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大刘来看书——《三体》里推荐的书目简介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13:00 +0800 CST  
一。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创作的科普读物,首次出版于1962年。 在这本书中,卡逊以生动而严肃的笔触,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药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阐述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用生态学的原理分析了这些化学杀虫剂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带来的危害,指出人类用自己制造的毒药来提高农业产量,无异于饮鸩止渴,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 该书将近代污染对生态的影响透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给予人类强有力的警示。作者在书中对农业科学家的科学实践活动和政府的政策提出挑战,并号召人们迅速改变对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观点,呼吁人们认真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另外,她记录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直接推动了日后现代环保主义的发展。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23:00 +0800 CST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25:00 +0800 CST  
该书以寓言式的开头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书的前半部分,对土壤、植物、动物、水源等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的讲解,说明了化学药剂对大自然产生的毒害;后半部分则针对人类生活所接触的化学毒害问题,提出严重的警告。作者以详尽的阐释和独到的分析,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人们的生存环境所造成的难以逆转的危害——人类不断想控制自然的结果,却使生态破坏殆尽,也在不知不觉间累积毒物于自身甚至遗祸子孙。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26:00 +0800 CST  
作品目录
第一章 明天的寓言
第二章 忍耐的义务
第三章 死神的特效药
第四章 地表水和地下海
第五章 土壤的王国
第六章 地球的绿色斗篷
第七章 不必要的大破坏
第八章 再也没有鸟儿歌唱
第九章 死亡的河流
第十章 自天而降的灾难
第十一章 超过了波尔基亚家族的梦想
第十二章 人类的代价
第十三章 通过一个狭小的窗户
第十四章 每四个中有一个
第十五章 大自然在反抗
第十六章 崩溃声隆隆
第十七章 另外的道路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27:00 +0800 CST  
飞速改造自然的我们,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便想着当初的宁静——伴着蛙声沉沉睡去,清晨再被鸟儿唤醒……今天,“环境保护”已和“发展经济”一样成为国际共识。然而在上世纪60年代,环保这个词在报刊书籍上几乎看不到。

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是世界环保进程里程碑式的人物,她集美国海洋生物学家、作家以及环保主义者于一身。
蕾切尔·卡逊生于宾夕法尼亚州,曾在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实验室学习,并于1932年获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动物学硕士学位。1935年至1952年间,她供职于美国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所。在此期间,她曾写过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著作,如《在海风下》、《海的边缘》和《环绕着我们的海洋》。
1962年,她出版的著作《寂静的春天》被认为是“现代环保运动的肇始”、“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寂静的春天》以一个美丽村庄发生突变的寓言开头,然后精心描述了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DDT)如何进入食物链,危害地球上的生物及人类,导致癌症和遗传损伤。
DDT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晶状有机氯,1874年首次合成,瑞士化学家保罗·赫尔曼·穆勒在二战中发现它的杀虫作用,并在1948年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战后DDT作为杀虫剂被广泛使用。
早在1945年,DDT用于民用时,卡逊是为数不多提出异议的人,她向美国《读者文摘》推荐关于DDT一系列的测试文章,但均被遭拒。13年后,她接到一个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朋友的信,哀叹DDT喷洒使科德角的鸟类大量死亡,于是她的热情被重新点燃。在又一次投稿失败后,掌握了大量研究的成果的她决定写书。
《寂静的春天》耗时4年,在这期间,她经受着十二指肠溃疡、左乳房囊肿的病痛折磨,最后发展成为乳腺癌。从在《纽约客》连载起,这本书引来的争议就像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样猛烈,由于卡逊是个女性,批评更甚。卡逊承受着谩骂与压力,她是在用“生命”写这本书。
化工行业传来嚎叫,甚至对她进行人身攻击。从事除草剂、杀虫剂生产的美国氨基氰公司领导叱责说:“如果人人都忠实地听从卡逊小姐的教导,我们就会返回到中世纪,昆虫、疾病和害鸟害兽也会再次在地球上永存下来。”《生活》杂志批评她怎能既爱鸟又爱鸟的天敌——猫,挖苦她“没有结婚,却不是女权主义者”,甚至有人说她是“大自然的修女”、“歇斯底里的没有成婚的老处女”。
然而,卡逊以科学的严谨作风回击了这些谩骂——《寂静的春天》仅文献来源就多达五十五页,还附有一张已阅读和同意稿件的专家的名单。
1964年,她在和乳腺癌的持久斗争中去世。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关于《寂静的春天》的纪录片中,她说:“今天人类对自然的态度至关重要,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获得了致命的力量来改变和破坏自然。但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我们对自然的战争难道不必然是对自己的战争吗?”
1972年,DDT等农药在美国被禁用,激发了基层环保运动,也促进了美国环境保护局成立。卡逊于1980年被追授总统自由勋章。一大批环保慈善学术组织以她的名字命名。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34:00 +0800 CST  
选段
第一章 明天的寓言
在很久很久以前,美国中部有一个非常非常美丽的小镇。小镇的一切都好,小镇的发展也非常和谐。在小镇的周围,有一个个农场。农场里的作物生机勃勃,山坡上种着成片的果树。春日,繁花如白云朵朵,点缀于绿色原野之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天然屏障,白桦树、橡树和枫树如火焰般闪耀,小狐狸在山上欢叫,小鹿们静悄悄地穿过薄雾笼罩的原野。 小镇上有一条小路,路边长着月桂树和蕨草等各种各样的花草,在一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这条小路的景色都十分宜人。即使是在冬天,路边也是一派美丽祥和的景象,鸟儿们在这里寻找食物,啄食着植物的种子。这里因为生活着种类丰富的鸟儿而闻名。每年春秋时节,候鸟们不远万里迁徙至此,随后很多游人也不远千里到此游玩。他们在清澈的河水中垂钓,水从山涧中流出,在成片的绿荫下聚积。多年以前,人们来到这里定居,大家打地基、盖房,在大水井旁边建起了谷仓——随后的很多年一直是这样的景象。
但是后来,可怕的瘟疫发生了:瘟疫在乡村中蔓延,一切都变得不同,就如同被施了诅咒。牛羊成群死去,家禽也没能逃脱厄运。死亡的阴影笼罩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农场中的人们都谈论着家人们的病症。医生对于这些病症也毫无办法,随后开始出现毫无征兆的突然死亡,死者不只有大人,还有活泼的孩子。他们刚刚还在玩耍,突然就病倒了,几个小时后就死去了。
整个村庄显得安静而可怕。鸟儿不见踪影,很多人对此感到惊慌不安。后院是鸟儿们经常觅食的地方,现在变得冷冷清清,偶尔能看见几只鸟,但那些鸟儿也是奄奄一息,正在走向死亡。它们剧烈地挣扎着,最后连飞都飞不起来。曾经被知更鸟、鸽子、松鸡,以及其他很多鸟儿的合唱撩动的春日清晨,如今却是一片死寂,毫无声响,只剩下如铁的沉默,笼罩在田野、树林和沼泽的上方。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37:00 +0800 CST  
其实这个小镇是虚构的,但是我们非常容易地就能够在美国,甚至世界上任何地方找到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村镇。我知道,并没有哪个地方确切地经历了以上我所描述的一切,但其中的每一项灾难都曾真实地发生过,很多现实中存在的地方也遭受了极度的、大量的不幸。在不经意间,一个恐怖的幽灵正向我们袭来,我所描述的悲剧极可能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我们今生就能看到。
究竟是什么令美国小镇美丽的春天变得死寂?本书将试着给出答案。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38:00 +0800 CST  
其实这个小镇是虚构的,但是我们非常容易地就能够在美国,甚至世界上任何地方找到成千上万个这样的村镇。我知道,并没有哪个地方确切地经历了以上我所描述的一切,但其中的每一项灾难都曾真实地发生过,很多现实中存在的地方也遭受了极度的、大量的不幸。在不经意间,一个恐怖的幽灵正向我们袭来,我所描述的悲剧极可能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我们今生就能看到。
究竟是什么令美国小镇美丽的春天变得死寂?本书将试着给出答案。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38:00 +0800 CST  
相关书评
当人类中的科学家们灰心丧气时,一个不信邪的警察大史把他们带到了正在闹蝗灾的麦田,告诉他们,是虫子又如何?人类确实比虫子高级很多,但千百年来,不管用了什么高科技方法,从来没有战胜过虫子。
这其实是《寂静的春天》第十五到十六章的内容,关于昆虫抗药性的,分别叫《大自然在反抗》和《崩溃声隆隆》,只不过在《三体》里,人类处在了虫子的位置,这个世界上,谁都别想灭掉谁。
叶文洁读这本书时,可能并不知道,书的作者已经去世了。当她1971年在红岸基地向星空发出信号,地球的讯息在银河中扩散时,这本书也正在地球的各个角落扩散,1972-1977年,它被陆续译为中文,开首几章在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的刊物上登载,1979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与此同时,一个叫做“环境保护”的词出现了,取代了过去“征服自然”的提法,DDT在许多国家被禁止,各国的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联合国1972年召开世界环境大会,中国的环保事业也由此开始,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在这种一边倒的环保主义教育中长大的,甚至他们写的科幻小说都浸透着这种理念。
刘慈欣似乎不太相信这种理念,他在香港说了一番话,在地球上搞环境保护,成本太高,根本无法满足人类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人类还不如孤注一掷,把环保的钱用来探寻宇宙,那里才有着无尽的空间和资源。
人是神灵的孩子,是注定要探索宇宙星空的,这是刘慈欣深深敬佩的阿瑟•克拉克告诉他的。
如果能发现外星文明,当然更好,也许他们能拯救我们,或者毁灭我们,不管怎样,我们眼中的世界和过去不会一样了。
《三体》里侵略地球的外星文明,他们的环境问题就很严重,三颗恒星引力相互干涉,动不动就进入昼夜季节无规律的乱纪元,数学上无解,只能远征星空寻找其他星球。
地球也是这样吗?
卡逊和这本书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但始终也饱受质疑,人们越来越发现环境保护中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我个人当初最先看到的是柴静的这篇博文《不要快,要稳》,随后又看到了这篇的资料出处,袁越在三联上这篇文章《寂静的春天不寂静》,对历年来的争论总结的已经很详细。 换一个视角,卡逊成了世界上杀人最多的人,她充满感情的文学性作品被认为是掩盖了科学性,煽动起了大众不必要的狂热,禁用DDT导致的疟疾肆虐杀死了2000万人。反对卡逊的声音一直存在,这些学者过去往往被认为是与生产杀虫剂的企业有利益,在道德上首先被一棍子打死。抛开既定成见去看这些人的观点,会发现有些事情相当可怕,如同当年叶文洁看这本书时绝望的感受。
我觉得还是自己把这本书看一遍,看看它到底写了什么,是否真的掩盖或忽视掉了一些东西,或者,出于某种需要,忽视掉了某些东西。远离自己已经熟悉的视角,忘掉这些年成长中的环保教育,用当时的人的视角去看这本书,十分困难,有时候想,也许把我扔到四十年前的兴安岭林场,坐在那棵被砍掉的三百年大树的树桩上,对着夕阳去读它,是不是更有感觉些。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43:00 +0800 CST  
原文选段
“您不想用这个东西,思想钢印,来造就一支拥有坚定胜利信念的太空军队吗?在军队中,你们有政委,我们有牧师,思想钢印不过是用技术手段高教率地完成他们的工作而已。
“政治思想工作是通过科学的理性思维来建立信念。
“可这场战争的胜利信念,有可能用科学理性思维建立起来吗?
“博士,如果这样,我们宁愿要一个虽无胜利信念但能够自主思维的太空军。
“除了这个信念外,别的思维当然是自主的,我们只是对思维进行了一点点干预,用技术越过思考,把一个结论——仅仅是这一个结论——固化在意识中。
“这就够了,技术已经做到了能像修改计算机程序那样修改思想,这样被修改后的人,是算人呢,还是自动机器?
“您一定看过《发条橙》。”
“一本思想很深刻的书。”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45:00 +0800 CST  
《发条橙》内容简介
青春必将逝去,没错。它不过是动物习性的演绎而已。不,与其说是动物习性,不如说是街头地摊售卖的小玩具,是铁皮制的洋娃娃,里面是发条,外边有旋钮,吱吱吱拧紧,洋娃娃就走起来了。《发条橙》是一部幻想小说。一个生活在英国未来社会的问题少年,由于青春期躁动走上犯罪道路,后受到社会制裁,被剥夺自由意志。经过思考与改造,他重新融入社会,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上帝手中的一只发条橙……《发条橙》对青春迷失的写照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导演库布里克改编的同名电影虽遭禁数十年,却早已在世界各地被奉为青春影片的经典。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45:00 +0800 CST  
点评鉴赏


发条橙,貌似有着可爱的色彩和汁水,实际上却只是机械玩具,被神秘之手悄悄拧紧了发条……——安东尼·伯吉斯它的一切都让我激动不已,情节、思想、人物,当然还有那语言……——斯坦利·库布里克
在现代小说史上,《发条橙》令人联想到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在阴郁的论调中充满青春肉感的色泽和汁液,俚语的活力和狂躁的动感。——朱 朱
迄今为止,只有三部作品可以让我一口气读完,一部是《发条橙》,另外两部分别是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阿乙
《时代》周刊说:“本书也许看似一本淫秽惊悚的小书,但伯吉斯用英语写了一部珍品——一部哲理小说。这一点也许会被忽视,因为小说主人公说的都是纳查奇语,以便给予他应有的特殊身份——半人半非人。这个‘垮掉的一代’的斯塔夫罗金的朝圣之路是一篇严肃而成功的道德随笔。伯吉斯直截了当地认为作为恶人的亚历克斯比作为一个善良的僵尸的亚历克斯更像是一个人。机械社会的发条决不能冒充道德选择的有机生命。如果恶不能被接受为一种可能性,那么善就是无意义的。”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46:00 +0800 CST  
作者简介
安东尼·伯吉斯 编辑约翰·安东尼·伯吉斯·威尔森(John Anthony Burgess Wilson,1917年2月25日-1993年11月22日),笔名安东尼·伯吉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自幼丧母。他出身天主教世家,父母都从事音乐舞蹈,但他却心安理得地背叛了在英国不算主导宗教的天主教。为此,他在小说中频频展现“自由意志”和“命中注定受天主拯救”观点之间的对立;除了《发条橙》,还有《缺少的种子》(1962年)和《尘世权力》(1980年),都表明他的信仰游动于残存的贝拉基主义(5世纪在英国本上出现的基督教异端,认为人类性本善,享有自由意志)。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17:48:00 +0800 CST  
书评(摘自网络)

故事的推进很紧凑,读起来不疲惫,写作方式很个性,语言有独特之处。主人公亚历克斯,是个英国的青少年小流氓,只有十五岁,但劣迹一大堆:打老头、抢钱、又打老头、打群架、打瞎别人的眼睛、抢车、私闯民宅、强奸、嗑药、睡未成年少女,最后一不小心,入室抢劫并打死了一个老太太!这回事儿大了!被拘了,判了十四年!该!在监狱里也没闲着,打死了一个狱友!按说直接枪毙就得了呗,但是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拯救他,并带有幻想元素的拯救方式,亚历克斯被绑起来,天天看电影,是各种暴力电影,一直看到吐,就这么看了半个月,就痊愈了! ?然后就给放出来了!放出来以后改好了,因为一旦有暴力元素出现在意识里,他就脑袋疼,想吐,所以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恶习。但是亚历克斯觉得这么活着太无聊了,就跳楼了,没摔死,昏迷了一-周,醒来之后,这次是彻底的变成了一个正常人,两种极端的行为都不复存在了,从此亚历克斯过上了正常的生活。

这是一部关于英国青少年保护题材的小说,不久之前, 遇到了一个从英国读研回来的学生, 据他描述,英国的青少年确实受到了法律的严重保护,原因是为了维护英国人口的数量,所以他们的青少年犯罪,是被纵容的。在英国,如果你在大街上,遇到了英国的青少年,尽量绕着走,因为他们打人不犯法。


看完伯吉斯《发条橙》小说再去看库布里克同名电影的没有不被电影震撼的。相比于小说纯靠故事情节推动剧情而言,拍摄于1971年的电影呈现了一种诡异的未来主义风格,阴冷的色调搭配大红大绿,大胆而狂野的性与暴力场面结合贝多芬的古典音乐,导演对节奏张弛有度的把控。这些都让电影成为影史的经典,其影响力远超小说本身,连作者伯吉斯也自嘲似的承认这本书“拒绝被遗忘,主要归功于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同名电影。”

小说的主题在前言中作者已经表述的很明白了。书中,牧师在恶棍男主角亚历克斯(Alex)接受治疗时有过这样的发问:选择恶与被迫选择善,哪个才是上帝的本意?对于这一问题,《时代》 周刊的评论非常到位:

本书也许看似一-本淫秽惊悚的小书,但伯吉斯用英语写了一部珍品一一部哲理小说。 这一点也许会被忽视,因为小说主人公说的都是纳查奇语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20:25:00 +0800 CST  
电影剧照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20:27:00 +0800 CST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20:35:00 +0800 CST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3 20:45:00 +0800 CST  
按出现顺序排列
1.1阿西莫夫《台球》
原文
“想象另一种结果:第一次,白球将黑球撞人洞内;第二次,黑球走偏了;第.三次,黑球飞上了天花板;第四次,黑球像一只受惊的麻雀在房间里乱飞,最后钻进了您的衣袋;第五次,黑球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出,把台球桌沿撞出一个缺口,击穿了墙壁,然后飞出地球,飞出太阳系,就像阿西莫夫(注:这里指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台球》。)描写的那样。这时您怎么想?”
1.2蕾切尔·卡尔森《寂静的春天》
1.3彼得·辛格《动物解放》
西北的沙尘在那张简陋的床和几件简单的炊具上落了一层,床上堆了许多书籍,大都是生物学方面的,叶文洁注意到有一本彼得.辛格的《动物解放》。能看到的现代化的玩意儿就是一台小收音机,里面的五号电池用完了,在外面接了一节一号电池,还有一架旧望远镜。伊文斯说,很抱歉不能请他们喝什么,咖啡早就没有了,水倒是有,可他只有一个杯子。
1.4柯南道尔《红字研究》
大史的判断那段
1.5比尔·马修《十万光年铁幕:宇宙社会学》
兰德思想库社会学学者比尔·马修在《十万光年铁幕:SETI社会学》一书中提出的“接触符号”理论。他认为,与外星文明的接触,只是一个符号或开关,不管其内容如何,将产生相同的效应。假如发生一个仅仅证明外星文明的存在而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接触——马修称其为元接触——其效应也能通过人类群体的心理和文化透镜被放大,对文明的进程产生巨大的实质性的影响。
【实际上没有这部作品...
2.1《圣经》
字幕:我们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假设是真的,这种恐惧照样存在。你们的《圣经》提到过叫蛇的动物,如果这时一条蛇爬到你面前,对你说它是为你服务的,你能因此不害怕和厌恶它吗?
破壁人二号:“如果它说的是真的。我能克服自己的厌恶和恐惧接纳它的。”
破壁人二号:“可是《圣经》中的蛇帮助人类获得了智慧,人类的面壁计划将建立起一个或几个对你们来说极其诡异和险恶的迷宫,我们可以帮助你们走出这些迷宫。”
...........................................................................................................................................................................

泰勒拿起老人刚放下的那本书,像牧师拿《圣经》似的对着他:“我这次来,是想让您成为谢顿。”
............................................................................................................................................................................
那都是人吗?”罗辑迷惑地问。
“裸体的人,这是超级性派对,现在人数已过十万,还在增加。”
这个时代两性关系和同性关系的发展已远远超出罗辑的想象,对一些事现在也见怪不怪了,不过这个情景还是令他和大史极为震撼,罗辑不由得想起《圣经》中人类接受十诫前的堕落场面,典型的末日景象。
2.2《三国演义》
三体人表示看不懂这么高深的书...
2.3《浮城》
“NO,这是真正明智的决策,我早想到了,反正就算不这样,最后也没人能飞走……你看过一部叫《浮城》的小说吗?”
“没有,很老的吧?”
“是,我小时候看的。我一直记得一个场面:当整个城市就要沉到海里时,有一群人挨家挨户搜缴救生圈,集中起来毁掉,为的是既然不能都活那就谁也不要活。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儿,把那些人领到一家门口,兴奋地说,他们家还有!”
“你就是那种习惯于把社会看成垃圾的垃圾。”
“废话,你看经济学的基本公理就是人类的唯利是图,没有这个前提,整个经济学就将崩溃:社会学的基本设定还没有定论。但可能比经济学的更黑暗,真理总沾着灰尘……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4 09:54:00 +0800 CST  
2.9弥尔顿《我的失明》
“这不是很明显的事吗,上帝没死吗,****主的安排,****温和的轭!”
神勒令人们工作/难道却不给予光明吗/我痴痴地问道/但是“忍耐”想要阻止这喃语/就马上回答道,神并不需要人工或人自已的才斌/谁能最好地承受他温和的轭/就侍奉得他最好。
2.10
阿瑟·克拉克《2001:太空奥德赛》
两个多世纪前,阿瑟,克拉克在他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奥德赛》中描述了一个外星超级文明留在月球上的黑色方碑,考察者用普通尺子量方碑的三道边,其长度比例是1:3:9,以后,不管用什么更精确的方式测量,穷尽了地球上测量技术的最高精度,方碑三边的比例仍是精确的1:3:9,没有任何误差。
克拉克写道:那个文明以这种方式,狂妄地显示了自己的力量,现在,人类正面对着一种更狂妄的力量显示。
2.11都德《柏林之围》
“真是一群孩子。”希恩斯摇摇头说,他是作为居民代表来参加会议的,也可能是唯一一个从联合舰队毁灭中受益的人——现在,现实与他的思想钢印一致了,他也就恢复了正常。在这之前,面对那看起来已经近在眼前的无比真实的胜利,他终日被思想钢印折磨着,精神几乎被撕裂了。他被送到市里的大医院,那里的精神医学专家对他也无能为力,但却对送他去的郊区官员和罗辑等人出了一个很奇怪的主意:就像左拉的《柏林之围》和一部黄金时代的老电影《再见列宁》中那样,为病人制造一个人类失败的虚假环境。他们回去后真的这么做了,好在现代虚拟技术已经发展到顶峰,制造这样一个环境并不难。希恩斯在他的住处每天都可以看到专为他播出的新闻,伴有栩栩如生的三维影像。他看到三体舰队的一部分加速航行,提前到达太阳系;在柯伊伯带战役中,人类联合舰队遭受重创,接着海王星轨道失守,三大舰队只得退守木星轨道进行艰难的抵抗……负责制作这个虚假世界的小区卫生官员对这项工作兴致勃勃。结果当真实的惨败发生后,该官员是最先精神崩溃的,此前,为了满足希恩斯的需要并给自己带来最大的乐趣,这位故事大王穷尽了自己的想象力,把人类的失败描述得尽可能惨重,但现实的残酷还是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3.1卡夫卡《判决》
好,你让我死,我就死吧。 这时,云天明想起了卡夫卡的一篇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与父亲发生了口角,父亲随口骂道“你去死吧”,儿子立刻应声说“好,我去死”,就像说 “好,我去倒垃圾”或“好,我去关门”一样轻快,然后儿子跑出家门,穿过 马路,跑上一座大桥,跳下去死了。卡夫卡后来回忆说,他写到那里时有 一种“射精般的快感”。现在云天明理解了卡夫卡,理解了那个戴着礼帽 夹着公文包、一百多年前沉默地行走在布拉格昏暗的街道上、与自己一样 孤僻的男人。

楼主 牧牧哒家小可爱  发布于 2019-02-04 09:56:00 +0800 CST  

楼主:牧牧哒家小可爱

字数:10053

发表时间:2019-02-04 01:13: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20-06-13 23:56:17 +0800 CST

评论数:68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