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楼余渖》中的人生小品

《素书楼余渖》(九州出版社,作者钱穆)中有钱先生所作《人生小品》,白话散文。录其片段以饷同好。


年轻时充满了未来,但太幼稚了。年老时充满了过去,但太衰竭了。要一半在过去之记忆中,一半在未来之想像中,两面调和和涵蓄,这才是一个中年的成人,然而中年的成人们,又太现实了,太世俗了。一切记忆,为的是现实;一切想像,为的是世俗。把现在淹灭了过去与未来,这是一个可诅咒可鄙薄的现在呀!

我愿常为青年,使我永远有活泼的想像;我愿常为老人,使我永远有亲切的记忆。我愿常不为中年成人,让我永远把想像与记忆来冲解此现实,融化此现实,尽让此现实在我眼前飞驰电掣般掠眼而过。


有友人读《素书楼余渖》后告诉我:“《人生小品》显现了与先生学术文章的不同,悠游自在写来的风格,写得那样地情趣盎然,诗情意深,引领后人为学与做人。我分享到了先生对人生深刻而独特的见解,真好。《人生小品》共有之一至之五,最喜欢其之三。”现在这里上面引录的就是其三的部分。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7-10-16 16:48:48 +0800 CST  
以上投稿到一家报纸,被改题、删节,刊出如下



中 年
毕明迩




年轻时对未来充满想象,但常被认为幼稚。年老时心中满是沧桑回忆,于世事看得透彻,却又显得暮气沉沉。难道中年是人一生中的最佳时段吗?钱穆先生说:“要一半在过去之记忆中,一半在未来之想象中,两面调和和涵蓄,这才是一个中年的成人,然而中年的成人们,又太现实了,太世俗了。”

可以说面目全非了吧。虽然获得稿费五十元,但是心有戚戚焉。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7-10-23 07:43:01 +0800 CST  
断章取义。那篇《中年》人们会看不懂的。所以我说是心有戚戚。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7-11-09 20:13:06 +0800 CST  
有句成语:不求甚解。这篇《中年》则是有点不求人解了。
楼主 毕明迩  发布于 2018-05-22 20:35:24 +0800 CST  

楼主:毕明迩

字数:652

发表时间:2017-10-17 00:48:48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24 04:49:50 +0800 CST

评论数: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