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二百0五帖 读《古屋》

读书破万卷(3205)•《古屋》
《古屋》,现代长篇小说。王西彦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年4月初版,列入《文学丛刊第八集》。花城出版社1984年重版。作者事迹参见《读书破万卷•<寻梦者>(3202)》。
《古屋》写于 1942年至1944年。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湖南社会生活为背景,以第一人称“我”为贯穿全书的主线,通过“我”的耳闻目睹,生动地描写了古屋主人孙尚宪和他的晚辈亲属以及古屋房客洪翰真等的悲欢哀乐的故事。古屋孙家有3兄弟,家境已经败落,老大沉溺于牌场,老三死于烟瘾,真正的主人是老二孙尚宪。孙尚宪是一位进过高师大学堂的知识分子,一个拼命维护封建家族“颜面”的强权统治者。他表面上赞成抗战,实际上无任何赞成的举动。在国土沦丧、人民受难的战争年代,他自诩为信奉伊壁鸠鲁主义,一味追求享乐的所谓“人生的最高修养”。他认为抗日救国是乡巴田夫们的事,因为他们毫无修养,不懂得生活的享受。他同时又自称为人道主义者,具有广博的爱心,但当他的侄女为了爱情幸福跟人私奔时,他却认为是有失家庭“颜面”的丑事,充当了彻底地“卫护社会陈规的勇猛骑士”。孙尚宪还亲自参与追捕、关押自缢未成的侄媳妇,致使她发疯撞墙而死。作品通过孙尚宪这一典型形象,描绘出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的衰败和崩溃的过程,同时批判了封建制度和礼教对人的奴役和残害,揭露了道貌岸然的卫道士们凶残、虚伪的本质。
小说中的屋房客洪翰真,是个一心为民族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热血青年。她怀着对日寇的满腔仇恨,将全部的热情献身于教育难童的事业,成为抗日时代爱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作品以主客交融的手法,运用现实主义的笔触,在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借助于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衰败历史,形象地揭示了人们在旧信仰下的麻木,在新思想影响下的追求。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抗战时期不同知识分子的不同命运和精神风貌。尹雪曼曾在《抗战时期的现代小说》一文中,称颂《古屋》有着“讽刺条理性的执着”,并说作品“虽同样有着那份无奈的感情,却是以客观、犀利、流畅的文笔,剖析那些大地主的没落。”作者始终记着这是抗战的时代,他“发出了呐喊”。
《古屋》是王西彦系列长篇中的第一部。作为长篇小说创作的初次尝试,这部作品虽然在结构和情节上缺少变化,显得刻板一些,但在主题与人物、心境与场景等方面的开掘和描写上,有力地显示出了作者艺术创作上的新进展。作者以家道中衰的“孙家大屋”的种种隐秘的探寻者的身分,眼观周围的畸人怪事,寻思隐藏在表象后面的本质因素,如同层层剥笋一般揭示出了“古屋”走向衰亡的主客观原因。作品的主要贡献,当然在于塑造了古屋现时之屋主孙尚宪这个不同寻常的地主阶级出身的旧知识分子形象。他同情抗战,却蜇居在古屋里不问世事;他乐于读书,却一门心思用在修身养性上;他理解“新派”,却又顽固地坚守封建的伦理道德;他明知别人不愿同“古屋”一起毁灭,却要依仗宗法,家法把潜在的叛逆者禁锢在“古屋”;他深悉“古屋”在日益分崩离析,却千方百计地要维护表面的安宁和体面。在与客人高谈阔论时,他豁达大度,和善随和,而在履行“屋主”的权利时,他却往往偏执和专断到残忍的地步。他不是一个糊涂的封建卫道土,而是一个眼见大势已去而又不肯认输的时代抗拒者,唯其清醒,才更加可悲。作者没有把这个人物简单化,既写了他思想上坚持守旧的一面,又写了他有时也向往进步的一面;既写了他崇尚空谈,自以为是,养尊处优等致命的个人局限,也写了家庭出身、生活地位和传统习惯等客观因素对他的制约和影响,使这个人物和他的失败的挣扎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对人物形象的这种精细刻画,加上作者对随同着主人的没落而日见破败的“古屋”场景的深含寓意的描写,以及用论辩性的哲理语言构成的人物对话,使得《古屋》具有一种引入入胜、启人思索的艺术力量。
评:古屋主人孙尚宪,拼命维护家“颜面”。赞成抗战表面上,追求享乐心阴暗。
逼迫侄媳撞墙死,本质虚伪又凶残。献身教育洪翰真,抗日爱国好典范。
楼主 中国读书达人  发布于 2018-07-25 11:23:13 +0800 CST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1616

发表时间:2018-07-25 19:23:13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7-28 15:22:25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