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持续更新】我的旅行故事:抛弃工作,离开的那年。。。。。。

日常干净整洁的小店,本觉得没有什么要收拾的。可一旦动起手来,却发现好多平时看不见的东西都跑了出来,着实废了好大的劲,才规整出个样子。
“姐,猫怎么办?它还有一个孩子没送出去呢......”
“唉......要不是我现在自身难保,根本没时间照顾它,否则我一定会把它带回家的。不过,别担心,我已经和楼角那间宠物店的老板打好招呼了,她愿意收养猫猫,尤其是它的孩子。我这就把它们送过去。”
“嗯,这也许是最好的结局了。”
所有该搬走的东西,都已准备就绪,只待装车。这时,却看见媛姐偷偷的溜到隔壁,我便徐徐靠近,侧耳偷听:
“雪嫚,雪婷在吗?”
“姐,她没在,今天......在家歇着呢,不愿意来。”
“她知道我们今天走吗?不来告个别吗......”
“唉,算了吧。姐,没事的时候,常来我们店里坐啊。”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4 21:11:00 +0800 CST  
“嗯,放心吧,我会经常过来看看你们的。”
听到媛姐往回走的脚步声,我立刻收起身子,惊慌的躲到一旁。
“你不去她家看看,说点什么吗?”媛姐问我道。
“算了,既然她没什么跟我说的,我该说的也都说了,就别相互打扰了。”我心底似乎也有一丝埋怨,她居然都不来见我最后一面。
“你啊!我真是没法说你这个笨蛋。好了,你先回去吧,过两天再到我家去,我把工钱给你。我得先把自己的账整理一下。”
“嗯,好的。我一会帮你把东西搬到家再走吧,反正我也没什么事干。”
“不用了,这个就不是你的工作范围了。”
“别推辞,我只是帮朋友而已。”
“好吧。”
车子开动了,我要和这间山腰的小店说再见了,我要和这段打工的时光说再见了,我要和她说再见了......可她却已听不见,我们就这样擦身而过。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4 21:26:00 +0800 CST  
晚间,宿舍。
“呦,收拾东西了?啧,又照镜子,别臭美了行么!”彦青一进门,就不停地说个没完。
“唉,唉,我突然发现,原来我被晒黑了那么多!你看,换下平时打工穿的黑外套,穿上这件白衬衫,这么一衬托,简直惨不忍睹啊!”
“得了吧,你原来不就想变黑点么,上学时就一个劲唠叨,自己像个小白脸儿什么的,这不,得偿所愿了。”
“我也没想到,这新疆的太阳也太毒了!”
“废话,要是不毒,那么多香甜的水果都怎么种出来的,没文化!对了,你哪天走?我好请你吃大餐啊。”
“终于说句人话!再过两三天吧,我先出去痛快玩玩,然后拿了钱再走。”
哒哒......哒哒,手机响了......又是“她”的短信:
“昨天看你发的状态,怎么了?有不开心的事吗?”
“唉,没事,被人否定了,有些失落。”
“别太在意别人的想法,总之,我支持你的选择!加油!”
“呵呵,谢谢。”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4 21:37:00 +0800 CST  
五十、水磨沟游记
水磨沟景区,位于乌鲁木齐城东五公里处。因属地震断裂带,故而形成一条南北纵向、一公里长的峡谷山涧,藏于东、西两山之中。
峡谷南端有数十口地下山泉喷涌而出,形成河流由南向北而去。溪水清澈见底,锦鲤成群。两百多年前,因清朝驻军在此,政府为解决军粮短缺的问题,便在山谷内修建水车、购置磨盘、压制面粉,故而得名“水磨沟”。
公元1760年,喀什的一位维吾尔族姑娘,因家族平叛有功被召进京。路经迪化(今乌鲁木齐)时,在水磨沟的温泉进行沐浴,也就是“香妃出浴”的传说。
后数十年,纪昀、林则徐、载漪、载澜等人均因各种罪名,贬谪此地后,游览于水磨沟,因而留下许多的故事。
我似乎永远都不愿意走正门进入一个地方。
于是由西山而上,缓慢攀爬。不久来到山顶,便是左宗棠雕像及其炮台。公元1876年,新疆大部分土地因遭受侵略而沦陷,左公驳斥李鸿章“海防重于塞防”、主张放弃新疆的言论,力排众议,挥师西征,并“抬棺以明志”决斗沙俄。抵达前线后,迅速收复大片失地,并于此处架炮,轰击乌鲁木齐城内的沙俄军营。敌人望风逃窜,左公一炮定鼎。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6 00:51:00 +0800 CST  
继续前行,西山顶,正中央,可见乌鲁木齐“十景”之一的白塔。不过,塔身大部分已被涂鸦者恶意损坏、刻字,满目疮痍,风光不再。
跨越西山,来到水磨沟底部,再步行不远,即到山谷南端。可见数口山泉由地底涌出,顺流而下。沿溪流向北行百米,便来到水磨坊。磨坊内,水车藉由水的势能,拉动其旁十几座磨盘,形成行阵,颇有气势。
走在水岸,每百米,便有桥。索桥、石桥、木桥,应有尽有,种类齐全,名副其实的“小桥流水”。一路到达山谷北端后,溪水出谷而向北远去,我则登上东山“翰文岭”。一路经过山腰清泉寺、萧曹亭、棋盘台,直达山顶,可由高处再次俯瞰水磨沟。目送溪流,不舍离去。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6 01:09:00 +0800 CST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6 01:44:00 +0800 CST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6 01:45:00 +0800 CST  
五十一、乌拉泊古城游记
乌拉泊为乌鲁木齐市南郊乡村,地处达阪城区境内。村中古城,有千年历史。早上乘长途车来到村头,开始一天的徒步行程。
走入村中,首先便有大片放牧草场映入眼帘,在新疆的乡村,这是必不可少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草场已有退化现象,满是裸露痕迹,植被破坏严重,现状堪忧。
行数里,来到乌拉泊湖畔。千年以来,湖水养育着整片村庄,并且有着遗迹藏于湖底的传说。中午,来到农家经营的小吃店中,点上一碗凉皮,一边吃,一边向村民询问关于湖水的现状。听老乡说,时下水量的减少倒还算其次,只是村南有一座采石场,使用上游水源之后,废水泥沙俱下,大家时常担忧是否有矿污染暗含其中。
聊天过后,正值村中维族人举办少年运动会,既来之,则也观赏一番。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6 21:32:00 +0800 CST  
随后来到采石场,果然机器轰响,沙土飞扬。石堆、沙堆数座堆砌于此。因开采石料,冲沙而过的山体水源,和着泥土,极为污浊,流向乌拉泊湖内。好在水库口前,有大片用于沉降淤泥的过滤池。经简单处理,可保证湖床不受淤泥覆盖,维护基本生态。但是否有金属污染,肉眼则难以分辨。且水土流失当然是不可避免。
几经周转,终于抵达乌拉泊古城,这个现今被多数专家认作唐代“轮台”的地方,其城墙基本保存完好,黄土夯筑,高约二到七米,总长及宽皆约500米,略呈方形。
古城内,又以三道土墙将其一分为三,隔成东北、西北和南面三个子城。其中的瓮门、角楼、马面等设施齐全,墙垣上还有对外瞭望的孔道,从其浩大的工程建筑来看,显然具有重大的军事意义。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6 21:47:00 +0800 CST  
虽然城内建筑已尽皆毁灭,但整体布局及耕地垄道依稀可见。这里曾出土颇多古代文物,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岑参也在此留下《轮台行》等著名诗篇。
古城中地表颜色单一,满是黄土,不仅散落着许多年代久远的瓷片、瓦片,且身背保护色的小型蜥蜴们遍地爬行,甚是热闹。
真实的遗址,往往就是如此,夕阳下,只剩断壁残垣。但乌拉泊古城确实是现已发现的,乌鲁木齐境内时代最早和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城,且离市区又如此之近,可以说是乌鲁木齐市的滥觞,因而对研究该城市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价值,也是人们在乌鲁木齐访古中不虚一行的重要古迹。
结束了一天的乡村之行,自我感觉收获颇丰。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却在村道旁遇到一位悠闲的路警。本想随意与他攀谈几句,竟被拉住,畅谈党政......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6 22:04:00 +0800 CST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6 22:15:00 +0800 CST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6 22:25:00 +0800 CST  
五十二、天山天池自由行
即使游览知名景区,我也从不会跟随任何团队。因为,每个人对于一样美好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视角,同时,也会有自己想要获取的精神层面。如果把所有人聚在一起,去共同探索未知,势必会有让我不满足的地方。既如此,我又何必去陷入禁锢之中,阻碍自由追寻的脚步呢?
在乌鲁木齐城中,遍登诸山的时候,每次在山顶都会不住的眺望远处的天山及最高点博格达峰,这似乎是每一个人的精神向往。试想一下,生活在这样的地方,无论工作、学习,每当陷入迷惘与困惑,登高望远的时候,那白雪皑皑的天山之顶,一定会让你心旷神怡,再次充满前进的动力。或许每个人都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神圣的山峰,总是在你望向它的时候,给予你奋进的光环加成。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8 20:37:00 +0800 CST  
今天我将真正踏上天山,此刻心潮澎湃。
东西绵延2500公里的天山挺拔巍峨,将新疆一分南北,是准葛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天池位于天山东段,博格达峰北面山腰下,因山顶融雪而形成。海拔约1900米,为一高山湖泊,地处阜康县境内。
清晨,我独自坐上开往阜康的长途车,再倒区间车,历时两个多小时,才来到天山脚下。随后乘坐景区大巴,翻越盘山公路。途中,已初见山之壮阔,河流随路延伸,草场牛羊成群,不多时,即到天池。
初到池边,我便观测此处地形。北端为天池区域入口;东、西两侧皆为山峦,只是西侧多峭壁,有栈道供游人行走,已完成开发,东侧实为荒山野岭,无路可通;天池南端则背靠天山最高点——博格达峰,雪水正是由此处汇入天池。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8 20:55:00 +0800 CST  
第一部分:向南寻源。
以天池北岸为起点,游客络绎不绝,我却不屑驻足。喜好追根溯源的我,决定沿西岸山道,往南而去,探索水源由博格达峰流下并注入天池的水口。
可是,观地图虽近,但走起来却如此之远。山道蜿蜒曲折,忽上忽下,更有多处,已属悬崖峭壁,坎坷难行。好在一路上,还可以看到多处港湾,景色优美。
步行途中,也可经由乱石堆下到池边,近看天蓝色池水。捧尝数口,虽无甘甜,但冰彻心扉。端坐池畔,因知池水深不可测,近百米而胆寒,可却能欣赏如此美景,尽享幽静的空谷山水,聆听鸟儿鸣唱,怕是死亦甘愿。
行至此时,周围已人迹罕至,我却不忧,抖擞精神,继续向前。先映入眼帘的,是多处高山草原,虽难以达到一望无际的效果,但能看到马儿羊群的悠闲,我亦超然。一路上高耸入天的云松、云柏,是我从未见过的英姿。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8 21:06:00 +0800 CST  
疲惫之际,悄然已快到尽头。此时竟看到了山间淌下的溪流,没错,这就是夏季之冰。表面冰封的溪水暗流涌动,从天缓缓而降。此刻的我无比激动,同时憧憬着池口到底是怎样的壮丽景色?可结果却让我失望了。
来到天池南端,已不见任何游客,也见不到一滴水源。正当迷惑不解之时,所幸能够见到两位牧民。经询问才知,夏旱之季,根本无水入池。
可我此时执拗兴起,便再沿河道南行两公里,已达山峰脚下的拦水大坝,依旧滴水未见,只得悻悻而归。
这一番徒步下来,看表才知,已用两个小时。按脚程算,约行十一、二公里,方怕时间不足,决定火速返回。本想从东岸荒山北归,打听得知,东岸不仅无路,且山道崎岖,路程加倍。于是便打消念头,按原路行、跑相间,重回起点。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8 21:12:00 +0800 CST  
第二部分:向西登山。
回到北岸起点,便向西往,开始登山。终究耗尽体力,来到海拔2700米的灯杆山。山林遍野,既可俯瞰天池,又可远眺乌鲁木齐,着实没白白上山。但远处尚有更高山峰,我却已无力支撑,只得放弃。
第三部分:向北归家。
天色不早,决定向北走,离天池而下山。
下山又有东、西两路。东路天池水,湍急而下,形成瀑布,有一“飞龙潭”,号“东小天池”;西路天池水,缓慢而下,形成溪流,有一“潜龙渊”,号“西小天池”。因个人喜好,便决定先从东走,观赏瀑布。下山时已步履蹒跚,待见景色,稍感欣慰。虽值夏季水量较少,难以展现“飞龙在天”的气势,但尚可接受。
走到山下之时,双脚早已绵软无力,可细想来,还未得见“潜龙渊”之风姿,稍觉遗憾。我决定再由西路上山,咬牙坚持,一探“西小天池”。
幸运的是,路途已然不远。完成了最后一个想要到达的目标,心满意足;高山的紫外线晒伤了手臂,我亦不悔。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8 21:20:00 +0800 CST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8 21:30:00 +0800 CST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8 21:55:00 +0800 CST  









楼主 stam120  发布于 2016-01-18 22:05:00 +0800 CST  

楼主:stam120

字数:156698

发表时间:2015-10-23 06:09: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7-07-13 16:22:51 +0800 CST

评论数:1249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