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0九十三帖 读《一缕麻》

读书破万卷(3093)•《一缕麻》
《一缕麻》,现代中篇小说。包天笑著。载《小说时报》创刊号,清宣统元年(1909年)10月出版。
包天笑(1876——1973),近现代小说家兼翻译家。原名清柱,改名公毅,字朗孙,别署拈花、天笑、钏影楼主等。江苏吴县人。其祖父瑞瑛为书生,30岁而卒。父应壎(韵竹)为遗腹子,因家道中落,初业商,后作幕。天笑6岁拜师受教。8岁开始阅读中国古代小说和上海《申报》。11岁开读五经、唐诗,并命题作文。17岁父亡,家更贫困,不得已设帐授徒。19岁考取秀才。23岁开始学日文、英文,并在苏州组织励学会,开办东来书庄,出售新书新刊。26岁创办《励学译编》月刊,并在该刊发表翻译小说《迦因小传》(与蟠溪子合译)。从此步入文坛。27岁时受蒯礼卿之派,赴上海经办蒯之金粟斋译书处,出版了严复所译《原富》等7部著作;并与表兄尤子春合资翻印当时已为禁书的谭嗣同《仁学》一书,半赠半售,以广宣传。29岁应聘任山东青州府中学堂监督,并开始在报刊上发表著译小说和杂文。31岁应聘赴上海任《时报》编辑,创设副刊《余兴》,开近代报纸文艺副刊之先河。从此开始了专业作家兼文学编辑的生涯。他所工作过的报刊及出版社不下10余家,其中由他创办或主编的文学期刊有《小说时报》(1909)、《小说大观》(1915)、《小说画报》(1917)、《星期》(1922)等。20至40年代,逐渐摆脱了编辑工作,专门从事创作和翻译。1949年初前往台湾。1950年转至香港,并定居于此,直至1973年去世,终年98岁。他在70余岁和90余岁时尚分别完成了《钏影楼回忆录》和《钏影楼回忆录续编》,合计50余万字,可谓笔耕终生,至死方休。
包天笑能诗文,但主要从事小说的创作和翻译,仅长篇即多达数十种,短篇更不计其数。初多翻译,并用文言体。直至1917年创办《小说画报》时,才翻然悔悟:“鄙人从事于小说界十余寒暑矣,惟检点旧稿,翻译多而撰述少,文言伙而俗话鲜,颇以为病也。”(《小说画报•短引》)从此注重创作,并尽量采用白话。在内容上特别重视所谓“教育小说”,是近代最早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其部分作品曾被采用为学校教材。他创作的主要小说有《留芳记》、《上海春秋》、《人间地狱续集》(因毕倚虹已有《人间地狱》,故名)、《风流少奶奶》、《复古村》、《碧血幕》、《爱神之模型》、《沧州道中》、《布衣会》、《活动的家》等。著名的翻译小说除《迦因小传》外,尚有《馨儿就学记》、《孤雏感遇记》、《埋石弃石记》、《空谷兰》、《梅花落》、《千里寻亲记》等。其中部分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搬上银幕。
《一缕麻》先着力描绘主人公某女士漂亮的外貌和高尚的德行,接着用补叙的手法把她的曲折身世慢慢地带出来。她从小“缔姻于其父同寅之某氏”,但某氏的儿子(简称“痴婿”)却“臃肿痴騃”,“性不慧而貌尤丑”。与痴婿相反,女士的邻居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公子。此人聪明好学,经常和女士谈文论艺,彼此以兄妹相称。后来女士与痴婿结婚。一天早晨,女士起床,觉得喉咙里有一样东西,一看吓了一跳,原来是“白腐绕喉”。当时吴中盛行疫疠,死者甚多,而且蔓延不已。大家都不敢进女士的房间,生怕染上疫疠,但痴婿却对妻子关怀备至。谁知不到两天,痴婿也染上了疫疠,卧床不起。女士在名医的急救下死里逃生,当她清醒时,觉得“发根有一物,以手捋之,则麻丝一缕, 已束香鬟”。忙问婢女,婢女云痴婿已经死了。女士听后痛哭流涕,过去的厌薄之心顿时化为感恩知己的眼泪。后来她又听说,痴婿快要离开人世时,还嘱咐父母要好好照顾女士。其实痴婿并不痴,他极其真诚。一月后,翩翩公子写信给女士,劝她勿再悲痛,但她并没有搭理他。不久,公子又写信给她,她还是不理。到了最后,她连公子的来信都不看了,她要婢女回去告诉公子,“未亡人心如枯井,一切不复置念”。最后,她终于走入空门,可她的贞洁是永恒的。
这篇小说,从思想上看,是没落的封建意识同西方感伤主义思想情调的凑合。西方文化的传入,特别是恋爱至上的观念和个性自由的精神,对当时许多知识青年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们对传统的包办婚姻极为不满,要求恋爱自由和婚姻自主。但由于他们没有触及到社会制度的本质,没有打碎封建传统的枷锁,再加上自身的软弱,因而,他们不能也不可能推翻传统礼教的统治。这是他们的根本弱点。作者在翻译《迦茵小传》时就是根据温柔敦厚的说教把原著的内容任意加以删节,使之符合“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封建伦理。这种思想在《一缕麻》中的表现是十分明显的。小说虽然肯定恋爱自由,提倡美满的婚姻要有感情作基础,甚至借女士之口道出了“吾国婚姻野蛮,任执一人而可以偶之”的现象的不合理,揭露是比较深刻的。然而当爱情与伦理道德相冲突,两者不能兼得时,作者的保守思想却宁可让女士失掉爱情而不愿她作出动摇封建礼教的行为。烈女不嫁二夫,小说最后让女士遁入空门,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小说在反映婚姻不自由的同时,并没有体现反抗和斗争的精神,没有给人指出一条光明的但又切实可行的道路,只是自叹自怜,这也就回避了社会矛盾,起不到鼓舞人的作用。
在艺术上,则是词采瑰丽的纤巧形式与新颖奇特的故事情节的结合。小说构思精巧,结构完整。悲痛感伤的情绪通过精美细腻的语言表达出来,因而缠绵悱恻,做到了清婉动人。这一切正符合小市民阶层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而带有明显的趣味主义的色彩。
后来,(陆)镜若、(欧阳)予倩据包天笑的同名小说改编为六幕新剧,载《小说时报》第2期;春柳剧场1914年4月—1915年9月演出。中华图书集成公司1919年4月10日出版。
齐如山又改编为时装新戏,也是齐如山为梅兰芳编写的第一个剧本。见《五十年来北平戏剧史材》,有北京市戏曲研究所(见北京市艺术研究所)藏本。除京剧外,越剧也有此剧目。
评:漂亮外貌高德行,痴婿貌丑且臃肿。翩翩公子兄妹称,“白腐绕吼”女染病。
怕传疫疠都躲避,痴婿关怀被染病。死里逃生一缕麻,痴婿不幸丢性命。
厌薄化作感恩泪,遁入空门贞永恒。封建意识感伤情,自叹自怜无斗志。
构思精巧词瑰丽,趣味主义色彩浓。
楼主 中国读书达人  发布于 2018-05-29 09:45:09 +0800 CST  

楼主:中国读书达人

字数:2468

发表时间:2018-05-29 17:45:09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9 21:26:58 +0800 CST

评论数: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