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偷袭成都所经路线及两个方案考察(原创)

一楼献给百度。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26 15:50:00 +0800 CST  
公元263年,曹魏发动灭蜀战役,准备彻底攻灭位于益州的蜀汉政权。战役第一阶段,由征西将军邓艾和雍州刺史诸葛绪各领一路兵马(各三万人),牵制屯兵沓中的蜀军姜维军团(五万人);而以镇西将军钟会率主力十二万人马分出斜谷、骆谷和子午谷,攻取汉中郡。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汉中郡被钟会主力一举拿下(只有乐城、汉城两个孤城还在坚守),而姜维的蜀军主力在强川口遭到失败后,总算安全撤退回到剑阁,并集结蜀军兵马五万人,利用剑阁险要地形,阻击钟会大军。钟会大军攻击剑阁不利,无计可施。
此时,西线的邓艾军在蜀军放弃桥头险要退守剑阁后,也与诸葛绪一起渡过白水(今白水江)屯军阴平城。在此,邓艾想到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就是偷渡汉德阳亭,绕过剑阁天险,去偷袭蜀国内地。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26 15:51:00 +0800 CST  
一、邓艾的第一个方案


《三国志·邓艾传》记载:“维遂东引,还守剑阁。锺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邓艾的第一个偷袭计划,是这样的:先从阴平出发(当时邓艾在阴平),而后转入邪径,经过汉德阳亭到达涪县,并且说明:汉德阳亭在剑阁西一百里,到成都也就三百多里。这样一来,等于是来了一个黑虎掏心,直接威胁蜀汉的交通枢纽涪县。如果姜维从剑阁分派守军来救援涪县,则钟会在剑阁就可以趁机攻克天险;而如果姜维不派兵回援,则救援涪县的兵力不足,邓艾也可以拿下。


但是,我们为何说这是第一个方案呢?


看《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益州北部)(谭其骧)相关地图,汉德阳亭的位置大致在今四川绵阳市的雁门到马角之间,也就是宝成铁路在这里的那个向西凸起的路线西侧,而从雁门到剑阁(今剑门关)的距离确实是大约一百里。
可从地图上也可以发现,汉德阳亭和江油,根本就不是一条路线,而是两条不同的路线。




而后来邓艾实际的偷袭路线,《三国志·邓艾传》记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


可知,邓艾实际的偷袭路线,是经过江油(平武县南坝乡)并不经过汉德阳亭。考察地图,从景谷道去江油,大致走的是S105省道路线,而汉德阳亭走的是宝成铁路边上的县道,这两条道路之间,是隔着东北到西南走向的龙门山山脉的,根本不能连通。


因此,邓艾在阴平上报钟会的偷袭计划,是第一个方案,是走距离剑阁比较近的汉德阳亭绕过剑阁突袭涪县的方案。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26 15:56:00 +0800 CST  


二、被钟会修改后的第二个方案

但是,邓艾实际的行动路线,并未经过汉德阳亭,而是经过江油(今平武县南坝乡老街)再南下涪县。
《三国志·邓艾传》记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邓艾追姜维到阴平,简选精锐,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趣成都,与诸葛绪共行。绪以本受节度邀姜维,西行非本诏,遂进军前向白水,与会合。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
上述两个史料均记载最后邓艾是走的江油路线进行的偷袭,而没有经过第一方案提到的汉德阳亭。


这里我们要注意一点:《邓艾传》记载邓艾上报钟会的计划是:“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而《钟会传》在提到邓艾计划时已经改为:“欲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一个是说经过汉德阳亭去涪县,一个是说经过汉德阳到江油左担道去绵竹。


这里目的地分别是:涪县和绵竹,但是区别不大,因为涪县在绵竹的北面,去绵竹必须先经过涪县,也就是说两个目的地其实是一样的。
而经过的地点就不同了:一个是说经过汉德阳亭去涪县,一个是说经汉德阳先到江油再去涪县(再到绵竹)。这里“汉德阳亭”和“汉德阳”,一字之差,区别就在于:“汉德阳亭”是一个地点,而“汉德阳”指的是汉德阳县的县域(整个县的区域),因为江油在汉代应当属于德阳县的范围。


所以,这两个史料的差异就明确了:
“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表示经过“汉德阳亭”这个地点而后到涪县;
“从汉德阳入江由、左儋道诣绵竹”——表示经过汉代德阳县的县域范围内的江油再走左担道到绵竹。


为什么《钟会传》里要把邓艾的方案改了呢?因为钟会批准的是第二方案:不走“汉德阳亭”,而走汉德阳县的江油。


而《三国志·姜维传》的记载也证明了这个第二方案才是邓艾实际行动的路线:
《三国志·姜维传》记载:“而邓艾自阴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诸葛瞻於绵竹。后主请降於艾,艾前据成都。”这里写的很清楚,邓艾是从阴平沿着景谷道东南开进,在景谷道终点转入小路,而后到了绵竹。
同时,《三国志·诸葛瞻传》的记载也证实邓艾是从阴平走景谷道再转入小路的:“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26 15:59:00 +0800 CST  
相关的地名记载如下:
《读史方舆纪要》(清顾祖禹)记载:“景谷,广汉郡之白水县日景谷。……城西有景谷路达文州”。
《华阳国志·汉中志》(东晋常璩)记载:“自景谷有步道径江油,左担出涪,邓艾伐蜀道也。”
由于常璩本身为蜀人,对蜀国的情况比较了解,其写作《华阳国志》的时间,距离灭蜀之战又很近(不到一百年),因此,其内容反映的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由此,我们总结出了邓艾实行的第二方案路线如下:

从阴平邓艾屯军处沿着景谷道开进到白水县(北魏)也即今四川青川县营盘乡沙洲。这条路线基本就是先沿着白水江(白水)再沿着白龙江河道,也即G212国道线。


在沙洲这里,转入小路,沿着摩天岭与龙门山之间的谷道向西南,到达江油(今平武县南坝乡),大致是S105省道路线。根据记载这一段在当时应当是七百里无人区,估计当时并没有如S105省道这么好而直通的道路,应当是多次沿着龙门山山坡河谷和摩天岭山坡河谷曲折前行的小路,只是大致方向与S105省道相似。用搜狗地图测量沙洲到南坝里程,S105省道是129千米,约合312汉里,考虑到当时这里是无人区,道路是曲折的,至少要增加一倍以上的路程,因此实际路程就接近七百里了。


在快要到江油距离一百里的地方,发年了蜀军伏兵三校,被邓艾军先锋击败。


邓艾军到达江油,蜀军守将马邈投降,魏军顺利占领江油,并得到若干补给。江油是一个三岔路口,向西北沿着S205省道以及涪江可到达平武县(三国时为广武县),向东北沿着S105省道可以到达沙洲(景谷),而从江油沿着涪江南下即可直达涪县(今绵阳市)。


随后,邓艾军继续走左担道开往涪县,这条也是小道,很狭窄,所以称为左担道。




从《诸葛瞻传》和《黄权传》记载看,诸葛瞻率领成都留守部队是先于邓艾开到了涪县,准备在此阻击邓艾军,黄权的儿子黄崇时为尚书郎,建议诸葛瞻要抢占涪县以北左担道的山口险要,不让邓艾军进入涪县平川,但是诸葛瞻犹豫不定未能采纳。随后邓艾军走出左担道,双方前锋交战之后,蜀军战败,因此诸葛瞻决定放弃涪县,退守绵竹,可能是想争取时间,等待在剑阁的姜维分兵增援。
《三国志·诸葛瞻传》记载:“六年冬,魏征西将军邓艾伐蜀,自阴平由景谷道旁入。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
《三国志·黄权传》记载:“权留蜀子崇,为尚书郎,随卫将军诸葛瞻拒邓艾。到涪县,瞻盘桓未进,崇屡劝瞻宜速行据险,无令敌得入平地。瞻犹与未纳,崇至于流涕。会艾长驱而前,瞻卻战至绵竹,崇帅厉军士,期於必死,临陈见杀。”


最后,邓艾军杀到绵竹,与诸葛瞻军展开会战,诸葛瞻兵败被杀,局势彻底不可收拾。

邓艾偷渡作战就此结束,此后一路开往蜀汉都城:成都,均没有遭到抵抗,最后蜀汉皇帝刘禅举国投降,蜀汉敌国灭亡。至此,也就宣告了偷渡计划的完全成功。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26 16:02:00 +0800 CST  


三、为何会有两个偷渡方案

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史料的记载,只能根据军事常识和军事地理加以分析了。
邓艾的第一方案,是要经过汉德阳亭(绵阳市雁门镇)绕过剑阁去偷袭涪县,以切断姜维据守剑阁大军的后路。


第一点,第一方案经过的路线距离蜀军主力驻防地域过近。
当时从汉中到成都的大路,是金牛道,在昭化镇渡过嘉陵江之后,是向西经过垭口上再转向南,经过大朝乡、沙坝乡,再向西南穿过剑阁(剑门关)到达剑门关镇,而后沿着G108国道向南经过汉阳镇、普安镇而达梓潼县再到涪县(今绵阳市)。
这条金牛道,与邓艾的第一方案路线,基本只相距一百里,万一行动被姜维察觉,急行军派遣援军堵截,计划就会遭到失败。


第二点,第一方案经过的汉德阳亭有道路直通金牛道。
考查地图,发现从金牛道上的普安镇向西经过北庙乡、姚家乡、竹园镇、石元乡,有一条县道可以通达汉德阳亭所在的雁门镇。这种情况下,一旦偷袭行动被姜维发现,蜀军就可以通过这条道路快速机动堵塞漏洞。


第三点,第一方案经过的路线与金牛道之间基本是平川和丘陵地形,没有高山险阻,一旦偷袭行动被蜀军察觉,其快速阻击速度很快,而偷袭部队无法依托地形反击。


基于以上几点理由,可能钟会就否定了邓艾的第一方案。那么如何又提出了第二方案呢?这个第二方案的提出,需要对新的江油路线有充分的了解,甚至是实地勘察或者走过。这样才敢于提出走这条新的路线。


虽然第二方案路线也不算是从没有人走的新路线,但是很可能是因为很多年都没人走,早已破败,邓艾就认为早已无法通行了。因此他提出的是经过汉德阳亭的第一方案。
那么,是谁提出的第二方案呢?


个人以为,就是钟会派遣给邓艾的先锋官(兼任向导)田章。关于这个田章的记载很少,仅有的史料如下: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
为何钟会要派遣将军田章加入邓艾的偷袭部队呢?


是邓艾兵力不足?显然不是,邓艾一路兵力有三万人,最后实际偷渡过去只用了一万人(还有一万运粮),显然兵力还有富余,不需要钟会派兵加强。
是钟会想抢邓艾的功劳?从邓艾的反应看,也不是。如果这是派来争功的,那么邓艾怎么可能把先锋官这个最出彩的职务让给田章呢?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田章就是那位了解江油小路情况的人。因为邓艾手下没有人了解这条小路的情况,所以提出的是第一方案。但是钟会和部下研究后,认为邓艾的方案不保险,难以成功。而根据田章的建议搞出了第二方案。而钟会专门派遣田章到邓艾军中当先锋,负责带路,只能说是只有他最清楚江油小路的具体情况。


那么这个田章为何能如此详细了解位于蜀汉内部的江油小路的情况?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位田章以前是蜀国的将领,驻守过江油,或者走过江油小路,所以对江油这一带地形、道路等都相当了解。后来,田章可能在某次北伐中被俘(或被切断只能投降),逐渐成了钟会手下的将军。
这个是很有可能的。因为在钟会手下,真的有可以查证的投降蜀将,就是苟安。
《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延熙)十二年春正月,魏诛大将军曹爽等,右将军夏侯霸来降。夏四月,大赦。秋,卫将军姜维出攻雍州,不克而还。将军句安、李韶降魏。”
《三国志·钟会传》记载:“会上言曰:‘贼姜维、张翼、廖化、董厥等逃死遁走,欲趣成都。臣辄遣司马夏侯咸、护军胡烈等,经从剑阁,出新都、大渡截其前,参军爰青彡、将军句安等蹑其后,参军皇甫闿、将军王买等从涪南出冲其腹,臣据涪县为东西势援。’”
由此可知,249年投降过来的苟安,263年就在钟会手下任将军,并参加了灭蜀之战。那么田章很可能也是类似的情况。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26 16:06:00 +0800 CST  


四、其他路线说法的分析


有一种说法,认为邓艾是从阴平城直接南下翻越高耸的摩天岭进入涪江上游河谷的,而后再沿着涪江河谷杀奔江油。
这种说法有几个问题不能解释:


从阴平城(文县)直接南下翻越摩天岭,这里正好是摩天岭最高的山脉区域,其最高峰酒缸包(海拔3650米)就在这里,大部队根本不可能翻越(登山队有可能);


不符合史料记载邓艾走过了景谷道,因为从这里走根本不会走到景谷道,而景谷道是很确定的一条道路。


从这里走,进入涪江河谷后,就会遇到平武县城,而这一点又不符合史料记载的七百里无人区,显然阴平郡人口本就不多,县城也很少,基本人口大多数集中在几个县城是合理的情况。而经过县城就完全不符合无人区的基本概念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可以从阴平(文县)先往西北走,在下坝向西南转入白马峪河河谷,沿着河谷一直走到跌不寨,走小路翻越摩天岭的分水岭到达黄土梁,再沿着洋洞河向东南到达白马藏族乡进入火溪河河谷(涪江上游),再沿着河谷一直向东南,经过平武县到达江油。不过这条路线除了上述第一条以外,另外两个问题和上面是一样的不能解释。所以也不能成立。
还有一种说法是邓艾从文县玉垒乡(即谭图标注的阴平桥头)向南翻越摩天岭到达江油,这种说法也是不符合史料记载的。首先,邓艾按照记载并非在桥头,而是在阴平;其次从这里翻越摩天岭当年完全是没有路的,而实际上邓艾走的七百里本来是有路的,只是很难走;再次,从这条路走不符合经过了景谷道的记载。


实际上,本文的路线并非什么新观点,前人早就有此一说法: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记载:“阴平道,入蜀之间道也。……明初,傅友德奉命征四川,进拔文州,遂引兵出青川、杲阳,直趣绵州。此即邓艾阴平故道也。”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八》记载:“景谷废县县西百里。汉广汉郡之白水县地。……或云,城西有景谷路,达文州。魏邓艾自阴平景谷步道悬车束马入蜀,径江油、广汉,是也。隋因以名县。”
《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三》记载:“青川守御千户所。(龙安)府东百二十里。汉刚氐道地。后魏置马盘县,兼置马盘郡。隋初郡废,县属龙州。唐因之。天宝初,改为青川县。○白水江,所东三十四里。自陕西文县流入境,又东过剑州界,至昭化县入嘉陵江。魏邓艾伐蜀,作浮桥于江上。明初,傅友德伐蜀,渡白水江,即此。○青川溪,在所南。又杲阳河在所西北,亦自文县界流入。下流俱入于嘉陵江。又杲阳关,在所南。明初,傅友德伐蜀,下文州,进拔青川、杲阳。是也。”


清代地理学家顾祖禹认为三国邓艾入蜀和明代傅友德入蜀,均是走的这条路线,并增加了两个中间的地点,也就是从景谷向西南转入小路后,经过了青川(青川守御千户所,即今广元市青川县)和杲阳(杲阳关,即今青川县三锅乡)。


顾祖禹先生之所以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显然是注意到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邓艾是从阴平先到了景谷,才转入小路向西走的,而不是从阴平直接向南走。后世很多的学者,因为没有注意到景谷这个转折点,而误以为邓艾直接从阴平去江油,由此得出错误的结论。


认同顾祖禹先生这一路线的,还有严耕望教授,其在《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一书第908页中写到:“至于邓艾一军由景谷(在桥头南,今白水街西北)向西南斜出,从汉德阳入江油左担道,至绵竹。”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26 16:10:00 +0800 CST  


五、总结邓艾偷渡的路线

根据本文的论证,可知邓艾偷渡江油的路线是:从阴平沿着白水江走景谷道东南行,到景谷道的终点景谷(即今青川县沙洲),向西南转入小道,这条小道大致的路线是沿着S105省道(只不过三国时期没有大道,只是弯弯曲曲的沿着青竹江的山谷小路),历经七百里左右的无人区到达江油(平武县南坝镇),再从江油沿着左担道向南(也是沿着涪江的河谷)一直到达涪县。
这条路线并非是翻越了高山峡谷的摩天岭,而是利用了摩天岭和龙门山中间仅有的那条曲折的山间谷道(由许多条曲折的小谷道连接而成),成功穿越了摩天岭和龙门山这样的绝险山脉。


由于这条小路是从景谷穿越到江油,本文就称它为江油道。而邓艾偷渡的并不是什么阴平道,而是江油道。因为从景谷出发西南行,所有了道路均不在阴平郡境内,称为阴平道是没有道理的。
江油道的具体路线,由于二千年的时间间隔,是很难完全复原的。只能根据现有地图上的山谷、河谷情况,加以分析推测:(参见附录:青川县地图)
起点:沙州镇——(向西南)木鱼镇——板桥乡——孔溪乡——青川县(青川所)——(转向南)黄坪乡——(转西南再转北)大坝乡——下空洞树——(转西南)蒿溪回族乡——三锅乡(三锅台,即杲阳关)——(转东南)前进乡——(转西南)曲河乡——房石镇——水观乡——石坎子——南坝镇——终点。


其中在快要到达终点南坝镇的时候,在房石镇——水观乡之间,需要翻越小分水岭,这里就没有了相对好走的谷道,只能是攀爬山峰,可能这里就是《邓艾传》记载的“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的位置。


实际上,在灭蜀之战发起前,魏国的作战计划里是没有偷渡作战的,偷渡涪县计划,应当是邓艾和诸葛绪到达阴平之后(蜀军放弃了阴平全部撤回剑阁坚守),邓艾考虑到剑阁天险,蜀军主力又云集,魏军很难攻克,因此才想出了这个偷渡涪县方案。


邓艾一面把这个方案方案上报钟会和司马昭,一面劝说诸葛绪留下来一起执行这个新方案。但是诸葛绪以战前部署里没有这个计划为由,拒绝了邓艾,率领自己的三万部队开向白水县去会师钟会了。按照原作战计划,邓艾也应当在诸葛绪之后带着自己的三万人马也向东开拔去会师钟会主力,因为从诸葛绪的表达中不难看出,魏军原计划就是沿着金牛道一路攻入蜀地。


在邓艾跟随诸葛绪之后率军向东开拔后,在走到半路也就是景谷(今青川县沙洲)时,得到了钟会(或司马昭)对偷袭计划的批准,并且,钟会可能是采纳了田章的意见,修改了邓艾原来的方案,改“出汉德阳亭”为“出汉德阳县的江油”,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偷袭路线。
钟会还同时派遣田章来到邓艾军中,向邓艾说明为何改变了方案,得到了邓艾的认可。随后田章担任先锋兼向导,带领邓艾军穿越七百里无人区,拿下江油,再走过左担道杀到涪县,并在涪县、绵竹两次击败诸葛瞻,最终一路杀到成都,迫使蜀汉皇帝举手投降。

附录:青川县地图、文县地图、平武县地图、剑阁县地图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26 16:13:00 +0800 CST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26 16:13:00 +0800 CST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26 16:14:00 +0800 CST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26 16:16:00 +0800 CST  
我来说一下司马昭对蜀汉兵力的分析吧:
1、成都及各郡守备四万:
——汉中:阳安关0.5万,汉城0.5万,乐城0.5万,合计1.5万;
——退守汉寿督汉中胡济:0.3万;
——成都蜀军:廖化0.4万、张翼0.4万,董厥0.4万;合计1.2万
——永安:0.5万,南中0.5万,
以上合计成都及各郡守军大约是4万。
2、姜维野战军团,司马昭分析认为有五万,9万减去上面的4万,就是5万。
3、另外,成都还有皇宫禁卫军:羽林军1.2万,司马昭认为这个一般不会出战,只有打到最后到成都了才会参战。
所以,我们也不能说司马昭说的就是错的,除非你能给我更可信的史料证据。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30 15:43:00 +0800 CST  
我看到有人在那里喊,诸葛瞻战败后,成都还有人要求坚守。我不知道这是哪里看来的史料记载?
——谯周传:景耀六年冬,魏大将军邓艾克江由,长驱而前。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
看清楚,大臣们提出了两种方案,
1、投靠东吴;
2、逃亡南中地区;
没有坚守成都的方案或者要求。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6-30 15:49:00 +0800 CST  
普及一下“未至”的含义。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绝不通,乃堑山堙谷五百馀里,经白檀,历平冈,涉鲜卑庭,东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虏乃知之。(武帝纪)
这里有未至二百里,是什么意思呢?
是说曹操刚出了卢龙塞二百里,就被敌人发现了?
还是走到距离柳城二百里的地方,被敌人发现了?
再来看看同一事件的另一个史料记载:
——太祖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历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馀里,虏乃惊觉。(田畴传)
这里看得就比较清楚了,这个二百里,说的就是距离柳城二百里时被敌人发现了。
这两段史料,二十四史全译又是如何翻译的呢?
——武帝纪:向东直奔柳城,离柳城不到二百里时,敌人才得知消息。
——田畴传:经过平冈,登上白狼堆,离柳城二百里时,敌人才惊觉。


看完这个例子,再来看:
钟会传: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
应该能明白:出江油,未至百里是啥意思了吧?

楼主 LXL1105BCB  发布于 2019-07-03 17:39:00 +0800 CST  

楼主:LXL1105BCB

字数:8030

发表时间:2019-06-26 23:50: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12-06 22:37:35 +0800 CST

评论数:30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