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次不太监的历史,幽默,沉重,清新,2B

萧何:公元前257年出生在江苏的丰县,比刘邦大一岁。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反正这个时代的人基本上都是历史熟脸,一砖头丢到人群里砸死一片宰相。萧何算是刘邦的同乡,江苏人,项羽也是江苏人,曹参,夏侯婴,樊哙,周勃这些人也都是江苏沛县人。可见秦末造反的这一批都是江苏老乡会的。刘邦是泗水亭长(居委会主任),萧何是沛县的功曹(县长秘书),樊哙是杀猪的(个体户),夏侯婴是是车夫(司机),曹参是狱掾(派出所所长助理,所级干部),周勃是吹鼓手(吹唢呐)。后来这群人分别做了,皇帝,丞相,将军,将军,丞相,丞相。我就不说了,很励志的故事!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18:00 +0800 CST  
在沛县的时候这些人也都认识,沛县就那么大,就那么几个人,出门遇到都是熟人,那时大家出门一招呼,即使是陌生人聊两句就可能是至交,大家都比较珍惜这种缘分,地球这么大,沛县这么小,我们就相遇了。现在想认识个人,下载个陌陌,抱抱什么的就能认识好些人,当然,也算一种缘分。
萧何年轻的时候特别崇拜刘邦,因为刘邦谈吐不凡。问:为什么脸红,答:精神焕发,问:怎么又黄了,答:防冷涂的蜡。
萧何帮过刘邦不少的忙,在沛县的时候经常照顾刘邦。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19:00 +0800 CST  
当年刘邦要押送一批劳役到骊山去搞建设,到了丰乡的时候这些劳役跑了一部分,刘邦说索性人也不全了,咱都跑吧,于是乎刘邦也跑了,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老婆啊。县令下令捉拿刘邦,这时刘邦早就跑进芒砀山了,县令找不到,于是将刘邦的老婆吕雉给抓了起来。最后还是萧何和曹参给保释出来的。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20:00 +0800 CST  
没过了几天,陈胜造反了,沛县的邻居靳州也反了,这时沛县的县令意识到自己也反吧,不反怕出事。可见秦朝的县级官员的觉悟都是这样,项梁遇到的殷通也是这个德行。
于是县令喊来秘书萧何,就说咱也反吧。
萧何说,那行啊,但是你肯定不能领导造反,因为你是秦朝的官员,平时怎么欺负老百姓的,你都知道,老百姓指定不鸟你。
县令说那怎么办。
萧何就说,找个人有领导能力的来带领我们,最好接地气的官员。县令说这个好,选谁去呢,那还用说吗。萧何立刻说道,刘邦,他现在还在芒砀山打游击呢,你赶紧赦免他让他回来领导起义。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21:00 +0800 CST  
县令说那行。
然后大家都挺高兴的,准备等刘邦来领导造反了。
就在刘邦回来的这天,派场很大,不是他自己回来了,是带了一帮兄弟回来的。县令一看,好家伙,这么多人,以后怎么指挥。
于是县令让人把城门关了。刘邦到了跟前一看,城门是关的,意识到情况变了。
一般人这个时候的反应是上当了,中计了,赶紧撤,刘邦的做法是,围城。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23:00 +0800 CST  
县令立刻将萧何曹参丢进了监狱。县令的脑袋绝对是糊涂了,在这种小地方,人情可能要大于法律,大家一群盲流子没有什么家国情怀,谁对我好我对谁好,人家曹参就是管监狱的,你官大不听你的,欺负我兄弟,不让。接下来就是曹参和萧何被扔进了监狱又大摇大摆从监狱走出来,到城外与刘邦汇合。
刘邦看到这哥俩心里就有数了,于是写了封信丢进城里,意思还是那几句,天下苦秦久矣,大家都要过好日子,现在大家都别管县令,咱们都是同乡,之前我是你们居委会主任,我只拿县令,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25:00 +0800 CST  
老百姓接下来相当的配合,那就打县令吧。县令被杀!
然后刘邦就这样成了县令,还是杀了第一名你就是第一名的数学问题。
刘邦做县令的过程还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可以说这个故事体现出萧何的办事水平和谨细。
大家都让刘邦做县令,刘邦不做,说自己没有什么能耐。当时县里人气高的人算上刘邦一共十个人。大家说要不这样吧,抓阄!我们看历史会发现,抓阄其实是一个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这东西可以说很公平,也可以说很不公平。抓着谁就是谁,天意,没的怨。于是大家让一向公正口碑好的萧何主持这次抓阄大会。萧何说我写了十个字条,谁拿着自己名字的纸条谁就去当县令,大家说这个好,自己抓着自己名字概率太小了,十分之一,可能谁都抓不住自己的名字。刘邦上前一抓,然后让大家看,上边写着的就是刘邦,大家都说好,那就这样吧,让刘邦当县令。这时萧何将盘子里的其他字条扔到嘴里嚼碎说,这是天意,大家鼓掌。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27:00 +0800 CST  
后来刘邦才知道,那天抓阄大会上,萧何写的十个名字都是刘邦。
刘邦那个感动。
后来萧何就一直跟着刘邦,打进咸阳的时候,刘邦看到豪华的皇宫,漂亮的宫女,金灿灿的黄金腿都站不稳了,老汉在沛县何时见过这么多东西。还是樊哙一把揪住刘邦后脑勺的领子将他提起来,“秦国就是因为这些失去了天下,你就别琢磨了。”张良也在跟前说刘邦,不能贪恋这些,都是虚的。五十岁的刘大爷这才醒悟过来,封库!这个时候萧何在干什么呢。
咸阳攻破之后,萧何直奔丞相御史府,重兵将丞相御史府包围,然后将法令,户籍,图书,地形等等这些重要的资料拿了出来。要知道这东西可是秦国的机密资料啊。这就是萧何!抗战时期,日本人打进山西的时候,啥都不抢,就抢地图,因为阎老西那帮手下地图画的好,沟是沟,道是道的。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31:00 +0800 CST  
其实看这段历史,给人的感觉,刘邦阵营就是混搭,怎么都无法将张良萧何这些人和刘邦这混混给联想到一块。
萧何给刘邦争取到的最大的一个人才,就是月下光脚策马一路飞奔追韩信。如果韩信到了彭越或者英布这些人的手里,那历史可能就改写了。什么人能够名垂青史,就是那种光着脚跑步都能改变历史轨迹的人,所以别怪媒体头条播报的是某人吃饭筷子掉了这么无聊的事情了。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32:00 +0800 CST  
【萧何的汉中大计】
刘邦被封在了大西南之后,心里憋屈了,我这么大一把岁数了,你项羽这不明显拿着老人寻开心呢么,不惯你。
萧何立刻将刘邦拉住,“刘邦啊,你可长点心吧,你要是在中原,没准都没有你什么事情了,就在这好好发展,闷葫芦吃的胖,别去找事了,我现在给你个目标,在这招兵买马,招募人才,等有了资金,先去打三秦。”刘邦想了想,那就这么着吧,也是这个时候,萧何被任命为丞相的。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33:00 +0800 CST  
之后的事情就是刘邦贿赂了项伯一千两黄金,两斗珍珠,意图就是让项羽将汉中的所有地方都归刘邦管辖。这买卖做的太划算,要是得现在刘邦这些钱也就在北京三环买一别墅。接下来来就是张良回到了韩国,刘邦烧了栈道,这个时候田荣在造反,赵国那边打内战,彭越也跟着反了,天下平静了没有两个月,就又热闹了起来。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44:00 +0800 CST  
下一节【彭城之战】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45:00 +0800 CST  
实在对不起诸位,更新晚了。大家晚安!嘿嘿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45:00 +0800 CST  
惯例,自顶一发!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00:46:00 +0800 CST  
【张良归来】
秦统一六国之后,楚南公曾经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灭亡了秦国之后,楚国再次走上了历史舞台的最中央。直到那三个人见面!
公元前205年的四月,天下诸王分封,标志着中国再次走向王国混战的时代,七月份,韩王成被杀,一个叫张良的人再次从韩国逃走,回到了刘邦的身边。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22:47:00 +0800 CST  
张良:字子房,哪里人不清楚,有争议,普遍认为是新郑人,公元前250年生。这个人是大大的有名,家里五代在韩国为相,他本人学识渊博,温和淡雅,典型的儒生。张良的早年是在幸福的相府中长大的,这种环境中很难出来济世之才的,张良也算是另类了。他在幸福的相府一直待到他二十岁,公元前230年,韩国第一个被灭,张良就逃到了外地,开始从事反秦活动,博浪沙一击使他成名,虽然他没有进入到刺客列传,但也是刺杀秦始皇的典范,也算是刺客吧,别管见没见到秦始皇,都算是刺了一秦。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22:47:00 +0800 CST  
博浪沙刺杀未遂,张良就跑了,大力士被杀了,张良躲进了下邳(徐州市古邳镇),在那里,发生了一个很有名的小故事,就是张良三拾履的故事。
早在秦庄襄王年间秦国有位朝廷重臣名叫魏辙,后来不满秦国的军功制和杀戮,就离开了朝廷,躲在下邳隐居,专心研究兵法道学,直到他遇到了张良。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22:47:00 +0800 CST  
老爷子正在桥上溜达,张良正好路过这座桥,四处看。你在桥上看风景,桥上的人在看你。老爷子一看张良,这人仪表堂堂不是一般人,于是咳嗽了两声,张良回头看,老爷子脱下鞋便向着河里拽去。张良还好奇,看看这老爷子要干什么,老爷子对他嘿嘿一下,便说道,“小子,去给我捡回来。”张良心里挺不乐意,看热闹也中枪。但是谁叫咱仪表堂堂,要发誓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呢。于是张良无奈地向河里跳去,将老爷子的鞋拿上来。老爷看着他露出得意的笑容,意思好像说,小子,还没完呢,于是老爷子立刻又说道,“小子,给爷穿上。”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22:48:00 +0800 CST  
张良只好认命,反正也跳水了,穿一下也无妨,于是张良给老爷子也把鞋穿上了。
老爷子忽然蹲下身子,对张良说道,“五天后,你还来这里,我有东西送给你。”
张良想了想,不会是送我只鞋吧,但看老人的脸色,不像是。
于是张良答应了。
五天后,张良来到河边,看到老人已经到了,他走过去,老人说,“你和别人约定怎么能晚来,五天后你再来。”张良没办法,五天后早晨就到了桥边,发现老人又站在那里,知道自己又迟到了,什么也没说,立刻转身缩成一团,圆润的离开;五天后,张良半夜提着灯笼到了桥边,这回没迟到,不多时老人去了,看到张良正站在那里,说道:孺子可教也。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22:48:00 +0800 CST  
张良有过千万种老人的身份或者要做的事情,老人会不会一开口就问我,孩子,听说过安利吗?那我这半个月就被忽悠了。或者老人会不会说,哎呀,鞋又掉了,那我就是和一神经病玩了半个月。总之张良的脑袋是被老爷忽悠瘸了。
老人走到张良的身边,嘿嘿一笑,从怀里掏出一捆书。张良一看上边写着《素书》(也有人说是《太公兵法》),张良立刻给老爷子跪下。老爷子直到临走的时后都没有告诉他名字(不要问我叫什么,我的名字叫红领巾),只说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黄石公即我也。
十三年后,张良和刘邦退兵到谷城山,看到一块黄色的石头,才想起当年老爷子说的话。历史上也就把老爷子叫黄石公了,黄石公就是魏辙。

楼主 晖朦朦  发布于 2015-03-28 22:48:00 +0800 CST  

楼主:晖朦朦

字数:524171

发表时间:2015-03-05 22:08: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6-09-03 17:49:22 +0800 CST

评论数:10922条评论

帖子来源:百度贴吧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