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 茶(散文)

喝 茶(散文)


今年的清明茶略早于去年,以至新茶大行于市时,我竟浑然不觉。
春分后第二个周末,往朋友邓君宅上拜访。犹如往日,他默默地烹起茶,净、烫、洗、冲、拂、封……程序纷繁芜杂,他却沉浸其中,乐在其中。中途我免不了打趣两句:我乃一喝茶之人,没必要这般煞费周章的。他只管专注于手头,一般不作回应。至淡淡茶香在堂上萦绕,茶水奉到面前时,邓君方说:不管你是品茶、饮茶,还是喝茶,尽到我的本分才是道理。
茶汤入口,在嘴里滚了一滚,细细地咽下,一直润到了心扉。我刚问,这茶……
邓君似乎早料到我必问,便不无讥讽地说,木君难道不知已有新茶?
我下意思低下头,目光在地上四下巡睃,意识到了当时的窘态,心里自讪:在邓君的宅内是找不着耗子洞的。
幸好,我不是邓君一类的“茶仙”,犯不上为了面子的事苦恼。
回到家第一句话是问夫人,叶子来过电话没有?她说:通常不是打给你来着。心里就有了不祥的预感。最后一次见到叶子是在年前,过年家里的茶叶不太够了,去她的茶店买了一回茶叶。是晚饭后去的。叶子如邓君一样用心地烹茶。在几前喝茶时,我隐约感到她的眼神似乎有些飘忽,夫人跟她说话,说翻过年季节会好,好要个孩子的。叶子竟然没有接茬,而是假装起来为我们续茶。本是女人间的话题,我不便插话,但话却搁在心里了。我记得叶子过了年应该三十周岁了,这个年龄的女人谈到孩子躲躲闪闪,定是有了心事。
回家路上,夫人说的看法与我一致。
叶子的丈夫和她毕业于同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又同到拓州市一所大学教书。叶子从小在拓州山里长大,对于那片树叶的极至情怀,促使她于某年辞职开了这爿茶店,名字就叫“叶子茶店”。在店里见过几次叶子的丈夫,印象很文静,也有些城府,但总体是坦诚的。去年清明前购茶,叶子的丈夫刚好也在,当时隐约感觉他俩有了某种程度的疏淡,过后叶子也有隐隐约约地流露,是夫妻间的一些琐事,未及深问。未知他们的“危机”是否与茶叶相关,如果因为一片树叶,要拿感情和婚姻做交换,要我宁可放弃树叶。
今年清明节放假前一天,我们去了叶子的茶店。叶子茶店在沿江大道,站在橘颂路的尽头西望,绿底白字的灯箱招牌不算招眼。想到马上叶子会将精心打包的新茶递到我的手上,心里莫名的有些激动。在认识叶子之前,每年在茶叶市场买茶叶,那里的茶叶质量参差不齐,掺假使坏的多,在那里经营生意的人也是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买包茶叶必须亲历全程,否则中了奸狡之人的损招,真有可能还替人数钱呢。自从交上了叶子,但凡与茶叶相关的事宜,便做起了甩手掌柜。不光在叶子这儿,事关所有的人跟事,我都不设防,仿佛身心被再造了一回。
叶子不仅知晓我对茶叶等级、成色的要求,还谙熟我喜好什么口感的茶叶,也知道我一年要买八斤茶叶。一斤寄至上海送给儿子,想他以茶戒掉甜品饮料;两斤寄给关外的苑兄,余下自用。但跑不了一年来喝茶的张三李四,饮完茶说茶叶上好,临了撮上一些带在身上。
叶子茶店更换了新员工。进门上来招呼我们的两个姑娘都是生面孔。夫人问,叶子在吗?两个姑娘都不说话,只拿手指着里间。透过玻璃门,一袭红衣女子的背影依稀可见,看身型是叶子。我一时疑惑,叶子除了冬季都穿裙装,颜色偏重于浅淡的冷色调,何时改做深重暖色的职业装扮了?
一个姑娘上去敲了敲玻璃门,女子才从电脑前起身,转过身才知此女子并非叶子。从里间出来,我仍认为她的身材、脸型都酷似叶子,但面部表情明显比叶子厚重热烈许多,为人也灵性麻利,像只不停歇的陀螺,吩咐两个姑娘一个泡茶,一个上烟,调度不乱方寸。
或许是猜到了我们是谁(许是叶子临走时交代过),交谈时时不时不经意,又像是刻意地提到叶子。她说,叶子姐说您喜欢的茶……我及时打断她的话,问,叶子她怎么了?
大概是两口子那个了。她说完,两只并在一起的手大开之后向前摊开。
我和夫人都无话可说。
沉默了片刻,她说,我叫茗,拓州市土生土长的姑娘,也是大学毕业工作后辞职经商,这点跟叶子姐有点相似。我老公在市政府工作。语言简约得体,主题明了,果然灵性。
两个姑娘先给我和夫人一杯茶,尔后也给了茗一杯,之前但凡茶事叶子必亲为。边喝茶我边环顾店里,家具、物什,及以陈列位置及样式都是老样子。那套紫砂茶具在角落的案几上,只是略显凌乱。不同的似乎今天的茶较之以往草率了些。心里顿然有了物是人非的悲凉感,欣慰的是新主人竟然有着与叶子类似的名字,且与茶意高度贴合,但心里莫名地狐疑着,感觉是为了茶店而改的名。香茗顿时没有了纯粹和清馨。我去意已决,便站了起来。
茗始料未及,忙起身说,您今年的茶我已经备下了,是按照叶子姐的吩咐专门为您挑选的,本想早几日给您打电话,考虑到有些冒昧唐突,就一直在心里恭候您。
茗的话看似恭敬温和,实则意味太过浓厚,有悖茶道。叶子断说不出如是话。
路上夫人打趣说,茗人其实不错,却恁地入不了你的眼。
我说,万事都讲究一个缘,茶亦不例外。
夫人说,你给我讲讲这个缘吧。
同样都是上好的茶,无所谓优劣,而你选此弃彼,是为什么?这是缘之使然。我俩在和煦的夜晚款款而行,我一边轻轻说,同理,喝茶的人也是,两个秉性、性格、爱好、地位殊异之人又如何同桌而饮?
夫人仿佛若有所思。
我继续说,明代黄龙德说“茶有真香,无容矫揉”,任何的过与不及皆失茶道,人也如此,“少加造作,便失本真”,矫揉伤茶也伤人。
要不你慢慢走,我回去把那包茶叶求来,清明茶已近尾声,不然今年的茶叶就没有着落了。夫人总是喜欢当和事佬。
楼主 楚木先生  发布于 2019-05-20 15:27:40 +0800 CST  
老早想写篇“喝茶”玩儿,但等到动笔,写着写着便写成“买茶”了,本想改回买茶的,但想到买茶也是为喝茶,并不矛盾,何况诸多的名人大家也都这么写,尤其是我们熟知的大家周氏兄弟也都写过喝茶,倒不如正好蹭蹭名人的热度,索性就不改了
楼主 楚木先生  发布于 2019-05-20 16:05:09 +0800 CST  
酒跟茶的性情有绝然的不同。
一个燥烈,一个绵淡,所以买酒与买茶的过程也对应了各自的性情。
买酒极少有在店家饱饮一顿,然后拎上两瓶回去的, 但买茶就是再常见不过了。@云石胶说“似乎亦有失本真”,我说这恰是茶的本真。
名曰去买茶,其实是去叙叙 ,喝喝茶。茶生意做到极致,是这世上最不像买卖的买卖了,都是老熟人, 全过程听不到一个买卖的字眼,更别说讨价还价了,若非这样买茶卖茶,就是这世上最不堪的了。喝完茶,有时付款带走茶叶,更多是摇头晃脑地走了,这并不代表“买卖”黄了,都心照不宣,说不上哪天茶叶就到你家了,但你也别想轻慢了人家。这也是茶和喝茶人本真的一面。
但前提是必须到那份上。
茶店的基本客户都是老熟人,“生浪子”做茶叶买卖说不定哪点没对上胃口就彻底黄了。
茶叶生意的利润相对丰厚,但这个价格里是包含了茶店老板的人品的(我是这样认为),谁要不信,就反着来来看
楼主 楚木先生  发布于 2019-05-22 11:47:27 +0800 CST  
朋友亲戚间,礼尚往来,相互送点茶叶很平常。但我坚持自己喝的茶一定是自己买的,品茶大概从这时已经开始了。送礼的茶叶一般金玉其外,茶叶一般般的不少,一般价值还不菲。
一年总会收到几桩礼茶,一般都是转手送人,品相一般的干脆作花肥了
楼主 楚木先生  发布于 2019-05-23 21:30:28 +0800 CST  

楼主:楚木先生

字数:2741

发表时间:2019-05-20 23:27:4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9-05-26 11:37:27 +0800 CST

评论数: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