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发】孔子择婿

5.2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何晏《集解》:王曰:“南容,弟子南宫韬,鲁人也,字子容。不废,言见任用也。”
邢昺《注疏》:此章孔子评论弟子南容之贤行也。若遇邦国有道,则常得见用在官,不截废弃。若遇邦国无道,则必危行言逊,以脱免于刑罚戮辱也。言德行如此,故以其兄之女与之为妻也。
朱熹《集注》: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名韬,又名适,字子容,谥敬叔,孟懿子之兄也。不废,言必见用也。以其谨于言行,故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也。
【感发】孔子选择了两个女婿,一个是公冶长,把自己女儿嫁给了他,一个是南宫适,嫁给他的是自己哥哥的女儿。孔子时代,娶妻嫁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做法似乎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强调到极致,男女相处有了感情,只要家人同意就可结成夫妻,这从同时代的《诗经》里有着许多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记录就可以看出大概来,如《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蕳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
洧之外,
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
赠之以勺药。”
男女青年可以自由的出去幽会,并且互相赠送爱的信物。孔子亲自为自己的女儿和侄女儿选择夫婿,和后来的父母之命当然也是不一样的,因为公冶长和南宫适两人都是他的学生,与其朝夕相处,他们的品行、性格特点等等方面他是很有了解的,这实际上就是有了一个对未来女婿考察的过程了,通过考察,觉得他们“可妻也”,这才有了“以其子妻之”和“以其兄之子妻之”的结果。从这里知道孔子在选择女婿上是很慎重的,并不是随便把女儿侄女嫁出去了就了事,而是要为她们选择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体现的是对她们生活命运的长远关怀,是爱与负责任的表现。从孔子的这种做法里,我们也似乎可见孔子不是像后来的人以为的那样轻视妇女。不错,孔子是说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样的话,但他这样说是在特殊背景下发出的一种感慨,是自己处人处事的一种观察体验。李泽厚说:“我以为这句话相当准确地描述了妇女性格的某些特征。”他认为“这种心理特征本身并无所谓好坏,只是由于性别差异产生的不同而已;应说它是心理学的某种事实。至于把‘小人’与妇女连在一起,这很难说有什么道理。”李泽厚的说法很是实事求是,至于后来从孔子的这句话中则演变为“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男权主义思想,账似乎应该算在后儒们的身上才更为恰当。
那么孔子选择的两个女婿都是什么样的人呢?公冶长我们已经在前章说过了,他虽然曾经身陷缧绁之中,但是罪不在他,并且本质上也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那么南宫适呢?孔子说他是“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国家秩序稳定、政治清明的时候,他可以得到任用,过稳定平安的生活;国家秩序混乱、政治腐败的时候,他也不会犯错惹来杀身之祸,还是能够过稳定平安的生活。南宫适这种处世的方式,孔子一直都是提倡和赞赏的。他说过:“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一个人当然需要正直,需要有正义感,因为这是一个人应有的基本品质,但是正直和正义也要讲究策略,也要审时度势、见机而行。政治黑暗、社会混乱,你还要坚持自己的所谓正直正义,并且毫无策略可言地死扛到底,不知变通,不善于保护自己,那就是愚蠢,最终只能会把自己碰得头破血流,严重的甚至连小命都会被丢掉,这就得不偿失了。像南宫适这样能进能退,进能入仕,退能保身护家,当然也就是值得女人去信赖与依靠的了。
楼主 允中执  发布于 2019-05-25 19:34:57 +0800 CST  

楼主:允中执

字数:1400

发表时间:2019-05-26 03:34:57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26 13:43:39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