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传修订版:诗中杜鹃

唐诗传之杜甫传写完后,我又重新修改李白传;李白传改完后,我又对原杜传作了修改,篇幅几乎增加一倍,现放上来,请大家多指教。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7 16:07:00 +0800 CST  
默默攀上顶峰的人

在《三国演义》中,周喻曾感慨:既生瑜,何生亮。但杜甫面对李白,却不这么想,他是抱着“你亮我也亮”的心态来面对李白的。不用说,他对自己有着无比的自信,尽管这种自信与李白的那种自信是截然不同的:他是谦逊的,不说出口,脸上也不露出来,却又是坚定的,融入灵魂的。
但他面前的诗江湖,相比于李白出道时,对他更加地不利。原因很简单,李白出道时,在世的高手,仅有孟浩然、王维等数人可与之争锋。而杜甫出道时,已经是群星灿烂的局面,特别是诗坛已经出现了李白这样大师级的人物,以杜甫对诗歌的敏感,他不会感觉不到李白的才华对他造成的压力。
而现实是,他多次毫无保留地把最高级的赞美词给了李白。但赞美归赞美,李白是李白,他杜甫还是杜甫。在友情上,他愿意终生把李白视作知己,但在诗创作上,他可不愿意终生笼罩在李白的阴影下。在骨子里,他和李白一样,都是心气特别高的人。在当官做宰上,他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但在诗创作上,他就是自己的王。这一点,杜甫很清楚;我们在面对这位伟大的诗人时,也不应忽略。
但他知道,他不能再走李白那样的路子,学轻灵,飘逸,天上来,天上去,那是找死。
他必须走自己的路。35岁之前,他并没有找到自己的路。那是他的摸索期。他的诗歌还在沉睡之中。但到长安后的十年现实生活,在给了他贫困、屈辱的同时,却也使他的诗心觉醒:一条迥异于李白,迥异于当时所有诗人的道路向他呈现出来了。
他几乎是用颤抖、愤怒、感慨万端的笔写下了《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这些关注重大社会事件、社会生活的诗作。这是现实生活给予杜甫最好的回报,可也是最为吝啬的回报:当时几乎所有的诗人集体抵制了杜甫的诗。在他们眼中,这是村夫子的东西,真正有文化的人,谁玩这些玩意?
包括他的那些诗人朋友们,尽管他们拥有非常高的诗歌艺术造诣,却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作品。在杜甫生前,他们没说过杜甫诗歌的一句好话。所以,在杜甫临去世前一年,他所感到的,也还是“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但杜甫是倔强的。他无视了所有人对他的漠视,只听从心灵的召唤:你们看不上就看不上吧,我知道它们的价值。他多半对自己这样说。
他坚持下来了,他把写诗当作了自己的宗教,直到死亡来临的那一天。
这是他对诗歌内容的重大变革。唐代诗歌所展现的场景,自他开始,并不仅仅是小桥流水,田园风光,高山奇石,大漠戈壁,也有了重大的社会场景和日常生活场景。战争带给普通老百姓的痛苦出现了,高官贵族的骄奢淫逸、腐化堕落出现了,普通的,明显区别于贵族的日常生活场面与心态出现了。更重要的是,一颗忧患重重的心灵出现了。
但仅有这些,他还不是杜甫,他还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大诗人。他认定了自己诗歌的表现方向,从此一无反顾地向前走去,不管前方等着自己的是悬崖,还是绝壁,他对自己诗歌上的理想再未更改。他是矢死靡它,九死不悔。但同时,他在往前走的过程中,也没忘了给自己选一个适合的武器。这和鲁智深、孙悟空出道之前,给自己挑件顺手的武器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结果,他在诗歌武库里挑来选去,还是觉得律诗这种刚刚研发出来的新武器他最喜欢。这种新武器,李白看不上,嫌他束缚太多。而杜甫不这么认为,他在诗歌观念上,以及写作实践上,和他的这个老大哥对着干。李白看不上六朝诗,其实受六朝诗影响很严重;他是言必称六朝诗,精神上却是朝汉魏靠拢。这是逼不得已,也是现实选择。
他觉得这种注重平仄、对偶的文字太好玩了,李白不爱玩,那是他不知道这里面的好。他呢,一个猛子扎进去,就再也不愿出来了。结果,最后,绝句都被他写得充满了律诗味,全是对偶,以致于有人批评他,拿写律诗的方式在写绝句。他却不管不顾。反正他写得蛮高兴。就这样,几十年写下来,律诗这个武器,被他玩成了天下第一。
杜甫不但把律诗这个新武器运用到出神出化的地步,对于旧武器,他同样是不在话下,随便拿起哪个来都挥洒自如,特别是他的五古、七古,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醉时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部是这方面的杰作。我们通常看到的杜甫画像,一个瘦瘦的病歪歪的老头,但从这些长篇诗作中,我们感到的却是一个精气弥漫、力道十足的壮士形象。当然,这个形象与李白的区别是,李白直接面对天地自然,自然就是我,我就是自然;而杜甫,直接面对人生、社会,我是社会的一分子,社会就是我,我就是社会。他的忧患,他的愤慨,他的哀伤,与广大的世界紧紧相连。鲁迅有句诗,叫心事浩茫连广宇。而杜甫,就是这样一个人。
也许有一天,杜甫翻看自己几十年来的诗篇,会惊奇地发现,他的这些诗,已经不在他曾经仰视的李白之下了。他在默默无闻中达到了李白的高度。尽管当时,李杜并没有并称,但在事实上,他成了唯一可以与李白并肩而立的诗人。
这一点,李白并没意识到,其他诗人也没意识到,整个大唐朝都没意识到。那些与杜甫交往的人,都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失势的官僚,一个穷困潦倒四处讨救济的“弱势群体”。整个时代就这样用白眼、用讪笑,用残杯与冷炙送走了我们的大诗人。可以说,整个时代亏欠了杜甫。
但在今天看来,正是这种亏欠成就了他。每一个伟大人物,都是他所在的时代与环境的产物。他是典型的“时代的肖子”,不管那个时代怎么对他,他对那个时代是无愧于心的。也正是有了他,唐诗,才格外凸显出它的丰富与丰美,沉重与厚重。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7 16:07:38 +0800 CST  
家族的荣光

按照一般的看法, 杜甫于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县)。当然,就像唐代许多诗人一样,他的出生时间,出生地也并非铁板上钉钉,毫无争议。比如,有人说他出生于714年,也有人说他出生于河南洛阳。(参见王辉斌《杜甫研究新探》)
而杜甫自己却从不说自己是巩县人或洛阳人,他有时自称为“杜陵布衣”,这是说他的郡望;有时自称为“少陵野老”,这是他曾在长安城南少陵附近居住过;有些人也称他是“襄阳杜甫”,这是指他的祖籍。
今天看来,他出生于哪一年,出生于哪儿,他的郡望、他的祖籍是哪儿,都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出生,就笼罩在家族的荣光之下:他们杜家从晋代以来就不断地出高官,是典型的培养官员的专业户。他的那些祖先们,不是太守,刺史,就是县令之类。
其中晋代有一个叫杜预的,更是不得了,当过大将军,善于用兵,为西晋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又是有名的学者,他做的《左传》集解,扭转了原先《公羊传》、《谷梁传》在知识界红红火火,而《左传》无人问津的局面,从此《左传》一跃成为知识分子眼中信史的典范;除此之外,他还对法律有相当的研究,完成了《晋律》的制定;对经济也下过相当的功夫,当过七年的度支尚书,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对数学也造诣不浅,发现当时的历法不大对头,便亲自动手修订,从此天下通行的就是他修订的历法;搞工程也是一把好手,主持修建了洛阳富平津大桥;还和爱迪生有同样的喜好,一有空就爱搞个科学发明,据说他留下的发明成果就有好几个。放在今天,他将会拥有政治家、军事家、历史学家、法学家、经济学家、数学家,建筑学家、科学家等一大堆头衔。这是怎样全面发展的一个人!当时的人就对此惊叹不已,送给他一个绰号:“杜武库”。这是夸他博学多才。那意思就是,杜预这个人,就像武器库一样,要啥有啥。杜甫对这个远祖极为钦佩,经常挂在嘴上,念念不忘,还专门写过祭奠他的文章。私心底,他未尝没把杜预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这是远的,近的也不孬。他的太爷爷杜依艺做过监察御使,巩县令。从此杜家这一支开始落户河南,成为河南人,我们今天说杜甫出生于巩县,也主要是这个原因。
他的爷爷是初唐大名鼎鼎的诗人杜审言,官运并不算好,也不算差,最后做到了膳部员外郎,相当于今天中央部委司局级领导干部。对于这个爷爷,他引以为傲的是他的诗。他说“我爷爷的诗是古今天下第一” (《赠蜀僧闾丘师兄》“吾祖诗冠古”),那意思就是屈原、陶渊明他们都没法比。他恐怕是历史上对杜审言诗创作评价最高的一个人,也是敢于这样给杜审言戴高帽子的唯一一个人。对爷爷的诗,他真是相当地偏爱。他还对儿子宗武说过:“写诗,就是我们家的事”(《宗武生日》“诗是吾家事”)意思也很明显,他告诉儿子,俺们杜家,天生就是写诗的,写不好,对不起祖宗。想想当年杜宗武听到这话,心理上不知会有多大的压力啊。他没留下一首诗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
他的父亲也不算差,做过衮州司马和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相当于今天北京郊县的县长,是肥差中的肥差。这也是杜甫在年轻时可以无忧无虑像李白一样到处旅游的一大原因。
因此可以这么说,他们杜家,有两大传统。
一是当官,以杜预为榜样。他后来说他们杜家,“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又说他们杜家“传之以仁义礼智信,列之以公侯伯子男。”(《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其实,“奉儒”,就是“传之以仁义礼智信”,这是道德信仰和做人要求;“守官”,就是“列之以公侯伯子男”,这是世俗追求和职业规划。可以说,从杜甫出生的那天起,就决定了,他这辈子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当官,最好是当杜预那样的大官。你让他别当官,别忠君去,那就是让他背叛他的家族、他的出身,他做不到。
二是写诗,以杜审言为榜样。杜甫在当官的梦破灭后,把主要的精力和心思用在了写诗上,就与他们杜家的这一传统与关。也就是说,成不了杜预,也要成为杜审言。这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却也是他人生追求的底线。他一生对爷爷杜审言的作品,不仅是熟读,应该是达到了首首能倒背如流的程度。甚至可以说,杜审言的诗,已流入了他的血脉,对他的影响不仅是形式上的,结构上的,也是精神气质上的。他后来把主攻方向放在律诗上,一个原因,就是这是杜审言最拿手的,也是他从小时候就密切接触,融入心灵的。
因此不妨这样说,远祖杜预,是他人生的偶像;爷爷杜审言,是他写诗的榜样;而父亲杜闲,则是他经济上的来源与支撑。
这三个男人,对他影响巨大,真正是缺一不可。
而杜家的另一个男人,对于杜甫的心灵来说,也许同样重要,那就是他的叔叔杜并。杜并在16岁时就做了一件和荆轲一样的大事,那就是只身闯入仇人家,刺杀了仇人,结果也被仇人的手下乱刀砍死(参见拙作《唐诗传》有关杜审言部分)。不妨假设一下,当年荆轲刺秦王时,带的如果不是秦舞阳,而是杜并,那么中国的历史也许就要改写了。当幼年的杜甫听到叔叔的故事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有没有被其深深地震撼呢?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7 16:09:05 +0800 CST  
上面说的是他们杜家的男人,是父系;其实他的母系也同样了不得。他的母亲是清河望族崔家的女儿。在那个讲门第的年代,杜家和崔家的联姻,是典型的“门当户对”。
而就是她的母亲,使得他和李白一样,与李唐皇族产生了联系。李白的联系来自于他的父亲,而杜甫的联系,则来自于他的母亲。他的外祖母,也就是他母亲的母亲,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孙女。而他的外祖父,却又是李世民的侄孙,也就是说,李世民的侄孙娶了李世民的重孙女,而他们的外孙就是杜甫。这样一来,杜甫身上自然就流淌着李唐皇族的血液。尽管已远之又远,但在杜甫要与李家攀亲戚,套近乎时,他还是会很骄傲地提到这一点。(《祭外祖祖母文》“缅惟夙昔,追思艰窭。当太后秉柄,内宗如缕。纪国则夫人之门,舒国则府君之外父。”《别李义》“神尧十八子,十七王其门。道国及舒国,实维亲弟昆。中外贵贱殊,余亦忝诸孙。”)
后来,他专门为他的外祖父外祖母写了一篇祭文,在他的笔下,他的母系长辈们,不但一点没有皇族的风光,反而是一幕幕悲剧的主角。他们因倒武失败,被武则天杀得杀,流放的流放,整个家族都处于血雨腥风之中。但就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他们的行为举止却依然震撼、感动着杜甫。
他这个外孙眼中的外祖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他写到,她作为李家的女儿,嫁入崔家后,因李家遭受到武则天的清洗,她也受到牵连,一下由贵族沦落到底层,生活已和平民老百姓差不多。但当她得知自己的父母被打入大狱后,这个柔弱的女子不但没有畏惧,退缩,反而毅然担当起了照顾这个残破不堪家庭的重担。她整天穿着布衣草鞋,一趟趟出入于监狱,给父母送衣送饭,被当时人称为“勤孝”:非一般孝顺,极度的孝顺。
据杜甫极为简约的文字,我们知道,她当时做这件事,是在秘密中进行的。她多半买通了监狱中的相关人员。而她本人的命运,似乎和父母已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她的父亲在流放后被杀害,她的母亲下落不明,而她本人,则因整天奔波操劳,再加上心理上遭受的打击和折磨,很快离世了。当杜甫听到这样的故事,会是怎样的感受呢?泪水会不会涌满他的眼眶呢?(《祭外祖祖母文》“初,我父王之遘祸,我母妃之下世,深狴殊途,酷吏同律。夫人于是布裙屝屦,提饷潜出。昊天不傭,退藏于密。久成凋瘵,溘至终毕。盖乃事存出于义阳之诔,名播于燕公之笔。”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初,永昌之难,王下河南狱,妃录司农寺,唯有崔氏女,屝屦布衣,往来供馈,徒行悴色,伤动人伦,中外咨嗟,目为勤孝。”)
他在祭文中还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难道我没有舅舅这一支的长辈吗?只是不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岂无舅氏,不知所归。”)这里,他主要说的是外祖母的两个兄弟,也就是他的舅爷爷李行远,李行芳的遭遇。
作为倒武行动受牵连者的儿子,当时哥哥李行远已成年,要被杀头;而李行芳还没成年,可以免于死刑。但李行芳却向官府提出来,他要替哥哥去死,没被答应。结果他又提出来,他要陪哥哥一块死。他们生在一块儿,死也要在一块儿。结果兄弟俩一同走向了死亡。当时人称之为“死悌”:就是死亡,也无法割断兄弟之情。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当他听到两个舅爷爷的故事,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泪水会不会涌流而出呢?(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王二子,配在嶲州,及六道使之用刑也,长曰行远,以冠就戮;次曰行芳,以童当舍。芳啼号,抱行远,乞代兄命。既不见听,固求同尽。西南伤之,号为死悌。”)
如果说,他的外祖母,舅爷爷离世较早,他只能通过文字和他人的口述,来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的话,那么,他的二姑则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这是一位堪称伟大的女性。他出生不久,母亲就去世了,他寄居在洛阳二姑家中,是由二姑把他带大的。可以说,他把二姑当作了母亲,就像幼时的艾青把他的保姆大堰河当作母亲一样。艾青给他的这位“母亲”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献给她“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而杜甫则留下了他给二姑写下的墓志。
在墓志中,他写到了一件让他终生难忘的事情:
一次他与二姑的儿子同时得了病,久治不愈,只好求神问巫。巫婆的回答是:在窗下东南边睡觉的孩子会大吉大利。而当时,他二姑的儿子正睡在窗下东南边。但他的二姑却做出了一个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决定:她把杜甫搬在了自己儿子睡觉的地方,而把自己的儿子搬在了其他的地方。结果,睡在东南边的杜甫保住了,而他二姑的儿子却去世了。(《唐故万年县君京兆杜氏墓志》“甫昔卧病于我诸姑,姑之子又病,问女巫,巫曰,处楹之东南隅者吉。姑遂易子之地以安我。我用是存,而姑之子卒,后乃知之于走使。”)
当时他大约两三岁,对此事并不知情。后来从仆人那儿知道了这件事,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他写这篇墓志时,一定也是边写边流着泪的。
这就是杜家的“家风”,这就是他耳濡目染所受到的“教育”。他自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最清楚,最明白,最有感受:什么叫忠孝节义,什么叫舍生取义,什么叫杀身成仁。你让他去做那些缺德事去,对不起,家中没那个传统,更没那个基因。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7 16:12:55 +0800 CST  
@wuhbsgcyy003 4楼 2015-10-17 18:26
(⊙o⊙)…
-----------------------------谢谢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7 20:17:54 +0800 CST  
@关粉儿 5楼 2015-10-17 19:42
支持吴兄力作
-----------------------------谢谢,还请多指点批评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7 20:19:51 +0800 CST  
@王-立 8楼 2015-10-18 09:02
支持:)
-----------------------------谢谢王兄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8 11:00:35 +0800 CST  
自我的描绘

在今天我们眼中,杜甫是一步一个脚印苦炼成大诗人的。但杜甫自己并不这么认为,他在自传性的文字中,和李白一样,都把自己描绘成了“天才”一样的人物。
他说他七岁就开始了诗歌创作。也就是说,到他五十九岁去世时,他已进行诗歌创作达52年。这是个什么概念?它几乎是王勃、李贺这些短命诗人生命长度的两辈。这是老天对杜甫的厚受。如果王勃他们在地下知道了,一定会再次气死过去的。
他还说他创作的第一篇诗作就是有关凤凰的。他这样说,是要告诉大家,他自小就不同凡俗。你骆宾王不是也7岁写诗么,可你写的是什么,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一看就没有大气象,一辈子也别想当大诗人。你看我,写的是凤凰,是那个“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一旦出现,将天下太平的神鸟,想不当大诗人都不成。如果说,李白一辈子梦想着成为大鹏,大鹏是李白的图腾;那么,杜甫则一辈子梦想着成为凤凰,凤凰是他的图腾。
除了写诗,小时的他还有一大重要功课:练书法。今天,书法是老干部练的,当年,却是每一个想当官的年轻后备干部练的,而且还得从娃娃抓起。道理很简单,书法不过关,你就别想考上当时的国家公务员。考不上,想当官,则难上加难。出生在官宦世家的杜甫,不会不清楚这一点。所以,在书法上,他功夫没少下,据他郑重其事的对外宣传,九岁时他写的大字,就可以装一大麻袋。
据说后世有人见过他留传下来的字,用“怪伟”一词来形容。“伟”多半是大,有力量,这说明当年杜甫的大字没白练;怪呢?肯定是和一般人写的字不一样,看上去怪怪的。这样的字,拿到考官那儿,能拿上高分吗?难怪老杜连考两次,都名落松山。看来,他的仕途不顺,一定程度上,要怪他的字没练好。
当然,这是开玩笑。其实应该更准确地说,他的字,和他的诗一样,都不走流行的路子,偏要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只能落个世无知音的下场了。这是他个人的主动选择,他倒也至死无悔,该怎么写诗照怎么写诗,该怎么写字也照怎么写字。(《壮游》:“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钱(谦益)注杜诗》卷一《赠卫八处士》注引胡俨曰“常于内阁见子美亲书《赠卫八处士》诗,字甚怪伟。”引自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8 16:15:03 +0800 CST  
他还告诉我们,他小时候“贫穷好学”(《进封西岳赋表》)。贫穷,当然是指家境。考虑到他的家境可以支撑他青年时代的四处漫游,尤其是考虑到杜甫喜欢“哭穷”的习惯,我们对他的这一说法不一定当真,但“好学”却是大实话。
他“好学”到什么程度了呢?他说到他二十来岁左右,就已“读书破万卷”。这里的破字,作理解、融会贯通讲也可,作翻烂讲也可,作超过讲也可。反正,他说他青少年时代,已经读书达上万卷之多,还不是随便翻翻,而是熟读、精读,反复读,直到读懂,读通,读出名堂来。这些书,多半已刻在了他的脑中,化作了他的精神营养。宋代的黄庭坚说他的诗“无一字无来历”,虽有所夸张,也没有抓住杜诗的本质性特征,但他诗中所体现出的知识面之广阔丰富,在唐代诗人中确实是罕见的。这与他年轻时代的勤奋读书不能说没关系。
他接着又告诉我们,他不仅读书多而勤,还“下笔如有神”,这话简直就像是出自李太白口中。但这样的文字铁一般摆在我们面前,确实是杜甫在说他自己,而且还是青少年时代的自己。他和李白一样,对自己的创作能力,都是无比自信的。
怎么个“神”法呢,他说,他年轻时做的赋,赶上了司马相如、扬雄他们;他写的诗,赶上了那个七步成诗的曹植。这样的口气,和李白几乎是没两样的。年轻时的他们,在气质上,怎么这么像呢,简直就是一母双胞一般?(《奉赠韦左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8 16:23:17 +0800 CST  
少年中的老成,老成中的傲骨

据他说,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在他的家乡——河南文坛小有名气了。这主要得益于他好交朋友的性格。这一点,他依然和李白比较像。只是,和李白不同的是,他爱结交那些年龄比他大的朋友。年龄和他一般大或比他小的,他打心底里看不上,嫌他们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太幼稚,没水平。他的心理年龄的成熟,是远远超过同龄人的。今天有测心理年龄的机器,李白和杜甫要是测一下,说不定杜甫的心理年龄要比李白大。后人称杜甫为老杜,而不称李白为老李,也不是没原因的。
他十四五岁结交的人物,多是比他大几十岁的官员诗人。这里面恐怕有杜甫想出人头地的渴望与打算。但不大愿和同龄人来往,倒也是事实。比如他交往最多的高适、李白、郑虔,都比他大一二十岁。这一点,他也供认不讳,坦坦白白地写在了诗中。
在家乡,当地的名人,比如郑州刺史崔尚、豫州刺史魏启心,给足了杜甫面子,一会儿夸他像那个写《汉书》的班固,一会儿又夸他像那个与司马相如齐名的扬雄。这其实是给他爷爷杜审言或他老子杜闲面子,也多半是些应酬式的恭维。可我们的诗人却当了真,把这些话记了一辈子,一有时间他就“想当年”、“忆往昔”。这恐怕与他以后的创作未得到各方面肯定有关。在漫漫的人生跋涉中,他太需要这方面的肯定了。可惜,不论是“组织”,还是“朋友”,给他的更多是漠视。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9 10:41:21 +0800 CST  
在青年时代,最让他引以为荣的,是两位文坛前辈给予他的“殊荣”:
一是李邕的来访。这个李邕,也就是让李白在渝州受了冷遇,讨了没趣,从而愤愤不平,写出《上李邕》诗作的那个极其高傲的人物。他大杜甫三四十岁,在当时文坛赫赫有名,杜甫无论如何都没想到,作为老前辈,人家竟然知道自己,还专门跑来拜访他这个后辈。这让他是如何地出乎意外,惊喜不已呢?他后来到山东济南回访李邕;在李邕死后,又专门写诗悼念,是不是有着投挑报李,知恩投报的心理呢?
二是王翰要与他做邻居。这个王翰,就是我们熟悉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作者,他大杜甫最少二三十岁,却一点没有前辈的架子,主动提出来,要与杜甫做邻居,好经常谈诗论文。这是给杜甫多大的面子呀。当然,杜甫也引以为荣,把它郑重其事地写在给领导的自荐诗里,和李白当年所干的一模一样。(《奉赠韦左丈二十二韵》“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9 10:42:52 +0800 CST  
反正,他的自尊心、虚荣心在年轻时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甚至到了自我膨胀、目中无人的地步。
他开始和酒结成了好朋友。这个朋友他一辈子也没离开过,就是到要死的时候,他依然和这个朋友难分难舍。这一点和李白也是非常相似。也许在酒中,他们两人都得到了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与陶醉。
他一喝就要喝个痛快淋漓,一喝大,就把一切都不放在眼里,什么大人物都不入他的法眼,都是“俗物”“你们算什么东西!”“你们在这个世界上能留下什么!”他用了“茫茫”来形容,意思很明确,你们什么也留不下,留下的只是空白一片。这时候,他已经把自己当作能够留下历史痕迹的伟大人物来看待了。
值得注意的是,他还告诉我们,他从年轻时,就性子直,刚烈,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嫉恶如仇。这是他性格的一部分,或者可以说,是他性格中最内里,最坚韧,最不容易磨灭的一部分。平时,他可以把它们压制、隐藏下来,但一旦受到外部,如酒,如政治事件的激发,它就会不由自主地“跳”出来。他后来为房琯罢相一事与唐肃宗顶着干,不就是这一性格的体现吗?
但此时,政治离他还很远,他把它们全部寄托在了酒中。此时的他,在他的回忆中,是一个嗜酒的酒徒,是一个目空一切的狂客,也是一个对未来充满着诸多想像的眺望者。在这些回忆的语句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处于衰病之中的晚年杜甫,在向过去回望的过程中,是多么羡慕年轻时代的自己啊。
(《壮游》:“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饮酣视八极,俗物多茫茫。”)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19 10:44:01 +0800 CST  
@石中火 2015-10-19 20:25:46
吴兄修改了杜甫传,关注中:)
-----------------------------
谢谢石兄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23 17:30:41 +0800 CST  
@石中火 2015-10-19 20:25:46
吴兄修改了杜甫传,关注中:)
-----------------------------
多谢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23 17:32:29 +0800 CST  
放荡与轻狂

考不上进士,当不上官,但日子还得过。我们的大诗人当时年轻,强壮,抱负又那样大,机会还很多,你让他在家闲待着他也待不住啊。于是乎,他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长途旅游。
这次,他选择了北方的齐赵:山东和河北。前者是孔子的故乡,他精神上的父亲。当然,他现实中的父亲也正好在山东任衮州司马,正好借此机会去看父亲。或者说,借看父亲的机会正好游山玩水;后者是英雄们慷慨悲歌之地,他精神上的另一处寄托。别以为只有李白这样的诗人想当英雄。我们的老杜英雄情结一点不比李白差。
这一次,他结识了后来与他成为终生朋友的苏源明。他的齐赵之游,多半是由苏源明陪同的。当然,苏源明不这么认为,他和好朋友开玩笑,把自己比作是晋朝的征南将军山简,而把杜甫比作是山简常携之出游的爱将葛强。也就是说,他是主,杜甫是副。这么说来,不是他陪杜甫游,而是杜甫陪他游了。我猜,他当时有工作,有工资;而杜甫,则还是无业游民,旅费多半是由苏源明出,所以他才会这么说。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23 17:33:23 +0800 CST  
在山东和河北,杜甫后来念念不忘的是一场又一场的狩猎。这是展示他英武雄姿的时刻,也是满足他英雄情结的时刻。李白说他剑术多么多么好,曾经杀死过老虎;杜甫呢也不甘示弱,说他箭术多么多么好,一箭就能射下天上飞过的大鸟。反正这哥俩在提到自己的武艺时,就像说对口相声一样,一个不让一个,一个比一个能吹。
但吹归吹,这段日子于他而言是极为轻松快乐的,而且是一个北方男人的快乐:踏着青青绿草登临古人留下的遗迹,发怀古之幽情,放慷慨之悲歌;迎着洁白的雪花,骑着骏马飞一样地奔驰过古代帝王们曾经畋猎过的青丘;穿过密密的林子,让猎鹰的翅膀划过那发黄的树枝;在云雪交织的冈子上,追逐那惊慌四窜的野兽;让弓如满月,箭如流星,射向那振翅而过的飞鸟……这样的日子,我们的诗人,又怎能不用“放荡”“清狂”来形容,又怎能不视之为“壮游”呢?
(《壮游》:“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24 14:49:48 +0800 CST  
泰山,骏马,雄鹰:杜甫的自我期许

既去了山东,以杜甫好游的性格,能不去泰山看看吗?这一看可好,产生了后世有名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和他后来的那些杰作相比,并不算特别优秀,但至少告诉了我们一点,那就是他有着宏大的胸怀与坚实的笔力。宏大胸怀,让他容纳得下整个世界,包括这雄伟的泰山。在这巍巍高山面前,他想的不是如何登上它,而是登上它的最高峰以后俯视众山的情形。就像毛泽东在日本投降后,想的不是如何打败国民党,而是如何建设新中国的问题。这需要想像力,更需要胸襟气度。而坚实的笔力,让他能够从容写出这宏大的气象与胸襟来。
这是他的习作期,而这样的“习作”,杜甫留给我们的很少很少。他是一个不愿展示开裆裤的人。但就是这样的“习作”,依然让我们为之动容。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27 09:19:21 +0800 CST  
比如这首《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他是在写马,也是在写自己。他的抱负、情怀,从中都可以看到。他把马写得那么英武、神骏,其实无一不是在说自己。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许:他要横行天下,他要救国救民。诗中有一股飞扬的气势,其实也正反映出年轻杜甫飞扬向上的心态。
还有这首《画鹰》,同样令人过目难忘: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在写这首诗时,他未尝不会想到自己。他本身就是一只腾跃而起的雄鹰。他所希望的,就是击败“凡鸟”,让鲜血洒满草野。他的不甘凡庸,他的英雄情怀,他的悲壮的美学追求,在这里都可以清晰看到。
可以说,成为一个大诗人,他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的东风,当然是时代和个人的遭遇。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27 09:20:57 +0800 CST  
@nmnpc 2015-10-27 15:47:40
终于等到了楼主的杜甫,强烈支持。
-----------------------------
谢谢支持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31 11:21:39 +0800 CST  
@乔二先生 2015-10-27 17:54:38
楼主:吴斯宁 时间:2015-10-27 09:19:21
泰山,骏马,雄鹰:杜甫的自我期许
===================================
杜甫确实成为了诗中“泰山”。泰山,在中国文化中,始终和圣人联系起来,这是孔子的地盘,也是秦汉唐宋皇帝封禅的地方。
今天,却变成了一个 历史 古迹了。其,精神内涵几乎不复存在了。
18岁的一天,我突发奇想去登泰山。于是,一个人乘夜火车,凌......
-----------------------------
你18岁就去了泰山?我倒现在还没去过呢
楼主 吴斯宁  发布于 2015-10-31 11:22:38 +0800 CST  

楼主:吴斯宁

字数:50396

发表时间:2015-10-18 00:07:00 +0800 CST

更新时间:2018-05-13 11:58:58 +0800 CST

评论数:13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热门帖子

随机列表

大家在看