与国毋相离也。’此寡人之约也。韦非以梁王之令,欲以平陵蛇薛,以〈陶〉封君。平陵虽成而已,其(鄙)尽入梁氏矣。寡人许之已。”臣以告奉阳君,奉阳君甚兑。曰:“王有使周湿、长驷重令挩,挩也敬受令。”奉阳君合臣曰:“?有私义,与国不先反而天下有功之者,虽知不利,必据之。与国有先反者,虽知不利,必怨之。”今齐、勺、燕循相善也。王不弃与国而先取秦,不弃?而反?也,王何患于不得所欲。梁氏先反,齐、勺功梁,齐必取大梁以东,勺必取河内,秦案不约而应,王何患于梁。梁、干无变,三晋与燕为王功秦,以便王之功宋也,王何不利焉。今王弃三晋而收秦、反?也,是王破三晋而复臣天下也。天下将入地与重挚于秦,而独为秦臣以怨王。臣以为不利于足不下,愿王之完三晋之交,与燕也,讲亦以是,疾以是。————《战国纵横家书·第十二章》
干?献书于齐曰:秦悔不听王以先事而后名。今秦王请侍王以三、四年。齐不收秦,秦焉受晋国。齐秦复合,使?反,且复故事,秦昂曲尽听王。齐取宋,请令楚、梁毋敢有尺地于宋,尽以为齐。秦取梁之上党。干梁从,以功勺,秦取勺之上地,齐取河东。勺从,秦取干之上地,齐取燕之阳地。三晋大破,而攻楚,秦取鄢,田云梦,齐取东国、下蔡。使从亲之国,如带而已。齐、秦虽立百帝,天下孰能禁之。—————《战国纵横家书·第十三章》
二、秦昭王十九年至二十一年事本末考辩
起初,齐赵交恶,屡有战事,(战国策,纵横家书,赵世家可证)齐欲收宋,欲与赵,赵不听。齐曾欲五国伐赵,苏子合齐,赵于东阿。欲成五国攻秦,时齐欲收宋,三晋尝为秦苦(三年间三晋常被秦国攻伐,见世家,秦本纪,编年记)故成五国伐秦之盟,齐欲趁时取宋,且恶魏阴与秦盟(秦二十年攻安邑,二十一年攻河东魏献安邑,则在攻秦之事时有停战之举,纵横家书言齐王恶魏亦指此事),秦欲事齐,齐秦盟,约分天下。秦复攻魏河东,魏献安邑。秦攻韩夏山,赵韩徐攻齐。齐灭宋,宋王死于魏。后秦又与赵合,成五国伐齐之事。

楼主 田肦  发布于 2014-08-05 02:18:00 +0800 CST  
年表中有很多地方使用红字,也有很多事情一事分记两国,如若两国中事有一国是红字,那另一边也该有这意思。我粗心没用。【红字】代表【年份或时间存疑】有些甚至是【个人观点】或是【他人观点】我采纳。

楼主 田肦  发布于 2014-08-05 02:44:00 +0800 CST  
年表中多出现策士文,策士文中有【讹误】之字,甚至会出现【公孙衍】【陈轸】这些“死而复生”的人。这些要考战国策成书,战国策是战国时代以张子,苏子游说为主体的故事集。有些人物或为策士伪托,但策士游说之辞与当世政治,军事等行动有紧密关系。所以在很多年份中,我是【原汁原味】的采了《战国策》这些人名特此辩。

楼主 田肦  发布于 2014-08-05 02:50:00 +0800 CST  
http://pan.baidu.com/s/1o62Xumm

楼主 田肦  发布于 2014-08-05 09:36:00 +0800 CST  
看11楼链接吧。。。。失误,失误。。。

楼主 田肦  发布于 2014-08-05 09:39:00 +0800 CST  

楼主:田肦

字数:2384

发表时间:2014-08-05 10:15: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06 17:11:52 +0800 CST

评论数:3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