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的春·夏·秋·冬

郁达夫的春·夏·秋·冬

(一)

中国现代著名文人郁达夫,1934年在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说过:“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大意是说:自然万物的运动,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规律和节奏,这便是一种自然的韵律。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过:“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生命的痕迹和规律也是一样,表现在文学上的意义更是如此。

很多朋友或许也觉察到,不少研究郁达夫的文章,基于引述的便利,多以其极具特色的旧体诗来作资佐证;其实郁达夫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这次选题“春·夏·秋·冬”各一篇,纯属“一花一天堂·一沙一世界”之阅读趣味的视角来走近郁达夫,与作品代表性的取舍并无直接关联。

这次选择,刚好两篇短篇小说和两篇散文,谨按创作年代,排序如下:

《春风沉醉的夜晚》(短篇小说) 写于1923年7月
《微雪的早晨》(短篇小说) 写于1927年7月16日
《古都的秋》(散文) 写于1934年8月17日
《北平四季》-(夏)(散文) 写于1936年5月27日
另,介绍《灯蛾埋葬之夜》(散文)写于1928年8月

(二)《春风沉醉的晚上》

《春风沉醉的晚上》这本书,精选了郁达夫11篇中短篇小说,从1920年的《银灰色的死》到1930年的《杨梅烧酒》,涵盖了其创作生涯各阶段的作品。其特色是描绘下层劳动者的苦难与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有礼教之下婚姻的无可奈何,有炽烈情爱的无疾而终,有隐约的同志之情,也有摧折人心的性苦闷与性怪癖。作者在对旧世背景下的知识分子之遭际,既抱有同情心,亦对他们的投机与迂腐,予以无情的嘲讽。

创作于1923年7月的《春风沉醉的晚上》单篇,表达了对下层群众的同情,也揭露了当代知识分子缺乏合适对象因而被悬置的悲剧。故事陈述身世悲苦凄凉无助的工厂女工陈二妹,与怀才不遇而又求食无门的“我”,相遇在茫茫人海,在同病相怜互助中产生了深厚的友情,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天涯沦落人之间的同情,更蕴涵着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容。作者表达了男性历来对女性的想象,自认“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来描写工人阶级,细腻的文字,描绘了男女主人公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和心理变化,在保持一贯的浪漫伤感色彩外,还增加了理性节制的艺术成分。

小说刻画了知识分子苦闷,迷失,灰暗,没有归属,特别是道德上的灰色感,带着微微欲望的心理;但陈二妹却很质朴,纯洁,充实,特别具有一种反叛性,对社会压迫的那种朴素的反叛性。作者反而流露出知识分子面对大众时的自卑感与渺小无力感,也不免让人联想起白居易的《琵琶行》与马致远的《青衫泪》等元杂剧。当作者写到女主角以“孤寂的表情微微的叹着说:‘唉!你也是同我一样的么?”的时候,是有着一种格外动人的力量??

取名“春风沉醉的晚上”也有一定的寓意。句首“春风”暗指:革命后会建立起一个新社会;句尾“晚上”指的是:革命前黯淡无光的现实社会。对于作品中那些下层人民来说,在新社会里生活如沐春风,虽然残酷现实打压着他们,但内心对未来充满着向往。作者最后描写走在春风沉醉的晚上,寓意着在当时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依旧对革命充满信心。

小说中的文字描写优美“烂熟的春光,带着了沉酣的和热,流露在钱塘江的绿波影里,江上两岸的杂树枝头,树下的泥沙地面,都罩着一层嫩绿的绒衣,有一种清新的香味蒸吐出来。四月初的午后的阳光,同疾风雷雨一般,洒遍在钱塘江岸村落的空中。澄明的空气里波动着的远远的蜂声,绝似诱人入睡的慈母的歌唱,这正是村人野老欲伸腰偷懒的时候,这也是青年男女为情舍命的时候”。......

学者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评论说:“他写出了旧中国旧时代底层人生活的困顿艰辛挣扎与追求,在暗暗的夜里在春天的微风里,一丝微茫照在了人的心里,令人感动”。

(三)《微雪的早晨》

这篇短篇小说写于1927年7月16日,四天后刊登在《教育杂志》月刊第十九卷第七号“教育文艺”栏,改题为《考试》,隔年收入《达夫全集》第四卷《奇零集改题为《考试前后》;同年收入《达夫短篇小说集》又恢复原题《微雪的早晨》。

《微雪的早晨》开场白是这么说的:“这一个人,现在已经不在世上了;而他的致死的原因,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白”。小说描写大学生朱雅儒因恋爱不自由,并对制度愤恨和苟且无奈,而导致精神分裂,最后因服错药致死的故事,意在鞭挞包办婚姻与封建礼教。主角神经错乱被逼死了,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让读者深感震撼。

故事是在诗意描述下展开“北京的气候,一年中以这一个时期为最好。天气不寒不热,大风期还没有到来。净碧的长空,返映着远山的浓翠,好像是大海波平时的景象。况且这一天午后,刚当前夜小雨之余,路上微尘不起,两旁的树叶还未落尽的洋槐榆树的枝头,清翠欲滴,大有首夏清和的意思”。....

“有一天寒风吹得很冷,天空中遮满了灰暗的云,仿佛要下大雪的早晨,门房忽而到我们的寝室里来,说一位女客,在那里找朱先生。”.....

有学者认为这篇小说主人公的原型是鲁迅杂文《记“杨树达”君的袭来》。最初发表于1924年11月24日《语丝》周刊第二期。文章面市后,有学生告诉鲁迅说那学生原名杨鄂清(确实本名是杨鄂生)是个精神病患者,那天他正发病。鲁迅立刻又写了一篇《关于杨君袭来事件的辩正》,表示深感不安“因为我对神经病患者的初发状态,没有实见和注意研究过,所以很容易有看错的时候。”最后“希望他从速恢复健康”。相比较郁达夫,有学者认为鲁迅愈发让人感到人情的冰冷,他的孤独,就像《呐喊》序中提及的那个铁房子,把他关在里面,从他笔下迸出来的,就是一个个冰渣一样的文字,带着寒冷的色彩。

(四)《故都的秋》

本文写于1934年8月17日,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文字如:“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1933年4月,郁达夫由上海迁居到杭州。隔年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于1934年8月17日创作了这篇《故都的秋》,文字充满悲凉的美感,流露的固然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这与文人传统悲秋的情结有关,更与作者的身世性格以及创作背景有关,秋天的悲凉感受更多是实质人生的感受。

文字如“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评论者指出,全文1500多字,就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与“悲凉”,全然是作者生命情感体验,形成了互文性的映照,处处渗透着消极与积极情绪之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文字如“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都是在描写“清与静”,与之相应而来的本该是优闲欣喜之类正面的情绪与情感,但这幽静深邃也正显示着秋的深沉,它带来的落寞与萧条,衍生了“悲凉”的情怀。我们若站在30年代的旧中国也是可以理解的,当时连年战乱,民生凋敝,居无定所,作者为了谋生,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文字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人生的感受。

学者曾国繁评论说:“在《故都的秋》整篇文章之中,蕴含着一种孤独、忧郁的心态。这种心态的描写与作者的人生经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作者向往的是一种“深刻厚重”的生命形态,而“故都的秋”正是这种生命形态的象征,这种生命虽然形态悲凉,但是富有内涵”。

(五)《北平的四季》

查阅郁达夫写夏天的文字好像不多,难得在1936年5月27日的《北平的四季》一文中,读到这样精彩的句子:“我在北平,曾经过过三个夏天;象什刹海,菱角沟,二闸等暑天游耍的地方,当然是都到过的;但是在三伏的当中,不问是白天或是晚上,你只教有一张藤榻,搬到院子里的葡萄架下或藤花阴处去躺着,吃吃冰茶雪藕,听听盲人的鼓词与树上的蝉鸣,也可以一点儿也感不到炎热与薰蒸”。.....

笔者终于在《灯蛾埋葬之夜》一文中(写于1928年8月,原载当年9月20日的《奔流》月刊第一卷第四期,据《达夫全集》第六卷《薇蕨集》)找到了其中的原因:“我自己也知道是染了神经衰弱症了,这原是七八年来到了夏季必发的老病"。文中又说:“对于“生”的厌倦,确是促生这时髦病的一个病根;或者反过来说,如同发烧过后的人,在嘴里所感味到的一种空淡,对人生的这一种空淡之感,就是神经衰弱的一种征候,也是一样”。......

这种忧郁症用郁达夫自己标准的词汇来说,它就是一种“Weltschmerz”(世界之苦)。当代学者顾彬(Wolfgang Kubing)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述中,以独特的比较文学观点,将郁达夫的散文《灯蛾埋葬之夜》与歌德的诗作《Stirb und werde》联系起来,他给出郁达夫描写变态场景的理由是:“内里的折磨,可能反过来针对两个方面:一方面以革命行动的形式去对抗社会,另一方面,以施虐和受虐狂的形式对抗自身”,而歌德的 Stirb und werde(死和变)它不是字面上“死亡与存在”的意思,更有“飞蛾蜕变,臻于完善”的寓意。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认识,来理解作者个性与文学特性之间相互缠结的内因,而对作品有更深的体会。。

《灯蛾埋葬之夜》有这样的描写:“灯盘上有一只很美的灯蛾死在那里。跑进去一看,果然有一只身子淡红,翅翼绿色,比蝴蝶小一点......。右翅上有一处焦影,触须是烧断了。默看了一分钟,用手指轻轻拨了它几拨,我双目仍旧盯视住这扑灯蛾的美丽的尸身,嘴里却不能自禁地说:“可怜得很!我们把它去向天井里埋葬了吧!”点了灯笼,用银针向黑泥松处掘了一个圆穴,把这美丽的尸身埋葬完时,天风加紧了起来,似乎要下大雨的样子。拴上门户,上床躺下之后,一阵风来,接着如乱石似的雨点,便打上了屋檐。一面听着雨声,一面我自语似的对她说:“霞!明天是该凉快了,我想到上海去看病去”。...

遗憾的是,时代治不了郁达夫的病。

1945年9月17日,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于苏门答腊山区荒野,无迹可寻。让我们不禁联想起林黛玉的葬花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不胜戚戚焉。

我们今天缅怀郁达夫,感觉他就像一只扑火的蛾,在熊熊烈火中,燃烧着自己;他留下一些不灭的文字,依然散发着感人的温度,细看之间,还有几朵..几朵..飞跃的火花,迸发着亮光。

写于2018年6月5日

楼主 薛依云  发布于 2018-06-05 10:46:52 +0800 CST  

楼主:薛依云

字数:4358

发表时间:2018-06-05 18:46:52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6-16 22:32:08 +0800 CST

评论数: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